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唐宋诗之争考究

时间:2019-05-13 07:26: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清代唐宋诗之争考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清代唐宋诗之争考究》。

第一篇:清代唐宋诗之争考究

清代唐宋诗之争考究

摘 要:在我国的诗歌史上,唐宋诗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来有关唐宋诗歌优劣的争论很多,无一定论。本文试图从唐宋诗的虚实、理情、雅俗三方面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清代;唐宋诗;争论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唐朝,它犹如一个艺术的大山横亘在后人的面前,给人一种可望不可及的感觉。唐以后的宋朝,初期的诗人们也只是效仿唐人,并没有跳出唐诗中已有的那些圈圈。至欧阳修、梅尧臣,宋诗的创作开始关注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琐事,逐渐形成自己的诗风;到苏轼、黄庭坚,宋诗更加朝着不同于唐诗的方向发展,尤其是黄庭坚提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诗歌理论,主张从前人的作品中汲取营养,但又要打破前人作诗的各种技巧的束缚,力求自成一家。唐宋诗歌自此走向不同的发展道路。随之而来的有关唐宋诗歌的优劣问题就成为南宋以来诗歌领域争论的焦点话题。为了避免在谈论过程中出现笼统、不细致的问题,本文仅就清朝的唐宋诗歌之争做如下略谈。

清朝的唐宋诗之争大致可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初期,主宋者异军突起,改变了明代“诗必盛唐”的诗学思想,与倡唐者形成鼎力之势;中期,主宋倡唐依旧存在,同时又出现了兼取唐宋的流派,格调派、性灵派、肌理派的加入,使得争论更加可观;后期,主宋者逐渐占据上风,但仍不失反对者。总之,整个清代,有关唐宋诗歌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

那么,他们到底争什么呢?

一、虚实问题

清初的诗人大多是明代遗民,其诗学思想多少受到明代诗学主流的影响,仍力主唐音。明代诗学主流有两大重要命题,其一是,诗“贵情思而轻事实”,明确作者作诗时不必拘泥于真实的景物,只要心领神会即可。其二是,作诗“不可太切”,即我们平常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诗歌创作时,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可以摆脱事实的束缚。王士祯主导的“神韵”说是这时期主唐的代表,其在《池北偶谈》中曾议论:世谓王右丞画雪中芭蕉,其诗亦然。如“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下连用兰陵镇、富春郭、石头城诸地名,皆寥远不相属。大抵古人诗画,只取兴会神到,若刻舟缘木求之,失其指矣。清初的主唐派诗学思想可见一斑。清初主宋者经历了明清过渡时的家国之痛,与宋代尤其是南宋诗人的情感不谋而合,强调诗歌应该反映社会现实,诗歌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流露、表达或形象的写照。黄宗羲不满于明代七子“诗必盛唐”的诗论,在《诗礼?题辞》中提出:“夫诗之道甚大,一人之性情,天下之治乱,皆所藏纳。……盛唐之诗,岂其不佳,然盛唐之平、奇、浓、淡,亦未尝归一,将又何所适从耶? 是故论诗者但当辨其真伪,不当拘以家数。”在斥明人学唐的同时提倡宋诗。

到了清朝中期,格调派、性灵派、肌理派三派争鸣,但由于受当时重考据之风的影响,三家争论的焦点发生了变化。

二、理情问题

格调派标举唐诗,其代表人物沈德潜在《说诗??语》中曾说:“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卷下)又说:“乐府之妙,全在繁音促节。”(卷上)表明在诗歌创作方面必须“原本性情”,但不能像文一样注重铺叙、议论。以袁枚为首的性灵派亦主张抒情,所抒之情范围涉及较广,重心在男女之情。如《小仓山房文集》卷三十《答蕺园论诗书》中记载:“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情所最先,莫如男女,”袁枚的抒情诗对宫体和元白艳情诗都有所继承。此外,为了抗衡其他派别,袁枚提出“天分”之说,旨在为其有失典雅的诗歌创作辩解。尽管袁枚想超越宗唐、宗宋的圈子,但终因诗风近于俳谐,成为非主流诗人。肌理派的代表人物翁方纲继承宋诗的传统,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这与当时重考据的学风是相适应的。正如翁方纲在《复初斋文集》卷四《言志集序》中说的:“为学必以考证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肌理派的主要特征就是把诗当成文来写,注重诗中蕴含的理和实证性,与宋时的江西诗派一脉相承。此外,翁方纲在《石洲诗话》中写到:“唐诗妙境在虚处,宋诗妙境在实处。”再次提出虚实问题。

三、雅俗问题

清后期,诗论逐渐趋向于宋,“同光体”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由于受到考据之风的影响,诗人主宋倾向明显,其中以同光体的作者陈衍为代表。他曾说:“陈太初《简学斋诗存》四卷,《白石山馆手稿》一卷,字皆人人能识之字,句皆人人能造之句,及积字成句,积句成韵,积韵成章,遂无前人已言之意,已写之景,又皆后人欲言之意,欲写之景。”大力赞扬了宋诗对唐诗的改革和超越,从中也可以看出宋诗用字造句俗化的影子。而反对同光体的也不乏其人,张之洞就是其中之一。张之洞评诗力主典雅,这与明代主流诗学是一致的。王锺陵的《文学史新方法论》曾说:“雍正十年,特旨以清真雅正、理法兼备晓谕考官,以为拔文之标准。”张之洞所谓的雅就来源于此。他还曾批判同光体说:“江西魔派不堪吟。”

以上即是清代关于唐宋诗歌争论的三大主要焦点。但这三个焦点问题并不与清朝诗歌分期完全对应,每个分期在主要争论一个问题时也会涉及其他两个,只是关注的侧重不同罢了。

至于争论的原因,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其

一、明清交际之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们倍感家国之痛,与宋朝尤其是南宋诗人的情感不谋而合,因而开始重视宋诗,这就与明代“独尊唐诗”发生了冲突;其

二、清是由满人建立的,为了巩固自己建立的满清王朝,统治者实行残酷的文化高压政策,很多文人不敢发表时论,只能关注前人的著作,重考据的风气逐渐形成。在考据的过程中,清人看到了宋诗的妙处,开始重视宋诗;

三、为了矫正明末七子、公安、竟陵的模?M和空疏学风,而宋诗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唐诗的超越。种种这些都导致唐宋诗歌的争论。

事实上,无论唐诗还是宋诗,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没有必要非得分出个优劣高下,只要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的需要就足够了,如果能够博取众长就更好不过了。

作者简介:

崔强强(1991~),男,河南博爱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

第二篇:漫说唐宋诗

漫说唐宋诗:异同与优劣

作者:董乃斌

近来随意浏览唐宋人诗集和有关资料,偶有所感,稍作条理,述之于后。愚者千虑,或有一得;野人献芹,聊作谈资。亦以求教于广大读者通人也。

唐诗乃中国文化无上瑰宝,是国人永远的骄傲,此殆为全民族之共识。不必追溯得更远,我们这代人应都记得,即在“破四旧”呼声甚嚣尘上,大革文化之命的年代里,就仍有很多人偷偷地吟玩唐诗,年轻的父母也仍会教自己的孩子背诵唐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些或清新淡雅,或深沉多情的诗篇,慰藉着,柔软着,细腻着,丰富着,也美化着人们的灵魂,帮助人们度过那些被无谓斗争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日子。至于今日,在伟大的民族复兴途中,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生活也有更多的余暇,唐诗自然会得到人们更多的喜爱。

中国向有诗国之称。在中国文学中,诗歌起源最早,发达也早,而唐诗则创造了诗史的高峰。中国诗歌为什么恰恰在唐代登上峰巅?文学史家们曾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列举过许多原因,都有道理。概言之,则不妨曰:此乃历史的一种宿命。质言之,悠久漫长的诗歌史发展至此,一切条件均已具备,出现高峰自有其无可避免的必然性。

从诗歌内部言,诗体至唐而齐备,诗法至唐而精严,诗美至唐而璀璨辉煌无以复加。而从外部条件言,则唐诗得天独厚,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空前绝后的崇高地位。皇家、官府重视,科举以诗赋取士,皆是唐诗发展的有利条件。

唐太宗邀虞世南论诗并唱和,武则天亲自为诗歌创作竞赛颁奖,唐明皇率群臣赋诗送张说巡边,唐宣宗作诗哀挽白居易,历来传为佳话。更难得的是唐人下至平民几乎人人懂诗爱诗:“李白游慈恩寺,寺僧用水松牌,刷以吴胶粉,捧乞新诗。”(冯贽《云仙杂记》卷二),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旗亭画壁一较短长,被梨园乐妓奉为“神仙”(薛用弱《集异记》),可证释子歌女对诗人的爱戴;“荆州街子葛清,……自颈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诗(凡刻三十余首)……背上亦能暗记。”(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八)长安歌妓因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大言增价,可见白居易诗在民间被崇拜受欢迎的程度;元“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元《白氏长庆集序》)描绘了唐诗风会之普及;洛阳商人之女、十七岁的柳枝姑娘酷爱文艺,擅长音乐,闻人口诵李商隐《燕台》诗,心领神会爱慕不已,主动提出与商隐约会(李商隐《柳枝诗序》),充分显示唐平民少女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对诗人的热情;王谠《唐语林》卷二载:“衡山五峰,曰紫盖、云密、祝融、天柱、石廪,下人多文词,至于樵夫,往往能言诗。尝有广州幕府夜闻舟中吟曰:„野鹊滩西一棹孤,月光遥接洞庭湖。堪憎回雁峰前过,望断冢山一字无。‟问之,乃其所作也。”可知唐时渔人樵夫皆能诗,且水平不低。此外,还有不少传说,讲到用诗竟能排难解纷,以至明人胡震亨击节感慨:“王毂举生平得意句,市人为之罢殴;李涉赠„相逢莫避‟诗,夜客为之免剽——唐爱诗识诗人何多!”(《唐音癸签》卷二六)

合以上诸例,足以证实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所言其诗流传盛况之可信:“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也足以说明,诗在唐代确实已成为全民言志抒情、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同时也可用来游戏,消闲,愉悦心怀,呈才斗智。唐人生活中到处有诗,唐人简直就生活在诗的氛围之中。正是如此全民性的积极投入,全民都来贡献聪明才智,才

将唐诗推上了诗歌艺术的巅峰。

说到唐诗的根本特色,古人几乎一致的意见是:唐诗主性情。元好问说:“唐贤所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遗山先生文集》卷三七《陶然集序》)杨慎说:“唐人诗主情,去《三百篇》近。”(《升庵诗话》卷八)王士祯说:“唐诗主情,故多蕴藉。”(《带经堂诗话》卷二九)这些自是针对唐诗总体特征的宏观判断。另一方面,唐代诗人众多,身份地位、性格气质各不相同,又加不少人经历曲折,心态屡变,诗风亦往往随之变化,所以,唐诗之风格、色彩极是丰富多样。别说整个唐诗,就是诗圣杜甫一人,平生就创造出多少风格,沉郁顿挫,豪放壮阔,悲怆凄婉,亲切诙谐,幽默多讽,议论风生,乃至玲珑轻倩、晦涩朦胧,可谓色色有之,以致后人认为宋人诗的各种风格各种流派都能在杜甫诗中找到源头。然而研习诗歌史既需细察,更需宏观,故“唐诗主情”以及“宋诗重理”这样就一代诗歌总体风格而作的概括,因为能够涵笼全体,而能得人们的会心与首肯。特别是将它们的总体和主体风格做比较的时候,这样的宏观概括,更有它的必要性和启发意义。

所谓“唐诗主情”,我理解,是说唐诗天真——充满天趣而又真诚,善于倾诉感情,且以倾诉感情(而不是挖掘思想)为创作的根本追求。唐人做诗当然也用心推敲,甚至字斟句酌,也发表议论,甚至也颇富理趣;但与宋人相比,就显得率意而洒脱,心思远不是那么细密深曲了。正如宋人做诗也绝非不用情(否则哪来的诗),但与唐人相比,却显得在炼意修辞上更下功夫,从而使诗意更深刻,诗艺更精微,而天真浑灏之趣则未免减少了些。批评唐诗的人爱说“唐诗浅”。是的,比起许多宋诗来,唐诗确实浅,意浅,语亦浅,它们往往直抒胸臆,写眼前事眼前景,不大掉书袋,较少耍字眼,也较少制造反常拗涩的句式,然而它们却与人心、与口语更为贴近,也更易引起普通人心灵的共鸣。这显然与唐诗属于全民所有这个根本特点颇有关系,这一点不但是宋诗,也是此后任何时代的诗所难以相比的。我们都熟知李白之诗在下层百姓中广为流传,白居易写诗追求“老妪能解”,以及杜甫诗中常有“村夫子气”的情况,不仅唐代最杰出的三大诗人创作“主情”而真诚,其他多数诗人大抵也是如此。唐人得天独厚之处,就在于他们生活在一个诗的时代,人们的心灵被诗占据着,从他们眼中看出去,几乎到处是诗,他们的喜怒哀乐都能够诗化——可也只能用诗的形式来对象化,因为他们还没有宋人那么多抒情叙事的文学工具可用,他们的情感和智慧都集中于诗歌,诗歌成了他们精神生活最主要的方式,也成就了他们精神创造的最大业绩。唐诗的总体特征和发展大势如此,结果中国诗歌就命定地在唐代达到了它的峰巅。在这个无比壮丽、奔腾澎湃的文学洪流中,当然也包含着很多支派、分汊乃至回流,其发展变化也可分为很多段落,其中也就有高潮和低谷,只是这些都不能改变其汹涌向前的总趋势。于是后人发现:好诗大抵已被唐人做尽,诗歌的天地到处是唐人的声音和身影,唐以后的诗歌创作之路该怎么走?这实在是

个历史性的难题。

宋诗存在于高度发达、美轮美奂的唐诗之后,从继承一面看,自有其得天独厚的好处;但从超越一面看,又处于高峰难再的困境。这是一切后来者无法避免的历史命运。不甘步人后尘的宋人,在诗歌创作上不能不左冲右突,另辟蹊径,以继续攀登高峰。

审视文学史不难发现,宋人在抒情叙事和交流思想感情的文学手段方面多所创造,他们发展了词这种适合歌唱的长短句新诗体,发展了说话(小说)这种可供细腻叙事和精细刻画人物形象的新文体,他们手里多了两件功用卓绝、前途无量的文艺利器,他们文艺创造的天地比唐人更为开阔无垠。问题是传统诗体又将如何?因为科举考试科目变更,诗的功利用途减少,宋诗的天时地利均远不及唐诗。但宋人仍然发现诗歌发展并非已至绝境,尤其是格律体中的七言律绝,尚有深挖细凿、精雕细刻的余地。他们就在这些方面狠下功夫,投入大量聪明才智和时间精力。功夫不负苦心人,即使不计词创作的贡献,宋诗仍然堪称与唐诗并列的另一个诗歌高峰。

生活在唐之后的宋人写诗只能从学习、模拟唐诗开始,这并不奇怪,也不丢人。他们尝试过元白体、义山体和姚贾体,学得很用功,也挺像,但寄人篱下,屋下架屋,难以有成。可是,前人的努力绝不白费,时候到了,欧阳修出来振臂一呼,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崛起响应,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等人继承并发扬光大,宋代诗人终于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塑

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新面目。

宋诗究竟以怎样的特色与唐诗分庭抗礼?集中到一点,就是上文已提及、为许多前人所一再强调的:与唐诗之“主情”不同,宋诗以“重理”为特色。

所谓重理,也就是重意,说的是爱在诗中发表意见,张扬思想,阐述道理,而不仅仅是抒情寄慨。诗是离不开“情”的,宋诗绝非“无情”,而是在“情”之外,更加之以“理”,从而形成宋诗“以理引领,情理交融”的特色。当然,“重理”也就要格外重视逻辑,重视修辞,多用典故(包括用事和用前人成言),为了更清晰准确而又更含蓄蕴藉地表达丰富曲折的意思,便不免较多采用散文化句法,所谓宋人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正是指此而言,其实说到底,乃是为了独创,为了有别于唐诗,而不得不然。这样一来,宋诗的主流风格果然呈现出不同于唐诗的面貌,由唐诗的一片天真烂漫,情感外露,变得矜持整饬,高深难测,同时也就拘谨内向起来。拿人来比方,唐诗总的来看像个血气方刚、口无遮拦、敢说敢叫、不惮喜怒形于色的年轻人,宋诗则变为老成持重、含蓄内敛、说话字斟句酌而更富于内涵、更耐人寻味的中年人了。诗风的不同,其实是文化性格差异的一种外在表现,根子是在于唐宋两代国家、社会之时势景况不同。然而就这样,宋诗发掘出了不少新的、为唐诗所没有的意思,创造出许多新的话语和境界,在唐诗之后开凿出一片别具特色的天地。

每个时代的诗歌,从内容上说,总会打上当时生活的印记,想完全洗掉或遮掩此类印痕都难以办到。所以诗歌史真正重要的议题,不是检查诗的内容,而是关注历代诗歌在表现其时代生活时,各自采用了什么独特的方式。以文、以议论和以才学为诗,本是宋诗的特色,是宋诗之与唐诗区别的独到之处,是宋人创造性的突出表现。对此,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自然尽可悉听尊便。但后来竟成了对宋诗的致命批评,成了否定宋诗的口实,理由是这就表明宋人不懂形象思维。其实,形象思维并不是那么神秘的东西,写诗或者其他类型的文学创作,都离不开形象,也就不能不用形象思维。无论主情的唐诗,还是重理重意的宋诗,只要是诗,就都不能不用“象”并且“重象”,说宋人不懂形象思维并不符合实际。

宋人的好诗,是既有意,又有象的,而且也并不乏情。苏轼有些诗很富理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说的是当事人易犯糊涂的道理,但你能说它没有形象吗?又如“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说的是人生短暂无定却到处留痕的哲理,之所以成为传世警句,系因其取象新颖,譬喻贴切。这不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收获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所谓江西诗派一祖(杜甫)以外的三宗,每人都有这种既富形象又阐哲理的佳句佳作。像黄庭坚的《次元明韵寄子由》(其三):“想见苏耽携手仙,青山桑柘冒寒烟。骐堕地思千里,虎豹憎人上九天。风雨极知鸡自晓,雪霜宁与菌争年?何时确论倾樽酒,医得儒生自圣颜?”被后人极口称赞的中间四句,纯然是阐说道理的,大意是说俊才欲报国,恶人偏挡路,相信天总会亮,不必与小人争短长。但这些意思完全是用刻意寻觅而又刻意组成对句的形象比喻来表达,比喻和说理结合得十分妥帖。我们只能说宋人的形象思维有他们的独特之处,却不能认为他们不懂形象思维。刻意地炼意炼句炼字,力图在有限的字数内熔铸更丰富的含义,是黄庭坚、江西诗派,也是众多宋诗的典型特点,是他们区别于许多唐诗的重要特色。像“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其二),“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春雨中”(陈与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都是经刻意经营而于凡常中寓奇警的佳句,最饶宋人意味,也最见宋人功夫,唐人中也许只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和堪与他比美的李商隐才能写出这样凝练浓缩的句子——可是只因杜甫、李商隐在前,黄庭坚们便只能屈居后学的地位。

在诗名比黄庭坚们小得多的,甚至标准理学家的诗中,也不是没有形象思维。朱熹的《读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大家熟悉的,不用说了,就是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阐发厚积薄发、豁然开朗的道理,也是十分精彩。再差一等,像吕本中的《海陵病中五首》(其一):“病知前路资粮少,老觉平生事业非。无数青山隔沧海,与谁同往却同归?”像叶采的《暮春即事》:“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也都是颇具形象性和真情实感的好诗,不能因其含有理趣就否定了它的诗味——当然这诗味是宋理学家而不是唐诗人的,是一种与“春眠不觉晓”“床前明月光”不同的诗味。宋诗的滋味独特别致,就像新鲜而青涩的橄榄,可能有人吃不惯,但是不能就此否定其价值。诗艺上有集大成之誉的清人,就有一部分十分赞赏宋诗,甚至以为借助宋诗能够重振日渐衰落的诗运。可惜他们错估了时代,复古的努力终未成功,但这仍然

不该成为贬低宋诗历史地位的理由。

要说宋人诗中少情,恐怕只能说他们把“情”分了一大块给词。艳情和爱情本是唐诗中很重要的题材,是唐诗很见彩、很吸引人的所在。宋人将其放到词中去表现,而在诗中则多写重大题材,发正大议论,标崇高主旨,从而使宋诗一定程度地淡薄了情味,消减了游戏娱乐色彩。如果我们承认词在本质上也是诗,把宋诗和宋词加在一起来计算,我们无论如何也得不出宋人诗歌少情或宋人不懂形象思维的结论。

但历来文学史往往赞美宋词,而轻慢宋诗。一说起来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谓之“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云云。此说抓住中国文学史文体变迁升沉的某些现象,突出不同时期文坛的主流文体,对文学史作出简洁的概括,有提纲挈领的好处,但也明显地有片面之弊,如若强调过份,比如造成唐惟有诗,而唐以后则无诗之类错觉,就会造成对文学史的莫大误

解,故需清醒对待。

应该说,唐宋诗在诗歌史上基本是双峰对峙的状态,两个高峰一前一后,这不成问题,但是否有高低,又孰高孰低呢?于是便引发了绵延至今的唐宋诗之争。我的看法是,二者各具特色,也各有存在价值。唐宋诗的差别,主要是时代的差别,时代由唐至宋,国家情势、社会生活和各阶层人们(特别是文人士子)的遭际命运都发生了种种变化,有的变化幅度之大,前后不啻有天壤之别。时代的变迁不能不带来诗人心态的演变和关注点的转移,也就不能不导致诗歌内容和情调的种种差异——要求宋人再按唐人的风格和调子继续唱下去,实在是既不合理,也办不到。于是,唐宋诗歌风格总体上显出了颇不相同的色彩,然而本质上是一致的,表现上各有千秋,水平却不相上下,犹如人的长相性格和衣着打扮不同,但归根到底,仍然是人,而且两个都是美人。唐宋诗是前后继承发展的关系,是一幅相映生辉的双美

图。

如上所述,时代——诗人——诗风,像一条链索,前者之变引发后者之变,作为创作主体的诗人在这里起的是核心作用。但诗人是否完全被动,生活在哪个时代便必然或只能写出哪种风格的诗呢?并非如此,每个诗人自身的体性素质不同,这内在因素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决定性力量。对此,钱锺书先生有精彩论述。他在名著《谈艺录》中,一开篇就说:“诗分唐宋,唐诗复分初盛中晚,乃谈艺者之常言。”“余窃谓就诗论诗,正当本体裁以划时期,不必尽与朝政国事之治乱吻合。”(此据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之《谈艺录》增订本,以下所引皆出此本)这是大前提,对诗史、文学史的分期提出了“本体裁以划时期”,即按文学本身的变化为基准的原则。这个问题很大,这里不能多说。具体到唐宋诗,钱先生则云:

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曰唐曰宋,特举大概而言,为称谓之便。非谓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故唐之少陵、昌黎、香山、东野,实唐人之开宋调者;宋之柯山、白石、九僧、四灵,则宋人之有唐音者。这真是发人深省的透彻之论。钱先生的意思是说,人的体格性分——禀性气质不同,导致诗风不同,时代尽管由唐至宋地变,人的禀性才是形成诗风的真正根源,所以唐人不妨写出宋调之诗,而宋人的诗亦可含有唐音。这一从人的因素、从文学内部来究明诗歌风格的观点,很值得重视。只有综览全部中国古代诗歌,涵泳其中,深有体会,又善于宏观概括,才能提出这个打破历史朝代而重划诗歌风格归属、看似不甚周严却极具启发性的观点。请再看钱先生的进一步发挥:

夫人之禀性,各有偏至。发为声诗,高明者近唐,沉潜者近宋,有不期而然者。故自宋以来,历元、明、清,才人辈出,而所作不能出唐宋之范围,皆可分唐宋之畛域。唐以前之汉、魏、六朝,虽浑而未划,蕴而不发,亦未尝不可以此例之。

这席话证明钱先生的确是综观全部中国诗史之后才得出的如上观点,并且认为可以回到诗史中去回溯检验的。其实,如以之来看今日甚为热闹的旧诗创作,除了那些不入流者,凡在水平线以上的,不是仍能大致看到有人近唐、有人近宋的风格差异吗?看破此点,实在是

一件很有趣的事。

人的体格性分是一成不变的吗?当然不是。故钱先生随即进一步指出,人由幼至老,年龄既增,性情可变,故“一集之内,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晚节思虑深沉,乃染宋调”,并举出明人王世贞早年诗风近唐,晚年变为近宋的情况为证。王世贞以外,乃

至今人,似也不乏其例。

钱先生的论述实际上也就从根本上打消了一切唐宋诗优劣论的基础——唐宋诗确有异同,这异同的表现集中在诗歌的风格,而真正的根子则在于人之体格性分(亦即脾性、气质、秉赋、心理之倾向与特点等)之中。人之体格性分有所不同,如前引所谓“高明”、“沉潜”之别,也可如通常所分的“阳刚”、“阴柔”,“内向”、“外向”等等,区别确乎存在,但却不一定是此高彼低的关系。既然人的体格性分无所谓高下,对总体风格不同的唐宋诗强分优劣岂不是也很无谓吗?钱先生之所论不但囊括整个中国诗史,而且拓展至文艺心理学,乃至心理学范畴。文风诗风,归根到底不过是人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征的一种表现、一种客观化、对象化而已。我们研究诗文风格不应止于字面,甚至不应止于作者生活的客观时代,而该努力深入到人的内心,由风格而及人,由人的外在遭际、客观境遇而及于其内心波澜,甚至某些隐秘层次。以此论为指导来研究中国诗史,眼光便易通达开阔,也容易挖掘得更深。诗歌无分唐宋,皆有好有坏,就诗论诗,实事求是评价即可,又何必要以近唐还是近宋来判断它们的优劣呢?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文学院)

第三篇:【唐宋诗之别】

一、感性认识

(一)情与景

李白《洞庭湖》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天南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黄庭坚《题郑防画夹》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二)大与小

王昌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杨万里《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三)写景与说理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也可以引申指以唐朝风格创作的诗。“宋诗”,就其风格而言,是指由欧阳修倡导的,以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为代表,注重议论,具有散文化倾向的诗歌体式。宋诗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自具特色。

唐诗与宋诗,不仅是两个朝代诗歌的总名,而且代表了我国诗歌史上两种诗法和诗歌,两种风格相异的典范。宋诗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变革、创新形成的,与唐诗相比具有鲜明的区别。本文探讨的两者间的区别,主要针对其风格而非时代而言。当然,唐诗与宋诗都博大精深,风格种类非常丰富,在此是从整体风貌上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从总体风格和各自擅长上看,唐诗注重“情”,宋诗侧重“理”。唐诗重情韵,宋诗重思理;唐诗以感性为主,宋诗以理性为主;唐诗讲究情趣,宋诗讲究理趣;唐诗重形象,宋诗重思维;唐诗主要写景抒情,宋诗一般叙事说理。

“诗分唐宋乃风格性分之殊,非朝代之别。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

——钱锺书《谈艺录》

唐诗以写景抒情为主,即便是要叙事说理,也是将其寓情于景之中,因此唐诗读起来给人一种一唱三叹的感觉。而宋诗以叙事说理为主,即便要写景抒情,也是寓理于景,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苏轼《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前诗表现了诗人听闻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后欣喜欲狂的心情,表达了他初闻消息时的惊喜,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以及急于返回家乡的急切心情。全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通过朴实直白的诗句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后诗是宋诗中典型的说理诗,诗人通过上下两联的反问,指出如果只有琴或只有人,都无法弹奏出悦耳动听的乐曲,从而说明了艺术需要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结合,探讨了一个深度的美学问题。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的观察和挖掘,表达他的哲学思考,给人以感悟和启迪。

三、情感:唐诗感情“浓”,宋诗感情“淡”

唐诗感情热烈如火,宋诗感情平淡似水。

“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

——缪钺《诗词散论•宋诗》

唐诗在表达感情方面显得尤为炽烈,有着强烈的张力和感染力,在许多方面都可以变现出来,或纵情于山水,相惜于送别或感慨于历史兴衰,百姓疾苦,感叹于爱情的缠绵悱恻。宋诗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以平淡为美,追求“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平淡而山高水深”的艺术境界。宋诗或平易淡雅,或冷静沉寂,或中和平淡。而唐诗中香草美人、男女情辞,在宋诗中却很少能见到。宋代主要通过词来抒发强烈感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欧阳修《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前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

后诗是作者遭贬谪后所作,诗人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平,故在诗中流露出一定的迷惘寂寞的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悲观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首联隐含了对贬谪的不满和无奈,但颔联又着力刻画了富有生命力的景物;颈联转为沉郁,但尾联又自作宽慰。诗歌的整体风格显得中正平实。

四、风格:唐诗风味“艳”,宋诗风味“雅”

唐诗语言华美,宋诗用词典雅;唐诗风格浓艳,宋诗风格清丽;唐诗读之丰腴,宋诗品之硬瘦。

“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秾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缪钺

《诗词散论•宋诗》

唐朝的诗人往往更多地用一种诗意的眼光看生活,因而即使在平常习见的生活中他们也发现了丰富多彩的美,所以唐诗显得丰腴,以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意象及语言,或者炫丽的色彩给世人带来另一种审美效果。宋诗的风格一般平易,带有强烈的文人和书生气息,风格或清新明丽,清丽典雅;或平淡自然,安闲适意。宋诗更多继承了唐杜甫、白居易、贾岛的风格,没有太多华美辞藻、雕章丽句。

李贺《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林逋《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前诗语言峭丽,构思新奇,独辟蹊径,对乐曲本身,仅用两句略加描摹,而将大量笔墨用来渲染乐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效果,大量的联想、想象和神话传说,使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气息。诗歌传神地再现了乐工李凭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生动地记录下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作者对乐曲有深刻理解,具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后诗从姿态和香气上把倒映在清浅水中的梅花,疏朗淡雅、错落有致的身影表现得淋漓尽致,传神地勾勒出了梅花的姿态和风韵,更有尾联两句“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平淡之中却表现了梅花高洁的品格。全诗整体风格清新明丽,诗人的感情也真挚自然,与梅花的淡雅高洁相互映衬,达到不辨物我的境界。读者体会到的只有幸喜低吟的清雅,而不是喧嚣热闹的奢华。

五、从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上看,唐诗方式“曲”,宋诗方式“直”。

唐诗浑然天成,宋诗巧夺天工;唐诗一体浑成,宋诗屡经雕琢;唐诗委婉含蓄,宋诗径直直白;唐诗多寓情于景,宋诗多即事说理;唐诗多意象,宋诗多议论;唐诗语言诗化,宋诗语言散文化;唐诗多自然意象,宋诗多人文典故;唐诗是诗人之诗,宋诗是学者之诗。

“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玲珑透彻,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

——严羽《沧浪诗话》

唐诗已经达到了天人相半之境地,出招不循定例,在有意无意之间,又如香象渡河,羚羊挂角,有神韵可味,无迹象可循。宋人无此心境,唯有多创新境,求新求异,而多处于有意之间,欲以人巧夺天工。宋诗除雕琢之外,以散文(尤其是古文)手法写诗,多直接表达观点的议论,多用人文典故,以学问入诗。

王维《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黄庭坚《次韵答斌老病起独游乐园》 万事同一机,多虑即禅病。排闷有新诗,忘蹄出兔径。莲花出淤泥,可见嗔喜性。小立近幽香,心与晚色静。

前诗写隐逸生活的情趣,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有韵味,洒脱超然,发人深省。诗人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写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快意,并表示自己对天地间的大道理有所领悟,已经能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全诗写得静雅自然,没有雕琢推敲的痕迹,动于所动,止于可止,没有直接叙述自己对禅理的理解和对隐逸生活的愉悦。

后诗在写法上更为直白,说理也更加透彻。首联采用判断句式,通过直接议论表达对世界和禅理的思考。颔联引用了《庄子 外物》中“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的典故,表达对诗歌形式和内容、语言与思想的看法。颈联引用了《坛经》中“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的典故,表达对修禅修身的见解。尾联用平白朴实的话语烘托出内心宁静、物我合一的境界。全诗充满这一种理趣和书卷气,与王维相比,黄庭坚更喜欢把自己对佛学禅机的见解与读者直接分享交流,而不是“只可会意不可言传”,由读者自己领悟体会。

六、从格调上看,唐诗“高”而宋诗“低”;唐诗取材于“大”,宋诗取材于“小”

唐诗高调,宋诗低调;唐诗恢宏,宋诗精细;唐诗浑厚,宋诗委曲;唐诗博大,宋诗精深;唐诗大气,宋诗秀气;唐诗着眼于风光气象,宋诗取材于生活琐事。

“譬如修园林,唐诗则如叠石凿池,筑亭辟馆;宋诗如亭馆之中,饰以绮疏雕栏;水石之侧,指亦名卉奇葩。譬诸游山水,唐诗则如高峰远望,意气浩然;宋诗则如曲涧寻幽,情境冷峭。”

——缪钺《诗词散论•宋诗》

唐诗充分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高峰繁荣时期的恢弘气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一般带有乐观自信的情绪,读后感到勃勃生气迎面扑来。唐代诗人喜欢取材于大,从大处着眼,表达自己热烈的感情,寄托自己远大的抱负,承载自己浪漫的想象。宋诗则相比风格内敛、收缩,更多体现出一种小家秀气,于细微之处表现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对哲理的思考。宋诗更关注生活,注意细节,体察入微,一般从一件小事入手,引申到哲理禅机,扩展到人生宇宙,精雕细琢,深析透理。

孟浩然《游终南山》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杨万里《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前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终南山景物的描绘,描绘了终南山的雄壮之美、清幽之境,赞美了山居之人的爽直正派,心地坦然。全诗险语惊人,笔力遒劲,气势雄浑,于写景之中寓以深意,言外之意耐人寻味。

后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

七、送始于唐诗相比在题材、意象上的扩展

(一)盛唐时期,诗歌的表现领域显著拓展

1、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战乱民生;“惟歌生民病”

2、孟浩然、王维钟情于山水田园;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3、高适、岑参对边塞行旅情有独钟。高适《燕歌行》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4、时至中晚唐,诗人们将表现的范围延伸到细微隐密的情感深处,延伸到自我生活、世俗生活和外在自然的方方面面。李商隐《月下与君共饮》 楚地空山拂日风,李室厚土对月空。今朝有君兴相同,来日卧马问谁忠。

(二)进入宋代,诗人取材的范围就更广阔了,诗笔无所不包,而较突出的,是在两个方面有相对大的拓展:

1、由于民族矛盾激化,表现抵御侵略、收复失地的爱国主义诗篇急剧增加; 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更为关注诗歌题材的生活化、日常性,多写生活中习见之物或琐屑之事。苏轼《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因此,宋人的诗,比起历来的诗,更接近生活。宋诗这两个题材方面的新特点,既构成与唐诗的差异,也可以视作是对盛唐边塞诗和中唐以来诗歌日益接近生活之总体趋势的合乎逻辑的继承和发展,其间原本是有着紧密的连带关系。

宋人既求新求变,于是天地万物、嬉笑怒骂皆入文章,独辟蹊径。而唐诗中香草美人、男女情辞,在宋诗中却很少能见到;这主要是唐末出现并在宋代发展起来的词,其体裁形式适于言情,故宋人的这类情感大多转注到了词中。

第四篇:读《唐宋诗会意》有感:真诗人当有大怀抱

真诗人当有大怀抱

——读《唐宋诗会意》有感

谢可欣

《唐宋诗会意》,邹金灿著,长春出版社

本文作者简介:谢可欣,召南诗社社员,2017-2018届社长。

认识《唐宋诗会意》的作者邹金灿(字鸿仪,号商木)先生已经有两年。他是我们召南诗社的创社大师兄,在我印象中,一直是个温和儒雅的人。这部著作是诗论,更有淳厚情感。读这本书,更像是和商木师兄本人亲近地交谈。

商木师兄讲解唐宋诗,会圈点一些字句,比如他称赞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的“疑”字运用得巧妙,能够引发读者好奇;又提及苏舜钦“晚泊孤舟古祠下”之“孤”为全诗亮眼之笔。

这本书讲诗,并不拘泥于诗本身,或从谈论一首诗开始,进而讲述诗人身世,再剖析诗人的内心,而其中更蕴涵作者自身的寄托。对于古典诗歌与现实的互照,他更有体悟,行文中并不掩藏这种感受,却以严肃而温和的姿态,对现实发出了感慨。

细读之下,会发现这本书其实是一位诗人多年读诗、写诗的独有体会,一点一滴向我们娓娓道来。作者凭借他博览的积累,从独有的见识角度出发,征引赅博,与我们畅谈开来。书中言语深挚和缓,使我们不觉得隔着纸张和文字,而与作者有太大的距离。

读完这本书,最使人感叹的,是唐宋七百年之间许多诗人独特的性情与高远的怀抱,比如王安石。商木师兄跟我们说过,王安石是他最喜爱的诗人。有一次,他和我们聊天,分别前送给我们的寄语,便是王安石的《送陈靖中舍归武陵》:

知君欲上武陵溪。水自东流人自西。

到日桃花应已谢,想君应不为花迷。

记得师兄当时说,尘世纷乱,但愿我们都能坚守自己,不被乱花迷住双眼,葆有愉悦的心情。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

在《唐宋诗会意》一书里,无论是从谈论的次数,还是从诗歌评价看来,都可看出作者对王安石的尊崇。他认为王安石诗是宋诗的翘楚,其诗“瘦硬雄直”(梁启超语),不事过多修饰,直见诗歌主旨,而气质雄浑刚直。

也许这不是大多数人喜欢的诗歌风格,包括我个人最初读王安石诗,也并没有体会其旨,只看出诗中更多显露的是其作为政治家的气度,比如从《元丰行示德逢》的诗句中,隐隐感受到其抱负及作为主政者对生民的关切。

“大凡思想深刻之人,往往冷峻;心性悲悯之人,容易浮浅。王安石却兼具深刻与悲悯,这极其难得。”这是作者对王安石其人的评价,可见王安石在作者心中的分量。

王安石还有的一面,我是从《示长安君》《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等诗中窥见的。刘熙载《艺概》评论王安石文说:“每言及骨肉之情,酸恻呜咽,语语自肺腑中流出。”此番评价也可推及其诗,世人皆知王安石是有宋一代的政治家,却鲜顾及他面对骨肉别离时“泪染衣襟不自知”的深悲,也就是书里所说“拗相公的深情”,令人动容。

提到苏舜钦的诗句“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商木师兄写道:“这里的孤舟,所指的不仅仅是一艘船,它还表露了一种孤往的人生境况——你或许有许多同道,但在更多的时候,你必须一人前行。这庶几于孟子所谓‘虽千万人吾往矣’,阐述的不只是勇气,还有意念、境界。”

这是书中我最喜欢的段落之一。我相信人总会在某一时刻需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为“我”所认定值得的事去抗争,就算这个路上只有自己一人。而苏舜钦在政治上支持变革、抨击弊政,对现实尖锐的斥责往往为其诗增添力量,亦可见为人的高度决定着作品的高度。

在本书的“剧谈篇”中,更是多以诗人为主角,谈论诗人诗心,使我们可见孟浩然之率真、刘长卿之刚直、小杜之沉慨等。我们在认识到这些诗人独特性情的时候,便知道他们的诗风及气格从何而来。除了天赋才华,上天更把高远的襟抱给了这些诗人,使他们能够创作出令人惊叹的诗篇。太多人身名湮灭在万古江河之中,而诗人却因其作品中流露出的深远情志而不朽。

除了谈论诗艺,这本书更高的价值在于其寄托的内在精神。通过谈论诗人怀抱,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儒家精神的内核,即忠恕仁义等思想,以及对人伦的重视、对现实的进取精神,私以为这是中国文人诗歌的力量所在,作者以此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服膺及坚守之意。

而作者更深层次的理想,便是像徐晋如先生在序言所说的“厚人伦美教化成风俗”。这不是容易的事情,却是古代士人的信念。《周易》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儒家诗教有温柔敦厚的特点,这里的“化”是一个逐渐浸润的过程,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文化陶冶,而不是剧烈的变革。

作者的理想或许显得奢侈,却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高尚”不再被重视的年代,更应有此坚持。

邹金灿按:

这是召南诗社谢可欣同学惠赐的《唐宋诗会意》书评,感谢可欣同学。

文中一些揄扬之词,其实我心里知道,以自己微末的才能,是当不起的。不过,我把这视为同道朋友对我的勉励。

我对王荆公诗的钟爱,还有其他原因,《唐宋诗会意》里未遑多说,且俟他日另行草文细谈。

今年六月,召南诗社举办了第三届“召南杯”诗赛,我忝为评委,全程糊名评选,第三名是这首诗:

梦游蓬莱山

杯里江河应倒悬。紫车一夜玉山巅。

出霄鸟使相斜睨,闭户天阍方晏眠。

独客云行耽绝境,醉魂烟散失多年。

幽思又极人间事,到晓生风更悚然。

当时我给出的评语是:“起笔铮亮人目,前四句有雷声殷耳,惜乎后力不济,略显肤廓。醉魂句生硬。末句湊泊。”

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可欣同学,当时正在读大二。

后来我看到得奖者名单的时候,暗暗吃了一惊。想起自己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正开始发力写诗,然而学力不足,作品质量粗糙,没有一首诗能够留到现在。

可以这样说,我在大二的时候,远没有可欣同学今天的笔力。

这是一位95后同学。

曾几何时,90后在网络上备受各种严苛的批评。

不过,我在与90后的实际接触中,却得到了迥异于传言的认知。

远的不说,在传统文化方面,他们普遍比我们80后功底扎实。这是因为,90后在接受基础教育的时候,身处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里,他们所得到的信息更丰富,也有许多便利的渠道学到真东西。

另外,就追求理想这件事上所展现出的力量感而言,90后比80后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里并不是旨在证明90后比80后优秀,我想说的是,拿出生年代来说事,本身就是一件极不靠谱的事情。

后生可畏。谁说不是呢?

祝福他们。

第五篇: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1《唐宋诗词鉴赏》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唐宋诗教案

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唐宋诗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诵读诗歌,理解诗句含义,把握诗人恰当地运用字词表达情感的方法。

2、体会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吟咏,品味写景诗的韵致,体味诗人寄寓在自然美景中的感情。

2、了解古代诗歌的平仄规律,感受格律诗的形式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通过具体的诗篇,解读古代诗歌的特点。

3、学习诗人运用不同的角度,描写大自然美景的方法,体会写景诗的层次美、意境美以及诗人借景抒情、融情入景、虚实结合的写作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山水风光是诗歌永不衰竭的题材。诗人自由地漫游山川,寄傲林泉,在秀丽的山水风光中,以敏锐的感觉,体察自然的光色韵味,表现高逸冲淡的情趣,向外发现了山水的天然美,向内发现了自己的真性情。通过学习本课,培养热爱自然的兴趣;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审美和鉴赏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掌握鉴赏写景诗的方法,并能学会怎么鉴赏写景诗。

2、了解诗歌中平仄的一些基本常识。教学设想:

1、此课为第一讲,要先介绍唐宋两代诗词的特点,让学生对唐宋两代诗词有所了解。

2、在朗读中领悟诗作的思想情感,在点评中让学生挖掘诗歌特有的魅力。

3、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鉴赏写景诗的方法,并能学会怎么鉴赏写景诗。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的奇葩,是三千年中国古典诗歌桂冠上的两颗明珠。唐诗展现了唐代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反映了唐人开阔爽朗的胸襟和热情豪迈的精神风貌。她那对现实生活的热切关注,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生活美和精神美的礼赞和向往,对丑陋与邪恶的蔑视和抨击,以饱满的情感和悠远的神韵,千百年来不知扣响多少读者的心弦。而宋词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唐诗宋词中包孕着丰富的人生意蕴和情感资源,对生命、生活、亲人以及祖国、故乡的深切热爱和赤诚关怀,是极好的情感教育读本,涵咏吟诵,能使我们认识历史,开阔眼界,感悟人生,丰富情感,抚慰心灵,帮助我们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在浮华喧嚣中返归宁静和淳朴;使我们心中有“爱”——热爱生命,关爱众生。本课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公选课,介绍唐诗宋词的发展概况、重要流派、诗人词人及其代表作品,重点是名家名作欣赏。

二、唐诗空前繁荣

1、数量之多,是空前的。

2、诗人之多,是空前的。

3、题材之广,是空前的。

4、体派之丰,是空前的。

三、宋诗是继唐诗之后又一高峰。

有诗人九千馀人,二十七万余首诗。宋诗最显著的特征:“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四、宋词是宋代标志性的文体。

词在历史上曾被称为“曲”“曲子”“曲子词”“乐府”“长短句”“诗馀”“琴趣外篇”等。直到南宋宁宗嘉定年间,“词”这个名词才正式确定下来。

五、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

六、诗词的风格流派

七、课内诗歌赏析

(一)、赏析《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1、解题:这首诗题目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即广陵)友人之作。桐庐江为浙江流经桐庐县境一段的别称,又名桐江。广陵,即扬州,又称维州。

2、作者:孟浩然(689—740),以字行,名不详,唐代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唐代著名诗人,世称孟襄阳。早年曾在家乡附近的鹿门山隐居读书。25岁至35岁期间,他曾游历东南各地。晚年,为荆州长史张九龄幕僚,不久归隐。孟浩然的一生主要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山水田园成了他诗中的主要题材。他的诗作清幽闲雅,平易自然,在白描中蕴藏着深厚的情感。与王维在诗歌的题材和风格上相近,故后世并称“王孟”。唐代山水田园诗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从初唐到盛唐,孟浩然是第一个大力写山水诗的诗人。

3、疏通文意 山暝听猿愁,(山上的天色已渐渐暗下来,森林里传来阵阵凄厉的猿叫声,非常哀愁。)沧江急夜流。(冰冷的江水急急的奔流而去。)风鸣两岸叶,(今晚留在江边的我,倾听两岸的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月照一孤舟。(天上的月光静静落下,照在我这一艘孤独冷清的小船上。)建德非吾土,(建德并不是我的家乡,只不过是我暂时寄住的地方)维扬忆旧游。(想起了我远在扬州一带的亲朋好友们)还将两行泪,(我和他们的距离是如此遥远,而我也只能将四年的泪水,)遥寄海西头。(借着江水遥遥寄向大海西头的扬州。)

4、探究问题

(1)孟浩然长于写景,那么作者在这首诗中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所见的景物?并体会作者所要表现的意境和所要传达的情绪。

简析:首句写日暮、山深、猿啼。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次句沧江夜流,本来已给舟宿之人一种不平静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急”字,这种不平静的感情,便简直要激荡起来了,它似乎无法控制,而象江水一样急于寻找它的归宿。接下去“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语势趋向自然平缓了。但风不是徐吹轻拂,而是吹得木叶发出鸣声,其急也应该是如同

江水的。有月,应该说也还是一种慰藉,但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诗人的孤寂感,就更加要被触动得厉害了。

明确:诗的前四句是写景,分别就山、水(江)、岸、舟四个方面由远及近依次展开。其描写意象密度很大。仅名词就提到山、猿、江、夜、风、岸、叶、月、舟,意象纷至沓来。(这些意象分两个角度)视角上,以“暝”“夜”“月”渲染山色晦暝、月色朦胧的氛围,衬托心情的黯淡。听角上,以“愁”“急”“鸣”分写猿声、江声、风声,反衬心情的孤独寂寞和动荡不安。

这首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清丽挺拔),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2)诗人何以在宿桐庐江时有这样的感受呢? 明确:“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建德当时为桐庐邻县,这里即指桐庐江流境。维扬,扬州的古称。按照诗人的诉说,一方面是因为此地不是自己的故乡,“虽信美而非吾士”,有独客异乡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怀念扬州的老朋友。这种思乡怀友的情绪,在眼前这特定的环境下,相当强烈,不由得潸(shān)然泪下。他幻想凭着沧江夜流,把自己的两行热泪带向大海,带给在大海西头的扬州旧友。

这种凄恻的感情,如果说只是为了思乡和怀友,恐怕是不够的。孟浩然出游吴越,是他四十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为了排遣苦闷而作长途跋涉的。“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这种漫游,就不免被罩上一种悒悒不欢的情绪。然而在诗中,诗人只淡淡地把“愁”说成是怀友之愁,而没有往更深处去揭示。这可以看作孟浩然写诗“淡”的地方。孟浩然作诗,原是“遇思入咏”,不习惯于攻苦着力的。然而,这样淡一点着笔,对于这首诗却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对于他的老朋友,只要点到这个地步,朋友自会了解。另一方面,如果真把那种求仕失败的心情,说得过于刻露,反而会带来尘俗乃至寒伧的气息,破坏诗所给人的清远的印象。

从这里可以看出本诗的一大艺术特色: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诗人将内心的孤寂清冷融入凄凉的自然景物中,诗中的意象都具有冷色调的特征,体现了诗人因愁而流下“两行泪”,而泪又是因怀念旧友和思乡引发的。

(3)除了感情的表达值得我们注意以外,诗人在用笔上也有笔力轻而淡的特色。全诗读起来只有开头两句“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中的“愁”、“急”二字给人以经营锤炼的感觉,其余即不见有这样的痕迹。特别是后半抒情,更象是脱口而出,跟朋友谈心。但即使是开头的经营,看来也不是追求强刺激,而是为了让后面发展得更自然一些,减少文字上的用力。因为这首诗,根据诗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写不好可能使上下分离,前面是“宿”,下面是“寄”,前后容易失去自然的过渡和联系。而如果在开头不顾及后面,单靠后面来弥补这种联系,肯定会分外显得吃力。现在头一句着一个“愁”字,便为下面作了张本。第二句写沧江夜流,着一“急”字,就暗含“客心悲未央”的感情,并给传泪到扬州的想法提供了根据。同时,从环境写起,写到第四句,出现了“月照一孤舟”,这舟上作客的诗人所面临的环境既然是那样孤寂和清峭,从而生出“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的想法便非常自然了。因此,可以说这首诗后面用笔的轻和淡,跟开头稍稍用了一点力气,是有关系的。没有开头这点代价,后面说不定就要失去浑成和自然。

孟浩然写诗,“遇思入咏”,是在真正有所感时才下笔的。诗兴到时,他也不屑于去深深挖掘,只是用淡淡的笔调把它表现出来。那种不过分冲动的感情,和浑然而就的淡

淡诗笔,正好吻合,韵味弥长。这首诗也表现了这一特色。

5、总结中心思想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助那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主题)

明确:诗歌借助日暮、山深、猿啼、急流、风鸣、冷月、孤舟等意象,表达了一种凄恻的感伤之情,体现了诗人的一种孤独感。

6、拓展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答:(1)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的基调;(2)天高地远,四野空旷,江水清澈,月亮倒影其中,显得离人很近。整个场景,因日暮而昏暗,又因月色而清淡。作者通过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性描绘,显示出诗人的寂寞孤独,将内心深处的愁绪鲜明地展现出来。(意思对即可)

第二课时

(二)、赏析《汉江临眺》

1、解题:这首诗是开元28年(740)王维任殿中侍御史知南选(负责岭南、黔中地区六品以下地方官的选拔),途经湖北襄阳时所作。汉江,即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经湖北襄阳至汉阳流入长江。临眺,登高望远。“临眺”一作“临泛”,则是“临流泛舟”之意。

2、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今山西祁县),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县)。开元九年(721)进士。仕途颇为坎坷,好佛,后来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妇女为题材的诗篇,其主要成就在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写,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其诗意境清幽,色彩鲜明,状物传神。诗中多佛家理趣,故有“诗佛”之称。又兼通音乐,精于绘画,熔诗歌、绘画、音乐、禅理于一炉。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王佑丞集》。

3、疏通文意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汉水流经楚塞,又连接转折入三湘)荆门九派通。(荆门汇合九派支流,与长江相通。)江流天地外,(汉水浩瀚,好像是流到天地之外;)山色有无中。(山色朦胧,远在虚无缥缈之中。)郡邑浮前浦,(沿江的郡邑,恰似浮在水面之上;)波澜动远空。(水天相接的边际,波涛激荡滚动。)襄阳好风日,(襄阳的风景,确实叫人陶醉赞叹;)留醉与山翁。(我愿留在此地,如同常醉的山翁。)

4、探究问题

(1)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这幅画的大背景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明确:“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2)

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简析:“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象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

明确: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3)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简析: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下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起来了。

明确:“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意思对即可)(4)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

简析:“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明确: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5、总结中心思想

诗人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6、艺术特色

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

7、拓展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答: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2)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答: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三)、赏析《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解题:这首诗是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于上元元年(760)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武昌)游庐山时作了这首诗。卢虚舟,字幻真,范阳(今北京西南)人,唐肃宗时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2、作者:李白(701—762),字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唐中宗神龙元年(705)随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25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天宝初供奉翰林,受权贵排挤出京。安史之乱中为永王李璘幕僚,因王室内讧受连累外放夜郎,途中遇赦东还。诗风雄奇豪放,飘逸多致,感情奔放,形象鲜明,语言流畅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同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全集》。

3、疏通文意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我本是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

(唱着风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手里拿着碧玉杖,)朝别黄鹤楼。

(清晨就辞别了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寻访五岳找仙人不畏路程遥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玩。)庐山秀出南斗傍,(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星旁,)屏风九叠云锦张,(九叠云屛就像云锦一样铺展开来,)影落明湖青黛光。(山影在鄱pó阳湖上映出青黑色的光。)金阙前开二峰长,(石门在山前开,香炉峰和双剑锋高耸入云真雄壮,)银河倒挂三石梁。(三叠泉飞泻而下,像银河倒挂一样。)香炉瀑布遥相望,(香炉峰和瀑布遥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曲折回环的山崖、层层叠起的峰峦直插天空。)翠影红霞映朝日,(山色苍翠,红霞映着朝阳,)鸟飞不到吴天长。(鸟迹看不见,只有吴天寥廓苍茫。)登高壮观天地间,(登上高山,满怀豪情让目光驰骋在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大江悠悠东去不回还。)黄云万里动风色,(黄云万里使风光景色为之动,)白波九道流雪山。(九条支流,白波滚滚有如流动的雪山。)好为庐山谣,(心情真好啊,写出这首《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面对庐山,更使我诗兴大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悠闲中,我对着石镜洗净尘世心,)谢公行处苍苔没。(谢公的行迹早就被苍苔填没。)早服还丹无世情,(我早就服下仙丹再没有世俗之情,)琴心三叠道初成。(修炼到了心和气静的境界,可说是学道已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手捧着莲花去朝拜元史天尊。)先期汗漫九垓上,(事先约好天神会面在九天之上,)愿接卢敖游太清。(希望迎接你一起遨游天外仙境。)

4、探究问题

(1)本诗以“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领起全文,接下来用浓墨重彩正面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风光。请分析这一首句与全诗下文的联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把握“诗眼”体会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明确:起句即用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胸襟,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暗示出要象楚狂那样游诸名山去过隐居生活。该句笼罩全篇,很自然地引出畅游庐山的景象。当然,李白是矛盾的。他想兼善天下,却又想遗世独立;他想出将入相,却又想精神自由;他想利用封建统治秩序去实现政治理想,却又蔑视当时存在的秩序;他想通过权贵者的荐拔步入仕途,却又不想摧眉折腰事权贵,使己不得开心颜。他追求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狂放不羁;“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狂”真是李白真实的自我写照,是李白真实的心理表白。“狂”在李白那里没有丝毫的贬义,是一种勇于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力量的象征。

(2)作者在这首诗中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所见的景物?分别从哪些角度描写的?描写了哪些景?描写这些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正面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风光。

②写山景从鸟瞰、仰视两个角度。如:从鸟瞰角度粗绘“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写出庐山的雄奇瑰丽。从仰视角度细描“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写长江登高远眺,以如椽大笔,彩绘长江雄伟气势。

③写庐山抓住“金阙、三石梁、香炉、瀑布”之景。都是庐山绝景。写长江抓住“黄云、白波”等景。

④写庐山之景是突写庐山的雄奇瑰丽。而且还写出它的山势峻高、寥廓无际。写长江突出大自然之美,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气象万千。这大自然之美激发了大诗人的无限诗情:“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作者写这些景表现了他留恋现实,热爱人间风物。

(3)本诗作者除了流露出这种感情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思想感情? 明确:“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这两句是作者发出“人生无常,盛事难再。”李白不禁油然产生寻仙访道思想,希望超脱现实,以求解决内心的矛盾。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这两句表明诗人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以摆脱世俗之情,到那虚幻的神仙世界里。诗人浮想联翩,仿佛随仙人飘飘然凌空而去。“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诗人多么向往这样自由自在的世界

啊。

5、总结中心思想

作者此诗中流露出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既有对儒家孔子的嘲弄,也有对道家的崇信;一方面希望摆脱世情,追求神仙生活,另一方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风物。

6、艺术特色

感情豪放,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

诗的韵律随诗情变化而显得跌宕多姿。开头一段抒怀述志,用尤侯韵,自由舒展,音调平稳徐缓。第二段描写庐山风景,转唐阳韵,音韵较前提高,昂扬而圆润。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删山韵,音响慷慨高亢。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声月没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转换庚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7拓展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峨嵋山月歌》中“思君不见下渝州”的“君”如何理解?

诗中的那“君”,是月。有人认为是指一位友人的,是谬说。前面毫无铺垫,后面忽然跳出一个人来,是何章法?“峨嵋山月歌”,始终不可离月。一夜船行,渝州在望。然而天亮了,月落了。那带着万缕情丝的江中月影何以不见了呢?遗憾!不过,遗憾而已,不是悲伤。(2)、《峨嵋山月歌》中写了几个地名?这样写有何妙处?

二十八个字写出了五个地名:峨嵋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这样写描绘出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连续几个地名一晃而过,使读者恍如也乘了那船。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8、作业:背诵这三首诗

下载清代唐宋诗之争考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代唐宋诗之争考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