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作文:大学生难找工作
Jobs for Graduates
1)大学生难找工作
2)原因很多
3)解决的办法
Sample
It’s very hard for college graduates to find a job, of course harder to get an ideal job.In fact, many factors contribute to the unfavorable situation.First, more and more students can go to college because of the being fast improved high education of China.As a result, there are more graduates every year.However, job vacancies don’t increase that fast.More people, less food, which is the exact description of the hard condition.Second, more and more people go on to pursue their master and doctor degree;more and more Chinese oversea students come back to China to hunt better working chances.It is sure that the competition is more and more fierce.Third, because of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echnology, economy, society and the interchange of different nations, all units have higher requirement of their employees, for example, stronger ability and higher degree.In addition to the factors above, there are still more which bring hardship for graduates to find jobs.Nevertheless,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more important.It is a good idea for the graduates to learn more knowledge with a higher degree and to practice and improve their capability of dealing with all kinds of situation, organization, having good terms with others and cooperative spirit.Besides, the government should try to and encourage all units to create more job vacancies for the college graduates.Of course, the graduates should have a proper attitude towards various jobs, but not always pursue those with higher payment.
第二篇:大学生难找工作原因
大学生难找工作原因
大学生找工作难,是如今一大社会问题,不仅困扰毕业者,也困扰用人单位,大学生难找工作原因。
我们一般把难就业归结到缺乏工作经验上。但现在看来,最大的问题是:工作处事态度。就以我亲眼所见为例,大学实习生,在工作经验不足的状况下,往往态度并不谦虚。原先上班的公司,时长有学生实习,范文《大学生难找工作原因》。有的实习生,在被指出问题时总是有各种理由。当然,是赞同他的自我的表达,但作为实习生应该首先谦虚听完建议,然后分析,再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往往是不等说完,就急着为自己辩护,甚至搬出自己在学校怎样怎样。这极大的降低了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印象。无论如何,要搞清楚,作为毕业新人,即使在校成绩多么优秀,但工作经验是绝对的不足。初入社会,应该放低身段虚心学习,才能给用人单位好的印象,才能提高整体毕业生的印象,这样,才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作为大学毕业生,应该有一种换位思考的能力,应该去思考,自己的什么长处能够打动用人单位录用自己。态度是十分重要。在缺乏工作经验的状况下,除了自己的硬件条件,就是态度能够为自己加分。谦虚是必须的,另外诚恳和敬业都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不能一向的埋怨,用人单位不给新人机会,也应该反过来考虑,新人有什么值得录用。
(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大学生工作难找
大学生工作难找
时下正值全国各地大中专毕业生及农民工找工作的高峰时期,记者在福州各招聘会现场及劳务市场调查中发现,有着较高学历的大中专毕业生不仅工作难找,而且薪资待遇普遍偏低,平均每月工资约2000元,大学生工作难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工人受到欢迎,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缓解招工难,纷纷提高工人工资及福利待遇,农民工的工资达到甚至超过提供给大中专毕业生的工资,范文《大学生工作难找》。
究其原因,一是用人单位对大中专毕业生的需求有限,提供给适合他们工作的岗位偏少,难以满足庞大的毕业生群体的就业需求;
二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普通工人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与诸多原因导致的农民工供应不足形成矛盾;
三是大中专毕业生不愿走上普通工人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较大的劳动量及较长的工作时间让毕业生们望而却步。
近年来,各级部门为缓解企业招工难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采取了多种措施。专家认为,随着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优化升级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范围的不断拓展,这种职场应聘“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有望得到逐步缓解。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工作难找
场景:家中
人物:毕业生李
道具:桌椅各一张,手机,几张白纸,笔。
剧本
【李上场】
李:(接电话)对,是我,我是应届生,哎-----你别挂啊!
(气愤,失落)把手机丢在桌子上,坐下,若有所思的样子,起来准备出去。
(手机短信响了)李打开看着,苦笑,回来坐下。翘起二郎腿,一只手打在后脑勺上,望着墙角发呆。
拿起手机,翻号码,打电话。
李:小强,工作找的咋样啊?哦,什么单位,可真好,离家近啊。----我,-----呃,还在面试中,过几天看看吧,恭喜你了啊!好好好,一定好好聚一下!
李挂了电话,叹了一口气。
手机响,接电话。
李:您好,我是。是的,(惊喜的神色)比较喜欢,---------(沮丧)没有经验,哎------------。
(对方挂电话)
李:喂!这什么事啊这,找份工作这么------------
手机响,李没有心情,没去理。手机继续响,他没办法,再次拿起手机,看着号码疑惑。
接电话。
李:喂,刘老师啊,您好您好。-------真不好意思还让您给惦记着,呃,工作的问题还好了,还没定,我觉得再看看吧,毕竟不是小事,好好选选。考研?当时就是不想考研才找工作的,还是工作几年再说吧,呵呵。是啊,现在找工作压力也大,我们班上很多同学都已经签了呢。哦,是吧?还有招聘会呢?嗯,我知道了,谢谢老师,一定会关注的,嗯,好,好,再见老师。
李不知所措,两手插在兜里,来回踱步。
李看看桌上的几张简历,仔细地上看下看,觉得很无奈。
拿起手机,编辑短信,发出去,放下手机后,拿一支笔开始在简历上圈圈点点。
对建立不满意,把建立揉作一团,扔在地上,心情感到很气愤的样子。这时候忽然收到短信,李马上凑过去看,惊喜的样子。这时候手机突然响了,一看号码是来自家人,心情有点紧张,但是尽力掩饰着。接电话。
李:喂,妈,您怎么打电话过来了呢?哦,我是说,马上就要开会了,班上讨论事情。嗯,工作啊,工作您不用担心了,已经差不多了。什么地方?肯定是北京、广州、上海等这些一线大城市了,顺利,我还要好好考虑考虑才签。没事的,我不小了,您放心吧。好,会跟您商量的。呃,是吧,刘凯找到咱家那边去工作了啊?他还没告诉我呢,您不用问他,我会给您打电话的,没事的,工作不是什么问题,很快就会定下来的。爸呢?哦,对,爸一定是在上班啊,看我怎么搞得这都忘记了。行了妈,您啊别操心了,我把工作定下来之后就告诉您啊,嗯,好的,好的,好的,行了,好,再见妈!
长吁了一口气,有什么话想说但是又说不出口。继续看手机,翻号码打电话。
李:喂,刘凯啊,你找到工作了?哈哈,恭喜啊,你看你先我一步了,你找到工作我妈都知道了,肯定是你妈告诉他的。哦,呵呵,我这部正在愁着嘛,真他妈的背啊,学了个破专业找个工作这么难,早知道的话要跟你一个专业了。我能不急吗我?你看转眼就要毕业了,我却还没把工作问题落实好,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也对自己的父母没有什么交代。是啊,所以,现在很郁闷。有,联系我的单位是有的,但是要么要求我的学历,要么要求我的经验,这不是难为我吗?难道我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了。呵呵,嗨,就那样吧。对了,还有一件事情你得帮忙,就是不要跟你妈谈我找工作的情况,谈也要说点好听的知道吗?我怕我妈跟你妈在一起经常提这事,这让我脸面往哪里搁呢?一定得记住了啊,帮兄弟一个忙,工作问题我会自己处理好的,行,找到了肯定会告诉你的,好的,就这样啊,拜托了啊,行,再见。
李,回到座位上,把手机丢在桌子上,依着椅背两只手抱着头,思考问题,一幅不耐烦的样子。
手机短信响,惊喜,马上拿过来看了下,失望,垃圾信息,继续思考。表情突然转到淡定,然后慢慢地站起来,又反复地思考什么问题。这时候手机又响了,李表情差异,慢慢地接起了电话。
李:您好,我是,呃,奥,是的,是有过。什么?我简历上的手机号码写错了?不会吧?那你们是怎么联系到我的呢?哦,找到了我们老师啊,嗯,您看我真大意,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因为一个失望而------------,是啊,要是您没有向我老师要我的号码,那可能这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了。呵呵,真的吗?啊,我通过面试了?怪不得一直等不到您的消息,原来--------呵呵。谢谢,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的。好,谢谢您的认可。嗯,明天上午九点,**宾馆405签约对吗?那我需要再带什么东西吗?好的,我知道了,谢谢,一定会准时赶到的。
关上手机,放松地拍了拍脑袋,两只眼睛在搜寻着什么。
李,看到了刚才被他蹂过的简历纸团,欣喜,小跑过去捡了起来,迫不及待地伸展开来,在几份简历中寻找什么。
李笑了,把其中的一份简历拿出来了,然后走到桌子旁,把简历放在桌子上,用手掌弄平,看着看着就笑了,摇头,拍脑袋。
-----------------------剧终----------------------
本文来源于无忧小品剧本网
http:///,原文地址:http:///drama/551.html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问题 难找与难招范文
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是目前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我觉得可以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
1.大学生就业观束缚于传统观念,就业市场化意识薄弱。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对就业选择还有很深的影响力;计划经济时期的“干部意识”之上又加上了新经济时代的“白领情结”,大都要求去大城市的好单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和择业取向。同时,社会缺乏创业氛围。社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舆论,优秀人才不能在商界脱颖而出;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缺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许多用人单位都只看到人才使用的短期行为,不愿作长期投资。大学生缺乏创业观和市场化观念,如果换个思维,将开辟就业的崭新天地。
2.大学生面试技巧能力有待提高,缺乏求职技巧训练。由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人们一直都很少关注到求职技巧这一领域,就像没有被微波信号覆盖的“盲区”一样被人遗忘。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是一样,我们学校对求职技巧同样没有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重视,根本不存在求职技巧的问题,计划经济时期学生一毕业就被国家分配到企事业单位工作,无需要理会什么求职技巧,只要学好书本知识即可,不需要掌握求职的技巧的知识。虽然到了市场经济的今天,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的情况经过几年,但求职技巧的训练仍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我们过去的计划经济对“求职技巧”的要求是淡泊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劳动力的价值必须通过市场来实现,有市场存在就会有竞争,而劳动者在竞争过程中,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自我推销”艺术,纵使有一身好“功夫”,也有可能被招聘单位冷落,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3.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与结构性失衡,高等教育质量难以保障。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扩大供给的问题,而是如何扩大有效供给的问题。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某种商品的供求平衡,而在高等教育市场上,价格机制很难奏效,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其原因在于供应主要由政府控制。政府垄断高等教育造成“市场失灵”与结构失衡,高等教育的个人投资回报率没有达到均衡点,私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过高,致使高等教育有效供给不足,大学生内在质量下降,国有高校出具名不符实的文凭,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4.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脱节现象,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没有市场化。当前,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首先,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过窄过细,导致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面较窄,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就业机会就少。其次,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的需求,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和教材陈旧,与时代脱节,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能力,思维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需求有着较大差距,使人与职匹配产生错位,形成了结构性就业矛盾,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最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就业指导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就业指导过程过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5.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6.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7.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需要从原因中找到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对策来引导大学生就业,我觉得: 首先,引导职业社会化观念,循序渐进地改变传统就业取向。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职业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个人兴趣和志向的转变以及就业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要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应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把就业指导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任课老师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阐明它们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职业方向。同时,各专业学院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号召教授、副教授担任学生导师,带领学生进入项目组,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并利用自己在做项目和做科研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建立的联系,积极向有用人需求的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全员促进就业。
第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太学毕业生是高校生产出的“教育产品”,在教学活动中,大学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早日介入就业市场,为就业早做准备,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意识。我们应当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培养创新意识。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就提前做好准备。
第三、进行求职技巧的训练,提高面试成功率。面试一般有较为固定的程序和模式,但招聘者在招聘人才时往往要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巧妙地向应聘者提出各种不期而至的怪题难题,令你防不胜防,从而使你褪去包装露出“庐山真面目”,迫使求职者临场发挥能力的现显。这时,你不仅要有备而来,更要沉着冷静,不卑不亢,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真实地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被挑选出来。
第四,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
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还要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抓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需求信息库,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第五,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按需择人。高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人才,中低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具体使用操作方面的人才。只有合理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并且要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尽管许多企业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因此,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置换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冗员,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最后,大学生要善于自我调适,进行科学职业规划。大学生也应面对市场需求,做出积极的调整,在心态和观念上,并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技能。大学生自身的心态应逐步调整与完善:客观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首先要认清自己,有一个适当的自我定位,客观评价自己,明白自己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其次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同时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在求职和择业的过程中,既有对自己正确的评价,也有对社会长远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形成开放的大职业观。客观认识竞争,保持良好心态。良好的心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都有自己相应的位置和不同的分工,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自卑,面对求职失败,应该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努力争取新的机会。在对部分成功就业毕业生调查中,绝大多数都谈到自己在择业过程中,注重发现自己的“卖点”、自身的优点或长处,并设法在应聘中突出自己的“卖点”,最终达到目的。
以上就是我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解,我认为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主要表现为社会对人才的有效需求与高校无效供给、社会有限需求与高校过多供给的矛盾。实践证明,靠高校、政府或者企业等单方面的努力来解决这一矛盾,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建立高校、政府、企业联动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实现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转变大学生就业意识,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这样环环相扣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缓解社会压力。
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
高等的学历、丰富的知识为大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求职面试时,许多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往往因为一些细小的问题而与工作失之交臂。
当今大学生进行面试时,除了常规的问题之外,还会碰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而招聘单位也正是从这些千奇百怪的面试中,选拔出他们所需要的人才。最近就从电视上看到这样一档节目:一家公司在对三位大学生进行面试时,搞了一次活动,让三位大学生到一家幼儿园,分别向小朋友们解释“竞争”这个词的含义。招聘单位不仅从三位大学生在这次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更是从他们在细节处的表现,去评价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是否诚恳、认真,是否具有爱心、耐心,是否尊重对方、把服务对象放在第一位等等,由此他们总结出三位面试者综合能力的高低,从而选出一位最佳的人才。因为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是综合型的、应用型的人才。只具备了高等的学历和丰富的知识是不行的,还要有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招聘单位也都希望得到这样的人才。但面试时间很短,因此他们就从面试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进行判断。一位礼仪专家曾说:“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现素质。”因为一些小事情或一些不经意的细节往往会透露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显现出一个人的本质,招聘方就能从中迅速产生判断,结果就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前程。而这些都不是大学生短时间靠突击就能具备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如果你拥有良好的全面素质,你就会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机遇。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想把握住更多的机会,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知识面广、专业技术精通、业务能力强的基础上,还必须提高个人的修养,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以避免因为一些细节问题而影响自己的前程。要想提高个人的修养,就必须掌握一些必备的礼仪知识。
首先是个人礼仪。虽然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但要想塑造良好的大学生形象,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就必须注意学习一些个人礼仪知识。比如修饰、化妆、仪态、服饰、谈话等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下,每个组织都在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其中就包括员工形象。一位打扮不合时宜的、或粗心的、或邋遢的大学生与形象良好的大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参加面试,前者肯定是落选者。因为员工的不良形象也有损组织的形象,给组织带来损失。就有这样一位大学生,他在面试时穿了一身刚买的深色西装、一双黑色的皮鞋和一双白色的袜子,希望自己形象不俗,能给主试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但他不知自己已违背了西装着装的基本规则。他虽然穿上了深色的西装和黑色的皮鞋,却不合时宜地以一双与前者反差过大的白色袜子同其搭配,而且在他所穿的西装上衣的左侧衣袖上,本当先行拆掉的商标,依旧赫然在目。本想给考官留下良好印象的这位大学生得到了相反的结果。所以,大学生参加面试时,一定要注意一些细
节问题。比如皮肤要洁净,指甲要及时修剪,头发要整洁,口腔要卫生,要有正确的站、坐、走相,服装要合时宜,鞋要擦干净,不要随便打断主考官的谈话,谈话时要注意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等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面试过程中要始终面带微笑。这些细节都是体现大学生素质修养的,掌握了这些礼节,将有助于大学生求职的成功。
其次是公共礼仪。公共礼仪是大学生介入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工具,更有助于大学生的求职就业。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金利来品牌的创始人曾宪梓在面试应聘者时,出了一道有趣的测试题:将一把用来打扫卫生的扫把斜放在办公室门口。
应聘者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应聘者都能把扫把扶起来。曾宪梓最后录取的是那些达到条件并主动将倒在地上的扫把扶起来的人。他的道理很简单,应试的人进出时看到了倒在地上的扫把,虽然自己不会跌倒,但可能会碰到其他的人,并且看着也别扭,而他却不愿意弯一弯腰把扫把扶起来,说明这个人不习惯为他人着想,或是不灵敏,而且很懒。如果有能力的大学生因为这件事而与将要到手的工作失之交臂,实在是太可惜了。
还有一位品学兼优、精明强干的女大学生,被一家外资企业看中了,但就因为她不知道有关轿车座次的礼节,而大意失荆州。根据礼仪规范,当轿车的主人亲自驾车时,一名搭车者只有在轿车的前排与之平起子坐,才是尊重对方的做法。但当那位外资企业的外方总经理亲自驾车时,这位女大学生却坐在了轿车的后排座位,这通常被理解为有意怠慢亲自驾车的主人。这样一来,其结果便可想而知。如果掌握了公共礼仪知识,大学生就不会因为这些细节问题而阻碍求知就业了。比如要有良好的公德心,尊重、关心别人,真诚待人,能正确称呼对方,掌握握手的礼仪,乘坐交通工具的礼仪,能正确使用现代通信工具,懂得一些国际礼仪等等。
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也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大学生活,同学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为能尽快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欢欣;而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许多大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所学专业领域一展身手。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具有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边缘人”地位,处于“心理延续尝负期”,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原因;同时存在着环境中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个体一生中的其他阶段人群及处于这一时期的其他群体明显要低。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为了帮助广大毕业生同学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大学生就业时一般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一)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清华大学2000年的调查显示,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学生。而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则过于内向化,主要是自己解决和求助于同学朋友。
(二)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
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因此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大学生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过分地考虑择业的地域、职位的高低和单位的经济效益。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将自己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比如,有一些学生就说:“非北京、上海、深圳不去。”可是现实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
(三)就业观念不合理
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与理性化,但由于处于择业观念的转型过程,因此各种不良观念也存在着,并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顺利就业。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标准中只有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
2、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一些毕业生同学过分强调职业的功利价值,甚至还将职业划分为不同等级,而不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
3、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多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
4、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在求职时,只要是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就不考虑,这样做只能是人为地增加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5、职业意义认识不当。许多大学生从观念上来说,还是仅仅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求职面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但这些问题并不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心理问题时只要端正自己的心态;面对细节问题时只要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礼仪知识,并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问题中层现出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和礼仪素质,相信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中国大学生就业
时下又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了,很多人已开始进入“准工作”状态。快速成长是每个毕业生的理想,但好高骛远的策略会让他们赔上老本。因此,必须从基本做起,累积实力,才能在稳健中不断增长才干,获得职位的升迁与报酬的增加。
一、选准原点——从基本做起
应届生别图高职位,现在许多公司在招聘中都美其名曰招聘“销售经理”、“客户主任”来吸引应届生前去应聘。当学生信以为真地去了,才被告知是从事拉广告、直销、甚至是陪客户喝酒等工作。有些学生不愿意屈就,愤而离开;可也有些学生、特别是一些外地来的大学生,迫于工作难找就勉强留了下来。其实一般而言,大学毕业生就业也应该从基本做起。在一两年工作期间,表现出你的天分和潜力,被管理层认可,才会把你放上管理岗位。所以,现在开始,脚踏实地地努力。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于东兴讲:“从基本做起,即使高学历的人也要风雨无阻跑业务扎扎实实从基层做起,这就是青啤的用人风格。企业用人,专业不重要,看中的是人本身:有潜质,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让吃苦耐劳成就你的职业生涯。”
有些管理专业的学生往往会被这样的观念束缚:“我是学管理的,是管理人的,怎么甘心从基层做起呢?”这种想法往往限制了他们自身在企业里的发展。事实上,专业技术人才从事管理,往往更加到位。凡事要从基本做起,如果脱离了企业运行的过程,变得浮于表面,难以忍受平淡,那对个人的职业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二、脚踏实地——不要眼高手低
即使是学校最优秀的毕业生,能在短时间内转换为优秀员工的人也是很少见的。心态不正确,异想天开,甚至有严重的幼稚病,是毕业生的另一大通病。
一个刚刚毕业走入社会的年轻人,应该带着学习的态度去对待工作,专业再好,经验你总缺乏吧,眼高手低,看不起试用期是不对的。其实试用期不是你吃了亏,而是公司给你发工资培训。即使是经过比较系统的培训再上岗,也是以牺牲服务质量为代价的。李超学的是艺术设计,本科四年,实习期月薪600元,上班没几天就要求提职加薪。老板问他为什么,他说钱不够用。可是在一个月中他创意的五件作品都没有被客户采纳,而同时入职两年的一位中专学历的毕业生的作品被客户全部采纳。
许多毕业生往往一味追职位提升、工资增长,没有考虑到表现,以致于必须都会为此付出一笔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代价。更有些毕业生随时都在改变策略性目标,并在上班时这山望着那山高,导致不能全心投入工作,影响了工作绩效与上级的评价。
三、换位思考——深化老板满意度
一个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到驰骋职场的成功人士,必然经过艰难的成长历程。要知道公司聘用有工作经验的人时,可以依据他以往的工作业绩对其进行评估,而对新近毕业的学生,刚几乎无据可查。博思人才网高级猎头顾问滕超臣常将聘用大学生比作将酒存在地窖里赌未来,有些人可以发展成“浓香可口的美酒”,而另一些人则会让人失望。
企业用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自身创造价值。而你的薪水是不可能超过你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的。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公理。在这个公理的前提下,我们来看看企业为什么而招人,企业发你薪水,是为了买他所需要的技能,买你现在的绩效,而不是为了给你的大学学费买单。
毕业生都是商品,我们的目标是在人才市场上把自己卖个好价钱,目的是要较高的收入和一个好的职业发展。所以我们现在所作的一切都应当满足企业的要求,符合企业的标准,而不是首先满足自己的愿望。现代职场中,很多企业的员工凡事都得过且过,做事不到位,在他们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5%的人看不出来是在工作,而是在制造矛盾,无事必生非=破坏性地做;
--10%的人正在等待着什么=不想做;
--20%的人正在为增加库存而工作=“蛮做”、“盲做”、“胡做”;
--10%的人没有对公司做出贡献=在做,而是负效劳动;
--4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想做,而不会正确有效地做;
--10%的人属于正常范围,但绩效仍然不高=做不好,做事不到位。
--5%的人属于高绩效人士,做事到位。
老板们欣赏做事到位的人。如果你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尽力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总有一天,你能够随心所欲从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反之,如果你凡事得过且过,从不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那么你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顶蜂。对这种类型的人,任何老板都会毫不犹豫地把他排斥在自己的选择之外。
四、向左走?向右走?——精明的跳槽
毕业生在就业后短时间内频繁跳槽是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从学生本身来讲,由于大学生对社会需求了解不够、对自我估计过高和对工作想像过于单纯等原因,第一次择业准确性很小。从学校方面来讲,尽管高校都有就业指导服务,但由于教育体制等原因,校方对学生接触社会的引导不够,并没有很好地为学生就业搭建桥梁。从用人单位方面看,“国”字号企业要人少,而民营、私企往往在待遇、规范度、稳定性等方面不能尽如人意,提供给毕业生的 “好”机会相对较少。跳槽看做一个逐渐改善个人生存环境的过程,表明现在的年轻人规划自己职业发展的意识很强,主动将自己置于流动的市场化的竞争状态,这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李金保先生还告戒广大毕业生朋友:“初涉职场,大学生一要明白„频繁跳槽,起点永远是零‟的道理,二要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未明白自己真正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之前,最好不要盲目跳槽。”
结论:追求成长是每一位毕业生的理想,如何达成目标却须经过层层考验。好的成长策略可以协助毕业生一步一脚印地累积成长实力,但好高骛远的成长策略最终可能会让毕业生赔上老本,两者之间的取舍不可不慎。
企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2009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虽然金融危机影响,但是我们相信实力才是硬道理,有实力就不怕没工作。就业是一种双向的选择,企业和大学生都在互相做着评估和谈判。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学生应该怎样做出选择?杭州利尔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贤兴近日来校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基础课程是地基
也许很多大学生有这样的疑问:大学里为什么要开设数学、语文、物理等基础课程,对今后的发展有多少用处?基础课程是基本素质培养的关键,大学所学的基础知识,涉猎的各种基础技能,其实是在为我们人生的金字塔奠定最结实的部分。陈贤兴是这样给我们讲述的,在利尔达公司里,一个数学专业的研究员,在项目做到大程序时,他的分析和逻辑能力就会发挥很大用处;一个比较爱好文科的员工,往往成为了公司制度和重要体系的主要制定者。一些看似无用的基础课程,却会对你的思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大学生更要重视基础课程的学习。
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很多人说大学生就业很难,陈贤兴引导我们从两面去思考这个观点。无论就业形势多么严峻,拥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在就业高峰来临前总能很容易就业;招聘会场人山人海,企业却常抱怨招不到想要的人。要达到平衡,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关键。企业肯定是以追求效益为目的,不会付出某些不必要的代价来培训上岗,这样就需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多积累经验,加强动手能力,拥有完善的职业规划,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陈贤兴说:“不是每个人都是天才,但是每个人都有天赋!”我们要好好利用自己与众不同的天赋,比如你组织能力很强、你有很好的记忆力、你学东西很快、你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竞争不在于对手多强,而是自己有别人没有的,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好态度+好定位=好工作
面对就业,陈贤兴建议大学生应该摒除眼高手低的态度,丢弃依赖、畏惧、自傲的心理,先学做人再学做事。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对人才的定义是:能力高、态度好的,作为企业骨干共同发展;能力不高、态度好的,是企业未来,重点培养;能力高态度不好的,酌情慎用;能力低态度不好的,辞退。谦虚学习的态度,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极为重要。
陈贤兴坦言:“企业选择什么样的大学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大学生是否能清醒地给自己一个定位。”大学生要对自己不同阶段做好定位,做好职业规划,抓住机遇,别让社会、企业牵着你的“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