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词卷 第二十八课 铁山中心小学 吴美玲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词卷)第二十八课 昭君怨·咏荷上雨
铁山乡中心小学 吴美玲
电话:*** QQ:1031294336@qq.com
一、教材分析
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千百年灿烂文化中的精华,那富有民族性精华的古典诗词,在今天仍然有着无可比拟的美感教育作用。中国向来有“诗国”之称。词是与诗并驾齐驱的一朵奇葩。词最初称为“曲子词”。北周和隋代,士人宴乐时常演奏一种新型音乐一燕乐,又叫宴乐,是由西域胡乐和民间音乐融合而成。它最初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极尽艳丽浮华,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后来,随着其内涵不断得到充实,升华为一种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学体裁。宋代,是词的鼎盛时代,名篇佳作不断涌现。明代,有学者将词区分为“婉约体”和“豪放体”。清代王士禛继承此说,认为词派有二,即“婉约派”和“豪放派”。自此,两派之说盛行。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编写的《中国古典诗词欣赏(词卷)》所选作品,既有苏轼那种“大江东去”的豪放,也有柳永那种“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每一篇佳作都是词人的一种生命体验,诗意浓郁,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语言、情感、美学的熏陶。
而《中国古典诗词欣赏(词卷)》第二十八课选录了宋代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这首小令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自己梦中泛舟西湖和被雨惊醒后的情景。上片写梦中泛舟西湖花底,骤雨打篷,从梦中惊醒。下片写醒来所见景物,与先前的梦境相映成趣。本词构思巧妙,意境新颖,梦境与现实对照写来,曲折而有层次,极富变化,细细品味,似乎看到晶莹璀灿的珍珠在碧绿的“盘”中滚动;似乎嗅到荷花的阵阵幽香,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二、目标设定
1、初读词文,读准词文中的生字新词,尝试根据节奏进行朗读,并能运用气息,按情感表达的需要,轻重缓急地进行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词韵的回响,并找出韵脚。
2、结合译文再读词文,理解词文所表达画面与意境。结合插图与时代背景,联系“梦初惊”、“泛清波”理解词人当时的心境。
3、根据“昭君怨”词牌的解说,再读词文,并观察词文的句式与押韵,找出“昭君怨”这一词牌的句式押韵规律。结合“昭君怨”同词牌名的词,验证这一词牌的格律特点。
4、引导学生运用词的表达句式与表达手法,根据词牌格律,结合词意填词仿写。
5、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词的愿望,了解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激,激发学生对古文化的熏陶,培养和提高他们对人文底蕴的兴趣。
三、策略构建 为了充分贯彻国学教育中传承与弘扬并举的教育宗旨,国学诗词教学诗以晓词牌、识格律、明词意、察词情、习写法五项技能为教学目标,遵循读、思、悟、练四能一体化发展的培养思路,加强朗读、思考、感悟、用法的整合,巧妙运用引、插、拓三种资料补充方式,广开学生视野,构建读中启智,思中明法,悟中察情,练中习法的课堂流程。从而重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思和实践能力。”
四、流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介绍有关作者写作风格
南宋诗人杨万里对花情有独钟。他曾在自己的书室“诚斋”附近精心营建了一个花圃,自名为“万花川谷”,花圃中栽满了奇花异卉。不仅潜心伺弄花卉,杨万里还为后人留下了为数众多的咏花诗词。其咏花品种有芭蕉、凤仙花、桂花、海棠花、含笑花、莲花、玫瑰花、牵牛花、瑞香花、山丹花、石榴花、水仙花、桃花、雁来红、月季花、栀子花、紫薇花等近二十种之多,确实美不胜收。这里且赏读他几首咏西湖之荷的诗词。
其《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曰: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作者放眼全景,远距离绘荷之形,描荷之色。莲叶之“接天”,荷花之“映日”,渲染出一种宏大气势;碧绿之“无穷”,艳红之“别样”,涂抹出荷花之夺目色彩。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带上联想与思考,一同在这平仄起伏的回响中,感受词的格律与重温词人的情怀。看他是如何描写夏季的优美风景吧。(板书:昭君怨·咏荷上雨)
(二)读文晓韵
1、初读正音
试着读一读《昭君怨·咏荷上雨》这首词,连续读两遍。注意把字咬准,音读正(生读)
昭君怨·咏荷上雨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蓬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2、划分节奏
词有节奏,句有停顿,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试着用节奏线画一画停顿的地方,(学生听并划出句子内停顿的地方)。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学生试着自读与对读,教师检查学生朗读的节奏划分,并让学生汇报读,相机引导)。教师引导:注意停顿与延音是有区别的,停顿是无声而有气,延音是有声有气,是声音的延续,再来体会停顿与延音的区别,以“午梦扁舟花底”为例,“午梦”一读完,声音就没有了,只有气息支撑,而“扁舟”之间扁与舟是平声需要延音支撑,声音一直是在延续的。(学生试着练习,掌握停顿与延音的区别)
3、掌握轻重
读词讲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现在听教师范读,看看你们能发现老师在轻重处理上有什么规律。(学生听)学生交流发现:
学生1:第一二声的字读得轻,声音有延长。学生2:第三四声的字读得重,声音更短。学生3:在停顿的时候,声断而气相连。学生4:韵脚读得比其他仄音更重、更长一些。
教师:这就是读诗词时常用的平长仄短的读法,平声读得轻而缓,仄声读得重而急,韵声读得沉而略长,现在请你们按照平长仄短的读法来试试。
—↑/———↑  ̄—↑/———↑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学生交流展示这一句。然后全体学生按照这种读法读全词。
4、体会音韵
找出文中押韵的字,加重声调,略加延长,听听有什么效果?
5、汇报交流:难读的句子,读通课文。(这个环节以读通、读顺课文,读准字音为重点,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读,真正将读落到实处,同时,通过设计让孩子读通最难读的句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会文悟情
1、读文会意
《昭君怨·咏荷上雨》这一词,是作者在夏日所作。现在请大家先读一读译文,再来读词,看看这首词呈现给我们的是怎样的画面? 学生词文与译解对读,然后学生汇报。A、词中描述出怎样的景观? 扁舟、荷花、西湖、雨珠
B、这首词是实与虚的结合,看看这几词句中哪些是写实物的,哪些是写想像的?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是写实——醒后池荷清雨)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是写虚——梦境)(1)本词上阕写梦中西湖,下阕写池荷清雨,这样写有何妙处?(2)词的下阕写雨主要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2、析词悟情
(1)、词以达情,杨万里在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变化?分别在哪几句当中?(创设探究性学习)
A、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梦中泛舟西湖花底,骤雨打篷,从梦中惊醒。“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扁舟”,小船;花底,花下。词人午睡,梦中驾着小船在西湖荷花之下泛游,烟雾缭绕的水面上荷花的香味四溢。这两句写的虽是梦境,但形象逼真,如同一幅绝妙的水墨画,淡笔素描,勾勒出湖面胜景的一个轮廓,呈现在读者面前。“急雨打篷声,梦初惊。”突然,一阵暴雨击打船篷的声音,把他从梦中惊醒,一瞬间,先前的扁舟、荷花、烟水顿时消失,可以想见,词人此时对梦境还有些留恋,对雨声打断他的美梦不无遗憾。)
B、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醒来所见景物,与先前的梦境相映成趣。“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却是”二字,承上启下,把梦境和现实串在一起。原来,先前梦中听到的“急雨打篷声”,睁眼一看,是雨点落在门前池塘中的荷叶发出的声音。“跳”字说明雨下得很急,与上片的“打”字相呼应。雨珠在荷叶上活蹦乱跳,形同一粒粒的珍珠,“珠珠”被雨点击散,又重新聚合,因此说“散了„„还聚”,若不是观察仔细,是很难提炼出这样的佳句来的。“聚作水银窝,泻清波。”“水银”二字作比喻,形象地写出水珠在荷叶上滚动聚合的状貌。这两句是说,雨点聚多了,聚成水银般的一窝,此时叶面无法承受它的重量,叶上的积水便泻入池中。“跳”、“散”、“聚”、“泻”,四个动词连用,把雨打荷叶,荷叶面上水珠滚动,周而复始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四)察文识律
1、知晓词牌
《昭君怨·咏荷上雨》这首小令并非与昭君有关,这首小令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自己梦中泛舟西湖和被雨惊醒后的情景。词牌,就是词的格式名称。不同格式的词有不同的词牌名。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2、明晓格律 A、今天的所学的《昭君怨》这一词牌又有怎样的格式?先数一数这首词一共有几句?每一句有几个字?用“_”表示字,按句子的形式画一画,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如果用“—”来表示字,请你来画一画 例如:午梦扁舟花底,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_ _ _ _ _,_ _ _。
全词共8句,40个字。
B、如果用数字表示一句,《昭君怨》词牌的名式是怎样的? 6653;77737。可见这首词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的句式是相同的,因而,上半部分叫着词的阙(片),上半部分就叫词的上阙(片),下半部分就叫词的下阙(片)。
C、词有词韵,因而给人韵回旋的音韵美,现在请你找找,这首词的韵脚有哪些?韵脚的字是第几声?在哪些位置上?并标在横线上。_ _ _ _ _ _,_ _ _ _ _ 水。_ _ _ _ _,_ _ 惊。
_ _ _ _ _ _,_ _ _ _ _ 聚。_ _ _ _ _,_ _波。D、《昭君怨》这一词,每偶数句的句末都要押韵,韵脚的韵母有第一、二声和第三、四声,一、二声的韵叫平韵,三、四声的韵叫仄韵。全词双调四十字,前后阕各平仄韵。
F、词之所以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是因为词的每一句其平仄要求,现在请再根据音的声调用平仄符号标一标,标出每一句平仄要求。教师出示《昭君怨》的词牌格律,引导学生总结格律规律。⊙●⊙○⊙▲,⊙●⊙○⊙▲。⊙●●○△,(换平韵)⊙○△。⊙●⊙○⊙▲,(换仄韵)⊙●⊙○⊙▲。⊙●●○△,(换平韵)⊙○△。
(○=平●=仄△=平韵=▲=仄韵◎=本为平声韵,亦可用仄声⊙=本为仄声,亦可为平声韵;下阙二,三句有时用顶针)全词共8句,双调40个字。分上下阙,两仄两平递转.(五)仿文填词
1、循意成词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夏日午眠,梦见驾一叶扁舟在茂密的荷花从中悠游。水面上轻雾氤氲,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荷花的香气。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突然听到一阵雨急敲击船篷的声音,把我从西湖赏荷的梦境中惊醒。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原来是急雨敲打池中茶叶,雨珠跳上跳下,这些飞溅的雨滴就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忽聚忽散。
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聚在荷叶上的雨滴像一窝泛波的水银,亮晶晶的。
2、白话成词
A大好江山还是存在着,但是,却无处寻找像孙权那样的英雄了,那句与意思相符合? 大好山河,无处去寻求孙仲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江山多娇,为何不复存孙仲谋。()江山不变,缘孙仲谋尚居何处。()
B回想当时啊,刘裕率兵北伐,武器竖利,配备精良,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那句与意思最符合?
忆当年,铁马金戈,气吞万里山河。()想当初,金戈铁马,踏破万里河山。()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忆当初, 雄姿英才,气吞河山万里。()7字句
上阙:4848446346 4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8(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4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8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4(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4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6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3回想当时啊,4刘裕率兵北伐,武器竖利,配备精良,6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下阙:446445445344 4 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4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6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4四十三年过去了,4(现在)向北遥望,5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4往事真不堪回想,4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5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的社日的鼓声!3谁还来问: 4谦颇老了,4饭量还好吗?
五、板书呈现
第二十八课 《昭君怨·咏荷上雨》 句式:6654句式.段式:分上下阙,句式重复。
押韵:《昭君怨》的押韵为两仄两平递转,上下片同 字数:共40字。
上阙:
_ _ _ _ _ 底,_ _ _ _ _ 水。_ _ _ _ 声,_ _ 惊。
下阙:
_ _ _ _ _ 雨,_ _ _ _ _ 聚。_ _ _ _ 窝,_ _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