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焊工大哥写的打油诗(共)
本文摘自: 无损检测招聘网(http://ndtcn.org)
身边烟雾缭绕;装备皮帽手套;面对那永远焊不完的焊道;心情无比的烦躁;此刻的我真是没招没唠;心想埋头苦干可能是成功的必经之道;可怜我青春年少;已是满手血泡;看那烫的千疮百孔的袜子和外套;忽然明白丝衣**可能就是这样发明和制造;若不是看见那一打打的钞票;我真想干了那预备好久的耗子药!别以为付出就有回报,以为中国石油是你的骄傲,我草我草,这样想的不是白痴就是傻冒,看见同行们痛苦的大喊大叫,我也曾向上帝祷告,让我们也开上丰田霸道,也有美女投怀送抱,让咱也当一把风流大少!可等来的却是旁人的冷眼与嘲笑,上帝说:焊把是你的荣耀,苦海就得你跳,只有学好盖冒,才是发家至富的秘密通道。上帝开的玩笑,使我仿佛掉进了冰窖,单身的我本就没有依靠,为何还要给我安排这样的打击和圈套,每当看见情侣们嘻戏打闹,不着调的瞌也敢外唠,我真想给他们一顿飞脚垫炮,心想挺大个人了也不闲害臊,但冷静的大脑没任由我胡闹,为了免了那不必要的脚镣和手铐,我呸了一口骂了句俩山炮!没有爱情的人生跑道,是多么的无味与枯燥,盼着爱情之剑早日出鞘,让喜欢我的人如山洪海啸,爱我到无可救药,为了梦想的一天早日来到,我无可奈何地拿起了焊接面罩,为我庸禄的人生画上完美的句号。。
第二篇:写打油诗有什么讲究?(推荐)
写打油诗有什么讲究?
曾经有人这样问有书君:“怎样才能写好古诗?我是零基础能学会么?能不能教一下我?”
其实,有书君也是在学习的道路上,还不足以教大家。但是,根据有书君学习诗歌的经验,有书君觉得,对于零基础的书友来说,可以先从打油诗学起。
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多学,多练。只要你能坚持下来,你就一定能学好。
通过一年的学习,有书君不仅掌握了打油诗和基础格律诗的写作技巧,对于歌词创作也略有研究。
下面这首《三月》就是有书君写的,已经被一个叫做丑丑的艺人谱了曲,现在拿出来显摆一下,有机会也可以唱给大家听。三月
作词:揽月妖星作曲:丑丑原创
画一盏云舟自在飘荡写一蓑烟雨把碧波荡漾 看悠悠渭水悠悠流淌差春风牵走两岸的鹅黄 唱一首苍茫追逐月光和一篇新词把落花感伤 望悠悠梦中悠悠目光着晨雾迷漫她的体香 缀一颗相思在遥远村庄点一支忧伤把思念遗忘 踏悠悠古道悠悠情长是谁的羞涩又染红了宫墙 三月里桃花正吐芬芳我愿和你一起沉醉他乡 走过了青春依然向往远方有星光落在我身旁 „
为什么要提到歌词创作呢?因为诗歌就是起源于民间的歌谣,被大家口口相传,一代一代传唱下来的。
今天,有书君就借题主的问答,给大家仔细说一说打油诗。一,诗歌起源简述。
诗歌起源于民间的民歌,我国最早的一首诗,叫做《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它的意思就是把竹子砍断,然后再连接起来做成弹弓,用泥土做成弹丸去打野兽。
任何一首流传下来的民歌都有着优美的韵律,即使单念歌词,也是朗朗上口,又容易记忆。
而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随后便逐步发展,一直延续至今。
打油诗通俗易懂,诙谐幽默,要求不高,写起来也相对容易些,易于被接受,也便于记忆。所以,大家觉得格律诗难学,平仄难懂的,可以先从打油诗开始练习,逐步推进。二,打油诗和顺口溜的区别。
也许有的书友不以为然,不就打个油吗?谁不会呀?看我的:
一二三四五六七,麻子扛枪打野鸡。七六五四三二一,你说稀奇不稀奇? 多简单啊,这不是张口就来了吗?对不起,你那不是打油诗,你那只是顺口溜而已。这有区别吗?当然有了!
打油诗毕竟也是诗的一种,基本具有诗的形式,不仅要求语言精炼,押韵,还有意境上的讲多讲究。
打油诗只是语言不大典雅,含蓄,意境不够深邃。而順口溜不讲意境,不象诗那样刻求精炼,在押韵上也只求合辙,韵脚变換较多。三,什么是打油诗?
如果把格律诗比作是阳春白雪,那么打油诗就是上不了台面的下里巴人。
而我们通常把这种:用词随便,用语俚俗,拙朴,别致,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的,很口语话的诗歌,称为打油诗。
大家不要认为打油诗简单就心生轻视,关于打油诗的由来,这里还有个典故。
话说唐代有一个人叫张打油,有一天,他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诗叫《咏雪》,诗云: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短短四句,诙谐有趣,生动形象。
从此张打油和他的打油诗名传千古,后来者便把这一类随意俚俗不讲究的诗就称为打油诗,而张打油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打油诗的鼻祖。
那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首打油诗它是押韵的,而且是124句押韵。这样读起来就朗朗上口,更容易流传。在唐朝的时候,诗是拿来唱的。而且那时候造纸术也不发达,依然是用竹片子写字的;当然,也有人用丝帛写字,但是丝帛的价格太高,一般人用不起,只能靠口口相传。如果你写的不押韵,就不便于记忆,很难以流传下来。这首诗通篇写雪,但不见一个“雪”字,然而雪的形神却跃然纸上,尤其是最后一个'肿'字非常传神,意境深远。在这里,肿,这个字就是诗眼。诗眼就是使整句诗都活起来的那个字。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就是诗眼。
那么,有人要问了,既然说的那么好,为什么又说它是上不了台面呢?
我们都知道,唐朝是一个以诗取仕的朝代,在那个全民作诗的年代,他的诗歌创作无限繁荣昌盛,只要是识字的人都会来两句。
唐朝,是一个缺什么都不缺诗歌的朝代,所有非正统的都是上不了台面的。
好,咱继续说打油诗。
相传宋代大才子苏东坡长着一张驴脸,特别长。而苏小妹的前额特宽,所以兄妹二人就经常互掐,互作打油诗戏谑对方。这一天,苏轼看见小妹从房里出来就吟道:
前脚未出闺房内,额头已到华堂前。
苏小妹也是一个才女啊,当然不甘示弱,便反唇相讥道:
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始流到嘴边。
你说苏东坡这脸该有多长啊。说道这,有书君又想起以前听过的一个相声,说两个人比赛吹牛,看谁的个子高。路人甲说:我因为每天走来走去,天空把我的头发都磨掉光了,所以成了秃顶。(现在你们知道有书君为啥也是光头了吧~)路人乙说:哪算啥,我上嘴唇顶着天,下嘴唇顶着地...(艾玛,啥也不说了,伤不起啊)说起打油,还有一些历史名人都写过很出名的打油诗。
比如明代的唐伯虎,因为宁王造反的事件影响到他,差点被抓起来杀头,从此心灰意冷,无心仕途,就写了一首打油诗挂在自己书房里表明心志: 不炼金丹不坐禅,桃花庵里酒中仙。
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四句话行云流水,寓意深刻。
还有隋唐演义,不知道大家都听过没有。里面有一段贾家楼聚义,秦母过寿的段子,说程咬金看见大家都献诗的献诗,献宝的献宝,也想卖弄一下,又不识字,一着急,憋出来一句祝寿词来:
老娘不是人,王母娘娘下凡尘。这个打油也很有意思。你可以想象,当第一句说出来的时候,秦母也是被雷到了,目瞪口呆啊,心说话:这小兔崽子,咋说话呢。
秦二哥那脸色当时就从黄色变绿色,又从绿色变黑色了,心说话:这二货,不会说话不会磕头么,瞎咧咧啥。然后第二句一出,两人都松一口气,哦,原来是这样啊。
在这里,也只有程咬金才能说这句话,其他人说不合适。大家以后再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物与人物的特点和关系。
为什么说只有程咬金可以这样说呢?
第一,程咬金不识字,是文盲,说错了也就哈哈一笑。第二,程咬金和秦琼是什么关系啊,姑表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好了,扯的有点远了,我们继续来说打油诗。
据说,欧阳修有一次出门旅游,遇见一个读书人打扮的人。那人也不认识他呀,就邀请他一起去拜访文坛名宿欧阳修。老欧一看这自己拜访自己也挺有意思的,就答应了。一路上,那个读书人做了几首诗,不过都是只作了上半首,后半首就卡住作不出来了。当他们走了一程,弃车登船后,走了不远,那书生再次诗兴大发,吟道:
二人同乘舟,去访欧阳修。
说了上半首,后面又接不下去了,老欧一看憋不住了啦,就续了一句: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真是妙趣横生,一语双关。现代打油大师老树写道:
几粒花生米,一瓶二锅头。天下有人管,我发什么愁。
然后配上自己的画,既生动又形象。
四,怎样写好打油诗?
要想写出好的打油诗,立意一定要新颖,用词一定要得当。第一,一定要押韵。第二,就是语言要通俗诙谐。
第三,就是尽量运用修辞手法增加它的生动性。第二第三相信大家都会,那么我们就来说说押韵。
押韵也称压韵。韵者,韵母也。用同一个韵的字放在句尾,使之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就是押韵。
如:情qing,京jing,英ying,明ming,听ting...等等,具体可参照中华新韵表,简称新韵。又称为今音。注意:
我们后面要学习到格律诗,按照官方的规定,一般在官方正式征文中,作格律诗须遵行平水韵表,简称平水韵,又称为古音。这和新韵是不一样的。
因为古代人和现代人在发音上存在的差别,平水韵中的很多字用我们现代汉语的发音读起来很别扭,根本不押韵。但是,古人大哥确实是那样读的,所以,在以后练习的时候请大家一定要注意。
由于押韵的字都放在句末最后一字,所以叫韵脚。记住,下次谁再问俺什么是韵脚俺就和谁急。
最后,有书君教给大家一个速成口诀:
多吃猪脚,便知韵脚。多啃猪蹄,不用学习。一日一蹄,赶超飞机。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第三篇:院长演讲写打油诗
“四年辛苦不寻常,课桌前,砚湖旁……一次次忧心上考场,几回回兴奋下课堂。偶有短路走迷途,撞了南墙,受了轻伤,苦涩独自尝。更有执着求真知,咽了怨气,灭了彷徨,‘双证’装行囊……”
这不是学生论坛上的下载打油诗,而是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院长陈俊明2009年毕业演讲的开篇,一时,掌声雷动……
这是《给毕业生的一份非保守祝福》,陈俊明颇为得意。今年,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根叔”的毕业演讲红透大江南北的时候,陈俊明骄傲地说:“2009年,我就比根叔还放肆了!”他豪言:我以说官话套话为耻!
讲什么
先整首打油诗 我比根叔还放肆
“今年李培根院士这个话题炒热了,我们这些就被淹没了,你看我们去年那个玩法比他还要酷,还要炫,当时的热词全部都上去了。同学们掌声雷动,文本稿子下来就被同学拿走,还在QQ群里传。”
55岁的陈俊明是成都理工大学的“土著”,从读书到任教,至今28年。他又是学校的“潮人”,以生动风趣的语言享誉学院。
2007年年底,陈俊明担任文法学院院长。2008年,他送走担任院长以来的第一届毕业生。“我当时就已经有意识,就是不搞那种保守的演讲,我所说的保守的就是正统的,就是念的,就是官话,套话。”
2009年,在他的第二次毕业演讲中,他开始了“放肆”。他说:“我看了下,我比现在这个‘根叔’还放肆。很放肆。先整了首打油诗,那个打油诗我就是用的江城子的自度曲,把我们学校的一些环境串了起来,也把学生的起居生活串起来了。”
演讲中,他加入了一些比较炫的东西,“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胜利的人生不需要张扬”,小沈阳也被他引入演讲。
怎样讲
要讲大家喜欢听的道理
为何有了非保守演讲的想法?“我的基本想法,一是要给人家讲道理,但是要讲人家喜欢听的道理。第二就是在互联网时代,一定要使用你的演讲对象喜欢的语言。真正的真理是很简单的,不是晦涩的凝重的真理才一定是大道理。”
每年的演讲,他都很纠结,讲什么,怎么讲?眨眼就到了2010年,陈院长将送走第三届毕业生,“今年呢,稍微显得正了点,更加凝重了。“
2010年6月22日下午4时许,成都理工大学国际会议厅里,文法学院2010届毕业生的典礼在此举行。台上,陈俊明正在激情演讲。这一幕,这席话,或将成为很多人多年以后的回忆,成为大学生活的最后华章。也许,他送给大家的三个问“我是谁?到哪去?怎么去?”会时时响在大家耳边,自思、自诘、自省……
“就是一点关切,一点寄语。”陈俊明这样定位今年的毕业演讲。“作为过来人的我,秉承一个古训,送人千金不如送人真话。”
学生说
陈院长和根叔各有特点
2009届毕业生苏璐佳不久前在同学的QQ空间里,同时看到了根叔和陈院长的讲话。“陈老师的演讲,语言上更加生动风趣,很多点评很经典,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记忆。根叔的语言上也很有特点,用了很多时下的热点词汇,思维逻辑很清晰。”
“我是谁”“到哪去”“怎么去”这三个问题,让今年的毕业生康晓薇深思。“我是一个肯为自身的目标去努力的人,有点工作狂,希望自身是个女强人。到哪去,我的理解是人生要有长期的规划。现在我报了西部志愿者计划,将来我想通过自身的努力考取公务员,并有所成绩。怎么去,我想就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以做大事的态度去做每一件小事,尽自身最大的努力去做。”
在她印象中,陈院长很有才气,知识广博,他的博客上有很多时评,见解独到,很有思想。虽然是个院长,年纪也有点大了,但一点也没有官架子。
毕业演讲“三问”毕业生
“我是谁?”这是一个经典的哲学命题,更是一个永恒的人生困惑……无妨略加提醒:年轻是你们最大的特点,阅历是你们最大的短板。投资,你们没有本钱。投机,你们没有经验。投靠,你们没有靠山。绝对不会选择投降的你们应当知道,正因为年轻,有的是机会可以从头再来。正因为年轻,其实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失败。正因为年轻,许多被叫做“过错”的东西都不值得挂虑。正因为年轻,绝大多数的尝试都总是饱含合理的意含……
“到哪去?”我从学校来,要到校外去;我从贫穷来,要到富裕去;我从实际来,要到理想去;我从昨天来,要到明天去;我从曾经的闲适来,要到可能的艰苦去……窃以为,挣到很多的钱并不是你们的最佳去处,挣到很大的名也不是你们的最佳去处,唯有那兴趣、喜好和职业三者的高度融合,个人追求、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三者的有机统一,才是你们人生去处的真正最佳。
“怎么去?”走在自家路上,就可以完全不顾旁边的白眼、斜眼、闲言碎语和玻璃小鞋,还可豪迈地回击“走自身的路,让他人去说吧。”然而倒霉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专属于某一人走的路,所有人生的路都是公路,都很拥挤,路上不时有因堵车而批量制造的“路怒”一族,个别僻静的路段甚至还藏有车匪路霸。因此,你们必需学会遵守交通规则,必需学会借道而行,必需学会忍耐可能的堵车,必需学会对付车匪路霸,必需学会必要时另择他路,必需学会可能时选走捷径,必需学会不得已时再走一段弯路。
第四篇:写尽世间百态的打油诗
写尽世间百态的打油诗
在我国诗歌的海洋中,有一个深受大众喜爱的诗歌流派,叫做打油诗。此类诗歌之所以经久不衰,有极强的生命力,是因为上至饱学之士,下至无知之民均无阅读障碍,都可明了诗中蕴含的思想,并且都还能诌上几句,人人均可“打油”。然而,打油诗自问世以来,却一直未能登上大雅之堂,难望严肃、正统文学之项背。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因为打油诗着一个“俗”字。其实,有时“俗”到极至恰恰就是“雅”到极至,大俗便是大雅,用这一标准来评价打油诗应该不算为过。
据说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朝,是由一个叫张打油的书生开创的一种诗体,他的《雪诗》应为打油诗的滥觞,全诗如下:“江上一笼统,并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全诗抓住雪景特点来进行描写,读者仿佛置身于漫天飞舞的雪花之中。前两句由远及近,远处的江面被纷飞的大雪笼罩着,近处只剩下一口水井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四周茫茫一片。后两句具体描写近前之物——狗:黄狗已分辨不出原来的颜色,白狗身上的积雪使它臃肿了许多。此诗一出,语惊世人,人们纷纷仿效此诗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给诗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打油诗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了极其广泛的社会生活;语言大都运用俚俗口语,用明白如话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人家养子爱聪明,我为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而鲁,无灾无害到公卿。”(苏东坡《洗儿》)诗中有悖于常情的期待,抒发诗人对朋党相争之祸、摧残人才之行的不平之气和愤懑之情,是对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社会现实的无声控诉。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便是乐观旷达如苏东坡,也流露出无奈之情,他在另一首打油诗中写道:“无事只静坐,一日如两日。若活七十岁,犹如百四十。”几多苦涩,几多辛酸,都蕴含在这种荒唐的计算时间、寿命的方式之中,风趣幽默的背后自是含泪的微笑,诗人用打油诗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士不遇”的大主题。
有一被朝廷招安的海寇郑广,因同僚不甚礼遇,于是当众作诗曰:“郑广有诗上众官,文武看来都一般。众官做官却做贼,郑广做贼却做官。”快人快语,直斥道貌岸然的假正经之流,那些不蒙“强盗”之名而所作所为却比“盗贼”更甚的“相群相党,上下为蟊贼”之辈才是真正的强人。这首诗以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语言揭露了封建社会中官场的腐朽与黑暗。
打油诗既可言志,也可抒怀。大才子唐伯虎因生活困顿不堪,到了除夕年货还没置办齐全,唐伯虎作诗以咏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闲无一事,竹量寺里看梅花。”这种安于贫穷、闲适自乐的情怀,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安贫乐道”思想的承继,但我们仍能从那个林中漫步的背影中读出落魄、失意的灵魂。张、吴两家为界墙之事争执起来,张家写信求在朝为官的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出面干预。张英得知后,写诗一首寄给家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的豁达大度和明于事理,自然让斤斤计较、鼠目寸光之辈汗颜。于是,张、吴两家各向后退让三尺,才有了后人津津乐道的“六尺巷”,足见这首打油诗的魅力。
有一首极为有趣的打油诗不能不提,这就是明代解缙写的《解嘲诗》:“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跌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据说是诗人四五岁时,雨天路滑不慎跌倒,惹得周围人大笑,于是“打油”一首,回击众人以解尴尬处境。
在新时期,人们也用这种喜闻乐见的诗歌样式来反映现实生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领导干部都下乡深入基层,但所作所为已大不相同,民间的打油诗给作了形象的描绘:五六十年代是“下乡背干粮,干活光脊梁。早上挑满缸,晚睡硬板床”,七八十年代是“下乡坐吉普,小肚吃溜鼓。啥事都不办,一天三块五”。对比鲜明,高下自见。打油诗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是极为丰富的,而后人必将会发挥、光大这一诗歌传统,使之步入文学大雅之殿堂。
第五篇:保安写打油诗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
保安张青汉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知识分子一样,他制服的上衣口袋里总是插着两支笔。不忙的时候,他就会提笔在保安亭里写字,有打油诗,也有秦腔词。最近,他的又一首打油诗出炉,提醒同学们寒假期间注意安全。看到这首诗的同学们都说,张师傅是校园里的“第一暖男”。
52岁的张青汉是长安区人,文化不高,初中刚上了一个月,他就因为逃课去看秦腔而退学了,之后一直务农,一年前,来到西北政法大学西门做保安。
“老张可是我们保安队里的能人,工作也好,字也写得漂亮。”保安队队长李师傅说:“没事儿总见他在那里写写画画,有时候他灵感来了,十几分钟就出一首打油诗呢。”
昨日中午,记者在学校西门见到了张师傅贴出的一首打油诗,“准备回家过新年,保安张师心良善,叮咛你们事一件,车上人多太混乱,小偷趁机来作案,手机和钱保管严,贵重物品别露面,遇见生人少交言……”不少学生路过时,都会停下来看看张师傅的新作。“张师傅以前就经常写呢,最近快放寒假了,他又出新作了。”大一学生小袁说:“虽然打油诗的词语都比较浅显,但都是大实话,也特别有用,值得我们看一看。”
张青汉说,自己虽然干这份工作才一年多,但特别热爱这份工作,也喜欢每天和学生待在一起,“和年轻人在一起,自己也觉得年轻了不少,所以也想尽自己最大的力去爱护他们,每次想到一些该提醒学生们的事儿,我就会编成打油诗贴出来,让学生们看。”他说:“有段时间学校里丢电脑的特别多,我就写诗提醒。最近快放假了,害怕学生们出门打到黑车被骗,我也写成诗提醒。”
除了写打油诗,张师傅一手好字也让人惊叹,在他的口袋里,有很多张自己平时练字的纸,“有几张被别人要去了,大家都说我的字写得好,我自己也喜欢练,没事儿就写两笔。”
许多大学生表示,学校里有这么一位“暖男”做保安,让他们觉得特别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