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有听觉尊严的习作来——小学生需要“有声自然”与“有声作文”

时间:2019-05-13 07:22: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写出有听觉尊严的习作来——小学生需要“有声自然”与“有声作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写出有听觉尊严的习作来——小学生需要“有声自然”与“有声作文”》。

第一篇:写出有听觉尊严的习作来——小学生需要“有声自然”与“有声作文”

邱建兵

最近,我在《读者》上看到一篇题为《为了听觉的尊严》的文章。文章说日本千叶县新一届市政府为了改造旧城市容,决定将原来的老树全部更换。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决定立即遭到了一个叫松川的老人的反对。他认为,本地生活的几千只鸟儿都是依靠现存绿化树的果实过冬的,换掉这些树,这个地区成千上万的鸟儿就会饿死或者迁徙。这就意味着,他们每天清晨和黄昏聆听那些鸟儿呜叫的这一听觉享受被剥夺了,也就是说,当地居民听觉的最起码尊严都丧失了。松川老人的观点得到了市民代表的认同,市政府最终放弃了更换绿化树的计划。

把以松川老人为代表的日本千叶人作为一个参照,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身边有许多人熟“听”无“闻”,不太在意“大地上的事情”;大地之声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不存在的,可有可无的,遥远得等同于外星球上的音讯。由此,我就想到了我们的儿童是否听到了大地的声音。我把自己收集的近五年的学生佳作复印件翻出来浏览了一番,猛然发现,整百篇文章中竞没有一篇是写鸟语之类的自然乐声的,写大自然声音的词句也极少,即使是普通的象声词也寥寥无几。我不得不感叹,现在的学生陷入了“无声”的世界。看了他们的作文,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无声作文”。

学生出现“自然无声”现象是不良的现实教育环境所致。如何在学生的生活中,在他们的作文中听到来自大自然的声响,语文教育应该做出自己的回答,因为小学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也是童年生活的教育。关注自然之声、书写大地之音,是生命语文、生命化作文教学的题中之义。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从声音入手去了解大地上的事情,再现大自然演奏的美妙音乐。

一、倾听古人的倾听。我们的祖先是爱大地的,他们大多有聆听大自然乐声的雅兴,尤其是那些听风录音的诗人。“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是鸟的欢唱;“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这是叶的低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春天的交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泉水的小夜曲;“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这是雄鸡的晨曲。这些可爱的诗人,都是自然之子。他们用心倾听大自然母亲的心跳与絮语,从中听出了音乐,听出了诗篇。从古人的诗歌中,我们仍能倾听到大自然的声音。语文教师还可以发挥古诗含古音的特殊功能,指导学生定向诵读那些“有声古诗”,倾听古人的倾听,运用间接的手段,来丰富当下儿童观于自然之声的体验。

二、找寻现代的音响。现代优秀作家写过不少关于自然音乐的诗文。例如,叶圣陶的《瀑布》,尤其是郭枫的《空山鸟语》,简直就是一部绿色的音乐剧。“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滴落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这种绿色轻音乐多么悦耳动听;“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这种雄浑的交响乐多么酣畅淋漓;“‘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竞有些不可捉摸”,这种朦胧的诗韵多么耐人回味。有了作家文字版的乐声碟片,我们何不循着那自然地图去找寻神秘的鸟语,验听一下空山鸟语是否像作家所写的那样空灵、浑厚与缥缈?像这样的有声散文,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也有不少,如《鸟语》就是一篇专写鸟的叫声的散文。我们可以多找些描写大自然声音的现代优秀散文,顺应时岁季节去寻找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三、凝听实时的乐音。大自然的声音一年四季、四面八方都有,关键是学生要有一双凝听的耳朵,实时捕捉自然乐音的耳朵。语文教师要身体力行,带着学生去发现自然之声的观察点和声部层次,怀着一颗诗心去实地欣赏大自然即兴演奏的天籁之音的美妙。作文教学中的观察,不能只关注活动的热闹,也要关注自然的声响;既要有嬉乐的生活,也要有静听的生活。因此,在作文观察活动中,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必须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种聆听式的活动甚至可以作为晨读或课外作业的常规项目。在清晨或黄昏,从春天到秋日,我们要经常带领学生去倾听蟋蟀的哨响,蝈蝈和蚂蚱掠过草尖的“扑扑”声,河水的“哗哗哗”声,公鸡打鸣的“喔喔”声„„只要学生养成了倾听周围动静的好习惯,时刻保持听觉的尊严,那美妙的声音就会像流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流进他们的耳朵,大地上的声音就会像他们的手指一般让人觉得熟识。

四、积累模拟的声音。生活不能没有声音,作文里也不能没有音响。在倾听了四时八方的声音之后,我们该如何表现这些声音?准确地说,我们如何让小学生有自然声音的记忆,就成了我们需要研究的新课题。在这方面,我们力所能及的就是引导学生积累大量的象声词,从而把各种象声词与它们的“元声音”链接起来。我们可以进行象声词的归类,做一做象声词与自然声音之间的互猜游戏,鼓励学生适当地写一些“有声作文”,用上合适的象声词,让他们的生活有声有色,让他们的作文有色有声。

第二篇:小学生优秀作文写人习作修改与点评

拉二胡的老人(原稿)戴山学校501班褚师路

放学了刚踏出校门,隐隐约约听见一阵优美悦耳的二胡声。二胡声从那个被人们围绕的那个角落里传出。因为人太多我和朋友只能从大人的胳肢窝下慢慢地前进。

这个拉二胡的人大概四十多岁了。戴着一顶破烂不堪的草帽,穿着一身被补了许多补丁的衣服和一双黑白相间的帆布鞋。草帽下一张清瘦的脸,还有皱纹,还有折纹,还有螺旋纹;手背上像被刀划过有裂痕凹凸不平的青筋

他盘腿坐着,手里拿着一个复古又破旧的二胡。他拿着这个二胡,用二胡拉出一些不知名的曲子。他时而露出笑容,时而突然停止奏乐,时而好像回味着他拉的曲子。

他的前面有一陶瓷碗,碗里面有一角两角的硬币,也有一元的硬币。我的朋友从口袋里拿出一元硬币,扔到碗里时不小心弹开了。他立刻睁开眼睛,注视着硬币滚动的方向。直到朋友将硬币捡起来放入碗中,他才轻轻地闭上眼睛,继续奏乐。

天色快接近黄昏,人都快走光了。我从口袋里摸出一元钱,但又犹豫地收进去。

这老人突然说:“还想听吗?明天再来吧。”

拉二胡的老人(潘老师修改并点评)戴山学校501班褚师路

放学了,刚踏出校门,就隐隐约约听见一阵优美悦耳的二胡声。二胡声从那个被人们围绕的角落里传出。人太多,我和朋友只能从大人的胳肢窝下慢慢地。开头就很吸引人!好的开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拉二胡的人大概六十多岁。他戴着一顶破烂不堪的草帽,穿着一身被补了许多补丁的衣服和一双黑白相间的帆布鞋。草帽下一张清瘦的脸,还有皱纹,还有折纹,还有螺旋纹。手背上像被刀划过,有裂痕和凹凸不平的青筋。外貌描写很细致,刻画出一位饱经沧桑又似乎穷困潦倒的艺人的形象!他盘腿坐着,手里拿着一个复古又破旧的二胡。时而露出笑容好像沉醉其中,时而突然停止奏乐紧锁双眉,时而忆往事。刻画老人的神态,力求表现他对音乐的沉迷和对往事的留恋。的前面有一瓷碗,里面有一角两角的硬币,也有一元的硬币。我的朋友从口袋里拿出一元硬币,扔到碗里弹。他睁开眼睛,注视着硬币滚动的方向,直到朋友将硬币捡起来放入碗中,他才轻轻地闭上眼睛,继续奏乐。细节描写(详尽地描写细微的动作),表现老人的沉稳和淡定。

天色近黄昏,围观的人都快走光了。我似乎想起点什么,从口袋里摸出一元,伸出口袋又犹豫地收进去 老人说:“还想听吗?明天再来吧。”

然后,在渐渐笼罩的暮色里,他又沉醉在自己的乐声里了……

所有的文字都是为了刻画老人的饱经沧桑、痴迷音乐、从容淡定、自得其乐。外貌的描绘、神态的描摹、动作的刻画、细节的描写,以及我的犹豫,都集中指向这一目的!

拉二胡的老人(正稿)戴山学校501班褚师路

放学了,刚踏出校门,就隐隐约约听见一阵优美悦耳的二胡声。二胡声从那个被人们围绕的角落里传出。人太多,我和朋友只能从大人的胳肢窝下慢慢地挤进去瞧。

拉二胡的人大概六十多岁。他戴着一顶破烂不堪的草帽,穿着一身被补了许多补丁的衣服和一双黑白相间的帆布鞋。草帽下一张清瘦的脸,还有皱纹,还有折纹,还有螺旋纹。手背上像被刀划过,有裂痕和凹凸不平的青筋。

他盘腿坐着,手里拿着一个复古又破旧的二胡,时而露出笑容好像沉醉其中,时而突然

停止奏乐紧锁双眉,时而闭眼沉思似乎在回忆往事。

老人的前面有一个瓷碗,里面有一角两角的硬币,也有一元的硬币。我的朋友从口袋里拿出一元硬币,扔到碗里,硬币从碗里弹出去。他慢慢睁开眼睛,注视着硬币滚动的方向,直到朋友将硬币捡起来放入碗中,他才轻轻地闭上眼睛,继续奏乐。

天色已近黄昏,围观的人都快走光了。我似乎想起点什么,从口袋里摸出一元硬币,伸出口袋的一刹那,又犹豫地收进去,但终于蹲下放进那个瓷碗里。

老人微微点了点头,轻轻地说:“还想听吗?明天再来吧。”

然后,在渐渐笼罩的暮色里,他又沉醉在自己的乐声里了……

下载写出有听觉尊严的习作来——小学生需要“有声自然”与“有声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写出有听觉尊严的习作来——小学生需要“有声自然”与“有声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