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必读》师德学习笔记4

时间:2019-05-13 06:1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必读》师德学习笔记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工作者必读》师德学习笔记4》。

第一篇:《教育工作者必读》师德学习笔记4

《教育工作者必读》师德学习笔记4——学校安全与后勤保障

208、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构建学校安全工作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保障学校安全I作规范、有序进行。(2)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事故预防措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3)建立校园周边整治协调工作机制,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4)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5)事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责任追究等。

209、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十二字”方针是什么?

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10、我市学校安全事故控制目标是什么?

答:确保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不发生食品、火灾、暴力伤害、交通、拥挤踩踏等安全责任事故,不发生校舍倒塌事故,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事件,不发生群体性社会治安事件。校园安全事故学生死亡数为零,在校学生非正常死亡数为零。

211、学校不履行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职责,有关责任人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答:学校不履行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职责,出现重大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学校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学生和教职工伤亡的。(2)发生事故后未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3)瞒报、谎报或者缓报重大事故的。(4)妨碍事故调查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5)拒绝或者不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实施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另有规定的,依其规定执行。

212、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对参加劳动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供必要的安全和卫生防护措施。普通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劳动,不得让学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从事不安全工种的作业,不得让学生参加夜班劳动

213、《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规定学校要建立健全哪些日常安全管理制度?

答:(1)校长负责制和法制副校长制度。(2)值班制度。(3)夜间巡逻及门卫制度。(4)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和危房报告制度。(5)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工作责任制。(6)用水、用电、用气等相关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7)食堂物资定点采购、索证和登记制度,饭菜留验和记录制度。(8)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9)住宿学生安全管理制度。(10)大型活动安全审批制度。(11)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12)学校安全工作考核办法及奖惩制度。

214、《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规定学校如何加强

学生交通安全的管理和教育?

答:学生交通安全的管理:(1)学校要制定《交通事故应急预案》。(2)学校要加强校车管理,确保学生乘车安全。(3)学校要建立在开学初和节假日前集中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制度。(4)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到公路和交通流量大的道路上开展集体活动和体育锻炼。(5)农村学校应建立“路队”制度。

学生交通安全的教育:(1)加强教育,提高学生预防和应对交通事故的能力。(2)通过家长学校和家长会,向家长宣传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3)教育学生不坐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车辆。(4)教育学生安全出行,要他们了解在上下学路上的注意事项,确保学生上下学路上的安全。(5)教育学生学会发生交通事故时的逃生方法。

215、《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规定学校如何加强学生防溺水事故的管理与教育?

答:学生防溺水事故的管理:(1)学校要制定《溺水事故应急预案》。(2)学校要与当地政府和社区一起积极创造条件,在学校周边不适宜游泳的水域插上警示木牌,提醒学生不得下水。(3)学校要加强与附近地区水域居民的联系,发放学校事故警报联系卡给居民,便于居民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马上告知学校。学生防溺水事故的教育:(1)学校可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教育。初夏与暑假前是防溺水教育的重点时间段,雨季教育重点是预防学生被洪水冲走,初冬与早春应提醒学生预防落人冰窟而溺水。(2)学校要教育学生不得在没有成人带领的情况下私自游泳,更不许在上下学路上和节假日私自或结伴到非游泳水域(如水库、池塘、湖泊、河流、水坑等)游泳,提高学生防止溺水的意识和能力。(3)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和家长会,向家长宣讲防溺水的知识。

216、《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规定学校根据季节变化对学生安全教育的重点是什么?

答:(1)春季安全教育的重点是传染病的预防教育、火灾预防教育、春游等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安全教育。(2)夏季安全教育的重点是洪水、暴雨、雷击和台风等灾害天气预防教育、溺水预防教育、食物中毒预防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性侵犯预防和应对教育、用电安全教育。(3)秋季安全教育的重点是运动受伤预防教育、建筑安全教育、消化道疾病预防教育。(4)冬季安全教育的重点是防寒保暖教育、煤气中毒预防教育、户外冰雪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和冰面溺水预防教育、火灾预防教育、雪雾天气交通安全教育。

217、《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规定学校每天的常规安全管理工作有哪些?

答:(1)根据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要求,各个岗位人员要做好安全工作记录。(2)每天安排人员巡查校园,学生宿舍要安排24小时值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3)在学生上下课和晚自习等集中出入的时候,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疏散时间和楼道上下顺序,并指定专人在关键位置进行疏导,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伤害事故。(4)做好请假、销假工作。(5)做好低年级学生上下学交接工作。(6)落实对特异体质、特殊心理和问题行为学生的教育和保护。

218、学校重点预防的传染性疾病有哪些?

答:(1)鼠疫(黑死病)。(2)霍乱。(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4)艾滋病。(5)病毒性肝炎。(6)登革热/疟疾。(7)肺结核。(8)血吸虫病。(9)流行性感冒(流感)。(10)手足口病。(11)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219、学校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处置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亲临第一线指挥,迅速开展现场疏导和救护工作,并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快速疏导现场人员。学校要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快速疏导现场人员,让学生尽快疏散到安全地点,禁止无关人员滞留现场,防止有人故意制造恐慌气氛,避免再次发生事故。

(3)紧急救护伤者。组织学校医护人员对受伤者进行人工呼吸、止血等应急抢救处置,尽快向医疗急救部门120报告求援,将伤病员送往医院抢救,妥善处置伤病员。必要时请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援帮助。

(4)事故的善后处理。迅速通知受伤人员亲属,及时向师生和亲属通报有关情况,确保师生和亲属情绪稳定,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处I里I作。

220、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大型集体活动时,应采取哪些必要的安全措施?

答:(1)成立临时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2)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3)安排必要的管理人员,明确所担负的安全职责。(4)制定安全应急预案,配备相应设施。

221、中小学校防校园伤害事故工作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1)要加强校园封闭管理,强化门卫职责,严禁闲杂人员进入校园。(2)要全面清查收缴管制刀具(包括水果刀),对中学住读生要每周开展一次清查和收缴,走读生每天开展一次清查和收缴,对寝室、教室都要进行清查收缴,杜绝管制刀具进校园。(3)要加大校园巡查防护力度,学校安全人员、值班人员、宿管人员要认真巡查校园和宿舍,发现苗头及时处置。(4)要加强学生法纪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222、地震灾害发生后如何应对?

答:(1)迅速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学校如事先接到地震部门的预报,或遇突发性地震,应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2)迅速组织开展自救。通过各种手段迅速发出地震警报;组织教师带领所在班级,在第一时间迅速、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如来不及撤离,教师应组织学生迅速躲避在安全位置(如课桌下面),等待地震间隙时迅速带领学生撤离到安全地带;有序组织有救援能力的教职工开展救援工作。(3)做好安抚工作,稳定人心。做好撤离到安全地带师生的安抚工作,稳定他们的情绪,同时发出救援信号,等待救援

223、铁路安全教育要求学生做到哪“九不准”?

答:不准在铁路上行走、坐卧、玩耍;不准在铁路上放置障碍物;不准爬乘货物列车或到铁路站场内玩耍;不准敲击列车,向列车投掷物品;不准攀爬铁路防护网、防护栏和防护墙;不准拆卸、损毁铁路设施和安全标志;不准骑乘车辆抢越铁路道口;不准在铁路边放牧;不准做损害铁路的事。

224、中小学校学生统一着装的作用是什么?

答:中小学生(含职业中学)统一着装,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加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贯彻《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优化育人环境、实现社会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保护有着重要作用。

225、在我国学生中推广学生奶是哪几个部委局提出的?

答:在我国学生中推广学生奶是国家农业部、计委、教育部、财政部、卫生部、质监局、轻工局等七部委局提出的。

226、为什么要在中小学学生中推广“防近视练习簿”?

答:“防近视练习簿”属国家发明专利,其原理是从改善视觉环境着手,采用特定色度的黄色纸印制练习簿,从而以最少的光波引起最强的色觉和仅亚于白色的亮度,使学生的两种视觉功能同时得到充分发挥。使用“防近视练习簿”,不仅可以保护学生视力,而且可以达到预防近视和恢复假性近视的目的。

227、学校禁止采购的食品有哪些?

答:(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2)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3)超过保质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4)其它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228、食品包装标签应标明哪些事项?

答:(1)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2)成分或者配料表。(3)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4)保质期。(5)产品标准代号。(6)贮存条件。(7)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8)生产许可证编号。(9)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

229、为什么要索证?哪些食品采购时需要索证?

答:索证是指餐饮业经营者在采购食品时,查验产品是否符合相关卫生法规或标准要求,查验供货产品合格证明并索取购物凭证的行为。

需要索证的食品种类有:(1)食品(食用油及食品原料)。(2)食用农产品。(3)食品添加剂。(4)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规定的索证项目。

230、我市学生食堂采购、加工、销售“十八不准”的内容是什么?

答:(1)不准未达标的学校食堂向学生提供餐饮服务,学生食堂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

(2)不准采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和主辅料。

(3)不准采购未经兽医卫生检验部门检验或者

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制品。

(4)不准采购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

(5)不准采购超过保质期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和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及要求的食品。

(6)不准采购、加工发芽或变绿的土豆,感官检验合格的土豆,必须加工至熟透方可销售。

(7)不准采购、加工、销售四季豆。

(8)不准销售豆浆。

(9)不准加工销售生菜、凉拌荤素菜。

(10)不准销售剩余食品。

(11)不准将加工后的熟制品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混放、避免交叉污染。

(12)不准使用未经消毒、洗净的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人口食品的容器。

(13)不准患有传染性疾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人员从事食堂餐饮工作,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

(14)不准非食堂工作人员进入食堂,在食堂加工、销售期间,食堂要实行封闭管理。(15)不准在食品贮存场所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

(16)不准用手接触直接入口的食品,要用食品夹。

(17)不准未穿工作服、戴工作帽的工作人员上岗。

(18)不准在食堂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231、如何判断食物中毒?

答:判断食物中毒通常有三种方法:

(1)从胃肠道症状上判断。看是否在吃完东西后感觉胃肠道不舒服,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或者出现头晕、惊慌等症状。与自己共同进餐的人也出现相同症状。

(2)从可疑的食物或原料上判断。看是否进食了可疑的食物,如食物不新鲜、有异味,吃过自采的蘑菇、鲜黄花、未炒熟的扁豆、发芽的土豆,用不是从正规渠道购进的盐炒菜,或误食了某种化学物质等。

(3)从出现症状的时间上判断。看发病的时间是否很短。化学性食物中毒比有毒的动、植物毒素中毒症状出现的早,通常以分钟计算。

232、学校发现学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后,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1)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2)协助卫生机构救治病人。(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4)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5)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233、发芽土豆和豆角中毒的原因、表现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答:发芽土豆中毒。(1)中毒原因:土豆中含有一种生物碱,叫龙葵素。正常土豆中龙葵素的含量较少,为2—10毫克。当土豆发芽后皮肉变绿,龙葵素含量增高。人一次使用0.2—0.4克可发生中毒。(2)中毒表现:一般在进食十分钟后出现症状,胃部灼痛,舌、咽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中毒者体温升高,头痛,昏迷,出汗,心悸。儿童常引起痉挛、昏迷。(3)预防措施:第一,土豆应贮存在低温、通风、无直射阳光的地方,防止生芽变绿;第二,生芽过多或皮肉大部分变黑、变绿时不得食用。第三,发芽很少的土豆,应彻底挖去芽和芽眼周围的肉。因龙葵素溶于水,可浸入水中泡半小时左右。

豆角中毒。(1)中毒原因:豆角品种很多,豆角引起中毒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豆角中所含的皂甙和红细胞凝集素引起的。(2)中毒表现:主要为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呕吐为主,并伴有头晕、头痛、出冷汗,有的四肢麻木,胃部有烧灼感,病程一般为数小时或1—2天。(3)预防措施:烧熟煮透(加热至100℃保持5分钟以上),不能爆炒。

234、什么是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答: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非法添加就是食品生产者在食品生产中添加国家标准GB2760规定的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是指符合GB2760规定的食品添加剂被在食品中超范围、超用量使用。

235、什么是“乳糖不耐症”?

答:“乳糖不耐症”并不是由于牛奶本身有什么不安全因素造成的,而是因为极少数学生体内缺乏消化乳糖必需的乳糖酶所引起的,更确切地应称为“乳糖不消化症”。通常牛奶进入人体后,牛奶中的乳糖分子不是直接被人体的肠壁所吸收,只有在小肠中消化成较小的葡萄糖及半乳糖,然后被人体吸收。如果肠中的乳糖酶太少,无法分解牛奶中较大的乳糖分子,那么乳糖就会停留在大肠内发酵,这时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及拉肚子等现象,即为“乳糖不耐症”。“乳糖不耐症”并不可怕,属正常生理反映,只要采取“少量多次”的饮用方式,坚持一段时间,待诱发体内乳糖酶分泌正常后,即可正常饮用。

236、什么是“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答:“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发病原因是精神因素引起的,是指某种精神紧张如重大事件、情绪激动、内心冲突等相关因素,在许多人之间相互影响而引起的一种心理或精神障碍。该病的发病特点是起初由群体中的一人出现不良症状,当群体中其他人目睹该人情况后,精神上就会受到感应,并相继出现相同或类似的症状。发生地点多在学校或其他公共场所。“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在学校的主要表现为,极个别学生在集体饮食后由于自身原因出现不适症状,本来学生的饮食没有问题,但其他学生耳闻目睹,误认为是食物中毒而心理紧张,产生恐慌情绪,并相互传染,进而出现与身体不适学生相同或类似的症状。为了避免出现“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学生在集体饮食后如果个别学生出现身体不适,老师应立即将身体不适的学生带离教室询问情况和就诊,在没有查明原因前不要轻易下食物中毒的结论,不要在班上询问其他学生是否有身体不适现象,应及时向其他学生做好解释并进行安抚,以便稳定情绪。

237、饮水机的卫生管理要求有哪些?

答:(1)饮水机必须是取得卫生许可批件的合格产品,使用前必须彻底清洗消毒,使用后每学期至少清洗消毒一次。(2)饮水机应放置在人员活动较少、清洁处,保持饮水机清洁卫生。(3)必须向供水单位索取纯净水卫生许可证、产品检验合格证。纯净水必须标有生产日期、保质期。不得向学生提供无卫生许可证、检验不合格、超过保质期的产品。

238、建立校方责任保险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答:一方面,校方责任保险可以为学校安全提供风险管理服务,利用保险费率的杠杆作用,有效地增强学校安全防范意识和保险意识,加强安全管理,防范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校方责任保险又能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迅速提供经济补偿,有利于维护学生权益,避免或减少经济纠纷,减轻学校办学负担,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校及社会稳定。

239、校园方责任保险的保险责任和理赔范围有哪些?

答:校园方责任保险的保险责任是在校园内或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校园外活动中(限中国大陆境内),因校方责任(疏忽或过失)导致注册学生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学校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由承保公司负责赔偿。学校无责任的特殊事故,承保公司应帮助学生妥善处理。校方责任事故可采用协调、仲裁、诉讼等方式予以认定和处理。理赔范围:按照保险监管部门批准的校方责任保险条款和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事故责任类型的有关规定执行。

240、“放心食堂”基础设施创建的具体内容与要求是什么?

答:(1)建筑面积:中学食堂生均不低于1平方米、小学食堂生均不低于0.8平方米,食堂离污染源25米以上,餐厅就餐的桌椅数不少于进餐学生数的三分之一。

(2)水源充足,水质达到卫生标准,有供应开水、热水的设施,供水卫生良好。设有专用洗涮水池,有相应的消毒设施,设有足够的供用餐人员使用的洗涤设施。

(3)生食、熟食操作台分开使用,用具和容器分开使用。

(4)加工间生产工艺流程合理,设有配料操作台、食品用品专柜。

(5)主、副食仓库分设,仓库内食品原料分类存放,且有标识(品名、出厂日期、保质期),有防火、防盗、防毒、防鼠、防尘、防蝇、防蟑、防潮设施,通风良好。

(6)有生产加工必需的炊事机械与设备,且都为不锈钢或合金(农村中学可使用瓷砖或花岗岩工作台)。使用安全、节能、环保的锅炉。

(7)根据食堂就餐人数建有相应规模的冷库或不锈钢冷藏设备。

(8)食堂外建有专用封闭垃圾屋、箱以及排污沉淀池,排污道防鼠良好,垃圾处理及时;食堂内废弃物容器存放的地方合理,容器整洁、加盖。

(9)食堂整洁、明亮、卫生、方便,周边环境干净、美化、绿化,无污染源。

241、食品进入校园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食品进入校园必须具有“三证三票”,即检疫证、质量合格证、卫生许可证和销售发票、进货发票、信誉卡;必须标明“三期”,即生产日期、保质期、时效期;必须属非“三无”食品,“三无”食品即无厂名厂址、无QS标识、无识别条形码食品;必须符合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安全的国家强制性标准。

第二篇:《教育工作者必读》师德学习笔记2

《教育工作者必读》师德学习笔记2——教育理论

27、什么是学校教育?

答: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28、德育与美育的区别是什么?

答:(1)德育:客观性、确定性、理性的,一元的,强制的,功利性的,重在说理与模仿。(2)美育:主观性、不确定性的、非理性的,多元的,自由放纵、驰骋想象、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超功利性的,重在感受与领悟。

29、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但是遗传、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主体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来实现。

30、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1)德育。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2)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3)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4)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5)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具有初步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

31、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对矛盾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决策者。(2)教师是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者。(3)教师是教育效果的影响者。

32、教师应该如何热爱学生?

答:第一,将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第二,将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第三,要全面关怀学生。第四,要关爱全体学生。第五,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33、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专业素养?

答:(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34、教师之间如何做到团结协作?

答:第一,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第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第三,弘扬正气,摒弃陋习。

35、教师的能力素质包括哪些?

答:(1)语言表达能力。(2)组织管理能力。(3)组织教育与教学的能力。(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36、教师有哪几种角色?

答:(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币。

37、教学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答:(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规律。(3)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规律。(4)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38、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怎样?

答: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39、教学的特点是什么?

答: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和实践活动,这是教学的本质。其特点有以下几点:(1)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活动。(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40、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第一;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第二,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第三,要发扬教育民主。第四,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41、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4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哪些教学原则?

答:(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43、教师在贯彻直观性原则时应注意什么?

答:(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一般来说,选择直观手段主要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教学目的和内容来进行。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教学中的直观并不是让学生随意地看,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的。在展示直观教具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在教学中,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能够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唤起想象,形成表象。语言直观可以摆脱事物直观和模象直观所需设备和条件的限制,但它必须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44、教师如何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

答:运用讨论法教学的基本要求: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目和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资料;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联系实际进行讨论,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小结,并进一步提出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

45、教师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答:(1)教学任务。教学任务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方向性的意义。教学目标是教学任务的具体化,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

(2)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所用教法的不同,要依据不同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3)学生年龄特征。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基础情况。

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师特点等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地、具体地、综合地考虑各种有关因素,进行权衡取舍。

46、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答: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缺点:(1)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47、实施班级民主管理主要做好哪两方面工作?

答: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实施班级民主管理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全程管理,即在班级管理的计划、实行、检查、总结的各个阶段,都让学生参与进来,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实施管理活动;二是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如干部轮换制度、定期评议制度、值日生制度、值周生制度、定期召开民主教育活动制度等。

48、为什么要对中小学学生进行课外或校外教育?

答:(1)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2)课外、校外教育是对青少年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3)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4)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49、中小学生课外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课余时间参加适当的社会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直接与社会、大自然接触。

(2)学科活动。它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加深和扩大课堂教学的内容。

(3)科技活动。在课外、校外教育中,可通过组织各种科技兴趣小组、科技讲座、科普展览、小发明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技术素质。

(4)文学艺术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文学艺术活动。

(5)文娱体育活动。文娱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一种重要的群众性活动形式。

(6)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养成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爱护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并掌握生产劳动的基本知识、技能,提高劳动技术素质。

(7)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活动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范围之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某一方面的需要进行的一种自觉的读书活动。

50、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有哪些?

答:(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少而精”,起到‘‘—点”和“拨”的作用。(3)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51、如何理解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答:第一,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第二,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第三,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52、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答:(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因材施教。教师必须灵活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

第二,教学上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也要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教师自身认识的提高不断地调整、改进和创新。

第三,教师的“教育机智”。在教育过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总会发生。教师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果断地做出正确判断,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是教师“教育机智”的表现。

54、教师在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时应注意什么?

答:(1)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2)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3)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如组织各种校外、课外小组活动,开设选修课等,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得以发挥。

55、注入式与启发式两种教学方法有什么区别?

答:因指导思想不同,教学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注人式和启发式。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思想。

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注知识,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仅仅起了一个现成信息的承载者和传递者的作用,而学生则仅仅起着记忆器的作用。

启发式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导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方法。衡量一种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关键是看教师能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单队形式上去加以判断。

56、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有哪些作用?

答:(1)教材建设的突破。过去只有文字教材,现在有了音像教材。(2)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现代化教学手段以音像媒体储存、处理、传递教学信息,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各种媒体可以供多人同时使用,也可供个人使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自学。(3)师生关系的突破。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可以使学生直接与各种音像媒体建立人机联系,从多渠道来获取信息,教师和教科书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4)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音像媒体传递教学信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使书本上的知识感性化,有利于揭示其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学生领会难度较大的科学知识创造了条件。(5)扩大了教学规模。利用无线电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向远距离的广大区域传输教学信息。凡有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终端设备的地方都可以成为课堂,使一个教师能同时教成千上万的学生。

57、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是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因为进行教学评价,目的在于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以客观的价值判定。

(2)发展性原则。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整体性原则。教学评价应树立全面观点,从教学工作的整体出发,进行多方面的检查和评定,防止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替整体。

(4)指导性原则。教学评价应在指出教师和学生的长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被评价者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前进。

58、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答: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个实验室的建立看成是心理学的诞生标志。

59、普通心理学是如何划分人的心理现象的?

答:心理现象非常复杂,普通心理学从形式上将心理现象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包括个体的认识过程、情感和意志;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60、教师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

答:(1)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成为新一代的培养者。(3)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4)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履行其基本职责。

61、个体心理发展有哪些规律?

答:(1)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2)心理发展速度的不匀衡性。(3)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4)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62、什么是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

答: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注意是心理活动,是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或再现。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63、影响学生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有以下几点:(1)刺激物绝对强度的影响。阈限范围内越强烈的刺激,越易被知觉选择。(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差别越大,越容易优先选择。(3)对象的活动性。夜空中的流星、霓虹灯广告、音响、幻灯等都易被人们知觉吸引。(4)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也容易引起人们优先知觉。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主观因素是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定势(即受以往经验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与情绪状态等都影响着对知觉对象的选择。

64、如何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答:第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第二,合理组织活动。活动组织的是否合理关系到有意注意的保持。第三,对兴趣的依从性。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有了这种间接兴趣,尽管活动本身枯燥,但有意注意仍能保持很长时间,使人长久地从事这种活动,直到完成任务。第四,个性特点。外界的刺激物、机体的某些状态(如疾病、疲劳等)、无关的思想和情绪等都可能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因此要采取措施排除干扰。

65、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答:(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3)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4)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5)学会做观察记录。(6)观察后的归纳、总结。

66、记忆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答:(1)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3)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可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4)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将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67、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答:(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有无记忆目的或记忆目的是否明确会影响记忆的效果。(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在学习中要以意义记忆为主,机械记忆(死记硬背)为辅,发挥两种记忆各自的长处,从而提高整个记忆的效果。(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研究表明,加工水平越深,保持就越好。(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组块是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作为一个独立体的结构单元。对材料的组织实际上就是把若干的组块组合成数量更少的、体积更大的组块的心智操作,采用组块化策略将材料加以组织能使输入信息有效地储入长时记忆。(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心理学家认为,必须对学习材料进行编码,才能有效地保持和提取。

68、记忆的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

答: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又称为回忆)等三个环节。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再认和再现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恢复过去经历的过程。过去经历过的过程不在面前,能把它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的过程称为再现。既不能再认又不能回忆的现象称为遗忘,遗忘是保持的对立面。再认和再现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环节。

69、遗忘规律是什么?

答: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研究并将实验的结果绘成曲线,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从曲线图中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步缓慢。这就是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

70、影响遗忘的因素有哪些?

答:(1)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2)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3)学习的程度。(4)识记者的态度。

71、如何防止遗忘?

答:第一,及时复习,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因此,为提高记忆效率,应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第二,要过度学习。过度学习也叫超额学习,是指记忆一种材料的学习次数超过那种刚好能回忆起来的程度的次数,研究表明,过度学习可使材料保持更好,150%的过度学习最为经济合理。

第三,合理选择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取决于学习者及学习材料的具体条件。对于大单元较难知识的复习,易采用分散复习的方法。

第四,排除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干扰。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记忆发生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记忆发生的干扰作用。

第五,复习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化。单调的复习方法,容易使人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会降低复习的效果。运用多种多样的复习形式能提高复习效果。

第六,要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多种感官参与的记忆比单一感官记忆效果强得多。

72、如何运用注意规律进行教学?

答:(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另一方面则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使学生在课堂上轻轻松松地集中注意听讲。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一方面要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明确为什么学习、每一部分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等。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容易集中;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如果人们过分地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就容易引起疲劳;而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来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无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还是在一堂课上,教师都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73、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答:(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帮助学生获得感性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使想象活动的发展有坚实的基础。(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想象大门。(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发展学生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条件。(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敢想是敢做的起点,幻想是创造想象的必要条件。

74、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答:(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2)运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中应强调启发式,废除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知识,以便发展思维能力。(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加强学生的言语训练,对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习思维能力的发展总是和言语发展分不开的。(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注意运用心理定势的积极作用,发展“求同思维”,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社会实践活动是思维发展的源泉,实践不仅为思维活动提出了新问题,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经验,也提供了检验思维正确性的标准。

75、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答:人们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集体实践活动对于意志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76、影响学生智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1)遗传和营养。胎儿及婴幼儿的营养状况能影响智力的发展,这一假说已被许多研究证实。(2)早期经验。人的智力发展的速度不是均衡的。研究表明,早期阶段所获得的经验越多,能力发展得就越迅速,不少人把学龄前称之智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3)教育与教学。能力不是天生的,教育和教学对能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4)社会实践。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5)主观努力。如果没有主观努力和个人的勤奋,要想获得事业的成就和能力的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

77、人的气质类型有哪些?

答:气质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共有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气质类型的划分多种多样,从古希腊沿袭下来的四种气质类型的划分最有生命力。(1)胆汁质:胆汁质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的色彩。(2)多血质:多血质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3)粘液质:粘液质是以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为特征。(4)忧郁质:忧郁质的人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

78、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答:(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整个个性结构中处于统帅的地位。(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性格是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的。通过学习日常教学活动的合理组织;通过参加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榜样人物的影响往往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通过集体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性格特征,而且其他许多优良的性格特征如诚实,助人,组织性等也都能得到培养。(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性格教育必须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79、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4)巩固训练。(5)表达明确的期望,合理运用外部奖赏。(6)提供准确及时的反馈,有效的运用表扬。

80、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1)个体因素。第一,学习者的智力水平。研究发现:学生的智力越高,迁移越大。第二,学习者的年龄。年龄不同的个体由于处于不同的思维发展阶段,学习间迁移产生的条件和机制有所不同。第三,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特征。知识经济的准确性、知识经验间联系的丰富性和组织性等都影响学生的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速度和准确性,从而影响迁移的发生。第四,学习者对学习和学校的态度。第五,学习者的学习心向和定势。(2)客观因素。第一,学习材料的特征。第二,学习情境的相似性。第三,教师的指导。

81、教学过程中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有哪些?

答:(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3)提高基本知识的概括水平。(4)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6)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8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答:(1)问题特征。(2)定势与功能固着。(3)已有的知识经验。(4)动机强度。(5)策略。

83、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答:了解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我们预防、矫治品德不良和犯罪行为。(1)认识特征。(2)情感特征。(3)意志特征。(4)动机特征。(5)行为特征。

84、学生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矫正的心理学策略有哪些?

答:(1)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2)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3)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识。(4)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5)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85、培养智力技能有什么要求?

答:(1)建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2)有效的进行分阶段练习。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③适应培养阶段的特性,正确使用言语。④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86、课堂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答:第一,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第二,增加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第三,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

87、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答:(1)教师的领导风格。参与式领导风格注意制造自由气氛,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人;而监督式领导风格则是对人冷淡,只注重于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

(2)班级的规模。班级过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弱,成员间相互交往的频率就越低,对课堂管理技能的要求也就越高。

(3)班级的性质。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教师应该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掌握班级集体的特点,运用促进维持和高度技巧,获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4)对教师的期望。人们对教师在学校情境中执行任务往往有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它包括人们对教师理应表现的行为及所具有的动机和意向的期望。

88、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有哪些?

答:(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3)做好课堂监控。(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89、如何应对课堂中突发的学生的问题行为?

答:(1)运用积极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如目光、手势等非言语手段,提示学生注意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教师也可以采用口头表扬来调控学生的问题行为。(2)合理运用惩罚。少量的、方式适当的惩罚可有效地减少课堂问题行为。如果教师非常愤怒或情绪不好时,不要使用惩罚。(3)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留给学生违纪的时间。(4)进行心理辅导。学生的问题行为都有其心理根源,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他们课堂行为问题,教师还应该注意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

90、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答:(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

91、如何解除学生考试焦虑?

答:考试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当学生意识到考试情境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时,就会产生紧张的内心体验。考试焦虑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活动,也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缓解的方法可采用自信训练、系统脱敏法、肌肉放松等。

92、学习策略具有哪些特征?

答:(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的使用。(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必需的。(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有目的地制定的学习计划或方案。由规划和技能构成。

93、如何获取陈述性知识?

答:(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2)有效运用注意规律。(3)对陈述性知识进行精加工。(4)整理和综合知识材料,使知识系统化。(5)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系统。

94、如何获取程序性知识?

、答:(1)注意课题的选择与设计。(2)注重示范与讲解。(3)运用变式,比较知识的不同。(4)大量练习与适时反馈。(5)明确程序性知识的使用条件。(6)了解程序操作过程。

95、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有哪些影响?

答:(1)对学习行为的启动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当学生有了学习需要,形成了学习动机后,就会在学习前做好准备,集中精力在某些内容的学习上,从而较易启动其学习行为。(2)对学习行为的维持作用。由某种学习动机激起的学习行为出现后,学习动机就像指南针一样指引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已被激起的行为始终朝着既定的学习目标进行。只有让学生懂得为什么学,学到什么程度,才会产生学习的力量。

96、影响学生注意转移的因素有哪些?

答:(1)原来注意和紧张度。原来注意的紧张度越低,转移就越容易、越迅速;反之则越困难和缓慢。,(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注意对象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转移就越容易和迅速;反之就越困难和缓慢。(3)大脑皮层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灵活性强的人,注意转移就比较容易,灵活性差的人,注意转移就较难。(4)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目的性不明确,语言的调节能力太弱,这既不能很快地抑制那些不该兴奋的区域,同时也不能很快地解除大脑皮层上应该解除的抑制,这样就使注意的转移表现不灵活。

97、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

答:首先要形成正当的、合理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

其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共产主义人生观和远大理想的人,就会胜不骄,败不馁,情绪稳定而深沉。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往往斤斤计较,情绪就会因此而波动。

第三,锻炼身体。情绪与身体状况密切相连。身体健康的人常常表现出精神振奋、心情开朗等积极的情绪。

第四,培养幽默感。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它可以活跃气氛,驱除忧愁。

第五,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不良情绪出现时,不能简单地抑制它,否则一有适当的机会,它就会发泄出来。

98、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答:(1)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世界观是动机的基础,也是克服困难最基本的条件。(2)行动的目的性质对克服困难也有重要意义。(3)对行动胜利的美好前景的憧憬,对行动失败可能招致严重后果的认识也会激励人们去战胜苦难。(4)执行计划的坚定性。这决不意味着机械刻板地行动。既不是违背客观规律的蛮干冒进,也不是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萎缩后退,而是要实事求是,当机立断,调整计划,继续前进。

99、学生服从的原因是什么?

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学生个体之所以会有服从行为,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合法权利。我们通常认为,在一定情境下,社会赋予了某些社会角色更大的权力,而自己有服从他们的义务。比如学生应该服从教师,病人应该服从医生等;在实验室中,被试就应该服从主试等。第二,责任转移。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自己的行为都有自己的责任意识,如果我们认为造成某种行为的责任不在自己,特别是当有指挥官主动承担责任时,我们就会认为该行为的主导者不是自己,而是指挥官。

100、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1)创造愉快情景,鼓励主动质疑。(2)提供难度适当的问题。(3)帮助学生正确表达问题。(4)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5)帮助学生从记忆中提取信息。(6)训练学生陈述自己的假设及其步骤。(7)提供结构不良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训练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

101、中小学常用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答: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用得最多的方法,也是一项最重要的内容。较有代表性的训练方法有:(1)头脑风暴法又叫智力激励法。由奥斯本于1945年提出的,它往往以多人集体讨论或一组人员运用开会的方式进行,鼓励参加者尽可能多尽可能快提出各种各样的、异想天开的设想或观点,相互启迪,激发灵感,从而引起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2)直觉思维训练。直觉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是一种跳跃式的思维,不经过明显的中间推理过程,就能得出结论。(3)发散思维训练。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4)推测与假设训练。这类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5)自我设计训练。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其知识经验,给他们提供某些必要的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实际动手去制作某种物品,如贺卡、图画、各种小模型等。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完成自己的设计。此项训练通常需要教师协助学生确定所设计的课题,并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

102、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答:(1)以理育情。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前提就是让他们懂得有关的道德知识,理解相关的道理。(2)以情激情。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相应的道德情感。在教师情感教化之下,学生受到感染、感动、感化。(3)以境育情。道德情感总是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创造适当的道德情境,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4)以美育情。美感是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5)以行育情。道德行为及行为效果对道德情感具有检验与调节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应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以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来培养巩固道德情感。

103、对学生进行批评与表扬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实事求是原则。表扬与批评要符合事实,不可夸大或缩小,不可以从教师个人的好恶出发,感情用事。(2)及时性原则。及时的表扬与批评,能给学生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反之,拖延时间过长,时过境迁,其教育效果则较差。(3)适当性原则。表扬和批评都要适当,不宜过于频繁。过多的赞扬容易使学生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过度的批评则容易使学生自卑自弃。(4)非成人化原则。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对年龄较小的学生实施表扬或批评,更不能把批判、罚款等惩罚方法硬搬到学校里来。(5)机智性原则。表扬、批评是基本的强化形式,不能为强化而强化,重要的是强化的效果。因此,何时强化,用什么形式,如何进行,分寸如何等,全靠教师的教育艺术与教育机智。

104、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教学过程方面有哪些差异?

答:(1)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专家型教师的课堂规则制订得明确并且能够执行;新教师的课堂规则比较含糊,不能坚持下去。(2)吸引学生注意力。专家型教师上课有一套维持学生注意力的方法。(3)教材的呈现。专家型教师在教学时注意回顾先前学过的知识,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4)课堂练习。专家型教师将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新教师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种必经的步骤。(5)家庭作业的检查。专家型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规范化、自动化的常规程序。(6)教学策略的运用。专家型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

第三篇:《教育工作者必读》师德学习笔记3

《教育工作者必读》师德学习笔记3——教育教学管理

105、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根据《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的有关规定,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任务有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106、中小学德育工作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答:(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知行统一的原则。(3)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6)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7)教育与学生年龄特征相一致的原则。(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9)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10)循循善诱的原则。(11)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107、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如何贯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答:(1)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3)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108、中小学常用德育方法有哪几种?

答:(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情感陶冶法。(4)实际锻炼法。(5)品德修养指导法。(6)品德评价法。

109、中小学常用的德育途径有哪些?

答:德育途径是指学校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我国中小学德育途径是广泛多样的,其中主要包括:(1)教学。(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5)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6)班主任工作。

110、我省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入学率:初等教育阶段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初级中等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一类地区为99%以上(含本数,下同),二类地区为95%以上,三类地区为85%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一、二类地区为80%以上(含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学生,下同),三类地区为60%以上。

(2)辍学率: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在校生年辍学率,一类地区应分别控制在1%以下和2%以下;

二、三类地区均分别控制在1%以下和3%以下。、(3)完成率: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8%以上。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一类地区为95%以上,二类地区为90%以上,三类地区为85%以上。

(4)文盲率:15周岁人口中,文盲率控制在1%以内。

111、国家对小学新生入学年龄有什么规定?

答: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年龄可适当放宽。

112、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转学的条件是什么?

答: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法定监护人工作调动、户籍及家庭住址变动或其他正当理由,需随家长跨学区就读的,可以申请转学,其他情况不得转学。

113、学生转学的程序是怎样的?

答:学生转学由学生本人或家长向转人学校提出申请,经转入学校审查同意后,签发《接收证》,再由转入学校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盖章,学生或家长将经过审批盖章的《接收证》送交转出学校存档,转出学校凭《接收证》签发《转学证》并移交学籍档案,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盖章后将《转学证》和学籍档案材料交给转入学校存档。

114、我市对义务教育学校上、下学时间有何明确规定?

答:义务教育学校的作息时间为:夏(秋)季(五一假后至10月底)小学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20,初中不得早于6:50;下午离校时间小学不得迟于16:50,初中不得迟于17:30。冬(春)季(11月1日至次年4月底)小学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30,初中不得早于7:00;下午离校时间小学不得迟于16:30,初中不得迟于17:30。寄宿制学生早上起床时间,小学不得早于7:00,中学不得早于6:50(夏秋季可提前10分钟)。寄宿制学校可适当安排学生早、晚自习,早自习时间不超过1课时,晚自习时间不超过2小时。

115、学校停课一天以上要经过什么部门批准?

答:学校停课一天以上要经过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116、我市中小学课程计划的参照标准是什么?

答:我市普通高中学校课程计划参照《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执行;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计划参照《湖北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执行。

117、怎样执行课程计划?

答: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好每一节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课时。

118、国家对中小学体育课课时是如何规定的?

答: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和有关规定,把体育课作为必修课和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要保证义务教育阶段1—2年级体育课每周4课时,3—6年级体育课和7—9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每周3课时,保证高中学校体育与健康课每周2课时。

119、国家对中小学艺术教育课课时是如何规定的?

答:音乐课,小学1—4年级每周2课时,5—6年级每周1课时,中学每周1课时;美术课,小学1—4年级每周2课时,5—6年级每周1课时,中学每周1课时。

120、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立足湖北实际,借鉴先期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省份及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创造性地实施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全面落实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各级各类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

121、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各级各类普通高中按照国家规定和我省高中课程设置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开好选修课程,特别是有效开设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形成行政班和教学班相结合的课程管理形式,各类课程资源能够基本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

(2)建立适应新课程需要的学生选课、学分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学生学习和发展情况能够全面客观的得到反映;进一步完善促进教师教学和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网络研修、教师管理和评价制度,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积极的变化;健全学校新课程管理、课程评价、教学质量监控和学校教学水平评价制度,初步实现对学校新课程实施情况的动态反馈、有效控制和及时指导。

(3)建立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实现考试内容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在国家统一考试的基础上,逐步

建立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

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

(4)整合各级教科研部门、高等学校和一线骨干教师的力量,形成专业支持团队,围绕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攻关,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指导。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样本学校,引领课程改革实施。

(5)建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专题网站和基于网络的课程实施、教学管理、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评价工作平台,初步构建资源共享、信息公开、多方互动、全员参与的网络支撑体系,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122、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有哪几个层次?

答:学习领域、科目、模块。

123、普通高中课程科目设置有哪些?

答:语文、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15个科目。

124、《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对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学分有何要求?

答:普通高中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的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选修I至少获得22学分,选修Ⅱ(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

125、学校新学期要制定哪些教学工作计划?

答:学校新学期要制定学校、年级、教研组、备课组、学科等教学计划。

126、新学期,学校制定并在各班教室上墙的“三表”是哪些?

答: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学生干部值日表。

127、撰写教学工作总结有何要求?

答:学校要在每学期期末及时做好教学工作总结。总结要以计划为依据,对以往的工作进行反思,应采集详实的材料、数据及典型事例,全面分析成绩,提炼经验,找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128、教学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开学初和期中对教学工作计划及其过程实施情况的检查;期中、期末对教师常规备课、批改作业的数量及质量的检查;每月一次的校务日志、教务日志、班务日志、年级组工作、教研组工作检查;每学期一次的实验室、图书室、体音美器材和设施及其它与教学有关的设备、设施的使用与管理情况检查。

129、如何规范使用教材和教辅资料?

答:学校必须使用经国家、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教材。学校和教师不得滥订、滥编、滥发教辅资料,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禁征订和使用未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查或推荐的教辅资料。

130、循环教科书应如何使用和保管?

答:按照《关于做好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的通知》(鄂教基[2008]4号)和《关于2009年春季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选用及循环教科书管理等问题的通知》(鄂教基[2008]25号)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管理,做好循环教科书的回收、清理、登记、保管、消毒等工作,减少破损,减少丢失,确保65%以上的教科书能继续使用。

131、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目有哪些?

答:湖北省《实施意见》规定“学业考试科目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确定,分为考试科目、考查科目和考核科目。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测试):考查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或科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考核科目为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理化生实验操作、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等。”

132、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赋分标准是什么?

答:身高标准体重:10分;肺活量体重指数:20分;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30分;握力体重指数:20分;立定跳远:20分,合计总分:100分o

133、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如何计分?

答:体育考试成绩按满分40分计人中考总成绩。计分办法为学生体育测试实际得分乘以40%为学生体育考试成绩分值。

134、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免考与缓考申报条件和程序是怎样的?

答:(1)因肢残丧失运动能力的考生,可申请办理免考手续。申请程序:由考生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免考缓考申请表》,并详细注明原因,出示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有效证明,经家长、班主任、体育教师签字和学校审批后,报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可予以免试。在审批免考考生时,必须有专人对考生进行目测,并由目测人签字生效,存入学校档案。经审核属实,批准同意免考的学生,按40分计人其中考总分。

(2)免测:因伤、病不能参加某项目测试的学生可申请该项目免测。该工作必须在开考30分钟前完成。经审核批准后,迅速将审批表交微机室存档。免测项目按该项目(满分)50%的分值计人项目测试总分。

(3)缓测:因伤、病、生理原因及意外事故,暂不能参加体育测试的学生,可申请缓测。经审批后,在规定的时间集中补测。

135、理科实验技能考查对象、范围及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对象是应届初中毕业生和参加中考的往届毕业生。

范围是现行物理、化学、生物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实验技能。

内容主要是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仪器的选择和组装、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记录的记录和处理、实验报告的填写及简单的误差分析。

136、理科实验技能考查科目与分值分别是什么?

答:理科实验技能考查是中考考查科目,包含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内容;分值为100分,按20%计人中考总分。

137、理科实验技能考查采用什么样的形式?

答:采取单人单组、现场抽签、现场操作、现场评定考查成绩的形式进行。考查时,理化生三科同堂同卷,实验仪器同组,每生一次性考查三科实验,考查时间为20分钟。

138、理科实验技能考查收费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答:鄂价费[2003]221号文件规定,理科实验技能考查可向考生收取每科4元考试费,三科合计12元。.

139、国家对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有何要求?

答: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应做1次课间操和2次眼保健操,落实25至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组织学生集体参加体育活动。寄宿制中小学校要实行早操或晨练制度,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140、学生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时间应如何安排?

答:学生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时间由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等活动时间组成。

141、国家对学校举办体育运动会有何要求?

答:学校要建立体育活动的常规制度,开好春、秋两季体育运动会。

142、学校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一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组织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的相关活动。(2)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控制吸烟、环境保护、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意外伤害、重点疾病防控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教育等健康教育工作。(3)结合本校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和学生的生理卫生特点,安排适宜的健康内容。中小学生应重点做好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常见病防治、公共卫生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行为。幼儿园要以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主要内容进行健康教育。(4)各级各类学校应认真贯彻全国爱卫会、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控烟的精神,开展控烟教育,创建无烟学校。

143、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基本要求是:(1)新生入学应建立健康档案,学校应组织所有入学新生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2)在校学生每年进行一次常规健康体检。(3)在校学生健康体检的场所可以设置在医疗机构或学校校内。

144、我市“校园飞歌三十分”活动时间是如何安

排的?

答:全寄宿制小学、初中、高中所有年级在没有音,乐课的当天,利用第一节晚自习的前30分钟集中教

歌、唱歌。其他小学1—4年级每周利用三个课外活动时间、5—6年级每周利用四个课外活动时间集中教歌、唱歌。同时,中小学每天上午、下午预备铃响后上课前10分钟必须组织学生唱歌。非寄宿制小学可将下午放学时间顺延半小时,作为唱歌时间。

145、“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主要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和校园飞歌时间组织实施,主要内容为合唱和校园集体舞。(1)合唱教学内容为现行的学校《音乐》教材中的合唱歌曲;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推荐的合唱歌曲;各地各学校创作的、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特点的合唱歌曲。(2)校园集体舞教学内容为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推荐的校园集体舞、广播操、韵律操、健美操,以及各地各学校创作的校园集体舞、韵律操及健美操等集体舞蹈。

146、什么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答: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为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效益,从2003年起,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的教学光盘。

147、什么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工程?

答:从2009年开始,采取国家和地方共同出资,逐步为每所学校每个教室配置1台计算机并连接互联网,1台电视机(或投影),使每个班级每节课都可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148、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宗旨是什么?

答: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宗旨是: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为目的,建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认证体系,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149、教师的任务有哪些?

答: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在我国,教师要遵循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按照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1)完成好教学工作。(2)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纪律、法制教育工作。(3)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4)参与学校管理。(5)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和各种进修活动。(6)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7)关心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150、什么是教学目标?

答: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151、教师的教学常规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主要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践活动)、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辅导、教学评价(考试、考查、考核等)、教学研究等。

152、教师备课“四备”是指什么?

答:备课要做到“四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153、教案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标、课型、教学的重点,难点、课时、教学准备、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训练设计、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后记)等。

154、教师上课使用电子教案有何要求?

答:45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学会编制电子教案,学会针对某些内容设计网络环境,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但严禁抄袭行为。

155、集体备课的“三定”指什么?

答: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并有书面记载。

156、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哪些?

答:(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57、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人们积累了多种教学方法。根据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不同认知方式,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四大类:(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练习法、实验法、实践活动法。(4)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158、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答:其一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其二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其三要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其四要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159、上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目的明确。教师和学生双方对一节课所需达到的教学目的应当明确。(2)内容准确。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3)结构合理。教学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何时讲新内容,何时练习,何时演示,何时让学生动手操作等,都要进行合理的安排。(4)方法适当。教师要善于启发,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各种方法能有机结合,运用自如,使教学过程中既有紧张的学习活动,又有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师生密切配合,感情融洽。(5)语言艺术。教师要讲普通话,语音清楚准确,语调抑扬顿挫,缓急适度,富有节奏感;语言要流畅精炼,生动形象。(6)板书有序。教师板书,在形式上要字迹规范、清楚、位置适宜;在内容上要突出教学重点,注意与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7)态度自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满自信,同时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教师的表情、动作要自然优美,富于情感,使学生感到热情、诚恳、谦虚、谨慎,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160、校长看课、听课的形式有哪些?

答:校长看课的形式有:常规式看课、定向式看课、调研式看课、诊断式看课。校长听课的形式有:检查式听课、调研式听课、教研式听课。

161、教师上课要遵守哪些行为规范?

答:教师要按课表上课,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上课不迟到,下课不拖堂,不得随意中断教学活动;要精神饱满,不带个人情绪;上课时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要注重仪表,不着奇装异服,打扮适合教师身份,体育教师上课必须穿运动衣、运动鞋;不得抽烟,不得酒后上课;不坐着讲课;关闭无线通讯工具;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歧视学困生,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把学生赶出课堂,更不准要求学生停课回家;不得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既教书又育人。

162、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媒体?

答:教师要综合权衡教学情境(如全班、小组和自学)、学生学习特点(如阅读、非阅读、视听偏好)、教学目标性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以及教学媒体的特性(如静止图像、动画、文字、口语)等方面的因素,来选择教学媒体。

163、国家对教师上课使用普通话有何要求?

答:教师上课必须使用普通话教学。从事语文和幼儿园教学的教师,普通话水平需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标准。

164、说课的内容有哪些?

答:说课就是要说教学设想、教学效果及理论依据,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及依据、说教学效果,也就是要解决“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

165、教师每学期听课应不少于多少节7.

答:学校主要领导、分管教学工作的领导、教务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50岁以上老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中年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166、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外作业时间有何规定?

答:小学1—2年级作业当堂完成,不留课外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只布置语文、数学两科课外作业,作业总量中年级每天不超过30分钟,高年级不超过45分钟。初中布置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学科的课外作业,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5小时。

167、哪些课程需要布置作业?

答:凡按教学计划开设的文化课程,都要精选习题,布置适量的作业。各学科课堂作业应当堂完成。主要文化课可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音乐、美术、体育、劳技、信息技术等课程以实践性作业为主。

168、教师如何做好学生作业布置和批改工作?

答:学生作业的布置要精心设计,分层要求。作业布置与否和布置的多少要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个性特长,符合上级有关政策精神。布置的作业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讲、有错必纠。

169、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

答:课外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差异,分类指导,精心实施,讲究成效。要规范辅导行为,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开展课外辅导活动,不得随意占用学生的自习课。要重视个别辅导,教师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对个别学生存在的特殊问题,及时给予帮助。禁止教师组织或参与有偿课外辅导。

170、学生学习常规内容有哪些?

答: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实验)、课后复习、作业、考试等。

171、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哪些学习习惯?

答:要引导和培养学生养成上课不迟到的习惯、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养成认真做笔记的习惯、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养成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考试的习惯等。

17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哪些内容?

答:有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17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呈现方式有哪些?

答:包括综合性评语和等级评定两部分。评语评价应恰当运用描述性、鼓励性评语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及不足。

174、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1)客观公正。必须严格遵循评定标准。每一科的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范围、水平和相应的技能、能力,是评定学业成绩的标准。(2)向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这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目的。(3)要鼓励学生创新。在评定中,不仅要看答案,而且要看思路,重视知识的创造性。

175、中小学生文化素质标准是什么?

答:按照《湖北省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等级标准》规定的学生文化科学素质一等标准:小学文化考试要力争合格率达到99%以上,优秀率不低于50%;初中文化考试要力争合格率达到99%以上,优秀率不低于40%;高中文化考试要力争合格率达到98%以上,优秀率不低于30%。

176、什么是校本教研?

答: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校本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也有人把这称之为“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

177、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答: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

178、教师校本教研“五个一”指什么?

答:上好一节教学研究课;提供一份用于评比或交流的教学设计或多媒体教案;设计一份试卷;撰写一篇教研论文、案例或总结;参与一个教研课题。

179、学科常规教研活动应多长时间开展一次?

答:各学科要每周开展一次常规教研活动。

180、学校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有哪些?

答:教研活动要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交流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信息,研究课程标准,探讨先进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等为主要内容;要以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和讲座等为主要形式。

181、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科研活动?

答:(1)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182、教育科研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答:(1)选择研究课题。(2)查阅文献资料。(3)制订研究计划。(4)收集研究资料。(5)分析研究资料。(6)撰写研究报告。

183、教育科研论文的结构一般包括哪几部分?

答:一般包括题目、内容提要(摘要)、绪论、本论、结论、参考文献等六个部分,至少包括标题、绪论、本论、结论四个部分。

184、课题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一般包括哪几部分?

答:主要内容是回答怎么样研究、研究的怎么样,结构一般由研究概况、实际效果、研究结论、问题讨论和附件等部分组成。

185、课题结题报告主要内容及结构一般包括哪几部分?

答:结题报告主要内容是怎样组织研究、落实科研计划,包括研究过程中的人、事、信息、时间、财物等要素的组合。结题报告一般包括概况、方法、结果、评价等部分。

186、课题结题材料包括哪几类?

答:一类是成果材料,主要包括研究报告、论文、专题等文字材料和软盘、图表、模型、器具、实物等非文字成果。二类是原始材料,包括研究过程中进行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记录、表格、数据等。三类是工作材料,主要包括立项申请、批复文件、项目合同、实施计划、方案、总结等。

187、班主任工作要掌握和贯彻哪些基本原则?

答:学生主体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启发疏导原则、实践活动原则、集体教育原则、民主平等原则、公平公正原则、爱严相济原则、以身作则原则和调查研究原则。

188、班级文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班级文化指存在于班级组织内部的一种机制、关系、环境、氛围和精神,包括班级人员及其组织规则、管理制度,班级教室及其布置,班徽、班歌、班训、班风,班级计划、目标等。概言之,班级文化就是指班级成员在实现班级目标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89、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有哪些?

答: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确定健康的奋斗目标,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190、科学精神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答:求实精神、实证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独立精神、原理精神、民主精神、开放精神和协作精神。

191、班训的涵义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班训指的是为了激励全班同学勤奋学习、积极进取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而以简短的词句拟就的班级口号。它的特点是主题鲜明突出,简洁明快,富有教导和劝诫意义。

192、班主任运用社会先进典型进行榜样示范应注意什么?

答:一是榜样的时代要新。二是榜样的范围要广。三是榜样的距离要近。四是融合榜样和偶像。

193、班主任对学生学习指导的内容是什么?

答: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制定学习计划,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学能力,形成反思习惯,升学指导。

194、学生座位的编排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服务于教学原则。(2)定期变换原则。(3)减少干扰原则。

195、班级活动的类型有哪些?

答:班级活动,从功能上可以划分为德育性活动、知识性活动、娱乐性活动和实践性活动。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从组织主体可划分为班级活动、团队活动、学校活动、社区活动等等。

196、班级活动的形式有哪些?

答:模拟活动、交流活动、文艺活动、竞赛活动、辩论活动、纪念活动和实践活动。

197、学生仪表有哪些要求?

答: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男生不留长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女生不穿高跟鞋。

198、班主任应从哪几个方面管理学生宿舍?

答:管理宿舍卫生,管理宿舍纪律,管理宿舍安全。

199、班主任应从哪几个方面管理学生就餐?

答:要管理学生用餐秩序、用餐礼仪、饮食健康、食品安全、关注环保等。

200、班主任心理辅导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原则上应该是全程、全方位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下几种:开设以讲授为主的心理辅导课程,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结合班级活动开展心理辅导,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个别辅导,小组辅导等。

201、班主任开展个体心理辅导的方法有哪些?

答:心理谈话和咨询,就是通过心理谈话和咨询,了解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并在谈话过程中对所了解的心理问题进行解释和辅导,指明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心理行为训练,即针对个别学生突出的心理问题,设计专门的活动对其进行行为训练,通过训练达到提高某种心理品质的目的;心理诊断与心理治疗,对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疾病)的学生,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验和诊断,找出心理病源,再运用心理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如认知疗法、系统脱敏法、放松训练法、模仿学习法、行为排演法、心理分析法、森田疗法等。

202、班主任开展班集体心理辅导活动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防止学科化倾向。(2)防止主题班会化。(3)防止刻意模仿“实话实说”等媒体谈话节目。

203、班主任应如何写好学生操行评语?

答:一是全面了解,深入分析。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和熟悉学生个性、品质、能力、心理等方面特点。二是抓住特点,写出个性。班主任要写出学生的个性,不落俗套,要抓住一点兼及其余,每次写评语,都抓住一点,也就是要触到学生痛处、痒处才会使学生受益匪浅,才会使学生感到评语是有看头的。三是循循善诱,语重心长。班主任既要找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学生进步,又要中肯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引导学生发展。

204、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答:(1)相互访问。(2)建立通讯联系。(3)召开家长会。(4)组织家长委员会。(5)举办家长学校。

205、班主任预防和化解班级危机的方法有哪些?

答:(1)确定危机管理的成员及联络电话。(2)建立电话联络网。(3)了解危机处理政策与常识。(4)了解安全知识。(5)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6)危机善后。

206、班主任权威消解的原因有哪些?

答:班主任权威消解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班主任的要求过高、过多,使权威失去可接受性。(2)班主任的情绪化管理,使权威失去稳定性。(3)班主任的庇护性管理,使权威失去可信性。(4)班主任其身不正,使权威失去感召力。(5)班主任言而无信,权威失去信任基础。

207、班主任有哪些行为可能承担教育法律责任?

答: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妨碍义务教育的行为;玩忽职守的行为等。

第四篇:学习笔记4

实习报告(4)

本周我学习了收到平台作业费和服务费等之后的会计科目,分录,税费计算等等的内容。

借:应收账款-内部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教育费附加

直接生产成本-税费-防洪费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税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城建税

贷:

主营业务收入-内部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税费-防洪费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这个会计记账凭证的附件通常包括:发票、钻井平台作业费率表和合同书。我还复习了之前学习过的平台作业日费率的内容:作业费率100%,等待费率95%,不可抗力费率80%,修理费率70%,管理手续费4%,代征税7%。

第五篇:学习笔记4

《纳税服务工作规范》学习笔记

纳税服务,既指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税收征收、管理、检查和实施税收法律救济过程中,向纳税人提供的服务事项和措施。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行政行为的组成部分,是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和税务机关依法诚信征税的基础性工作。纳税服务以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为宗旨,坚持依法、无偿、公平、公正的原则,促进纳税遵从,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一、纳税服务工作规范制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二、纳税服务工作规范制定目的1、规范和优化纳税服务

2、健全纳税服务体系

3、加强税收征管

4、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三、纳税服务内容

1、向纳税人宣传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普及纳税知识。

2、建立健全办税辅导制度。

3、依法设置和规范涉税审批制度

4、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工作

5、开展纳税服务志愿者活动

四、办税服务厅职责

1、纳税申报

2税款征收

3发票发售、缴销、代开

4、税收咨询

5、办税辅导

6、税收资料发放

五、明确考核与监督

1、建立健全纳税服务质量考核机制,坚持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

2、根据本规范,明确纳税服务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和完善纳税服务考核指标体系。

3、加强纳税服务培训,提高纳税服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4、将纳税服务作为税收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分级负责。

5、建立健全纳税人及社会各界对纳税服务工作的评议评价制度,完善监督机制

下载《教育工作者必读》师德学习笔记4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工作者必读》师德学习笔记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师德学习笔记

    师德学习笔记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

    师德学习笔记

    合涧二中师德学习笔记 师德是教师的良心,当一个教师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使思想达到一定境界时,一切都变成了自然的行为。如何使教师达到一种自我成长的意识?我们从师德中寻找到......

    师德学习笔记(大全)

    师德学习笔记时间:2014年3月28日地点:本教研室内容: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依法执教,廉洁从教2、注重礼仪,遵守公德3、尊重家长,团结协作4、热爱学生,严谨治学5、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师德师风学习笔记

    师德教育学习笔记1 内容:教育法 摘抄内容: 一、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二、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

    教师师德学习笔记

    教师师德学习笔记范文 教师师德学习笔记范文一 摘要: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

    师德师风学习笔记

    师德师风学习笔记 通过今天的师德师风学习,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所肩负的重任,认识到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通过此次学校组织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思想指导下......

    师德师风学习笔记

    师德师风学习笔记 时间:2017年3月11日学习内容:师德师风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

    师德师风学习笔记[合集]

    师德师风学习心德体会 禾秋小学 郭大田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