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人成长故事群文阅读 (精选)
“名人成才故事”群文阅读教案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教研室 柳红梅
【阅读材料】
选自《中国名人成才故事》一书:《开国先父》、《中国现代“桥梁之父”》、《现代散文作家》、《国画艺术大师》
【教学目标】
1.阅读过后能对名人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通过本次阅读活动,让学生搜集书报杂志上的名人故事或人物传记,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及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学生能运用默读、浏览、批注、扫视等阅读方法,阅读名人成才故事,感受名人成长过程,从而提升自我积极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1.在第二单元中,我们一起学习了四篇名人故事,它们分别是──《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感受到了名人宽容、关爱、执着、守信的好品质。今天老师又带来了几篇关于名人成长的小故事,你们有没有兴趣阅读呢?这些名人们成长过程中到底具有哪些与众不同特点呢?
2.课件出示阅读的文章题目并揭示课题:“名人成才故事”群文阅读
二、自主阅读《开国先父》
1.下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学习《开国先父》。
阅读提示:(1)这篇故事讲的是哪一位名人?(2)在成长过程中讲了他哪几件具体的事例?(3)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是哪一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独立阅读老师帮助学生梳理阅读方法: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可以圈、画、写批注。
3.全班交流:(教师根据阅读提示引导学生,相机点拨)
预设生1:这个故事讲的是孙中山先生,我还知道他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预设生2:他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为中山樵。
预设生3:故事中讲了他积极投身民主革命;1905年8月创建了同盟会还首次提出民族、民权、名生三民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创建了黄埔军校。
预设生4:让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学习上的”。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孙中山先生从小就特别热爱学习,同时也感悟到了天才来源于勤奋。
预设生5:我从“1906-1911年,同盟会在华南各地组织多次武装起义,孙中山为起义制定战略方针,并在海外奔走,为起义筹募经费。”这句话中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的热情很高,为了筹募起义经费海外奔走,不怕辛苦。
??
4.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的汇报很精彩感悟也很深。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涌现出纵多杰出的军政大家,他们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他们站在自己所处时代的前列,怀抱远大理想,以恢弘的视野,睿智的头脑,在群雄对视中,巧择战机,逐个击破。其军政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他们为社会进步、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孙中山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成了军政大家。
板书:民主 军政大家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尽量鼓励多个学生起来汇报自己的读书所悟,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求新求异的思维。】
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茅以升---中国现代“桥梁之父”》、《朱自清---现代散文作家》、《齐白石----国画艺术大师》
1.师:刚才同学们能自己独立地完成了《开国先父》的阅读,掌握了很好的阅读方法,并且读得又快感悟又深,真会学习!下面我想让同学们分小组来一起学习后面的几个小故事,并完成记录表单。待会儿我们一起来汇报,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附:阅读记录表单
2.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填写得都很认真,说明读书很用心,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这三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名人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教师相机指导、点拨)
(1)指导交流《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预设小组1:讲的是茅以升从小立志学造桥、长大后自炸钱塘江大桥并重新修建。
预设小组2:我最喜欢文中的句子是“开发自己的智能,勤奋二字是最重要的。人的天资是有差别的,但勤奋比天资重要得多”。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开发自己的智能,勤奋是最重要的。
预设小组3:“在建桥的两年半时间里,茅以升为了监督工程的进度,经常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甚至通过沉箱下水去实地调查,以便及时修正施工规划方案。”从这里我体会到了茅以升修筑钱塘江大桥的艰辛,也看到了他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预设小组4:“然而日寇入侵,战火已经蔓延至浙江,黑暗像笼纱似的把钱塘江桥两岸闷住,难道经过千辛万苦造好的桥,留下给敌人利用?不能,绝对不能!茅以升噙着一双泪眼,难道要亲手将自己建造的大桥炸毁??茅以升站在桥畔的山头,往事浮现,悲喜交加。”从这里我体会到了茅以升内心的悲痛,为了不让日寇入侵,不得不把千辛万苦造好的桥炸毁。
(2)教师追问:从这里你们还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生1:体会到了茅以升还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
预设生2:“12月23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以建成的钱塘江大桥被炸断了!”从这里我仿佛看到了日本鬼子一同掉进了钱塘江里,在江里垂死挣扎的情景。
??
预设生质疑:“茅以升站在桥畔的山头,往事浮现,悲喜交加。”往事浮现些什么?他为什么会悲喜交加呢?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往事浮现是指茅以升回忆他们修建钱塘江大桥时克服重重困难的情景,现在看到大桥修筑成功非常欣慰却又遇到日寇入侵所以悲喜交加。)
??
(3)教师追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茅以升从小立志学造桥的?他为什么要自炸钱塘江大桥呢?后来又什么时候重修建的?
(抽学生起来回答,其他同学相互补充)
(4)教师小结:在中国科技史上,一批批科技精英大量涌现,一批批科技人才层出不穷,他们为人类的进步文明做成了卓越贡献,茅以升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从小就立下志向要学会造桥,最后他建成了规模宏大的钱塘江大桥成了科技之星。
板书:立志 科技之星
2.小组汇报交流《现代散文作家》、《国画艺术大师》
(1)学生根据阅读记录表汇报学习成果:
预设小组1:《现代散文作家》讲的是朱自清上中学时、大学时、工作时“清贫不敌读书乐”的情景,以及参加工之后治学严谨的故事。
预设小组2:《国画艺术大师》主要讲了齐白石从一个“芝木匠”到画坛巨匠的过程,最后成了教授,把自己几十年的绘画创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学生。??
教师相机追问:你是从哪些句子和段落感受到朱自清“清贫不敌读书乐的?”齐白石又是怎样从一个芝木匠到画坛巨匠的?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回答,并作适当的点拨)
(2)这两个故事中的人物成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学生思考回答)
(3)教师小结:朱自清和齐白石小时候家里都非常贫穷,但他们都很勤奋好学,学习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后来朱自清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给我们留下了无
数文笔优美的佳篇,成了文坛巨擘,齐白石则在落寞、潦倒的艰苦条件下一直坚持创作,成了国画艺术大师,文艺名人。
板书: 好学 文坛巨擘 坚持 文艺名人
【通过学生汇报初步感知文本,教师追问深入探究,名人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逐渐清晰起来,他们爱学,乐学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位读者,激发起学生进一步了解名人的愿望。】
三、主题拓展
1.作为名人的他们,无论是在创造惊天的伟业时,还是在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上,都无不具有不平凡的品质,他们或宽容、或执着、或守信、或刻苦、或坚持、或爱国、或爱民,都无不闪现出伟大的人性光辉。
2.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去收集名人名言,你们收集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学生汇报他们收集到的名人名言)
3.老师课件出示准备好的关于勤学、励志的名人名言,让学生一起读。
4.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四位名人的成才故事,但他们只是军政大家、科技之星、文坛巨擘、文艺名人中的一员。下来以后我建议大家去阅读《中国名人成才故事》一书,去阅读更多的名人故事,让我们将名人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附
板书设计:
“名人成才故事”群文阅读
《开国先父》 孙中山
《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茅以升
《现代散文作家》 朱自清
《国画艺术大师》 齐白石民主 军政大家 立志 科技之星 好学 文坛巨擘 坚持 文艺名人
第二篇:群文阅读:名人故事
读读名人故事
议题:读名人故事 ,品人物品质
花园班级:三年级 教学目标:
1、调动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发挥这些故事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
2、对名人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习作能力,让孩子们基本能通过一件事写一个熟悉的人,突出其某一方面的品质。阅读材料:
《“神童”的秘诀》、《爱迪生》、《他从雨中来》、《我们心连心》、《聪明的王戎》 教学准备:PPT,阅读材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孩子们,你们这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告诉我,你一定喜欢读书,尤其是故事书,是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故事来了。但要想看到故事,得先过关(考一考)
二、简单回顾二单元内容(PPT)
本册三单元都学了哪些课文,讲了哪些名人,他们身上都有哪些品质?
指名答,师板书要点。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名人,读他们的故事,追寻他们身上与众不同的品质。板书议题。
三、阅读感悟,分层推进
1、共读《“神童”的秘诀》(PPT)
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体现主人公的什么品质?
2、集体交流(师板书)
3、分小组读
出示快速阅读的方法(PPT)
4、小组合作阅读《聪明的王戎》《爱迪生》《我们心连心》《他从雨中来》
小组交流:(1)文章讲了谁的什么事?体会到他们身上的什么品质?
5、全班交流(师板书)
7、小结故事的共同特点: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突出其某一方面的品质------
四、拓展延伸,启发写作
师:
孩子们,我们学习名人的故事,但我们很少,甚至无法接触到名人,就说说我们身边的你熟悉的人,他们都有哪些品质呢?
生 答,生板书
师:我们也通过一件事来写你熟悉的人,有信心吗?
师:出示PPT(习作提纲填空)
生:写提纲
师指名说思路
四、师小结,并布置作业:认真完成本次习作
板书设计:
名人故事
课题
人物
品质
第三篇:名人故事群文阅读教案
群文阅读 ‚名人故事‛教案
【教学内容】
1.《‚神童‛的秘诀》 2.《我们心连心》
3.《酷爱读书的孙中山》 【教学重点】
1.对名人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搜集书报杂志上的名人故事或人物传记,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及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名人──如同是洒落在人类历史天空中的无数明星,永远闪耀着伟大的人性光辉,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一个航标,一种智慧,激励人们不断前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名人,了解名人故事(课件出示),追寻名人身上与众不同的精神。
二、阅读回顾
1. 老师已经让大家进行了认真的阅读,我想知道大家是怎么阅读的,能把你们的阅读方法告诉我们吗?【学生说,老师板书阅读方法:勾画,批注,讨论……】
2.师:能将课内学到的这些方法用到课外阅读中,非常好!老师还在课前给大家发了同步浏览表,下面就请大家拿出我们课前填写的《同步浏览表》,同桌之间交流、讨论一下。
三、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这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名人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神童‛的秘诀》──勤奋
《我们心连心》──爱国
《酷爱读书的孙中山》──爱书
小结:孩子们读书都非常的认真,也很仔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四、《‚神童‛的秘诀》片段分享
陈毅回答说:‚打圈圈的,是懂得的。打半圈圈的,不太明白,等老师讲明白了,再打圈圈。打黑点的是生字。‛原来陈毅每次听课前,总要把新课先预习一下,把生字和不懂的词句画出来。听课时,他格外留心,再有不懂的地方,便直接向老师提出问题。
毛老师十分高兴地称赞道:‚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今天我总算发现了你学习成绩好的‘秘诀’。人们称赞你是‘神童’,说你聪明,其实更重要的是你勤奋,你真正懂得了‘学问学问,多学多问’的道理!‛
五、《我们心连心》精彩赏析
1.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
2.民族英雄郑成功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用文 中一句原话来回答)3.民族英雄郑成功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来回答)4.民族英雄郑成功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教师小结:郑成功只收土,不收金银是要传达这样的心意──郑成功一行收复台湾只是为了收复祖国的领土,而不是为了贪图台湾人民的钱财,是要和台湾人民一起创造幸福的生活。台湾人民明白郑成功的心意吗?(明白)因为他们彼此之间──心连心。
六、自读回顾《酷爱读书的孙中山》
1.孙中山在英国留学的生活很(),几乎连()的钱都没有了。但他认为买()比买()还重要。
2.第二自然段写他半天都没有听见敲门声,说明他读书特别()。
七、主题拓展
1.作为名人的他们,无论是在创造惊天的伟业时,还是在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上,都无不具有不平凡的品质,他们或勤奋、或爱国、或爱书,都无不闪现出伟大的人性光辉。
下课以后我们多去阅读有关名人的故事,让我们将名人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第四篇:名人成长故事
名人成长故事 林肯的台阶
一个1周岁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轻的妈妈牵着小手来到公园的广场前,要上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了。小男孩却挣脱开妈妈的手,他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妈妈也没有抱他上去的意思。当爬上两个台阶时,他就感到台阶很高,回头瞅一眼妈妈,妈妈没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鼓励。小男孩又抬头向上瞅了瞅,他放弃了让妈妈抱的想法,还是手脚并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脸蛋也累得通红,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脏乎乎的,但他最终爬上去了。年轻的妈妈这才上前拍拍儿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红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第16届总统的林肯。他的母亲便是南希·汉克斯。
林肯的父亲是个农民,家境极为贫穷。林肯断断续续地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1年。但林肯从小就养成了热爱知识、追求学问、善良正直和不畏艰难的好品质。他买不起纸和笔,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写字,用小木棍在地上练字。他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学习,练习讲演。林肯失过业,做过工人,当过律师。他从29岁起,开始竞选议员和总统,前后尝试过11次,失败过9次。在他51岁那年,他终于问鼎白宫,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被马克思称之为“全世界的一位英雄”。母亲南希在林肯9岁那年不幸病故。但毫无疑问,她用坚强而伟大的母爱抚养了林肯,使他勇敢而坚定地走向未来。
不言而喻,人的一生有无数级台阶——生活、学习和工作。如何面对和攀登这些人生之阶?对于孩子,是牵着手、搀扶着上,还是抱着上?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答案。显而易见,如果家长牵着、搀扶着孩子,就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常常把父母当成拐棍而难以自立。如果家长抱着孩子上台阶,把孩子揽在襁褓里,那么,孩子就会成为被“抱大的一代”,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更难立足于社会。平时,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上学接送,晚上陪读,甚至考上大学父母还要跟着做“保姆”。孩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又得父母跑单位,当“职介”„„这样,孩子是很难自立成人大有作为的。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不妨让孩子吃点苦,有“台阶”让他自己爬。这样,孩子也许能“一鼓作气”,攀上光辉的顶点。比尔.盖茨与父母
比尔.盖茨出生于律师和教师之家,这个家庭的大人非常注意小盖茨的智力开发和培养。
盖茨三四岁时,母亲外出总是把盖茨带在身边,当他在学校里向学生讲解西亚图的历史和博物馆的情况时,盖茨总是坐在全班最前面,尽管盖茨是个好动的孩子,但在教室里他表现得比其他学生还要专注、认真。
盖茨从小酷爱读书,尽管他是个儿童,但他喜爱读成人的书。在自己家里,他可以随意翻阅父母的藏书。
他7岁的时候,最喜欢读的书是《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经常几个小时地连续阅读这本大全,一字一词地从头读到尾。小盖茨的父母还尽可能鼓励和提供他各种机会,让他逐渐长大时,父母鼓励他参加童子军的野营活动,小盖茨从与其他孩子的相处中得到了友情的满足。
自从盖茨进湖滨中学那间小计算机房的那一天起,计算机对他就产生了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15岁时,他就为信息公司编写过异常复杂的工资程序。
1973年春,他被哈佛大学接受为学生,他更一发不可收,经常在计算机房通宵达旦地工作。
有好几次,盖茨告诉父母,他想从哈佛退学与他人一道干计算机事业。但父母极力反对儿子开公司,尤其是毕业以前。父母还请了受人尊敬、白手起家的一个著名企业家--斯托姆来说服盖茨打消开公司的念头。斯托姆不但没有劝阻他,反而倾听了这位十几岁孩子的演说后,鼓励他好好干。
1977年盖茨正式退学。他不是厌倦哈佛,而是希望另有远大前程。进80年年代后,IBM开始寻求合作伙伴,在于盖茨交谈了5分钟后,IBM的人认为这是与他们打交道的最出色的人物之一。此后,盖茨为自己写下了更引人注目及有趣的故事。
廖昌永
廖昌永——这一响铛铛的名字,为我们中国人在世界歌唱家中搏得了地位,你可知道他原来是农民的儿子,廖昌永7岁那年,父亲病故了,这对本来就十分贫困的廖昌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上学后,廖昌永渐渐地喜欢上了音乐,他对音乐的最初了解,来自于农村的大喇叭,每天清晨村头电线杆的喇叭里传出的歌声,如同细雨一样,滋润着他那颗热爱音乐的心。从此,廖昌永不放弃任何学习音乐的机会。虽然他也曾失败过,但音乐那优美的旋律一次次漫湿了他枯干的心灵,最终他从阴影中走出来了,成为一个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你一定久仰过著名作家——张海迪的大名吧!她是怎样从一名残疾人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人呢?她是怎么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呢?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吧„„.。
在五岁时,这个只能用画笔来描绘一串串梦想的时候,厄运就无情地降临在他身上,残酷的剥夺了她的自由。她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从此变成了一个残疾儿童,她的美好人生就从此毁灭了吗?不!我们的张海迪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没有沮丧和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圆了她的轮椅梦!
还有许许多多的名人,他们都用自己坚强的毅力战胜了挫折与困难,要知道自强是更珍贵的财富,因为成功是狡猾的,它不会轻易出现在你的面前,他躲在勤奋的背后,他藏在坚强的旁边。“天道酬勤”,意外的收获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要靠自己去创造,去努力。
陈景润:小时候,教授送我一颗明珠
2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
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
他的名字叫做陈景润。
不善言谈,他曾是一个“丑小鸭”
通常,一个先天的聋子目光会特别犀利,一个先天的盲人听觉会十分敏锐,而一个从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欢迎的“丑小鸭”式的人物,常常也会身不由己或者说百般无奈之下穷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万物间重新去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潜能潜质。
你可以说这是被逼的,但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来不少伟人。比如童年时代的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刚满4岁,抗日战争开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烟烧至他的家乡福建,全家人仓皇逃入山区,孩子们进了山区学校。父亲疲于奔波谋生,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母亲是一个劳碌终身的旧式家庭妇女,先后育有12个子女,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6个。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国的老话,“中间小囡轧扁头”,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欢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
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受欢迎、遭人欺负,时时无端挨人打骂。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从不曲意讨饶,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
闭的内向性格。
人总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但陈景润没有。对数字、符号那种天生的热情,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的宝塔,他要寻求突破,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根据自己的特点
充分得到发展的空间。
小小陈景润,自己对自己因材施教着。
一生大幸,小学生邂逅大教授
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除了埋头书卷,他还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引导。毕竟,能给孩子带来最大、最直接和最鲜活的灵感和欢乐的,还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
心灵上迸射出辉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触。
所幸,后来随着家人回到福州,陈景润遇到了他自谓是终身获益匪浅的名师沈元。
沈元是中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教育家,中国航空界的泰斗。他本是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的博士、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1948年回到福州料理家事,正逢战事,只好留在福州母校英华中学暂时任教,而陈景润恰恰就是他任教的那个班上的学生。
大学名教授教幼童,自有他与众不同、出手不凡的一招。针对教学对象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沈元上课,常常结合教学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名题名解,轻而易举地就把那些年幼的学童循循诱入了出神入化的科学世界,激起他们向往科学、学习科学的巨大热情。
比如这一天,沈元教授就兴致勃勃地为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师手遗“珠”,照亮少年奋斗的前程
“我们都知道,在正整数中,2、4、6、8、10......,这些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1、3、5、7、9,等等,则被叫做奇数。还有一种数,它们只能被1和它们自身整除,而不能被其他
整数整除,这种数叫素数。”
像往常一样,整个教室里,寂静地连一根绣花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只有沈教授沉稳浑
厚的嗓音在回响。
“二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中学教师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譬如,6=3+3,12=5+7,18=7+11,24=11+13......反反复复的,哥德巴赫对许许多多的偶数做了成功的测试,由此猜想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 沈教授说到这里,教室里一阵骚动,有趣的数学故事已经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但是,猜想毕竟是猜想,不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就永远只能是猜想。”
这下子轮到小陈景润一阵骚动了。不过是在心里。
该怎样科学论证呢?我长大了行不行呢?他想。
“后来,哥德巴赫写了一封信给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欧勒。欧勒接到信十分来劲儿,几乎是立刻投入到这个有趣的论证过程中去。但是,很可惜,尽管欧勒为此几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却一
直到死也没能为这个猜想作出证明。
”从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二百多年来,曾令许许多多的学界才俊、数坛英杰为之前赴后继,竞相折腰。“
教室里已是一片沸腾,孩子们的好奇心、想像力一下全给调动起来。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而这位皇后头上的皇冠,则是数论,我刚才讲到的哥德巴赫猜想,就
是皇后皇冠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啊!“
沈元一气呵成地讲完了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同学们议论纷纷,很是热闹,内向的陈景润却一声不出,整个人都”痴“了。这个沉静、少言、好冥思苦想的孩子完全被沈元的讲述带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神奇世界。在别的同学啧啧赞叹、但赞叹完了也就完了的时候,他却在一遍一
遍暗自跟自己讲:
”你行吗?你能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吗?“
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黄口小儿。虽然这堂课他们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交流、甚至连交谈都没有,但又的确算得上一次心神之交,因为它奠就了小陈景润一个美丽的理想,一个奋斗的目标,并让他愿意为之奋斗一辈子!
多年以后,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毕业,几年后,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慧眼识中,伯乐相马,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自此,在华罗庚的带领下,陈景润日以继夜地投入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漫长而卓绝的论证过程之中。
1966年,中国数学界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通报》上告知世人,他证明
了(1+2)!
1973年2月,从”文革“浩劫中奋身站起的陈景润再度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其所证明的一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不知道后来沈元教授还能否记得自己当年对这帮孩子们都说了些什么,但陈景润却一直记得,一辈子都那样清晰。
名人成长路
陈景润(1933-1996),当代著名数学家。1950年,仅以高二学历考入厦门大学,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后任研究员。1973年发表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积》。1979年,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问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五篇:名人成长故事2000
乔布斯的奇迹一生
他是一个硅谷传奇,几经沉浮,屹立不倒。
他创造了“苹果”,在事业达到顶峰时被扫地出门,但12年后,他卷土重来带领“苹果”屡屡推出革命性产品,从Mac、iPod、iPhone到iPad。他用近乎完美的消费电子作品,改变了一个时代。
他就是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苹果董事、前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坎坷人生路
他是一个弃儿,养父母都是蓝领,用尽全部积蓄换得了乔布斯六个月正式的大学生活。退学之后,他失去了宿舍睡在朋友房间的地板上,为填饱肚子去捡可以换5美分的可乐罐,在星期天晚上走七英里的路程只为吃一顿免费饭。
即使在这样艰难地境遇里,乔布斯仍然坚持在大学里学习了十八个月。期间他学到了san serif 和serif字体, 学会了怎样才能作出最棒的印刷式样。十年之后,这些东西全被设计进了第一台Mac——第一台使用漂亮印刷字体的电脑。
二十岁的时候,乔布斯开创了苹果公司。经过努力的工作, 十年之后, 这个公司发展到了拥有当时最好的产品、雇员超过四千名、价值超过二十亿的大公司。但就在乔布斯接近而立之年、事业辉煌的时候,他竟被自己创立的公司炒了鱿鱼!“我生命的全部支柱离自己远去, 这真是毁灭性的打击。”
然而乔布斯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在接下来的五年里, 他创立了NeXT和皮克斯公司,皮克斯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用电脑制作的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在后来的一系列运转中,苹果收购了NeXT, 所以乔布斯又回到了苹果公司。乔布斯此前在NeXT发展的技术对苹果后来的复兴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就在乔布斯事业开始迎来“第二春”的时候,厄运再一次降临到了乔布斯的身上——他患上了胰腺癌。在他生命最后的八年时间里,乔布斯并没有消极待死而是“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再次将苹果公司推向了整个电子工业的巅峰。
乔布斯用自己的一生告诉了我们:只要你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热爱你所做的事情,nothing is im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到底应该向乔布斯学习什么
乔布斯将与爱迪生、爱因斯坦一同被世界铭记。——纽约市市长、彭博社创始人迈克〃布隆伯格
苹果失去了一位具有远见卓识和创造力的天才,世界失去了一位神奇的人物。——苹果现任CEO蒂姆〃库克
……
自从乔布斯死后,各种对乔布斯的总结性评论铺天盖地而来,几乎所有的评论都把乔布斯誉为一个引导创新的杰出人才。
从这些评论中,好像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等式: 乔布斯=创新
或者说,有这样一个因果关系: 创新→乔布斯的成功。
其实,这个等式或者这个因果关系都有些误导。乔布斯的成功归根到底不是因为创新:他没有发明电脑;他也没有发明MP3播放器;他也没有发明智能手机;他更没有发明平板电脑。也许,把他和爱迪生和爱因斯坦一起比较不是很合理,因为爱迪生是个发明家,发明创造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东西,而爱因斯坦更是把人类对知识的认知引领到了一个新的领域。
但是,他虽然没有发明电脑,他却把电脑做得更好,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他虽然没有发明MP3播放器,他却把MP3播放器做得更精致,让人爱不释手;他虽然没有发明智能手机,他却把iphone做得更加功能强大并且引领时尚;他虽然没有发明平板电脑,他却把平板电脑做成了老少皆宜、游戏办公皆可的的大玩具。
所以,乔布斯引领苹果成功的真谛不是创新,而是精益求精。用过苹果产品的朋友都应该有同感,所有苹果产品的设计从外观上都很人性化,很结实,很时尚,比竞争对手的产品的设计高出太多。
使用苹果产品,虽然用的是1000美元的笔记本电脑,但一样还是上上网写写文案,或者虽然用的是650美元的手机,但一样还是打打电话发发短信。产品没有创新,只不过是更加精致的产品,给予用户更美妙的体验罢了。
所以说,乔布斯的成功公式更贴切的应该是: 乔布斯=精益求精
或者说,是这样一个因果关系: 精益求精→乔布斯的成功。
乔布斯的成功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实际上并不需要具有与众不同的“创新”能力,如果能够把现有的产品或者服务做得更加“精益求精”,一样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
乔布斯经典语录
1.创新无极限!只要敢想,没有什么不可能,立即跳出思维的框框吧。如果你正处于一个上升的朝阳行业,那么尝试去寻找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更招消费者喜爱、更简洁的商业模式。
2.成功没有捷径。你必须把卓越转变成你身上的一个特质。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天赋、才能、技巧,把其他所有人甩在你后面。高标准严格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将会改变一切的细节上。变得卓越并不艰难——从现在开始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做——你会发现生活将给你惊人的回报。
3.我认为,如果你做了某件事而成果还不错,那么你就应该试着去做其他更好的事情,而不要长时间地沉溺于现有成绩。要搞清楚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4.有些时候,生活会拿起一块砖头向你的脑袋上猛拍一下。不要失去信仰。我很清楚唯一使我一直走下去的,就是我做的事情令我无比钟爱。你需要去找到你所爱的东西。对于工作是如此,对于你的爱人也是如此。
5.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去寻找一个能给你的生命带来意义、价值和让你感觉充实的事业。拥有使命感和目标感才能给生命带来意义、价值和充实。
6.佛教中有一句话:初学者的心态;拥有初学者的心态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初学者的心态正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求知欲、赞叹。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