人人都有桃花原——《桃花源记》的作者意义与读者意义

时间:2019-05-13 05:2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人都有桃花原——《桃花源记》的作者意义与读者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人都有桃花原——《桃花源记》的作者意义与读者意义》。

第一篇:人人都有桃花原——《桃花源记》的作者意义与读者意义

在愤而辞去彭泽县令的16年后,57岁的陶渊明写成了他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桃花源诗并记》。有趣的是,以田园隐逸诗的杰出成就而被唐宋文人推崇备至的陶渊明,这次却做了件傻事儿:160字的诗,竟然配置了320字的记。偏偏这记,具有夺目的绝世风采,让太多的人,见了它便心满意足,不再有心思去关注诗歌本身了。

此种“喧宾夺主”行为,当然是陶渊明故意为之。因为,诗歌语言的跳跃性、情感的自我化和内容的诗意化,往往给读者留下了太大的二次创作空间,这就势必削减了作者意义的传递。而叙事性的文字,则写实性较强,有利于相对完善地表达作者的真实创作意图。陶渊明需要用这则序言,完整传递出归隐田园16年间有关家国民生的深度思考。毕竟,16年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中,陶渊明没有也不可能把自己完全等同于邻家老农,仅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一己之乐。在他的灵魂深处,经世济民的儒家思想,如同那菜园子里的韭菜,割了一茬,还会生长出另一茬。他要用这样的叙述性文字,向世人展示一幅他心目中的理想的社会生活画卷。而这样的展示,其实又隐藏了一份特殊的期待:希望刘宋王朝的统治者以及后世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能够从桃花源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生活情境里,解读出黎庶的生活期待和王朝的统治之道。

一、《桃花源记》的作者意义

16年的时光,足够消磨掉一个人身上的所有锋芒,却无法熄灭思想者心头的理想之火。如果说16年前已过不惑之年的陶渊明尚且还属于率性而为、敢打敢冲的理想政治的践行者,那么,写作《桃花源记》时的陶渊明,无疑已修炼成为外柔内刚、绵里藏针的顶级“美政设计师”。这个设计师,不再满足于“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的豪情,不再迷失于“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的自信,也不再沉醉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而是以16年的田园生活感悟为蓝本,开始为天下苍生设计应有的理想大厦。陶渊明的理想大厦里,都准备了些什么呢? 1.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桃花源记》中,桃源中人与外世隔绝数百年。几百年间,桃源人的一切生活资源,全部来自自己的劳作。人们用这样的劳动,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还营造出一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心灵乐土。在这片乐土上,没有“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的官府硕鼠的掠夺,没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悬殊。有的只是自在自得的劳作,是家家可以有酒食招待客人的殷实。

2.自管自治的政治结构。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秩序。好的秩序,让人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却又处处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其乐融融的桃花源,离不开一定的秩序支撑。只是,桃花源的秩序,更多体现为生产、生活的有序与和谐。那平坦肥沃的土地、规划齐整的房舍、四通八达的道路,那精心挖掘的池塘沟渠、用心种植的绿桑翠竹,那或自在往来或辛勤劳作的农人,无不以一种极为写意的方式,彰显出一幅自管自治的松散式社会结构的美好图景。这幅图景中,没有军队,没有警察局,没有政府办公大楼,没有门类庞多的部委局办,人与人之间似乎也全无等级尊卑。但这里又绝不是无政府主义者的集散地,不是人人都可以随心所欲、无法无天的放纵之所。这里的人,遵守了一些共有的价值约束,并让这样的价值约束,成为每个人心中至高无上的行为准则。只有如此,桃花源才会数百年欣欣向荣。

3.友善互信的伦理框架。误入桃花源的渔人,在桃源中享受的,无疑是超级贵宾的待遇。其到来,只经历了最初的简单询问,便再没有人怀疑他是否另有目的;其离开,也只承载了几句“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人们虽担心他会泄露了桃花源中的秘密,却并不将他强留在桃花源内,让这秘密永不会外传。人们从最善良的心地出发,愿意相信渔人的承诺,就像他们彼此间的相互信任。

而渔人在桃花源中的数日时光,似乎也没有受到过任何的约束。除了每天接受宴请,更多的时间,想来便是在这桃花源中自由自在的观光。桃花源中的人,用最大的友善与信任,坦然地款待这贸然到来的陌生人,光明磊落,不瞒不欺。相比之下,出了桃花源,便急不可待地“诣太守,说如此”的渔人,人格的卑劣便无法与桃源中人同日而语了。4.和平安宁的价值诉求。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内容是,既然桃源中人都知晓祖先“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那么,为什么数百年间,桃源人从没想过走出这片闭塞的土地,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答案或许只有一个:“此间乐!”在桃源百姓数辈人的口口相传中,外界世界的凶险,不知被放大了多少倍。与其因为好奇心而走出去冒险,不如守着这桃源中的安稳平和,波澜不惊地度过一生。故而,即便是从渔人口中了解了外面世界的变化,桃源中人也不愿意跟渔人一起走出这闭塞却自足的自由王国,更不愿外面的人大量闯进来,破坏了他们既有的和平安宁。在桃花源人们的心目中,和平安宁,才是最值得珍惜的财富。

上述四方面的瑰丽图景,支撑起了《桃花源记》中最绚烂的理想生活模式。此种模式中,人们经济上独立,政治上自由,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处,没有兵荒马乱,不需要背井离乡,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体现了农耕文明中最惬意的生存态势。

我以为,这四方面内容,就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最渴望表达出的作者意义。这样的作者意义,其实并非陶渊明的首创。《孟子见梁惠王》中,孟子的那段“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表述的就是类似的意义。孟子认为:“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以孟子的思想来检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自然能够称得上王道乐土。陶渊明就是要将这样一片乐土展示给世人,尤其是展示给刘宋王朝。他把这样的美政蓝图详细地设计出来,送给统治者作为治国的准则。

二、《桃花源记》的读者意义

宋武帝刘裕是否有兴趣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无法知晓。在南北朝的飘摇风雨中,我相信,他更乐意于凭借手中的利刃,砍杀出一张自以为安稳舒适的龙椅;后世的统治者是否乐意于将《桃花源记》当做美政教科书来践行,同样难以考证。因为,真正愿意把民生疾苦放在个人享乐之上的帝王,毕竟凤毛麟角。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桃花源记》从其问世之日起,便为后世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黎庶虚拟出一方和平、纯净、安宁的生命栖居地,更为渴望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目标的文人们创设了一处寄存理想、搁置苦痛的精神诊疗所。人们从这里读出了高蹈的理想,感受到了悲悯的情怀,体察到了生活的意义,也便能够在濒于绝望之时,重燃生活与生命的火焰,为了这或许存在的美好世界而开始自己的寻找历程。

这样的寻找,在唐宋时期达到巅峰。唐宋诗歌中,为数众多的诗人,以不同的思想、心态和价值诉求,为《桃花源记》附着了不同的读者意义。诗仙李白的《桃源》,以“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湲二水斜”的因果归纳,抨击了暴政之下民不聊生的痛楚。诗佛王维的《桃源行》,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的写意,将原本以虚写实的《桃花源记》,故意解读成了更为虚空的游仙诗。更用“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的无奈,抒写出仙境难寻的惆怅。刘禹锡的《桃源行》,以“渔人振衣起出户,满庭无路花纷纷。翻然恐失乡县处,一息不肯桃源住。桃花满溪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的独特视角,表达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诗豪本色。王安石的《桃源行》,更是另辟蹊径,既借“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勾勒理想政治模式下朴素的平等意识与民主观念,又借“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感叹虞舜那样为民造福的君主领袖已经不可再得,而像嬴秦一样的暴君虐政仍然层出不穷的惨痛史实,以此抒发革新政治、救民水火的执政信念。这些诗作,看似歌咏桃源,实则独抒个性感悟,完全是有个性、有理想的解读者的灵魂自诉。把《桃花源记》视作写实之作,当然是虚妄;将桃花源等同于神仙境界,也属于梦呓。虽然每一个读者的心目中都有一片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但是,这片桃花源中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却更多只应该让我们联想起农耕文明时代丰衣足食的尘俗理想生活。这样的生活,应该有着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有着寻常百姓的平凡且切近的幸福感受,有着“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的真实劳作和真实心理。

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近代学者梁启超解读《桃花源诗并记》时,便既反对唐人的“神仙说”,也反对宋人的“隐居说”。梁启超将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和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进行了互文性阐释,提出了“乌托邦说”。梁启超认为:“这篇文的内容,我想起他一个名叫做东方的Utopia(乌托邦)。所描写的是一个极自由极平等之爱的社会。荀子所谓‘美善相乐’,惟此足以当之。„„后人或拿来的附会神仙,或讨论他的地方年代,真是痴人前说不得梦。”在梁启超看来,《桃花源记》的真实意义,不过是塑造一个“极自由极平等之爱的社会”。这样的社会,现实生活中虽不存在,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著名学者陈寅恪对《桃花源记》的解读,则持“耻事二姓说”。陈寅恪说:“有一事特可注意者,即渊明理想中之社会无君臣官长尊卑名分之制度,王介甫《桃源行》‘虽有父子无君臣’之句深得其旨,盖此文乃是自然而非名教之作品,藉以表示其不与刘寄奴新政权合作之意也。”陈寅恪从桃源人的避世行为中,读出了陶渊明耻于跟刘裕政权合作的人格诉求。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中,教材编写者对《桃花源记》的主题意义作了这样的阐述:“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这篇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这个现实世界之中。要寻找它就只能飘然高举,《桃花源诗》最后说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也仅仅是意愿而已,谁办得到呢?由此看来,刘子骥之后而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读这篇课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三、《桃花源记》的教材意义与学生的成长需要 对于学生而言,《桃花源记》首先是一篇美文。《桃花源记》的美,不但体现在桃源内外美好的环境、桃源内部美好的生活上,而且体现在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整散结合的叙述语言上。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桃花源记》时,除了积累最基本的文言词汇,了解文言作品的相关知识,还要通过精巧的教学设计,带领学生品读作品的语言之美,感悟作品的情节之美,鉴赏作品的思想之美。可以说,这三方面的美,便是教材编写者希望学生们从《桃花源记》中获取的读者意义。此种意义,可以称为作品的教材意义。

三种美中,前两者不会形成歧义。立足于反复的诵读、精致的问题情境以及适度的点拨,学生们不难理解。作品的思想之美,则因为千余年来不同解读者附加在《桃花源记》中的不同读者意义而难以形成统一性认知。事实上,也正是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才最能体现教师的个体学养和教学能力。是只依照《教师教学用书》中提供的观点,把单一性的答案传递给学生,还是尽可能多的呈现不同观点,然后组织学生紧扣文本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而斟酌筛选。将成为区分课堂效益的一个重要标尺。毕竟,教师的教学职能,不在于告知固定的答案,而在于引领学生从未知走向已知,然后再走向更大范围内的未知。这样,学生的视野才会越来越开阔,综合技能才会有长足的提升。对于当下的中学生而言,《桃花源记》有什么样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和心灵价值呢? 首先,“世外桃源”的文化符号,标示了一种平等、和谐、安宁、自足的生存态势。生活于象牙塔中的中学生,人与人之间本无必然的矛盾冲突,共同的理想追求和大体相同的情趣爱好,很容易形成强烈的集体价值认同。将这样的价值认同,和桃花源中的自管自治的政治结构、友善互信的伦理框架、和平安宁的价值诉求相结合,便能够形成既宽松自由又张弛有度的班集体秩序。在这样的秩序中,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对个性的良好发展和能力的个性化提升,均有积极的建设意义。

其次,人人心中均应有一片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这样的桃花源,将和梭罗的瓦尔登湖、沈从文的边城一样,成为心灵诗意栖居的一方圣土。当代中学生心中的桃花源,当然不会再局限于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的农耕文明小天地中,但桃花源所象征的平等、和谐、安宁、自足,却是值得每个人追求一生的生活财富。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建一座自己的桃花源,则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生存环境之中,都能时刻给灵魂以足够的慰藉。这样的慰藉,将让人生感受到更多的美好,从而激发出更大的生活热情。

第三,桃花源内的美好生活,昭示的是一个颠覆不破的真理:和平养无限生机。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催生了怡然自得的美好生活,而个体内心中的平和淡定,同样能够孕育出丰富多彩的人生。形成这样的认知,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或许还并无太大意义。但当他们步入成年人的社会之后,面对了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其价值便能够彰显出来。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本质上说,正是陶渊明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特定岁月中的真实写照。我们阅读《桃花源记》,当然离不开对陶渊明的认知与理解。但我们又不能仅只将我们的理解停留在对陶渊明的认识上,而是要将《桃花源记》的作者意义、读者意义、教材意义结合起来,并使其和我们的时代特征相联系,如此,《桃花源记》才能在当下的语文学习中焕发出新的光芒,桃花源也才能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扎下根来。

第二篇:谈谈《小王子》对于青少年读者的魅力与意义

谈谈《小王子》对于青少年读者的魅力与意义

【摘要】谈谈《小王子》对于青少年读者的魅力与意义,是作为一种对那些以成人视角来解读的观点的补充。小王子独特的心理特征,是与青少年这一特定成长时期的心理特征相契合的。对于大多数青少年读者而言,阅读《小王子》能满足他们的许多需求与愿望。青少年读者对于《小王子》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小王子》青少年读者趣味性审美感受

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利的哲理童话《小王子》,自从1943年在纽约问世以来,被译为42种文字,多次再版,经久不衰,深受儿童甚至成人的喜爱。《小王子》已经被选入许多西方国家的教科书,成为青少年的必读书目。

《小王子》里有两个人物,一个是从小行星上来的柔弱小王子,有着金色头发的忧郁小人儿;一个是身陷沙漠绝境的飞行员“我”。而在现实生活中,圣.埃克苏佩利也是一个飞行员,曾多次身处险境,其中一次就是在非洲大沙漠,这一次经历他写进了小说《人的大地》中。可见,飞行员“我”的形象,是作者根据自身现实经历编写的人物,表现的是虽融入社会生活却仍感到孤单与格格不入的成人形象。

据说,自从那次沙漠历险以后,圣.埃克苏佩利就喜欢在餐馆、咖啡酒吧的提花餐巾纸上,在给亲友的信笺上下意识地涂抹一个“孤独的小人儿”的形象。这就是小王子的雏形。后来的公开资料显示,作者曾在给他的母亲的信中提到,他不愿长大,希望回到儿童时光。[1]可见,“小王子”是带有作者童年美好回忆的作者精心塑造的少年形象,有着儿童好奇、天真和纯洁的天性。

不仅如此,“小王子”还杂糅了作者在童年成长过程中孤独、疑惑、不满和茫然的情绪。在圣.埃克苏佩利死后出版的《记事本》里有这样一句话:“在还需要呵护的年纪,就过早地被上帝断了奶,我们不得不终生像孤独的小人儿那样奋斗。”[2]由此,也不难解释文中“小王子”那浓浓的孤独感,以及对成人与成人世界的疑惑与不满。甚至,在没有与狐狸相遇之前,小王子还根本不懂得友谊、爱情、人生的真谛,面对这些问题时有着强烈的茫然感与无措感。

我认为“小王子”这种保留着纯洁心性的,却又在成长过程中有着孤独、疑惑、不满、茫然的情绪的心理特征,是与青少年这一特定成长时期的心理特征相契合的。随着青春期的来临,一方面,青少年开始思考人生、塑造自我、学习爱与友谊;另一方面,他们开始关注成人与成人世界,试着让自己融入到以成人为主导的社会生活中。这一特定成长时期,往往伴随而来的正是过程往往更多的是孤独、疑惑、不满、茫然等情绪。这种特别心理契合感,会让他们对小王子这一形象有强烈的亲切感与认同感。在青少年读者眼中,小王子就是一个来自外星球的还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少年形象。他们理解小王子孤独、疑惑、茫然的情绪,并且感受小王子的纯洁心性,因为他们本身也处于茫然迷惘的成长状态中。他们不仅会对小王子这一形象有强烈的共鸣与认同,而且,其他人物以及狐狸与蛇对于小王子的意义,他们也会有着自己的见解。相对于成人读者解剖式的解读,相反,他们更有强烈直观的审美感受,更容易体会文 1

中孤独、凄美的意境。或许,这便是《小王子》给青少年读者带来的独特魅力吧。

对于大多数青少年读者而言,阅读《小王子》能满足他们的许多需求与愿望。如:满足他们偶遇外星人以及与外星人做朋友的想象,满足他们去陌生的地方旅行冒险的想象,以及满足他们拥有私人空间的需求等。其中,关于满足他们拥有私人空间的需求,我的观点是:小王子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星球,可以自由地打理与装饰它,也可以在星球上不受打扰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甚至在忧伤时还可以一连看四十三次日落。这在青少年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是完全可以想象成拥有属于自己的小房间的。

但对青少年读者来说,最让他们动心的是,《小王子》满足了他们学习和尝试爱与友谊的愿望。在青少年读者眼中,《小王子》更是一本教会人们如何去爱的奇妙之作,作品中随处可见关于爱与友谊的描述和感受,这都会给他们带来体验与感悟。例如:

小王子说,“我是来找朋友的。‘驯服’是什么意思?”

“这是早就被人忘了的事情了,”狐狸说,“它的意思是‘建立联系’。”

“如果你驯服了我,我的生活就会充满欢乐。我会分辨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脚步声。别的脚步声会叫我躲进洞里去,而唯独你的脚步声会像音乐一样,唤我出洞来。再说,你瞧瞧!你看见那边的麦田了吗?我从来不吃面包,小麦对我毫无用处。麦田也不会使我产生任何联想。这是多么可悲啊!但是,你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一旦你驯服了我,那将是多么美好啊!那金黄色的小麦会使我想起你来。于是就连那滚动的麦浪里的风声,也会叫我喜欢听的„„”

“重要的东西是看不见的„„”

“这就好比是花。要是你爱上了某颗星星上的一朵花,那么,当你在夜间仰望星空的时候,你就会感到甜蜜愉快,满天的星星都开遍了鲜花。”

“这就好比是水。由于那辘轳和井绳的缘故,你给我喝的井水就像是一种美妙的音乐„„你还记得吧„„那水多么甜哪!”

不过,青少年读者由于自身的生活经验的不同,得到的感悟与体验也会不同。他们并不擅长理性解读,更多时候是直观感受和模糊解读。作品中个别形象或是个别言语,都会让他们产生感想,特别是狐狸的友谊和小王子的爱。至于具体是怎样的感悟与体验,我们还是来看看几篇青少年读者的读后感吧。

四川省成都市机投小学六(1)班的张怡琦在她的作文中描写了她对于爱的体验与感悟:

“也许我就是一只‘狐狸’,等待着爱,等待着‘拥有麦田的颜色’„„

真希望‘狐狸’快点出现,像教小王子一样,也教会我,如何去爱别人,如何去珍惜别人对我的爱。

什么是爱?我不懂。也许我的狐狸会告诉我。

„„

我想,„„

[3]爱,就是对爱你和你爱的人负责。”

浙江省平湖市城关中学初三(1)班的潘含嫣则在她的作文中描写了她对于友谊的体验与感悟:

“初次读《小王子》,我12岁,没有真正朋友的困惑时代,但读了修伯尔的《小王子》,我感觉生命的另一扇窗正悄悄打开„„

在修伯尔笔下那只等爱的狐狸心中,友谊真的很简单:‘如果你驯服了我,那么,你便是我心中的唯一,我也就是你的独一无二了。听到别人的脚步声我会躲进洞里,而你的脚步声却会如同音乐一般把我召唤出洞。’这便是我要找的友谊吧。‘如果你驯服了我„„’每每读到这一句话,心中所有的感动都溢了出来。

小王子最终驯服了狐狸,但又不得不离开它,‘你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小王子说。‘不,我还有麦田的颜色。’狐狸一脸的幸福。”[4]

在《小王子》中,还描写了在小王子游历几个小星球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成人形象,如:国王、虚弱迷、酒鬼、商人、点灯人、地理学家等。

在这里,我并不想讨论他们的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只想谈谈他们对于读者的趣味性,因为这正是青少年读者从中获得的最多的感受。青少年读者在接触到这些经典成人形象时,不会像成人读者那样犀利地分析或解剖其原型或是象征,更多的是一种直观的感性的体会,他们会注意到这些成人形象在小王子的眼中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可笑处,好玩且有趣。

在小王子独特的儿童价值观的视角下,这些经典的成人形象逐渐消融在故事情境中,他们在行为与观念上的矛盾在小王子的注视下被轻而易举地显现与放大,原本道貌岸然的行为再无法站得住脚跟,自认为严肃的生活也变得毫无意义,一切都被细致且有趣地解构了。正是在这种解构中,在这种解构之后的趣味中,这些成人形象会被青少年读者重新认识,重新定性,并在他们的思考中形成新的成人形象。

或许,我们可以具体体会一下这些被解构了的有趣的人们:

“国王自称统治着一切,却仅仅局限于发号命令。他根本没有臣民,他唯一的乐趣是审判一只已被判死刑多次的大老鼠。他在与人的对话中,总是使用‘命令’,如:‘我命令你打一个哈欠’,‘我命令你有时打哈欠,有时不打哈欠’,‘我命令你这么做’,‘我命令你给我提个问题’等等。”

“虚荣迷总是不知厌倦地要求人们向他喝彩,他好举起帽子还礼。所有的人都应该崇拜着他,因为他是在一人星球上最英俊、最华丽、最富有、最聪明的人,”

“酒鬼以酗酒为耻辱,渴望戒除,却又大量饮酒,寻求在麻醉中忘记耻辱。” “商人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计算金钱。他占有星星,仅仅是因为他是第一个有这种想法的人。他反复统计星星的数目,并把它们存在银行,直到买下所有的星星,并仅仅是占有它们。”

“地理学家身负重任,却只在办公室里接待探险家,等他们提供证据,再用墨水记下。他只记载永恒不变的东西,否认如花草般的转瞬即逝的美的存在。”

在小王子看来,这些成人根本不懂得生活的真谛,跟那个红脸先生是没什么两样——“从来没有闻过花香,也没看过星星,更没爱过任何人”,“整天说:‘我是个正经人!我是个严肃认真的人!’”,“这哪里是个人啊!这是一个蘑菇。”[5]对忠于职守、按章办事的点灯人,小王子才说:“只有这个人才有可能成为我的朋友”。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这些人物解构的同时,小王子还表现了对他们的深切的同情与怜悯。在这里,我更愿把解构了的趣味看成一种幽默,而这种幽默便也更是体现在这种同情与怜悯上。幽默,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是来自对生活中缺陷的概括的、严肃的思考。它的效果常常是赋予讽喻和讥刺一种友谊感,一种抱歉和温柔的味道„„[6]

德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杰出代表,被车尔尼雪夫斯基称为“德国文学之父”的高.埃.莱辛在《拉奥孔》中曾说:“艺术家的作品之所以被创造出来,并不是让人一看了事,还要让人玩索,而且长久地反复玩索。”可见,文学作品是需要玩索的,也

是需要趣味性的。我们在看待这种趣味性时,不应仅仅是好笑,更应该看出其味道,长久地反复玩索。相信青少年读者,他们也一定能在这种趣味阅读中,在趣味的探究与玩索中,能获得一些智慧的力量,以面对将来的世界。这或许就是这些被解构了的有趣的成人形象给他们带来的魅力吧。

最后,我想谈谈《小王子》的美学特质,以及青少年读者对于《小王子》的独特审美感受。

在《小王子》唯美的叙述中,无不透露出一种纯真美与朴素美。对于孩子来说,这篇童话自始至终都是以孩子的口吻来叙述孩子与大人的对立,容易与小读者产生共鸣。而且小王子可以随意飞来飞去,到各个星球游玩,这正是孩子们所向往的,满足了他们星际旅行的想象。另外,书中出现了花、狐狸、绵羊、蛇等动植物,这十分贴合孩子的天性,因为孩子们常从与大自然的接近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这是一种最简单,[7]最纯朴的快乐。《小王子》的语言形象生动,而又朴素自然,没有丝毫的晦涩与艰深。

形象生动的比喻符合儿童感性的形象思维。比如在描写玫瑰花开放时,它写道“而这株花也真的忍受不住在绿屋中等待美丽的煎熬。它精心地为自己选择颜色,然后怡然地装扮自己,它一片一片为自己安排花瓣。它可不想让自己像罂粟花那样皱皱巴巴地走出绿屋。它可不愿意在未经华丽装扮之前走出来。现在,它终于称心如意了。它那种异常神秘的梳妆打扮连持续了数日,然后在一天清晨,正当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它突然一下子脱颖而出。”动词与形容词的大量使用正符合儿童式的语言。[8]

而且,《小王子》还带有一种活泼且趣味的欢愉美。这种欢愉美,除了体现在那些奇怪且可笑的成人形象上,还体现在作品中大量奇特且有趣的想象中。如:画了一张盒子的画,小王子竟能看见里面的绵羊;在描述猴面包树的高度时,“那就得象叠罗汉似的,把大象摞起来”;奇特的小星球上,用活火山来做饭;等等。这种欢愉美遍布在作品的每一角落。

然而,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他们感受到不仅仅是如此。圣.埃克苏佩利在表现孩子们的快乐同时,更伟大的是,还表现出了孩子们许多被大人们所忽略的负面情绪。儿童世界并非大人所言的无忧无虑,它常常是忧郁的。如:小王子内心充满了忧郁和孤独。一天中,他曾看见过43次日落。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他惟一的乐趣就是观赏那夕阳西下的温柔晚景。[9]

四川成都市第七中学高2006(12)班的石翔在他的作文中写出他的审美感受: “一条淡雅的围巾在风中飘起来,如同张扬的旗帜。小王子戴着这条围巾与‘我’相遇,在撒哈拉沙漠的粒粒黄沙中。他是那样脆弱与无助,腼腆的笑,微弱的声音。他一声声地请求‘帮我画一只绵羊’。上帝创造了一个奇迹,让‘我’与他在生命的禁区不期而遇,然后擦肩而过。只在记忆中留下他澄澈而忧郁的眼睛,还有他对玫瑰的忠贞的爱。如此清澈,如此明亮,甚至胜过撒哈拉最烈的艳阳。”[13]

圣·埃克苏佩利仅以一部《小王子》就能征服亿万读者的心,足可见这部书的魅力。在这里谈论《小王子》对于青少年读者的魅力与意义,是作为一种对那些以成人视角来解读的观点的补充。无论是对成人读者来说,还是对青少年读者来说,《小王子》永远都是一部能给人带来力量的有独特魅力的神奇作品。

【参考文献】

[1]李梅俏.心灵里的“童年自我”——圣埃克苏佩里的童话《小王子》解读[J].名作欣赏,2003年 06期,第33页

[2]廖莎莎.一部留有时代烙印的畅销书——浅析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利作品《小王子》的象征意义[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 01期,第138页

[3]张怡琦.我在寻找自己的“狐狸”——读《小王子》有感[J].红领巾(高年级),2005年 Z1期

[4]潘含嫣.等爱的狐狸——《小王子》读后感[J].新作文(初中版),2005年05期

[5]李千钧,李欣.《小王子》的告诫:远离异化,回归本真[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 04期,第96页

[6]韦苇.植根于趣味土壤里的常青树——关于儿童文学艺术内容的思考[J].韦苇与儿童文学,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第32页

[7]姜海涛.在星群中找到的真理——浅析《小王子》中的意蕴[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3月第17卷第1期,第59页

[8]黄俊.成人的童话,生命的寓言——简评法国童话《小王子》[J].语文学刊,2002年03期,第46页

[9]桑标(主编).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曾凡林《青少年的情绪发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318页

[10] 石翔.在《小王子》的世界中[J].中学生读写(高中),2005年 Z1期

第三篇:浅谈政府治庸的途径与意义 作者韩亚清

浅谈政府治庸的意义与途径

作者:河北保定市韩亚清

2012.3.3

内容摘要:目前,湖北省委、省政府推广武汉“治庸问责”成功经验,在全省机关和公务员中广泛开展爱岗敬业教育和整治慵懒散作风活动,笔者认为这是作风建设、标准建设和机制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通过治庸提能、治懒增效、治散聚力,努力实现党风政风明显进步,服务效能显著提升,队伍形象焕然一新,发展环境国内一流,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作风保障。本文就武汉市现阶段党政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政府治庸;提能增效;机关作风;意义与途径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治庸问责工作的重大意义

开展治庸问责工作,关系机关效能,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到武汉跨越式发展的成败。治 庸是作风建设。牢固树立以业绩论英雄、无功就是过的理念,牢固树立以实际表现出来的才能、以输出来的能力作为检验标准的理念,牢固树立职务岗位是“能力席位”的理念。治庸是标准建设。坚持事业需要的选人用人原则,完善“庸者下、能者上”的选人用人机制,更加注重在基层培养和选拔干部,着力营造良好的干事文化,促进庸者去庸,能者更能。治庸是机制建设。在全市公务员中广泛开展爱岗敬业教育,增强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将每个岗位的责任具体化,建立科学的层次清晰的责任体系,严格责任追究,赏罚分明,使广大干部增强责任心,尽职尽责,让人民满意。因此,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开展治庸问责工作的重大意义,以实际行动投入到治庸问责工作中来。

开展治庸问责又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面临四种危险:一是精神懈怠的危险,二是能力不足的危险,三是脱离群众的危险,四是消极腐败的危险。开展治庸问责工作,就是以非常之举治理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软”等问题,解决各级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的能力问题、履责问题、作风问题、精神状态问题。通过治庸,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勇于担当、勇于担责、勇于担难,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职履责,为推进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通过问责,使一批影响发展环境的难点问题、影响机关效能的重点问题、作风行风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跨越式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去年以来,武汉市紧紧围绕“党风政风明显进步、服务效能显著提升、队

伍形象焕然一新、发展环境国内一流”目标,在全市掀起了“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切切实实把治庸问责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1]。共问责537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5人、组织处理464人,力度大,效果好,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全省、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开展治庸问责还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成就非常之事,必须有非常之能、非常之人。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环境。“十二五”时期,省市确定了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这是一个立志追赶、勇于超越的宏伟规划,是一个超常规的非常计划,如果没有非常之精神、非常之能力、非常之举措,这个非常之事就不可能完成。各级各部门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治庸问责的重要意义,以勇于革新的气魄和自我革命的决心,切实抓好治庸问责工作。

二、当前各级党政机关在作风、效能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这几年,各级党政机关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了提高执行力、创先争优、能力建设、政务公开、民主评议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干部队伍总的情况是好的,能够肩负起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历史重任。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与新形势、新任务比,与基层和群众的要求比,在作风和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三庸”:一是精神之庸。主要表现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无所事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同志早晨一上班,想的是晚上找哪几个人打牌。8点到办公室,想的是中午去哪里吃饭。星期一一进机关,想的是周末去哪钓鱼。不想干工作,对工作有厌倦情绪,想个人的事多,想工作的事少。总觉得自己能力强贡献大,组织上亏欠了他。二是能力之庸。主要表现是工作墨守陈规、按部就班,没思想、没思路、没创新;遇到问题“怕”字当头,不调查、不研究、不解决,听之任之,不了了之;面对同一个政策、同一种形势,别人解读的是机遇和出路,而他看到的是困难和问题,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有的人没有推动跨越式发展的真本事,没有推动城市化、产业化发展的真本事,没有驾驭和处理复杂问题的真本事,没有突破难点和瓶颈的真本事。三是责任之庸。主要表现是不负责、不尽责、不担责;不敢坚持原则,不敢触及矛盾,不愿得罪人,见到困难就躲,遇到难题就让,习惯于当“好好先生”,习惯于“和稀泥”。“三庸”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部门和少数工作人员身上,但是影响面广、危害性大,既贻误跨越式发展大局,而且直接损害群众利益,败坏党和政府形象,必须彻底根治。

二、全面开展治庸问责行动的途径与措施

全面开展治庸问责工作,要做到思想重视、部署周密、方案具体、问责有力、效果明显。在推进治庸问责工作中,要坚持把思想教育、检查整改、树立典型、责任追究、完善机制贯穿始终,突出抓好宣传发动、自查整改、督查问责、总结提高四个阶段,采取集中检查、明查暗访、群众举报、公开承诺、严格问责、媒体曝光等方式,着力解决“庸、懒、散、软”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促进精神面貌大改观、干部作风大转变、服务效能大提升、发展环境大改善,真正形成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具体而言,在组织实施中要着重抓好以下方面:

(一)强化思想教育,提升综合素质。思想决定行动。机关干部中存在的“三庸”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一个能力问题、作风问题、效能问题。究其根源,是思想深处的问题,是党性观念不纯、精神状态不振、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因此,治庸问责必须从源头抓起,从思想教育抓起。要全面掀起“头脑风暴”、“责任风暴”,坚持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一起上,采取召开会议、举办讲座、开展培训、开辟专栏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大讨论、理想信念再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群众观念再教育,环境建设大讨论、名城精神再教育,跨越式发展大讨论、发展形势再教育等系列活动,促进各级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大更新、工作作风大转变、综合素质大提升。进一步增强“五种意识”、弘扬“五种精神”。即:一是增强责任意识,弘扬担当精神。要牢固树立“跨越发展、人人有责”的强烈责任意识,视发展为己任,视岗位为职责,进一步提振精神、燃烧激情、主动担当、勇于担责,不袖手旁观,不置身局外,努力为武汉跨越式发展尽职尽责。二是增强效率意识,弘扬实干精神。武汉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时不我待、机不可失,等不起、慢不得。必须坚持发展为大、干字当头,坚决打破“按部就班、四平八稳”的工作节奏,大力发扬“5+2”、“白加黑”的精神,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雷厉风行地干,脚踏实地地干,不达目的不罢休。三是增强创先意识,弘扬创新精神。要把创先争优作为各级干部共同的价值取向,作为工作的目标追求,强化“无功就是过、平庸即是错”的思想观念,敢与高的比,敢与强的争,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勇于探索新办法,善于开拓新路径,奋勇当先,争创一流。四是增强能力意识,弘扬进取精神。不抓不管不问也是一种失职。“占着茅坑不拉屎”,以低能而居要职、以平庸而获重任,是不可行的,也是行不通的。必须强化“能力席位”和“本领恐慌”意识,全面掀起理论学习的热潮、实践锻炼的热潮、与时俱进的热潮,努力增强各级干部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能力。五是增强服务意识,弘扬奉献精神。权力就是服务,干部就是公仆。公,就是要出以公心;仆,就是要甘当仆人。各级党员干部要大力发扬革命老区精

神,始终把服务作为一种能力、一种精神、一种品德,进一步转作风、提效能、作奉献,真心实意为全市跨越式发展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二)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实施目标。各级各部门要把开展治庸问责行动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实施方案,成立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切实把活动抓紧抓实抓好。要坚持统筹推进,把治庸问责工作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换届工作结合起来,与开展“比学赶超、争先进位”活动结合起来,与优化投资环境结合起来,与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结合起来,确保治庸问责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 “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勇于担当、敢于问责。要按照活动实施方案,切实抓好每个阶段、每个步骤、每个环节的落实,真正使每个干部思想上有触动、作风上有改进、能力上有提高,促进治庸问责工作取得实效。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监督检查,加大问责力度,通过受理投诉举报、开展明查暗访等形式,对明显失职失责的单位和人员予以严肃查处,进行问责和纪律追究。组织部门要将开展治庸问责的情况作为考核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制度,对不负责任、工作失职、影响恶劣的党员干部要严肃责任追究,加强组织处理,不搞下不为例,绝不姑息迁就。宣传部门要抓好舆论宣传,加强治庸问责工作信息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市人社局要抓好公务员能力席位标准建设,健全完善公务员履职问责和责任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市直机关工委承担治庸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要发挥好服务协调、指导督办的作用。

(三)强化标本兼治,敢于纠错问责。“三庸”问题,不治理不行,不问责更不行。不治理,就会影响武汉跨越式发展大局,美好的蓝图就会落空;不问责,制度就会流于形式,责任就会被悬空。只有平庸问责、有错问责、无为问责,才能实现“为者负其责”。这次全省治庸问责与我们过去开展的“干部作风大整顿”、“机关效能大提升”、“经济环境大治理”等活动比,有相同之处,更有不同之处,最大的不同就是手段不同、力度不同、措施不同,关键在“治”和“问”字上,就是要动真枪、出重拳、下猛药,“刮大风、打大雷、下大雨”,下决心处理一批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以及能力缺失、责任缺失者,彻底解决“庸懒散软”问题。首先要敢于治理、敢于问责。惩处问责也是一种教育。小问题不解决必然发展为大问题,小错误不纠正必然酿成大错误。我们要关心干部、爱护干部、帮助干部,但是,关心不是包庇、爱护不是袒护、帮助不是放弃原则。相反,抓早抓小、抓苗头、抓倾向、抓查处,是最爱护干部、最讲感情,是对干部最负责的表现。鸿忠书记讲,如果干部有问题不帮助指出、不及时制止、不处理人,甚至放任自流、包庇纵容,那就是对干部最大的不关心、最大的不负责任、最大的不讲感情。因此,必须站在替事业负责、替发展负责、替干部负责的高度,坚持“利剑高悬”,敢于坚持原则,敢于较真碰硬,以摧枯拉朽、“秋风扫落叶”之势,大治、重治、狠治、持续治,不怕得罪人,坚决处理人,让太平官不再“太平”,让逍遥者无处逍遥,让混日子的混不下去。其次要严于治理、严于问责。法非严不足以服众,不严就没有震慑力,不严就不能够见实效。对那些精神萎靡不振、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干部;对那些拈轻怕重、敷衍塞责,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官僚主义作风严重的干部;对那些“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干部;对那些侵害群众合法利益、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吃拿卡要”的干部;对那些不遵守工作纪律,上班松松垮垮、办事拖拖拉拉的干部等,都要从严问责,该曝光的坚决曝光,该调整的坚决调整,该撤职的坚决撤职,决不姑息迁就,决不心慈手软,决不“网开一面”。第三要善于治理、善于问责。治庸问责,既要敢治敢问,又要严治严问,还要讲究方法、会治会问。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治庸问责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查到事,找到人,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反映的热点问题,紧紧围绕事关全市跨越式发展中的重点问题,紧紧围绕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把治庸问责覆盖到每一个层次、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干部,贯穿于本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全过程,抓住不落实的事,处理不落实的人。特别是要紧紧围绕行政服务的效率低下和程序繁琐问题,大力开展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推动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设置科学化、运行网络化、流程标准化、结果公开化。唯有如此,才能“治”出好作风、“问”出好环境、促进大发展。要实行问题追溯制和责任倒查制,对发现“庸懒散软”行为的,既要问责直接责任人,又要追溯问责到分管领导及主要领导,就是说一般干部违纪失责,领导干部必须“买单”。要坚持惩教结合,把惩处与防范、治标与治本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寓教于惩、惩教并举,实现治庸问责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纪效果的有机统一。

(四)强化督办检查,建立长效机制。开展治庸问责工作,重在“治”,贵在“问”,切入点在“查”。治庸问责要见实效,督查措施就必须硬起来。重点督查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督查是否存在工作人员随意脱岗、串岗以及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炒股、打牌、玩游戏,参与赌博和其他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活动;二是督查有无办事拖拉、违反服务承诺、超

时办结等问题;三是督查是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现象;四是督查是否存在推诿扯皮、刁难群众、不给好处不办事、“吃拿卡要”等问题;五是督查是否存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等。对明查暗访发现的问题,将及时在适当范围内予以通报,并及时督促整改,严肃追责,确保治庸问责落到实处。

治庸问责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必须建立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的长效机制,使其成为一种常态。否则,就可能形式主义“一阵风”,就可能轰轰烈烈“干热闹”,就可能虎头蛇尾不长久。要坚持用制度来管人管事,大力推进管理机制创新,从源头上治理“庸、懒、散、软”。一是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机制。责任不明确、要求不具体、任务不到人,难以履责,也难以追责。要按照“岗位责任具体化、责任主体明确化、责任层级清晰化、责任链接无缝化”的要求,坚持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科学设计责任目标体系,将责任层层分解到单位、到岗位、到个人,使每一项工作都有专管之人、明确之责、限定之期,真正做到恪尽职守。二是要建立严格的监督评议机制。要把治庸问责工作全部置于阳光之下,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纪检监察部门、人大政协机关、新闻舆论单位都要充分履行职责,对治庸问责工作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各级各部门要自觉接受监督,切实加强整改,做到开门治庸、开门问责。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带头“晒承诺”、“赛作风”。要把群众评价、基层评价、投资者评价、服务对象评价、社会评价作为检验治庸问责成效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效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把治庸问责打造成“人民满意工程”。三是要建立科学的考核用人机制。有功不行赏、有过不追责,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势必导致庸懒散软之风滋生和蔓延。要按照“精简指标、提高标准、拉开差距、重奖重惩”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全面准确考核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考出压力、动力、干劲、效能,考出真本事、真本领。要进一步健全“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把考核评价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和评先评优挂钩,旗帜鲜明地支持鼓励那些干事热情高、工作敢突破、发展有贡献的干部,大胆重用那些能谋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让愿干事、真干事的受到肯定,让会干事、干成事的得以重用

总之,通过开展治庸问责工作,进一步促使党员干部提振精神、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创先争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锐气、敢为人先的勇气、朝气蓬勃的士气,真正做到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

参考文献:

[1]万卫东 谈谈对治庸问责活动的一点认识来源:湖北省畜牧兽医局2011-09-13

下载人人都有桃花原——《桃花源记》的作者意义与读者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人都有桃花原——《桃花源记》的作者意义与读者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