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国主义是一种核心价值观
爱国主义是一种核心价值观,是作人的道德准则和精神支柱
当下,作为一种基本价值、道德准则和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正在受到一些人的批判和嘲弄,必须引起国人的高度警觉。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对爱国主义这面旗帜形成高度共识,让爱国主义成为全体国人坚决捍卫的核心价值。中国的发展就需要爱国派,爱国就是一派;不爱国,什么派都站不住。爱国不分先后,不分左右,不分上下,不分派别,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只要对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有利,都是爱国者,都是值得团结的力量;而背逆国家和民族的人,总是要被唾弃和淘汰的。
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将于近期在京上演。演出将以“天安门”这一北京城市地标为索引,跨越北京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还原北京人文历史风貌,展现新北京独特魅力,弘扬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从历史的轨迹中总结教益,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式。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爱国主义同样早已成为一种不容动摇的核心价值、道德准则和精神支柱。
不过,当下的情形却并不容太过乐观。作为一种基本价值,爱国主义竟然正在受到一些人的批判和嘲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解构、分化中国的言论,在互联网上尤为突出。在一些人中甚至有这样一种恶劣的倾向:要骂中国,怎么骂都没关系、没问题;要骂美国、骂西方,那一点都不行。这种“逢中必反”的谬种,显然是对国家民族的背逆。这样的人,以及这样的价值观和思潮,在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社会的团结稳定,涣散着国家的凝聚力。我们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或多或少都与此有关。
背逆国家民族的倾向,必须引起国人的高度警觉。一个人,没有国家概念,不知道自己是谁,也就丢掉了最基本、最起码的身份认知和价值观念。现在有些人迷恋“普世价值”,一心要当“世界公民”,却忘了自己首先是一个中国人。这些人凡事崇洋媚外,动辄挟洋自重,甚至卖身求荣,奴颜婢膝,干一些数典忘祖、寡廉鲜耻的勾当。不论是在互联网上,还是在现实中,有些人主要的任务就是抹黑、污蔑、诋毁中国的一切,包括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状态、近现代历史进程,等等。从近年来互联网上的一些纷争中可以看到,这种逢中必反的思维,已经在这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完美,包括中国,也包括美国及西方。我们有自己的问题,有自己的不足,要继续努力发展得更好才对,而不是去全盘否定。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这有中国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事实说明,中国的复兴和强大,首先必须是心灵的独立、精神的强大,在任何时候都要有风骨、有尊严。迷失自我、抛弃自我,就只能沦为别人的附庸;邯郸学步的后果,就只能是爬着行走。遗憾的是,虽然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公认,但就是有些人看不到,或者装瞎看不到。在他们眼里,看中国就是一塌糊涂、一无是处,看西方就是人间天堂、完美世界。中国近现代以来就不乏卖国求荣者,今天我们还是不得不说,这些挟洋自重的人,依然在干亲痛仇快的行径。
现实中,爱国主义不仅体现为一种价值观念,还体现为一种道德观念。一个不爱国的人,也很难爱家爱乡,往往只爱他自己,社会道德层次往往也是十分低下的。讽刺的是,这些人往往道貌岸然,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一肚子坏水,为达到破坏中国、搅乱中国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在互联网上,不少反中言论,还硬要装扮成所谓有道德高度,岂不虚伪十足。更有一部分是以谩骂和造谣的形态出现,影响十分恶劣。一些人歪曲事实之手段,话语粗鄙之程度,只能显示其内心的虚弱。事实说明,背叛国家的人,出卖国家的人,是毫无道德底线的。
实际上,无论在哪一个国家,爱国主义都是核心价值,爱国主义教育都是重中之重。就拿一些“世界公民”所崇拜的美国来说,恰恰是爱国主义搞得最厉害、最彻底的国家:移民入籍必须宣誓效忠美利坚,发生战争必须站在美国这边,背叛国家的人将被无情清除。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美国最是不择手段,为此甚至持续不断地污名化、妖魔化别国的爱国主义。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些干着损害中国利益而维护反华势力利益的人,实际是受豢养和指使的,他们的行径为国人所不齿,也绝不会得逞。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对爱国主义这面旗帜形成高度共识。没有爱国主义作为全体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中国就还是一盘散沙。远的比如抗日战争、抗美援朝,近的比如抗击汶川地震、举办北京奥运,若没有中国人民的集体爱国热情,恐怕不会有今天中国屹立于世界。不管在任何时候,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都要高高举起,让爱国主义成为全体国人坚决捍卫的核心价值。在国际博弈中,核心价值同样是核心利益,我们决不能有任何放松和退让。
今天的中国越来越开放多元,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越来越差异化,达成共识的难度在加大。尤其是身处现代化进程中充满挑战的复杂阶段,国人的各种区隔对立也在增多,典型如左右之分、贫富之分、城乡之分、官民之分等等。实际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里,尤其离不开爱国主义。中国的发展就需要爱国派,爱国就是一派;不爱国,什么派都站不住。爱国不分先后,不分左右,不分上下,不分派别,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只要对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有利,都是爱国者。这是每一位中国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只要爱国,只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任何人都是值得团结的力量;而背逆国家和民族的人,总是要被唾弃和淘汰的。
中国在大国崛起的路上遭遇到一些责难不足为奇,但国人当自强。当年我们一穷二白的时候,都是铮铮铁骨,从不低头;而今我们已经强大了很多倍,腰杆还不能更硬吗?对所有中国人,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打造一部《天安门》大型演出很有意义,它启迪国人从历史与现实中完成自我教育。今天,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全社会都起来为爱国主义鼓与呼,捍卫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篇:敬业是一种价值观
爱岗敬业,奉献于民
——敬业是一种价值观
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对于我们来说,基层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在当今的政治背景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一个形象化的概括,是一个理论性的创新。此后,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又谈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以说,“中国梦”承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内容,同时又赋予其新的内涵。“中国梦”,说到底就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作为民众我们该做什么?我个认为,就是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通过参与其中,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在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这不仅仅是敬业观的问题,更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在工作中得到快乐。每一个当下,都将成为历史,每一个人的努力,都会成为历史的点缀。我们每一个人,既站在既往历史的终点,又站在未来发展的起点,都手握着历史的接力棒。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唯有实干。实干就是爱岗,实干就是敬业,实干是一种精神。精神源于心态,精神决定业绩,看一看、等一等、放一放、缓一缓,都是工作没有精神的表现。面对新形势,只有实干才能把握机遇;面对新挑战,只有实干才能破解难题;面对新情况,只有实干才能开创局面。结合工作实际,个人认为看来,要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在行动上要有所作为,敢为人先,求真务实;在风险面前,要勇于承担责任,遇到困难和矛盾挺身而出,主动解决,不要给自己畏畏缩缩的机会。我从去年10月份到农业中心至今,认真踏实的完成领导的布置的各项工作,在以后也会继续这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二、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要正确处理更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关系,要有大局观念,看问题的角度要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想得深一些。个人梦想要服从国家梦想,到基层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国家的工作阵地在基层,发展在基层,服务在基层,不要留恋安逸的城市生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个人梦”,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三、提升个人服务能力
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实现“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前提要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加强学习,涉略多方面的文化知识武装自己,要坚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理念,不断鞭策自己主动汲取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所以我本身平时也时刻加强对农村文化的了解,经常和干部下村跑跑,了解农村。
四、常怀感恩之心
现实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感恩似乎是与工作年限成反比。很多人在刚刚上岗工作时,很容易对单位产生感恩之心,比如我刚跨出学校大门,尽管住的没有家里那么好,但我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对普通岗位总是怀着感恩之心,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人的感恩之心就逐渐淡化了。在现实工作生活中,有的人总是觉得自己大材小用,总是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抱怨,总是认为自己应该干更重要的工作,总是认为自己应该有更高的报酬。有的人甚至把工作当成了包袱和负担,对工作抱着一种应付的态度,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有的人尽管拥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工作平台,却没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把精力用在岗位上,他们想得更多的是如何享受,用敷衍塞责的态度应对按月领取那份工资。
作为单位的一分子,无论是才华出众的活跃分子,还是默默无闻的办事员,如果始终抱着对工作、对单位、对同事感恩的心,就很容易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会更有亲和力和影响力。
爱岗敬业是我们有能力工作的基础,爱岗敬业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行为准则,更是我们快乐工作的基本前提。爱岗敬业绝不是一句好听的口号,他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体会、用心诠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现。
第三篇:爱国主义是一种亘古不变
爱国主义是一种亘古不变,永不褪色的精神主题,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不尽相同,但作为一种正义的极具凝聚力的思想是从古至今一脉传承的。回溯历史,《礼记》中“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的拳拳爱国深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之心,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大气凛然,林则徐的“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的浩然正气无不激荡在我的心中。千百年来深刻融入民族意识中的爱国情操成为鼓舞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柱。虽然我没有慷慨激昂,豪情满怀的文字来抒发我对祖国的深情,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是溢于言表的。与祖国这片热土,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深受着祖国文化的熏陶,享受着五千年文化的浸润,生活在繁荣昌盛的环境中,祖国是我们的大家庭,国家是我们的寄托,它给与了我们一切。我们是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爱国是每个人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爱国主义信念,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前行的道路中必须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而胜利的灯塔在彼岸伫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则是乘风破浪的风帆。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骨肉同胞,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 的感情。爱祖国是指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和荣辱兴衰,并随时准备为祖国的事业而献身的一种崇高而炽烈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是爱国主义的基础。
知国才能爱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各个时期都涌现出了许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仁人志士,他们固若磐石的爱国之情,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生死不变的的爱国之行,刻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陈嘉庚先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不仅中国内地人尊敬他,而且华侨和海外华裔也尊敬他。他的精神在海内外都将永远放光芒。陈嘉庚赤诚爱国,振兴中华。1909年结识孙中山,翌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闽省光复后,被选为新加坡福建保安会会长,募款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后,组织“南洋各属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并被选为主席,领导支援祖国抗日救亡。1939年汪精卫叛国投敌,他严电声讨。1940年3月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视察各战区和重庆、延安等地,不畏强暴,坚持真理,明辨是非,将救国救民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反对蒋介石独裁,坚持团结抗战。1941年12月日本帝国主义进攻马来亚,他领导“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总会”,1942年3月新加坡沦陷避居印尼爪哇,赋诗表明舍生取义的决心。1945年日本 帝国主义投降,他安全返回新加坡,各界集会庆祝,众望所归。1949年应毛泽东主席电邀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于1952年2月回国定居。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先后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直接参议国事。他已逾古稀之年,仍不辞劳苦到祖国各地视察,致力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对推动华侨爱国大团结、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临终仍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大业。陈嘉庚于1961年8月12日在北京病逝,终年八十七岁,国家给予以国葬的哀荣,灵柩运回集美,安葬于“鳌园”中。陈嘉庚是一个有骨气的、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在他的一生事迹中,无一不是为了中国在奋斗。他还是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陈嘉庚身居异邦,心怀乡国,经营实业不谋私利,立志竞争义务报效祖国,故倾资兴办教育等公益事业,以尽国民天职。陈嘉庚奋斗建业的同时,积极推动提倡教育工作,为培养教育下一代,大力兴办学校,振兴教授。在新加坡,他从1907年至1947年的40年内先后创办道南、爱同、崇福、崇本等小学,华侨中学,南洋师范及南侨女中。在中国,从1913年至1920年,前后在他的家乡集美创办了一群学校和学院,统称为集美学校。1921年成立著名的厦门大学,并单独创办与维持厦门大学达16年之久。在振兴教育之余,陈嘉庚先生也以社会改革为己任,多方改革华族社会的组织与陋习,并提倡慈善事业不遗余力。抗日战争爆发,陈老先生四方奔走,团结广大南洋华侨,筹赈救亡,到处募捐,支援抗战,为振族作兴中华民出卓越的贡献。从历史中看爱国主 义是永恒主题。历史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源泉,历史知识本身就充满爱国主义的内容。懂得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就会由衷地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新时期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既传承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要更多的表现在实际上。报效祖国是知祖国、爱祖国的发展,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党的教育方针和时代的具体要求。“振兴中华,从我做起”,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育志,即培养我们树立为四化献身之志。关键是要自己的远大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把刻苦学习与祖国四化建设事业联系起来,必须做到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时刻准备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要育才,“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我们要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己全面发展,要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在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爱国从来需要的就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是口号和空谈。从自身作起,从细节作起,也许是爱国主义的最好体现。爱国需要万众一心的凝聚力,需要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祖国的未来无限的美好,我们的前途无限光明。我们要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和人民,让其更加绚丽生姿,体现崇高的人生价值。放飞青春,承担责任,与时代一起进步,与祖国一起成长!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精神——赤子之情
民族之魂
放眼世界,纵览古今,哪一个国家的人民不主张爱国?哪一个国家的人民不把爱国主义当作最伟大而崇高的思想感情?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有这样一句名言:“啊,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么呢!”那么,什么是爱国主义?
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并不是人类生而俱有的,而是经过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逐渐积累形成、发展和巩固起来的。爱国主义是永远不会凋落的精神之花,是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
・永远飘扬的旗帜
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最早萌芽于原始社会人们对氏族部落共同体的依赖和眷恋。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任何一个人都从属于一定的氏族和部落。人们在其中出生、成长,在其中过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使用这个氏族或部落的语言,遵循它的风俗。随着定居的乡土生活的发展,人们自然地产生出一种故乡和故乡人的感情。这种感情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随着人们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感情积累,逐渐发展和巩固成为一种明确的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爱。千百年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坎里,每一代人都用自己的心血去浇灌它,使它叶茂根深,成为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一、爱国主义这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首先表现在人们对于祖国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热爱之中。人们对于养育自己成长而又美不胜收的青山绿水、肥田沃土自然会产生热烈的赞美和依恋之情。尤其是在我们中国,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而又山川壮丽的国度。在我们祖国的沃土上,有着秀丽多姿的自然景色,那莽莽无际的原野、奔腾浩荡的江河、巍峨灵秀的名山大川、苍茫辽阔的草原,为我们提供了极为生动、极富魅力的情感体验的素材,使我们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产生高昂的自豪感。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正是怀着对祖国大地的无限深情,自强不息,奋发不止地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写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绘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
二、爱国主义感情还表现在人们对于自己祖国灿烂的历史文明的热爱之中。祖国的文明既包括经济、科学技术,也包括语言文字、文化艺术等,是极为宝贵的财富。它既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也是祖国人民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中华民族作为世界发源最早的民族之一,我们的祖先凭着自己的智慧与勤劳,创造了中国的古代文明。以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和火药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中华民族是个人才辈出的优秀民族,在我们民族发展史上,曾涌现出许许多多杰出的文学家、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可谓群星闪烁,彪炳古今。伟大的民族,辉煌的文明,光辉的历史,怎能不使人为之骄傲和自豪,引发出无限热爱之情呢?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情感。在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被迫将阿尔萨斯的全部和洛林省的一部分割让给普鲁士。普军侵占阿尔萨斯和洛林省后,强迫小学生一律改学德语。法国小说家奥弗纳斯・都德的爱国主义名作《最后一课》,就描写了这一地区的法国人对祖国、对祖国文明之一语言文字的热爱,以及失去祖国,失去使用和学习祖国语言文字权利的痛苦。小说中的教师韩麦尔先生在给孩子们上最后一堂法语课时,也没有忘记对学生们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文明(包括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教育。他告诉孩子们,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明白、最精确、最美的语言,“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热爱祖国的文明,的确是振兴祖国的一把钥匙。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长达4000年的文字可考的历史,有曾经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有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中华文明凝聚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智慧和才能,闪耀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理想和奋斗精神的光辉。长久以来,中华民族就形成了对自身文明高度的自信、自豪和热爱的感情。
三、爱国主义感情还表现在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上。人民群众是祖国和民族的主体,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热爱人民是热爱祖国的集中体现。不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文化传统的创造者,就不会真正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和优良传统。同样,不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主人,也就不会真正热爱祖国的河山。真正的爱国者,应该爱祖国的人民,爱整个民族。
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智慧、酷爱自由又富于革命传统的人民,是值得我们永远深深敬爱的。中国人民在长达数千年的岁月里,栉风沐雨,含辛茹苦,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终于开拓了祖国广大的疆域,创造了令人赞叹的灿烂文化,开拓了世人瞩目的古代文明。面对异族的侵略和反动阶段的黑暗统治,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通过无数次浴血奋斗和大大小小的几百次农民起义,勇敢地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中华民族的文明,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又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的事业之中,并且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无论昨天还是今天,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都有许多独特的贡献。身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员,能不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吗?能不对这样的人民无限热爱吗?
爱国主义的献身精神,是爱国情感的最高表现。一个人只有对祖国无比忠诚,爱祖国爱得无比深沉,才能把自己的青春、爱情、生命全部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真诚的爱国者,彻底的爱国者,从来都是把自己的生命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他们懂得,没有祖国的解放,就没有自己的幸福与欢乐。所以,他们把为祖国而英勇献身看成是最光荣、最神圣的事情。展开中国历史的画卷,我们有无数可歌可泣为祖国献身的英雄。从“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的屈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到在
刑场上慷慨悲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谭嗣同,以身报国的英雄何止万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无论是建党初期还是大革命失败后,无论是在长征路上还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又有多少革命烈士为国捐躯。他们牺牲时,多半风华正茂。他们把美好的青春、把一颗忠贞的心无私地奉献给自己的祖国。
在祖国经济建设的今天,又有多少默默无闻的建设者,他们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甚至牺牲了个人的利益,这同样是一种伟大的爱国精神。
中华民族悠悠5000年文明历史,报国献身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又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如果说,为拯救中华民族所表现出来的献身精神多为悲壮的话,那么为振兴中华所表现出来的献身热诚,看起来虽不像战场上、刑场上那样惊天动地、激动人心,但平凡之中显伟大,无声之处见真情。这正如鲁迅先生早就说过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粱。” 时代在前进,民族要腾飞,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每一个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都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祖国的养育之恩,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一切。
第四篇:24字核心价值观征文诚信是一种美德[定稿]
诚信是一种美德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题记 诚信,是春天里的迎春花,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诚信,是夏日里的一个冰激凌,使人凉在嘴上,甜在心里;诚信,是秋日里的田野,令人意识到收获之喜;诚信,是冬天里的一缕阳光,给人温暖。翻开历史的画卷,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看见了诚信的力量,推动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因为有了它,使多少英雄好汉,名留史册,永不磨灭。孔子说过:“人而无信,无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可见孔子对诚信的评价是多么的高啊!让我们来看看晏殊的故事吧。北宋词人晏殊,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试题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晏殊的诚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以诚实的珍贵品质取得人们的信任。
诚信是一种美德。人们常说“诚信者赢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讲诚信。不管是对于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来说,诚信是生存之道,是立业之基。待人不诚,会造成朋友反目,夫妻分离。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吴恒忠,十年种田替亡子还债,他的诚实守信感动着中国,让人称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做到诚信为本,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环视现实,不少的人见利忘义,似乎已根本不在乎诚信。猪肉里吃出瘦肉精,牛奶中发现含有皮鞋成分,西瓜中注入“膨大素”、“甜蜜素”,牛奶中检出有“三聚氢氨”,槟榔中含有麻黄素、生石灰,火腿上含有敌敌畏,红辣椒、银耳上竟有硫磺熏过„„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难道人们真的无视诚信,忘记了它的存在了吗?不知那些售卖这些害人的商品而获利的商家有没有想过,虽然你们获得了这么多昧心的财富,但是丢失了应有的诚信,你们背负着人们的质问与诅咒和丢失诚信的惶恐,能够开心度过每一天吗?麦克格雷尔说过:“一切商业交易中,信用第一。”那些丧失了诚信的商家对消费者露出的“诡异”的笑脸只会让人不寒而栗——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作为商家,应放弃短利而迎接长信,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销售中获得无限商机,使自己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长足的发展!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言而无信则自取灭亡,如果人无诚信,则更无法让他去做别的大事,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诚信是一种美德,让它开出永不磨灭的花朵,绽放光彩。
第五篇: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事业。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江泽民文选》第1卷第121页,下引该书只注卷次和页码)“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华民族结束了近代以来备受列强欺凌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中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和人民团结;使中国人民摆脱了贫穷落后的状态,走上了富民强国的道路。”(第3卷第219页)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江泽民同志强调:“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针对苏东剧变后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产生的怀疑,江泽民同志明确表示:“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前途依然光明。”(第1卷第336页)“人类总是要摆脱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而进入崭新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第3卷第217页)他要求广大干部群众既要正视我们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也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历史较短的事实,同时还要看到世界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那么多,真正发达的也就是一些西方国家,更要看到社会主义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化,看到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长期斗争中反复探索比较后的必然选择,从而不断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民族精神既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和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以及该民族性格的展现。这就要求每个民族只有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不断对其民族精神进行发展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当今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时代的剧烈变化对各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使得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一个民族要在当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坚持改革,不断创新。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创新。他指出:“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第3卷第36页)只有坚持全面创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能在新世纪实现腾飞。江泽民同志还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变革创新的光荣传统。1997年11月1日,他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说:“我们的先哲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变动不居,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第2卷第62页)依靠这一精神力量的推动,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是依靠这一精神力量的引导和推动,中国人民摆脱了近代以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样是这一精神推动的结果。
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者相互依存。民族精神只有反映时代精神,才能使一个民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时代精神只有与民族精神相结合,才能生根,转化为催
生民族向上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将民族精神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他指出,对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第3卷第278页)对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世世代代都要加以继承和发扬,并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内容。”(第3卷第401页)江泽民同志还提出根据时代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任务。他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第3卷第559-560页)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呢?首先,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第2卷第33页)这个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民族精神升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是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现实课题,也是坚持民族精神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关键。其次,要坚持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再次,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些思想为我们实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保持民族精神的先进性和活力指明了方向。
坚持自强不息与和平发展的统一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经五千年磨砺,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品格,是维护中华民族独立和统一的精神脊梁和精神财富。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需要发扬自强不息的光荣传统。爱好和平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先秦思想家就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希望天下太平、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第2卷第61页)正是这一理念,使中华民族与周边邻国长期睦邻友好、和平共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饱经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和两次世界大战蹂躏的世界人民,迫切希望有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江泽民同志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与当今世界主题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有机结合起来,为我们制定了和平发展的道路。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庄严地向全世界承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绝不会把自己曾经遭受欺凌的苦难加之于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将来中国发展和强大起来,也绝不谋求霸权;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