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普乐寺导游词[模版]
普乐寺
讲解员:段阳阳
实践目的:游览普乐寺,可以领略到密宗思想的经典文化和能工巧匠的智慧。它是乾隆皇帝接见少数民族首领的地方,也是民族团结的象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吧。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欢迎各位来到承德旅游。我是你们此次随行的导游员,我叫段阳阳,大家可以叫我小段。旁边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他可是有多年驾驶的经验,大家可以放心的乘坐他的车出去游玩。相逢是缘,愿我们能够珍惜今天的相逢,共同渡过这美好的时光。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普乐寺。
普乐寺俗称园亭子,是乾隆皇帝继普宁寺,安远庙之后,敕建的又一座皇家寺庙。它座东面西,中轴线正对着避暑山庄,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普乐寺的建筑,前半部是汉族寺庙传统的“伽蓝七堂”式,后半部是藏族形式。寺内主体建筑“旭光阁”仿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在建筑的平面布局上与一般寺庙不同,它打破了传统寺庙座北朝南的格局。
现在我们来到了普乐寺的山门前。门前有一对石狮子,你们看,保存得多么完好。山门正中嵌有乾隆御笔题写“普乐寺”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石匾额。
进得山门首先看到的是迎面高台基上的这座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大殿。正中檐下悬有乾隆御书“天王殿”云龙匾。殿内正中供奉大肚弥勒佛(布袋和尚),他肥头丰颊,喜眉乐目,笑口常开,好象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在布袋和尚两侧有泥塑四大天王。
这护世四大天王呈坐式,高8.38米,体魄魁伟,神色庄严,虽经200年的苍桑,依旧光彩夺目,气势壮观,在全国首屈一指。弥勒佛的背后立有韦陀佛。韦陀是佛的护法神,是南方增长天王属下八神将之一,位居32员神将之首。据说,在释迦佛入涅时,邪魔把佛的遗骨抢走,韦陀及时追赶,奋力夺回。因此佛教便把他作为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的天神。从宋代开始,中国寺庙中供奉韦陀,称为韦陀菩萨,常站在弥勒佛像背后,面向大雄宝殿,护持佛法,护助出家人。出天王殿进入第二进院落,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琉璃瓦顶的大殿,这就是寺内的主体建筑“宗印殿”。宗印,意思是佛法是不变的真理。在宗印殿的正脊中央有一座黄琉璃瓦喇嘛塔,高约两米,塔基为须弥座,塔由承露盘、相轮和日月组成。殿内正中供有三尊佛: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中方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合称三方佛。在三方佛两侧的石须弥座上有八尊木雕菩萨:南边依次为文殊,金刚手,观世音,地藏王;北边依次为普贤,弥勒,虚空藏,除垢障。合称八大菩萨。这八尊菩萨大小相同,神彩飘逸,都是木雕金漆。
阇城上面正中起主体建筑旭光阁,它打破了传统寺庙坐北面南的格局,平面圆形,立面亭状,重檐黄琉璃攒尖顶,底直径21米,高24米。檐柱、金柱各12根,环成两个同心圆。檐柱支撑底檐,金住支撑顶檐。外圆成12间格局,东西南北四间各辟门,馀设槛窗。阁内顶部置圆形藻井,龙凤图案,藻井中心雕金龙戏珠。藻井采用层层收 缩的三层重翘重昂九踩斗拱手法,雕工精细,金光闪闪,与阁正中汉白玉须弥座构成色彩、形状及大小的呼应。好了,大家可以自由欣赏。
普乐寺虽然是一座喇嘛教寺庙,但寺内并不设喇嘛,而是由八旗官兵守护。这里主要是供来避暑山庄朝拜清帝的哈萨克、维吾尔、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瞻礼,居住的场所。
各位朋友,普乐寺的导游讲解到此就结束了。暂短的相处,永恒的记忆,在您的心里、我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最后,祝各位
游客朋友们旅途愉快。
各位朋友,再见!
万树园
讲解员:段阳阳 导游词:
在避暑山庄庞大的山峦和秀美的湖泊之间,有一片开阔的平原。最初为北方人的牧场,康熙年间纳入到山庄范围之内,所呈现的景色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草原风光。这里土壤肥沃,麇鹿成群,草树十分茂盛,故有“万树园”之称。万树园地势平坦,林木苍郁,驯鹿野兔出没期间,是塞外难得的草原风光。试马埭位于万树园西侧,绿草如茵,驰道如弦,是清代皇帝赴木兰围场举行“秋 大典”之前,选拔骏马的地方。
万树园为乾隆三十六景之第三十景。树木主要以稀疏矮小的灌木为主,中间还有部分古榆、老柳、巨槐、这里的绿草高仅寸余,可谓如菌似毡。在“万树园的中心区域建有大幄蒙古包,中设御座。两侧分设小蒙古包28架,是山庄内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乾隆皇帝曾在这里接见厄鲁特为首的各少数民族首领,接见英国马戈尔尼使团等。
乾隆皇帝并作《绿毯八韵》诗一首,镌刻在草地的卧碑上,此碑高2.54米,通长1.98米,碑正面碑首图案为浮雕祝寿图,碑趺浮雕上八洞神仙;背面碑首雕有蝙蝠,碑趺雕有麇鹿,“福”“禄”“寿”诗中赞美了万树园一带土美草丰,连冈遍野,乾隆皇帝将这里的草比喻成“绿毯”并夸它为“绿毯之最”乾隆皇帝还联想到了汉,唐两代皇帝的奢侈无度,歌颂了自己是一位节俭爱民,与民同乐的有道明君。
松鹤斋
讲解员:段阳阳
实践目的:参观完松鹤斋,可以感受到帝王对母亲的热爱。东西两侧墙上有乾隆题写的两首忆母诗,从中可以看出乾隆和母亲孝圣宪皇后的深厚母子之情。
导游词:
松鹤斋在正宫之东,由七进院落组成,庭中古松耸峙,环境清幽。早在避暑山庄肇建之处,康熙帝在山庄榛子峪为其母后建造了松鹤清越。乾隆帝也效法其祖父奉母的做法,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在正宫的东侧为其母后孝圣宪皇后纽钴禄氏建造了一座颐养之所,取名为“松鹤斋”,取松鹤益寿延年之意,祝愿皇太后健康长寿。松鹤斋占地7400平方米,原有殿堂162间。为乾隆三十六景之第三景,规制较正宫略小,为八进院落。这组建筑自南而北分别是:大宫门、二宫门、松鹤斋、乐寿堂、十五间照房、屏门、继德堂、畅远楼等。庭园布局规整对称,中轴线依次为大宫门面宽五楹,边辟掖门。往北为二宫门,面宽三楹,东西两侧墙上有乾隆题写的两首忆母诗,从中可以看出乾隆和母亲孝圣宪皇后的深厚母子之情。
第二篇:普救寺导游词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
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向依塬平展。原有范围,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
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这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令游人连连称奇。据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
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而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著誉的游览胜地。
普救寺是《西厢记》故事的发祥地。唐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王实甫杂剧《西厢记》,皆以普救寺为背景,进行艺术创造的。由于《西厢记》故事的广泛流传,普救寺也随之名扬天下。因此,剧以寺而生,寺以剧而名。
普救寺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是元代戏剧大师王甫实的杂剧《西厢记》写得生动深刻,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西厢记》共五本二十折,其故事梗概是: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30余人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顺便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产生了爱慕之情。张生为了追求莺莺,遂不往京师,就在寺中借厢住下。
张生的住所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一天晚上,莺莺同红娘在花园烧香祷告,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立即和诗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经过诗歌唱和,彼此更增添了好感。
在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莺莺再次相遇,两人默默地相爱了。就在这时,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许愿说:“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张生,要二人兄妹相称。张生因此致病。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便叫红娘前去安慰。张生叫红娘给莺莺带去一信,莺莺回信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约张生相会。当晚,张生赴约,由于红娘在场,莺莺只好假装生气,训斥张生不礼貌,张生从此一病不起。红娘前来探望张生,暗示当夜莺莺一定前来相会,张生病即痊愈。深夜,莺莺来到张生书斋,与张生订了终身。这件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拒理相争,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使她只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她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
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谣说,张生已作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揭穿了郑恒的阴谋,与莺莺结为连理。
《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在浦东普救寺内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使他们为其所赞叹,所感动。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认识。《西厢记》的问世,特别是自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问世以来,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崔张故事,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唐德宗贞元末年(802年~804年),和白居易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元稹(778年~813年)所写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据北宋末年的学者王性之的考证,《莺莺传》写得是元稹自己婚前的恋爱生活,结果是张生遗弃了莺莺,是个悲剧的结局。这篇小说不过数千字,却情节曲折,叙述婉转,文辞华艳,是唐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写出了封建时代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爱情理想被社会无情摧残的人生悲剧,宣传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此后,故事广泛流传,产生了不少歌咏其事的诗词。到了宋代,一些文人直接以《莺莺传》为题材进行再创作,现在能看到的有秦观、毛滂的《调笑转踏》和赵令畦的《商调蝶恋花》鼓子词。这些诗词,对莺莺的命运给予了同情,对张生始乱终弃的薄情行为进行了批评,但故事情节并没有新的发展。当《莺莺传》故事流传了400年左右的时候,正是金代章宗时期,董解元(约1160~1220年)的《弦索西厢》(称《西厢记掐弹词》)、《西厢记诸宫调》问世了。这就是后来称之为“北曲之祖”的“董西厢”。“董西厢”是在《莺莺传》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第三人叙事的说唱文学。无论是思想性或艺术性,都远远超过前人,对《莺莺传》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做出了根本性的改造,矛盾冲突的性质衍变成了争取恋爱自由婚姻的青年男女同封建家长之间的斗争;张生成了多情才子,莺莺富有反抗性;故事以莺莺偕张生私奔作结,使旧故事开了新生面。“董西厢”在艺术上尚嫌粗糙,对爱情的描写也尚欠纯至,还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到了元代,随着都市经济的繁荣,戏剧更加发达起来。大戏剧家王实甫 在“董西厢”的基础上把崔张故事改为杂剧。这就是被誉为“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璧”之一的《西厢记》,亦称“王西厢”。
《西厢记》约完成于元成宗大德三年至十一年(1299年~1307年)间,其生命力不仅在于它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而且从正面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作为我国古典戏剧中的一部典范性作品,其规模之宏伟、结构之严密、情节之曲折、点缀之富有情趣、刻画人物之生动细腻等,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超过了元代的其他剧作家,称得上是“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流传广泛,刻本最多。仅明代刊本就有60余种,有徐文长、徐士范、王伯良、凌蒙初、闵遇
五、金圣叹、毛西河诸家为它校注过,又有李日华,陆天池的“南西厢记”,以及其他文人歌颂西厢故事的作品。明清时期还出现过很多《西厢记》的“翻”“续”之作的,但其社会意义不大,艺术成就不高。新中国成立后,《西厢记》的研究更是呈现蓬勃的新气象,新的校注本和各种研究论著不断涌现,并出现了一批卓有成就的研究专家。在我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之中,《西厢记》已成为独立的一门学问。
《西厢记》不仅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文艺中的瑰宝,在中国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它的问世,比世界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不朽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早三个世纪。因此,即使把《西厢记》置于世界文学发展史来考察,它的出现也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奇迹”。18世纪末,《西厢记》和《水浒》、《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伟大作品一起,被提到和封建正统文学尖锐对立的地位上而得到新的评价。新中国成立后,它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在现代各主要剧种中,几乎都有有关《西厢记》的剧目,而且在国外出版和上演,赢得了国际友人的热烈欢迎和赞誉。
一千多年来,〈西厢记〉所选用崔莺莺与张生恋爱的故事题材,曾以小说、诗歌、说唱、戏剧等多种文学形式在各个历史时期一再出现,几乎是不间断地流传着,直到今天依然为人们所熟知,影响到今天各种地方戏曲、小说、说唱等,甚至影响到外国文学。
第三篇:普济寺导游词
普济寺位于丽江县城西北6公里的普济山中,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为丽江城郊五大喇嘛寺之一,因大殿铺盖铜瓦而闻名遐迩。
普济寺坐西向东,原有12院,现存大殿院、南花园和一个僧院。大殿院落由山门、护法堂(门楼)、正殿、南北厢房组成四合院。正殿平面是长方形,初用土瓦覆盖,本寺圣露**辗转西南各地讲经、集资,于1936年改覆铜瓦,面积为46.4平方米,是云南省唯一幸存的铜瓦殿,1988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铜瓦殿为重檐歇山式,通高12米,共用32棵木柱。一层檐下均施如意斗拱,铺作繁缚华丽,表现出明清时期汉式斗拱特征,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二层檐下以卷棚式弯橡反瓦装饰,给人以柔和的曲线美感。额彷下有两跳藏式出头梁,抱框及上槛均用藏式蜂窝状浮雕装饰。前格子门绘有四尊护法神,檐栏板绘有八仙图案,反映出佛道两教兼容的现象。台基高4.2米,正中设有12级垂带踏阶,台基上镶嵌着十块“青龙望月”、“鲤跳龙门”、“凤凰牡丹”、“狮子绣球”等汉白玉浮雕,具有民间生活气息。普济寺现存建筑,也多少体现出丽江处于藏传佛教分布最南边缘地区的一些重要文化特征。
大殿院内,还有两棵古树云南樱花,植于1771年,可谓云南樱花之最。树干粗壮高大,倾斜交柯,校条繁密错杂,盖满了整个大院。阳春三月,红花锦簇,与气宇轩昂的殿堂、金光闪烁的铜瓦、四周密密的松林、满山雪白的梨花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节假日到此游玩、野餐者,络绎不绝。
推荐 云南昆明石林导游词 ·云南导游词 ·昆明导游词 ·西双版纳导游词
第四篇:永济普救寺导游词
永济普救寺导游词
山西普救寺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是元代戏剧大师王甫实的杂剧《西厢记》写得生动深刻,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山西普救寺导游词一: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
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向依塬平展。原有范围,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
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这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令游人连连称奇。据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
山西普救寺
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而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著誉的游览胜地。
普救寺是《西厢记》故事的发祥地。唐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王实甫杂剧《西厢记》,皆以普救寺为背景,进行艺术创造的。由于《西厢记》故事的广泛流传,普救寺也随之名扬天下。因此,剧以寺而生,寺以剧而名。
普救寺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是元代戏剧大师王甫实的杂剧《西厢记》写得生动深刻,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西厢记》共五本二十折,其故事梗概是: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30余人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顺便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产生了爱慕之情。张生为了追求莺莺,遂不往京师,就在寺中借厢住下。
张生的住所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一天晚上,莺莺同红娘在花园烧香祷告,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立即和诗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经过诗歌唱和,彼此更增添了好感。
在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莺莺再次相遇,两人默默地相爱了。就在这时,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许愿说:“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张生,要二人兄妹相称。张生因此致病。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便叫红娘前去安慰。张生叫红娘给莺莺带去一信,莺莺回信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约张生相会。当晚,张生赴约,由于红娘在场,莺莺只好假装生气,训斥张生不礼貌,张生从此一病不起。红娘前来探望张生,暗示当夜莺莺一定前来相会,张生病即痊愈。深夜,莺莺来到张生书斋,与张生订了终身。这件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拒理相争,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使她只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她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
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谣说,张生已作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揭穿了郑恒的阴谋,与莺莺结为连理。
《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在浦东普救寺内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使他们为其所赞叹,所感动。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认识。《西厢记》的问世,特别是自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问世以来,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崔张故事,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唐德宗贞元末年(802年~804年),和白居易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元稹(778年~813年)所写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据北宋末年的学者王性之的考证,《莺莺传》写得是元稹自己婚前的恋爱生活,结果是张生遗弃了莺莺,是个悲剧的结局。这篇小说不过数千字,却情节曲折,叙述婉转,文辞华艳,是唐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写出了封建时代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爱情理想被社会无情摧残的人生悲剧,宣传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此后,故事广泛流传,产生了不少歌咏其事的诗词。到了宋代,一些文人直接以《莺莺传》为题材进行再创作,现在能看到的有秦观、毛滂的《调笑转踏》和赵令畦的《商调蝶恋花》鼓子词。这些诗词,对莺莺的命运给予了同情,对张生始乱终弃的薄情行为进行了批评,但故事情节并没有新的发展。当《莺莺传》故事流传了400年左右的时候,正是金代章宗时期,董解元(约1160~1220年)的《弦索西厢》(称《西厢记掐弹词》)、《西厢记诸宫调》问世了。这就是后来称之为“北曲之祖”的“董西厢”。“董西厢”是在《莺莺传》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第三人叙事的说唱文学。无论是思想性或艺术性,都远远超过前人,对《莺莺传》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做出了根本性的改造,矛盾冲突的性质衍变成了争取恋爱自由婚姻的青年男女同封建家长之间的斗争;张生成了多情才子,莺莺富有反抗性;故事以莺莺偕张生私奔作结,使旧故事开了新生面。“董西厢”在艺术上尚嫌粗糙,对爱情的描写也尚欠纯至,还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到了元代,随着都市经济的繁荣,戏剧更加发达起来。大戏剧家王实甫 在“董西厢”的基础上把崔张故事改为杂剧。这就是被誉为“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璧”之一的《西厢记》,亦称“王西厢”。
《西厢记》约完成于元成宗大德三年至十一年(1299年~1307年)间,其生命力不仅在于它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而且从正面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作为我国古典戏剧中的一部典范性作品,其规模之宏伟、结构之严密、情节之曲折、点缀之富有情趣、刻画人物之生动细腻等,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超过了元代的其他剧作家,称得上是“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流传广泛,刻本最多。仅明代刊本就有60余种,有徐文长、徐士范、王伯良、凌蒙初、闵遇
五、金圣叹、毛西河诸家为它校注过,又有李日华,陆天池的“南西厢记”,以及其他文人歌颂西厢故事的作品。明清时期还出现过很多《西厢记》的“翻”“续”之作的,但其社会意义不大,艺术成就不高。新中国成立后,《西厢记》的研究更是呈现蓬勃的新气象,新的校注本和各种研究论著不断涌现,并出现了一批卓有成就的研究专家。在我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之中,《西厢记》已成为独立的一门学问。
《西厢记》不仅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文艺中的瑰宝,在中国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它的问世,比世界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不朽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早三个世纪。因此,即使把《西厢记》置于世界文学发展史来考察,它的出现也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奇迹”。18世纪末,《西厢记》和《水浒》、《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伟大作品一起,被提到和封建正统文学尖锐对立的地位上而得到新的评价。新中国成立后,它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在现代各主要剧种中,几乎都有有关《西厢记》的剧目,而且在国外出版和上演,赢得了国际友人的热烈欢迎和赞誉。
一千多年来,〈西厢记〉所选用崔莺莺与张生恋爱的故事题材,曾以小说、诗歌、说唱、戏剧等多种文学形式在各个历史时期一再出现,几乎是不间断地流传着,直到今天依然为人们所熟知,影响到今天各种地方戏曲、小说、说唱等,甚至影响到外国文学。
山西普救寺简介:
位于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的塬上。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令游人连连称奇。据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而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著誉的游览胜地。
它是中国历史名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这座塔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内的“石琴”,并称为中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和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
折叠传说五代时,河东节度使作乱,后汉朝刘知远派郭威去讨伐,围蒲州年余,百姓苦甚。郭威召寺僧问策,僧曰:“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郭威当即折箭为誓,翌日破城,满城百姓得救,从此更名普救寺。
历经岁月沧桑,寺内殿阁僧舍均已毁坍湮没,唯有13层、高37米的舍利砖塔(俗称莺莺塔)依然屹立于土岗之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依据唐代佛教寺院的布局和西厢记故事的格局修复了普救寺。如今巍峨高大的主殿、小巧玲珑的西厢书斋、方整宽敞的塔院、崔相国夫人和莺莺小姐所在的佛居别墅等建筑都已落成,它们依山而筑,错落有致。
第五篇:天津独乐寺导游词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就不得不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我们该怎么去写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天津独乐寺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1来自××的朋友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青年旅行社欢迎各位的到来。我叫林媛是青旅的一名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林。
这位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他驾车经验很丰富,大家可以放心乘坐。
我们现在开车前往蓟县的独乐寺,中午12点用餐,下午爬盘山,晚上5点返回酒店。在接下来的游览活动中请大家多多配合我的工作,我也会给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后在此预祝您旅游愉快顺利。
大家注意一下,我们就快要到独乐寺了,我在这里先对它做个简单的介绍:
千年古刹独乐寺坐落在天津蓟县城内的武定街上。它建于唐初天宝十一年,辽统和二年时重修,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1961年,独乐寺作为最早的一批被国家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也是独乐寺五最之一最,那么另外四最,您不妨在一会儿参观时和我一起注意一下。
大家注意一下,现在是10:20,我们11:30准时回到车上,请大家记住,我们所乘的车是韩国大宇车,车牌号为津A T8210而且在车前窗右下方有“天津青旅”字样。好了,请大家带好贵重物品,按顺序下车。
大家看这儿就是独乐寺的山门了。我们先抬头看一下这块儿匾,这字径半尺,钢劲浑厚的三个字“独乐寺”是出于明代大学士严嵩的手笔。严嵩的字在北方只留下了六个。这是其中的三个,另外的三个就是北京的“六必居”。那么有关独乐寺的得名,有几种说法。有人说,唐玄宗时,安禄山起兵叛唐,在此誓师,命名独乐。取“盖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之意。另说,佛家清心寡欲,恪守戒律,独以普渡众生为乐,才命名独乐寺。现在,就让我们进去看一看。
我们一进来就看到了这两尊高大的塑像,我左面的这尊,从他的表情看,似有一股强劲的气流从嘴里喷出一“哈”字。而这尊似由鼻孔喷出一“哼”字。他们就是我们民间俗称的“哼哈二将”,也叫“二王尊”,是佛教里的护法天神,是专门把守山门的。真的是居高临下,虎视眈眈,让人不禁生出几分畏忌。请大家跟我继续向里走。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清光绪年间绘制的四大天王彩色壁画。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它们手持之物呢组成一个成语,就是风调雨顺。我们现在走出山门,从外观上看一看山门的建筑特点。
我先前提到的独乐寺的五最,山门占了两最。它是我国最早的庑殿顶式山门。大家看,它的特点是有五条脊,四面坡。这种建筑形式在我国古代屋顶建筑中是等级最高的了。大家看它横脊两端的饰物,叫鸱吻,这是我国最早的鸱吻实物。鸱吻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能喷浪成雨,施于屋顶,取喷水镇火之用。好,下面请大家回过头来,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独乐寺的主体建筑观音之阁。
我们看到,观音阁它通高23米,从外观上看它是上下两层,其实它是三层,在它的正中间还夹有一个暗层。观音之阁是我国仅存的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这也是独乐寺的五最之一。我们可以看到,在它上檐的这块匾的左下方落款为“太白”,对了,它就是出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手笔。李白52岁时北游幽蓟,在此留下了“观音之阁”这四个大字。那么关于这块匾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传说。
传说李白在写这块匾的时候喝的大醉,迷迷糊糊地写下了这四个字,可是等把这块匾挂起来以后,才发现“之”字少了一点。李白站在阁前,把笔蘸饱了墨水,用力往上一甩,正好点在“之”上。这就叫做“飞笔点之字”现在让我们到大阁里面看一下。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尊高大的观音菩萨像,是独乐寺的第五最,是我国仅存的最大的古代泥塑之一。因为她的头上还有十个小头像,所以又称十一面观世音。我们看她两边的这两尊小的是胁侍菩萨,这三尊塑像加上刚才的哼哈二将,是独乐寺共有的五尊辽代的塑像,专家评述独乐寺的早期塑像就是“少而精,艺术价值高,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站在这里向上看,我们可以看到在外面看不到的暗层。为了将这16米高的观音像安排在阁里,观音阁采用了“减柱法”,就是将这里的立柱去掉。没有了立柱,这个暗层就承担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一楼的阁顶,又是三楼的地基,这样使观音阁更加坚固。另外,观音阁对于斗拱的运用也使得它尽管历尽沧桑,却仍然屹立于此。我们看这硕大浑厚而结构复杂的斗拱,它是互相插合而成的,中间留有缝隙,就好像人的关节一样,起了连接的作用,同时又把上层柱头的压力都卸掉了。
我们看这些壁画,它主要绘制的是十六罗汉和二冥王像,在乾隆十八年大修独乐寺时它被一层厚达一厘米的白灰覆盖。直到1972年我们在修整观音阁时,在墙皮脱落的地方,偶然发现里面还有彩色的东西。然后请专家把它拨开,才发现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它的发现有很大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现在它已经被临摹输入国库了。在观音阁的后面呢,还有韦驮亭,卧佛殿和三世佛殿,以及当年的乾隆行宫。
好了,到这里,有关独乐寺的情况我先为您介绍这么多。下面的时间留给大家自由参观。但是,请您务必在中午十一点半之前回到车上,大家注意安全。现在就可以解散了。
各位朋友,我们这次的旅游活动就要圆满的结束了,我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对于我工作中不周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由衷的和您说一声对不起,请大家多多原谅,这次的旅游活动也使我们大家都成了朋友,我祝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身体健康,万事盛意!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2独乐寺坐落蓟县城武定北侧,它始建于天宝十一年,辽代重建。关于独乐寺的得名,这儿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独乐寺的主体修建是十一面观世音的内部,即是一颗参天而立的独梨树;第二种说法是,安禄山起兵反唐,这儿是誓师地,他“盖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故名独乐寺:还有一种说法是,“佛家少私寡欲,独以普渡众生为乐”故名独乐寺。整个独乐寺有三有些组成,东路是清朝皇帝辟建的行宫,西路是僧房,中路由山门,观音之阁,八角亭,卧佛殿,三佛殿组成。全体修建规划简练,主题杰出,雄伟庄重。独乐寺有五个之最:观音阁是中国仅存的最陈旧的木布局高层楼阁;观音像是中国仅存的最大古代泥塑之一;山门为现存最早,等级最高的庑殿顶山门;山门正脊上有最早的鸱吻;独乐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如今,咱们到站了。
如今咱们咱们看到的这个修建即是山门,他高10米,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中心坐穿堂,两边是稍间。在山门的檐下有一块匾,上书“独乐寺”三个字,为明代大学士严嵩手笔,听说他在北方只留下六个字,别的三个字即是北京的“六必居”三个字。
在山门的前两稍间有两尊辽代的金刚力士站像,也即是咱们俗称的哼哈二将,从他们的嘴形和手形可看出,左面这尊沉默,握手为“哼”将,右边张口,伸手为“哈”将,他们都是4.5米高,肌肉拱起,威武雄壮,紧守着山门,他们站在此地现已是一千多年的前史了。咱们看这两根中柱的中心,相传曾经有一扇大门,由于年代久远,这门及应不存了,但这儿是山门和观音之阁的分界线,站在门槛这一边看观音之阁,只能看到部分,跨过门槛一步,大阁全貌就尽收眼底了。咱们无妨试一下,这是魏晋时期,遍及选用的画框式布局。山门北稍间的两边是清光绪年间制作的四大天王像。先看东侧:南边增加天王,手持宝剑;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西侧的两尊:北方多闻天亡,手持雨伞;西方广目天王,手握银蛇。四大天王手中所持之物组成一个成语“风调雨顺”,表达了中国老百姓的希望。
咱们去看一看主体修建。咱们面前的即是独乐寺的主体修建“观音之阁”,它通高23米,从外观上看分为上下两层,实际上是三层,在它正中心有一个暗层,整个大阁最杰出的特色是没有一根钉子,都是榫卯布局的,咱们看这一朵朵的即是斗拱,方形木块为斗,长条拱木为拱,整个大阁共用了152朵斗拱。大阁的房顶为九脊歇山式,檐下有一块匾额“观音之阁“,它是李白的真迹,这块匾额现已收入全国名匾大全了,下面这块匾额是“具足圆成”它是咸丰的手笔,意思是说里边的观音现已修行满意,具有成佛条件了。
咱们从这个方位回头看一下山门,整个山门是由12根粗大的柱子支挺的,柱头悉数向内歪斜。它是中国古修建的一个特色,称为侧角,使修建物愈加安稳,在山门的正脊上有两个饰物,尾巴向内翘起,似鸟非鸟,似鱼非鱼,叫做鸱吻。传说为龙生九子之一,能喷浪成雨,取喷水震火之用。
如今咱们走进大阁里边来看一下。在咱们面前的即是十一面观音像,它通高16米,站在莲花台上,经过暗层,直达阁顶。观音有33种改变方式。十一面观音为其间一种,这种体裁在别处是肯定看不到的,由于就全国来讲,只要这儿供奉的是十一面观音,它在世界上也仅存13尊。咱们看整个观音略向前倾,给人以亲切感。它的两个飘带从手腕处一向垂到莲花台之上,实际上是起了支撑点的作用了。咱们说这个观音是泥塑的,并不是说它完全是用泥堆起来的,它的内部有仿人体骨架的.木布局,外面雕琢的是泥。十一面观音两旁的是善财,龙女两位胁持菩萨,他们腰部微扭,头顶五佛冠,显得生动活波,给人以真实感,这三尊塑像加上前面的哼哈二将,独乐寺共有5尊辽代的塑像,教授评估独乐寺的前期塑像即是“少而精,艺术价值高”。
在里边来看,每个柱头上都有一个斗拱,整个大阁152朵斗拱,24种方式,散布在大阁各个部位,它恰似人的关节相同,这是观音之阁历经1000多年的风风雨雨,28次地震,仍然安然无恙的缘由之一。
整个大阁是以三大艺术于一堂的,它即是古修建,塑像,通栏布满墙面的五颜六色岩画。这组岩画制作于元代,1972年才发现出来的,本来一向维护在一层泥土里边,它的发现有很高的前史价值,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它现已被描摹收入国库了,岩画以释教十六罗汉和二天王为主题,间以释教有关的神话故事,尘俗体裁组成一组组各有独立,又互相相连的巨幅画卷。
现场说明到此结束,下面的时刻,咱们能够自个旅游。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3好了,我们已经来到了独乐寺的停车场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是白色的大金龙,车牌是津A45678,车子停在停车场的左边,我们下午4点在寺门口集合,请靠窗的游客把窗子锁紧,贵重的物品请随身带好,好,请大家开始下车。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红门叫做山门,它高约10米,面阔3间,进深2间,中间为穿堂道,请大家向上看,在山门正中有一匾额,上书“独乐寺”三个字,字径半尺,刚劲浑厚,为明代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师严嵩手书。为什么叫独乐寺呢?因为佛家清心寡欲,恪守戒律,独以普渡众生为乐,才命名为独乐寺。好,就请大家随我走入独乐寺吧,进入山门,首先我们大家看到的这两尊高大的护卫金刚力士,就是民间俗称的“哼哈二将”他们均高4.5米,居高临下,虎视眈眈,面目狰狞可畏。
我们继续往独乐寺里走,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天王殿,这里东西两侧是彩绘的四天王像,两两分立。分东南西北,各护一方。东侧北端为东方持国天王,绿脸,怒目,着棕色胄甲,手持琵琶,两脚各踩一鬼。东侧南端为南方增长天王,脸蓝色,双目圆睁,着棕色胄甲,手持宝剑,两脚各踩一鬼。西侧南端是西方广目天王,脸红色,怒目,左手紧握一龙,右手捏如意宝珠,脚踏两鬼。西侧北断是北方多闻天王,白脸,面目和善,左手持红盖黄伞,右手握灰色银鼠,左脚下鬼作人身兽面站立;右脚下鬼作兽形,蹲于地。像这样,南间有哼哈二将,北间有四大天王的设置是少见的。
请大家往独乐寺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观音阁了。好,请大家转身,看一下山门的屋顶,它为我国最早,等级最高贵的庑殿顶山门,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组成,正脊两端两条翅转向内,犹如雉鸟飞翔的在建筑中叫做“鸱吻”生动逼真,气势宏伟。庑殿顶和鸱吻也就是独乐寺的第二和第三个之最。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4今天,我为您介绍的“独乐寺”啊,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俗称“大佛寺”。虽然这座寺庙被称作“千年名刹”,但是它的历史却是少有记载,最早也只能追溯到当年安禄山起兵叛唐时,就是在这个地方誓师。因为他想做皇帝,后人就由“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得此寺名。
作为来蓟县必到的景点,“独乐寺”里面其实并不大,完整的走一圈也只要三十分钟。但是就这么点的地方却拥有好几个全国之最:最早的木结构楼阁,最高的泥塑立像等,还有我们“独乐寺”的“镇寺之宝”——我国最大的彩色观音泥塑像。甚至,“独乐寺”里面几块小小的牌匾也都是历史名人所写,据说最受欢迎的“观音之阁”,牌匾上的四个字就是出自“诗仙”李白之手,绝对是“浓缩的精华”啊!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乐寺”周边的环境也已经变得相当不错。步行街和商业街的气氛已经让蓟县成为了一个旅游贸易中心。而处在蓟县市中心的“独乐寺”,在门口的复古的步行街的映衬下,气质更加卓尔不群,那种古意是任何高超技术无法模仿和复现的。希望“独乐寺”及其周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独特气质,能带给您全新的体验。
伽蓝殿
与闹市区步行街紧紧挨在一起的就是独乐寺的“伽蓝殿”了!提到“伽蓝菩萨”,您可能不太熟悉,但是“黑脸关公”您一定听过,其实啊,咱们的这位菩萨就是关公转世!据说,关公曾经是忠义两全,视死如归的将军。最后为奸人所害,因为执着深切,死后没有得到解脱。有幸得到禅师点拨,体悟心性。最后发愿拥护佛法,成为护发和尚,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伽蓝菩萨”了!
独乐寺里的伽蓝菩萨,身穿圆领宽大绿袍,胸前还加挂一盔甲。除了腹部和膝盖处有飞龙纹外,还有布满袍子的云纹,展现出了富丽堂皇之气!您可以咱们这位“关公大老爷”合照呢
行宫
亲爱的游客,走了许久是不是有些累呢?接下来,就带您去感受一下古代皇帝在游玩途中小憩的地方!
独乐寺行宫建于乾隆年间,又称“乾隆行宫”,是清代皇帝去东陵途中休息的地方,也是天津地区唯一存留的行宫。乾隆之后的皇帝都来过独乐寺行宫,并留下了大量赞美这里的诗篇。行宫内现在还增设了展览区域,只要您来到这里,就可以欣赏到首清帝即兴之作和与行宫有关的帝后嫔妃画像幅!听到这里,您是不是觉得此行赚到了呢,我觉得很值呢!
观音阁
来到“独乐寺”,最不能错过的就是咱们的“观音阁”了,传说中的“镇寺之宝”就是它!梁思成先生就曾出过一本书,《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专门介绍独乐寺的“观音阁”。它的结构巧妙程度,令现代的建筑师们都叹为观止!当年的唐山大地震不仅没让这里有丝毫晃动,反而让它更加坚固。绝对是功能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观音阁”里面供奉的高达.米的辽代十一面观音像,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彩色泥塑站像。如果您想将观音像看个遍,花元买张票,就可以登上去!千万不要错过哦!
韦驮亭
这么有名寺庙怎么能少了神话传说,接下来,就为您介绍一下关于“韦驮寺”的故事!韦驮本来是古印度婆罗门教天部神,在佛祖涅盘的时候,鬼怪盗取了一双佛牙,韦驮急追取回,后来便成为佛教中的护卫天神。据说韦驮的不同姿势对于行脚僧而言有着不同的意义,寺内的韦驮像双手合掌,就表示寺庙里欢迎,路过和尚尽可大摇大摆进去,白吃白住;要是握杵(chǔ)拄地,表示寺庙不欢迎挂单和尚。咱们“独乐寺”里的韦驮像,身着盔甲,表情肃穆,怀抱金刚杵地,看来路过的和尚是不能进去的呀
乾隆御笔碑刻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的是“乾隆御笔碑刻”。随着一些宫廷大剧的不断走红,我们似乎都已经把乾隆皇帝的后宫妃子们认得“门儿清”了!被这么多妃子喜欢着的人当然有其独特魅力!咱们的乾隆皇帝可是“十全老人”,不仅是一位政治巨人,而且是一位杰出诗人。他曾多次游历蓟州,关于蓟州的诗作就高达上千首,独乐寺的“乾隆御笔碑刻”就是证据之一。这些碑刻的书法作品,行云流水;笔锋或粗犷苍劲、或圆润秀丽;览之,既有视觉欣赏的享受,又能从中感悟道理!充分显示着昔日帝王的文史底蕴。您不妨无品读一番,绝对会感慨万千
报恩院
“双烛烧残观法界,万缘放下见真心”,这是“报恩院”门前所展示的对联,向世人们深刻地展示了人生真谛。可是,当年“报恩寺”的提字却是“闹”了不少事!
据说,当年咸丰皇帝驾临这里,当家的大和尚想沾个荣耀,就请皇帝提个名。咸丰皇帝也未客气,当即就写下“报恩院”三个字,写完之后才发现“院”字少了一横。皇帝知道写错了,又不好承认,最后只好开金口说“人啊,要之人图报,佛家就说要报四重恩,太多了,这恩一生都报不完,所以,完字的笔画不能写全”。完美的解释,直到今日都引人津津乐道!快去瞧一瞧吧!
大雄宝殿
您现在来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大雄宝殿”。这座宝殿啊,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头衔!据说,是中国古代佛教寺庙遗留下的所有大雄宝殿中,最古老,最大的。此外,这里的“大雄宝殿”与别处相比还有一点不同,里面供奉的不是一尊佛像而是三尊,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中间一尊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这三位大佛有个特别“厉害”的组合名字,叫做“横三世佛”。您可千万不要错过!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5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和大家介绍一下!
独乐寺,俗称大佛寺,位于天津蓟县城内西大街。传说安禄山起兵叛唐,在此誓师,因他想做皇帝,“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而得寺名。古寺建于唐贞观十年,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为国务院1961年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津门十景之一。独乐寺现已列为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名录。
独乐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位于天津市蓟县县城内。独乐寺相传始建于唐,辽统和二年(984)重建。
蓟县县城不大,从长途车站下车,步行就到了武定侯街,也许是由于独乐寺外的铁门紧闭,无法从马路上体会山门的震撼,从侧门进入寺内,山门的气势就让人感到不同一般,山门高约10米,正中匾额楷书“独乐寺”,这是明朝严嵩题字,显得刚劲浑厚。
同去懂建筑的朋友介绍,独乐寺山门的屋顶五条脊,四面坡。檐角如翼似飞,使建筑物庄重而高昂,表现出了中国建筑特有的艺术效果。
走过山门就看到了观音阁,阁上的匾额“观音之阁”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在52岁北游幽州时所题写的,观音阁中间的观音像高16米,头上还有10个小头像,所以还被称为11面观音。
观音阁后的八角小亭名“韦驮亭”塑像韦驮身着铠甲,双手合十,以往看到的韦驮像一般都在天王殿或大雄宝殿里,而单独给韦驮设亭的寺院在中国还是十分罕见的。
由于观音阁与山门同在一个中轴线的原因,当你站在山门正中,从山门的画框里,能把观音阁高耸的雄姿全纳入镜头,这种把高层建筑放在山门之内的布局,是南北朝及以后建立寺院的传统手法。
修建于唐朝的独乐寺,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从史载多年的战乱地震到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以至如今,独乐寺依旧安然无恙。梁思成先生说,“在蓟民心中,实为无尚圣地”。
观音阁的西北,有28块乾隆皇帝的书法碑帖,都是乾隆的书法真迹,如今看上去已经字迹斑驳,不过,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县城里却能看到如此的珍宝,主要原因就是,清朝的东陵在遵化,皇帝去遵化祭祖,蓟县成为一个重要的中转休息站。
谈到蓟县独乐寺,就不能不继续说到梁思成先生,梁先生曾亲自撰写《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二期)“独乐寺专号”,在解释观音阁上咸丰皇帝手书“具足圆成”时,梁先生认为,“具足”是佛家语,“圆成”不是佛语,应为“具足圆通”。
1966年,中国的政治形势已经发生变化,梁先生依旧冒着风险,抵达蓟县,提出要为观音阁“装避雷针、安门窗,为防止鸟类落在观音头像上,要为观音头像上罩铁丝网”,于是,文化部当年就拨款9000元人民币,由河北省古建队施工安装完毕,使独乐寺受到了妥善保护。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6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四通旅行社的全体人员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感谢大家对我们旅行社的支持和信任。我叫雕刻时光,是四通旅行社的导游员,大家叫我小刘好了。坐在前方驾驶位置上的是我们的随队司机张师傅。张师傅的驾驶经验非常丰富,相信大家在乘车的途中一定会感到既舒适又安全的。今天能担任本团的导游工作,认识这么多的教师朋友,我觉感到很荣幸,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请您及时地提出,我将竭尽全力地为您服务。也希望大家能积极地支持和配合我的工作。在这里我预祝大家旅途愉快,能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津门十景之一,的独乐寺。独乐寺俗称大佛寺,是我国古代大型木结构高层建筑的一颗明珠,1961年,国务院公布独乐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蓟县城内,坐北朝南,是由山门、观音阁和东西配殿组成的一套完整建筑群,布局简洁,主题突出,宏伟庄重。关于独乐寺初建的年代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认为,独乐寺的创立,最迟也应该在唐初,观音阁上悬挂的李白所书唐制的“观音之阁”的匾额可作为佐证。现存独乐寺的主要建筑,是辽圣宗统和二年重建的。关于独乐寺,它有五个“之最”,刚刚我已经说过了一个了,其余四个,我将会在讲解过程中告诉大家,请大家仔细听,回来的路上就请您来说说这五个“之最”。
好了,我们已经来到了景点的停车场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是白色的大金龙,车牌是津A2345,车子停在停车场的左边,我们下午4点在寺门口集合,请靠窗的游客把窗子锁紧,贵重的物品请随身带好,好,请大家开始下车。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红门叫做山门,它高约10米,面阔3间,进深2间,中间为穿堂道,请大家向上看,在山门正中有一匾额,上书“独乐寺”三个字,字径半尺,刚劲浑厚,为明代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师严嵩手书。为什么叫独乐寺呢?因为佛家清心寡欲,恪守戒律,独以普渡众生为乐,才命名为独乐寺。好,就请大家随我走入独乐寺吧,进入山门,首先我们大家看到的这两尊高大的护卫金刚力士,就是民间俗称的“哼哈二将”他们均高4.5米,居高临下,虎视眈眈,面目狰狞可畏。
我们继续往里走,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天王殿,这里东西两侧是彩绘的四天王像,两两分立。分东南西北,各护一方。东侧北端为东方持国天王,绿脸,怒目,着棕色胄甲,手持琵琶,两脚各踩一鬼。东侧南端为南方增长天王,脸蓝色,双目圆睁,着棕色胄甲,手持宝剑,两脚各踩一鬼。西侧南端是西方广目天王,脸红色,怒目,左手紧握一龙,右手捏如意宝珠,脚踏两鬼。西侧北断是北方多闻天王,白脸,面目和善,左手持红盖黄伞,右手握灰色银鼠,左脚下鬼作人身兽面,站立;右脚下鬼作兽形,蹲于地。象这样,南间有哼哈二将,北间有四大天王的设置是少见的。
请大家往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观音阁了。好,请大家转身,看一下山门的屋顶,它为我国最早,等级最高贵的庑殿顶山门,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组成,正脊两端两条翅转向内,犹如雉鸟飞翔的在建筑中叫做“鸱吻”生动逼真,气势宏伟。庑殿顶和鸱吻也就是独乐寺的第二和第三个之最。
天津导游词 ·天津海河外滩公园导游词 ·清真大寺导游词
现在我们转回身来再看看观音阁吧,它东西面阔五间,南北进深四间,从外表看,上下两层,实为三层,中间有一暗层。观音阁是我过仅存的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我们向上看,屋檐下正中悬有一鎏金方匾上书“观音之阁”,左下方落款“太白”,是唐代大诗人李白52岁北游幽蓟时所书。相传,有一天李白喝得大醉,迷迷糊糊写下了“观音之阁”四个大字,又题上了“太白”的下款,可是,等到把匾悬挂起来以后,才发现之字少了一点,李白就站在阁前,把笔蘸饱墨水,用力往上一甩,正好点在之字上。这就是“飞笔点之字”。
我们一起走进观音阁去看看吧,中间耸立着的巨大的观音像是整个建筑的主旨,在它的头上还有十个小头像,所以又称十一面观音。也就是第五个之最,是我国仅存的最大的古代泥塑之一。大家可以看到在十一面观音像的旁边还有各有一胁侍菩萨,略向观音前倾,好像随时准备听从差遣。三尊塑像具有很浓的唐代风格,均系辽代雕塑艺术的珍品。
好,请大家看看阁内四壁的彩画,这是明代重描的“十六罗汉”和“二明王”像壁画上部间绘有山林风云,下面也有世俗题材。这些壁画,在乾隆十八年大修独乐寺时被一层厚达一厘米的白灰覆盖,1972年,休整观音阁时发现并剥出,这些壁画不仅给独乐寺增添了光彩,也为历史、艺术、宗教的研究领域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请大家随我往后走,去看看十一面观音像的背后的倒座观音,观音像的左右明柱上塑有韦驮和关羽的护法神像,均是武将装束,好似腾云驾雾。
再往里走,现在我们看到的八角小亭,里面供奉的是护法天神韦驮。好,各位,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卧佛殿,在这里供奉的是释迦牟尼涅磐像清光绪年间毁于战火,现已修复,大殿上悬挂着一幅匾额,上书“得大自在”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已达到心安理得,自在超脱的最高境界了。走出卧佛殿,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三佛殿,殿内供奉的是横三世佛,中间的是释迦牟尼佛,左边为药师佛,右边为阿弥陀佛。好了,独乐寺的各主要建筑我们都已经参观过了,观音阁西北侧有乾隆皇帝书法碑林,是乾隆字模仿历代名人的书法写成的,有行、草、楷三种字体,诗文共107篇,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自行参观一下,我们4点准时在寺门口集合,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迟到。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今天的旅游活动也宣告结束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这一天下来和大家相处的非常愉快,真不舍得和大家分开,如果今天我的服务有什么不尽如人意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多包涵,也希望您能多提宝贵意见,我期望着我们下一次愉快的合作,祝大家今后的身体健康,工作愉快,万事如意!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7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和大家介绍一下!
独乐寺坐落在蓟县城内,是中国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享誉中外的千年古刹。独乐寺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十年(公元636年),辽代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明万厉、清顺治、乾隆、光绪年间维修,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增砌照壁,增设观音阁重檐上下各四根擎檐柱,并建寺东行宫。独乐寺占地总面积1.6万平方米,山门面阔三间,进深四间,上下为两层,中间设平座暗层,通高23米,是国内最古老的高层木结构楼阁式建筑。
该寺山门和观音阁为辽代建筑,其它都是明、清所建。布局、结构都比较奇特。全寺建筑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西部分别为僧房和行宫,中部是寺庙的主要建筑物,白山门、观音阁、东西配殿等组成,山门与大殿之间,用迥廊相连结。这些都反映出唐、辽时期佛寺建筑布局的特点。
独乐寺行宫,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又称乾隆行宫,是清代皇帝去东陵谒陵途中小憩的地方,也是天津地区仅存的一处行宫。行宫存有正殿一层,附属建筑三间,现恢复回廊十四间,垂花门一座,使行宫独立成院。乾隆之后的皇帝都来过独乐寺行宫,并留下了大量赞美独乐寺的诗篇,行宫内新增设的展览,辑录了12首清帝即兴之作和与行宫有关的帝后嫔妃画像17幅。
传说独乐寺是鲁班显圣修建,因此蓟州人为纪念这位建筑祖师单独建庙供奉。鲁班庙位于独乐寺东北300米,堪称全国仅有。独乐寺历经千年风雨侵蚀、兵火劫难,经历了30多次地震的考验,至今巍然屹立,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
庙会:近年,独乐寺又在每年正月恢复传统庙会,内容包括观音赐福、民间花会调演、杂技表演、戏曲表演、地方小吃、土特产展卖等,成为蓟县冬季文化旅游活动的特色品牌。
法会:独乐寺于每年正月初一(弥勒佛诞辰日),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四月初八(佛祖诞辰日),六月十九日(观音菩萨成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十二月初八(佛祖成道日),举行规模盛大的纪念法会,八方信徒云集至此。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8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们要游览的景点是独乐寺。
独乐寺位于蓟县城武定街北侧,它始建于天宝十一年,辽代重建。
关于独乐寺的得名,这里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独乐寺的主体建筑是十一面观世音的内部,就是一棵参天而立的独梨树;第二种说法是,安禄山起兵反唐,这里是誓师地,他“盖思独乐不与民同乐”,故名独乐寺;还有一种说法是:“佛家清心寡欲,独以普渡众生为乐”,故名独乐寺。
整个独乐寺由三部分组成:东路是清朝皇帝辟建的行宫,西路是僧房,中路是山门,观音之阁,卧佛殿组成。整体建筑布局简洁,主题突出,宏伟庄严。
独乐寺有五个之最:观音阁是我国仅存的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观音像是我国仅存的最大泥塑之一;山门为现存最早,等级最高的庑殿顶山门;山门正脊上有最早的鸱吻;
独乐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现在,现场解说到此结束,下面的时间,大家可以自己游览。
祝愿大家快乐!
天津独乐寺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9独乐寺位于蓟县城武定北侧,它始建于天宝十一年,辽代重建。关于独乐寺的得名,这里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独乐寺的主体建筑是十一面观世音的内部,就是一颗参天而立的独梨树;第二种说法是,安禄山起兵反唐,这里是誓师地,他“盖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故名独乐寺:还有一种说法是,“佛家清心寡欲,独以普渡众生为乐”故名独乐寺。整个独乐寺有三部分组成,东路是清朝皇帝辟建的行宫,西路是僧房,中路由山门,观音之阁,八角亭,卧佛殿,三佛殿组成。整体建筑布局简洁,主题突出,宏伟庄严。独乐寺有五个之最:观音阁是我国仅存的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观音像是我国仅存的最大古代泥塑之一;山门为现存最早,等级最高的庑殿顶山门;山门正脊上有最早的鸱吻;独乐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我们到站了。
现在我们大家看到的这个建筑就是山门,他高10米,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中间坐穿堂,两侧是稍间。在山门的檐下有一块匾,上书“独乐寺”三个字,为明代大学士严嵩手笔,据说他在北方只留下六个字,另外三个字就是北京的“六必居”三个字。
在山门的前两稍间有两尊辽代的金刚力士站像,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哼哈二将,从他们的嘴形和手形可看出,左边这尊闭口,握手为“哼”将,右边张口,伸手为“哈”将,他们都是4.5米高,肌肉隆起,威武雄壮,紧守着山门,他们站在此地已经是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我们看这两根中柱的中间,相传以前有一扇大门,由于年代久远,这门及应不存了,但这里是山门和观音之阁的分界线,站在门槛这一边看观音之阁,只能看到局部,跨过门槛一步,大阁全貌就尽收眼底了。大家不妨试一下,这是魏晋时期,普遍采用的画框式结构。山门北稍间的两侧是清光绪年间绘制的四大天王像。先看东侧: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西侧的两尊:北方多闻天亡,手持雨伞;西方广目天王,手握银蛇。四大天王手中所持之物组成一个成语“风调雨顺”,表达了我国老百姓的愿望。
我们去看一看主体建筑。我们面前的就是独乐寺的主体建筑“观音之阁”,它通高23米,从外观上看分为上下两层,实际上是三层,在它正中间有一个暗层,整个大阁最突出的特点是没有一根钉子,都是榫卯结构的,我们看这一朵朵的就是斗拱,方形木块为斗,长条拱木为拱,整个大阁共用了152朵斗拱。大阁的房顶为九脊歇山式,檐下有一块匾额“观音之阁“,它是李白的真迹,这块匾额已经收入全国名匾大全了,下面这块匾额是“具足圆成”它是咸丰的手笔,意思是说里面的观音已经修行圆满,具备成佛条件了。
我们从这个位置回头看一下山门,整个山门是由12根粗大的柱子支挺的,柱头全部向内倾斜。它是我国古建筑的一个特点,称为侧角,使建筑物更加稳定,在山门的正脊上有两个饰物,尾巴向内翘起,似鸟非鸟,似鱼非鱼,叫做鸱吻。传说为龙生九子之一,能喷浪成雨,取喷水震火之用。
现在我们走进大阁里边来看一下。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十一面观音像,它通高16米,站在莲花台上,通过暗层,直达阁顶。观音有33种变化形式。十一面观音为其中一种,这种体裁在别处是绝对看不到的,因为就全国来讲,只有这里供奉的是十一面观音,它在世界上也仅存13尊。我们看整个观音略向前倾,给人以亲切感。它的两个飘带从手腕处一直垂到莲花台之上,实际上是起了支撑点的作用了。我们说这个观音是泥塑的,并不是说它完全是用泥堆起来的,它的内部有仿人体骨架的木结构,外面雕刻的是泥。十一面观音两旁的是善财,龙女两位胁持菩萨,他们腰部微扭,头顶五佛冠,显得生动活波,给人以真实感,这三尊塑像加上前面的哼哈二将,独乐寺共有5尊辽代的塑像,专家评价独乐寺的早期塑像就是“少而精,艺术价值高”。
在里边来看,每个柱头上都有一个斗拱,整个大阁152朵斗拱,24种形式,分布在大阁各个部位,它好似人的关节一样,这是观音之阁历经1000多年的风风雨雨,28次地震,依然安然无恙的原因之一。
整个大阁是以三大艺术于一堂的,它就是古建筑,塑像,通栏布满墙面的彩色壁画。这组壁画绘制于元代,1972年才发现出来的,原来一直保护在一层泥土里面,它的发现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它已经被临摹收入国库了,壁画以佛教十六罗汉和二天王为主题,间以佛教有关的神话故事,世俗题材组成一组组各有独立,又彼此相连的巨幅画卷。
现场解说到此结束,下面的时间,大家可以自己游览。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10各位朋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中国太和旅行社的全体人员对大家的到独乐寺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感谢大家对我们旅行社的支持和信任。我叫刘时,是中国太和旅游社的导游员,大家叫我小刘好了。坐在前方驾驶位置上的是我们的随队司机王师傅。王师傅的驾驶经验非常丰富,相信大家在独乐寺乘车的途中一定会感到既舒适又安全的。今天能担任本团的导游工作,认识这么多的教师朋友,我觉感到很荣幸,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请您及时地提出,我将竭尽全力地为您服务。也希望大家能积极地支持和配合我的工作。在这里我预祝大家旅途愉快,能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津门十景之一的独乐寺。独乐寺俗称大佛寺,是我国古代大型木结构高层建筑的一颗明珠,1961年,国务院公布独乐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蓟县城内,坐北朝南,是由山门、观音阁和东西配殿组成的一套完整建筑群,布局简洁,主题突出,宏伟庄重。关于独乐寺初建的年代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认为,独乐寺的创立,最迟也应该在唐初,观音阁上悬挂的李白所书唐制的“观音之阁”的匾额可作为佐证。现存独乐寺的主要建筑,是辽圣宗统和二年重建的。关于独乐寺,它有五个“之最”,刚刚我已经说过了一个了,其余四个,我将会在讲解过程中告诉大家,请大家仔细听,回来的路上就请您来说说这五个“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