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阶段鲁迅的文章语段练习题
七年级(上)语文《风筝》语段练习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1、“惊异”“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是为了强调小兄弟,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2、如何理解“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这句话?
3、“我”极力去讨小兄弟的宽恕,而小兄弟却“什么也不记得了”。这一组对比有什么作用?
4、为什么作者对于小兄弟的回答不觉得轻松反而觉得“沉重”?
5、文章一再渲染“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是针对什么说的?应该怎样理解?
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边各题。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象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6、文段中列出了 种补过的方案,一种是,一种是。(均用原文回答)
7、弟弟已经不记得当年的事,为什么“我”的心仍然沉重?
8、“惊异”“向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是为了强调小兄弟,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9、如何理解“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这句话?
三: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0.(1)鲁迅(1881~1936)原名_______,伟大的_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_家。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收在《_______》里。本文选自散文集《_______》。
(2)本文通过_______事件的叙述和严肃的_______解剖,批判了那些受_______思想影响,无端压制_______的父兄,抒发了因四周的和_______而形成的无可把握的_______,表达了对_______的极端憎恶和对_______的向往。11.对课文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我向来不爱放风筝,原因是我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B.弟弟体弱多病非常喜欢风筝,看放风筝时欢呼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C.我发现了弟弟的秘密——自己动手做风筝,我即刻给他毁掉了。D.我中年时看到了一本儿童教育书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十分懊恼,终于向弟弟道歉,求得了弟弟的宽恕。
认真阅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及最后一自然段(文段见课本),完成6~9题。12.填空。
文章开头由北京的冬天引出对故乡_______描写,结尾由故乡的春天回到北京现实_______,开头结尾_______。
13.第二自然段“故乡的风筝时节„„打成一片春的温和。”写了什么内容,反映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4.如何理解“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及“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些语句的深层含义。
15.文章开头说:“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结尾说“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
1、完全忘却小兄弟并不认为自己受到“精神的虐杀”,而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自己也认为做风筝是不正当的行为,自认该罚,所以丝毫不放在心上,浑然忘却。
2、过去的事情已经全然忘记了,连去怨恨的理由都消失了,我还怎么能得到宽恕呢?
3、突出“我”想补过却无法补过的沉痛心情。
4、表达了更深沉的悲哀,小兄弟的浑然忘却使我无从补过,无从求得心情的轻松,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使虐杀者横行无忌,这正是旧秩序得以维持的原因,所以更令人悲哀、沉重。
5、首先这是对自然环境的实写,二月的北京,确实是严冬;同时,也有对社会环境的感受,喻指自己所处现实的社会环境黑暗冷酷。作者一方面渲染残冬的寒威,一方面追忆故乡美好的春天,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深刻地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
6、两 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 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
7、因为“我”的心债未还,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对,无法逃避自己内心的谴责。
8、完全忘却 因为小兄弟并不认为自己受到“精神虐杀”,而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自己也认为做风筝是不正当的行为,自认该受到惩罚,所以丝毫不放在心上,浑然忘却。
9、过去的事情已经全然忘却了,连去怨恨的理由都消失了,“我”还怎么能得到宽恕呢? 三:
10.(1)周树人 思想 革命 文学 杂文 小说散文 诗歌 《鲁迅全集》 《野草》(2)风筝 自我 封建 子弟 寒威 冷气 悲哀 春日温和 11.D 12.春天的 冬天 相互照应
13.写了故乡二月风筝时节抬头所见各样风筝及地上杨柳的发芽,山桃的吐蕾,构成一片春日的温和,表达了作者对春日温和的热烈向往。
14.这些语句是作者用严冬比拟现实的,反映了现实的冷酷和无比的黑暗。
15.看到风筝想到了自己对弟弟的风筝梦的虐杀,戗害了儿童热爱玩具,喜欢游戏的天性,这正是封建意识造成的,这种封建意识也正是封建社会形成的,社会病根的顽固使自己有无可把握的悲哀,要想消除悲哀就要改革社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
一、阅读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1.释词:
方正: 宿儒:
2.文中提到的孔子,你知道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吗?
3.“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对此理解不当的选项是()
A、鹿是匾下面的装饰画。
B、先生要学生对匾行礼,学生以为对匾和鹿行礼。——表现孩子的天真和无知。C、鹿是灵物,是神灵的象征,先生让学生对匾和鹿行礼。
D、天真无邪的孩子把对书屋行礼理解为对鹿行礼,——增加一点幽默感。
4.第二段三句话从三个方面写先生。首先写他的_________,继而写他的_______,最后写他的____________,并用“我”的恭敬来烘托。5.“我”问“怪哉”遭拒绝一事,从“我”的角度看,表现了孩子_________,从先生角度看,表现了先生的_____________,从教育角度看,反映了旧教育___________。
6.选文第一段写了“我”对三味书屋的印象,从这些描写上看,可以看出“我”对三味书屋的印象怎样?
8.最能体现“我”对先生态度的一个词是。
9.选文最后一段是从学生的眼光来展开议论的,从这段议论可以看出作者比较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请作简单说明。
二、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不必说()的菜畦,()的石井栏,()的皂荚树,()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的黄蜂()在菜花上,()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的泥墙根一带,就有()趣味。油蛉在这里(),蟋蟀们在这里()。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还有(),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便会拍的一声,从()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还可以摘到(),象小()珠()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0、写百草园中的景物,先用了两个“不必说”,然后有“单是”的内容。把这些词语去掉读一读,跟原文对比,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简要分析一下。
11、这段景物描写,都采用了哪些种修辞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12、这段文字描写“泥墙根一带”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描写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方面进行描写的。13上面这段文字,作者共写了______种景物和______种有趣的活动。
14描写景物时,作者紧紧地抓住了景、物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有的是从______角度进行观察,写出了景、物的颜色、形状,如______;有的是从______角度给以描写,写出动物发出的声音,______;有的是从______角度传达感受,写出植物的味道,如________。由于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描述,所以不仅写得具体、细致,而且色彩缤纷,趣味盎然,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用了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其作用是什么?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A.侧重写“不必说”句的内容。B.侧重写“也不必说”句的内容。
C.侧重写“单是„„,就有„„”句的内容。D.全句的内容都侧重写。
16.a、全段文字写了百草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表现了少年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与情趣。
b、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三、简答题: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 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6 〕,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这段文字的内容主要是写______,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18 这段方案运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____。19 这段方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0 对这段方案层次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1):连最末次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21、“似乎”与“确凿”连用矛盾吗?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呢?
22、作者说:“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乐园”的呢?
(2):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23、在全文中,这段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心情。
“蟋蟀们”“覆盆子们”“木莲们”中的“们”是表示人的复数,这里用在动植物上,有什么含义?
24、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是作者童年生活过的场所,鲁迅用“从„„到„„”的标题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有比照的意味,对文章描述的内容,有以下三种理解,比较恰当的理解是()A、因为“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生活成年以后回忆起来都很有趣,所以表达了作者对生气蓬勃的少年生活的怀念和追求。
B、作者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作对比,暴露了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的漠视、束缚和残害。C、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形成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五、课内语段阅读: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一块雪,()地面,用一枝短棒()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26、选择适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 a扫开;b打扫;c暴露;d露出;e支;f架;g拉;h牵;j撒;k投;i系;m捆
27、用原文回答: 捕鸟的条件: 捕鸟的结果:
28、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
29、“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是与什么相比较说的? 30、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什么?
31、这段写了三件事:
32、这段的中心:
参考答案 一:
1.略2.孔子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意近即可)3.C 4.行为;外貌;声望
5.生性天真和兴趣广泛;为人极严厉;对孩子天性的压抑和对孩子志趣的束缚。6.只寥寥数笔,却使读者如同目睹一般,可见作者对三味书屋十分熟悉和有感情。7.恭敬
8.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教育含蓄的批判。
9.碧绿 光滑 高大 紫红 长吟 肥胖 伏 轻捷 直窜 短短无限 低唱 弹琴 蜈蚣 斑蝥 脊梁 后窍 缠络 拥肿 刺 覆盆子 珊瑚 攒 二:
10、前两个“不必说”是为了撇开一些东西,是为了突出下面的“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已经趣味无穷,也就使人感到园中的乐趣到处皆是了。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反映儿童对乐园优美而有趣的心理。
11、这段景物描写中采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式。比喻如写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拟人如“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突出了百草园在孩子眼里的乐园的乐趣。
12、油蛉、蟋蟀 蜈蚣 斑蝥何首乌 木莲 覆盆子 形态 声音 色味 动作 13、14 4
14、视角 紫红 高大;听觉 低吟 弹琴;味觉 酸甜。
15、C
16、a.无限乐趣;天真活泼,热爱自然,追求自由。b、①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②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三:
17、少年鲁迅热爱百草园
过渡
18、排比、拟人
19、对家人的埋怨,对百草园的眷恋 20、C
四、(1)、21、不矛盾。“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印象较淡薄,用不肯定的语气“似乎”;而追忆儿童时代生活,又历历在目,所以用“确凿”表示肯定的语气
22、从百草园的景物、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百草园捕鸟的乐趣三方面来写乐园。(2)、23、过渡段 童年时告别百草园的依恋。
24、“们”用在动植物上表现了“我”对它们的喜爱,这些动植物是“我”童年时的伙伴。
25、C
26、略
27、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
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
28、具体生动地表现了捕鸟的过程也表现了儿童在捕鸟时的乐趣。
29、是和夏季百草园相比较
30、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下雪后捕鸟、31、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
32、冬天的百草园雪后捕鸟也有无限的乐趣。
第二篇:鲁迅文章
鲁迅文章
1、风筝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社戏
4、阿长与山海经
5、藤野先生
6、雪
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8、故乡
9、孔乙己
第三篇:鲁迅文章
周作人《人的文学》
我们现在应该提倡的新文学,简单地说一句,是“人的文学”。应该排斥的,便是反对的非人的文学。
新旧这名称,本来很不妥当,其实“太阳底下,何尝有新的东西?”思想道理,只有是非,并无新旧。要说是新,也单是新发见的新,不是新发明的新。新大陆是在十五世纪中,被哥仑布发见,但这地面是古来早已存在。电是在十八世纪中,被弗阑克林发见,但这物事也是古来早已存在。无非以前的人,不能知道,遇见哥仑布与弗闹克林才把他看出罢了。真理的发见,也是如此。真理永远存在,并无时间的限制,只因我们自己愚昧,闻道太迟,离发见的时候尚近,所以称他新。其实他原是极古的东西,正如新大陆同电一般,早在这宇宙之内,倘若将他当作新鲜果予,时式衣裳一样看待,那便大错了。譬如现在说“人的文学”,这一句话,岂不也像时髦。却不知世上生了人,便同时生了人道。无奈世人无知,偏不肯体人类的意志。走这正路,却迷人兽道鬼道里去,彷徨了多年,才得出来。正如人在白昼时候,闭着眼乱闯,未后睁开眼睛,才晓得世上有这样好阳光,其实太阳照临,早已如此,已有了无量数年了。
欧洲关于这“人”的真理的发见,第一次是在十五世纪,于是出了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两个结果。第二次成了法国大革命,第三次大约便是欧战以后将来的未知事件了。女人与小儿的发见,却迟至十九世纪,才有萌芽。古来女人的位置,不过是男子的器具与奴隶。中古时代,教会里还曾讨论女子有无灵魂,算不算得一个人呢。小儿也只是父母的所有品,又不认他是一个未长成的人,却当他作具体而微的成人,因此又不知演了多少家庭的与教育的悲剧。自从弗罗塔尔与戈特文夫人以后,才有光明出现。到了现在,造成儿童与女子问题这两个大课题,可望得出极好的结果来。中国讲到这类问题,却须从头做起,人的问题,从来未经解决,女人小儿更不必说了。如今第一步先从人说起,生了四千余年,现在却还讲人的意义,从新要发见“人”,去“辟人荒”,也是可笑的事。但老了再学,总比不学该胜一筹罢。我们希望从文学上起首,提倡一点人道主义思想,便是这个意思。
我们要说人的文学,须得先将这个人字,略加说明。我们所说的人,不是世间所谓“天地之性最贵”,或“圆顿方趾”的人。乃是说,“从动物进化的人类”。其中有两个要点,(一)“从动物”进化的,(二)从动物“进化”的。
我们承认人是一种生物,他的生活现象,与别的动物并无不同。所以我们相信人的一切生活本能,都是美的善的,应得完全满足。凡是违反人性,不自然的习惯制度,都应排斥改正。
但我们又承认人是一种从动物进化的生物,他的内面生活,比他动物更为复杂高深,而且逐渐向上,有能改造生活的力量。所以我们相信人类以动物的生活为生存的基础,而其内面生活,却渐与动物相远,终能达到高上和平的境地。凡兽性的余留,与古代礼法可以阻碍人性向上的发展者,也都应排斥改正。
这两个要点,换一句话说,便是人的灵肉二重的生活。古人的思想,以为人性有灵肉二元,同时并存,永相冲突。肉的一面,是兽性遗传。灵的一面,是神性的发端。人生的目的,便偏重在发展这神性。其手段,便在灭了体质以救灵魂。所以古来宗教,大都厉行禁欲主义,有种种苦行,抵制人类的本能。一方面却别有不顾灵魂的快乐派,只愿“死便埋我”。其实两者都是趋于极端,不能说是人的正当生。到来了近世,才有人看出这灵肉本是一物的两面,并非对抗的二元。兽性与神性,合起来便只是人性。英国十八世纪诗人勃莱克在《天国与地狱的结婚》一篇中,说得最好。
(一)人并无与灵魂分离的身体。因这所谓身体者,原止是五官所能见的一部分的灵魂。
(二)力是唯一的生命,是从身体发生的。理就是力的外面的界。
(三)力是永久的说乐。
他这话虽略含神秘的气味,但很能说出灵肉一致的要义。我们所信的人类正当生活,便是这灵肉一致的生活。所谓从动物进化的人,也便是指这灵肉一致的人,无非用别一说法罢了。
这样“人”的理想生活,应该怎样呢?首先使是改良人类的关系。彼此都是人类,却又各是人类的一个。所以须营一种利己而又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生活。第一,关于物质的生活,应该各尽人力所及,取人事所需。换一句话,便是各人以心力的劳作,换得适当的衣食住与医药,能保持健康的生存。第二,关于道德的生活,应该以爱智信勇四事为基本道德,革除一切人道以下或人力以上的因袭的礼法,使人人能享自由真实的幸福生活。这种“人的”理想生活,实行起来,实于世上的人,无一不利。富贵的人虽然觉得不免失了他的所谓尊严,但他们因此得从非人的生活里救出,成为完全的人,岂不是绝大的幸福么?这真可说是二十世纪的新福音了。只可惜知道的人还少,不能立地实行。所以我们要在文学上略略提倡,也稍尽我们爱人类的意思。但现在还须说明,我所说的人道主义,并非世间所谓“悲天悯人”或“博施济众”的慈善主义,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这理由是,第一,人在人类中,正如森林中的一株树木。森林盛了,各树也都茂盛。但要森林盛,却仍非靠各树备自茂盛不可。第二,个人爱人类,就只为人类中有了我,与我相关的缘故。墨子说“兼爱”的理由,因为“已亦在人中”,便是最透彻的话。上文所谓利已而又利他,利他即是利己,正是这个意思。所以我说的人道主义,是从个人做起。要讲人道,爱人类,便须先使自己有人的资格,占用人的位置。耶稣说:“爱邻如己。”如不先知自爱,怎能“如已”地爱别人呢?至于无我的爱,纯粹的利他,我以为是不可能的。人为了所爱的人,或所信的主义,能够有献身的行为。若是割肉饲鹰,投身给饿虎吃,那是超人间的道德,不是人所能为的了。
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其中又可以分作两项,(一)是正面的。写这理想生活,或人间上达的可能性。
(二)是侧面的。写人的平常生活,或非人的生活,都狠可以供研究之用。这类著作,分量最多,也最重要。因为我们可以因此明白人生实在的情状,与理想生活比较出差异与改善的方法,这一类中写非人的生活的文学,世间每每误会,与非人的文学相涵,其实却大有分别。譬如法国莫泊桑的小说《人生》是写人间兽欲的人的文学,中国的《肉蒲团》却是非人的文学。俄国库普林的小说《坑》是写娼妓生活的人的文学,中国的《九尾龟》却是非人的文学。这区别就只在著作的态度不同。一个严肃,一个游戏。一个希望人的生活,所以对于非人的生活,怀着悲哀或愤怒。一个安于非人的生活,所以对于非人的生活,感着满足,又多带着玩弄与挑拨的形迹。简明说一句,人的文学与非人的文学的区别,便在著作的态度,是以人的生活为是呢?非人的生活为是呢?这一点上,材料方法,别无关系。即如提倡女人殉葬——即殉节——的文章,表面上岂不说是“维持风教”,但强迫人自杀,正是非人的道德,所以也是非人的文学。中国文学中,人的文学,本来极少。从儒教道教出来的文章,几乎都不合格。现在我们单从纯文学上举例如:
(一)色情狂的淫书类
(二)迷信的鬼神书类(《封神传》《西游记》等)
(三)神仙书类(《绿野仙踪》等)
(四)妖怪书类(《聊斋志异》《子不语》等)
(五)奴隶书类(甲种主题是皇帝状元宰相乙种主题是神圣的父与夫)
(六)强盗书类(《水游》《七侠五义》《施公案》等)
(七)才子佳人书类(《三笑姻缘》等)
(八)下等谐谑书类(《笑林广记》等)
(九)黑幕类
(十)以上各种思想和合结晶的旧戏
这几类全是妨碍人性的生长,破坏人类的平和的东西,统应该排斥。这宗著作,在民族心理研究上,原都极有价值。在文艺批评上,也有几种可以容许。但在主义上,一切都该排斥。倘若懂得道理,识力已定的人,自然不妨去看。如能研究批评,便于世间更为有益,我们也极欢迎。
人的文学,当以人的道德为本,这道德问题方面狠广,一时不能细说,现在只就文学关系上,略举几项。譬如两性的爱,我们对于这事,有两个主张,(一)是男女两本位的平等,(二)是恋爱的结婚。世间著作,有发挥这意思的,便是绝好的人的文学。如挪威易卜生的戏剧《娜拉》、《海女》,俄国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英国哈代的小说《苔斯》等就是。恋爱起源,据芬兰学者威思德马克说,由于“人的对于与我快乐者的爱好”。却又如奥国卢闿说,因多年心的进化,渐变了高上的感情。所以真实的爱与两性的生活,也须有灵肉二重的一致。但因为现世社会境势所迫,以致偏于一面的,不免极多。这便须根据人道主义的思想,加以记录研究。却又不可将这样生活,当作幸福或神圣,赞美提倡。中国的色情狂的淫书,不必说了。旧基督教的禁欲主义的思想,我也不能承认他为是。又如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伟大的人道主义的作家。但他在一部小说中,说一男人爱一女子,后来女子爱了别人,他却竭力斡旋,使他们能够配合。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虽然言行竟是一致,但我们总不能承认这种种行为,是在人情以内,人力以内,所以不愿提倡。又如印度诗人泰戈尔做的小说,时时颂扬东方思想。有一篇记一寡妇的生活,描写他的“心的撒提”,(撒提是印度古语。指寡妇与他丈夫的尸体一同焚化的习俗。)又一篇说一男人弃了他的妻子,在英国别娶,他的妻子,还典卖了金珠宝玉,永远的接济他。一个人如有身心的自由,以自由别择,与人结了爱,遇着生死的别离,发生自己牺牲的行为,这原是可以称道德事。但须全然出于自由意志,与被专制的因袭礼法逼成的动作,不能并为一谈。印度人身的撒提,世间都知道是一种非人道的习俗,近来已被英国禁止。至于人心的撒提,便只是一种变相。一是死刑,一是终身监禁。照中国说,一是殉节,一是守节,原来撒提这字,据说在梵文,便正是节妇的意思。印度女子被“撒提”了几千年,便养成了这一种畸形的贞顺之德。讲东方文化的,以为是国粹,其实只是不自然的制度习惯的恶果。譬如中国人磕头惯了,见了人便无端地要请安拱手作揖,大有非跪不可之意。这能说是他的谦和美德么?我们见了这种畸形的所谓道德,正如见塞在坛子里养大的、身子像萝卜形状的人,只感着恐怖、嫌恶、悲哀、愤怒种种感情,决不该将他提倡,拿他赏赞。
其次如亲子的爱。古人说,父母子女的爱情,是“本于天性”,这话说得最好。因他本来是天性的爱,所以用不着那些人为的束缚,妨害他的生长。假如有人说,父母生子,全由私欲,世间或要说他不道。令将他改作由于天性,便极适当。照生物现象看来,父母生子,正是自然的意志。有了性的生活,自然有生命的延续与哺乳的努力,这是动物无不如此。到了人类,对于恋爱的融合,自我的延长,更有意识,所以亲子的关系,尤为深厚。近时识者所说儿童的权利,与父母的义务,便即据这天然的道理推演而出,并非时新的东西。至于世间无知的父母,将子女当作所有品,牛马一般养育,以为养大以后,可以随便吃他骑他,那便是退化的谬误思想。英国教育家戈思德称他们为“猿类之不肖子”,正不为过。日本津田左右吉著《文学上国民思想的研究》卷一说,“不以亲子的爱情为本的孝行观念,又与祖先为子孙而生存的生物学的普遍事实,人为将来而努力的人间社会的实际状态,俱相违反,却认作子孙为祖先而生存,如此道德中,显然含有不自然的分子。”祖先为子孙而生存,所以父母理应爱重子女,子女也就应该爱敬父母。这是自然的事实,也便是天性。文学上说这亲子的爱的,希腊荷马史诗《伊理亚特》与欧里庇得斯悲剧《德罗夜兑斯》中,说赫克多尔夫妇与儿子的死别两节,在古文学中,最为美妙。近来挪威易卜生的《群鬼》,德国士兑曼的戏剧《故乡》,俄国屠格涅夫的小说《父与子》等,都很可以供我们的研究。至于郭巨理儿,丁兰刻木那一类残忍迷信的行为,当然不应再行赞扬提倡。割股一事,尚是魔术与食人风俗的遗留,自然算不得道德。不必再叫他混入文学里,更不消说了。
照上文所说,我们应该提倡与排斥的文学,大致可以明白了。但关于古今中外的一件事上,还须追加一句说明,才可免了误会。我们对于主义相反的文学,并非如胡致堂或乾隆做史论,单依自己的成见,将古今人物排头骂倒。我们立论,应抱定“时代”这一个观念,又将批评与主张,分作两事。批评古人的著作,便认定他们的时代,给他一个正直的评价,相应的位置。至于宣传我们的主张,也认定我们的时代,不能与相反的意见通融让步,唯有排斥的一条方法。譬如原始时代,本来只有原始思想,行魔术食人肉,原是分所当然。所以关于这宗风俗的歌谣故事,我们还要拿来研究,增点见识。但如近代社会中,竟还有想实行魔术食人的人,那便只得将他捉住,送进精神病院去了。其次,对于中外这个问题,我们也只须抱定时代这一个观念,不必再划出什么别的界限。地理上历史上,原有种种不同,但世界交通便了,空气流通也快了,人类可望逐渐接近,同一时代的人,便可相并存在。单位是个我,总数是个人。不必自以为与众不同,道德第一,划出许多畛域。因为人总与人类相关,彼此一样,所以张三李四受苦,与彼得约翰受苦,要说与我无关,也一样无关。说与我相关,也一样相关。仔细说,便只为我与张三李四或彼得约翰虽姓名不同,籍贯不同,但同是人类之一,同具感觉性情。他以为苦的,在我也必以为苦。这苦会降在他身上,也未必不能降在我的身上。因为人类的运命是同一的,所以我要顾虑我的运命,便同时须顾虑人类共同的运命。所以我们只能说时代,不能分中外。我们偶有创作,自然偏于见闻较确的中国一方面,其余大多数都还须介绍译述外国的著作,扩大读者的精神,眼里看见了世界的人类,养成人的道德,实现人的生活。
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
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何自而来乎?曰,革命之赐也。欧语所谓革命者,为革故更新之义,与中土所谓朝代鼎革,绝不相类;故自文艺复兴以来,政治界有革命,宗教界亦有革命,伦理道德亦有革命,文学艺术,亦莫不有革命,莫不因革命而新兴而进化。近代欧洲文明史,宜可谓之革命史。故曰,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乃革命之赐也。
吾苟偷庸懦之国民,畏革命如蛇蝎,故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而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推其总因,乃在吾人疾视革命,不知其为开发文明之利器故。
孔教问题,方喧呶于国中,此伦理道德革命之先声也。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化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国风》多里巷猥辞,《楚辞》盛用土语方物,非不斐然可观。承其流者,两汉赋家,颂声大作,雕琢阿谀,词多而意寡,此贵族之文古典之文之始作俑也。魏、晋以下之五言,抒情写事,一变前代板滞堆砌之风,在当时可谓为文学一大革命,即文学一大进化;然希托高古,言简意晦,社会现象,非所取材,是犹贵族之风,未足以语通俗的国民文学也。齐、梁以来,风尚对偶,演至有唐,遂成律体。无韵之文,亦尚对偶。《尚书》、《周易》以来,即是如此。(古人行文,不但风尚对偶,且多韵语,故骈文家颇主张骈体为中国文章正宗之说。——亡友王无生即主张此说之一人——不知古书传抄不易,韵与对偶,以利传诵而已,后之作者,乌可泥此?)
东晋而后,即细事陈启,亦尚骈丽。演至有唐,遂成骈体。诗之有律,文之有骈,皆发源于南北朝,大成于唐代。更进而为排律,为四六。此等雕琢的阿谀的铺张的空泛的贵族古典文学,极其长技,不过如涂脂抹粉之泥塑美人,以视八股试帖之价值,未必能高几何,可谓为文学之末运矣!韩、柳崛起,一洗前人纤巧堆朵之习,风会所趋,乃南北朝贵族古典文学,变而为宋、元国民通俗文学之过渡时代。韩、柳、元、白,应运而出,为之中枢。俗论谓昌黎文章起八代之衰,虽非确论,然变八代之法,开宋、元之先,自是文界豪杰之士。吾人今日所不满于昌黎者二事:
一曰,文犹师古。虽非典文,然不脱贵族气派,寻其内容,远不若唐代诸小说家之丰富,其结果乃造成一新贵族文学。
二曰,误于“文以载道”之谬见。文学本非为载道而设,而自昌黎以讫曾国藩所谓载道之文,不过抄袭孔、孟以来极肤浅极空泛之门面语而已。余尝谓唐、宋八家文之所谓“文以载道”,直与八股家之所谓“代圣贤立言”,同一鼻孔出气。
以此二事推之,昌黎之变古,乃时代使然,于文学史上,其自身并无十分特色可观也。元、明剧本,明、清小说,乃近代文学之粲然可观者。惜为妖魔所厄,未及出胎,竟而流产,以至今日中国之文学,委琐陈腐,远不能与欧洲比肩。此妖魔为何?即明之前后七子及八家文派之归、方、刘、姚是也。此十八妖魔辈,尊古蔑今,咬文嚼字,称霸文坛。反使盖代文豪若马东篱,若施耐庵,若曹雪芹诸人之姓名,几不为国人所识。若夫七子之诗,刻意模古,直谓之抄袭可也。归、方、刘、姚之文,或希荣慕誉,或无病而呻,满纸之乎者也矣焉哉。每有长篇大作,摇头摆尾,说来说去,不知道说些甚么。此等文学,作者既非创造才,胸中又无物,其伎俩惟在仿古欺人,直无一字有存在之价值,虽著作等身,与其时之社会文明进化无丝毫关系。
今日吾国文学,悉承前代之弊:所谓“桐城派”者,八家与八股之混合体也;所谓“骈体文”者,思绮堂与随园之四六也;所谓“江西派”者,山谷之偶像也。求夫目无古人,赤裸裸地抒情写世,所谓代表时代之文豪者,不独全国无其人,而且举世无此想。文学之文,既不足观,应用之文,益复怪诞:碑铭墓志,极量称扬,读者决不见信,作者必照例为之。寻常启事,首尾恒有种种谀词。居丧者即华居美食,而哀启必欺人曰“苫块昏迷”。赠医生以匾额,不曰“术迈歧、黄”,即曰“著手成春”。穷乡僻壤极小之豆腐店,其春联恒作“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此等国民应用之文学之丑陋,皆阿谀的虚伪的铺张的贵族古典文学阶之厉耳。
际兹文学革新之时代,凡属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均在排斥之列。以何理由而排斥此三种文学耶?曰:贵族文学,藻饰依他,失独立自尊之气象也;古典文学,铺张堆砌,失抒情写实之旨也;山林文学,深晦艰涩,自以为名山著述,于其群之大多数无所裨益也。其形体则陈陈相因,有肉无骨,有形无神,乃装饰品而非实用品;其内容则目光不越帝王权贵,神仙鬼怪,及其个人之穷通利达。所谓宇宙,所谓人生,所谓社会,举非其构思所及,此三种文学公同之缺点也。此种文学,盖与吾阿谀夸张虚伪迂阔之国民性,互为因果。今欲革新政治,势不得不革新盘踞于运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学。使吾人不张目以观世界社会文学之趋势,及时代之精神,日夜埋头故纸堆中,所目注心营者,不越帝王,权贵,鬼怪,神仙,与夫个人之穷通利达,以此而求革新文学,革新政治,是缚手足而敌孟贲也。
欧洲文化,受赐于政治科学者固多,受赐于文学者亦不少。予爱卢梭、巴士特之法兰西,予尤爱虞哥、左喇之法兰西;予爱康德、赫克尔之德意志,予尤爱桂特郝、卜特曼之德意志;予爱倍根、达尔文之英吉利,予尤爱狄铿士、王尔德之英吉利。吾国文学豪杰之士,有自负为中国之虞哥、左喇、桂特郝、卜特曼、狄铿士、王尔德者乎?有不顾迂儒之毁誉,明目张胆以与十八妖魔宣战者乎?予愿拖四十二生的大炮,为之前驱!
一九一七年二月一
第四篇:初中二年级下册阶段练习题
筑基梯队周末作业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已知三个实数a,b,c满足a﹣2b+c<0,a+2b+c=0,则()
A.b>0,b2﹣ac≤0
B.b<0,b2﹣ac≤0
C.b>0,b2﹣ac≥0
D.b<0,b2﹣ac≥0
2.若不等式组的解为x<﹣a,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a+b≤0
B.a+b≥0
C.a﹣b<0
D.a﹣b>0
3.如图,直线l1:y1=ax(a≠0)与直线l2:y2=x+b(a≠0)交于点P,有四个结论:①a<0②a>0③当x>0时,y1>0④当x<﹣2时,y1>y2,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如图,直线y1=kx+b过点A(0,3),且与直线y2=mx交于点P(1,m),则不等式组mx>kx+b>mx﹣2的解集是()
A.
B.
C.
D.1<x<2
5.如图,若函数y1=﹣x﹣1与y2=ax﹣3的图象相交于点P(m,﹣2),则关于x的不等式﹣x﹣1<ax﹣3的解集是()
A.x>1
B.x<1
C.x>2
D.x<2
6.若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
A.x<﹣6
B.x>﹣6
C.x<6
D.x>6
评卷人
得
分
二.填空题(共5小题)
7.如a>b,则﹣1﹣a
﹣1﹣b.
8.不等式组的解是
.
9.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2),则不等式2x﹣4≤ax的解集
.
10.一次函数y1=kx+b与y2=x+a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则正确的序号有
.
①k<0;
②a>0;
③关于x的方程kx﹣x=a﹣b的解是x=3;
④当x>3时,y1<y2中.
11.如图,函数y=﹣3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则不等式﹣3x>ax+4的解集为
.
评卷人
得
分
三.解答题(共7小题)
12.有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a,十位上的数字是b,如果把这个两位数的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对调,试比较新得到的两位数与原来的两位数的大小.
13.如果关于x的方程x+2+m=0的解也是不等式组的一个解,求m的取值范围.
14.在给出的网格中画出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并结合图象求:
(1)方程2x﹣3=0的解;
(2)不等式2x﹣3>0的解集;
(3)不等式﹣1<2x﹣3<5的解集.
15.如图,直线l1:y=x+与y轴的交点为A,直线l1与直线l2:y=kx的交点M的坐标为M(3,a).
(1)求a和k的值;
(2)直接写出关于x的不等式x+<kx的解集;
(3)若点B在x轴上,MB=MA,直接写出点B的坐标.
16.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1=﹣x﹣2与y2=x﹣4的图象相交于点A.
(1)求点A的坐标.
(2)若一次函数y1与y2的图象与x轴分别相交于点B、C,求△ABC的面积.
(3)结合图象,直接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
17.2019年“519(我要走)全国徒步日(江夏站)”暨第六届“环江夏”徒步大会5月19日在美丽的花山脚下隆重举行.组公(活动主办方)为了奖励活动中取得了好成绩的参赛选手,计划购买共100件的甲、乙两纪念品发放其中甲种纪念品每件售价120元,乙种纪念品每件售价80元,(1)如果购买甲、乙两种纪念品一共花费了9600元,求购买甲、乙两种纪念品各是多少件?
(2)设购买甲种纪念品m件,如果购买乙种纪念品的件数不超过甲种纪念品的数量的2倍,并且总费用不超过9400元.问组委会购买甲、乙两种纪念品共有几种方案?哪一种方案所需总费用最少?最少总费用是多少元?
18.某商店需要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160件,其进价和售价如下表:
甲
乙
进价(元/件)
售价(元/件)
(1)若商店计划销售完这批商品后能获利1100元,问甲、乙两种商品应分别购进多少件?
(2)若商店计划投入资金少于4300元,且销售完这批商品后获利多于1260元,请问有哪几种购货方案?并直接写出其中获利最大的购货方案.
第五篇:人教版初中所有鲁迅文章及出处
②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
野先生》。
散文诗集《野草》:《雪》、《风筝》。
小说集《呐喊》:《社戏》、《孔乙己》、《故乡》。彷徨》
杂文集《华盖集》、《热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