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全面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一、分数
1.将一个物体或者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分母越
14.最大的分数单位是(2),没有最小的分数单位。大,分数单位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
5.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商相当于分数值。被除数÷除数=a a÷b=b(b≠0)
被除数除数
6.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7.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比较大。
8.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真分数<1)。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假分数≥1)。9.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10.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1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2.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3.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14.如果小数是大数的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小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15.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且分子、分母比原来小的分数的过程叫做约分。16.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17.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个数的最
小公倍数。
18.用短除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
19.如果大数是小数的倍数,那么这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大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20.把几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的过程叫做通分。
21.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对分数进行约分和通分。
22.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两位小数),小数化分数:把小数点去掉作分子,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添几个0作分母,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3.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再有别的质因数,那么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还有别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24.两个数的最大公大因数乘最小公倍数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二、长方体、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都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正方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都相等。3.长方体12条棱中,相对的4条棱相等。长方体的12条棱按长度可以分成3组,即:(4条长,4条宽,4条高).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5.长方体的棱长和 = 长×4+宽×4+高×4 =(长+宽+高)×4 正方体的棱长和=棱长×12 6.一个物体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是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
7.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即 S=(ab+ah+bh)×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即S=a×a×6=6a2
8.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m3 dm3 cm3
1m=1000dm33 1dm =1000cm
1m=1000000cm
339.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计量容积常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L)和毫升(mL)。容积+容器壁=体积 1L=1000mL 1 dm3=1L 1cm3=1ml 10.周长一条线 面积一大片 体积占空间 容积算里面 1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即: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即:V=a×a×a=a3 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即:V=Sh 长方体的高=体积÷底面积
三、分数的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3.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带分数>1)4.假分数化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得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带分数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5.带分数化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分母所得的积加上原来的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
6.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四、方程
23a1.a表示两个a相乘.即a×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两个a相加。表示三个a相乘a×a×a.读作 a的三次方或者a的立方。2.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得到的结果仍然是等式;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不能作除数),得到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就是等式的性质。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6.求解方程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7.解方程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或四则运算各部分的关系,即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解应用题儿歌:题目读几遍,从中找关键;先看求什么,再去找条件;合理列算式,仔细来计算;一题求多解,单位莫遗忘;结果要验算,最后写答案。
8、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即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即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即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即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即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即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即 S=(a+b)h÷2 常见的数量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2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总路程
拓展:甲+乙=总 6)追及问题
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同向追及)
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 甲经过路程—乙经过路程=追及时相差的路程
拓展:甲-乙=差
第二篇: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西师版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一、分数
1.将一个物体或者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
14.最大的分数单位是(),没有最小的分数单位。2
5.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商相当于分数值。被除数÷除数=被除数 除数
6.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a÷b=(b≠0)
7.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8.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真分数<1)。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假分数≥1)。
9.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10.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1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ab
12.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3.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
续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附:最大公约数,大,大方,只要除数不要商。】
14.如果小数是大数的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小数;如
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15.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且分子、分母都比原来小的分数的过程,叫做约分。
16.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17.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8.用短除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
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
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
【附:最小公倍数,小,小较,除数和商全部要。】
19.如果大数是小数的倍数,那么这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大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20.把几个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叫做通分。
21.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对分数进行约分和通分。
22.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小
数化分数: 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添上几个0作分母,原
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3.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再有别的质因数,这样的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还
有别的质因数,这样的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24.两个数的最大公大因数乘最小公倍数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二、长方体、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
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
方形。
3.长方体的12条棱中,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长方体的12条棱
按长度可以分成3组,即:(4条长,4条宽,4条高).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也都相等。
4.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
是特殊的长方体。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6.一个物体所有表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
是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5.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 长×4+宽×4+高×4=(长+宽+高)×4
7.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即S=a×a×6=6a2
8.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m3dm3cm3 1m3=1000dm31dm3 =1000cm3
9.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或容量。计
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容积单位升(L)
和毫升(mL)。
1L=1000mL1 dm3=1L1cm3=1ml
10.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即: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即:V=a×a×a=a3
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
长方体的高=体积÷底面积
三、分数的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即S=(ab+ah+bh)×
2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由一个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带分数>1)
4.假分数化整数或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能够整除的就化成整数;不能整除的,除得的整数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带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5.带分数化假分数:用整数乘分母的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6.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对于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四、方程
1.a2表示两个a相乘.即a×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两个a相加。a3表示三个a相乘.读作 a的三次方或者a的立方。
2.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得到的结果仍然是等式;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不能作除数),得到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6.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7.四则运算各部分的关系: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8.解方程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或四则运算各部分的关系。
9.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即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即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即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即S=a.a= a2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即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即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即 S=(a+b)h÷2
10.常见的数量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单价x分数=总价
第三篇: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一、分数
1.将一个物体或者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4.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2),没有最小的分数单位。
被除数5.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商相当于分数值。被除数÷除数=ab除数
6.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a÷b=(b≠0)
7.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比较大。
8.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真分数<1)。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假分数≥1)。9.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10.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1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2.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3.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14.如果小数是大数的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小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15.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且分子、分母比原来小的分数的过程叫做约分。16.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17.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个数的最
小公倍数。
18.用短除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
19.如果大数是小数的倍数,那么这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大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20.把几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的过程叫做通分。
21.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对分数进行约分和通分。
22.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两位小数),小数化分数:把小数点去掉作分子,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添几个0作分母,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3.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再有别的质因数,那么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还有别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24.两个数的最大公大因数乘最小公倍数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二、长方体、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都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正方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都相等。3.长方体12条棱中,相对的4条棱相等。长方体的12条棱按长度可以分成3组,即:(4条长,4条宽,4条高).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5.长方体的棱长和 = 长×4+宽×4+高×4 =(长+宽+高)×4 正方体的棱长和=棱长×12 6.一个物体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是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
7.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即 S=(ab+ah+bh)×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即S=a×a×6=6a2
8.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m3 dm3 cm3
1m=1000dm1dm =1000cm
9.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计量容积常用体积单33
33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L)和毫升(mL)。1L=1000mL 1 dm3=1L 1cm3=1ml 10.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即: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即:V=a×a×a=a3 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即:V=Sh 长方体的高=体积÷底面积
三、分数的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3.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带分数>1)4.假分数化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得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带分数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5.带分数化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分母所得的积加上原来的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
6.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四、方程
1.a2表示两个a相乘.即a×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两个a相加。a3表示三个a相乘.读作 a的三次方或者a的立方。2.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得到的结果仍然是等式;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不能作除数),得到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就是等式的性质。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6.求解方程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7.解方程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或四则运算各部分的关系,即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8.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即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即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即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即S=a.a= a2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即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即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即 S=(a+b)h÷2 8)直径=半径×2 即d=2r 半径=直径÷2 即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即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9.常见的数量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第四篇: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高场镇青云小学:宋朝均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结合班级学生及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际数学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切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同伴的交流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分数的理解、运算及解决问题等方面容易出错,可能由于粗心或计算能力比较差,经常出错。另外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也不是很熟练,再者有一部分学生浮躁、懒散、不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这都是复习过程中值得引起注意的地方。
三、复习时间 :
5月14日——6月25日
四、复习形式:
基础复习、分类复习、综合复习
五、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5个单元:
1、分数
2、长方体和正方体
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4、方程
5、折线统计图
复习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图表、实践与综合运用这四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六、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彻底掌握分数的基本
性质。能够正确熟练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熟练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掌握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会掌握分数加减法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知道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七、具体安排 :
日期内容备注
5月14日—— 6月1日分单元复习基础知识根据学生实际 6月4日—— 6月15日综合复习及检测适当调整 6月18日—— 6月25日查缺补漏阶段
八、复习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单元训练,对于出错多的知识点再次进行讲评和训练。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加强补差,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4)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
力的培养,并相互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
(5)多采取独立思考、相互协作的复习方式。给学生留有较多的自主空间,充分利用小组互助的形式,通过多种复习活动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对各类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师生共同努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较大提高和发展。
第五篇: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结合班级学生及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际数学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切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同伴的交流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分数的理解、运算及解决问题等方面容易出错,可能由于粗心或计算能力比较差,经常出错。另外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也不是很熟练,再者有一部分学生浮躁、懒散、不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这都是复习过程中值得引起注意的地方。
三、复习时间 :
6月12日——6月25日
四、复习形式:
基础复习、分类复习、综合复习
五、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5个单元:
1、分数
2、长方体和正方体
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4、方程
5、折线统计图
复习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图表、实践与综合运用这四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六、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彻底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熟练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熟练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掌握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会掌握分数加减法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知道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七、具体安排 :
日期 内容 备注
6月12日—— 6月15日 分单元复习基础知识 根据学生实际 6月18日—— 6月20日 综合复习及检测 适当调整 6月20日—— 6月25日 查缺补漏阶段
八、复习措施:(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单元训练,对于出错多的知识点再次进行讲评和训练。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3)加强补差,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4)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互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
(5)多采取独立思考、相互协作的复习方式。给学生留有较多的自主空间,充分利用小组互助的形式,通过多种复习活动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对各类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师生共同努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较大提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