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窦桂梅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解读
幸福天堂——窦桂梅之《卖火柴的小女孩》解读
1、安徒生为什么写童话?
他自己说:“讲给孩子听的童话,尽管我的本意是,它们应该同时是给孩子和大人的。”“我的认识是各个不同年龄的人都会对它很满意。孩子们最喜欢的是我要称之为花絮的东西,而年长的则喜欢更深层次的东西。”分析这段话,那么《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应该抓住什么样的“花絮”是什么?怎么样和孩子一起抓这些花絮?而成人更深层次的东西是什么?我们能否也作一个递进的探索?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非常有创造性,那是主人“小女孩”的确定,她的性别一定要是女孩子,一定要是小女孩,火柴也是小的,火柴盒就是一个小的意象,火柴散发的光也是小的。关键的是她卖的一定要是火柴,才能和黑暗,寒冷构成反差,形成张力。要注意,所有的小,还都对应着大,对应着大人们的冷漠,对应着广阔的街道,对应着无边的黑夜。但,这个小女孩,却用火柴,拥有了温暖和光明,现实中短暂,所以,幸福只有在天上,有一首歌就叫《火柴天堂》。
2、安徒生作品中的上帝
“只要有一个好孩子死去,就会有一个上帝的安琪儿飞到世界上来„„仁慈的上帝„„只吻那颗他认为最可爱的花。这颗花于是就有了声音,能跟大家一起唱着幸福的颂歌。”;“上帝很快就要送一个孩子给他们„„这是一个快乐的时刻。钟声充满了这个祈祷着的女人的虔诚的心。”;卖火柴的小女孩和祖母“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也没有饥饿,也没有忧愁的那块地方——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21]在安徒生的童话中,很多次出现了“上帝”这个名词。
3、对不幸的感恩之心
为人生的、为社会的,直至为“人”的几种童话阐释模式。可是,却依旧是误读者居多。当我们讲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冬夜中痛苦地死去时,当我们讲小人鱼的故事发现了“人”的高贵时,当我们讲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因为他勤奋学习时,当我们讲红鞋就是欲望因此万万不可穿上它时,当我们嘲笑没穿衣服的皇帝何等愚蠢时,简而言之,当我们对安徒生童话中的任何一个人物心存仇怨或心有嘲讽时,可以说:我们就是在误读安徒生。
在安徒生的童话中充盈着的是“爱”——一种终极关怀的爱,一种超越了人类一切智识的樊篱的爱。安徒生的童话是爱的福音与爱的百科全书。他深知“我的思想成了许许多多人的思想,实在叫人害怕。高尚和美好的思想会成为他们的一种幸事;但是,我们有罪的一面,坏的东西也是能感染人的,会不自觉地浸透到思想里去”。因而,他向上帝祈祷:“上帝啊,别让我写下一个在你那里我无法交代的字吧。我想,这也正是安徒生之为安徒生的原因了。房龙曾经评价说:安徒生是一个“被上帝触摸过的人。安徒生的上帝是谁呢?就是“爱”。安徒生是一个被爱触摸过的人,他以他的笔触、他的童话触摸儿童的和一切人的心灵,他说:“我的生活是一篇美丽的童话,十分丰富,万分幸福!”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1919年初《新青年》杂志刊登了周作人翻译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它因此成为了第一篇被介译到中国的安徒生童话,可是,这个中国人最熟悉与最容易理解的故事,恰恰也是中国人误读最深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成了丹麦版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了阶级压迫活生生的教材。但是人们并没有注意到:安徒生不是杜工部。
确实,安徒生也写到了贫困与死亡,但是他所关注的,却始终是快乐与爱。贫者固贫,但只要心中有爱,就仍是人世间最大的幸福。安徒生在其自传《我的童话人生》中如实记叙了当时创作这篇童话的情形:当时,他应邀在一位贵族家中做客,“户外是美的,户内是舒适的;在这种喜庆的合王公般生活的气氛中,我那篇记述匮乏和困难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姑娘》完成了。”
显然,安徒生的创作中并没有仇恨。
这一切并不难理解。不妨回想一下小女孩点燃那四根火柴时所看到的:温暖的火炉、美丽的烤鹅、幸福的圣诞树、和蔼的老祖母,充满了光明和温柔;再回想一下小女孩最后点燃的那一把火柴,“这些火柴发出强烈的光芒,照得比大白天还要明朗。祖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显得美丽和高大。她把小姑娘抱起来,搂到怀里。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既没有有寒冷,也没有饥饿,也没有忧愁的那块地方——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 “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显然,这正是安徒生为小女孩所指引的幸福之路——遗憾的是,这句话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曾经是被删节的。
关于“幸福”,安徒生曾经这样说:“使得人们幸福的并不是艺术家不朽的名声,并不是王冠的光辉;幸福存在于人们对清贫的满足,存在于爱人和被人爱之中。”显然,在安徒生看来,有爱的生活就是幸福的。因此,这个小女孩也是幸福的!
因此,她不是“在痛苦中死去”,而是“在幸福中死去”。而关于“死亡”,安徒生在记叙其好友科林夫人的逝世时这样写道:“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离开这个世界会是如此幸福,没有丝毫痛苦。我的魂灵中涌出一种虔诚,对上帝和对永恒的肯定;这种虔诚把这一瞬间刻在我的生命里,成为一座丰碑,„„她的魂灵就是爱,她走向了爱和上帝”。这样,我们在《卖火柴的小女孩》里就见到了中国式“冻死骨”含恨而亡时所望尘莫及的幸福之死——“
她的双颊通红,嘴唇发出微笑”,“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是多么光荣地跟祖母一起,走到新年的幸福中去。”
对于幸福的感恩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对于不幸的感恩。《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了对于不幸的感恩。有爱就是幸福的,心中有爱,即便死亡也可以如此美丽。而对于全世界所有阅读到这则故事的贫苦的孩子来说,它就像一把温暖心灵、照亮生命的火柴,《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童话中的名篇,说的是大雪纷飞的圣诞节的前夕,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在街头叫卖火柴。她的双脚已经冻得发红发青,却始终不曾卖出一根火柴。由于饥寒交迫,小女孩只好一次次划燃火柴取暖,最后冻死在了距离火炉、烤鹅和圣诞树一步之遥的地方„„
这篇童话曾经长期被收入小学语文课本里,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背得出它的故事来了。但过去,我们还是误读了它,因为几乎所有的语文参考书都这样告诉我们:“这篇童话深刻批判了贫富不均的资本主义社会,表达了对穷苦孩子的同情。”不过,作者纠正了这种误读,他写道:“我认为,这篇作品最光彩,或者说最触动人心的地方是在小女孩用细细的火柴点燃美丽的幻觉世界的那一刻。因为小女孩用她那细细的火柴为黑暗而又寒冷的世界点燃了温暖与光明。”他特别强调小女孩一共划了5次火柴,小女孩第一次看见了火炉、第二次看见了烤鹅、第三次看见了圣诞树、第四次看见了老祖母、第五次老祖母把她抱了起来,在光明和快乐中飞到了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忧愁的天堂。作者告诉我们,这篇童话之所以永恒,不是因为它批判了什么,而是因为安徒生写出了这5个幻觉。美丽的幻觉,才是这篇童话最感动人的地方,也正为有了美丽的幻觉,才让人产生一种感觉:明明是一个忧伤的故事,读之却并不让人感到沮丧;明明是一个凄美的故事,读罢却压根不让人感到绝望。安徒生所以伟大,正是在于他不能改变现实,但他却创造了一个世界,一个人们渴望得到的美好的世界。
小结:对幸福的感恩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对不幸的感恩。就像女孩儿那样,用心中幸福的爱,排挤掉现实带给我们的寒冷饥饿。于是我们在一花一沙中能看到整个世界,在艰难与悲痛中也能找到幸福,一根小小的火柴也能点亮整个生命。这就是童话永恒的魅力。
第二篇:窦桂梅《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实录
窦桂梅《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一、引出“不幸”
师:(配乐朗读)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生:(接读)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哥哥给我一盒歌片,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谁吗? 请问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师:这是当年九岁的刘芊芊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下的诗。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个女孩(板书:女孩。学生读一读)。加上“小”字再读,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我感觉小女孩身材瘦小。
生:我感觉这个小女孩个头矮小。
师:那么卖火柴的(板书:小。至此补充完整课题)小女孩,给你怎样的印象呢?打开书浏览全文,谈一谈。(学生静场,进行整体阅读,之后汇报。)
生:我认为这个小女孩是个非常可怜的小女孩。因为她在大年夜出去卖火柴,而且是非常冷的天气。
生: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穷苦的小女孩。因为在大年夜里别人都是一家人团聚,而她却在卖火柴。
生:我认为这个小女孩是一个缺少疼爱的小女孩,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爸爸会打她的,而且唯一疼爱她的奶奶也去世了。
师:真好!同学们,在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会发现从文章的不同角度去理解,就会带给你不同的感受。这节课咱们就带着你们自己的那些感受再回到课文的文字中去,看看课文是怎么写出刚才你们的这些感受的。
点评: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一是感知整篇课文的情感基调,再就是感知小女孩的形象。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去获得感受,通过交流,把读到的小女孩的形象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并且能够用课文中的语句说明自己的感受。
二、解读“不幸”
(一)寒冷
师:(出示第一自然段)来,读读第一句话。(重点品味第一句。)
生:(齐读)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师:瞧,读到一个“冷”字,就自然会想到这个冷字背后的信息,这是告诉我们——
生:天气冷。
师:那么“雪”呢?它也告诉我们一个信息——(生:冬季)
师:这是什么季节?(生:冬天。)
师:那“黑”呢?
生:时间。
师:瞧,当你细读每句话,读到重点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词后面传递给我们的信息。现在,再读这句话,味道就不一样了。(生随着老师的手势有感情地齐读)
师:一个“冷”极了(板书“冷”),就已经让我们感觉到很冷了,再加上“雪”,再加上“黑”呢? 生:看到这样的三个字,让我感到那不是一般的冷,那是冷极了!
师:那我们应该在这个“冷”的前面加上哪个字,才能体现这不是一般的冷呢?
生:加一个“寒”,让我们感到寒气逼人,令人觉得冷得可怕。(生板书:寒)
师:好,就是这句话,我们又读到了一层意义。来,我们把读到的寒冷送到句子中去,读读。(指导学生用两种形式朗读这句话,一种是由强到弱,一种是由弱到强。朗读略)
师:我发现咱们班同学真会阅读。窦老师在阅读这句话的时候,也你们一样抓住重点的词语读出了和你们相近的感受,于是在旁边把那些信息和感受批注了下来。
(课件展示教师阅读批注的文本内容。)
点评:抓住开头一句话,这句话看似简单却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息,这是一个非常冷的夜晚,预示着这一天的不同。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到天气寒冷,并且能够引导学生用两种形式进行朗读。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本功,也是理解文章内容的有效手段。教师展示自己对文章的批注,给学生进行示范,学生看清楚以后,也能够根据“例子”,写出自己的感受。这里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执教者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深意。
(二)恐惧
师:在下面的几句话中,哪个词语触动了你,就把你读出的信息或感受等分享给我们。
生:我觉得“光着头、赤着脚”说明了小女孩的穷苦,大冬天却是“光着头、赤着脚”。
师:是啊,小女孩从头冷到脚。
生:还有“大年夜”。“大年夜”本来是一家人快快乐乐温暖地在一起,而“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还在街上走着,说明了寒冷不仅仅是天气的寒冷,小女孩的内心深处更寒冷。
生:“一向是他妈妈穿的”说明小女孩非常穷,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双鞋。
师:那就是说,小女孩一向就没有鞋穿。好啊,就这样细细地读,慢慢地品。
生:“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我觉得这个男孩太调皮了,也不懂事,说的话挺气人的。
师:是啊,一个“摇篮”读出了丰富的信息和情感。
生:小女孩已经够可怜的了,“她在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我从这个“吓”字看出小女孩当时一定很害怕,所以她拼命地跑,把鞋都跑掉了。(板书:“恐惧”)
师:就在这样寒冷环境里,小女孩心中充满恐惧,没有办法(出示第二自然段,师引读:这一整天,谁也——生接读: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生接读:没有给过她一个钱)。
师:想象这里的谁,都会是哪些人?我把你们想象的这些“谁”去掉,看看句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去掉“谁”的句子)
生:我认为用上两个“谁”,我眼前就浮现了那些形形色色的、衣冠楚楚的人,他们根本没有注意这个小女孩,可以看出人们的冷漠。
生:“谁”指每一个人,“没有人”指一批人,范围很广泛,没有第一句的程度严重。“谁”字特别强调没有一个人买过她一根火柴,没给一个人给过她一个钱。更能看出社会的冷漠,人们的无情。
师:还是这句话,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课件出示变换了角度的句子,引导学生完成:这一整天,小女孩
,小女孩
。)
生:这一整天,小女孩没有卖出过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钱。
师:既然如此,安徒生为什么偏偏不这么写?
生:“谁”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说没有人买她一根火柴,没有人给过她一个钱。而第二句话是站在小女孩的角度来说的。
生:站在别人的角度说,让人体会到小女孩辛辛苦卖了一整天,也没有一个人同情她,这样更加强调了这个人世间的冷漠无情!
师:此刻,自然环境的寒冷,加上社会环境的冷漠恐惧,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对小女孩来说那可真是——生:(齐说)雪上加霜!(屏幕出示教师的批注)你看,刚才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抓住一个重点的句子,反复推敲、比较,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不也一样像你们这样获得了丰富的阅读体验吗?
点评:从这部分的教学来看,表面上教师是让学生抓住一些词语谈感受,其实教师是在一步步引导学生从外到内地体会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小女孩的贫穷、寒冷,学生能够一下子感受到,教师就没有再进行指导。在体会周围人的冷漠无情时,教师抓住了重点句子“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通过变换句式,让学生了解了内容,更让学生体会到没有人同情她,可怜她。教师在这里进行了及时的总结,抓住重点句子,反复推敲比较联系上下文能够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这样能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积累学习经验。
(三)饥饿
师:阅读的时候,抓住一个词,一句话,把你阅读的信息或者感受写在文字的旁边,不就是我们常说的批注吗?批注就这么简单——下面就请你也试着从三、四自然段中任选一段。哪个词,哪句话触动你,就把你读到的信息、感受批注在旁边。(学生充分自学第三、四自然段,并批注)
师:我们先来看第三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来,谈谈你读到的信息、感受。
生:“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我觉得小女孩“哆哆嗦嗦”就是因为她一整天没有吃东西,又“光着头,赤着脚”走,“又冷又饿”。
师:你很会联系上下文读书、思考。这一整天,那可是从早到晚,这里的“饿”是我们平常说的饿吗?
生:小女孩是饿极了,那叫“饥饿”!
师:(板书:饥饿)读出了这寒冷,这饥饿,你一定会在此处批注一个成语——(师手指板书)
生:饥寒交迫!(学生在文章中批注:饥寒交迫)
生:“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我觉得小女孩很美,可是她却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美丽。
生:“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说明富人家很有钱,而小女孩却在这个大年夜在街上走着,冷着、饿着,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师:这个对比说得好!是啊,小女孩这么美,她没有注意,就在这没注意当中,却还有她忘不了的。(课件突出:“她可没有注意这些”,“她可没有忘记这个”。)一个没注意,一个忘不了,你又读出了什么?
生:小女孩这么美,她没有注意,没有人和她一起过大年夜,可是她却忘不了,我觉得这个对比,更让我感觉到小女孩的可怜和不幸。
师:其实,对比阅读也是一种方法。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小女孩该注意的顾及不了,不用记住自然来到的大年夜她却忘不了。一个没注意,一个忘不了,这强烈的反差更突出了作家的匠心之处。注意第一句话,(课件突出第一句话:可怜的小女孩!)这是谁站出来说话了?
生:是安徒生在说。
师:此时,作者本人已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于是通过这样的一句话流露出来。瞧,这就相当于批注!
点评: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对三、四自然段进行批注。学生有机会进行学习实践,他们能够把前面学到的方法,积累的经验,在这两段中验证和发展。从学生的批注来看,他们能够抓住重点的语句进行品评,能够读出自己的感受。“她可没注意这些”“她可没有忘记这个”的追问,让学生能够进入小女孩的内心世界。
(四)孤独
师:我们来汇报读第四自然段获得的信息和感受(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生:我在第四自然段中,读到“她找了房子的一角坐下,蜷着腿,缩成一团,可她觉得更冷了。”一句,我觉得这个冷首先指天气非常寒冷恶劣,第二我觉得她的内心非常寒冷。从下面的一句可以看出来——“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钱,她爸爸又会打她。”
师:联系上下文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好!继续——
生:“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她家里是多么贫穷!用草和破布堵住,可是风还是能灌进来。”这里“灌”可以感受到风的威力,她的家里真的很冷。
生:我发现,从开始读到现在,哪儿都是一个冷字。这里的“冷”有两个意思,一是她们家本身很冷,二是她们家没有关爱,“她爸爸会打她的”,我想如果她爸爸能给她一点温暖,她也不会在这么冷的天气里在墙角呆着,一定会回家呆一会儿的,所以,她的心一定也是冷的。
师:你们很会注意整个段的联系与把握。如果说读到自然环境的寒冷,社会环境的冷漠,我们还读到了家庭环境的冷淡。可以说,整个世界对于小女孩来说,是冷酷的。看,(屏幕出示小女孩配字画像)茫茫黑夜,小女孩只好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高大的墙角边,想象小女孩什么心情,为这幅画像题词吧。
生:我觉得她的神情是悲伤。
生:我觉得她是那么孤独,那么无助。(生板书“孤独”)
生:读到此处,看到小女孩蜷缩在墙角的样子,我想流泪,她怎么这么不幸啊。
点评:体会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已经从环境的寒冷,周围人的冷漠,进入到家庭的冷淡,学生通过这样一步步的体会,能够走进小女孩的内心世界,他们会感受到一个无助的小女孩。让学生为小女孩的画像题词,一是能够让学生把积蓄的情感表达出来,二是让学生能够更深切得关注小女孩的内心。既重视了情感的领悟,又能够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五)痛苦
师:痛苦、无助的小女孩!她实在太孤独,太难过了,她要点燃这些没有卖出去的火柴。她一共点燃了几次?(生答:五次。师引导说出分别看到的景象: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那第四和第五次呢?
生:第四、五次点燃火柴,她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奶奶。
师:尽管如此,可每一次火柴都灭了。要知道这可是令人们欢乐无比的大年夜啊,可小女孩呢——
生:(齐)小女孩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师:尽管小女孩穿着那双没有多大用的大拖鞋,然而她穿过马路的时候——
生:(齐)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
师: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呢——
生:(齐)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
师:本来应当赢得人们的同情与帮助,但是——
生:(齐)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师:本来应当受到父母的那些深深的关爱,但她却——
生:(齐)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不敢回家,因为爸爸一定会打他的„„
师:小女孩本来想点燃火柴,获得温暖与快乐,然而——
生:(齐)火柴又一次熄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高的墙„„
师:这寒冷,这饥饿,这恐惧,这孤独,当我们把这些散乱四处的句子规整一起,整体阅读的时候,可以想象小女孩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情感?
生:是无奈。
生:是悲伤。
生:是痛苦!(生板书“痛苦”)
师:饱受苦难的小女孩,当她好不容易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奶奶时,她会怎么呼喊?
生:“奶奶!”(惊喜地)
师:她那么饥寒交迫,这回终于看见了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她又会怎样的呼喊?
生:“奶奶!”(快乐地)
师:她要驱散内心的恐惧与孤独,该怎么请求奶奶?
生:“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急切地)
师:我听到你急切的请求里还有哀求,谁再来?
生:“奶奶,请把我带走吧!”(哀求的)
师:她必须请求奶奶带走她,因为——
生:“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此刻她的脸上一定还留着伤心无助的泪花,声音哽咽,谁再来呼喊?(生再读)
师:这个“啊”一定是内心抽泣的声音。那声音里就是哀求啊。(生通过“啊”的处理读出抽泣的声音。)
师:这哪里是恳求,分明是在哀求,此刻她一定是仰望奶奶,把双手伸过头顶,祈求奶奶——(学生把双手伸向天空再读)
师:尽管如此,火柴还是熄灭了。随火柴一起熄灭的还有——(生齐:小女孩的生命。)
师:(出示句子:“她死了
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如果请你为小女孩的死加上你心中的标点,你会怎么加?
生:可以加上两个感叹号,小女孩在大年夜里死了,没有人关心、同情,我非常愤恨。(生读)
生:我觉得中间可以加上逗号表示没有说完,后面加句号。句号就是故事沉痛的结局,表现人们的冷漠无情。
师:生命的戛然而止,如此脆弱,小小的句号也就是生命的终结。更是在表明一个残酷的现实,惊醒那些冷漠的人们。
生:我会给它加上逗号和省略号,小女孩会到哪里去了呢?生命就这样死去了吗?有一种忧愁的感觉没有诉说完,给我留下回味的余地。(掌声)
生:我觉得中间的还可以用破折号,我觉得这样更突出了小女孩是在大年夜死去的,更突出了大年夜,正说明了小女孩的凄惨。(生朗读)
师:你和叶君健爷爷用的一样,他也用的破折号呢。„„
师:看来,不仅是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小小的标点,都会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理解。因你们的创造,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美丽的天使死去,弱小生命定格于狂欢的圣诞夜,定格于绝望的呼喊,定格于令人心碎的死亡的微笑!
点评:通过一次次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小女孩的痛苦。这种体会不是脱离课文的语言空泛的谈论。把课文中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一次比一次感觉强烈。这种对语言的有意识组合,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课文,应该把前后的内容联系在一起,逐步深入体会。为了更好的体会情感,在前面让学生集体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读请求奶奶的一段话,这种读是入情入境的读,融入的是学生自己的感情,进入的是小女孩的心境。对标点符号的探讨,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训练。阅读中需要读者去推断,教师出示了没有标点的句子,就是让学生利用上下文的信息来合理推断。这种情境的设置,让学生能够尽快进入文本,他们需要调动一切信息,还要动脑筋来想,最后才能得出结论。教师并没有给出唯一答案,可以看到,执教的重点就是通过加标点的过程,加深理解,培养学生整合信息,合理推论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引出“幸福”
生:(配乐朗诵)寒冷的夜晚,最冷,不是呼啸的北风。饥饿的小女孩,怎能承受生命的沉重。为什么,有家却流浪风中?为什么,人们忘记了同情?火柴燃尽,梦却在夜空。为什么?天堂的路,没人肯送你一程?为什么?„„
师:你们看,一个和你们同龄的同学,在读完这个童话后,他并没有像刘芊芊,像我们一样停留在同情怜悯的层面,而是产生了进一步思考,批注了这段话。看来,批注不仅可以写下信息,写下感受,还可以写下疑问、写下思考。为什么,有家却流浪风中,为什么,人们已忘却了同情,为什么,天堂的路,没人肯送你一程?面对这一个个“为什么”,我相信,你也一定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要问。
生:为什么,人们放弃了怜悯?
生:为什么,爸爸要打她?
生:为什么?连大年夜,她竟然连烤鹅也吃不上?
生:为什么?那个小男孩要欺负她?
生:为什么偌大的世界容不下小女孩小小的身体?!(掌声)
师:这是课文的最后一段——(生读)“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师:读罢此句,你一定也要问个为什么——
生:到另一个世界其实就是死了,为什么说是幸福的呢?
生:明明是悲惨地死去,为什么嘴角还带着幸福的微笑呢?
师:一个最大的“为什么”需要我们好好来梳理、来回答。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里去,再细细地品读。
点评:在此处引入文本,让学生从其他读者的角度来看看别人是怎么来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她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为学生抒发阅读感受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让学生问出自己的“为什么”,把情感引向深入,同时让他们以引入的文本的形式,把自己的话说出来,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语言训练的机会。
二、解读“幸福”
(问题:为什么第一次憧憬和第二次憧憬颠倒了呢?是排版错误还是有意为之?)
(一)满足(第二次憧憬)
生:(读“烤鹅”一段)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瞧,烤鹅正从盘子里跳下来,太有意思了。
师:瞧瞧安徒生,把这烤鹅写得就仿佛走到了我们面前,我们仿佛闻到了香气,那可是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啊,该怎么从盘子里跳下来,怎么摇摇摆摆地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呢?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吧!(学生朗读,配以形体的动作,体会“摇摇摆摆”的样子。)
师:多么富有童话趣味!它要带给小女孩什么呢?
生:这只烤鹅要让小女孩把自己吃下去。
生:有了食物,小女孩就不必再忍受饥饿了。
师:这样,小女孩也就获得了满足。(板书:满足)注意啊,小女孩那么饥饿,没有冲上去,而是烤鹅主动奉献自己的身体呀。谢谢你们,让我们分享了小女孩此时的幸福一刻。继续交流。
(二)温暖(第一次憧憬)
生:(生读“火炉“一段)小女孩看到了火炉,她一定感到很温暖。(板书:温暖)
师:谢谢你。又让我们分享了小女孩这一刻的幸福。让我们再来读读吧!(生再读)
师:瞧,这一段特别有意思,前后有这样一个巧妙的对应,(课件突出这一段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你能找到对应的词语吗?
生:开头一个温暖对应后面的“暖烘烘的”;明亮对应后面的“旺旺的”。
师:多美的对称语言。再来读出这温暖的感受吧!(女生读第一句话,老师读中间的部分,男生读最后一句话,师生合作完成。)
师:你看,阅读批注的时候,不仅注意句子的对立的一面,还要注意句子照应的一面,体会得会更丰富。
(三)安宁(第三次憧憬)
生:“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这颗圣诞树太大了,太美了。
师:谢谢你让我们看到了这么大、这么美的圣诞树。那是怎么个大,怎么个美呢?用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生读)
师:圣诞树上那许许多多美丽的画片,不就是圣诞节时候我们送给别人祝福的贺卡吗?瞧!它们正向小女孩眨眼睛。眼睛可是心灵的窗户,每张画片都写满了祝福,你们就是那一张张的贺卡,你们在向小女孩眨眼睛,想送给小女孩怎样的祝福呢?(找到一个女同学扮演小女孩,进行口语交际)
生:小女孩,愿你远离寒冷,不再饥饿,我们会永远陪伴着你。
生:小女孩,你已经承受了那么多的孤独与寂寞,让我来安慰你的心灵吧。
生:小女孩,相信未来,你一定会告别寒冷、告别恐惧,告别痛苦,只要你内心拥有美好!(掌声)„„(举手的同学更多了,纷纷急切的想送去自己的祝福)
师:(采访刚才的“小女孩”)小女孩,听了他们的祝福,你的感受如何呢?
生:我很感动。我不仅感到了温暖和满足,而且更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此刻我觉得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温馨、美好。(生板书:美好)
(四)疼爱(第四次憧憬)
师:是啊,也可以说是安宁。(板书:安宁)她第四次、第五次点燃火柴就看到了奶奶。
(出示句子,生读。师板书:慈爱)
师:有了温和慈爱的奶奶,小女孩就不再孤独,她多么高兴啊,可以想象当她见到奶奶的时候,该怎么呼喊——
生:“奶奶!”(兴奋地)
师:小女孩得到了温暖,该怎样呼喊?——
生:“奶奶!”(激动地)
师:为了和奶奶一起走,小女孩该怎样请求——
生:“奶奶,啊!请把我带走吧!”(恳切地)
师:就这样,她向奶奶慢慢地诉说着把她带走的原因——
生:“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那么此刻看到了奶奶的小女孩的泪,还是伤心的泪吗?
生:不,那是幸福的泪花。
师:那么这里的“啊”应该是怎样的语气?(指导学生朗读“啊”的不同感叹,体会不同语境下的不同语气。学生创造性的朗读,引起听课老师阵阵掌声。)
师:现在,小女孩好不容易见到了疼爱她的奶奶,她可能还有更多的话儿想讲给奶奶听,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生:奶奶,只要我卖不出火柴,爸爸就会打我。请把我带走吧!
生:奶奶,我知道只有您才能给我温暖,给我慈爱,所以,您就把我带走吧。
生:奶奶,请您把我带走吧。把我带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恐惧、没有孤独、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吧。
师:亲爱的同学们,其实我们怎么想象、怎么朗读也无法完全再现小女孩当时幸福快乐的时刻,那就让我们把双手放在胸口,静静倾听这心灵的呼唤吧!(配乐静听,课件滚动课文文字。)
(五)快乐(第五次憧憬)
师:就这样,她的梦想终于实现了。(生读最后一段)小女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她们俩是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板书:快乐)点评:通过五次憧憬的画面深刻领会小女孩的“幸福”,从多个角度让学生感受到文章带来的意义。这种多角度的对幸福的注解应该关注到,学生也能够感受到。最应该关注的还应该是执教过程,使用了什么样的方式达到这种目的的呢?可以看到教师时刻抓住了课文的语言,让学生体会“摇摇摆摆”的动作,让学生注意“温暖”对“暖烘烘的”,“明亮”对“旺旺的”,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在于体会幸福上,而且时刻离不开课文的语句。再就是教师让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式,多次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感情朗读体验这些幸福感觉。教师还不忘记口语交际的训练,让学生说出自己想在送给小女孩的画片上写上什么,达到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目的。
寻源“幸福”
师:为什么安徒生把这些梦想安排在女孩每一次擦燃火柴的过程中呢?
生:正是火柴一次次的擦燃,才实现了她一个又一个的梦想,才可以看出女孩对梦想的不放弃。
生:她一次一次的擦燃,说明她在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可见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多么强烈。(生板书:渴望)
师:我会批注下面的话:小女孩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点燃火柴,体现着这些梦想来自于小女孩内心的渴望。这样写读起来一波多折,引人入胜。你们再来对比课文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你发现了什么?(对照黑板两节课批注的词语。)生:我发现了残酷的现实生活与小女孩的美好的梦想是完全相对的。
生:越是孤独,就越是渴望慈爱;越是痛苦,越是渴望得到快乐。概括来说,正是因为现实的不幸,她就更渴望内心的幸福。
师:(对比左右概括总结)弱小与强大,黑暗与光明,寂灭与狂欢,痛苦与欢乐——感谢同学们的发现,让我们懂得了小女孩的渴望源于内心。就在这样的阅读对比中,我们发现了文章的结构。到此,我想你的思考一定没有停止,你一定还会产生追问,会是什么呢?
生:小女孩能看到这么多美丽幸福的东西,她怎么就偏偏看得到呢?
生:因为小女孩心中的梦想是那么美好。
生:因为女孩心中一直被这些美好的东西占据着,越是痛苦,越希望心中的那份美好实现。
师: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中,进行角色转换。假如把小女孩换成你,试想:(屏幕出示,上节课梳理女孩不幸的语句)
大家都在欢度大年夜,可你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时候;当你好不容易有了一双妈妈的大拖鞋,可是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你把鞋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到,另一只让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你是什么情绪?
生:我很生气。
师:当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你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你一个钱„„当你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你不敢回家,因为爸爸一定会打你的时候,你的心情又会怎么样?
生:我特别伤心,我恨爸爸。
师:当你一次次点燃火柴,可是火柴一次次熄灭,你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此刻,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学生纷纷举手,这时老师不让说出来。)
师:你们刚才说的,甚至你们想要说的,我都可以理解。可课文写的小女孩如你们一样的表现了吗?别忘了,小女孩那么饥饿,都没有冲向烤鹅,而是烤鹅自己向小女孩走来,死亡来临的时刻,小女孩也是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那么这些字里行间究竟隐含着小女孩一颗怎样的心灵?就请拿起笔,把你最想对小女孩说的话,批注在课文中吧。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行。(板书:隐含。配乐,生写,之后汇报。)
生:小女孩,你经历了寒冷、饥饿、恐惧、孤独和痛苦,你得到了温暖、满足、美好、慈爱和快乐是应该的,祝你以后过得更幸福。
生:小女孩,别人对你那么冷漠,就连小男孩都嘲笑你,可你为什么选择沉默?要是我,我就受不了,我会埋怨,难道你愿意在残酷的现实中挣扎,你应该在美好的世界里飞翔啊。
生:小女孩,你是那么善良、那么美丽,但是苍天却是对你那么不公平。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候,会把你带回家,让你在幸福中生活。
生:小女孩,面对这样冷酷的现实你都能忍受,你有一颗向往美好的心灵啊。俗话说吃亏是福,你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幸福的!
师:你说的忍受,不就是隐含在课文中的小女孩的隐忍之心吗?(要求学生批注在课本中)。这是埋藏在心的忍耐,承受。是苦难把女孩放到尘埃里,却开出了幸福的花儿。原来,心怀渴望并不难,而在苦难中拥有一颗隐忍之心,才是这小小的女孩获得幸福的真正原因啊。(板书:把“隐含”的“含”改成“忍”,最终变成“隐忍”。)
点评:实际教学的困难不是是否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而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恰当的实施教学。在这里给我们展示了很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把两节课的板书让学生对照,学生就会产生思维的矛盾,一边是痛苦,一边是幸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学生会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当要求学生把文中的“她”换成“你”以后再读的时候,学生的情感投入更多了,理解就更充分了。
提升“幸福”
师:小女孩也许不懂这些,可我们的阅读赋予了小女孩这么高贵的形象,她就是我们人间的天使!正是如此,她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哪是什么地方呢?
生:是有上帝的地方。
师:所以叶君健尊重安徒生的原作,写上了这句话——(出示课件:“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既没有寒冷,也没有饥饿,也没有忧愁的那块地方——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
师:上帝是西方文化的代名词——那么,跟上帝在一起,就是和什么在一起?
生:跟上帝在一起,就是跟一切善良、美好的东西在一起。
师:所以有着西方文化信仰的安徒生创作这篇童话后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幸福不是艺术家的名声,王冠的光辉。幸福存在于对清贫的满足,对苦难的承受„„追求幸福的途中,才是最幸福的。此刻,上帝与我们同在。”(生读)
师:在安徒生的心中,离上帝最近的人,或许不是——(生读)不是艺术家的名声,王冠的光辉。而是——(生读)存在于对清贫的满足„„对苦难的承受。追求幸福的途中,体会到真正幸福的人。到此,你就会明白课前的追问,为什么说小女孩是幸福的。童话读完了,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天使飞走了。剩下我们,该怎么办?
生:我们要寻找自己内心的幸福,即便是生活对你不公,你也要无条件地寻找幸福。
生:小女孩点燃的不仅是小小的火柴,而是梦想,是执着,我们无论何时一定心怀梦想和渴望,而不是抱怨和不满。
生:我想,人与人之间一定要拥有爱。有爱就有温暖,就有安宁,就有快乐,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也能点亮整个世界!(掌声)
生:想想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感到我们多么幸福啊,要好好珍惜这样的日子,感恩自己的爸爸妈妈、家人,感恩这个社会。
师: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的阅读,重要的是回到了我们自己的心灵。我们不是把希望寄托于上帝,而是在小姑娘所获得的这份“幸福”中,你们已经学到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并引起我们对生命的珍爱与警觉,相信你们越来越高尚起来,越来越走向高贵。幸福着幸福当然好,不过,我相信,即使生活遇到磨难,我们最后批注的一段话一定是——
生:即便生活遇到不幸,也能够在寒冷中播种温暖;在饥饿中获得满足,在恐惧中创造安宁,在孤独中寻求慈爱,在痛苦中追求快乐。只要你拥有一颗隐忍之心,并不放弃对梦想的渴望,你就能获得幸福!(和学生一起总结板书,完成上面的内容。)
点评:引入了原文中的一句话“她们跟上帝在一起”,引入了安徒生写作以后的话,让学生能够跳出这篇文章,从作者的角度来看这个小女孩。安徒生的希望就是他写作这篇文章的出发点,读者有必要了解作者的想法,否则的话,阅读认识就会显得单薄或片面。教师的引导不仅在于知道安徒生是怎样想的,还让学生回归自己的内心。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幸福不在上帝那里,而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总评:
这篇课文的教学,突破了以往的文章解读方式,改变了小女孩在读者心中的形象。窦老师通过多个角度,让我们看到一个“痛苦”的小女孩,同时又看到一个“幸福”的小女孩。相信学生学习以后会有新的感受。六年级的多数学生已经知道这个故事,在他们的心中小女孩是“可怜”的,这是他们走进教室以前的看法。当学完这两节课以后,小女孩不仅仅是可怜的,她是寒冷的、饥饿的、恐惧的,她还是美丽的,乖巧的。周围人是冷漠的,爸爸是冷酷的,但是小女孩心中是充满了美好向往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小女孩已经可怜到极点,因为她一无所有,但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小女孩有一颗“富足”的心,在如此的艰难面前,在别人看来已经无法生存的时刻,她凭借着小小的火柴的光亮,看到了她真切的梦想。窦老师通过教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完美的小女孩的形象,一个在痛苦与幸福中交织的勇敢者的形象。让听者的思维从以往的社会学角度跳出来,也从盲目的同情中跳出来,看到一个在艰难中跋涉的小女孩的形象。如果原来的教学让我们产生对那个社会的憎恶,对小女孩同情的话,那本文的教学就让我们感到一丝温暖,一种现实生活的勇气与力量。
如果说文学的力量是滋养人生,那么这篇童话也应该带给学生现实的思考与生活的力量。窦老师在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的“幸福”以后,再回到现实,回到对学生内心的追问。我觉得这很有必要。童话总是给人美好的想象,安徒生写这篇童话同样是为了带给人们节日的欢乐。在安徒生的眼里,小女孩真的走向了天堂,走进了永远的幸福。语文教师教学,不应该让学生停留在童话的角度,如果说整个的幸福的教学是对学生的催眠的话,那回到现实就是唤醒学生。如何让学生回到现实?我认为在这里用的时间可以再多一些,可以问学生:为什么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为什么她卖不掉火柴她的父亲会打她?对这种现实的思考,能够看到现实的残酷,是世情的冷漠让人们丧失了爱心,是家庭的穷困,让亲情荡然无存。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小女孩仍然没有放弃梦想,更能体会到她是一个坚强的、不屈不挠的小女孩。相信,做这样的对照,学生心中的小女孩就会更突出,也更现实。
如果说这篇文章的教学让我们看到了多角度解读文本的话,只是看到了一半。另一半就是窦老师始终在以语文的方式教语文,她在利用课文来教阅读。
多角度解读文本,本身就是阅读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学生今后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能力。窦老师让学生从小女孩的角度,从周围人的角度,从父亲的角度,从学生自己的角度,从安徒生的角度来感受一个小女孩的形象,这个形象是立体的,是从文字中走出来的形象。教师又时刻关注了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挖掘文本价值的时候始终立足于文本语言,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对标点符号的推敲,对口语交际的训练,对感情朗读的指导,这些都没有脱离课文,都是在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窦老师让语文学习变得富有情趣,细微处的点拨与指导,让学生的朗读能够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让学生用心揣摩与体会。窦老师在引领的前提下,没有忘记放手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看了老师的批注以后,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来写自己的批注。在学生谈感受以前,给学生充分自由朗读的空间。在教师指导朗读以后,让学生能够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课堂不再是教师展示自己风采的地方,也不是展示教师解读能力的场所,课堂成了教师和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地方。
对幸福意义的挖掘是课堂的明线,对语文学习方式的引导是课堂的暗线。窦老师通过两条线的编织,让我们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魅力。以我之见,窦老师其实还可以把语文学习的因素渗透得更多,让学生能够从暗处跳到明处,大胆的进行领悟表达的教学。引导学生体会童话这种体裁的结构特点、语言特点,体会本篇的原译文与课文的相同与不同。那样的话,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不是就会提高得更快。
小女孩不仅走进了安徒生宗教信仰中的天堂,也走入了学生情感的天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是活跃的、深刻的,语文学习是扎实的、有效的。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窦老师是用课文去教语文,也把学生带入语文学习的幸福天堂。
第三篇:课堂实录《卖火柴的小女孩》(窦桂梅)
我这样细读文本
——细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感受
窦桂梅
话先从医生讲起。到医院看病,你或许会经历这样的情景——听说你感冒了,对面的医生看你一眼,验血、验尿、照胸透,然后对照着一大堆化验单给你开最贵的药;若说身体哪个部分不舒服,医生会开出一摞单子让你接受检查——“B超”、“彩超”、“CT”„„医生成了各种高科技医疗器械的附属品,而自身“望、闻、问、切“的本领却退化了。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
教材好比一个需要你诊断的人,当然不一定是病人。对教材把握的准确程度,之于语文老师,好比“望、闻、问、切”之于一名医生。对一个专业的语文老师来说,解读教材的重要性毋容置疑。语文老师们都应当问问自己,你能静下心来,什么现代手段的也不凭借,独立解读教材吗?拿到教材后,你究竟是如医生凭借医疗器械一般,靠着上网查阅,复制粘贴的方式寻找答案,还是能够拥有一份面对文本的底气?现代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得我们教师缺少了“静悄悄地琢磨”文本的细心与耐心。还有一些老师,已经习惯了依赖教参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喜欢照搬教参现成的“教材分析”。一旦离了这根拐杖,几乎寸步难行。
没有对文本的触摸,没有对文字的咀嚼,长此以往,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志——解读教材的功夫和能力就会丧失殆尽。这就引出了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由《小学语文教师》杂志在国内率先力倡,杂志已做过专门的讨论,相信老师们对它已经比较了解,不再赘述。这里我想以一篇经典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谈一谈所走过的文本细读之路。
教学之前的细读,我们没有囿于这篇课文之中,而是把这篇经典的文章放在一个宏大的文化背景下,阅读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如《论安徒生童话的悲剧意识》、《以乐写哀倍增哀——卖火柴的小女孩反衬描写赏析》、《童话教学方法谈》„„同时,我们还读了《儿童文学教程》、《小说语言美学》《相信童话》等相关理论书籍。然后再对课文和叶君健原译文进行对比,在比较中进行质疑与确认,写下了一万多字的解读札记。
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先后易稿14次,虽然最终上课只从其中取一瓢饮,但每次设计的角度不尽相同,为我们教学思路的形成提供了头脑风暴,更为今后解读同类文本拓展了视野。由此我们感到,这样的细读文本才是最好的备课。
而且这一课,是我们“共教、共读、共写”校本教研方式研究的课例,目的是通过共同研究《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实现教师共同理解共同分享,直至共同成长。
一、我们这样细读文本
1、语言
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味,发掘内蕴——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这个耐心,当然更要有这个能力,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并且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
以细读词语为例,我们应当反复琢磨、体味隐含在词句中的深刻的意义。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第一句“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一个冷,而且还“冷极了”,已表达出冷的程度。加上雪,更冷,还有冬天的黑夜,又是一个冷,三个冷,放在一起,层层推进。而且别忘了,这是大年夜,寒冬腊月、冰天雪地——所有这些加在一起,该是个怎么样的冷呀!细读之后,我们仿佛看到了那雪花纷飞、寒风刺骨的场面。如果说夜幕的下垂,好比轻轻揭开了故事的序幕,那么,原来这看似简简单单的环境描写,却让我们一下子就置身于故事的情境当中。读出了这样的一层意味,后文中提到的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就更能唤起我们的同情怜悯。可见,每一个用词后面,都有一份意味深长。
再如,“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这句话的本意就是,这一整天,没有人买过她一根火柴,没有人给过她一个钱。言外之意是——小女孩一天也没有卖出过一根火柴,一天也没有挣到一个钱。但课文中却有意规避了这样的写法,两个看似简单的“谁”,剔除了泛泛而过的“大多数”——“没有人”,表现的是所有的人无一肯施舍自己的同情;体现出不是小女孩不肯用心努力换得温饱,而是面对如此美好可怜的生命,世人的冷漠到已经到达无以复加的程度!看似简单的“谁”,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原来这寒冷不仅从头冷到脚,还是从外冷到里,从身体冷到内心。所以,细读文本的时候,抓住重点词语品读,不但能读到词语本身的信息,引发开去,还会获得更为深刻的感受。
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常常并不是“直白”地将自己的意思说出来,而是要运用象征、借代、拟人、想象、夸张、隐喻等“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自然也要注意以“艺术表现手法”为突破口,读懂“语言艺术”的内蕴,对文本“庖丁解牛”而不是“大卸八块”。
总之,细读语言,从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的联系中揭示含义,把知识语言、文字语言变成心灵语言、智力语言,我们的语文教学,方能有意识、有方向的、有技巧的以“艺术训练”来代替“重复劳作”。
2、细节
在对文本进行细读时,除了对文章的语言进行玩味、推敲,文本中的某些细节也是我们值得发掘的点。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题目本身就非常值得玩味。这篇童话一个非常具有创造性的地方在于,主人公“小女孩”的角色定位,她的性别一定要是女孩子,一定要是小女孩。唯有如此,才显得楚楚可怜,令人心疼。而且,在这小小的女孩的微小的生命世界里,还对应着数不尽的大。那些不肯卖火柴的大人,那双大鞋,那两辆大马车,那堵高大的墙等等——都代表着,小女孩所生活的是一个强大的世界。这个看得见的强大的世界,为这小小的女孩提供的只有——不尽的寒冷,无边的饥饿,不尽的难过,难掩的悲伤和无限的孤独。
所以,她卖的一定是火柴,唯有火柴,才能提供光明、提供温暖,才能和黑暗、寒冷构成反差,形成张力。火柴也是小的,火柴散发的光也是小的,火柴本身就是一个小小的意象,与小女孩弱小的生命形成呼应。
但,这个小女孩,却用小火柴,拥有了温暖和光明。火柴能有如此的魔力吗?究其根本,也许并不在于火柴有多么强大的力量,而是这个“小”女孩,用自己美好的内心世界,包容了那些不肯卖(买?)火柴的大人,那大马车,那高大的墙。同样,就是因为这“小”中孕育着“大”,女孩才能看见那大大的火炉、又大又美的圣诞树,高大的奶奶。原来,小小的女孩用美好的心点燃了小小的火柴,而这小小的火柴又反过来点亮小女孩的整个生命,这,就是童话永恒的魅力。
3、结构
因文本细读,我们就不会像以往那样,自以为是地抓住一句话,两个词,片言只语,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造成对文本的曲解或误读。文本细读,“结构”是一个不容小觑的“点”,而这恰恰是我们以前忽略的地方。结构主义认为:“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构造,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事物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由事物构成的。”在细读文本时,把握好文章的篇章结构,就会对文本有一个宏观上更具高度的认识。
我们发现这篇童话的结构有两个特点。一是整篇文章的前后对比。文章以火柴的点燃为分界,前半部分我们读出了小女孩的“不幸”,后半部分读出了“幸福”。而这“幸福”与“不幸”之间的桥梁,表面上看来是火柴,实际上是女孩内心对苦难的承受,对幸福的渴望。于是,前半部分中女孩的寒冷、饥饿、恐惧、孤独、悲伤这些“不幸”因火柴这个意象,更准确地说因为渴望,使她获得了如后半部分所写的温暖、满足、安宁、慈爱、快乐这些“幸福”。
“不幸”与“幸福”之间有了渴望,便形成了一个拱形的结构。
其次,第二部分中关于小女孩获得“幸福”的描写具有反复叙事的结构特征。
反复叙事最先由法国结构主义文论家热奈特提出,是指对同一事件的反复叙述而非重复,这种反复不是颠三倒
四、罗嗦累赘,而是看似使用简单,实际上经过认真选择的词语,加上不时重复强调主题的主要词语,以期加强叙述效果,起到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叙事效果。文本从第五自然段开始,到十一自然段,小女孩一共划了5次火柴,小女孩第一次看见了火炉、第二次看见了烤鹅、第三次看见了圣诞树、第四次看见了奶奶、第五次奶奶把她抱了起来,在光明和快乐中飞到了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忧愁的地方。如果将小女孩这些梦想罗列在一起,不是更一目了然吗?可是安徒生却是这样,一次次地反复描写,把这些美好的梦想放在了五次点燃火柴的过程中,不仅写出了小女孩梦想变化的嬗递,也用女孩的动作——“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她又擦了一根”、“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表现出女孩对于光明与温暖渴望的执着。细读品味,就会发现这样的反复叙事,不仅读起来引人入胜,更于不经意间让人性最美的光芒辉映于读者的心田。
4、背景
要使文本细读不致浮于表面,应该把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情境还原”。作家的写作常常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创作环境、特定的写作机缘、特定的心情„„我们必须把握这些元素方能“得作者之用心”,这样的解读才会更为真实、丰满、深刻。背景虽然通常并不直接显现于文本之中,但却决定着文章的笔力走向、意蕴主题。
《卖火柴的小女孩》作为一篇西方童话,读者解读的时候必然要考虑西方文化的背景。安徒生的童话之所以不朽,原因之一是其童话富有深刻的哲学意义。这位有着基督教信仰的作家,作品主题中总是洋溢着美好与高尚,谦卑与高贵,恬淡隐忍与梦想的追求——这人性最光辉、最伟大之处,为此作品的宗教内涵同样值得重视。文中两次提到上帝:“有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到上帝那里去了”;“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她们和上帝在一起”。选入教材改编之后的课文呢,把后一句中的“她们和上帝在一起”删掉了。当然,教材编写者为避免歧义,这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前文提到“上帝”,删掉后者,没有承接,显得突兀。没有了天堂光芒的烛照,那个“地方”,让人想到的依然是死亡,带给人的还是一种感伤。可谈到“上帝”,寒冷孤独中的人儿便有了依托,有了一个可以获得满足的地方,避免了生死离别的痛苦与悲伤。跟上帝在一起,就是跟美好、善良、幸福在一起!
如果我们站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下考量,这也许并不是迷信,而是灵魂的寄托、精神的皈依。正如安徒生说“幸福不是艺术家的名声,王冠的光辉……幸福存在于对清贫的满足,对苦难的承受。追求幸福的途中,或许才是最幸福的。此刻,上帝与我们同在„„”因为有了文化背景的支撑,在解读这篇经典的童话时,我们就可以抖掉政治的包袱:不必过去那样仇恨资本主义。虽然以“西方基督教”文化来阐释这个经典童话并不一定是唯一的选择,有关“上帝”的言说也不一定要加之于人,但如果我们通过自己的教材解读和教学,带给孩子的不是苦难,而是梦想;不是绝望,而是幸福,童话的积极意义方能由此显现。而这也是符合课标“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的精神。
其实,背景就是一条河流,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催生这条河流的浩荡迤逦,虽然流淌的过程中也会接受或分化一些小的溪流,但其主流则是日益壮大的。在这漫长的流变中,一个个的作家,一篇篇的作品,自然成为这大河流中的“一滴”,有其自身的“个性”,但也自然会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主流”的特色。所以,把文学作品放在文学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解读,就可能具有历史的眼光,可能对文本的深厚内蕴做出更为深透的阐释,并发掘出文本中所蕴涵的独特的价值及意义。
二、文本细读与主题生成
若说文本细读为我们提供的,是散乱的珍珠的话,我们必须将这些散乱的珍珠穿起来,形成课堂教学清晰的脉络和结构,整合成一幅图景。而这样的组构靠什么呢?主题!围绕主题,将语言、细节、结构、背景等相关内容,有梯度、有逻辑地整合为一体,从而在实现工具性的同时达成人文性。这样一来,教学的设计就可借助整体框架性的问题,把细读的内容拎起来。
怎样定位主题,并以此来设置整体框架性的问题呢?我想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如果从生活现实出发,《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如果从文化背景出发,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最后归结童话,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首先从生活现实的角度看,一个美丽的天使之死,其羸弱的生命定格于狂欢的大年夜,定格于绝望的祈望,定格于令人心碎的死亡的微笑!寒冷、饥饿、孤独、恐惧、痛苦如狂风暴雨般,无情地敲打着女孩无助的生命,我想,“不幸”恐怕是绝大多数人看过童话后所首先要给予小女孩的“题词”。为此,教学当中,第一课时以“不幸”作为教学的线索,这是对
于文本规定性的尊重。
但从文化背景的角度继续往深入思考,安徒生所赋予的小女孩形象,是文化浸润下的自发体现者。小女孩面对那样无情的苦难,却能够埋藏在心中,忍受并忍耐,接受并承受,这便是一种隐忍。这里的“隐忍”不是我们惯常理解“卧薪尝胆”、“小不忍则乱大谋”,而是向人们暗示心中拥有上帝,乐观地渴望、期待未来,人终将走向幸福。我们不是宣传宗教,但要尊重多元文化,要体会到安徒生文字里面的基督式的同情与悲悯的情怀。女孩已经不是单纯指现实生活中的女孩,她的形象基于现实也超越现实,作家通过作品赋予的这个形象特殊的指寓。当我们深入细读文本后,潜在的信息和意义复活,小女孩“幸福”的形象在表面“不幸”的旷野深处非邀不至。于是,我们在第二课时,从文化背景的角度出发,将解读到的幸福的本源——“对苦难的隐忍,对梦想的渴望”作为主线。
当然,安徒生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童话世界,但世界并非童话。就像催眠,催眠可以激发人的潜意识,解除人的痛苦,但是,催眠的人对被催眠者还要“唤醒”,呼唤他们回到现实世界。读过童话,除了对于小女孩形象的理解,还应有怎样的启迪留于孩子的内心世界呢?
我想,安徒生在用这篇童话给痛苦的人催眠,让人从潜意识中认识死亡,认识现实的痛苦,但他同样也像一个高明的催眠师一样,没有忘记去唤醒人们——安徒生用塑造美,并将之“消失”的方式来,来激起人们对生命的感激。于是,用一个问题“童话读完了,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天使飞走了。剩下我们,该怎么办?”使学生感悟到:幸福着幸福更好,但即便生活遇到不幸,也应当学会在寒冷中播种温暖;在饥饿中获得满足,在恐惧中创造安宁,在孤独中寻求慈爱,在痛苦中追求快乐。拥有一颗面对苦难的隐忍之心,并不放弃对梦想的渴望,获得属于自己幸福!这样,“幸福”方能成为一个联系学生精神世界成长的核心语词,常驻于心。
经过上述的细读,如拨云见日,我们清晰地把握了这篇童话完整、独特的“文本意义”。当然,因为阅读经验、审美趣味、阅读情境等方面的差异,不同教师和学生对同一文本的解读必然是有差异的,甚至有可能“误读”。当然,这样的“误读”不可避免,甚至无须避免,因为“我曲解,所以我多解”,这“误读”中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读者的创造性。但,作为细读的教师,最重要的是从细读后的“感觉”出发,从自己感受最亲切、最深刻、最新鲜的“词句”出发,以主题提纲挈领、纵横捭阖。
教者对文本的解读,既是发现和领悟文本的意义,也是在教学文本中“建构”新的意义。教师在与文本“接触”的过程中,“读”出意义,然后回到课堂带着学生一起去建构,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与重建,就超越了故事情节的层面,便生成了学生的“意义”,这也就是我们
说的主题的达成。
伟大作家的高明之处是善于蕴无尽之意于有限之文。尽管对文本如此细读,也未必能完全发现作者的“本意”。但除了这样的通道,还能有怎样的坦途能与作者神交若此?尽心已矣,虽不能至,但心安若素。
愿安徒生欣然。
(《小学语文教师》2009、3)
第四篇:解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爱是永恒的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王晓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长春版教材在第五组课文中围绕童年这一主题,选取了四篇文章,而《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第一篇,从我个人的思考角度看,意在引导学生“既读作品又读作家”,童话故事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喜闻乐见的,但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能够从文本中悟到更多的真情实感尤为重要。还记得孙云晓在《一根火柴》里的一句话:你是那样善良,你是那样悲哀,你用一根小小的火柴,烧痛全人类的心,燃起了我不熄的爱。用在这里,我想这应该是对整组教材的先后顺序安排,精确而高度的概括。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传世之作,这篇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我认为这篇作品最光彩或者说最触动人心的地方是小女孩用细细的火柴点燃美丽的幻觉世界的那一刻,因为小女孩用她那细细的火柴为黑暗而又寒冷的世界点燃了温暖与光明。
对于这样语言凄美、情感强烈且富于变化的文章来说,“读”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紧扣一个“读”字,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引领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生活在悲苦中的千千万万个孩子们的缩影,他们是社会生活中被压榨、被欺侮、被贱视的弱者。安徒生笔下的形象是一个弱者顽强不屈的抗争与追求,这是安徒生自身的写照。这个气息可闻、身形可见的小女孩,她的可怜、她的孤苦激起了读者切入心
底的同情,与安徒生对小女孩的同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童话世界里,安徒生对小女孩怜悯的爱最终变成了一种抚慰的爱——小女孩在痛苦的极点留下了微笑。安徒生最后给予小女孩的是永恒的爱。
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我把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以及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丰富的想像能力、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作为目标。通过对比、想像、朗读等多种方法,增强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在充分朗读课文中,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激起小女孩的同情之心。
一、欣赏与感受
有人说安徒生的童话,就是一部世纪交响乐,优美的词句、奇妙的想像,让人陶醉在音乐的海洋;有人说安徒生的童话,就是一部走访世界的游记,每读一则童话,就有一束阳光射进我们的心灵;有人说安徒生的童话就是一部跨越年龄的经典,每一篇的来历,都是那么不同寻常。他的童话中有对假、恶、丑的揭露、鞭挞,但更多的是对真、善、美的赞扬和向往,从而给人以朝阳般的温暖和健康向上的力量。他以自己美好的幻想向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爱与同情、善良和真诚、平等和正义的未来世界。
上面这段话是在上课伊始就出示给学生看的。目的在于在课前就和学生一起来一个情节记忆,联系曾经学习的童话,给以定位,充分感受安徒生童话的魅力。
二、初读与感知
与学生对话,让学生回忆过除夕的情景,调动学生快乐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图片,以充满感情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让孩子们除夕的快乐和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凄惨形成显明的对比,激起孩子们迫切想了解这个小女孩的强烈欲望,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接下来,伴着哀伤的音乐,出示画面情境,体会画面中小女孩痛苦的神情,引起情感共鸣。相信在这种悲伤的氛围中,会为下面理解课文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初读课文,畅谈感受。叶澜教授曾指出:“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在孩子们谈感受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们自己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去不断地印证自已的感受。
三、品读与感悟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有爱就有发现:爱可以给人以温暖,爱可以给人以力量,请你敞开爱的心扉,用心去细细品读文章,在你眼前的这个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带着自己体会到的情感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在读书的过程中,有的孩子的脸色变得凝重了,有的孩子的眼睛湿润了;有的孩子用自己的情感朗读感染了周围的同学,有的孩子拿起笔在书上勾勾画画,孩子们在静心悟读的过程中从字里行间深切地
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可怜,便有了不吐不快、急于交流的迫切愿望。在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就比较容易找到知音、引发强烈的共鸣。
语文课堂,不仅要有同学们的议论纷纷,更要有孩子们的书声朗朗。所以要让孩子们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尤其是配着哀伤的音乐朗读,孩子们与这催人泪下的情感气氛融为了一体。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写小女孩的5次幻象,反衬了小女孩生活的痛苦。特别是后两次幻象,是前三次的高潮,在看见奶奶的一刹那,她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赶紧想把奶奶留住,于是擦燃了一大把火柴,她和奶奶一起飞走了,她死了!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幻象的美好和现实的残酷。在文章最高潮的部分,可以通过齐读的方式让学生的情绪也达到最高潮!通过情境朗读来感受小女孩生不如死的悲惨,激发学生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孩子们感受得越深,对文章中的难理解的句子理解得越到位。
出示句子:
(1)、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2)、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这两句的理解放到文章最后去处理,学生畅所欲言,升华文本主旨:对于这个小女孩来说,死了才能得到解脱,她最终的“幸福”就意味着死亡。也正在这种死亡,才能让她周围的一切痛苦消失,所以对
她本身来说,这就是一种“幸福”!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延伸与拓展
其实生活中,也不乏有像小女孩一样遇到困难的人,但他们有着和小女孩敢擦燃火柴一样的勇气去战胜困难。比如在这次洪水中,我们的周边人他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但他们同时又是幸运的。他们得到了我们所有人的关爱和祝福,我们大家用爱心筑起了一道爱的长城,抚平了他们心中的伤痛,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爱。最后,我们就在欣赏《众志成城抗洪图》的歌声中结束今天这节课。
第五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文本解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文本解读
安徒生的作品在我国广为传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名篇不断被选为中小学语文教材,成为几代人成长的精神食粮。在安徒生众多的作品中,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最熟悉的莫过于《卖火柴的小女孩》了。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直被选为中小学语文教材,目前,《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课是一则童话,写于1845年,是安徒生的一篇不朽的传世之作。课文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个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全文以火柴为线索,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划着火柴,使小女孩产生了美好的幻象,渴望得到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
对于这样一篇虽说妇孺皆知,但大多数人未必能够准确理解的文章,我们需要从语言、细节、篇章结构到文化背景都努力做出独到的解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和贴近那些伟大的灵魂,“复原文学经典所传达的经验”,实现经典文本的审美价值。
一.了解创作背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安徒生创作这个童话的背景以及他的创作动机。1848年,安徒生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来的画片写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美丽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1岁时爸爸去世以后,妈妈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傍晚,他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想着这些,安徒生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借助他超凡的想像能力,写下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凄美动人的童话。
2004年,中央电视台为纪念安徒生诞生200周年赴丹麦拍摄记录片,导演王越在深入接触了安徒生的文献资料后认为:“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小女孩很想念奶奶,实际上这个故事传达了他对母爱和家庭的渴望。安徒生14岁离家闯荡之后终身未婚,连奶奶和母亲去世时他也不在身边。亲情长时间地缺失,一辈子漂泊远离家庭,对家庭的温暖只能靠幻想和怀念来慰藉。”我们可以把这段话看作对安徒生创作这个童话的动机的一种理解。
我们还要看到,作家的创作不仅是个人经验的传达,而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当时的丹麦还处于封建王朝统治下,许许多多穷苦的儿童过着和安徒生的童年、画片上的小女孩同样贫困的生活。安徒生的这篇童话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幻想。由于作者出身贫寒,对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极深:一面是饥寒交迫,没有欢乐,受人欺凌——马车横冲直撞,男孩抢走了她的拖鞋,另一面是“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
烤鹅的香味”,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可以看到圣诞树是那么大,那么漂亮。整篇作品充满着作者对不幸的穷人深切的同情,以及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的哀怨。但是在那个时代,作者找不到摆脱不幸的道路,只能以伤感的眼光看待世界,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
二.整体把握,“还原”“复现”
沉入文本,又要跳出文本,既在细节处探查入微,同时还要对文本有一个整体宏观的把握。
文本从第五自然段开始,到十一自然段,小女孩一共划了5次火柴,小女孩第一次看见了火炉、第二次看见了烤鹅、第三次看见了圣诞树、第四次看见了奶奶、第五次奶奶把她抱了起来,在光明和快乐中飞到了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忧愁的地方。如果将小女孩这些梦想罗列在一起,不是更一目了然吗?可是安徒生却是这样,一次次地反复描写,把这些美好的梦想放在了五次点燃火柴的过程中,不仅写出了小女孩梦想变化的嬗递,也用女孩的动作“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她又擦了一根”“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表现出女孩对于光明与温暖渴望的执着。细读品味,就会发现这样的反复叙事,不仅读起来引人入胜,更于不经意间让人性最美的光芒辉映于读者的心田。
我们在进行“还原”分析的时候,最根本的是要“还”,要“原”,将作者写作的意图“复现”出来,将作者所表现的生活“复现”出来。
《卖火柴的小女孩》作为一篇西方童话,解读的时候必然要考虑西方文化的背景。安徒生的童话之所以不朽,就是他的童话富有深刻的哲学意义。这位有着基督教信仰的作家,作品主题中总是洋溢着美好与高尚,谦卑与高贵,恬淡隐忍与梦想的追求——这人性最光辉、最伟大之处,为此作品的宗教内涵同样值得重视。文中两次提到上帝:“有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到上帝那里去了”;“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她们和上帝在一起”。谈到“上帝”,寒冷孤独中的人儿便有了依托,有了一个可以获得满足的地方,跟上帝在一起,就是跟美好、善良、幸福在一起。如果我们站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下考量,这也许并不是迷信,而是灵魂的寄托、精神的皈依。最后,小女孩幸福地死去。作者一再强调小女孩死时“嘴上带着微笑”,“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卖火柴的小女孩怀着幻想和追求,哪怕死去也“嘴上带着微笑”。
幸福着幸福更好,但即便生活遇到不幸,也应当学会在寒冷中播种温暖;在饥饿中获得满足,在恐惧中创造安宁,在孤独中寻求慈爱,在痛苦中追求快乐。拥有一颗面对苦难的隐忍之心,并不放弃对梦想的渴望,获得属于自己幸福!如果能以这样的态度面对生活,我们发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更高的文学价值,因为它教会了我们对待困窘和艰难的一种人生态度。优秀的童话足以影响人的一
生,它对儿童来说是生动的故事、美丽的形象,对成人来说则是精神家园、终极关怀。这就是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超越时代的永恒力量。
三.回归文本,关注语言
“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吕叔湘先生),“文本细读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夏丏尊先生),“文本细读”,不能“站着看”,要坐得住,读进书里去,要“在汉语中出生入死”(朱光潜),读出自己的感悟,嚼出文本的味道,引发自己的思考。用全新的眼光去审视文本,发掘新的意义。“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这就是要告诉我们在细读时,不要忽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要读出每个字词后面的意蕴和味道。“细读”的根本是立足于文本,也就是“充分阅读”,就是要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通过细致和反复的阅读,对文本所蕴涵的深厚意蕴作出“丰沛的阐释”。
1.语言
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味,发掘内蕴——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这个耐心,当然更要有这个能力,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并且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细读语言,从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的联系中揭示含义,把知识语言、文字语言变成心灵语言、智力语言,我们的语文教学,方能有意识、有方向的、有技巧的以“艺术训练”来代替“重复劳作”。
2.细节
在对文本进行细读时,除了对文章的语言进行玩味、推敲,文本中的某些细节也是我们值得发掘的点。
“小”中孕育着“大”。《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题目本身就非常值得玩味。这篇童话一个非常具有创造性的地方在于,主人公“小女孩”的角色定位,她的性别一定要是女孩子,一定要是小女孩。
3.结构
因文本细读,我们就不会像以往那样,自以为是地抓住一句话,两个词,片言只语,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造成对文本的曲解或误读。因进行有条例的文本细读,“结构”是一个不容小觑的要点,而这恰恰是我们以前忽略的地方。结构主义认为:“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构造,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事物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由事物构成的。”在细读文本时,把握好文章的篇章结构,就会对文本有一个宏观上更具高度的认识。
(1)整篇文章的前后对比
文章以火柴的点燃为分界,前半部分我们读出了小女孩的“不幸”,后半部分读出了“幸福”。
(2)第二部分中关于小女孩获得“幸福”的描写具有反复叙事的结构特征。
教学解读
一.教学目标
《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高段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1.通过预习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3.能通过关键词语来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美好的幻象,体会作者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的强烈不满的思想感情,并能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读后感受。
4.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安徒生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作家。
二.教学流程设计
(一)感悟美好的幻想。
引导品读小女孩擦燃火柴后所出现的五次幻象,感悟幻象的美好。
(二)感悟悲惨的现实。
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所面临的悲惨现实。
(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与朗读密切结合起来,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层层加深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理解与同情,将朗读与感悟并行推进。)
(三)关注人物命运,体会作者感情。
体会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与她的现实生活进行对比,以及将小女孩第一次与最后一次擦火柴的情景作比较。一次次的对比,将学生对小女孩的悲惨生活的感悟推向高潮,并引发学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拓展延伸。
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深入文本,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有根有据的找理由,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
(五)作业设计。
写几句话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全集》。
(读写结合:由于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感悟与对比,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姚婷
201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