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娜+读书心得+在平和倾听花开的声音

时间:2019-05-13 06:4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莉娜+读书心得+在平和倾听花开的声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莉娜+读书心得+在平和倾听花开的声音》。

第一篇:张莉娜+读书心得+在平和倾听花开的声音

在平和中倾听花开的声音-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有感

甘肃省临洮县第三实验小学 张莉娜

去年十月份,我去西安培训时有幸聆听了薛瑞萍老师的讲座,并从讲座中知道了薛老师编写的《日有所诵》和《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上二年级啦》、《书声琅琅的三年级》《破茧而出的四年级》《五(2)班的语文故事》《教六年级的日子》等系列书,每一本书的名字都感觉非常有趣。培训结束后,我便迫不及待的从网上购买了《日有所诵1》和《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是长春出版社出版,薛瑞萍老师亲笔的一本书。它不是高深的教育专著,也不是简单空洞的实际案例,而是一位活生生的老师在我们面前展示着关于一年级学生学习的点点滴滴,读来感觉受益匪浅。书中详细记录了她为帮助刚入学的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尽快建立学校秩序、尽快形成学习能力的所作所为。

心平气和──该是怎样一种难能可贵的境界?教一年级还能心平气和?在薛老师的字里行间中我受到了启发,心灵受到震憾,与之产生了共鸣。2004年8月30日——2005年1月26日,多少个日日夜夜匆匆而过,多少件琐琐碎碎曾经发生。薛瑞萍书的前两部分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第一部分“走向平和”是原生态的教育随笔,也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教过一年级的老师都深有体会,一年级开始的日子,是和杂乱、焦虑、紧张这些词连在一起的。然而,一年级,又是孩子学习生活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班级没有养成良好的秩序,如果孩子的静心没有培养起来,如果家长没有和老师站在一起,可能,错过的,就永远错过了。于是薛老师把一年级的基调定为“心平气和”,从2004年8月31日——孩子入学的前一天,到2005年1月21日—— 一年级第一学期结束,详细记录了自己是怎样从焦灼走向平和,她的班级又是如何走过了艰难的时期,从而建立了良好的秩序。在这些原生态的叙述中,你会发现,很多人认为的一年级简单、枯燥的教学内容里竟也焕发着如此美丽的光彩;你会发现,一个学期下来,老师和孩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所在。从九月开学到一月期末的来临,薛老师在孩子们初入学的五个月里,从开始的“闹”,到后来的“静”,从拼音学习,到写日记的开始,都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孩子们不惧怕学习,进而热爱学习,慢慢进入读书人的角色。这一部分,薛老师用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们,孩子的心需要细心呵护,任何急风暴雨式的方式都有可能挫伤孩子的学习热情。第二部分“请跟我来”收录的是薛老师给家长的二十一封信,每一封信都是她的真情流露,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教师的责任感和爱心。其中不少观点是非常有益的,如她告诉家长们:要想让孩子们爱学习,自己必须先做读书人。“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为读书型的父母”、“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孩子需要你的扶助”、“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等等,这些都是从理解孩子和符合教育规律的角度提出来的,对每一个家长和教师都不无启发。

在这本原生态的教育教学随笔中,充彻了薛老师忏悔录式的自我控诉:有罚站了学生以后的愧疚,有拍桌子后的后悔,有拧了学生后的自责,有罚抄写数遍后的苦痛。这些毫不掩饰的自我暴露,对于薛老师来说,是一种强烈的自我反省。她在这种从不不间断的反省中,一天天地由浮躁而走向了心平气和。

在这本书中,总能隐约地找到自己的影子、学生的影子、家长的影子,却也在书中看到了自己与薛老师的距离,在读的过程中总会想,要是在带这个一年级之前,就看到这本书,我一定能做得更好。但静下心来再想一想,即使不带一年级了,书中依然有很多,值得我借鉴的东西。心平气和地管理班级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什么课堂常规,什么时间观念,什么家庭作业,简直是天方夜谭,因此我们总会觉得他们这也不对,那也不规范,恨不得一下子就把自觉学习、认真听讲、按时作业等等我们认为好的学习习惯都给养成了。但薛老师不是这样。开学初,薛老师的态度是“一要责任明确,二要慢慢加任务。就像现在对于行为规范的要求,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只强调安静一条。等这一条入他们心,真正成为班规了,再提其他的。样样都抓,必定样样抓不起来。”多么平实的语句啊,却把教育的有序性讲得明明白白。一年级的常规教育,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而孩子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做到。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只能一点一滴地帮助孩子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一段时间抓一个重点,达到了,表扬,再抓第二个重点。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孩子就能逐渐适应小学的生活。心平气和地学习语文

薛老师自己喜欢看书,看各种各样的书。她阅读《论语》《孟子》《诗经》,阅读《细胞生命的礼赞》《人类的声音》《我的精神家园》,阅读狄更斯、泰戈尔„„薛老师推崇黄庭坚的一句话——“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同时,她引导她的学生也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她让学生在书包里放一本课外书,作业做好时就可以看。她建议一年级的孩子学完拼音后读《365夜儿歌》,读读背背,增强语感。她和学生一起阅读《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窗边的小豆豆》、《鳄鱼怕怕和牙医怕怕》、《小狐狸买手套》„„读书已经成为薛老师的生活方式,成为她教学素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她认为教材是一条小河,课外阅读是大海,而教学就是把孩子们这群小鱼引到大海放养。薛老师说得多妙啊!她说“语文就像生柿子,有课外阅读作暖窝,是可以慢慢捂熟的,”回想自己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孩子屡教不会的情况,总会禁不住急噪起来,甚至大声斥责孩子的不用心,其实,加大分贝的声音只会让孩子心里更急,又怎能学得好呢?还是得静下心慢慢来。“写字也好,计算也好,只要那孩子尽力了,就是好的。”毕竟,每个孩子的智力水平不同,不能一味地总去和别人比。只要他努力了,只要他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就应该受到我们的肯定和鼓励。这样,孩子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对自己充满信心。其实,薛老师一年级的“心平气和”在我看来对于任何一个年级都适用,对于任何一个老师都应该有这样一个心态。只要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孩子,我们的心就会平和下来,我们的声音也才会动听起来。孩子们眼中的老师,才会是温柔的。每个孩子的智质不同,不能一味地总去和别人比。只要他努力了,只要他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就应该受到我们的肯定和鼓励。这样,孩子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对自己充满信心。

用“心平气和”来感染学生

闲下来时,我偶尔会捧着《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细细地读着,慢慢地在心中品味着书中那富有教育意义的话语。当我读到第一部分中的“九月:‘飘风不终朝’”,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也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多少次,我在盛怒之下,大声地呵斥,令孩子们惶然,心知不该却一犯再犯。有时,我也在想: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我会这样吗?我这是在损毁自己的形象啊!谁会喜欢这样的老师啊!我破坏了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呀!同样带的是一年级,我为什么不能心平气和呢?

记得在书中看到书中讲到的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寂静游戏”,“现在我们安静下来,我们变成了一块石头,我的头不动了,我的肩放平了,我的身子静下来了,我的手不动了,我的脚不动了,我像块石头。现在我点到谁的名,请你拿好自己的东西到门口去排队”。老师点名的声音越来越轻,孩子排队的动作也越来越轻。蒙特梭利非常提倡“品性涵养活动”。薛老师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不仅自己慢语轻声,还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做到。只有静才适合读书,适合思考,适合孩子的成长。孩子们好习惯的养成源于我们老师的细心教导,慢慢培养。

当然从薛老师身上学到的远不止这些,但至少我清楚地明白了一点: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和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是我今后每天都必须坚持的。教育是漫长而美丽的事情,一份耕耘必定会有一份收获,心平气和的心态对于我们很重要。让我们在平和的教育中去奉献,去静候,去倾听花开的声音。

第二篇:魏书生读书心得(张丽娜)

《魏书生的故事》读书心得

时间过得飞快,想想自己工作也已快五年了。送走的学生也是形形色色,各有各的样,也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酸甜苦辣。总觉得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不好管,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曾几何时渐渐和潇洒自如越离越远,苦和累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近期看了《魏书生的故事》一书,本书分为三辑:自强、育人、教书,共72则故事,观后思绪万千,感慨不已。既感叹其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切实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回顾这些年的教育教学生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为人师,为何一些简单不过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运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为看魏书生书的同时时常徘徊在脑海中的问题。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是息息相关的。也只有这样的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反思过去,作为教师,自己的责任心很强真是把他们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对他们严格要求,关爱有加;可是今天想来,自己对他们又了解多少呢?又有多少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朋友那样与他们聊天、谈心,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

在了解学生方面,我们也往往是从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表现上简单的了解和简单的评价学生,对那些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也不调皮捣蛋的孩子老师当然是越看越喜欢,也自然给他们的机会多一些;而那些所谓的“不讨人喜欢的孩子”有时就被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长此以往,孩子的发展当然是越来越失衡。这些都是我们所不愿看到了。因此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殊规律,而且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学了魏书生的有关理论,现在渐渐认识到了学生的心灵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好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区别只在于头脑中是非,好坏排列的顺序及比例不同而已。正是因为后进同学上进心的幼苗小而枯黄,有的常常被压在石头下,才更需要教师的同情、关注和扶植。懂得了这些理论知识,我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加以运用,果然效果明显,某些平时不听话的同学,调皮的同学经过一阶段的努力,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也更和谐了。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角色地位也在不断地变化。以前教师说的,学生就得无条件的服从,无条件的执行老师的安排。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人文性,也在不断提倡“人性化服务”。说到底其实我们的教育更应人性化,我们一直在说:要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就是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老师的昨天,学生犯了错误时的心情,老师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的错误时的心情就能认识更真切一些。这就是魏书生说的“用回忆的方法去感知”。

在本书中引起我最大兴趣的是魏书生关于“放松与快乐的诀窍”的深度剖析,我想作为一个老师、一个同学们与学校的桥梁的老师,一定要学会放松自己并把这种放松带来的快乐传递给广大的学生,使学生与老师只间能够更加亲密的联系在一起。放松与快乐在大学的教育中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是这也正能体现出我们为人师表的不同。在此书中位魏书生更是大胆的将“人是广阔的世界”这一论点提出,并阐述了详细的观点佐证,那么我认为人是一个宽泛的话题,就今天而言实在是难以下定结论,可看了魏书生的理解,我似乎也明白在教书育人这条道路上,我们必须是拥有广阔的世界的人,才能完成教育他人的使命与任务。我认为一个人首先要适应环境,享受美好人生。生活不能没有理想,但人类不能以理想主义的目光苛求生活。当代人应该为生活在这千载难逢的太平盛世而满足。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人应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的我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新的能力。只有自己不断更新了,世界在我眼里就总是新的。

读魏书生的书是一种享受,读魏书生的思想是对自身思想、灵魂的提升和升华,读了魏书生的书才知道什么是教书育人,什么是为人师表。

最后我必须承认的是:“魏书生不是一个一般的教育家,而是一个有一种忘我精神的教育家,是一个有真正共产主义精神的教育家,是一个宁肯牺牲自己也要拯救别人的教育家,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教育家。正如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吕叔湘早在1986年所说:

时代需要有更多的魏书生,祖国需要有更多的魏书生,人民需要有更多的魏书生,各行各业都需要有更多的魏书生。但愿此书能有助于更多的读者了解魏书生,学习魏书生;有助于读者收获更多的真善美,收获更多的自我超越和出类拔萃;有助于读者在平常、平淡和平凡的生活中,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如诗如画,如歌如舞,从从容容,快快乐乐。”

读过此书,我更加坚信“爱出爱返,福往福来;恨出恨返,怨往怨来”这个道理,教育是一项我需要用尽毕生之力去做的一件事。

信息学院

辅导员:张丽娜

2011年4月26日

下载张莉娜+读书心得+在平和倾听花开的声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莉娜+读书心得+在平和倾听花开的声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