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兰开二月,馨香四季——新蓝月访谈纪要
兰开二月,馨香四季
——[诗舞访谈]之特邀评委兰叶子老师
各位诗友:大家好!新蓝月[诗舞访谈]栏目有幸邀请到大家非常熟悉的著名女诗人——兰叶子老师,请她来谈谈散文诗的创作。
淡淡云裳:欢迎兰叶子老师做客“诗舞访谈”!您是彼此人非常熟悉的诗人,也是新蓝月的驻站诗人,还是本届诗舞活动联办协作论坛的代表和主要评委之一,大家都很喜欢你,您能做一下自我介绍吗?
兰叶子:首先我该向鸣之站长、阿芥及云裳朋友真诚地致歉!这个访谈提纲发给我已经有十来天的时间了,却一直因为忙于一些琐碎之事而未能按时完成,从舞会第二场拖到舞会结束。实在抱歉!还请大家伙谅解哈!
以下这段文字,是我通用的个人简介,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偷个懒,用它来回答这第一个问题吧:
兰叶子,曾用网名缥缈孤鸿,甘肃天水人。2003年接触网络后开始写作,在《散文诗世界》、《诗选刊》、《中国散文家》、《散文百家》等国内多家报刊杂志发表部分诗歌、散文及散文诗数百篇(首)。连续五年(2006~2010)有散文诗入选由王剑冰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年度《中国散文诗精选》(这个应该算是我这十年间最好的成绩);有诗歌作品入选《桃花诗三百首》;有诗歌作品入选《新时期甘肃诗典》;有散文作品入选散文百家杂志社选编的《散文百家十年精选》;有散文诗入选《21世纪散文诗排行榜》;有诗歌作品入选《甘肃的诗》;曾被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民刊——《新诗大观》编辑部授予“2005年度杰出诗人奖”;为2008年《情诗》季刊冬之卷封面推荐诗人。著有个人诗集《兰之语》、散文诗集《春天的秘语》。
迄今为止,创作诗歌约300余首(约11万字)、散文诗90余篇(约10万字)、散文30余篇(约7万字)。
代表作品有:
散文诗:二弦情思、丽江写意、二月笔记;
诗歌:桃花之殇、寻梦关山、内心的花园、现在、兰之语; 散文:寂寞是一种清福、喜娃、陌生。其它详情,在我的相关日志里都写过,在兴趣的朋友可以访问我的新浪博客相关链接了解:
《低眉信手轻敲键,漫抒心中无限情》——我与文字的缘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0918601009juu.html 《相逢是首歌》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0918601008vjo.html 《暗夜里的歌唱》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0918601009gwz.html
淡淡云裳:今年五月,鸣之站长为您写的那篇书评《兰之春色为谁妍》,让我们的对您和您的作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您谈谈这部《春天的秘语》散文诗集和写作的背景好吗?对于鸣之先生写的评论,您认为有哪些见解?
兰叶子:《春天的秘语》散文诗集收录了我近十年间所写的大部分散文诗,因为前面提到的这些年在散文诗写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就想给自己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吧。说到写作背景,似乎有,又似乎没有。就象我的这本集子的后记中所写道的一样:很多时候,我只是:“写一些心情在纸上,存一世孤独在心里。”,“用一段独白,几行文字,我在零落的抒情中和往事对峙。”(参见:《赶在春光老去之前,写下“安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0918601016tho.html)
在这里,让我再次感谢鸣之先生为《春天的秘语》所写的书评。从《兰之春色为谁妍》的写作时长和字数、特别是正文内容来看,他在写这篇评论之前,是做足了方方面面的功课的,不只是对这本诗集中的所有篇目都进行了认真仔细地阅读,甚至对我早期的诗歌作品以及多年前在中华论坛所发的其它文字也重新用心地翻阅过。仅此一点,就让我很感动。
鸣之先生对“秘语”一词的解读,也正是我的本意,以后再有人问我为什么是“秘语”而不是“密语”时,我只可将鸣之先生的在此评中的解读说与他们即可。:)而对整本诗集的评论,因为前期做足了功课,所以写得很透彻,很到位,所用的总结性语句在我看来的确很享受。:)当然,有些赞美之词明显是夸张了些,但我可以理解成为鸣之先生对我一贯的鼓励吧!
淡淡云裳:我们注意到,您的诗作以散文诗为主,而且您出版的《春天的秘语》也是散文诗集。您是怎样看待散文诗的?您为何要选择散文诗这样一种写作方式呢?您能和我们谈谈写作的体会吗?
兰叶子:散文诗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文体,相对也写得较多一些吧。大概是在小学的时候,读到过少量惠特曼及泰戈尔的散文诗,就很喜欢。到后来初学写作时只是写一些心情文字,也并没有刻意地去写诗或者写散文诗,只是觉得这样的写法似乎很适合我自己。再后来,在学写诗歌的同时也尝试写一些散文诗,对于我个人而言,大概是感觉散文诗的写作更适合抒情吧,还有一点,就是与诗相比,散文诗没有诗的韵脚、节奏、音节、行数、排列,即没有诗歌的外形式的羁绊,所以写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这些年写作的体会是,无论任何一种写作,都无捷径可言。多读多品多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唯一途径。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认真阅读,在阅读中多加思考多加感悟,拓展视野,从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充实自我,并把这些营养借鉴和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
淡淡云裳:鸣之先生对您的散文诗评价了极具“散文的抒情、诗歌的意象、童话的梦幻”三大突出特征,这让我们耳目一新,请问您扎实的文学功底是先从诗歌开始的,还是先从散文开始的?对我们有些初学者先从哪些方面练笔较好?您能简要介绍一下您的诗观或创作观吗?
兰叶子:这个问题还真有点不好回答。我不是科班出身,所谓的一点功底,还应当是因为小时候有得天独厚的读书条件才积攒了那么一点点吧(我母亲是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员,从识字起我就每天能读到大量的报纸杂志以及图书馆的所有藏书)。而所谓的写作,最早只是将自己的心情诉诸与文字,从日记开始,写一些只有自己读得懂的文字。到后来学写、仿写自己喜欢的名人诗作,慢慢尝试各种文体,再偏向于自己喜欢的写作方式。
对于初学者,我觉得还是自己喜欢诗歌就多练诗歌,喜欢写散文就多写散文,顺其自然最好。在我写作的这些年中,前辈、老师、朋友、读者对我的建议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我写诗歌有灵性,所以应该多写诗歌,有的说我散文比诗歌写得好,要我多写散文,有的说最喜欢我的散文诗,要我主攻散文诗,还有的说我的文笔细腻,写小说也一定不会差„„刚开始听到这些建议的时候,我也很迷惘,不知自己究竟应该写些什么。再后来仔细想想,还是觉得顺其自然,不管写什么,随心就好(虽然说把自己的身世写成一部小说是我从小就有的一个心愿,但我至今还不敢尝试呢)。
我的诗观:诗歌是一枚尖细的针,在你心灵的最柔软处,剌一朵斑驳的花,痛着,淋漓着,美丽着。
我的散文创作观:用真实的感情体悟生活,用朴素的语言抒写人生,直面内心,沉淀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淡淡云裳: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的情感更加细腻,感触更加敏锐,您觉得作为一名女性诗人,性别的差异对诗歌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上会有哪些优势?一名女性作者在写作时,是否需要掩盖那些凸现于作品字里行间的特质情绪?
兰叶子:如您所言,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的情感更加细腻,感触更加敏锐。而这种细腻与敏锐,正是女诗人的优势。这样的优势,更有利于女诗人对灵感的捕捉、对意象的呈现和对情绪的渲染,有利于对诗歌语言的选取和构架、有利于情感的抒发和表达。
如果刻意去掩盖那些凸现于作品字里行间的特质情绪,也许上述这些优势就不存在了吧。但从另一方面讲,女作者的作品大多以比较含蓄、委婉、精美的笔触来抒发自己的思绪。比如我们常在一些经典的人物和作品的评价介绍中看到的,都可从某些方面大致了解女诗人的鲜明特征:
一是被称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中国当代女诗人舒婷,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作品《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她擅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她的诗歌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的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用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二是当代著名画家、诗人、散文家席慕蓉,她于一九八一年出版了第一本新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旋风,诗人以七里香为背景,追忆二十年前的青春往事。1981年出版后曾在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席慕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她的爱情诗句也总是透着一股淡淡的忧伤,那么温婉哀怨,令人魂肠愁结、不能释怀。她的诗歌和散文,会让人感到情感在安静和淡然之中涌动着。而其伤感和隐喻之凄美也常常跃然纸上,就像女作家在散文中流露出的: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物都会改变,而且改变得很快,改变的很大,因此,我已经开始提防起来了。每次碰到那样时刻的时候,心里早已筑起一座厚厚的墙,把最柔弱的一处保持起来,竭力使自己不要受伤。几次之后,墙越筑越厚,在日子久了之后,竟然会忘了在自己心中,曾经有一处不能触碰的弱点了„„从此,这一处地方就变成了我的一种隐秘的疼痛,也因而更变成了一种隐秘的安慰。每当我想逃离永远堆积在眼前的工作的时候,每当我心里觉得非常疲倦的时候,我就很想一个人再去一次淡水。想去走一趟那条长长窄窄的老街,想去再坐一趟渡船,再渡我一次,渡我到对岸。渡我到我的对岸。——(《八里渡船头》节选)
淡淡云裳:当下诗歌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对于诗歌的评价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独 立的标准。那么您认为一首诗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称作好诗?什么样的诗歌是最打动您的?
兰叶子: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有一个标准的定论,也无法做出一个什么样的定论,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我个人而言,能打动我的诗,便是好诗。我所理解的一首好诗,就象是一首歌、一幅画,或者是一团火,一汪泉„„它可以是深刻的、热烈的,也可以是浅显的,忧伤的。
我认为一首好诗应该至少应具备的几项品质包括:
一是内在诗情美。指诗歌要表达的具体意图和隐藏思想。一首好的诗歌作品,所呈现给读者的思想感情无论疼痛也好,幸福也罢;隐忍也好,张扬也罢,都必须具备真、善、美的品质,读后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美的愉悦,能够让人热爱生活、珍惜时光。而诗情美的重点便是真,只有用真心、真情写出来的诗,才是好诗。
二是表达形式美。意思是指诗歌在承载具体内容时所用的修辞方法。一首好诗的表达形式很重要,它不仅起到了一个作者和读者之间沟通桥梁的作用,还让我们品味到一种诗歌独具的画面美和韵律美等。
三是语言美。有诗人说过:好诗应该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句。这一点,我深以为然。语言美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个是通透——记得胡适先生说,一篇好文,最让人手不释卷的是平白的文字勾勒出极妙的意境,文字最高深的技巧在于内敛。现代诗歌在用词时讲究一个通透,就是这个意思。另一个是凝练,诗歌在如此短小的篇幅需要表达比较深刻和广泛的内在承质,语言的凝练提供给读者众多的歧义和留白。
具备了以上品质的诗歌,便是能打动我的诗歌。
无论是现实主义的诗歌还是浪漫主义的诗歌,充满真情实感,充满哲理,含蓄、隽永,唯美,真挚,便能够魅力永恒,广为流传。
我喜欢的诗歌很多,要一一列举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呵呵。记得上初中开始,便经常分类抄录古今中外的好诗,手抄本大大小小竟有数十本。
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邂逅》、《莲的心事》、徐志摩《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余光中的《乡愁》、北岛的《回答》、食指的《相信未来》、里尔克的《沉重的时刻》、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雪莱的《西风颂》„„这些都是初读时便能打动我的诗歌,许多年后,仍然是我喜欢的诗歌。
淡淡云裳:再次感谢兰叶子老师接受访谈,也感谢和能够分享您的创作经验和对诗歌的真挚热爱精神,我代表所有的喜欢诗歌的朋友们向您表示诚挚的敬意!
兰叶子:谢什么啊,大家都是爱诗歌的人,大家也就都是朋友。最后,我想对大家说: 热爱生活!热爱诗歌!快乐生活!快乐写诗!感谢云裳!感谢鸣之!感谢新蓝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