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
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留守儿童家长:
请您抽出时间认真读一下此信,了解您的孩子现在的成长状况,相信对您会有所启示。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十四周岁以下儿童。目前,我国“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他们只能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这种状况,对 “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发展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学生队伍中的很多孩子,无法享受同龄孩子的快乐,其心理的健康成长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的留守儿童在身体发育、智力水平、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儿童。
一、农村留守学生呈现的主要问题:
从大的方面来说,农村留守学生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三类:
1、情感缺乏沟通,导致思想道德滑坡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农民工之所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读好书,日后有出息。但大部分人的希望最后都是事与愿违,结果是“挣了票子误了孩子”。留守学生成长期间缺乏最多的是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监护人关心孩子情感和想法的仅占25.5%。一是外出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留守学生生活的支付能力较强,所以在生活(主要是物质生活)的满意程度上,留守学生的满意度更高;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学生得到的关爱减少,所以,半数留守学生不希望父母在外打工。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学生逐渐意识到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重要性,因此,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调查结果显示:对目前家庭境况不满意的占24%,感到厌倦的占到2%。因为这些父母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无法关注。有的即使有心,限于经济条件,他们也很少给孩子打电话或经常回家看孩子,造成了“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上的真空。有这样一位女孩子,父母离异,而且父母都外出打工,留在爷爷奶奶身边,每次母亲来看望她走了以后,奶奶让她认真学习时,她总是激动地说:“奶奶,你不知道我的心好烦。”这个孩子的作文中经常提到“我好想见我妈妈”。看得这些,我们做老师都想流泪。法国教育家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2、过分溺爱、放纵,导致学习观念淡泊,学习成绩低下。
“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大多仅局限于让“留守儿童”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上,无法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故“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都不是很好,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学习状况自我感觉良好的占到16.1%,一般的占到36.5%,而学习成绩令人堪忧的占到了48.4%。一是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二是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劳作,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因而,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如果学习上有了问题,孩子向家人求助的比例最低。自然,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不会乐观。
3、监护权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由于父母疏于照顾,祖父母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诸多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安全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或受到意外伤害事件屡屡发生。
3、心理存在缺陷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父母在外,留在家里的其他亲属或父亲或母亲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学生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也较差。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学生与同伴交流内心烦恼的比例要低于非留守学生14%,而留守学生一般都是寄读,他们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长,生活联系更紧密,但关系却更松散。畸形心理一旦形成,进行矫正型教育要比教育更难。
二、农村留守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问题是目前教育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其原因是:
1、留守家庭本身存在的缺陷。祖辈们的唠叨,独处时的孤单,课余时间的无聊,没有父母的关爱,缺少同龄孩子的乐趣等,这些构成留守家庭的共同特点。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留守学生容易出现自卑孤僻,不合群,说谎等心理障碍。
2、隔代教育存在的缺陷。由于年龄上的差距,直接造成两者之间心理、思想、行为等差异。由于想不到一块,因而也就说不到一块儿,无法经常沟通。临时监护人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有的表现为看不惯,不理解。因此,学生在心烦或感到委屈、受到欺侮时,选择不向临时监护人诉说,也就不足为奇了。
3、教育方式存在缺陷。一是唠叨。在他们看来,孩子是在一刻不停地提醒下成长起来的。二是包办。许多临时监护人把学习之外的一切杂务都包办下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较差。三是溺爱。对孩子的教育多采取放任态度,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关爱有余,近于溺爱。更多的是爷爷、奶奶的疼爱有加,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以为这样可以补偿对孩子的爱,殊不知,是培养了孩子的虚荣心。
4、管理、看护专制。临时监护人往往从安全原因出发,对学生的行为采取简单地限制,学生自由活动空间很狭窄。
三、留守学生生活、学习问题的教育措施
(一)、家校联系的“两个三”
第一个“三”:三条联系渠道。一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二是开通亲情电话。三是建立家校联系“爱心卡”。学校向学生及其家长、代理监护人在《家校联系“爱心卡”》上公布班主任老师的联系方式,要求家长和老师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家长和家乡熟识人之间建立较固定的联系方式。通过“家长——老师”、“家长——孩子”、“家长——熟人”这三条线的建立,保障互通信息,以便家长及时了解子女的在校表现,在家表现和在社会上的表现。
第二个“三”:三封致家长信。一是学校向所有“留守学生”的家长致一封书信,向孩子家长陈述“留守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及有可能出现的偏差,让家长以高度认真的态度看待此事,真正从身心上关注留守在老家的下一代,并向家长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操作性强的可行性建议。告诫他们不应该用一个“忙”字推脱,虽然提高家庭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很重要,但下一代的教育也不可忽视。一手抓家庭收入,一手抓孩子教育,这两手都要硬。二是班主任定期向部分学生家长寄发《家校联系簿》,让其在《家校联系簿》上定期了解孩子的各种状况。以便作出应对之策。三是要求学生定期向家长写信、打电话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等状况。
(二)、创设一个“亲情”班集体。孩子远离父母,时常会有孤独感,会有莫名其妙的烦恼,会有伤心时的热泪,因此我们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如召开关爱“留守学生”主题班会。我们学校每学期每个班级都会召开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活动,激发每个学生的关爱意识,同时也激励“留守学生”自己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在我校举行的“我健康,我快乐”主题班会活动中,有不少学生听了“留守学生”的发言后都被他们顽强的意志感动的热泪盈眶;也有不少“留守学生”通过这次活动,思想上进了,学习主动了,性格开朗了。
(三)、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作为班主任要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其各方面的情况,组织搭建一个“爱心”活动平台。我们学校主要开展“我与留守学生手拉手”活动,让留守学生和参与活动的非留守学生都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比如:“走进留守学生之家”活动。每个年级有针对性地选派部分师生分类走进自立自强型、品学兼优型、孤僻内向型,品德不良型和心理脆弱型的学生家庭,与他们的临时监护人进行交流沟通,让参与活动的学生零距离接触“留守学生”,与他们同生活、同学习、同劳动、同成长。
(四)、建立一个定期谈话制度。学校定期召开留守学生专题座谈会,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留守生活,静下心来,克服困难,同时,利用法制座谈会,教育引导他们如何辨别是非,如何防范坏人,防范受骗上当,如何保护自己。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变被动为主动。
(五)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从留守学生心理需求的大小来看,排在最前面的要数情感需求和交往需求。面对情感需求型的学生,我们老师要善于做一个倾听者。应充分尊重他们,以诚相待,尽力帮他们克服困难;对待心理脆弱、顽皮的学生,更应倾注爱心和耐心;对于交往需求型的学生,老师要善于做一个引路人。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缺乏同龄伙伴,处在一种相对孤独的状态。他们需要获得同伴的友谊和支持,需要集体的温暖。老师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创设一种团结和谐的氛围,开展多样的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增进了解。尤其是性格孤僻的学生,他们表面沉默寡言,其实内心很想与同伴交往。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当然,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生活、学习和心理问题,也不能把这三者严格地分开对待,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予以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我想,留守学生一定会与其他同龄人一样共享一片蓝天。
也肯请各位家长朋友们在工作之余多关注一下孩子,打个电话或者常回家看看,让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
颍上县谢桥镇中心学校
2014年9月
第二篇: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
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
各位家长:
你们好!五一国际劳动节临近,在此,×××区(县)妇联向你及你的家人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近年来,你们远离亲人,辛勤工作在各地各行业,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默默奉献力量。为此,你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管自己的孩子,只能让孩子留守在家,只有通过电话连线、视频聊天等来表达牵挂之意和思念之情。相信你们也深深知道,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内心是多么的孤独,又是多么地渴望亲情关爱,多么需要快乐成长!
×××区(县)党委政府也实施了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建立了关爱行动长效机制。如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之家、托管家园的建立;爱心家长、牵手结对、亲情电话、亲情电脑视频聊天等关爱形式的丰富,营造了推动留守孩子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让你的孩子在家乡“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
虽然你的孩子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但是仍然无法替代血缘亲情。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永远是孩子最贴心、也是法定的监护人,家庭始终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为此,我们希望你们外出务工时,尽可能抽出时间,采取不同方式,关心关爱孩子;逢年过节时,尽可能回家看看,倾听孩子心声,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从而让孩子时时感受到来自父母温馨的关怀和无价的慈爱。唯有如此,您的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祝:出入平安!工作、生活如意!阖家欢乐!
×××区(县)妇联
×××年×××月×××日
第三篇: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
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离家的日子是艰难的,在外的经历是坎坷的。一年来,你们远离家乡和亲人,辛勤的工作在各个行业,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改善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改变着城乡社会的面貌,为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然而,当您怀着一份致富的梦想离家的那一瞬间,您的孩子已经成了一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温情浸润的家庭教育,孩子们接受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据调查显示:有的“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有的结交不良朋友,生活散漫,性格孤僻,学习成绩下滑,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更有甚者误入歧途,出现小偷小摸或打架闹事等不良现象。这些孩子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与呵护,在品德、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问题日渐凸现,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文田镇中心小学实施了“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建立了健全的“留守学生”档案,构建了以“思想政治教育、人格品质教育、心理情感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身体健康教育”为重点内容的留守儿童培养模式,开展了各种关爱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和家的温馨,让他们孤寂的心灵感到温暖。今年,我校将进一步健全留守儿童工作的细节,让留守儿童同在蓝天下,欢乐的成长,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大家不要忘记,父爱如山,母爱似海。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是孩子成长需要的养分。一个留守儿
童在作文中这样写道:“爸爸、妈妈:您知道女儿最怕什么吗?女儿最怕下雨,下雨的时候,别的同学都会一头扎进父母的伞内,而我只有眼巴巴地看着,然后哭着鼻子躲在桌下„„”孩子的心灵还很脆弱,他们的双肩还很稚嫩。每逢佳节倍思亲。孩子想父母,老人念儿女,家人盼团圆。文田镇中心小学呼吁你们,在外出务工时,不要忘记你们的孩子,要常回家看看。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多倾听孩子的心声,要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从而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要定期与学校老师和孩子的临时监护人联系,了解孩子的思想和身体健康状况,形成教育合力。
尊敬的家长,让我们并肩努力,用爱与责任实现“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梦想。最后,恭祝家长朋友健康快乐,万事如意!
烧杠小学 袁 国 华 2016年10月9日
第四篇:致留守儿童家长一封信
致留守儿童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你好!
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城乡处处显现着您的身影:在您勤劳智慧的双手下,一幢幢大厦正拔地而起,一批批产品正从工厂的流水线上诞生„„社会需要拥有各种各样专业技能的人,您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正在无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改写着城乡面貌。请允许我们桥头中心小学全体教师向您送上一个诚挚的问候:您辛苦了!
你们身在异地,年迈的父母和幼弱的子女始终是您心中放不下的牵挂。同样是普通劳动者,我们理解您养家的不易和在外务工的艰辛;同样身为人子为人父,我们理解您抛家别子的苦衷和深埋心底的那份对幸福生活的渴望。然而,当您怀着一份朴素的梦想离家的那一瞬间,您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个名字:留守儿童!太多的调查统计资料显示,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的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现在,关注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校已全面实施了“留守儿童关爱工程”。我们建立了“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密切注视着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我们创办并开展“留守儿童之家(阅览室<负责老师:刘蕊蕊、梅玲>、棋类活动室<负责老师:魏主峰、宋早开>、乒乓球活动室<负责老师:吕洲祥、高迎杰>、心理咨询室<桥头医院相关医生>、亲情电话<吕发青、高煜>)”,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馨和甜蜜;安排“留守儿童之家”开放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中午13︰00—14︰00下午16︰30—17︰30(根据季节相应调整),亲情热线:0550——8801155。我们也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留守儿童文娱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较全面的发展。我校全体教师在校长黄善平的领导下,时刻关注着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们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大力的表彰。看到这里,也许你们会有了些许安慰,你们可能认为只要努力挣到足够的金钱,就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你们可能认为,只要把孩子交给学校,就能让自己安心离开。但是你们忘了,他们毕竟还是未成年人,他们的心灵还很幼小,他们的双肩还很稚嫩,他们的成长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支持和保障,同时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和慰藉,再多的关注与关怀也代替不了父母的爱呀!
家长朋友们,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是非判断能力较弱,正处在一个生理急速变化、心理发育不稳定的阶段,希望你们在工作之余,尽可能地做到以下“五个一”:
1、每周至少与孩子通电话一次,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品德、习惯进行了解与引导,给孩子安全感,告诉孩子你们是爱他(她)的;
2、每月至少与孩子的班主任联系一次,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情况,协助他们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
3、每月至少与孩子的临时监护人联系一次,了解孩子在家表现情况,时刻关注着孩子的生活;
4、每半年争取与孩子见一次面,满足孩子亲情的依赖,陪伴孩子成长;
5、每学期至少到学校与老师当面交谈一次,共同商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作为留守儿童父母的监护人,你们要做的,就是配合全社会的行动,尽家长和社会人的责任。只要大家都行动起来,“留守儿童”将会成为“快乐儿童”,我们的社会也将更加和谐!期待有一天,我们能听到更多的留守孩子们自豪地说:我们不和别的孩子比吃穿,我们和他们比明天!
最后祝各位家长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欢乐!
杨疃中心学校
2011年8月30日
第五篇: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
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我们首先向你们道一声:辛苦了!为了使家里的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孩子生活得更好一些、学业有保障、将来有出息,你们辛勤工作在异地他乡。你们的辛勤劳动为国家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因此而感谢你们。我相信,身在他乡,孩子的教育问题始终是您心中放不下的牵挂。
县委县政府更是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当作一项关注民生的重要工作来做,在留守儿童聚居的村(居委会)活动室成立留守儿童“爱心健康驿站”,爱心驿站将依托乡镇卫计办、卫生院、学校、村居做好留守儿童身心健康促进工作,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心理咨询、健康讲座、入户访视等工作,同时还指定专人负责“一对一”联系您的孩子及监护人。
我们从外围、从硬环境上在不断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与呵护,但是,孩子们毕竟还是未成年人,他们的心灵还很幼小,他们的双肩还很稚嫩,他们的成长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支持和保障,同时也需要精神上的关怀和慰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某种角度讲,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为重要。儿童时期正是一个人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正确的家庭教育引导。家长的爱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我们希望我们一起共同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1、无论您在外打拼有多忙、多累,我们都希望您能每周至少与孩子通电话一次,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品德习惯进行了解与引导。给孩子安全感,告诉孩子你是爱他(她)的。
2、每月至少与孩子的班主任或者监护人联系一次,了解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共同商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助他们有针对性的教育孩子。
3、每季度争取与孩子见一次面,满足孩子亲情的依赖,陪伴孩子成长,在节日、孩子生日到来之际,为孩子送上简单的祝福,让孩子切身体会到父母的关爱
父母的爱是孩子的无价之宝,有了您的关爱,孩子才能健康成长,这不正是您外出务工的初衷吗?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孩子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成长!
大田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