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文化

时间:2019-05-13 05:5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和平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和平文化》。

第一篇:和平文化

第一单元

我们呼唤和平

第一课

和平阳光下的幸福生活

【教学目标】:

1. 了解家乡的和平文化,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和平文化,感受家乡的和平文化带来的幸福生活。2. 让学生了解芷江是和平名城,并初步了解什么是和平文化。3. 明白只有在和平的阳光下才有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家乡的和平文化。

2.和平文化和幸福生活的联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家乡有特色的文化建筑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和平是什么意思吗?(没有战争、非暴力),那和平文化又是什么意思呢?你觉得家乡最有名的和平文化是什么?(20世纪闻名中外的芷江受降,奠定了芷江和平文化的基石)

(二)切入正题,了解和平文化与幸福生活的关系

1、同学们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幸福吗?与抗日战争相比,这些幸福表现在哪些方面(关键词:和平、吃穿住行、生活环境)

2、翻开书本第二页,看看书上来自不同大洲的孩子们幸福的笑脸,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能享受幸福的生活,这些幸福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和平的生活环境、社会的保护、父母及亲人的关爱、友爱的同学朋友„„)

(三)了解和平名城----芷江

1、了解芷江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

2、了解芷江的和平建筑----受降馆

3、阅读书上关于侗族女孩杨瑶的故事

4、听、说宋庆龄奶奶关于保护儿童的博大爱心

(四)请同学们互相畅谈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

(五)本课总结

(六)布置作业

回家上网去浏览查询,了解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少年儿童的生活现状。

第二课

拒绝战争与恐怖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战争与恐怖活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灾难

2.知道许多无辜的儿童在战争中丧生或失去亲人及家园 3.树立拒绝战争、热爱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战争与恐怖活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灾难 2.树立拒绝战争、热爱和平的信念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世界战争的一些图片(主要是关于对儿童的伤害)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世界上发生过哪些战争吗?(世界大战、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伊拉克战争等等)

(二)切入正题,了解战争与恐怖活动对我们生活造成的危害

1、翻开书本第五页,看看书上关于战争中儿童们的生活状况,你有什么话想说。(战争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伤害)

2、向同学们展示收集到的关于世界战争的图片

3、总结战争和恐怖活动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战争与恐怖活动是人类的梦魇,给我们儿童带来了极大地摧残,许多无辜的儿童就是在战争中丧生或失去亲人及家园的)

(三)了解芷江受降馆的来历及文化意义

1、了解受降馆

2、受降馆与抗日战争的关系

3、受降馆与和平文化的联系

(四)阅读书上的的延伸阅读《哭泣的小孩》

1、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2、树立拒绝战争,热爱和平的信念

(五)了解国际儿童节的由来

(六)越南战争中,美国大量使用毒气等化学武器,今天仍有后遗症,留下了大量的畸形儿童,你知道这些情况吗?(向同学展示图片)

(七)本课总结

(八)布置作业

回家上网去浏览查询关于书上巴基斯坦女孩塔拉的情况,弄清巴基斯坦难民营是怎么回事,她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拿着手中的钥匙打开家门。

第三课

少年儿童是和平的重要力量

【教学目标】: 1. 了解少年儿童是和平的重要力量 2. 少年儿童在维护世界和平上所做出的贡献 3. 为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可以做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少年儿童是和平的重要力量

2.少年儿童在维护世界和平上所做出的贡献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世界儿童维护和平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少小的儿童在维护世界和平上可以有所建树吗?(少年儿童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二)切入正题,少年儿童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1、翻开书本第八页,看看书上关于儿童们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你有什么话想说。

(儿童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儿童们的勇敢、坚强)

2、想一想,为什么说儿童是呼唤和平的重要力量?

(儿童有一颗热爱和平的心,积极为和平事业奔走)

3、你还了解哪些关于儿童维护世界和平的例子

(中国、墨西哥、巴西都有很好的例子)

(三)阅读延伸阅读《张艺译致信潘基文、布朗,呼吁世界和平》

1、知道这个故事说了什么内容

2、了解芷江女孩张艺译为和平所作出的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们应该向她学习这种拒绝战争,热爱和平的精神。

3、领悟“世界的未来在儿童,今天的儿童是未来世界和平的希望。”这句话。

(四)齐读第十页《世界儿童和平条约》

1、感悟儿童对世界和平的憧憬

2、明白儿童们拒绝战争,热爱和平的决心

3、想想我们自己能为世界和平做什么?

(五)总结本课

(六)布置作业

从书上和网上查询了解古今中外在呼唤和追求和平方面有哪些突出的儿童典型。

第二单元

人类和平愿景

第四课

和平鸽与橄榄枝

【教学目标】:

1.知道和平鸽与橄榄枝象征和平。2.了解联合国徽章的由来。

3.从趣味故事中理解和平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和平鸽与橄榄枝象征和平。

2、了解联合国徽章的由来。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和平鸽与橄榄枝吗?看到它们你会想到什么?(和平),在所有人的心中,不管是遥远的过去还是将来,不管是我们的祖先还是我们自己,都有一个关于和平的梦想。而和平鸽与橄榄枝正是和平的象征,代表。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和平鸽与橄榄枝。

(二)切入正题,和平鸽与橄榄枝 PPT展示和平鸽与橄榄枝的图片

1、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 2、1946年召开的第一次联合国大会,正式决定启用联合国徽章,这个徽章外围用两根橄榄枝衬托着地球,象征着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3、1950年,毕加索为纪念华沙世界和平大会,画着一只衔着橄榄枝的白鸽,从此全世界的人们公认白鸽是世界和平使者。

4、阅读故事,诺亚造方舟,你明白了什么?

(三)延伸阅读

阅读故事《毕加索与和平鸽》

1、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四)畅所欲言

1、讲讲你所知道的和平鸽的小故事。

2、假如你是一只小白鸽,你最愿意栖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五)游戏

小组玩和平鸽手影游戏,比比看谁飞的更优美。

(六)布置作业

回家找找关于和平鸽的小故事。

第五课

梦想桃花源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桃花源。

2.桃花源所代表的社会意义是什么。3.了解古人的和平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什么是桃花源。

2.桃花源所代表的社会意义是什么。3.了解古人的和平理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桃花源吗?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

(二)切入正题,了解什么是梦想桃花源。

1、了解陶渊明与《桃花源记》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没有压迫,没有战争,社会平等,人们幸福快乐。

2、欣赏一组桃花源的图片

3、齐读故事《桃花源记》

(三)延伸阅读

1、阅读故事墨子救宋,你懂得了什么?

2、你有什么话想对墨子说?

(四)了解孔子的社会理想 1、1、你知道哪些孔子的名言 2、2、阅读孔子的大同社会 3、3、结合你知道的孔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与“和平”有关的成语。

(六)想想,如果自己生活在桃花源里是什么样的情景。

(七)布置作业

写写你的社会理想

第六课

侗族和平女神

【教学目标】:

1.知道侗族的和平女神——萨玛。2.了解侗族人民的和平文化。

3.知道了解古老的侗族人们崇尚和平。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侗族的和平女神——萨玛。2.了解侗族人民的和平文化。

3.知道了解古老的侗族人们崇尚和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有关萨玛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女神吗? 那你知道我们侗族的女神是谁吗?(萨玛)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们侗族的女神——萨玛。

(二)切入正题,认识萨玛

1、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崇拜的女神,而我们侗族的女神是萨玛。

2、欣赏一组有关萨玛的图片

3、自由阅读有关萨玛的故事。

4、萨玛是“大祖母”的意思,人们认为她能给族人带来平安吉祥,给社会带来和平安定,侗族人民尊她为侗族的和平女神。

(三)阅读延伸阅读《海上和平女神——妈祖》

1、知道这个故事说了什么内容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3、妈祖和我们的萨玛有什么相同点?

(四)了解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族

1、古代的侗族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没有国王

3、你想说什么?

(五)找一找侗族主要分布在那些地方。

(六)听歌谈感想

听“蝉之歌”谈谈你的感想。

(七)布置作业

从书上和网上查询了解有关萨玛的资料

第三单元

和平交往

第七课

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认识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互传了哪些物品,感受国际和平交往带来的幸福生活。

2、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丝绸之路,并初步了解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

3、通过“丝绸之路”的作用,认识到对外开放能使中国繁荣和富强。

4、明白国家只有在和平交往下才能富强昌盛。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

2、如何理解丝绸之路是商路、经济文化交流之路和友谊之路。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资料、文献、图片和实物。

【教学过程】:

(七)创设情景导入

上个世纪末,中共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同学们知道西部大开发都包括哪些省份吗?(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四川、重庆、云南、宁夏、陕西、贵州十个省市自治区。)

今天让我们重新踏上“丝绸之路”,循着先人走过的足迹,探访“丝绸之路”的过去、今天,并展望其美好的未来

(二)切入正题,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丝绸的故乡在哪里吗?(中国)是由谁开辟的?(张骞)

2、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2页,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在哪里?它途中还经过哪些地方?(起点:长安(今西安);终点:中亚,西亚;途经甘肃,新疆等地)

(三)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互传了哪些物品?

3、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有哪些物品和技术传入了西方?

4、通过丝绸之路,中亚有哪些农作物传入了中国?

5、通过丝绸之路,罗马有哪些手工业品传入了中国?

6、通过丝绸之路,印度的什么传入了中国?

(四)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

(五)本课总结

(六)布置作业

回家上网去浏览查询,了解丝绸是用什么原料制成的?

第八课

玄奘西游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认识玄奘的简介。

2、知道中印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传统,崇敬为中印友好交流和睦邻关系做出贡献的人物。

3、体验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弘扬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7、知道中印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传统。

8、理解玄奘西游的意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玄奘西游的历史资料、文献、图片和实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神话小说中的西天取经

1、《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可谓家喻户晓,你最喜欢里面的谁?

2、师:《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它把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描写得出神入化、玄妙至极。其实历史上也真的有唐僧西天取经这件事儿,(板书:唐僧)你们知道历史上的唐僧是谁吗?

3、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是神话小说中虚构的,而唐僧确有其人,他就是唐代著名的高僧,让我们再一次说出他的名字——玄奘(板书:玄奘)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上的玄奘西行。

二、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上的玄奘西游

1、(出示“玄奘西行图”)你知道历史上玄奘西游的时间、线路、原因吗? 师:为了到古代西天佛国——古印度研究佛学,公元629年,玄奘孤身一人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一路西行到达天竺,即古代印度游学。

2、对于历史我们不仅要了解,还应该有自己的思考,结合图,再读读补充的文字。思考:这是一次怎样的西行取经?

师:玄奘西游在中国的佛教、文学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师:因为玄奘对印度历史的贡献,玄奘的名字在印度可谓是家喻户晓,印度中学的教科书中有玄奘西游的故事,印度还建有玄奘纪念堂。

3、玄奘西行印度取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知道吗?在玄奘西行之前,1900年前,中印之间已经有了文化上的交流。

4、玄奘是以什么样的人?

三、玄奘西游的意义

四、本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回家上网去浏览查询,了解佛教教义中有哪些和平思想?

第九课

芷江民族融合

【教学目标】:

1.了解芷江的历史,认识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地之一,感受芷江民族融合带来的幸福生活。

2.让学生了解芷江历史悠久,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主要为侗族。3.明白只有在民族融合的环境下,境内各族人民才有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芷江民族融合的情况。2.明白民族融合的意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芷江的特色民族风情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芷江的历史吗?谁能来说说?

(二)切入正题,了解芷江民族融合的情况

4、芷江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地之一,它主要包括哪些民族?

(侗族,汉族,苗族等21个民族,其中侗族占总人口的55.8%)

5、翻开书本第29页,阅读芷江的侗族,了解芷江侗族的历史,你还知道更多关于芷江侗族的历史吗?

(三)民族融合的意义

4、了解芷江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

5、阅读书上关于芷江部分姓氏的来源。

6、观看合拢宴图片,从习俗想象各民族间的和睦相处。

7、芷江民族融合的意义。

(四)本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你是土生土长的芷江人吗?请教长辈或查阅《族谱》,查查你姓氏的来源及祖籍地。

第四单元

和平使者

第十课

和平使者王昭君

【教学目标】:

1.了解汉朝是在什么情况下,与匈奴和亲。

2.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和亲,并初步了解和亲的意义。

3.通过和亲的作用,认识到和亲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4.明白国家只有在和平交往下才能富强昌盛。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昭君出塞”与“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2.如何理解和亲的意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资料、文献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和亲吗?和亲是指两个不同民族或同一民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之间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所进行的联姻。

你知道历史上有名的和亲昭君出塞吗?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昭君出塞的背景和昭君的贡献吧!

(二)切入正题,了解“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

1、同学们你们知道昭君出塞的主人公是谁吗?(王昭君)

2、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2页,我们一起来了解王昭君吧。介绍昭君、她所在朝代的背景、她所做的贡献及“昭君出塞”的意义。

3、了解文成公主所在朝代的背景及她所做的贡献。

(三)进一步了解和亲的作用和意义。

1、通过“昭君出塞”,匈奴和汉朝是怎样相处的?

2、通过“昭君出塞”,有什么意义?

3、通过“文成公主入藏”,文成公主为藏族人民和吐蕃社会带来了什么?

4、通过“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知道和亲的作用和意义?

(四)温故知新

回家给爸爸妈妈讲讲“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想象一下在古代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从长安(今西安)千里迢迢到匈奴的一路艰辛。

(五)本课总结

(六)作业

查一查,找一找中国历史上的和亲公主还有哪些。

第十一课

和平斗士曼德拉 【教学目标】:

1.了解和平斗士曼德拉所做的贡献。

2.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种族平等,并初步了解种族平等的意义。3.明白国家只有在种族平等的情况下才能保证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曼德拉的壮举。

2.理解种族平等的重要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曼德拉和吉米·卡特的历史资料、文献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种族吗?(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你知道哪个种族的人在历史上曾经被人歧视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南非首位黑人总统——曼德拉吧!

(二)切入正题,了解和平斗士曼德拉。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2页,我们一起来了解曼德拉吧。介绍曼德拉的人生经历和他的和平主张。出示曼德拉为黑人做的贡献的图片的资料。

2.介绍曼德拉废除南非种族歧视的重大意义。3.介绍诺贝尔和平奖。

(三)进一步了解诺贝尔和平奖的作用和意义。

1.通过曼德拉的事迹,了解废除南非种族歧视的重要性。

2.通过曼德拉的事迹,了解为什么他会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3.了解吉米·卡特所为和平事业做的贡献。4.通过曼德拉和吉米·卡特的事迹,了解设置诺贝尔和平奖的必要性。

(四)探究发现

观看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影像资料。想一想,说说有哪些国际友好人士曾经到过芷江。

(五)本课总结

(六)课后作业

查一查,找一找,了解历届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第十二课

飞虎将军陈纳德 【教学目标】:

1.了解飞虎将军陈纳德为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的贡献。2.了解飞虎队创建的必要性,并了解飞虎队创建的时代意义。

3.了解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陈纳德为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的贡献。2.理解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必然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陈纳德和芷江机场的历史资料、文献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参观过飞虎队纪念馆吗?你们知道飞虎将军是谁吗?克莱尔·李·陈纳德,美国空军中将,抗战时期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队长,1937年至1945年期间与中国人民共同抵抗日本入侵。

(二)切入正题,了解飞虎将军陈纳德的事迹。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8页,我们一起来了解飞虎将军吧。介绍陈纳德的职务及他所做的伟大贡献。

2.介绍飞虎队。

3.介绍飞虎队的重大意义。

(三)进一步飞虎队为中国的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意义。1.通过陈纳德的事迹,了解创建飞虎队的重要性。

2.了解飞虎队的历史

3.通过陈纳德的事迹,了解他为中国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

4.了解芷江机场的历史。

(四)了解历史

参观飞虎队纪念馆,了解抗战时期飞虎队在芷江机场的历史。看看战争影片,想象战火纷飞年代人们的生活。

(五)本课总结

(六)课后作业

找找资料,了解芷江保卫战。

第五单元 为和平而战 第十三课

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背景、大致经过、重要战役等知识。

2.让学生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相关的小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战争的残酷和故事主人公的可贵精神并以此为榜样。

3.让学生理解为了世界和平与进步,世界各国人民联合反抗法西斯侵略。

【教学重点、难点】:

1.世界反抗法西斯侵略重要事件的学习。

2.深刻理解战争的残酷和世界无战争、和平的美好。

3.理解维护世界和平,人人有责。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图片、故事。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吗?(20世纪30年代末)“法西斯”指的是哪些国家?

(二)切入正题,了解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背景和大致经过以及重要事件。

1、同学们让我们先来了解下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背景和大致经过。

2、翻开书本第四十二页,边听老师讲边可以看看书上的图片。

3、了解苏联红军攻占柏林事件和盟军诺曼底登陆战役

(三)史海拾贝 卓娅和舒拉故事阅读。

(一)1、学生课上交流阅读后的感想。

2、学生在班上分享自己课前搜到的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故事。

(四)本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回家上网去浏览查询,详细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十四课 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背景、重要战役等知识。

2.图片欣赏,让学生直观感受战争带给中国人痛苦和血泪,同时也让学生看到中国人顽强,不屈不挠的一面。

3.理解为什么近代中国会受到列强的侵略。

【教学重点、难点】:

1.中国人反抗侵略者所体现的顽强、不屈不挠精神的理解。

2.让学生认真思考:近代中国为什么受到列强的侵略?

3.感受到和平的珍贵与美好。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收集关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图片、故事。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逼近。

(二)切入正题,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背景、重要战役。

1.同学们让我们先来了解下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背景、重要战役。2.翻开书本第四十五页,边听老师讲边可以看看书上的图片。3.思考:近代中国为什么受到列强的侵略?

(三)史海拾贝 为和平而战 1.学生齐读《抗战诗选》。

2.畅谈读后的感想,班上交流。

3.学生在班上分享自己课前搜到的故事。

(四)本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回家重温《王二小》的故事,上网去浏览查询,了解更多或自己感兴趣的有关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故事。

第十五课

芷江人民保卫和平反抗侵略

【教学目标】:

1.知道芷江人民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历史。2.了解芷江受降。

3.知道芷江与和平文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芷江人民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历史。2.了解芷江受降。

3.知道芷江与和平文化的关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有关芷江受降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芷江是以什么而著名的吗? 你知道哪些有关芷江人民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历史? 知道我们受降馆的来历吗?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我们芷江人民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历史。

(二)切入正题,了解芷江人民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历史。

1、出示抗战时期,芷江的地图

芷江自古为西南门户,黔楚咽喉,是重要的战略位置。

2、展示图片,芷江军民与以飞虎队为代表的援华战士共同顽强地抵御日本侵略者。

3、谈谈你的体会。

(三)阅读延伸阅读《芷江受降》

1、知道什么是芷江受降。

2、谈谈你知道的受降坊。

3、参观了受降坊后,你当时有什么感想?

(四)自由阅读故事《今井武夫终于耷拉下了脑袋》

1、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什么?

2、观察一组图片,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读了这个故事之后,你想说什么?

(五)了解飞虎队与之江人民维护和平的故事。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再次参观受降纪念坊,写写你有什么新的体会。

第二篇:中国和平文化

中国和平文化

2000年8月28—31日,联合国召开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名宗教领袖共同参与的“宗教和灵性领袖千年世界和平高峰会议”,会议发表的《为全球的和平而奋斗》的宣言,表示各宗教团体应当在互相尊重和理解的气氛下,为和平、公正、消除极度贫困、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团结而共同奋斗。紧接着,9月8日联合国又召开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各国政府首脑聚会,15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通过“千年宣言”,肯定了自由、平等、团结、宽容、尊重大自然以及共同责任是当今国际关系的基本价值观,决心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公正、持久的和平环境。2000—2010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和平文化年。对这样的全球共识,中国的和平文化无疑会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在1988年12月就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时代特征这一科学论断,强调和平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是和平的根本保障。江泽民同志近年来进一步强调,世界多极化在继续发展,国际形势总体上仍然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初带有全球性和战略性的两大主题,推进和平与发展事业不仅有利于摆脱冷战时代的影响,也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和平而稳定的环境。我们正处在一个和平与发展的伟大时代,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具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是和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国的和平文化源远流长,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普遍尊重。英国哲学家罗素作为有先见之明的西方学者,早就指出:“(中国人)统治别人的欲望明显要比白人弱得多,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尽管中国发生过很多次战争,中国人天生的面貌仍是非常平和的”(注:转引自汤恩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演员报》2000年7月14日,第2版。)。当然,西方世界确实也有极个别人一直在竭力鼓吹“中国威胁论”,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一些影响。美国资深政治学教授、哈佛大学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在某种意义上为“中国威胁论”奠定了理论基础。该理论声称: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主要的冲突将不再是武装力量的冲突,而是文明的冲突;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联合将是西方世界的主要对手。事实上,持东西方文明对立这类观点绝非始自亨廷顿。早在100多年以前,英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Kipling,1865—

1936)就说过:“东就是东,西就是西,两者永远不会有融合的时候”(注:转引自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207页。)。亨廷顿的论调只不过是重复、延伸吉卜林的观点而已。有些即使不持“中国威胁论”的西方人,对中国强大起来之后究竟将扮演“和平者”还是“威胁者”的角色,也心存疑虑。事实上,这种忧虑是毫无根据的,我们将用中国和平文化的史实,对他们的观点加以反驳。

中国传统文化有丰富的和平文化资源。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三大派的和平论:秩序的和平论——儒家,行动的和平论——墨家,取法自然的和平论——道家。他们的思想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一直延续着中国的和平文化。也就是说,和平文化深入于中国文化的骨髓。

江泽民1991年5月在莫斯科访问时,就引用过墨子的名言“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在世界范围内宣传了中国的和平文化。近年来,国内不少有识之士发起弘扬中华和合文化的工程,此工程得到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副主席程思远和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的高度赞扬。但是,如何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中国和平文化,宣传中国和平论,宣传中国扮演的是世界和平的推动者及维护者的角色,消除“中国威胁论”的负面影响,还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为此,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和平论的主题。

一、先秦诸子的和平思想

首先说儒家。儒家文化是一种秩序的和平论,表现在儒家的修齐论、和谐论、中庸论、仁爱论、大同论等一系列理论中。

修齐论是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基本构架,即通过格物、致知、修身、齐家,而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关键。《礼记》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修身要求人人都能树立起家国一体的观念,为国家的稳定、从而也为天下的长治久安做出贡献。

和谐论是儒家和平文化的核心。《诗经·商颂·那》倡导“既和且平,依我磬声”,说的虽是音调的和谐,但也包括了其他方面的和谐。和谐论包括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群己和谐。孔子说的“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是和谐论的集中表述;《中庸》甚至把“和”看作“天下之达道”。天人和谐在儒家思想系统里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思想提倡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类之间是相通、相类、统一的关系,应当一以贯之。孔子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述而》)人不应该“欺天”(《论语·子罕》),应该“畏天命”(《论语·季氏》)、“知天命”(《论语·为政》)。《易传》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孟子提出“仁者无不爱”(《孟子·尽心上》),《中庸》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第二十二章》)汉代元帝时黄门令史游,受儒家影响写成字书《急就篇》,描绘了汉初的和平盛况:“汉地广大,无不容盛。万方来朝,臣妾使令。边境无事,中国安宁.百姓承德,阴阳和平。风雨时节,莫不滋荣。灾蝗不起,五谷孰成。”(注:转引自王应鳞编:《玉海》,清光绪十年成都志古堂刊本。)许慎也重视中和之道,在《说文》中提出:“中,和也。”董仲舒强调天人和谐,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并把天人合一向天人相类发展,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人如果得罪了自然,自然就要发出警告,甚至降下灾祸以报复。为了不受自然的报复,程颢要求:“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二程遗书》卷2),王阳明要求人与鸟兽、草木、瓦石“皆为一体”,做到“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一体之仁”(注:参见《王阳明全集·大学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天人和谐了,宇宙和谐才有可能。社会和谐、家庭和谐、群己和谐的核心是儒家的纲纪学说。陈寅恪先生在《悼王国维先生挽词并序》中说:“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注:《悼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陈寅恪集·诗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13页。)。季羡林先生对此的解释是:这里实际上讲的是处理九个方面的关系:君臣、父子、夫妇、诸父、族人、兄弟、诸舅、师长、朋友,也可以解释成国家与人民、父母与子女、夫妻、父亲的兄弟姐妹、族人、自己的兄弟姐妹、母亲的兄弟姐妹、师长、朋友。这九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了,就是使这九对关系都能相互照应、相互尊重,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而不是像在儒家思想那里只强调单方面的服从关系,就可以保证社会和谐、家庭和谐、群己和谐。社会和谐安定是和平的基础,而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中庸》引《诗》说:“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中庸·第十五章》)中国俗语说“家和万事兴”,曾国藩解释说:“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注:《曾国藩全集》第12册,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7127、7133、7357页。)又说:“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注:《曾国藩全集》第12册,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7127、7133、7357页。)所以,曾国藩坚持“和气致祥”的观点,认为“凡一家之中,……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注:《曾国藩全集》第12册,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7127、7133、7357页。)。

中庸论是实现和谐论的方法论。中庸也可叫中行、中道,其核心含义是要求人们在待人处世的社会实践中,坚持适度的原则,把握分寸,恰倒好处,无过无不及,从而实现人格完善、社会和谐。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以中庸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志,强调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认为天地万物只有各得其“中”,才能相互依存:“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一章》)。上古之世,尧治理社会“允执其中”(《论语·尧曰》);盘庚“各设中于乃心”(《尚书·盘庚》);周公倡行“中德”(《尚书·酒诰》),用刑力求“中正”(《尚书·吕刑》,这些都是中庸方法的具体运用。有了中庸的方法就可以实现和谐的目的,所以《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仁爱论是和谐论的出发点。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是“爱人”(《论语·颜渊》),具体就是“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在孔子仁爱思想的启发下,子夏提出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的著名论断。他的继承人孟子则说:“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爱人不光是爱自己和自家人,还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就可以收到“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离娄下》)的回报。由此出发,进一步做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这样,由爱亲人而爱百姓,由爱百姓而爱万物,就可以实现仁政。仁政实现了,天下自然安定和平。宋代张载把这一思想进一步发挥成“民胞物与”的命题:“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提倡“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正蒙·中正》)。仁爱学说成为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成为中国人民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因此,仁爱常被儒家学者尊为“全德”,可以延伸到忠恕、孝悌、克己以及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美德,也可以延伸到仁政、德治。

大同论是儒家社会思想的理想境界。儒家社会大同思想始萌于《尚书》和《诗经》。《尚书·洪范》提出了“王道”,就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诗经》中的《伐檀》、《硕鼠》反映出反对剥削、反对罪恶战争、向往乐土的思想。孔子也主张大同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孟子把仁政思想和大同思想结合起来,认为通过行仁政,“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儒家最集中论述大同思想的是《礼记·礼运》篇:“大道之

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

户不闭。是谓大同。”该篇还说:“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这种大同社会的特点

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实行财产公有即财物不必藏于己;各尽所能,为社会做贡献即出

力不必为己;进行社会分工,使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实行民主,讲究信用,选贤举能,消除私有观念使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消除战争实现和平,社会安定没有各种

刑事犯罪。这种大同社会的蓝图正是一片和平景象。

汉代董仲舒所提倡的“大一统”和公羊派所提倡的公羊三世说,实际上也都是大同思想。不仅是儒家,其他思想家也有很多人提倡大同思想。研究者把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划分成五种类型:

一、依托远古,向往原始社会,勾画出大同社会的美妙蓝图,如儒家的大同论,道家的“小国寡民”、“至德之世”都属这种类型;

二、人间的社会追求采取了非人间的境界,如佛教的“净土”、“极乐世界”,道教的“仙境”;

三、用形象的语言塑造出大同社会的意境,如小说家和诗人的作品:陶渊明的“桃花源”、康与之的“西山隐处”(《昨梦录》)、李汝珍的“君子国”(《镜花缘》)等等;

四、政治家和社会改革家对社会方案的制定,如先秦孟子、战国农家许行的“君臣并耕”、东汉何休、北宋张载的井田制、魏晋鲍敬言的“无君无臣”论;

五、属于空想思想家的社会实验,如东汉张鲁举办的“义舍”、明代何心隐创立的“聚合堂”以及禅宗的“禅门规式”等。

综上所述,可以说儒家的思想学说是一种秩序的和平学说。作为这种和平学说的补充,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提倡“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孟子提倡“善战者服上刑”(《孟子·离娄上》),反对“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指斥“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的不义战争。当然儒家并不是无原则地反对一切战争,对于正义战争,儒家是不反对的。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儒家还不得不参加一些抵抗侵略的战争。这正如中国的其他和平文化也不是反对一切战争,而是反对不义战争一样。

中国近代的革命领袖孙中山对以儒家为主的中国和平文化进行了继承,认为这种和平文化是一种王道文化,讲的是仁义道德,在处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时,反对不讲公理的强权政治,主张睦邻友好。他在《民族主义》的讲演中一再指出:“中国人更有一种好的道德,是爱和平”,“中国人才是世界中最爱和平的人”,反复指出“中国人几千年酷爱和平……这种特别的好道德,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中国人“不但是很爱和平的民族,并且是很文明的民族”(注:本段均引自《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0—247页。)。他本人就是按照这种王道文化的方针处理国际关系和国内民族关系的。

儒家的和平思想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大,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世界和平思想,就是在儒家思想尤其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和大同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思想,从而形成了世界和平的思想。其世界和平的思想包括:和平奋斗救中国,以国民会议来实现中国的政治和平统一,建设新国家;以中国的王道文化即和平的方法来联合世界上受压迫的民族,共同反对欧美列强的侵略压迫,由民族主义达到世界主义,实现世界和平。

墨家的和平思想也是非常明确的。墨家的创始人墨子深谙战争,但他提出的尚同、非攻、兼爱更执着地追求友爱与和平。墨子并不是反对一切战争,他懂得战争对于维护一个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认为“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国之自守也”(《墨子·七患》)。治理国家不能没有工具,这个工具就是食、兵、城,“府库实满,足以待不然;兵革不顿,士民不劳,足以征不服,故霸王之业可行于天下矣”(《墨子·辞过》)。由此出发,墨子十分重视军队和国防建设,把它提到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认识。但是,墨子更痛恨战争,认为战争兴师征伐,祸国殃民,荒废农时,毁人城郭,割人庄稼,伐人树木,抢人牲畜,烧人宗庙,杀人百姓,灭人老弱,夺民之用,废民之力,涂炭生灵,所以兵器是罪恶之物,战争是凶险之事。他主张消除战乱,制止战争,实现和平,而实现此举只能靠兼爱,因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墨子·兼爱上》)到这一天,均能“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使“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墨子·兼爱中》)。值得肯定的是,墨家不仅提倡和平文化,而且实践和平文化,墨子本人身体力行,有过止楚攻宋的实践。楚惠王时期,楚越之间在长江进行水战,楚国请公输盘造“钩”和“镶”两种舟战用的武器,打败了越军。约在公元前444年前后,公输盘为楚国造了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之后,急忙从齐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脚底磨破了,流血不止,用撕下的衣裳把脚裹住,日夜兼程,赶到楚国都城郢,力图说服公输盘、说服楚王,但他们仍坚持用云梯攻打宋国。公输盘多次设攻城之机变,墨子多次把它瓦解;公输盘用尽了全部攻城器械,墨子仍坚守有余。最后,公输盘要杀死墨子,墨子说:“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楚国终于放弃了攻宋的企图,避免了一场战争。公元前405年前后,齐国要进攻鲁国,这时墨子约74岁。鲁国君请求墨子解救。墨子来到齐国,对齐王说:“今有刀于此,试人之头,猝然断之,可谓利乎?”齐王说:“利。”墨子说:“刀则利矣,孰将受其不祥?”齐王说:“刀受其利,试者受其不祥。”墨子说:“并国覆军,贼敖百姓,就将受其不祥。”齐王终于悟到是自己将受其不祥,放弃了攻打鲁国的计划(《墨子·鲁问》)。在墨子大约80岁时,鲁国要攻打郑国。墨子反复劝说鲁阳文君,说攻其邻国,杀其民人,取其牛马粟米财货都属于不义之举,终于打消了鲁阳文君攻打郑国念头(《墨子·鲁问》)。墨子一生中,为了反对诸侯之间的攻伐战争,以大无畏的精神奔走于诸侯国之间,阻止了多次战争,为正义的和平事业立下丰功伟绩,以行动谱写了和平文化的光辉篇章。

道家的无为、无争和贵柔、守雌,既表现出一种宗教情怀,亦是非常典型的和平思想。老子理想的社会是“小国寡民”的社会,这是一种原始的村落社会:它是自然的,而不是文明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强权的;是自给自足的,而不是交易互利的;是静止的,而不是活跃的;是小规模的,而不是大规模的。“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老子》一书有多处是讲兵法的,其中一条基本兵法是:“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老子》第六十九章)还有一条是:“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老子》第六十八章)老子提倡“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战者果而已矣,勿以取强焉。”(《老子》第三十章)老子说:“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老子》第三十一章)老子还说:“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第四十二章);“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拱”(《老子》第七十六章)。庄子则主张万物一齐的思想,提倡万物平等和谐相处。这些思想都是来自老子对大自然的领悟而得出的大智慧,可以称为取法自然的和平论。

兵家是以战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者,他们对战争的规律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谋攻》)。但是在孙武看来,战争不是目的,和平才是目的,作战即使百战百胜,也是不足称道的,值得称道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他所说的“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孙子兵法·谋攻》)。《孙膑兵法》虽然研究了许多战术原则,但也贯彻了不得已而用兵的思想,孙膑说:“乐兵者亡。”(《孙膑兵法·见威王》)又说:“穷兵者亡。”(《孙膑兵法·威王问》)这样看来,中国的兵家也是主张和平的。这使我们回忆起辜鸿铭的一段话,他在回答欧洲人民到哪里去寻找取代军国主义的新的道德力量时说:“我相信,欧洲人民会在中国——在中国的文明里找到它。中国文明中的这种使军国主义失去必要性的道德力量,便是‘良民宗教’。可是,人们会问我:‘在中国不也存在战争吗?’的确,在中国是存在战争的,不过自从2500年以前孔子的时代开始,我们中国人就没有发生过像今天在欧洲所看到的那种军国主义。在中国,战争是一种意外事故(accident),可是在欧洲,战争则是一种必需(necessity)。我们中国人是会打仗的,但是我们并不指望生活在战争中。”(注: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中国的兵家确实以战争为研究对象,但是他们也是热爱和平的。

第三篇:和平论文

和平: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之取向

【内容提要】纵观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史,和平主义始终是贯穿其中的命脉与价值取向。这亦可从马克斯·韦伯和罗素等西方大家的论著中窥见一斑。这一取向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共同培育与形塑的结果。

【关键词】 传统政治 和平文化 环境

我国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先生,在对世界四大文明的发祥地考察后曾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中华文明为什么没有像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那样,在时间和空间的无限中销声匿迹而绵延不绝、延展至今?其原因之一是整个社会没有形成一种远征的力量。[1]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海外出现了一种“中国威胁论”论调。《大国的兴衰》一书的作者保罗·肯尼迪撰文,称全球化将使中国受益,反过来威胁美国的地位,“美国现在拥有不可撼动的世界霸主地位”,但“不能在本世纪续写荣耀”,理由是中国可能赶上来。耶鲁大学商学院院长杰弗礼·加腾(Jeffrey Garten)在《商业周刊》上撰文指出:世界经济对 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依赖,已经到了危险的地步。一旦中国经济受到战争、恐怖袭击、社会**、自然灾害的打击,美国经济的“生命线”就可能被掐断。针对 这一论点,一些中国学者也纷纷撰文指出: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国势日盛,对他国的土地与资源并无染指之心,所想的只是维护本国的合法权益。而且回顾历史,中国式的战略文化和战略思维,一直是指向和平的。“亲邻善友,国之宝也。”[2]和平主义精神便显而易见。不过,这种和平主义的宣讲也招致了许多学者的反驳。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崇尚和平的事实固然很多,可相反的事实也不胜枚举。许多研究中 国文化的海外学者和西方学者,可以赞扬中国人的深刻、广阔、单纯、恬静、勤俭等美德,似乎还很少承认中国是一个和平之邦。[3](P34)特别近代以来,中西双方的接触常常是通过战争形态表现出来的。义和团运动之后,中国文化在西方所得的一点“好感”,被一扫而空,很多西方学者都认为中国是一个“野蛮”、“残忍”的民族。至此,也易于得出一个结论:恐怕实在难有这样的民族和国家,天生就喜好和平。

然而近读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儒教与道教》和英国大哲学家罗素的《中国问题》以及相关资料,然后重温了中国数千年文明史,对这一问题便有所厘清:中华民族实在是一个崇尚和平的民族,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取向,一直是和平主义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 程中逐渐积累而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存在于民族大众的心理的、知识的、生活的结构之中,并通过人们的政治社会化过程而得以延续。尽 管这种延续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和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而有所发展、嬗变,但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的主流仍绵延不断地得以保持。被誉为“世纪的智者”的大哲 学家罗素,曾于1920年至1921年间,在中国进行了长时间的讲学,讲学完成之后,他根据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中国问题》一书。书中说中国人向以 博大的文化为荣,而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在于追求自由而非支配别人。正如罗素所言:“他们追求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中国虽是两千年帝国的后裔,然而对 帝国的热衷却已极其淡漠了。”[4](P154)在这种文化熏染下的中国人非常骄傲,以致骄傲到不屑于打仗的程度。诚如罗素所言,“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有骄 傲到不屑于打仗的民族,那就是中国”[4](P154)。按罗素先生的意思自然是中国人爱好和平已习而成瘾。中国历史上虽征战连绵,但老百姓是天生爱好和平的。罗素接着论证了这一个观点:“我不知道哪国的诗人会像白居易那样,塑造了一个自残逃避的新兵……他们和平主义扎根于深思熟虑的观点,事实上扎根于他 们不愿意改变任何所见到的一切。”[4](P154)马克斯·韦伯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指出:“中国尽管战事频仍,但进入历史时代后,即逐渐成为和平化的世界帝国。”[5](P30)韦伯首先承认,中国文化的发展最初是以纯粹默武主义为标志的。但随着文官当政,意识形态自然地转向和平主义。[5](P32)因此,和平主义自有文明史以来,基本上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脉络。

综观中国历史,除却一些失常的行为,中国政治文化之崇尚和平,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在中国与异族的战争中,多半是因异族入寇,我方才起而抗战;抗战胜利,亦能适可而止,以穷兵默武为戒。中国自秦以来屡 筑长城就是明证:长城是由历史命运铸成的一座巨大的纪念碑,它代表防御和不出击,是积淀着一种内向防范型文化的深厚思想的事物。西汉时,有个叫陈汤的,他 以单车之使,攻克了西域匈奴遗族这支强敌,回到朝内,不但得不到英雄式的欢迎,还受到种种责难。就是因为中国有“兴灭国,继绝世”的理想,这理想便代表一 种崇高的和平精神。[6]并且,中国人至少在士人阶级,是向不崇拜英雄的。成吉思汗,曾横扫欧亚两洲,英雄气概,史无前例,然最终也落得个“只识弯弓射大 雕”的评价。同时,中国历史上的名将,立大功,建大业,但重文轻武的传统始终没变。在历史上能不朽的军事人物,也往往因其有儒将之风,国人视班超高于李 广、卫青,其故在此。马克斯·韦伯也曾指出,武人在中国被鄙视,就像在英国亦受过200年的蔑视一样,一个有教养的士人是不会在社交场合中与武官平起平坐 的。[5](P137)重文轻武的传统,虽曾使中国流于文弱,但正是这文弱之气,成就了中国和平主义之源。

任何精神气质的获得,都离不开具体的土壤。和平主义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神特质,更离不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

(一)自然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形成的基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有一定的决定作用,虽然这种作用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终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 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开始能动地利用地理环境,于是地理环境对人类具体活动的决定作用就逐渐减轻。生产力越发达,人类对地理的利用能力程度越大也越深,但这 一切都是以地理环境所提供的条件为前提的。

中国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最适宜的条件,我国黄河中下游很早就形成了大片的农业区,形成了独 具特色的黄河文明。与西方的大海文明即蓝色文明相比,黄河文明是一种大陆文明。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政治思想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农业的重要地位决定了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视。西方政治文化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中国古代思想家地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质,就是强调人的行为与自然协调。由这种地理环境决定的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实现对完满和谐的和平精神的追求。

(二)社会环境的制约

社会环境的制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基础的制约。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比照斯密之术语“商业之系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典型的“农业之系统”[5](P39),农业民族与商业民族、游牧 民族的不同,在于商业民族好竞争,游牧民族好争斗,而农业民族自耕自食所以好和平。农业民族不但要居有定所,耕种也需有定时,因此,最怕骚动和变乱。一旦 战事兴起,往往流离失所,不得耕种,影响民生。因此,中国农民的最高要求就是过太平日子。金耀基在对中国人人格特征进行分析时提到农业社会对中国人性格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到中国的政治文化。他认为,古典中国是典型的传统的农业社会,这形成了中国人顺乎自然的人生观,他们把自然界和人事界的种种安排视为天经地义,很少去改变世界。金耀基借用冷纳的术语,称为“闭固性人格”,这与现代工业社会的“流动性人格”相反。[3](P36)此外,在技术尚未进步的时代,农业是靠天吃饭的,每遇丰年,农民便对上天感恩报德;遇到灾年,便要进行祈祷,这也有助于培养和平精神。马克斯·韦伯也认为,对文化的发展来说,起决定作用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即战斗君主军事上的神性和巫师的和平主义的神性是否能结合于一人之手。[3](P38)而在中国,这种决定作用却偏向于后者,诚如马克斯·韦伯随后所指出的,中国的君主是一个大祭师,是凭借古老天生的神性进行统治的。这种巫师般的神性恰恰是和平主义的。[3](P38)

2.思想观念的提倡。人类所以不能和平,战乱连年,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权力之争及对资源的占有。权力欲是人类最常见最具潜力的动机。古人似乎很早就看到了这一点,而以权力禅让为政治崇高道德。尧舜禅让,数千年来传诵不绝,奉为圭臬。孔子也曾有言:“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孟、荀也都主张“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也”。到了宋明理学,更主张以通过心性的工夫,彻底超化权力欲,这便为和平主义在中国的 延续提供了思想上的教化。“中庸”之道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早已成了人们普遍的思维原则。由于全民族在“贵和尚中”观念上的认同,使得中国 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中庸”与政治的关系最集中地体现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思维方式上。中庸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它要求执政者“执其二端,用 其中于民”(《中庸》),妥善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实现和谐(“和为贵”)的价值目标。在评价中庸思想时,不能简单地把中庸等同于折衷主义,把中国古代官场 讲求不偏不倚的折衷倾向理解为中庸之道。应该说中庸思想倡导的崇尚和平,讲究信义,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群体的和谐,是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对调适、化解、规范社会各方面利益的矛盾与冲突,使社会不至于在无谓的利益冲突中频繁**乃户至消亡,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国人性格的影响。中国之热衷于和平,实乃是中国人性格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这一点上,海外学者和西方思想大家都曾有过精彩的论述。我国台湾学 者金耀基在对中国人性格进行一般性观察时列举了辜鸿铭、史密斯、威廉姆斯和美国汉学家亚瑟·莱特关于中国人性格的观点,莱特提到了中国人的13种性格特 征,其中之一就是与人无争。[3]正是这样的性格特征,造就了中国文化特有的价值取向。罗素也提到中国人性格不利于战争而有志于和平的方面。他的一位北京 友人向他展示的一些画,令他印象十分深刻:苍鹰捕雀,鹫栖大枝,水鸟傲立于冰雪之中。罗素认为,这些画表现了中国人的善于体恤,这种性格不利于战 争。[7]罗素还同时提到中国人性格中的宽容和忍耐精神,并对这两种精神表现出极大地惊讶,中国人的宽容,欧洲人根据本国经历是无法想象的,但最让欧洲人 惊讶的莫过于中国人的忍耐了。正是这两种精神形塑着中国人的性格,使中国趋向和平而不是战争。

4.本土宗教的渗透。佛教戒杀生,慈悲为怀,在崇尚和平这一点上,较之中国正统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便逐渐渗透到民间,至隋唐 曾盛极一时。佛教的基本精神,于是为正统文化所吸纳,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隋唐以后多年,佛教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不在本土文化之下,这从佛寺的数目 和孔庙数目的比较中可明显看出。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曾有效地培养了和平精神,这是绝无可疑的。在宗教的影响中,儒教和道教也无处不在地渗透着和平主义。在这方面,马克斯·韦伯在其所著《儒教和道教》一书中有透彻的论述。马克斯·韦伯分析中 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理性的、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时认为,最基本的原因是中国缺乏一种像禁欲的新教教义那样的精神气质。用韦伯的话来说,“儒教的理性主义是 去理性地适应于此世,清教的理性主义是去理性地支配这个世界。”[5](序)这两种理性主义的区别在于一种是消极适应,一种是积极支配;一种是秩序,一种 是反秩序的。对于儒教的这两种理性主义,陈秀同说:“宁作太平犬,不作离乱民。”[5]正如这句话所显示的,儒教的理性主义本质上具有和平主义的性质。罗素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在中国虽然革命和战争时有发生,但往往不甚激烈,这是因为儒教的平静观起了重大作用。[4](P31)他又指出,中国很少发 生血淋淋的战争,在这样的国度里,兵祸之灾没有我们厉害,那就是因为儒学的缘故。[4](P31)尽管罗素的观点有点武断和偏激,但儒教内含的和平主义因 素却是不容置否的。和儒教一样,传统道德也具有和平主义的精神气质。道教引导人们隐匿于世的方式或作为隐士离群索居于山林,以保全一己的纯真与谦逊。在韦 伯看来,这种精神是与鼓励人们跳出狭隘的生活圈子到广阔的天地里施展自己才能的创业精神背道而驰的。[5](序)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富含和平精神,中国的传统社会也足以培养和平精神。但一部世界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血淋淋的战争史。那么,如何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这种和平主义精神成为世界的和平主义,便是每一位关注世界和平和人类命运的学者要探讨的理论课题。诚如罗素所言,中国人摸索出的富含和平的生活方式,已沿袭了数千年,若能够被全世界所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4](P7)站在新世纪的前沿,重新审视近百年前哲人的明导,便知中国之和平对于世界争取和平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余秋雨.行者无疆·在浙江大学第九届登攀节开幕式上的演讲[Z].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2.[2]江泽民.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1997-11-3(1).[3]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5]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宝译)[M].杭州: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6]刘志琴.文化危机—台港学者论中国文化(下)[Z].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7]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上海: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7

第四篇:和平作文

精选和平作文汇编4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和平作文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和平作文 篇1

和平是珍贵的,虽然如今一切看似安好,真实的活着。仿佛曾经的战争是个故事罢了,如所有历史像个年代的数字,一个个事件的记述,一个个人物的名字,一切记起来似乎还太过繁长。可那是无法被否认的真实,所以才称做历史。和平是如此珍贵,因为安好的现今,这每一寸土地都曾是先烈们用鲜血洗礼出来的。我们怎能忘记那个艰苦的时代,在我们生之前也如现今真实过。

尽管这个世界看似已如此安好,可世界的角落仍然有人在受着战争的伤害,那些无辜的人们,带着生之初的希望,却满身怨恨与伤痕地悄然离开,他们的世界需要和平,一如世界需要和平,而不是去伤害留怨恨,去毁灭和相互毁灭,这样的权力任何人都不曾被拥有,无论你的地位有多高,有多富有,没有人为了自私的利益有去伤害无辜者的权力。这只是魔鬼的阴谋。无法原谅。

想随便谈谈,像一个淡淡的下午,我们喝着下午茶。

想随便问问,像那路过的人说:这个地方该往哪走?

有人说,有人争论,争论这个世界的好与不好,争论这个世界的好人与坏人。

人群中总有人冷漠地说:这个世界做好人干嘛,好人没好报。音声高吭,神情冷漠。

另一个声音说:好人还是有的,世界上好人还是多的,人之初性本善,总要有人做好人,要不哪天我们遇上什么事了,谁来帮我们……声音细微,神情真挚。

这样的一个问题仿佛那一句:看什么书?还考大学?这书不适合你看了,应该看些怎样赚大钱的书。

看书的人羞涩小心地说:没,只是看看,打发下时间。

看书怎能只为了大学,你可以,我可以他也可以。一只安静的爱好,像别人喜欢的十字锈、爱打的牌、甚至像爱吃的一种零食,简简单单,仿佛一种信念,没有年龄,可以一生。

社会渐渐有一种浮华,一种不讲理的歪道理。就如一个捧着书的人仿佛一个小偷,一个讲歪理的人觉得一切理所当然,在他们面前,一本书是距离和笑话。

一个冷漠的人或一个和书有距离的人,他们和好与坏无关,只是体现了一种现象,这和一个社会又那样紧紧相连,息息相关,如一面镜子。

和平作文 篇2

站在历史的舞台上,蓦然回首,乘着《三国演义》的筋斗云,我看到那风起云涌的时代中英雄辈出,人们有权决定那历史的大河该流向何处。随势而行成喜剧,背势而走成悲剧。最另人痛惜的应属那些知势却不得不背势而走的人们,就比如那位“先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孔明。

他立志鹏程万里,坚信“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充满自信地他等待一双“慧眼” 的到来。终于,刘备三顾茅庐改变了的他的后半生,孔明也同时改变了刘备的命运。

于是,孔明选择了自己一生事业的君主,一位为孔明提供用武之地的仁君。一把蒲扇一挥,一个计谋便涌上心头,似乎聚全中华民族智慧于一身。实是时事早英雄的一个完美代表。他把握住所有该把握的:“外联到权,内修政理”、“赤壁之战”、“智取汉中”、“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全部落实。这便是诸葛孔明前半生的成功写照。

所以,他成为了一代人杰。

这仅仅是个开头,忠肝义胆却有具个性缺陷的关羽“大意失荆州”。这对孔明而言,无疑是重重地一击,直击心脏。历史无情,汉中失可再夺,荆州亦可再夺。孔明实在不放心但又确无他人可谴的荆州守将关云长,偏将它失给了东吴。无望的挣扎才刚刚开始的后半生使他沉入谷地。

这一切并不出乎它的意料,恰相反,这一切他都想象到了。但面对这一切,他不能放弃,他为他的“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献上了一生,万死不辞。

一个个急流,一断断曲径啊——

诸葛亮割舍了对神仙般隐居生活的怀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唯一的选择。

至此,他为他们后半生画上了一个残缺却又圆满的句号。他,虽然失败亿 却成了千古英雄。

站在历史舞台上的我,话到喉咙却觉酸痛,只好将其咽下。

每每看完这段经历,不禁感叹:何者才属真正英雄?!

——“惧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和平作文 篇3

战争世界短暂和平。战争利:科技发展过量人口为开阔领土为世界而奋斗战争弊:科技发展到饱和状态就开始大规模毁灭人类被毁灭也回到远古时代战争没性战争给世界造型损失和给地球本身毁灭人类战争,人类灭亡。

战争从个体利益,是残酷的。你是任,对人类的`利益,后代的利益着想你就怨恨战争。说不要战争,迎合反战情绪。的世界有规律,竞争,有人用劣根性词语来形容的本性,但要认识到,人“劣根性”。的世界还停留在远古时期。秦朝用残酷的战争。的也就不了,还生活在原始部落时代......那呢,你觉得世界200多个的会吗?我想人类会耐心维持 稍微和平的,在的战争会爆发,说人类永远战争,先历史,的祖先,海的那边还会是海,人,是无边无际的海。呢? 世界上 “人”,有无数个,种族。的多元化让能够 比别人过的好,在嫉妒,羡慕,排斥等心理下努力建设的。世界难道会不沿着历史规律吗?就象古代的人刚刚后的一段时期,是“天下太平”了,在外呢?别的地方也在发展着,那里“空”那的地球外呢,承认在宇宙肥沃的土壤上 地球稻草,更别说宇宙是接近无限的空间,也 生命的概率也会,宇宙用远规律——在竞争中成长,成长后战争。

和平作文 篇4

于是在一个静悄悄的黎明,我放飞了一只白鸽。它衔着橄榄枝向着和平飞去了。可是,世界会和平吗?

“轰”——美国世贸大楼倒塌了,一阵阵凄厉的尖啸与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打破了称雄于世的美国的宁静。失去亲人的人们望着一片废墟,痛不欲生;而一小部分侥幸逃生的人正大口大口喘气,不敢相信好莱坞片式的惨景竟真的发生了!坐在电视机前的我早已泪流满面,心里直呼唤:和平,你在哪儿?

“9。11”后,美国采取了“以牙还牙”的反恐策略,阿富汗遭到美军的狂轰滥炸,和平的乐章划上了休止符,战争的喧嚣在这里骤响。难民们流离失所,饥寒交迫,远在万里之遥的我,是多么同情这些无辜的人们啊。

我渴望和平,渴望一没有流血与眼泪的世界,渴望一个安祥、温馨的世界!在我渴望的和平天堂里,有着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无论何种民族,何种肤色,人们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人与人互相携手,和平就是友谊的桥梁。和平的世界,不再有核武器的魔影,不再有巨额的军费,不再有贫富的差距;有的是清清的小河水,绿绿的芳草地;小鸟在湛蓝的天空自由飞翔,骏马在辽阔的原野尽情狂奔;和平从绿色的地球延伸,向着未来,向着宇宙……噢,和平像看不完的画,是写不尽的诗!

我渴望有一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骤集在一起,每人手里捧着一只和平鸽,“哗”——亿万只白鸽一齐展翅高飞,向着美好的明天,向着和平飞翔,飞翔……

第五篇:和平,演讲稿(模版)

篇一:珍爱和平演讲稿 各位同学,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里,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在这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 化、勤劳的民族、伟大的人民。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骄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自豪,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中华 民族曾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的祖国也有过屈辱的历史。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然而,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在8年抗战中,有一天让所有中国人为之悲痛,那一天,是1937年的12月13日。

这是1937年七七 事变后日本侵略中国最大的一次战争。日军在中国烧杀抢掠,不管男女老少,统统以残酷的罪行至于他们死地。天啊!整整35万的无辜的老百姓成为了他们手下的 战力品。但当他们把这一切罪恶的事干完后,还不知羞耻,闯入各种市场和博物馆进行剥夺与抢劫,再放一把火进行烧毁。那里面凝聚着多少我们中华儿女的心血与 智慧啊!他们那狰狞的表情,狂妄的笑容,没有人性的躯壳,无一不深深地刻在了我们中华人民的脑海里。他们发誓,他们要向全世界宣布:终会有一天,我们会迈 着沉着的步伐,怀着坚定的信念,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中国人做到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那一天,全中国上下一片欢腾,这是8年以来,无数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啊!

历史已随风而去,可痛苦的哀嚎将永远在人们灵魂深处回荡。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人类若是继续滥用战争,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世间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任何非正义的战争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民众的力量是 不可忽视的,广大人民是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今天我们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公平公正 合理的国际 政治 经济 新秩序。提高 自身综合实力,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我们享受和平,更加珍爱和平。因为战争的残酷,我们珍爱和平;因为失去亲人的痛苦,我们珍爱和平;因为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我们珍爱和平;因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孤独,我们珍爱和平。其实和平并不遥远,只要你有一颗珍爱和平的心,反对不义战争,和平其实永驻你我心间!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篇二:渴望和平演讲稿 渴望和平演讲稿

今天,我来了,一手拿着橄榄枝,一手拿着保卫橄榄枝的枪,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请注意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 战争的硝烟总是染黑一寸寸澄澈的天空。已故的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的一句名言是千万的画面,千万的呼声,千万的歌曲,千万的诗篇所汇成的千千万万人的心愿:“我们不要战争!我们不要硝烟!我们等待和平!” 灵柩前的妇女揽着一双儿女悲恸地哭泣;废墟边人们翻着断砖找寻亲人的遗体;战场上士兵遥望远方,哪里是和平的所在? 怵目惊心的一幕幕掠过人们的眼迹,硝烟弥漫的世界何时才能拥有和平的绿荫? 别让和平鸽在漫天硝烟中迷失了方向,别让橄榄枝在遍地战火中无处生长,别让战争掩住了和平女神的微笑。和平,多少人穷其一生的追求!先有陶渊明大同社会的遐想;再有谭嗣同、孙中山的理想;今有邓小平奔小康富起来的畅想。人们所追求的,只是一方净土,而已。战争带来的,只有屈辱、愤慨、痛苦、悲伤,古今千年,有谁在战争中看到希望?!和平可能会让一名优秀的军人变得平凡;战争也许会让一名普通士兵变得轰轰烈烈。战争是为和平而打响,战争的尽头不能再是战争。停止一切的战争,和一切在酝酿之中的战争,才是通向和平天堂的道路。列一组科学的数据:地球至今已存在46亿年了,人类诞生也只是250万年前的事儿,直到4千多年前,这个世界,才被战争扰乱静谧的气氛。和平相处本就是人类的天性,自古,所有的人就是一家。在联合国总部门前,有一尊名为“铸剑为犁”的雕塑,它已在那儿矗立了几十个春秋,他在无言地向所有人哭诉:让这个笼罩在战争纷扰下的世界,战火烟云困扰的大地变成和平的圣土。学习了历史后,我,身为一名中学生,一名中国人,被战争带来的耻辱与愤慨淹没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旅顺屠杀、南京大屠杀。。。多少人,来不及享受生命的一点喜悦;多少人,被射来的子弹扼住了最后的一声呼喊;多少人,在阴暗处躲避着,只为能看到一丝曙光。。。我想象,安宁的大地上盛开和平之花,人人安居乐业,肤色不同的人在同一张桌上吃饭,所有人都带着幸福、满足的微笑。而现实,只有无辜的孩童睁着空洞的双眼,盯着天边,担心那里随时会飞来什么夺走他的生命。也许,他不知道死亡是什么,但他却明白,死亡就是再也看不到妈妈的微笑,再也听不到爸爸的故事。活着的人依然活着,地下的人却永远不再醒来。但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诉说:不要战争!我很想问那些高级将领、多国首脑一句:累不累?再问那些冲锋陷阵的士兵一句:苦不苦?怕不怕? 真的有天堂地狱吗?那么,因战争而牺牲的生命,就能挤垮天堂、地狱之门。战争就是死亡的代名词。虽然和平不意味着永生!一夫功成万骨枯,任何一场战争都一定会有无数的白骨做它的陪葬。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多少祈祷在心中; 让这个世界铸剑为犁!让和平的风儿吹散弥漫的硝烟!篇三:关于热爱和平的演讲稿 停止永无休止的欲望

在日本地震发生不到一个星期的时候,不可一世的山姆大叔又一次燃起战火——兵指比利亚,以其强大的国防军事力量、先进的现代科技武器对那个有着丰富的石油矿藏的国家进行一番接连着一番的军事打击,并对利比亚的停火宣布置若罔闻,以至于利比亚总统无奈之下发表演说要组织全民进行军事反击。这该是多么荒谬而残忍的事情,无论是美国,还是英法国家,用武力所争夺的都不过是那片土地上的石油而已,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最朴素最无辜的人民又有什么罪过?他们出生于那片土地,告别最古老的生存方式,以自己的双手劳作于那片土地,以获得更为美好的生活,却不想终要葬生于那片土地,也许一些人到达天国都还没弄明白自己怎么就那样的告别相扶相携的同胞。

网上盛传着一张帖子:日本地震、海啸的始作俑者并非大自然一个无心之失的玩笑,真正的没有公布于世人的真相是岛国自家的核试验失败而引起的海底隧道坍塌导致了一系列灾难。日前日本首相菅直人发表演说表示一旦局势真的超出控制范围,将放弃南部受灾地区,而守住东京。以此推断,这样的帖子并非空穴来风,蛛丝马迹在机关算尽后,在自然的报复面前毫发毕现了!

假如,我只说“假如”这些都是人类之中的某一部分自作孽的话,他们利用先哲们苦心探索的科技成果来稳定自己一己之私的石油价格,来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经济地位及影响,他们又是否在自然兴师问罪的苛责的灾难来临之后有过一丝的人性深处的思考?日本一位年逾百岁的老太太没有丧生在排天倒海的海啸,没有殒殁于地崩山裂的地震,却活活冻死在临时搭建的避难所内;岛内随处可见学校内挤满了无处容身的难民,他们不知下一刻将要发生什么,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有更严重的厄运降临在他们头上,甚至不知道暗夜降临后太阳是否还会升起在他们明天颠沛的世界里;大商场的电梯上两边坐满了人,苟且着每天两个还没有拳头大的食粮,静静地无可奈何无力抗争地等待死亡的降临??在这些惨像面前他们是否真心的即使只是在心里默默的流过一滴泪?如果有,那么如何去重建这个被他们毁坏的满目疮痍的世界,去救赎他们被欲望潜移默化的寻不到一寸净土的内心?如果没有,灾难连接着灾难的中间那些无辜的人们又有多久的喘息的时间?

今时今日的物欲横流、张扬跋扈、长袖善舞的政治家曾几何时也是听着童话长大的孩子,可是他们终究还是丢了那一刻在卡夫卡的信里描绘的那个布娃娃般的心。沈从文先生说过:“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一点!” ——终止吧,欲壑难填的欲望!——还人间一片净土!

下载和平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和平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和平作文[合集]

    【热门】和平作文四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

    和平作文合集(精选合集)

    和平作文合集6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所见过的作文是......

    【实用】和平作文[范文模版]

    【实用】和平作文六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和平作文6篇,......

    和平作文(最终定稿)

    精选和平作文9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

    【热门】和平作文(精选合集)

    【热门】和平作文9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和平作文9篇,欢迎大家......

    珍爱和平

    珍爱和平,铭记历史 固镇二小 五(1)班 梁承禹 辅导教师:韩霓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是这一首歌,在中国竟然已经流传了70年了!激励人的一首......

    和平演讲稿

    愿世界永远和平,人类永远友爱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砚山完小的王娜。别看我小,今年我已经上六年级了。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愿世界永远和平,人类永......

    和平作文

    盼望和平和平,是许多人都盼望的生活。但是却有人要制造战争,破坏和平。 “轰隆!”一枚枚炸弹毁了多少个幸福和睦的家庭;使多少个小孩失去了父亲;使多少个妻子失去了丈夫,使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