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定风破》谈谈苏轼达观淡定的人生态度及对你的影响

时间:2019-05-13 07:4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结合《定风破》谈谈苏轼达观淡定的人生态度及对你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结合《定风破》谈谈苏轼达观淡定的人生态度及对你的影响》。

第一篇:结合《定风破》谈谈苏轼达观淡定的人生态度及对你的影响

结合《定风破》谈谈苏轼达观淡定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己的影响

《定风破》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这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在牢中受尽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当时身心俱受摧残的苏轼经过长途跋涉,踏进了黄州的大地。在这块偏僻但风景优美的楚天荆地,贯通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东坡先生,仰观象于天,俯取法于地,思考宇宙、人生、社会的各种问题,经过一番精神的炼狱之旅,终于获得了精神上的大解放,心灵进入了一种澄明的境界。才华横溢的苏轼,赋诗作文,表达自己这种精神上的探索和收获。1082年的某一天,因生活贫困的东坡先生,路上遇雨,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皆狼狈,唯他在雨中从容不迫地行走。本是一场常见的雨,在常人看来已是习以为常,而深谙宇宙、人生之道的苏轼,却怦然心动,灵感来袭,轻轻一吟,便成了千古绝唱。

我们先看词的上阕,“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作者用很强烈的字眼来描绘这一场雨,所谓“穿林打叶”,意指雨的凶猛,雨点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也打在苏轼和同行者的身上,这当然是相当的狼狈了。但是,苏轼却不觉得雨的凶猛和被雨淋湿后的狼狈。面对风雨,他悠然自得,并劝同行者“莫听穿林打叶声”。任你风雨肆虐,我自坦然面对。劝同行者“何妨吟啸且徐行”,既然大自然的风雨不能改变,不如改变我们的心态,在雨中吟诗放歌,徐徐前行。这里主要是写作者的心态、定力和持守。面对自然的风雨也好,人生的风雨也好,需要你用平静悠闲的心态,相当大的定力和持守去面对。“莫听”二字是对风雨打击的否定,“何妨”二字是对悠闲人生态度的肯定,这两句分别从否定和肯定两个方面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当自己拥有淡定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因为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而“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体现苏轼的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们再看词的下阕,“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是一种通观,是苏轼经历磨难和打击之后,在灵魂上的升华。在此基础上,苏轼进一步彻悟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都微不足道。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这看来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这也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应该说苏轼的一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仍然对苏轼的人生哲学有相当大的认同。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压力日趋增大的今天,苏轼的作品像一付清凉剂,让我们浮躁不安的心灵得到丝丝的抚慰;它们亦如晨钟暮鼓,时时提醒我们要安顿好自己的心,要以一颗宁静的心去看待世间的一切,我们应该学习苏轼达观淡定的人生态度,在学习题豁达的胸襟。《定风破》不仅是诗词上的佳作更是人生中的精神上的粮食。

第二篇:试比较儒道佛三家的人生态度,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儒家对你人生态度的影响

试比较儒道佛三家的人生态度,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儒家对你人生态度的影响

一、儒家的人生态度:“入世”、“有为”、“现实”的人生态度

(一)“入世”:所谓“入世”,就是表示儒家既不关注外在的自然的探寻,它也不关注向上的、向天国的追踪。在方向上,既不向外,也不向上,它就是进入现实社会。儒家创始人孔子有这两句名言:

一是“未知生,焉知死?”,就是重视生命,不关注死亡以后的状态。

二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人现在这么郁闷烦恼,自己的事情还没治理好,搞这么多鬼事干吗?

所以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这就是说到儒家的“入世”的情怀。

(二)“有为”:儒家强调“有为”,就是强调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与使命,重视为社会和他人贡献。儒家对人生最大的启示就是它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孔子生前周游列国十四年,到处宣传他的思想。时人评价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道不能干你还硬要干,就不是违反客观规律吗?这是对孔子的最大误解。我们说,儒家精神的精彩就在于这番话。“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当你的良知判断并确定一个一生将为此奋斗的境界,哪怕是在实现这个境界过程中遇到多少艰难困苦,在所不惜,不放弃这种努力,不放弃这种追求。它展示的是一种百折不挠的韧性:理想暂时不能实现,但不停止努力,一旦时机成熟,这种理想就能实现。

有两句话最能代表着儒家这种有为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都是人的一个积极有为的一种行为方式。那么我要问,为什么中国圣贤要让真正的君子这样呢?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因为在中国古人看来,因为“天行健”,即自然的运行是刚健有为,因此人应该效法天道而自强不息。所谓天道“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风雨博施,阴阳大化”,都是在这样运动着,生生不息啊。中国哲学强调“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最重要的特性在于生生不息,人就应该向天道学习,君子要自强不息。大地的品性是承载万物,君子要向大地学习,要宽容,要厚德载物。我们经常谈到,一个人有多少成就,就看你的肩能担当起多少的责任,心胸能容纳多少事情。德越厚,你担当的东西就越多。叫厚德载物,这是典型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3)“现实”:重现实,就是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层次的提升,而不去玄思、探索一种神秘境界,这是儒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儒家立足于社会现实,注重对人自身的修养,强调家庭观念,以及对社会的改造。这些现实的命题决定了其学说的“现实”性特征。

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入世”、“有为”和“现实”。

(二)“无为”。道家的超世又和无为相联系。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他对知识、理性的东西,持超越的态度。哲学上讲超越的概念,说无为而无不为,就是“因物之性,顺物之情,顺势而动”,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依顺事物的本性,依顺人的本性真情,依据本性和规律去办事。这就叫无为。因此,道家讲的无为,前面必须要有两个字加以规定,这就是“自然”。所以我们在谈道家无为思想时,一般就说“自然无为”。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在国情咨文中引用过《老子》中的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小鲜者,小鱼也。从字面上看,治理大国就像烹饪小鱼一样,不要一下锅就动铲子翻搅,否则肉就要碎烂。引申开来是说,治理一个大的国家,就是不要扰民,不要烦杂,不要朝令夕改。换句话说,就是要顺应事物的本性而为。这就是道家的无为。它有一个超现实的意义和价值在里面。

(三)“超现实”。道家的思维,说白了就是常人这样看,它就是不这样看。哲学上叫超越常识的经验,这是道家的一个思想观点,应该说它的思想就是对社会的批判。所以说,当我们读《老子》《庄子》就觉得有醍醐灌顶之感,非常的清凉,因为它追求的那是一种超越,追求的那是一种内心的浪漫,追求的那是一种空灵,追求的那是一种逍遥和自由。所以,我们说道家的人生态度是“超现实” 的。佛家:“出世”、“空无”、“非现实”的人生态度

(一)“出世”。所谓佛家的出世思想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即超脱人世凡尘,不入六道轮回,超凡入圣。具体来说,佛法又称出世间法,以出离世间,免除生死轮回为目的。即所谓涅磐。人生是苦是全部佛教的出发点,也是佛教对人生的一种根本态度。人生是苦,不是说人生之中有痛苦,而是说苦是人生的根本体验和感受,有受皆苦,在现实生活之中,根本没有快乐可言。佛教的这种人生观决定了它的出世倾向。

佛教的出世态度不仅否定人生价值,也对人生世界和现实社会进行彻底的否定。出离轮回的佛国净土很难在现实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影像,佛教众生平等、自由自在的理想也根本无法在人间得以实现,因而只能通过离世出世的方式实现自己的追求,对现实社会只能采取批判和否定的态度。佛教贬低人性、指出人的种种弱

点是有自己的目的的,其目的是让人们认清自身的缺点,了知人身的无可爱乐,从而消除人对色身的贪欲,破除人的我慢自大,使人不再对现实世界产生留恋,厌弃世俗生活,出家修道。因此佛教并非有意使人丧失信心,而是为了达到诱使众生出离世间的目的。

(二)“空无”。佛教把一切物质现象(色法)归纳为四种基本要素,即坚性的“地”、湿性的“水”、暖性的“火”、动性的“风”,谓之“四大”。四大皆空是指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身在内都是虚幻的。在佛家看来,万物生死成坏的变动不居,即是“一切皆空”之本质表现或证明。在佛家思想中,“空”不仅是普遍的现象,而且也是世界本体(诸如“佛性”、“实相”、“法界”)的最基本的特征或内涵。

(三)非现实。佛家讲所谓非现实,就是说人在这个红尘世界,由于诸多污染,使其固有的本性不能呈现,而产生种种执着幻想、诸多痛苦烦恼。所以佛教认为要把它解脱了,要把它超越了,要把它洗净了,这样就能离苦得乐,这是佛陀的本怀。因此我们说,佛教之教义,就其本质而言是积极的,但是却又是非现实的。 从儒、道、佛三家的人生态度来看,不能武断说哪一个好,哪一个坏,而是各具千秋,各有所用。用北宋一位皇帝的话讲,儒家是治国(事)的,道家是治身的,佛家是治心的。因此,在中国长期的封建时代,历朝历代统治者大多兼而用之,用以奴愚百姓。

 还有人认为:年轻时学儒,年老时学道。年轻学儒,“儒”字拆开,是需要的人,积极入世,抱“修齐治平”之意,服务社会;年老学道,凡事看开,一切顺其自然,享受生活,度过幸福的晚年。佛说,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担忧未来,不执着现在(名利),你的心灵就会平静。运用禅的智慧,愿禅引导人们走出喧嚣,避开炎凉,脱离宠辱,以便活得轻松自在,智慧豁达。

一、“儒”“道”“佛”各自对人生的功效

从精神层面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即为“儒”、“道”、“佛”。它们各自的功效为:儒——治世,道——治身,佛——治心。

(一)“儒”强调有为,即要做事情,这个世界中做事。孔子说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兢兢业业,认为活着就是为了“做点什么”。道家老子提出“全真保牲”,保持人的原始状态,生下来怎样就怎样。

(二)道家的终极追求为长生不老。

(三)“佛”的治心即是心里要想的升,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台”的,世事无常,每一个事物包括都为实体存在,像是芭蕉树,掰掉叶子什么也不是,人就是一副臭皮囊里面装了心、肝、肺。任何事物都只是一个幻象,任何事得与不得都一样。四)道教与佛教的区别是:道教相信“长生不老”,佛教相信人是会死的,道教说佛教是“死人宗教”,说自己为科学,而不承认自己为宗教。道教的“长生不老”的追求是不现实的,是其最大理论障碍,道教把道家看实在了,将道家的思想实在化了。道教想追求不死与道家,佛教都有区别,佛教理论就简单了,人死后或上天或下地狱,是不得而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生境界是主要问题,其它问题都围绕它。所谓“境界”,是一个很难清晰表述的概念。文学上的境界,是通过几个有限的意象,以引起或达到突破这些意象的无限的意趣。而哲学中所谓“境界”: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哲学境界的意味,它不是指向一个特定的领域,得到一个确定无疑的结论,而是通过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使人的心智更为健全,行为更加自然,在生命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愉悦。真正有层次的人是不矫糅造作的,但我们却能感到特别,这就是一种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即中国哲学,中国哲学以人生论为主,尤其重视境界,也可以说,中国哲学的宗旨 就是提高人生的境界。如“天真”,天真 一种浑沌状态,突破这种浑沌就回不去了。西方哲学的特点“真”西方就是追求“真”,西方的境界是确定的。

2、功利境界,是指主体意识建立了,行为思想为主体服务。“儒”讲应该,认为讲利是小人,儒家最着不起“讲利”,实际上功利境界可以看作是一种进步,主体意识到了。墨家,法家主张功利境界,墨了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爱是一种功利,获利的爱,为了获利益而爱。法家韩非子核心是功利境界,荀子是杂儒,汇集多门思想,集先秦之大成者,他的思想中也有功利因素。

3、道德境界即“我的是你的,你的还是你的。:伦理与道德是有区别的,伦理是人伦关系有相对客观化,古化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是以血缘为基础的,而道德则以伦理标准,是纯粹的主观化。主张人是道德化的存在,存在”仁“的人,无“仁”则非人。

4、存在境界,即主客体 另一层面上达到一种交融,更自然,更健康,更理想,这是“道”与“儒”的共同追求。

下载结合《定风破》谈谈苏轼达观淡定的人生态度及对你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结合《定风破》谈谈苏轼达观淡定的人生态度及对你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