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在电视机前静静的看完《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心中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在这个简单却有着丰富内涵的舞台上,耀眼的不是那些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有的是为了国家事业而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结束,令人敬佩,有的是为家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大家,感动了华夏儿女。
我想,这一刻,有很多人感动落泪,为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事迹。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善良坚强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
虽然,这只是一次评选,但却点燃了全中国的热情。虽然,这只是十个普通的人物,但却看到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有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感动,来唤醒心中的良知和激情。有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人物,来引领我们走向新的辉煌。
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用心去看世界,浮沉过后,去发现细节的感动!
第二篇: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至美的笑容,纯洁的心灵
——观《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有感今天,我观看了“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我觉得,今天才真正明白了无私的伟大。
那么,无私究竟有多伟大呢?以我的见解,是黄旭华爷爷用生命唱响的无声高歌;是刘盛兰爷爷一颗宽仁厚德的心;是陈俊贵伯伯心比金坚的精神;是胡佩兰奶奶伟大的医德。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一位感动中国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私的奉献。其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是胡佩兰奶奶和刘盛兰爷爷。刘盛兰爷爷,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用自己的部分生活费和拾荒得来的钱,资助给贫困学生。短短的三十年间,资助学生100余人,资助款数高达10万多元。这些,都是爷爷从生活中一点一点的抠出来的!这些年,爷爷没有吃过一餐肉,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除了必要的生活花费,其余的钱一分不少的捐给贫困学生。哪怕仅仅是5元,10元,20元......我想,这就是爷爷无私的奉献。
胡佩兰奶奶,称的上是中国年纪最大的“上班族”。你可能不会相信,她已经90多岁了。但是,她依然坚持给病人看病,并以崇高的医德,获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有时,有的病人没有钱治疗,她会主动垫付。而且,给病人开药方时,总是在在有效的前提下选最有效的药开。别人说她:“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
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这,怎么不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们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
他们也许默默无闻,却无私的向祖国、向人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甚至是生命。但是,我们会将他们永远铭记,他们也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啊,这至美的笑容,这纯洁的心灵!
第三篇: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白宇超
助学拾荒,大爱无疆
——感动中国人物感动我的清贫不失善良;年迈不失活力。他,一个九旬老人,没有温床暖枕,没有子孙绕膝,有的只是对失学儿童的怜爱和为孩子们圆上学梦的执著心。他的名字是——刘盛兰。
陈雨露这样评价他:“走过古稀,走过耄耋,老人没有更多语言,独以无声的行动有力的诠释着一个伟大民族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敢问世间能有几人,风烛残年却节衣缩食?布衣褴褛却倾其所有?形单影只却从者如流?病困交加却矍铄伟岸?这位老人,是用生命在助学。
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老人用来包钱的布块时,充盈在眼中的泪水无法抑制的决堤——那块发黄的布里包裹着零散的硬币,一角,五角,一元……老人饱经风霜的眼眸中,流露出了幸福的笑意,而那张笑脸的背后,我仿佛看到了他烈日炎炎下拾荒的身影;冷冽寒风中困苦的生活。
也许他比受助者还要清贫,但却比锦衣玉食者更加富足。不是所有贫苦人都需要捐助,也并非只有富贾才能扶贫。慈善与名誉绝缘、与地位无关,而是用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将善良的本真诠释到极致,刘盛兰就是这样的人。
善举往往一时易做,一世难得。面对着星星之火,行善之风终会燎原。总有一天小悦悦的惨剧不会发生,扶与不扶的问题无需纠结,“人之初,性本善”感动中国的意义正在于唤醒那一颗颗沉睡已久的善良之心。
风烛残年,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第四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6颁奖典礼》观后感
触摸故事,所有的时间上演,期待已久的十大人在中国2016年颁奖典礼终于广播,我特别早期坐在电视前面看。这次颁奖仪式使我非常感动,28年从事极其危险的固体动力燃料表面微塑工程徐立平技术员;十一年经历艰苦奋斗,筹集资金支持18,000多名贫困学生梦幻莫震高中校长;因为从疟疾治疗中使用的青蒿素青蒿素的分离和诺贝尔奖在医学中的开创性开创性尤先生教授......每一个动作让我读了很多。
每个故事都很有趣。我最感动的是官方的东方,我们为安徽宣城的人民感到自豪。2015年6月1日,重庆东方航运公司在湖北省长江中游工资水域沉阳设有东方之星客运码头456人。官员志愿加入海军工程大学救援队。面对危险,官员没有撤退,他勇敢地救出了两名幸存者在机舱内。虽然死亡的东方,虽然死亡的威胁,走在危险的边缘,他是不停地交付氧气和生活软管的通信信号,毫不犹豫地成为他的第二次成功搜索和救援 幸存者。他失去了最好的生活保证,水后,他的眼睛闪烁,鼻孔出血,耳痛。我想,他到底有什么勇气?在关键时刻,在生死之间,为了拯救受害者,有机会生出受害者。这是一个真正无畏的英雄。
第五篇: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不是所有的泪水都源自悲伤和痛楚,不是所有的哭泣都因为恐惧和怯懦。昨晚,所有的泪水都来自感动!因为十位平凡的人,更因为他们所做的不平凡的事迹,那一份感动重重的落在心灵最柔软的地方,泪水控制不住的溢了出来。
谁说人间没有真爱,谁说社会缺乏信任,谁说物质高于一切,谁说中华传统美德已经沦丧?
《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完美的诠释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真谛!他们身上的美德让我感动和敬佩,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好好的感悟。结合到自己的一些经历,其中黄旭华和姚厚芝这两位的事迹,更加让我触动。
首先说一说黄旭华老人:“自古忠孝难两全”,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毕业后的黄旭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忠——忠于自己的祖国,忠于自己的工作。舍弃小家为大家,隐姓埋名30年。错过了为父母尽孝,错过了为父亲送终,顶着被家人误解、被族人唾骂的压力,在一穷二白的年代里,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潜艇的研发,为了壮大祖国的军事力量,默默的、无悔的付出,终于成就了如今的中国核潜艇,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核潜艇之父,更是让人敬佩的中华好儿女!
想想自己,为了工作,为了事业,在年近不惑之年,远离年迈的父母,远离熟悉的朋友和环境,拖家带口奔赴一千多公里的盐城驻守。曾经,我内心也有诸多的不舍;曾经,我也认为这算是一种不平凡;曾经,我也觉得我可以因此而骄傲。但看看黄旭华的事迹,我的内心除了惭愧,就是惭愧,自己现在做的,还太不够好了,根本就不值一提。这是一次非常深刻的洗礼,对灵魂的洗礼,对思想的洗礼,同时也更坚定了我为工作和事业付出和奋斗的决心。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数字化,而在走向数字化的过程当中,更需要的是走向数字化的刚强!
心情激动,平复一下,再来说一说姚厚芝同志:“慈母手中线,三年锈大爱”,一想到电视中那因病痛折磨紧锁着的眉头,想到为儿女筹措学费锈巨幅十字绣而颤抖的双手。姚厚芝,这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母亲,您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母爱的无私,以及那一份对儿女的责任。父爱如山,母爱如海,您就是那浩瀚的大海,宽广无疆。看完您的事迹,我拨通了妈妈的电话,听着她的嘱托,想起她送别我时的泪眼婆娑,我的心再一次潮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