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

时间:2019-05-13 07:5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

第一篇: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

哪个家长不期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哪个父母不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尤其是在我国激烈的社会竞争条件下,父母们更是渴望找到一条培养孩子成才的妙方。然而,人是有个性差异的。正如俗话所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不仅孩子如此,父母也一样。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帮助孩子更快的进步成长,成了许多家长努力的方向。

凡是当家长的都期望把自己孩子的德、智、体培养好,让他们能全面发展。因此,家长对自已的孩子都寄予很大的期望,家长的期望水平对子女的学业和成长有很大的影响:适度的期望有利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进取心,是进步的动力。可有的父母遇到具体问题时,常用自己有限的人生经验,作为儿女成长最权威的指导手册,尤其不愿看到儿女去重复自己曾经的遗憾,许多父母知道自己缺什么,所以活得很累。于是,让孩子去完成自己当年不曾达到的愿望,往往就成了下一代的目标与使命。因此,对自己的孩子学习分数看得很重,也抓得最紧。父母也可以在孩子的身上好好打一个翻身仗,从孩子身上找回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让孩子给自已“长脸”。这就是我们听到许多家长常说的一句话“你要好好给我们争气啊。”而父母对自身的迷失导致了对孩子教育的盲目。因客观因素当年没能如愿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考虑孩子实际天赋,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一厢情愿地下血本培养,指望自己的孩子长大能出人头地,成为一个什么科学家、舞蹈家、各类明星、企业家……来圆自己当年的梦想。因当年学业不利影响到事业不利的家长,更容易把成功的法则简单理解为学业优异。于是,家长对孩子的唯一考核指标——就是学习成绩。孩子便成了学习和考试的机器,凡与学习和考试相关的就大开绿灯,凡与学习和考试无关的就一概让路,对孩子的生活起居过分呵护,吃要注意什么营养,玩要注意什么危险,恨不得除学习以外的事,都替孩子包办了才好,以免其分心。对子女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具体而严格的要求,命令子女必须照办,以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其结果又怎样呢?高分低能者多,高智商犯罪者多,低分自杀者多。有谁知道父母为了孩子忙工作、忙家务,忙着挣为孩子付各类学费的钱,为了孩子许多家长真的没了自己的生活。可孩子们又是怎么想的呢?他们在自编的一支歌中这样唱道:“你说你每天为家庭奔波,我却从来没有快乐过。”一个中学生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似乎很能代表孩子们当前的心态:“大人教育我是为我好,可有时侯我觉得他们说不到我的心里去,爷爷说应该为有机会上学感到幸福,他小时侯捡垃圾、做苦工,看到地主的孩子上学羡慕的要哭。爷爷不知道,现在如果能让我少做点功课,少练会儿琴,我宁可去捡垃圾、做苦工”。“我们知道父母以一生的血泪换来的经验教训决不会害我们,可大多数的孩子不愿接受,要自己去实践、自己去体验。也许我们在怀疑他们的经验是不是更多的是从他们那个时代来的,时代不同了,是不是经验也可能过时了。我们想用自己的经历反驳父母的经验,可我们又是一代孝而不顺的人,或者说我们是阳奉阴违的一代。在他们教育我们的时候点点头,然后做自己要做的、想自己要想的,再编个故事去骗骗父母,他们会信。”听到这些,不知作为家长的有何感想?是为父母们鸣不平,还是对孩子抱同情?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这样一则故事。一小学生今年十一岁,上小学五年级,性格内向,和同学往来平时就不多,最近越来越少。学习提不起精神、成绩下降,孤僻悲观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每天在勉强完成作业之后,就把自己关在家里什么也不想干。究其原因:孩子的父亲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往,单位的工作一直不顺心,因此将期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相当看重,限制甚至禁止孩子的课余文体活动,以及正常的同学交往,最近孩子学习成绩持续下滑引起了他的不安,总觉得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

这个故事反映的孩子情况,实质上所反映的是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问题,进一步反映的则是家长的心态问题和认知问题。家长过高的期望,脱离孩子实际的要求,不仅不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会起消极的作用,只会僵化智力发展,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此乃揠苗助长之举。孩子经过努力满足不了家长的期望,会丧失上进心,产生自卑感,心理上蒙盖着一种失败者的压抑感,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许多家长要求孩子顺着自己设计的模子去成长,不考虑子女的兴趣爱好,不考虑是否符合子女的实际情况,如:孩子的生理、心理、性格、智力等多种因素。而只从自己美好的愿望出发,为子女设计未来蓝图,硬性给孩子定指标,这容易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甚至与家长形成尖锐的矛盾。最终过高的期望往往使子女无法实现,只能成为泡影。实际上,每个人都各有自己的天赋和兴趣,有人喜爱摆弄文字但就不愿演算数学题;有人擅长动手实践而不愿抽象推理;有人能歌善舞而对体育却望而生畏。这也正是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就是说,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把握自己,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当然家长对孩子寄予期望,是一种信任。但力戒“高、大、全”;力戒出现“强扭的瓜”;力戒“重压”。父母的期望值要根据内外条件的变化,及时予以调整。不必拘泥于既定的目标,而应以最适合的为标准,才会有最大的效益。如今素质教育越来越为各界人士重视。我们的教育最终服务于生存和发展,那么我们做家长的就要懂得,生存和发展仅靠智力与成绩是不够的,在未来更是如此。要在注重孩子智力发展的同时,注重对孩子独立能力、适应能力的培训、健康心理的指导,为孩子将来的生存与发展乃至人生理想,打造牢固的人格基础,这才是我们家长必须认真去解决的问题。

最后,敬言各位善良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一定要符合实际,尊重孩子的选择;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切莫一厢情愿。

第二篇: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望最终带来孩子的无望

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望最终带来孩子的无望 家长心声:所有的父母都看重自己的孩子,做父母的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没出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孩子当兵我就希望他当将军,他当厨师我就希望他当最好的厨师。

卢勤观点:孩子有个特点,蹦一蹦能够着他就继续有希望,老够不着他就累了,他就没希望了。孩子的成就感来自自己的目标,而不是来自于父母的目标。他的目标是在体验中获得的那种感受,他从小成功到大成功,他第一次获得的小成功、一种小小的成就铸成了他走向最后的目标,但是他没有成功的感受他怎么能有目标呢。

父母要想清一个道理,你到底要什么,要知道成长比成绩重要。

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兴趣和他的成就感,在学习中能够有成就感,这样他对学习就永远保持一种兴趣,不要逼他,人为别人做事总是非常被动的,人要为自己去做事,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我很愿意学,考试我很有感觉,这个孩子就是积极向上的。

父母不要让孩子代替你去实现你的梦想,这就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一种补偿心理,我们小时候没得到的、我们青春的时候没得到的让孩子去得到。

过度保护最终带来孩子的无能

家长心声:孩子生下来就是需要保护的,18岁之前父母都有监护的义务。孩子的成长确实让父母操心,社会那么复杂,我担心孩子学坏,我不知道他走出家门以后会交什么样的朋友,会去干什么样的事。

卢勤观点:过度的保护就是说该孩子做的事情父母也替他做了。今天的父母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什么都替孩子干,你的任务就是念书,其他一切事都我干,孩子因此 甚至会变得缺乏常识。爸爸妈妈认为我都给你准备好是我对你最大的爱,其实他错了,最大的爱孩子是让孩子学会去做这些事情,他自己亲手去做一个事儿比你给他做好了,他感受好多了。

你能替孩子做事,你代替不了孩子的成长,你能保护孩子今天在你身边不出事,你保证不了他一辈子不出事,因为他不会自我保护。今天,儿童的第一大杀手就是意外伤害,你要教会他怎样去面对才行,在我们家庭教育中不字太多了,不要下河、不要游泳、不要乘梯,不要爬高,什么都不要干,那我能干什么,其实今天应该让孩子学会怎样去做。

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随时告诉孩子怎么办,比如说在家炒菜不要不让孩子进厨房,怕孩子烧着,孩子要学会炒菜,就告诉他炒菜怎么点火、怎么灭掉、怎么关煤气,如果你一个人在家做饭着火了,油锅着火怎么办……这些事情都是在孩子操作中告诉他。

过度保护的孩子很怕失败,他承受不了失败。让孩子没有爱的感觉的爱就叫溺爱,过分的溺爱最终使孩子变得无情无义

家长心声:很多父母都认为我的付出不要回报,是一种境界。爱和溺爱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卢勤观点:让孩子没有爱的感觉的爱就叫溺爱。孩子对父母过度的依赖,爱得让孩子离不开他,这就非常麻烦了。儿子从母体中出来,从脐带剪断的时候,第一次分离,孩子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人了,一切你替他照顾得好好的,连被子每天都给盖好,什么都替他照顾得五体投地的,孩子就一点空间没有了,饿不着冻不着,在妈妈的这种母爱下,他很舒服,那这个孩子别说走进社会,他走进大学就 2 受不了,惯子如害子啊,最后对父母很仇恨的那些孩子,多数都是被溺爱的孩子。

爱是适度的,是在孩子独立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一些必要的精神关怀,溺爱呢,是不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属于自己的一部分。

家长过多地干涉孩子只会给孩子带来无奈

家长心声: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早恋,什么样的隐私应该尊重呢?父母除了看日记还有什么途径去了解孩子呢?孩子会跟我说实话吗?

卢勤观点:偷看日记偷听电话,这是孩子最反感的。他们有了权利意识、也有隐私权。对待孩子要有尊重的观念,要沟通,从小跟孩子有这种习惯,有话要当面说一说,爸爸妈妈也会发现一些问题的,发现问题以后要用一种正常的手段跟孩子去进行沟通,如果从小不沟通,长大沟通就真的很困难了。

孩子对父母的信任程度有多少,完全是父母培养出来的,你去听信了他的谎言,你不去调查,慢慢越来越说谎,他一旦说了实话你就打他,这孩子绝对不会跟你说实话。孩子无论跟你说什么,爱听不爱听,成绩好不好,结果怎么样,都要能承受,然后帮他分析,看这事怎么办比较好,孩子就能够慢慢地在父母面前实话实说。

一旦孩子有了朋友以后,爸爸妈妈要用一种心平气和的眼光看他,不能够把他看成洪水猛兽,父母越紧张的事是孩子最愿意干的事,最有刺激的事,父母平和下来孩子反而轻松了,接纳你孩子的朋友没什么了不起,但是要告诉孩子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人生最重要的选择是选择终身的伴侣,不要一见钟情。

我们小时候课桌上都有三八线,这种震慑力也有作用,不许交往。但禁止在今天这代孩子可能做不到了。我问过 很多孩子你们的性知识哪里来的,多数都是从同学那里问来的,很少是问家长,还有个别孩子是看书的。家里有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就早买一本书,放在孩子床上让他自己看,一个健康的、科学的、孩子能看懂的书,比他看那些黄书去寻找刺激好多了。青春期的这种交往并不是说阻止孩子交往,是给他一个空间让他学会交往。

孩子渴望被肯定,渴望得到积极评价。打孩子的父母都是无能的父母,你没有力量去征服他的心,你只有用武力。

家长心声:棍棒底下出孝子。卢勤观点: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满意度比国外差多了,爸爸妈妈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比较,一比就把孩子比下去了。

父母在教训犯错误的孩子时要头脑冷静,不能自控的时候不要教训孩子。要在很冷静的时候,把孩子叫到一个没有人的房间里跟他面对面,看着他的眼睛跟他说这件事情和你的感受,你做这件事妈妈是多么的伤心,然后为什么你会做这样的事情,然后把事情的结果过程全部说清,没有隐瞒。孩子认识错误后妈妈还要说一句话:妈妈相信这是最后一次。最后还要给孩子一个爱的启发,你还是妈妈的好孩子,这叫一分钟惩罚,一分钟批评,时间都不用很长,一辈子不会忘记。

打的方法不好,可以从孩子最喜欢干的事情入手,比如说玩游戏机,今天你做错了就不许你玩了,这也是一种惩罚。打孩子的父母都是无能的父母,你没有力量去征服他的心,你只有用武力。

第三篇: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怎样才合理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怎样才合理

新快报记者 肖萍 通讯员 汤捷

中考临近,最紧张的除了考生就数家长了。不过,日前有考生家长给本报打来电话,称孩子在家里大发脾气,不准父母再提“中考”二字。一筹莫展的家长紧张地问:“我们也知道,老是跟他说中考多重要他会紧张,可是,万一不提醒他,他在最后关头松懈了怎么办?我们可是从他5岁起就盼着他考上清华大学的啊!”带着这位家长的疑问,记者采访了有关心理学家。

心理学家指出,这位家长在反复提醒孩子考前不要紧张的同时,自己也犯了紧张的毛病,而紧张的原因在于他对孩子上大学的期望值太高。其实,孩子即将中考,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但每个家长恐怕心里也都暗暗捏了一把汗,怕他复习不够扎实,怕他营养跟不上,怕他临考太紧张发挥不好„„因为期望和担心,不少家长都恨不得给快马再加几鞭子。不过,广东省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的有关专家指出,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期望如果表达不当,不但不能给孩子动力,还会变成沉重的压力。

那么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应该调整到怎样才算合理呢?广东省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郝宏伟教各位考生家长几个办法:

首先,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独立意志,对孩子的学习以及日后的志愿选择,要多了解孩子对自己的人生有怎样的设计,可以帮助他们完善,但不要包办他们的理想。

不过,郝宏伟也承认,让家长完全放手,这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很难做到。他又提出退而求其次的方法,请各位家长对孩子少一点期望,多一点理解,希望父母们不要成为鲁迅笔下的那种父母:一旦生了孩子,自己就不努力了,一切的梦想都交给孩子,让孩子来为自己的后半生努力。

如果连上述都不能做到,郝宏伟称,希望家长至少要把所有的期望都埋在心里,不要过多表达。因为根据前不久公布的广州市应届高中毕业生中考备考期间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考生有很大部分压力都是来源于家长。可以说,家长的每一次督促、每一次对自己期望的表达,都有可能成为考生压力的来源

第四篇:当前农村家长对孩子过高期望的后果

当前农村家长对孩子过高期望的后果、成因与对策

高枧乡中心小学 王香菊

摘要: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家庭的未来,对孩子抱有期望心理这是每位家长皆有之。家长的期望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促使孩子努力向上的精神环境,是潜在的动力,能促进孩子积极、健康的成长,这本无可厚非。但环视现在农村家长,由于“我自己得不到的,一定要在孩子身上得到实观”,“我的孩子,—定要比其他孩子强”这两种普遍心态存在,又缺乏一定的科学育子方法,就拔高了对孩子期望的度,导致了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如“性格孤僻,听不进批评:依赖性强,独立性,自主性差;不够自信,不会表达自己意见”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为了能使农村家长正确地把握好这个期望的度。本课题提出以“转变观念:从你对孩子的期望——孩子对你的期望”;“认识孩子。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讲究科学方法,使期待变成目标”这三方面作为矫正对策,以期待农村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期望能调整为“积极、现实、合理”的适度期望。

一、研究背景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可以说是每一位家长的共同心愿。我们许多当父母的,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养育子女,希望他们长大后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特别是世界迅猛发展,真正称得上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人才的竞争更是异常激烈,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在当今社会里争得一席之地,家长的这份愿望更为强烈。所以,现在的家长为了能让孩子成“龙”成“凤”,从孩子一出生就为孩子精心设计:早期教育,选择玩具,选择幼儿园,上各种培训班,选择上学,请家教,陪读„„一直到为孩子择业,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照理来说,父母的这份期望能促进孩子更好地成长,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超出了期望的度,往往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常常得不到所期望的回报。有的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挫折;有的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离校离家;有的孩子生活能力低下,离开父母无法独立;有的孩子性格孤僻暴躁,经常出其不意的做出神经质的举动„„面对着由家长过高期望心理而产生的种种家庭教育的缺陷,我们高枧小学四年级组从一年级起就确立了“当前农村家长对孩子过高期望”的研究 1 课题。试图通过家长对孩子过高期望的后果与成因的分析研究,寻求积极有效的矫正对策,期待家长对孩子期望能向良性循环发展。

一学年多来,我们课题组成员通过耐心细致地家访活动,不定期地问卷调查活动,及经常性地开展家长交流会等活动,对此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整理成文将家长对子女过高期望的后果、成因与对策这三者进行一些阐述,但求能抛砖引玉,引起同行与家长们的共鸣。

二、成因分析

我校地处高枧乡镇范围的农村学校,家庭背景极其复杂,据我们对四年级段近一百多名家长的研究分析,产生对子女过高期望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我自己得不到的,一定要在孩子身上得到实现。”这是我们平时与家长交流时家长们流露出来的最普遍的心态。他们在小时侯由于家庭的贫寒或父母的无知等原因造成了种种缺憾,致使他们在观实平淡而又艰辛的生活中往往产生抱怨心理,进而把这份抱怨心理移植到对孩子的期望上来,希望自己实现不了的理想抱负能在孩子身上得到实现。

(二)“我的孩子一定要比其他孩子强”。有人说,孩子间的竞争,实际就是家长之间的竞争。现在的家长好胜心特别强,在这种好胜心理的驱使下,也产生了对自己孩子过高期望的心理。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无论从智力水平上、学科知识上,还是艺术熏陶上都能高人一筹,他们把孩子当作家长互相攀比的筹码,成为自己炫耀的资本。为了能让孩子成龙成风,自己宁愿做牛做马。说到底,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

三、探究后果

在家长们对孩子过高期望心理的驱使下,有的家长把控制孩子的行为作为他们的权利,他们觉得孩子必须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习、去活动、去生活。他们在教育孩子时用的最多的词语是:“必须这样做„„”、“应该这样做„„”、“不能这样做„„”、“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孩子一旦违反了他们的意愿,他们就会产生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对自己的孩子加以严厉地训斥或施以棍棒教育。这样,结果只会造成了孩子胆小慎微、唯唯诺诺、毫无主见的性格特点。我校其中一班就有这样一位学生,他父母对他的期望非常高,应该说他身上也具备很多值得父母期望的优点。如果 2 对他能正常引导的话,也许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可惜他父母对他期望的这个度太高了,稍不如他们的意,就加以打骂。结果这孩子性格异常孤僻,整天一副胆战心惊的样子。如果老师稍微批评几句,他就会全身抖个不停。甚至会钻到课桌底下不出来。看看这个孩子,我们确实感到心酸。这能不说,由于他父母对他过高期望而害了他吗?也有的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出人头地,自己不惜做牛做马,包办一切,从清晨起床穿衣,侍候他吃早饭,送去上学,一直到晚上哄他睡觉为止,为了孩子操尽了心。他们从不让自己的孩子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各活,目的是能腾出一切时间,创造一切空间,让孩子安心学习。结果只会期望出唯我独尊,不善于合作、嫉妒别人进步,容忍不下别人的小皇帝,养成了一个依赖性强,独立性、自主性差的小宝贝。我想,这样的结果也非家长所愿吧。另外,还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其做法虽不是前两类家长一样,但由于只知期望,却不知如何教育,往往会做出一些拔苗助长的事情来。如某班里有一女生,其在数学上的资质平平,要学奥数对她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她的父母却看不到这一点,一心想她也成为数学上的尖子,三番五次地请求老师让她女儿进入奥数兴趣班。老师被缠得无法,只好勉强同意。结果她的女儿在强手如林的兴趣班中再三受挫折,对学习数学缺乏信心,甚至连平时上的数学课也没有了往日的精神。对这一点我们不能不感到遗憾。据我们的调查,越是承受着这种高期望的孩子,其许多表现越不尽人意:如有的爱抱怨,听不进批评,自制能力差;有的学习被动,兴趣狭窄;有的不够自信,不会表达自己意见;有的自私,不尊重长辈等。

四、寻求对策

自己如此苦心,换来的却是如此的结果,相信大多数家长都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但事实却是不容质疑地存在的。这事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了使家长能更好地把握这个期望的度,去改变目前这个局面,我们四年级课题组查询了大量的资料,请教了许多有经验的家长后,总结出以下几点矫正对策,以供参考。

(一)转变观念,从你对孩子的期望——孩子对你的期望。

我们做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其实对孩子的未来缺乏一个确切的、合乎实际的目标。我们家长期望的“理想孩子”集中了所有孩子的优点,而“现实孩子”总是有这种或那种不足,于是就有过高过急的要求,就要强迫孩子学这学那,就要给孩 3 子加上种种不近人情的压力,就要剥夺孩子游玩的权利„„在我们做父母的看来,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以后学得更好。有好的前途,现在班里读书得第一,以后考上重点大学,出国留学,当个博士。如果“博士”真是“龙”

“凤”的话,那么我们的孩子也只是极少数能成龙成风,因为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可见这样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人在社会中生活,各种社会关系形成了各种社会角色,每个角色在人生大舞台上捞演着各种角色,并且随时随地地变换着角色。在今天,就我们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他们理想中父母不光是生活中上关心照顾他们,更注重地是在父母在精神方面给予指导,跟他们一起游戏,跟他们一起聊天,跟他们一起学习。实际上,孩子们将他们理想中的英雄、智者、老师、同伴等多种角色融合到各方面期望中,孩子对父母角色的期望是非常高的。对比之下,现在父母扮演这一角色时,基本上还停留在“家长制”这样的水平上。我们中间,摆家长架子的多,讲平等民主的少,对孩子批评训斥的多,互教互学、宽容鼓励的少。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得如孩子们所期望的那样呢?

(二)认识孩子、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

要认识你的孩子,首先必须学会与你的孩子沟通。沟通,顾名思义,是对话双方不但相互了解,而且相互交流。与孩子沟通,不光是家长了解孩子,家长的路孩子能接受;同样,孩子也比较了解家长,孩子的正确意见和建议也能被家长接受。在沟通的过程中,认识孩子的脾气、心理需求、爱好习惯及一些特殊天赋等,这样才可能给自己的孩子制定一个比较合理的期望目标。同样,你的孩子也乐于接受,就算有些过严的要求,他也不觉得累、苦。另外,要让孩子得到健康的成长,有时父母还必须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过度地替孩子拿主意,实际上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如果你的选择是成功的,那么孩子只会坐享其成,不会有一种因自我实现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而一旦失败,孩子的心理可能会留下无奈和怨恨。让孩子自己选择,并非是推卸父母的责任,而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他们可能因此而失败,但他们也由此而逐渐成熟。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选择和诱惑的社会,如果一个孩子没有从小养成自我选择,自我负责的能力,那么一日跨入社会,就会畏首畏尾,缺乏必要的适应力。

(三)讲究科学方法,使期待变成目标

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这是好多母鸡都会的事。爱,不仅是一种情感,它更 4 是一种能力;爱,不仅仅是愿意给予,愿意付出,它还讲究给予什么,怎么给予,它需要父母具备对家庭教育的真知灼见,还有实践这些识见的能力。这一切,并非是母鸡所能具备的品质,不能说对孩子有过高期望的父母,就缺少刘’孩子的爱。可以这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象这类父母那样,对孩子还有如此强烈之爱的,问题是爱也要讲究科学的方法。这样,爱的结果,才会使你的期待变成目标。

1、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

家庭的生活方式,是无声的语言,无形的影响,对孩子是极其重要的教育因素。父母亲感情如何,他们如何对待长辈,如何对待亲戚、朋友、邻居及陌生人等,如何花钱过日子,如何处理学习和个人爱好之间关系,甚至日常的作息习惯等,这一切都以一种较为稳定的行为方式,给孩子以熏染,为他们的成长,打下深深的烙印。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决不仅仅是许多家长所理解的言语的说服教育,更大的教育力量是家庭氛围,假如你希望孩子.成为有用人才,那么你的家庭首先要努力营造那样的文化氛围。

2、以身作则,不教而教。

常有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好教,恶狠狠也好,苦口婆心也好,甜言蜜语也好,孩子就不吃你一套,不跟你讲道理。其实,问题就出在家长对孩子这一段时期的心理特征不了解。孩子的感性认识比较强,抽象能力比较弱,家长的教育越具体形象,越能对孩子产生效果,而语言的说服,就要抽象多了。“说十遍,不如做一遍”。你苦口婆心,不如身体力行。家长的以身作则,事事表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它使家长具有无可怀疑的权威和威望。一个有威信的家长其行为是孩子自觉仿效的榜样。不论字长在场还是不在场,要求还是不要求,孩子都会把它当作准则来执行。这种不教而教的效果,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

3、期待和激励,使黄上变成金。

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实验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带着实验成员到一个学校,在找了一些教师和学生谈话以后,他们留给学校一份名单。罗森塔尔对校方说,名单上的学生“有发展的可能性,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但是,他希望校方对此保密,不能向学生宣布,过了八个月,罗森塔尔和实验小组又来到学校,经过多方面的测试比较,使他们大吃一‘4晾的是,那些名单上的孩子们,确实比其 5 他孩子表现更优秀,在能力等方面几乎高于别人一筹。要知道,上次圈定的名单,并非有任何心理学测试依据,纯粹是随机圈定的。罗森塔尔对这种结果的解释是,教师因为知道了那名单是心理学家给的,于是对那些学生的发展潜力深信不疑,这种信任的感情,鼓励和赞叹的态度,教师的这种态度极大地鼓舞了这些学生,他们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学习兴趣越来越浓,逐步形成了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由此想到,我们平时在教育孩子时,如果多对孩子以适当的期待,多对孩子说些激励的话。如“在我眼里,你是个了不起的孩子”,“我从来觉得,你比其他的孩子要好得多”,“这不像是你做的事吧?”,“这不应该是你这样的孩子做的呀”,“你是那么聪明的孩子,一定能做好”等。只要你真诚地坚持这么做,你会发观,结果会妙不可言。当然,有效的对策还远不止这些,这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去探求。

第五篇:家长不要

家长不要“听风就是雨

在一次家庭教育讲座后,一位家长向我倾诉了她的烦心事:儿子上二年级了,由于平时上课不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经常请她去学校。她一听老师说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就火冒三丈,她气孩子不争气,她气老师说话不客气,她气……于是,回到家中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孩子打骂一顿。结果呢,孩子挨打哭,妈妈生气哭,轰轰烈烈的家庭“暴风骤雨”过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依然如故,散漫不求上进,老师依然请她多次进校。这情景,令家长心急如焚、束手无策。这位“烦心”妈妈急切地向我讨教解决的方法。

其实这位家长的烦心事,是一些家长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位“烦心”妈妈的心情是不难理解的,她是恨铁不成钢,我很同情,但她的做法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不赞同。按道理说,老师和家长联系,家长与老师沟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学习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取得教育孩子的共识,引导孩子健康成长。面对这位“烦心”妈妈谈及的感受与需要,我想有两个问题要正确理解:一是家长以怎样的心态正确听取老师对孩子问题的反映;二是家长和老师之间一定要架起真诚的沟通桥梁。

家长要善于适时主动和老师沟通。

家长要知道,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孩子的实际学习生活状况,包括态度、情感、言行习惯,在家庭生活中都将得到最充分的表现,家庭才是家长了解孩子的最重要的渠道。家长在平日里就要做好孩子在家中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的记录,定期主动和老师沟通,向老师介绍孩子在家中的具体表现,让老师更加了解孩子。家长要诚恳地听取老师对孩子在校存在的问题的反映,不要等老师请,才硬着头皮去学校见老师。有的家长很反感老师把自己请到学校,认为这样很丢脸,觉得老师喜欢小题大做,“遇细风”说“暴雨”。这样的抵触心理,很明显不利于教育的顺利进行。家长对老师反映的孩子情况要认真对待,高度重视,不责备、不抱怨、不急躁,试着从老师的立场分析一下问题,心平气和地找出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的失误,和老师共同探讨帮助孩子改正缺点的对策。

家长要以感谢的心态听取老师反馈孩子在校的情况。

当老师反映孩子有明显进步的时候,家长要向孩子表示祝贺,肯定孩子的努力与成绩,也要与孩子一起感谢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帮助。如果老师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表现不好或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切记:一定要冷静,要有良好的心态,要绝对相信老师的动机是为了孩子学习进步、健康成长,才向家长主动联系的,要发自内心地感谢老师对孩子的真诚帮助。同时也要给自己的孩子足够的表达申诉的空间,让孩子能有机会对自己存在的不足和“错误”进行必要的反思,并教会孩子纠正错误、改正不足的方法和具体做法。最主要的还是找出家长自身出现的家庭教育中的漏洞,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孩子进步。千万不能像前面提到的那位“烦心”妈妈那样“听风就是雨”又急又气,甚至“捕风捉影”,老账新账一起算,用最简单、最粗暴、最无知、最无效的办法——打骂,来解决问题。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心理和逆反心理。既不能帮助孩子改正不足,又无以支持协助老师工作。家长要主动和老师常联系,多配合。

与老师联系要了解孩子在校的综合表现,诸如学习态度、体育锻炼、与同学相处等等,切不可一味的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最主要的是,作为家长要学会分享孩子成长的喜悦,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成长。老师的教学是需要家长配合的,平日里注意督察孩子的作业情况,想办法让孩子养成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家长一定要相信老师,理解老师,肯定老师,把老师当普通人。积极配合老师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与毛病,细心观察孩子的喜怒,了解孩子的心理,促其成为有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个性的“三健”人才。

写到这里,我想那位“烦心”的妈妈现在也许会静下心来思考了,也许她在反思自己的做法,想一想,她在与老师的沟通中是否偏离了方向。其实,我们真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老师就是普通人,孩子也是普通人,家长更是普通人,普通人之间的交往,只要相互间少一点苛求,少一分抱怨,多一点信任,多一分理解,家长与老师间会架起真诚的沟通桥梁。那么这种沟通正是教育的一部分,它将伴随着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在如梭的岁月里,老师在成长,家长在成长,孩子也会在良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家庭教育“学校化”不可取

上课这几天放学之后不准看湖南卫视、不能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不准和同学一起过生日、不准留长发……这是近一段时间内全国各地一些学校给学生和家长们在课余的时间里下达的禁令。而学生和家长们则应该做哪些事情呢?“请督促您的孩子做好家庭作业”、“请做好孩子功课的预习复习工作”,这些都是家长手机里接收到的家校互动信息。不少家长感叹,学校把该承担的责任都推给了家长,而不该管的事情学校却都管了。该管的不管,学校给家长“布置作业”

“又收到学校老师发来的催命信息了,不用看就是让我督促孩子复习预习功课,还让我每天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南京市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家长钱女士向记者出示了“校信通”的短信内容。她表示,尽管自己的孩子才三年级,学校没有留太多的书面作业,但是帮助孩子背课文、记英语单词的任务是每天都少不了。“孩子成绩一出现问题就发来信息批评我们家长做得不够。我真是不明白了,学校动不动把应该自己扛的重担子甩给家长,还以学习成绩为理由强加给我们,那还要学校干什么?”

南京某知名小学二年级家长吴女士也抱怨道:“十一国庆放假,儿子回来一脸苦恼地跟我说,学校要他们假期必须自己动手完成一张手抄报。孩子连字都没认识几个,对报纸的功能完全没有概念,独立完成手抄报是不可能的,只有我亲自上阵帮忙,简直把我折腾坏了,为了保证质量不让老师骂,我整整折腾了一个假期。”她在叫苦不迭的同时,对学校布置“高难度动作”难为孩子的行为十分不满,并表示折腾孩子就等于在折腾家长。不该管的管太宽,“家规”俨然成了“校规”

近日,有媒体报道南京某初中在家长会中规定禁止孩子课余时间看湖南卫视、禁止孩子和同学一起过生日、禁止孩子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对于这项规定,很多家长困惑不解:学校应该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而孩子出了学校,连在家里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样的事,学校为什么也要来干涉?

一位家长表示,一旦离开学校,学生就应该接受接受父母的监管。学校把“家规”当“校规”的惯性思维,干涉了学生和家长的家庭生活和个人空间,是一种越界的行为。

“孩子平时学习负担这么重,周末放假在家看看湖南台的娱乐节目放松一下,我觉得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况且湖南卫视里面也有很多益智类节目,孩子看了也能丰富知识多好啊。”一位家长表示,学校让孩子禁看湖南卫视简直就是扼杀孩子仅有的乐趣。

“现在孩子在学校有什么事,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短信告诉我们,我们也能随时掌握孩子情况。学校不允许带手机或许是怕孩子玩物丧志,这个我们理解。我们家长其实也是很注意的,都尽量给孩子带功能较少的手机。但是,没有手机联系是很不方便的。”“孩子们本来在学校大部分时间都是埋头学习,交流机会不多。过生日叫上同学,是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我们不赞成铺张浪费,但是在一起庆祝生日、巩固友谊也要被学校禁止,学校也确实„管太宽‟。”面对千奇百怪的学校对于学生校外活动的“禁令”,绝大部分家长表示愤怒与不解。教育界人士呼吁,谨防家庭教育“学校化”

记者看到,尽管家长中大多数对于学校过多干涉校外学生生活表示出了不满的情绪,但是仍然有一些家长认为,学校发布严格的规定约束学生校外行为,是一种负责人的行为。更有家长表示“如果把孩子送到这样负责的学校,他们就可以放心多了”。

南京市某公办初中校长告诉记者,家长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想法源于目前的升学体系。升学竞争激烈,校方和老师压力巨大,所以制定各种各样的校规都是为了净化学习环境。但是一些学校权力意识过于强烈,制定出一些“雷人”规定,不仅对于学生的在校行为过于苛刻,还将手伸向了校外尤其是家庭教育。这是学校强势监管惯性思维的必然结果,如果长期以往,会扭曲学校“树人为本”的育人初衷。“这样的学校和这样的规定是极少数情况,但是必须引起教育界的重视。”

另一位教育界专家表示,学校制定不合理规定却受到很多家长力挺,暴露出当前学校教育的强势以及家长权益意识的淡漠。很多家长充当了学校的校外辅导员,这才有学校把对学生的管理延展到家庭,以及家长自然接受的这种局面。家长谨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界限的逐渐模糊,给予孩子学习压力之下一些自我发挥、自我调试的空间。切不可用严规管死孩子,应运用正确的方法给予引导。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少年儿童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面组成的。三者是一个整体,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孩子最早的教育来自家庭,因此,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密切学校同家庭、社会的联系,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使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和协调一致。这样,我们所进行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就能更好地达到目的,能使少年儿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一、家庭教育是基础

1、家庭教育是最早的教育。大家知道,新生的婴儿除了具备人的一切生理基础和心理反应外,他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会,只能酸是一个生物意义上的自然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必须经过长期的教育和培养。这种教育和培养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

2、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家庭教育既是最初的教育,又是时间最长的教育。在人生各个阶段家庭教育都显得那么重要,特别是最初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每位年轻的父母,千万别忽视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这个地位。

3、努力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1)家庭应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生活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良好的家庭环境,除了一些物质条件外,更多指的是家庭环境的知识化、艺术化和科学化。(2)当好儿童的第一任老师。首先应树立强烈的教育意识。我们要利用周围的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随时随地地教育孩子。要对孩子严格要求,对孩子的缺点错误不能纵容。其二,要有正确的培养目标。家庭教育应在注重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特点,有意识地发展孩子的个性特长。其三,要有正确的教养态度。要变溺爱、放任、过度操心、过度教育为既爱护孩子,又严格要求;既维护家长威信,又尊重孩子个性需要;有管有放,要求适当。这样的教养逃遁,能使孩子情绪稳定,有协调性又有独立性。孩子身心能得到正常的发展。(3)配合学校教育是家长的责任和义务。我国宪法明文规定父母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说明配合学校教育子女。是每一位家长必须承担的义务。(4)家庭应为子女创造良好的条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A,创造良好的父子、母子关系。B,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C,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二、学校教育是核心

学校有责任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自觉性和科学性,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共同把下一代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

1、学校教育内容具有权威性。

2、学校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

3、学校教育人员的专业性。

4、学校教育方法具有示范性。

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各位家长能充分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在今后的日子里,共同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

下载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家长对孩子评语

    家长评语:初中1、曾经的一些小毛病在初中的三年里基本上得到了“治疗”,懂得孝敬父母、善解人意,也懂得得了换位思考,对事情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能大胆地表达出来。在家里在......

    家长对孩子评语大全

    淘宝编制ID:大村团购网1、希望你虚心的学习,有特长之处加强学,不断上进,不足之处要加强学习,力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文化素养。 2、你是个天真可爱、善良友好、满脑子装着......

    家长寄语对孩子

    家长寄语对孩子 家长寄语对孩子1 1、儿子在学校一定要听老师的话,认真学习,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希望你好好学习!2、三年级在小学是重要的时期,所学的知识比一,二年级复杂的多。及时......

    孩子对家长寄语

    孩子对家长寄语 孩子对家长寄语1 宝贝,当接到去参加夏令营消息,我心里是又欣喜、担忧、紧张…当我看到你听到这个消息时的开心,我是欣喜,我本来打算送你,可是由于我生病了,家里人......

    家长对孩子寄语

    家长对孩子寄语 家长对孩子寄语1 亲爱的心心:今天是你初入小学的第一天,虽然妈妈不能陪伴在你身边,和你一起见证这又一“历史性”的时刻,但妈妈依然会在千里之外向你表示祝贺,祝......

    家长对孩子寄语

    父母对孩子爱的寄语/r/n 父母能够给你生命,却不能代替你生活/r/n 父母能够传给你知识,却不能保证你学业优秀/r/n 父母能够给你指明方向,却不能领你到那里;/r/n 父母允许你有自......

    家长对孩子寄语

    家长对孩子寄语 1、 希望诗伊在新的学期里认真学习,和同学们融洽相处,争取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健康等方面的素质继续创优。也希望诗伊积极主动,大胆的通过自己的......

    家长对孩子评语大全

    家长对孩子评语大全 1、希望你虚心的学习,有特长之处加强学,不断上进,不足之处要加强学习,力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文化素养。 2、你是个天真可爱、善良友好、满脑子装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