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区别特点

时间:2019-05-13 06:1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区别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区别特点》。

第一篇: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区别特点

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区别特点.txt我的优点是:我很帅;但是我的缺点是:我帅的不明显。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令堂可是令尊表姐?我是胖人,不是粗人。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山水田园诗在盛唐形成一个诗碑,至于山水田园诗之外的数量更多的写景诗反例显得不很突出了。古代优秀的山水田园诗,都是佳山胜水的自然美在艺术上的再现,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而王伟和孟浩然便是这类诗的代表人物。

王维十五岁便离开家乡赴长安谋求进取,并以自己的才能博得了上流社会的青睐。开元九年,中进第,为太乐丞,年仅二十一岁。但同年秋,便因太乐署中伶人违制舞黄狮子事受到牵累,被贬为济州司参军,后又在淇上为官,但不久又弃官隐居于淇上,约在开元十七年.回到长安闲居。并从荐福寺道光禅师学佛。后王维作《上张令公》诗献给张九龄,受到其推荐,官拜右拾遗。此后,他开

始了长期的亦官亦隐的生活,他曾隐居终南山。又购置辋川别业,在公余暇时游息其中。到安史之乱前,他官至给事中。安史之乱长安陷落,他被迫接受伪职。两京收复后,虽被定罪下狱,但由于被俘时曾作《凝碧池》诗以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王缙平乱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得宽宥,仅降为太子中允,后逐步升迁。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孟浩然出生于小庄园主家庭,自幼饱受正统的儒家教育。这一点从他的诗“惟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趋庭绍末躬。”(《书怀贻京邑故人》)中足以看出。四十岁以前,他在家闭门苦读,隐居于距鹿门山不远的岘山附近。四十岁到长安应进士举,与王维、张九龄等人相交,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一联名动京师.但却不幸落第,败必还乡。随后,满怀失意的他南下吴越,寄情山水。时间长达三年之久,他的足迹遍布江东沿海一带的山山水水。此外,他还游历过江淮、湘桂、巴蜀(时间也集中在中年)。开元二十五年,人九龄幕,但不到一年即辞职还乡,两年后因“疾疹发背”去世。终年五十二岁。

由王维、孟浩然的生平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二者同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但是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却存在在着很大的差异。而正是由于生活环境和性格气质的不同,在诗的写法和艺术风格方面,王维与孟浩然也同样存在着差别。“王诗丰缛而不华靡,盂却专心古澹,而悠远深厚”(《麓堂诗话》)。“浩然清而旷“王维清而秀”(胡鹿麟《诗薮》)。具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王维受佛、禅影响较深,其山水田园诗常能揭示出大自然的幽静恬适之美,也表现山水的雄伟气魄,反映农村生活的情趣:孟浩然诗以山水隐逸为主要题材,风格恬淡孤清。

王维很早就归心于佛法。精研佛理,受当时流行的北宗禅的影响较大,晚年思想又接近南宗禅。佛教哲学的核心思想是讲一切皆空.企图证明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这种思想对王维的影响很大,常常能揭示出大自然的幽静恬适之美,从而使山水诗的创作别具特色。进而达到“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王昌龄《诗格》语)的意境创造。如“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秋夜独坐》)“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在对山水清晖的描绘中,折射出清幽的禅趣,显示出“临心境的空明与寂静。

当然王维的山水诗也表现山水的雄伟气魄,写得意境高远,气象开阔。如《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同单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全诗以虚实结合的手法,从远处仰望、山中回望、峰顶了望三个不同的视觉角度,生动、逼真地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大、雄伟、幽深,笔力劲健,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

此外。王维还有一些描写田园风光,反映农村生活情趣的田园诗。如《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锥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通过对农村日暮生活的真实、生动刻画。表现了农村田园牧歌式的和谐美。以及诗人对田家淳朴人情美的赞美。

孟浩然诗以山水隐逸为主要题材,主要是写他村居生活的高雅行径与闲情逸致。大多表现的是“高士孤怀、隐居幽寂、登临清兴、静夜相思”。如其代表作《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鸡黍待客.闲话桑麻,农家情谊表现得十分淳厚。绿树、青山、村舍场圃、田园等景物,组成一幅质朴而优美的图画。全诗用淡抹的笔法,描绘出敦厚的乡情和幽静的意境,渲染出一种恬淡和平的气氛。使人们既能看到农村生活的一个侧面,也能体会出诗人忘却名利得失,隐遁恬适的心境。

又如《夜归鹿门歌》: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将晚钟、昼昏、月照、岩扉、松径等景物一一概括入诗,并且融为一个和谐、静谧的整体,而这些又与人们在渡头争渡的喧闹景象形成对照。表现诗人摆脱尘俗的思想,抒发了隐逸的幽趣,末句更是显现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独来独往的超然情态。全诗寄托着诗人高尚的志趣,和不与世俗合流的人生理想。

其次,王维常刻画空寂的境界,寄怀山水以逃避现实;盂浩然对山水的描写,主观色彩甚浓,常融入游子的飘泊之感,在恬淡中缺乏热情。在政治上经历了张九龄罢相,安史之乱等一系列打击之后。王维的生活也由前期的积极出仕转变为后期的亦官亦隐,消极隐遁。这期间他寄怀山水以逃避现实,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隐居辋川、畅游山林、一心奉佛,唯以禅诵为事。因此他诗歌创作的基调也变为幽静恬淡,常常刻画空寂的境界。如《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就是王维隐居地辋川别墅的一景。诗人全用反衬法。以一阵人语晌,反衬空山空寂;义以一缕夕阳映照青苔,反衬树林深幽,写出了一种极其寂静清幽的意境,表现出诗人沉浸在这一境界中的无限意趣。又如《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描写秋雨之后的山村晚景,宁静清幽,欢快清新。写出了一个极其优美的世外桃源。这正是诗人所追求的那种远离尘世的空而寂的境界,隐含着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这首诗在艺术上以动写静.以普通景物写高洁意趣,以自然美来表现理想美,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既写出秋日傍晚雨后山村的幽美景色,又表现了诗人陶醉于这种景色中的恬适心情。在孟浩然的诗中,诗人的形象是独立的,“我”、“余”等带有主观色彩的字样常常出现在诗中。诗人的情感波动往往由在对山水的描写中得以表现。而孟浩然的山水诗义多是写在离开长安之后。漫游秦中、吴越之时,因此考试落第、求仕不得的抑郁心情和烦闷激愤,常常表现在诗作之中。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羁旅的乡愁和仕途的失意,流露出游子的飘泊之感。由于心情孤寂,山水也不免染上一层冷清的色彩。如《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这首诗以木落、北风、孤帆、迷津、寒江、北雁南飞写初冬早寒时节的乡思和身世之感,先以木落雁归的景物起兴,引出乡思,接着抒发沦落天涯,路遥难归的凄凉。表现仕途渺茫,无由问津的忧伤。“孤帆”句更是寓情于景,极尽飘零的孤寂。旅途思乡的心情和初冬江上凄寒的景色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怅惘迷茫之中,隐含着一种身世落拓之感。又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写诗人日暮泊舟于建德江上,见到暮色苍茫,有感于独在异乡,不由得触景伤情.旧愁未去又添新愁,诗人又将这份愁绪融入后两句的景象之中,寓情于景,将诗人飘然一身、独在异乡的、孤寂无朋的羁旅之思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途次望乡》: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凄惶子,劳歌谁为媒。

这首诗以落日起兴,抒发日暮乡愁,并由此联想仕途失意,飘零异乡。“雪深”、“云暗”既是所见。又是暗喻仕途茫茫,诗人的失意之情溢于言表。再次,工维的山水田园诗善于创造意境,“诗中有画”;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清新秀丽.风格较为疏淡.“淡到看不到诗”。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诗中有画”是说王维的诗善于创造意境,能通过无形的语言,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幅有形的图画。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通过对广阔无垠的大漠、垂直而上的孤烟、纵贯其中的长河、即将西沉的红日.四种景物的巧妙安排,构成了一幅壮丽、开阔的边塞风光图。另外,绘画中色彩的运用也融入到他的诗歌创作中,如“开畦分水,间柳发红桃“(《春园即事》),“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饱红欲

燃”(《辋川别业》)都以色彩的对照,组成一幅鲜艳明丽的图画。而捕捉和描摹大自然的音响来刻画景物.创造意境是他构成诗中画的又一个重要艺术手段。如:“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闻一多曾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哩,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是真正的盂浩然的诗。”(《唐诗杂论》)。盂浩然的山水诗都写得清新淡远,别具幽情。他在艺术上有较高造诣,善于采用朴素语言和白描手法,既不施浓彩重墨,也不求精雕细刻,淡淡写来,毫不费力,创造出清新秀丽的意境。如《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出谷末停午,到家日已曛。

网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

诗写出游归来,等待落后友人王白云的情景。先写“出谷”到“至家”用了半日时光。再写回家后“同瞻”归途所见景象:牛羊下山,樵夫的身影被暮色隐没,秋虫畏寒不再发出声音,一片萧条,暗含对友人的惦念。最后写诗人伫立在门口等待好友归来。虽是一首“淡到看不见诗”的家常话,但却写得非常真实,清新秀丽。又如《耶溪泛舟》:

落景馀清辉,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自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传说若耶溪是古代美女西施的故乡,那儿有浣纱石等西施的遗迹,所以又被称为浣纱溪。诗人漫游越地,在傍晚时分来到山明水秀的若耶溪,荡舟观景,贻然自得。诗中老翁与少女相对视,落落大方。情纯意沽。语句平淡,淡得几乎看不到作诗的痕迹,而诗意却很醇厚。再如《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锘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这首诗先写日影西沉。月色东升时。诗人悠然自得地在家中“散发乘夜凉”,再写荷香、竹露,引出诗人“欲取鸣琴弹”的想法,可是知音却不在身边,进而引发诗人的些许愁怅及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整件事情看似平淡,却无处不浸透着一份风雅:明月、清风、荷香、竹露还有那诗人深深思念着的知音。全诗语句平淡自然而情致不减。王维、孟浩然作为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代诗人,在诗歌意境的刻画,语言的锤炼等到方面,尤其是田园山水题材作品的创作上,都或多或少受到王、孟作品的启发。

第二篇:王维及山水田园诗

王维、孟浩然及山水田园诗

编写人:张翠洁 审核人:李春霞

王维、孟浩然

一、知人论世

1.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他的诗歌创作以公元737年(张九龄罢相,李林甫执政)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前期他有济世之志,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创作了不少思想积极、情调激昂的政治诗、边塞诗;到后期他先后隐居于终南山和辋川别墅,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他的山水田园诗诗风直承陶渊明,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腴。他又喜绘画,擅作远景,又擅画人物、丛竹。他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世称“孟襄阳”。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开元二十二年(734),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为他延誉。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适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二、文本学习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诗歌写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山水田园诗

一、概念: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所谓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以歌咏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田园生活的诗歌。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代表诗人有: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第一个山水诗人是南朝的 1

谢灵运;盛唐时,山水田园诗的创作蔚为大观,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等;宋代主要有杨万里、范成大等。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

1.①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②意境特点: 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

2.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 五柳、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

三、表达的思想情感(主旨)1.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语言朴实清新,意境鲜明,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2.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通过对躬耕田园的具体描写,表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3.淡泊宁静,志趣高远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4.生活闲适,悠然自得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通过描写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营造出春天的山谷中的一派生机,而这些动景更衬托出一片静谧的意境,以动衬静,韵味无穷。

四、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 生活,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等。2.画面意境——恬淡宁谧,清新淡雅,明丽绚烂,雄浑壮丽,清冷空寂等。

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

①描写景物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白描、点面结合、渲染等

②写景的空间排列次序:由大至小、由小至大、由远至近、由近至远、由上到下、由高到低等

③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 4.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等

五、高考连接

•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苍壁:深青色的崖壁。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六、练习巩固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幽”的?

2.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自己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七、课外阅读

《唐之韵》之“山水诗人”

山水田园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因此也称王孟诗派。这些诗人用开阔的胸怀,深细敏感的审美嗅觉,来描绘山水风景的优美壮丽,歌咏田园生活的闲适静谧,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盛唐时期社会的安定,农民的安居乐业和时代精神的开朗乐观。以前对山水诗评价过低,认为是远离时代的。其实不然。“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是山水诗,只因为是在乱世,诗人才那么心情沉重。

最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是王维。据记载,王维九岁就能写诗。像那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精通音乐,擅长草书和隶书,绘画的成就尤其突出,以至宋代大诗人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歌创作,就是以这种全面的艺术修养为基础的。

三十七岁时,王维曾出使凉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肃中部,途中做了一首《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谓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当时就有人谱曲,称为《阳关三叠》,成为流传广远的送别歌词,用最普通的词组成最普通的句子,一看就懂。但是情意又那么深长,音调又那么响亮,使人感到正是自己要说的话,只是没说出来罢了。

开元末年,也就是公元八世纪四十年代初,口蜜腹剑的奸臣李林甫开始得势,把兢兢业业治理国家的著名宰相张九龄挤出朝廷,这意味着政治局势即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王维为了逃避可能会有的意外,就开始过一种半隐半仕的生活。这是政治局势变化对他的影响。其实,王维在封闭状态的生活中越陷越深,更主要的还是他自己立身处世的原则造成的。他母亲长期奉佛,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他来说自然是不可抗拒的。中年丧妻以后,他就没有再娶,一直过着长斋奉佛的独身生活。这时正是后来对祖国诗歌有深刻影响的禅宗蓬勃发展的时期,他对禅宗的哲理兴趣越来越大。他的诗歌风格也发生了变化,早年那种意气风发的诗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融合画意、诗情和禅理的山水诗。这种小诗像一幅画,诗情清淡,却又蕴涵着不易把捉的禅理。他这类诗成就极高,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中年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邻叟,谈笑无还期。”(《渭川田家》)

抒怀主人公完全跳出了名缰利锁的磁场,内心有一种以安全感为地基的从容不迫,从而能进入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用不带任何功利的审美目光,自得其乐地去发现极其平凡,有时旁人发现不了的自然美。

孟浩然和王维是好朋友,在赠王维的诗《留别王维》中说:“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可见他是把王维当知音的。

孟浩然的生平事迹非常简单:四十岁以前一直住在襄阳,四十岁时到长安考过一次进士,然而却没有考上,从此也就不得不断了做官的念头。到江浙一带游历了几年之后,最终死在襄阳。盛唐的大诗人,没有谁一生过得像他那么平淡的。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这首诗是赠张九龄的。八世纪三十年代末,张九龄从宰相的官位上被贬到荆州。由于欣赏孟浩然的诗,就把他请到荆州,并给他小官做。还从来没做过官的孟浩然非常高兴,写下了这首境界雄阔的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写洞庭湖的云雾迷朦,波涛浩渺,写得气势磅礴,充分展示了盛唐气象。孟浩然所以要把洞庭湖写得这么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是 4

因为他要用湖来象征人间吧。在人世间他无依无靠,没有得力的人物来提拔他,就如同“欲济无舟楫”——想过洞庭却找不到船一样。现在当过宰相的张九龄来了,给他官做,终于使他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他“坐观垂钓者”,也想到湖边来钓上一条大鱼,也就是想趁此机会来干一番事业。只是很可惜,一生只活了五十二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是四十八岁了。

从初唐到盛唐,孟浩然是第一个大力写山水诗的诗人。他的山水诗,不因情造景,即有了某种情,然后再找出某种相应的景作衬托;也不光是借景抒情,即由于某种景而生发出某种情来。他是在山水诗中,情与景的水乳交融中,写出诗来的。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既是写景,又是抒情,或者说,这是营造出来的一种化境,根本无法说清究竟是写景还是抒情。在此之前,山水诗达到这种情景交融的境界的,不能说没有。但只有到孟浩然,才懂得有意识地去营造这样的境界,提高山水诗的表现能力。再以他另一首表现田园生活的名诗为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孟浩然所做的诗中流传最广的是《春晓》这首诗,乍看只不过是叹息春天的花朵容易凋谢,有一片淡淡的惜春之情。但细一想,不是不可以说,这是暗示在社会的风雨声中,青春容易消逝么?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一想起这首诗,人们总是能想起许多失落的惆怅,其实诗的意蕴远不止这些。【参考答案】

文本学习《山居秋暝》

1.这首诗通过描写雨后空山、松间明月、清泉、莲、渔舟等清新自然的景色。(一步)渲染了一种闲适宁谧的氛围。(二步)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官场,过宁静生活,向往隐居生活的思想感情。(三步)

2.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一步)诗中描写了月光洒满松间的静态景象,接着描写了淙淙流淌的清泉、嬉笑归来的浣衣女以及渔舟划过莲叶摇动的动态景象,(二步)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衬托出山间的清幽宁谧。(三步)高考链接《访隐者》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次石湖书扇韵》

1.诗歌描绘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是由小桥、流水、村庄、岸阁、浮萍、荷花、人家等景物构成的。

2.同意:此诗赞誉石湖的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不同意: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明证,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练习巩固

1.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意思对即可)2.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意思对即可)

第三篇: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原创论文

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

摘要:

王维19岁取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作为一个诗人,他以写山水田园诗最为著名,他的诗语言清新凝炼,朴素中见华采,空灵幽邈,耐人寻味。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和诗境的美妙意向,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正文:

王维是盛唐时代杰出诗人,留下来的诗作有400多篇首。他的诗独具特色,无论是政治诗、边塞诗还是山水诗,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本论文讨论的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一、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其语言特色

1.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分为两期。前期所作的山水诗不多,大部分作于中年之后。前后期诗作的思想内容呈现显著不同。王维早年得意,充满着建功立业的志向,表现在山水诗上则是选取壮丽的河山来加以描绘,用以寄托他的雄心壮志。如《华岳》:“西岳出浮云,积雪在太清。连天凝黛色,百里遥青冥。白日为之寒,森沈华阴城。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天地忽开拆,大河注东溟。遂为两峙岳,雄雄镇秦京。大君包覆载,至德被群生。上帝伫昭告,金天思奉迎。人祗望车久,何独禅云亭。”诗人用神来之笔,写华岳与天相接的雄伟气势,又以河神巨星描写华山峻峭五峰的形成,充满了奇妙的想象。体现了诗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志向,反映了盛唐的时代风貌和诗人青年时期的远大志向。王维后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此时的山水诗,则多描绘山石草木溪流,百姓的生活,同时间接表达了自己对黑暗官场的厌倦。如《渭川田家》中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在这一背景下,牛羊徐徐村归,老人拄着拐杖,正站在柴门外迎候放牧归来的孙子……是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面对此情此景,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油然而生羡慕之情。

2.王维对大自然的感觉非常敏锐,十分擅长捕捉自然景物的色彩、声音和动静,用细腻的文字写出自己细致深刻的感觉。如“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无天雨,空翠湿人衣。” 早行山中,忽然觉得衣裳湿了。以为下雨了,细看原来无雨,只有那不可近察的山岚依稀在目。它翠得太嫩了,太润了,仿佛沾湿了自己的衣裳。诗人对山水的色彩感觉细微而又富有诗意。再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旷的山中看不见一个人影,却有人说话的声音在山间回荡。反照的阳光,穿过林枝,斜照在青苔之上。诗人用字准确传神,选择视角恰如其分,对自然景物的色彩、声音、动态的表现细致入微,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独特的禅意意境

王维生活在盛唐时期,早年志向远大,但随着张九龄罢相、朝政日益昏暗与仕途上的不顺利,王维渐渐倾向于逃避世事,归隐田园。当然这与他一生信奉佛教也有关系。王维自小便受到家庭信仰的熏陶与影响,随后一生习禅,被誉为“诗佛”。禅宗认为,佛性就是人的本心。禅宗理论并不注重于探讨客观世界,而更多地注重表现自心的倾向,在理论上、实践上都进一步与中国传统学术和士大夫生活习性相调和。在这种情况下,禅悟观念和禅宗也就深刻影响于文学,而王维对佛教的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王维对禅宗的明心见性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他以一种不喜不忧,保持内在平静,宠辱偕忘的态度来对待人世社会的一切,使自己有一种心境,进而把这种心境融入自己的诗中,使诗歌的字字句句都透着禅意,独具特色。

王维诗中的禅意,集中体现为远离尘嚣、空与寂的的境界,时常通过描绘自然来表现。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春夜,深山空旷,万籁无声,诗人感觉到细微的桂花从枝上飘落的声息。忽然,一轮月破云而出,幽柔的清光洒满山林。被月色惊扰的山鸟,时而啼鸣于深涧之中。诗人以动态反衬静态,桂花轻轻飞落、山鸟时不时的鸣叫声更显出春涧的幽深。整首诗灵动而又静谧,表现出诗人不着一物的空静心境。《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花初发红萼,宛如芙蓉,生于人迹鲜至的山涧中,自开自落,不悲生死。落花啼鸟,人事纷纭,在王维看来都是空虚,是他所领悟到的世间万物的禅意之美。

从小,我们就开始学习许多诗歌,但我对王维的诗似乎总有一种莫名的偏爱,背诵“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声音尤然在耳。小时候并不能很好的明白这诗想要表达的真正意境,随着成长与阅历的增加,对诗也有了新的理解。而写本文的过程使我更清楚地了解了王维的生平与他为人处世态度,继而对他的诗歌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王维一生遭遇了很多挫折,在痛定思痛之后,他不仅能冷静地面对现实,而且还妥善地处理了仕与隐的矛盾。应该说为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他的政治理想,隐逸则满足了其归隐田园与修身养性的美好愿望。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别林斯基说:“诗的思想,不是三段论法,不是定理,不是规则,这是活的感表,是澎湃的热情。”王维的这些田园诗就是他“感物吟志”,是他“活感情”的体现。而我所谓莫名的偏爱,也就是与他诗歌意境所表达感情的一种共鸣。融儒、道、佛于一体的王维,以他卓异的才情、宁静深邃的心灵世界与他自性清净的追求,写出了一首首清逸脱俗的传世之作。他淡泊的山水文字透出一种恬然自适与清远空灵的风采,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处处有禅机的境界。

参考书目

1、《王维诗选》 陈贻焮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2、《论王维山水诗中的禅宗思想》陈允吉著,《文艺论丛》第十辑

4、《佛教与中国文学》第2版 孙昌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第四篇: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一、山水田园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热爱。①王维《积雨辋川庄作》②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②储光羲《田家杂兴八首》。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①《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②《社日》(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①《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②《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① 《过香枳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山水诗特点

思想内容:

1、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如杜甫的《望岳》。

2、描写秀丽的风光,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或表达隐居情怀,如孟郊的《望终南山》

3、描写羁旅愁思或怀才不遇的不幸遭遇,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二、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漠漠水田”、“ 白鹭”、“ 阴阴夏木” “黄鹂”四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四个意象渲染了宁谧清幽的环境氛围,将积雨之时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表达诗人由衷的喜爱之情。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理解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拨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远、近的变化。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两句一写远眺,一写近观,给人既辽远又逼真之感)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听觉角度:①动静结合 例如:《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②以动衬静 例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王维)

视觉角度: ① 绘形、绘声、绘色 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色彩映衬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4)运用各种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化动为静、虚实结合等 5)运用炼字技巧: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6)运用描写技巧:①工笔 例如《绝句》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②白描 例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附:山水田园诗集萃唐诗部分(包含隐逸诗)

陶渊明(东晋)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陶渊明)

孟浩然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孟浩然)(P50)

王维

3、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P53)

4、不知香枳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过香枳寺》(王维)(P55)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王维)(P56)

6、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王维)(P59)

7、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王维)

8、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王维)

9、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汉江临泛》(王维)

10、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1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王维)

12、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栾家濑》(王维)

13、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王维)

14、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王维)

李白

15、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

1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17、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1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19、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张旭

20、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

21、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山中留客》

储光仪

22、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边。《钓鱼湾》

23、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江南曲(其三)》

杜甫

24、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

25、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客至》

26、去郭轩槛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2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

2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二首(其一)》

29、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采莲曲》刘方平

30、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华子岗》裴迪

31、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江村即事》司空曙(P78

32、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胡令能

33、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过山农家》顾况

34、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幽居》韦应物

35、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韦应物(P80)

3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謦音。《题后山寺破禅院》常建(P84)

37、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姑妇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雨过山村》王建

38、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二首》刘禹锡

3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刘禹锡

40、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渔翁》柳宗元

41、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题李凝幽居》贾岛

42、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访隐者不遇》贾岛

4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月花。《山行》杜牧

4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山亭夏日》高骈(P107)

45、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王驾

46、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二首(其一)王昌龄

47、渔家在船口,潮水入柴扉。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夜到渔家》张籍

宋诗部分

48、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鲁山山行》梅尧臣

49、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东溪》

梅尧臣

50别意深深夏意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夏意》苏舜钦

51、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王安石

(P151)

52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村居》张舜民

53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貌,树上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西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新城道中二首》(其一)苏轼

54、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衢道中》曾畿(P165)

55、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近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游山西村》陆游(P166)

56、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晚春杂

——(其三)范成大(P173)

57、绿满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翁卷(P175)

58、携杖来追野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秦观

59、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题春晚》周敦颐

60、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新凉》徐玑

宋词部分

6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张志和(P224)

62、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破阵子》晏殊(P116)

63、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渠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边,林藜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苏轼(P226)

63、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鹧鸪天》辛弃疾(P139)

元曲部分

64、夕阳下,酒筛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双调]寿阳曲•远浦归帆》马致远

65、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对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中吕]朝天子》张养浩

66、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夜深微雨润堤沙,春风万家。画搂洗静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正宫]醉太平•寒食》王元鼎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江村即事

司空曙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阅读训练】

1、有人说:“不系船”三字之意,在全诗中首尾相贯。你同意么?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说明理由。

2、诗中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或生活情调?你对此有何感触?

【试题答案】

1、同意。“不系船”三字是全诗的诗眼,以下三句全从这三字生出。首句写渔翁夜钓归来,懒得系船,第二句点明“罢钓归来”的地点、时间及人物疲倦想睡觉而懒得系船的心情。情景结合,表现了悠闲的生活情趣。最后两句,“纵然”“只在”两个关联词语,一放一收,把诗歌的意思推进了一层,生动地表现了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

2、第一问:这首诗歌表现的是一种悠闲自在或者闲适洒脱的生活情调。第二问正面回答:诗歌即事抒情,将“罢钓归来不系船”这一事件,与“江村”夜景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看似懒散实际是一种闲适的美好的生活情趣,这正是现代都市人包括我们特别向往的理想的生活境界。第二问反面回答:可以从“看似闲适实际是一种懒散的生活情趣”“缺乏积极进取的激情”“不符合生活真实”等角度回答。

山水田园诗四首

第五篇:论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和影响[推荐]

论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摘要:王维和孟浩然的诗,其艺术成就在于语言上的自然秀润、明净淡雅和风格上的闲淡清远,创造了山水田园诗工巧精细与自然浑成的意境,在古代诗歌史上,产生过至为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山水田园诗; 艺术成就; 影响

王维和孟浩然,是唐代山水诗派的杰出代表作家,他们大量的山水诗作,不仅出色地塑造了祖国大好河山的艺术形象,将大自然原始形态的美,变为引人入胜的艺术美,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诗歌表现自然美的艺术经验,提高了诗歌的表现能力,在古代诗歌史上,产生过至为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诗歌史上,以山川景物为歌咏对象,体现作家的美学理想,艺术地再现大自然的山水诗作,到晋宋时代才产生和奠定基础。自诗经开始,山川景物便大量进入了诗,但是从三百篇到楚辞,以至汉魏乐府及文人诗歌里没有一首诗是专为山川景物而写的。山水诗的诞生,它的作者们才尝试以表现自然为中心来构思谋篇,改变了以往景物在诗里的陪衬地位,划分了山水诗与非山水诗的界线。居刘宋山水诗人之冠的谢灵运,为表现自然美摸索出了初步经验。但他毕竟是一位奠基的作者,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乃至严重缺陷,他的诗有名句而少完篇,不能创造出浑然完整的诗境。这些缺点的消除,经过齐梁、唐初数百年的探索,到了王孟,才走完了这段认识和实践的漫长道路,把山水诗推向完全成熟的境地。

自唐代以后,我国山水诗有三种发展形式:一是王孟式的,一是韩愈式的,一是李白式的。主流是王孟式的,即工细浑成的格调为宗旨来指导创作。工巧精细与自然浑成,在盛唐以前的山水田园诗中,常常是各走各的路,互不相关。谢灵远和陶渊明是这两种不同格调的代表。谢诗工巧,诗中多秀句而无浑成之篇,后人评他的诗“有句无篇,' ;陶诗则相反,追求整个诗意的浑成印象,而不是局部细节的特写印象,诗中秀句甚少,缺少精工细致的风彩。王孟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远远超过了谢陶等前辈作者,他们扬谢之长,补陶之短,熔工细浑成于一炉,创造了一种工细浑成的格调。这不仅从题材和体裁上完成了山水诗与田园诗的合流,更为重要的是完成了两大传统艺术的合流,从而把山水田园诗的创作推向了一个高峰。

孟浩然,以诗的形式,弹奏出了清新美妙的盛唐之音。他生活在“开元盛世”,却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隐逸和漫游,把一颗被盛世遗弃的心融化在水光山色之中,不倦地探索自然美的奥秘,从他的笔下,流出了一首首清新幽美的山水田园诗。从艺术角度来看,他的诗大多情景融切,意境浑然疏秀,语言素淡而韵味深远:“天边树若葬,江畔洲如月。”“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诗歌的意象大都鲜明逼真,生动活泼,体现出了新颖与独特的风格。而那语言的自然秀润,明净淡雅,既有别于陈子昂的疏朴古直,更不同于齐梁诗风的浮艳轻薄,形成了清新俊逸的盛唐风格。孟浩然的诗,乍一看,好处不显眼,如果说诗应该是醇酒的话,他的作品可以说象清泉,要品尝他的色香,还需要多用

一些吟咏的功夫,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的风格上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一一淡。

孟浩然接受了庄、佛的“心斋”、“静悟”、“坐忘”说,所以他的山水诗多数是清旷淡远之作,如《 过故人庄》,在他的诗中不一定是最淡的,但他用省净的语言,平平地叙述,几乎没有一个夸张的句子,没有一个使人兴奋的词语,也已经可算是象闻一多在《孟浩然》 中所说“淡到看不见诗”的程度了。诗中,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这样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他描写的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活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淡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每个句子几乎不见费力的痕迹,却又不曾显得薄弱。他把艺术美深深地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他的与此篇相类似的一些诗,能领着读者进入一种诗境,让人看到形象,享受到韵味,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所以出语洒落,浑然省净,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出了它的魅力。孟浩然的作品标志着唐诗经过四杰、沈宋和陈子昂等人的努力达到了成熟的境地,已经形成了盛唐诗歌浑融完整的艺术风格,既有华彩,又有深刻的意境乃至宏伟气魄的诗篇了。李白、杜甫等人并不照搬孟诗形式上的“淡”,但孟诗在“淡”中所包含的浑厚、隽永、朴实、自然等素质,却被他们吸收并且向前发展了。

“淡”在王维诗中也有表现,王诗诗意的含蓄,往往是通过朴素

自然的语言来表达的,古人称之为“平淡”。他后期山水田园诗,多数有如信手拈来,具有平淡的诗味。如《山居秋螟》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洗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语言虽明白如话,但诗的含义却颇费揣摩。

王维这种含蓄蕴藉的诗风,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一直是作为形象思维的典范和耐人寻味的抒情方式来启迪后人的。中唐诗人韦应物、刘长卿、柳宗元、大历十才子,晚唐诗人司空图,宋代诗人梅尧臣、陆游、严羽、四灵诗派,清代诗人王士祯等,受他的影响很深。王孟的山水诗,在艺术形象塑造的成就上,远远超过了他们之前的山水诗派作家。他们的诗,一个重大的成就就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尤其是王维在这一方面的成就,远为其他作家所不及。苏轼说他“诗中有画”,一言既出,千古共鸣。王诗确有这个特点,但他除了写景如画,还往往能传达出环境中的音响,所以后人进一步指出:王诗“有声画”。但王维山水诗之胜于同时代山水诗的最主要特色,无论是“诗中画”或“有声画”都不独见于王维诗,在孟浩然和唐代其他山水诗人以及别派诗人作品中也大量可见,那么,王维“诗中有画”所独到的成就,在于他自觉地把诗与画的技法结合应用,除了他,别的作者是难以企及的,有人说“顾长康善画而不能诗,杜子美善作诗而不能画,从容二子之间者,王右压也”。这一说法,才可作为诗中有画的恰当注脚。《丁富田家有赠》 写了农村的早晨,《 渭川田家》 写了农村的黄昏,这是诗人对农村生活实质的素描;《 新晴野望》 写得

明丽而富有生气。诗人紧扣诗题,以艺术的彩笔,渲染农村的美,突出新晴后遥望所获得的新鲜印象。诗人从大处落墨,并没有描写村庄的美,反轻描淡写“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的四周环境,但却恰到好处地把树萦水绕的恬静山村点缀在诗人描写的美丽画幅之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明”、“出”二字,显出了山水的情态,“田外”、“山后”点出了画面的重迭位置,“白水”、“碧峰”交映,色彩又异常雅丽,它与静无氛垢的辽阔原野,树萦水绕的恬静农庄和谐地构成一幅有层次、有深度、诗意盎然的水墨画图。

王维的山水诗之所以能传神而在形象性方面更胜一筹,还在于其诗中画面、音响、动作的有机结合,这是“诗中画”的最高境界,也是王维山水田园诗最重要的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所在,以《山居秋螟》 为例,短短四十个字,不仅绘出了清晰可见的画面,而且传达出了融于画境中的音响,诗中有画,画中有声,静中有动,精确而生动地表现了特定自然景色的优美艺术形象和神韵,其写景的艺术和技巧可臻于化境了,就象一个巧妙的电影蒙太奇。此外,《鹿柴》、《 竹里馆》、《 辛夷坞》、《 鸟鸣涧》 都是刻意塑造静美的景物形象,出色地表现了大自然普遍存在的难以言状的静美境界,在艺术上突出的特点就是用动态景物来对比和映衬静态景物,在动态中写静态,又在静态中表现动态,达到静美的目的。南朝诗人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诗意,在王维被发展成为艺术表达手法。在《鹿柴》 中“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如果没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动景映衬,则山林中的幽静便不能表现得如此深刻。《 竹里馆》 里,独坐幽草,只有明月相伴的静景,没有弹琴和长啸也显不出。《鸟鸣涧》 中,春夜的山涧里,人静、夜静、山静,只有开败的桂花不停地落下,花落是动态,无音响,这两句已写出了鸟鸣涧里万籁俱寂的幽静,但不充分,后两句写月出、鸟鸣,映衬得这幽静的春山更加幽静了。大自然的幽静之景,他以前的诗人们也不止一次的体验,但没有能象他这样彻底按事物相比较而存在的客观原则,运用诗画结合方法如此完美地艺术再现出来。王维这种诗、画、声“三结合”的艺术特色,尤其是突出动态的特色,在他山水田园诗中可大量见到,形成很鲜明的一种艺术风格,这种特征的形成,同他一身三任-一画家、音乐家、诗人的三位一体有密切关系。

纵观王孟的山水田园诗,可以看出,在他们的诗中,创造了闲静清远的意境。在孟诗中,以清幽淡秀的景致为多,但也不乏雄伟壮丽的意象:《临洞庭》、《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等诗篇,都是意境阔大、风格雄放的作品。他的诗中交替出现雄浑和幽秀这两种意境美,从艺术角度看则是广泛的审美情趣的体现,然而,在他的诗中,最突出的是清美:“松泉多清响,苔壁饶古意。”“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落景余清晖,轻挠弄溪诸。”“竹露闲夜滴,枫风清昼吹”。清响、清听、清晖、清昼这些清景使人心旷神怡,触发清兴,写出清诗。这种清新流丽的美正是孟浩然厌恶人世的污浊腐朽,从大自然寻求精神补偿,也是他在诗中努力创造的艺术美。他的诗,绝大多数是纯真心灵的自然流露,很少有矫饰造作或雕琢斧凿的痕迹,他把纯真之情同清新之景结合起来,创造出最理想的清真诗美。如《过故人庄》 以

朴素的家长语,表达出清切有味的田家生活和清真淳厚的故人情谊,一片真情洋溢。又如《 夏日南亭怀辛大》,由夏夜水亭清幽之景,引出“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的心绪进而触动对友人的怀念,清真是他的审美景界也是他艺术美感的灵魂。

孟浩然主张静心观物,自然重在表达清幽山水和恬淡的隐逸情怀,他的诗爱标举个“幽”: 如《 夜归鹿门歌》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独来去。”这是典型的清幽之景,它深深染上了诗人孤独寂寞、消极出世的情绪,给人以幽冷孤寂之感。这种在清真、清幽、清淡、清旷中洋溢着清新气息的山水诗,是孟浩然在学习借鉴陶诗基础上的发展。从陶诗中学习了那清高绝俗的情趣,’活淡潇洒的诗风,用白描手法创造出清旷淡远的新山水诗,作为王维的先导,开盛唐山水诗派之先河,对我国山水诗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王维是描写闲静清新意境的圣手。作为一个“静者”、画家,音乐家和诗人,这四种气质使他能在自然界中捕捉到各种各样的“静”,并采用多种多样形式来描绘它们,用以表达各种各样的细腻之情,这不仅开拓了山水田园诗的意境,而且也开创了新的表现手法。

在王维现有的三百多首诗中,有五十多首写静的意境,比例之大为任何人所不及,而且静的状态各不相同,如写夜之静:“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惟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山中雨果落,灯下草虫鸣”。“洞房深隐竹,清庭闻遥泉”。

秋夜之静,竹林之静,僧房之静等等各不相同,相同的却是静中有动。“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谷静惟松响,山深无鸟声”。“谷静泉逾响,山深日易斜”。“花落家憧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写白昼之静,静的情态各不相同,但静中有动,也是共同的。

静动相因,相辅相成,这一艺术手法,对后世很有影响,在陆游《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李清照《声声慢》,张先《 天仙子》 等作品都可看到这一手法的影子。

孟浩然的诗歌创作,是初唐诗歌向盛唐高峰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作为王维的先导,开盛唐山水诗派之先。随后,以王孟为代表,形成了包括储光羲、常建、祖咏、纂毋潜等一群诗人在内的山水田园诗派,其中王维成就影响最大。在唐代流行一句“朝廷左相笔,天下右压诗”, 反映了王维独步当时,风行海内的盛况,杜甫也说“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对王维的诗十分赞赏。殷播在《 河岳英灵集序》中称王维、王昌龄等二十五人为“河岳英灵”而王维为之冠,谓其“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代宗皇帝好文,下令编辑王维诗歌,并作了“抗行周雅,长揖楚辞”, “时论归类,诵于人口’,的评价,从当时的情况看,王维的诗名在杜甫之上,只到后来才降为与李杜鼎足而立,如果从思想上比,王诗显然不如李诗,李诗不及杜诗,如果从艺术上比,则各有其特点,确实不分优劣。从以上的分析,可看到,王孟诗派在当时盛行的隐逸风气中,追求山林隐遁的生活,比较多地表现了隐逸情趣。在抒写隐逸情趣的同时,又出色地表现了大自然之美,将大自然原始形态的美,加以集

中、概括,达到引人入胜的艺术美,给予不同时代的读者以美的享受,满足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需要。陶冶人情,培育健康的生活情趣,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这种作用是不可抹杀的。他们这类诗章,宣扬祖国河山的美,客观上起着教育人们热爱祖国的作用,而他们在诗歌表现自然美方面的成就则更加不可低估。由于他们的大力写作,使我国古典山水诗歌艺术达到了高峰,使诗歌表现自然美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使诗歌中情与景的交融,诗与画的结合,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下载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区别特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区别特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解读

    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 内容摘要:历中,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王维精通音乐、书法、绘画,而且深得佛道理念熏染。他的山水田园诗同自己独特的审美理念融为一体,清......

    完稿 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中有画”(精选5篇)

    论文题目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中有画” 论文作者: 准考证号: 作者单位: 主考单位: 2011年 9月 摘 要: 苏轼在《书摩洁兰田烟雨图》中说:“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

    山水田园诗

    教学目的: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2、学习鉴赏田园诗的方法。教学重点:方法把握 教学难点:主旨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从山水田园诗景与情的关系导入“登山则情满于......

    山水田园诗

    古典诗歌鉴赏学教案——山水田园诗 教学目的:了解常见的山水田园诗的意境及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古代诗歌思想感情的分析方法及答案组成 教学环节: 一、导引......

    山水田园诗

    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发展脉络 田园诗和山水诗往往并称,但这是两类不同的题材。田园诗会写到农村的风景,但其主体是写农村的生活、农夫和农耕。山水诗则主要是写自然风景,写诗人主......

    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 一、简介 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

    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摘要:山水田园诗起源于晋代,其中代表是东晋时期的谢灵运和晋代的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已是代代经典相传的佳句,到了唐代,山水田园诗有了进一......

    李白与王维山水田园诗之比较(共五篇)

    浅谈李白山水诗之特点 2006级春季汉语言文学本科李晓华 内容摘要:唐诗在中华民族的诗词宝库中璀璨无比,在灿若群星的唐代诗人中李白可谓是众多诗人中的佼佼者,具有无法撼动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