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迪明点评唐一懿作文《我只记得你的好》
李迪明点评唐一懿作文我只记得你的好
我只记得你的好
初一 唐一懿
夜深了,雨滴滴答答地下着,老师您也睡了吧?一直没时间来梳理我们的故事,现在让我静静地梳理我们曾经的回忆〃〃〃〃〃〃 当40片羽毛相聚在一起时,会出现一位美丽的天使。一位和蔼可亲的天使,那就是您!2003年9月,我只是一个幼稚的小孩子,对你,对周围的一切都很陌生。那天下午,40片羽毛聚集在一间教室,讲台上您微笑着,用那甜美的声音对我们说,以后我们是一家人了,要一起面对挫折,一起前进。我们听后,都激动不已。
当我们这40片羽毛到了您手中,您总是用心呵护,每一片都成了你最心爱的宝贝。
写字时,您总是不忘一句,把头抬起来;犯错时,您总是耐心地教导;伤心时,您总是静静地安慰;失败时,您总是默默地为我们加油。
4年级时,您带我们去野炊。我们都学会了炒菜,当我注意到您时,你的笑是那么的甜。
5年级时,您带我们去敬老院和一个山区的小学,当我们表演着一个又一个节目时,你一直拿着摄像机为我们拍摄着,成为美好的回忆。后来拿到照片时,你笑得那么迷人。
6年级时,您带我们去建川博物馆参观汶川地震的遗迹,一张张等待救援的脸,让我们叹息,尽管火辣辣的太阳无情地挂在天空,但我们却觉得四周阴沉沉的,是您打破了寂静。你说,虽然汶川地震给许多人带来了灾难,但也让我们看见了生命的顽强和宝贵,让人与人的心距离更近。你的笑充满里,少不了悲伤。
在3次军训中,你一直在旁边看着我们,用目光给我们以鼓励。6年一眨眼就过去了,你放开了手,我们都散了,你也去支教了,但永远有一根隐形的线,把我们41个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老师,不管你去了哪儿,我们永远感谢您,永远想念你。
评语:作者文笔流畅,感情真挚,排比手法的运用为文章增色不少,生动地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依恋与怀念之情。如果能在文中详细地写上一件事,会使文章的内容更充实,从而更好地展示你的文学才华。
(指导教师 李迪明)
第二篇:李迪明点评胡瀚鹏的作文我能行
李迪明点评胡瀚鹏的作文我能行
我相信,我能行
华西都市报2013年01月20日
胡瀚朋
我躺在病床上,万念俱灰……
八岁那年,命运和我开了一个玩笑。突然动了个脑部手术,没想到成了偏瘫。国内外不少医学专家给我看过病,他们认为,我病好后能行走就不错了。看着爸爸妈妈一天天憔悴下去,我心里十分难过。
我神思恍惚,成绩一落千丈。更要命的是,我的右手失去了活动能力。我该怎么办?就这样成为家里的累赘吗?我不甘心,我必须和命运抗争。
我的右手,曾经那么灵活:写字、做家务、弹钢琴、玩电脑……但现在它帮不了我的忙了,我还有左手,我要我的左手承担起所有的工作。
我跟妈妈说,我要练习用左手写字,妈妈很高兴,为我买来一本字帖。我开始练字了,可是,左手不听我使唤,望着纸上歪歪扭扭的字,我失望极了。病友们走过来看了看,笑了起来,“哎,你不行的!”
一句“你不行”激发了我的斗志,我挺起腰杆,让自己振作起来,心里暗想:你说我不行就不行啊?哼,我偏要试试!
我重新拿起笔,一笔一画认真地写了起来。不过,真的好难啊,写完一个字,看看,笔画像波浪线,我叹口气,又失败了!可是我不能气馁,我拿起笔,继续写。起初,写不了几个字,手就又酸又痛,可我咬牙坚持着,一心只想把字写好。一天天地刻苦练习,终于,横平竖直了,我终于能用左手写字了!
俗话说,“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一年之后,我不仅能熟练地用左手写字,还能用左手打羽毛球、吃饭……我的左手能运用自如了!这时,我的病情也有了好转,不仅能正常行走,正常上课,正常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而且能坚持课外学习,各科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父母脸上露出了笑容。
人世间的事往往有利有弊。虽然患了疾病是不幸的,但它却磨练了我的意志,激发了我的热情。现在,我在努力做康复训练,我想,也许有一天,我的右手能恢复它的活力,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点评:文章用朴实而流畅的语言,记叙了作者与疾病做斗争,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文章洋溢着乐观向上的热情。让我们相信,凭着顽强的毅力,作者一定会创造更多的奇迹。
(指导教师李迪明)
第三篇:李迪明点评高一王李诗同学作文《我是一尾鱼》
李迪明点评高一王李诗同学作文我是一尾鱼
我是一尾鱼
高一年级王李诗
我是一尾鱼,妈妈把我生在清冽的小溪中,那时我并不孤独,因为我有很多朋友。黑黑的蝌蚪,金黄的螃蟹,我是那么地快乐……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妈妈以前在石边给我讲的童话故事我似乎又记不起来了。爸爸说这辈子我一定要去的地方,也朦胧在了记忆里,难道我的记忆被水冲淡了吗?……原来,我的记忆期限只有七天。我游着,我依然游着。但这次的游行与童年时期的游行有点不一样。
每当下雨,我都会勇敢地抬起头,并向另一个“世界”来的它们奋起反抗,我的倔强,没有理由。
每当游过一叶小舟时,我会偶尔被一种强大的力量所刺伤,我的鱼鳞会落下,慢慢沉入湖底的最深处。我只能看着它们的掉落。我的每一片鱼鳞都会使我暴露,异于同伴,使我更加孤独。
每次经过一个瀑布,我都会随着激起的浪花飞跃,因为浪花可以带我一起飞翔,仿佛失去重力,仿佛又让我看见了爸爸妈妈,仿佛我又回到了小时候。
七天之后,我知道我又会焕然一新,重新开始,仿佛又是我生命中的第一次。
点评:读着这篇散文,不禁让人想起了长篇叙事诗《阿诗玛》中的诗句:“回忆里不断演绎相同镜头,现实则切换着不同情愫出口……传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七秒后便不记得过往物事了,所以小小的鱼缸里它也不觉得无聊,因为7秒后每一寸游过的地方又变成了新天地……”然而我们毕竟不是鱼,无法忘记我们爱的人,无法忘记我们牵挂的苦,无法忘记我们思念的痛。我们唯一能做的恐怕只有面对了,用我们的真心和智慧去面对!从这个意义上讲,王李诗同学的感悟亲切、富有哲理,灵动而深刻!(指导教师李迪明)(华西都市报:[2013年03月03日]--少年派--版次:[054])
第四篇:李迪明点评饶玥玥的读后感《宽容的牢》
李迪明点评饶玥玥的读后感宽容的牢
宽容的牢
——读《无知》有感高一 1班饶玥玥
“事实存在时的本来模样已不复存在,事物的还原是不可能的。”封面这句话,令我对米兰·昆德拉的《无知》一书充满了欲望。
在完成阅读的过程中,我想了很多并与昆德拉产生了感情。这种感情来自我们之间一种共鸣,以及他带给我的启发。或许我们关注的记忆与回归并不为人所知,但是我的确从他的文字之中收获了感动。这是一种私人的感动,一种不被别人了解的私人感动。
当一段记忆空白,空白之前与之后的世界是无法用言语或行为来填充满的。离开与回归,是渴求幸福与安宁的人们永恒的主题,离开纷纷扰扰动荡不安的城市,往不属于自己能够满足自己的异乡飞翔。
流亡的岁月是不安的,故乡是难言苦楚的根源。流亡的人无法接受自己的背叛,背叛自己曾依赖的土地远走。伊莱娜就是这样背叛了布拉格。布拉格,三个字成了她流亡岁月中最排斥的字眼。
回归造成的恐惧大于一切,要怎么样去接受自己曾被人遗忘一长段时间的事实,缩短这中间与自己无关的记忆而造成的大片空白。妄想圆滑地做个完美的交接,可是除了用外人来定义自己的再次存在,伊莱娜没有别的词。
人生是一次有限的旅行,风景是我们选择的根本出发点。不同的路线有不同的享受与承受,可残酷的是,你只能用一生的时间完成一次旅行,你只能选择一次,你看到的风景只能是万千分之一。这样才使每个人的记忆都如此的独一无二。我们存在于别人的脑海中,因为我们彼此相关联。当我们离开的时候,空白开始画草图并不断蔓延,我们要去另一个地方创造记忆了,原来发生的记忆必须随之终止。于是便有人利用这点,将自己置身于另一个与自己相隔甚远的地点,妄图把过去与未来的关系撇干净。用记忆模糊记忆,妄图掩饰或者像橡皮擦铅笔痕一样把过去抹掉。
“人们不断地批评那些歪曲,重写,伪造自己的过去,或扩大某一件事的重要性而不提另一件事的人;这样的批评是公正的,但如果在此之前,不做一项更基本的批评,也就是对人的记忆本身的批评,它们就不具备重要性,因为人的记忆,可怜的记忆,真的能做些什么呢?它只能留住过去可怜的一小部分,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恰恰会留住这一部分,而不是另一部分,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在神秘地进行,超越我们的意志和兴趣。”记忆被发生,被我们创造,不论你曾是一个傻小子或疯女孩,都是已经书写好的曾经。在我们的遗忘之中,自己的一切过错都被原谅了,可是错误带来的灾难却会缠绕另一个人的灵魂永不磨灭,约瑟夫就是这样的被原谅者,他的年少时光与热爱他的姑娘的那只耳朵,都是他流亡岁月中企图被遗忘的主题。他以为可以把过去改写。
“一切罪恶都在事先已被原谅,一切也就卑鄙的许可了。”
回归是必然的过程。流亡的人总会在巨大的压力与恐惧之下踏上回归的道路。只有在回到最初的土地,我们才会发现其实自己所逃避的一切都是存在的,我们到遥远地方去开始,可是我们之前结束的生活都是存在的。逃避全世界其实最难逃避的是我们自己。
逃避之后,才会发现自己回归所碰撞到的记忆全是试图遗忘的过去。
记忆是不被我们所控制的。错误是不被我们所控制的。即使用橡皮擦去笔迹,留在白纸上的划痕也依然存在,这些透明的记忆,变成有形的无形的证据,证明我们的过去是错误的甚至罪恶的。
当被掩饰的东西太突兀太显赫的存在于自己的思想中时,我们离自我的否定将更近,我们早已与别人产生了无限的距离感。他们或许在成长与劳动、奋斗中,已经能够坦然接受或面对过去,他们靠自己的行为解放了自己。而离开的人,永远会因为思想重负感到不安。
妄图去用空白分割时光是不可能的,空白终究是空白,过去与未来脱离了现在而相连是恐怖的结合。
过去是不能被歪曲,重写,伪造的。
事实存在时的原来模样已不复存在,事物的还原是不可能的。
我们应该去承受错误带来的一切后果,而非妄想要改变过去,精神上的重负才是人类永远的牢。只有我们自己改造才能被释放,而不是想要去偷狱警的钥匙来获得短暂的自由。沉重而不安的自由哪里又叫自由?
只有自己才能将自己解放。不好的过去永远是宽容的牢。
评语:
饶同学的这篇文章收放自如,却又没脱离“叙——议——联——结”的读后感写作套路。注重理性思考,充满哲理情趣,读者会在不知不觉中的思索中获得人生的大智慧。
(指导教师 李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