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汪国真的诗,美得缤纷烂漫
汪国真的诗,美得缤纷烂漫 [图片]
《送 别 》 送你的时候 正是深秋 我的心象那秋树 无奈飘洒一地 只把寂寞挂在枝头 你的身影是帆 我的目光是河流
多少次 想挽留你 终不能够 因为人世间 难得的是友情
宝贵的是自由
《我愿 》
我愿 我是一本 你没有翻过的书
翻了 就不想放下 我愿 我是一片
你没有见过的风景
见了 就不想离开 我愿 我是一首
你没有听过的乐曲
听了 还想再听 我愿 我是一个 无比瑰丽的梦境 让你永远永远
也走不出
《是
否》
是否 你已把我遗忘
不然为何 杳无音信
天各一方
是否 你已把我珍藏
不然为何 微笑总在装饰我的梦
留下绮丽的幻想
是否 我们有缘
只是源头水尾
难以相见
是否 我们无缘
岁月留给我的将是
愁绪萦怀 寸断肝肠
《嫁给幸福》
有一个未来的目标
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
就像飞向火光的灰蛾
甘愿做烈焰的俘虏
摆动著的是你不停的脚步
飞旋著的是你美丽的流苏
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
谁能说得清
什么是甜 什么是苦
只知道 确定了就义无返顾
要输就输给追求
要嫁就嫁给幸福
《怀
想》
我不知道
是否 还在爱你
如果爱着
为什么 会有那样一次分离
我不知道
是否 早已不再爱你
如果不爱
为什么 记忆没有随着时光
流去
回想你的笑靥
我的心 起伏难平
可恨一切
都已成为过去
只有婆娑的夜晚
一如从前 那样美丽
《假如你不够快乐》
假如你不够快乐
也不要把眉头深锁
人生本来短暂
为什么 还要栽培苦涩
打开尘封的门窗
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
走向生命的原野
让风儿熨平前额
博大可以稀释忧愁
深色能够覆盖浅色
《淡淡的云彩悠悠地游》
爱,不要成为囚
不要为了你的惬意
便取缔了别人的自由
得不到 总是最好的 太多了 又怎能消受
少是愁多也是忧
秋天的江水汨汨地流
淡淡的雾
淡淡的雨
淡淡的云彩悠悠的游
《只要彼此爱过一次》
如果不曾相逢
也许 心绪永远不会沉重
如果真的失之交臂
恐怕一生也不得轻松
一个眼神
便足以让心海 掠过飓风
在贫瘠的土地上
更深地懂得风景
一次远行
便足以憔悴了一颗 羸弱的心
每望一眼秋水微澜
便恨不得 泪水盈盈
死怎能不 从容不迫
爱又怎能 无动于衷
只要彼此爱过一次
就是无憾的人生
《也
许》
也许,永远没有那一天
前程如朝霞般绚烂
也许,永远没有那一天
成功如灯火般辉煌
也许,只能是这样
攀援却达不到峰顶
也许,只能是这样
奔流却掀不起波浪
也许,我们能给予你的
只有一颗
饱经沧桑的心
和满脸风霜
《感
谢》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那凋零的是花》
你的生命正值春光
为什么 我却看到了霜叶的容颜
只因为那面美丽的镜子
打碎了
你的眷恋深深
在梦幻旁 久久盘桓
既然伸出双手
也捧不起水中的月亮
那么让昨日成为回忆
也成为纪念
人生并非只有一处
缤纷烂漫
那凋零的是花
——不是春天
第二篇:汪国真诗读后感
年轻的潮
——纪念汪国真
前言:喜欢某本书,往往是因为喜欢书中的某个人;而喜欢某个人,往往是因为他的某句话曾狠狠的激荡了你的心弦。心弦被某句话重击,往往是因为这句话契合了自己人生的某段时光。
日前汪国真先生英年早逝的消息传来,无数人开始怀念汪先生的为人和诗歌,并赋予其无数的头衔和崇高的声望,我并没有参与到其中。不是我不知道汪先生的成就和对年轻人的影响,也不是我不认同汪先生,而是觉得怀念汪先生最好的方式是认真研读他的作品。所以,我又从旧纸箱中翻出那本破破烂烂的《汪国真诗集》,可是当捧起这本诗集来,我又久久无语,没有翻开一页。
忘记了是什么的机缘让我买这本诗集,大概是因为在某个笔记本上看到了先生的某句诗;也忘了当初是怎么把书翻的破破烂烂的了,大概是手不释卷吧。但诗集里面除了几首经常见到的诗外,其他也忘得差不多了。当我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却感觉是那么的沉重,仿佛我某段人生时光的重量这浓缩在这本诗集上。
那是一段文青的岁月,我如饥似渴的读诵这各种书籍,有古典四大名著等传统经典,也有《读者文摘》等日常杂志,有国外各种名人名著,也有国内小范围流传的武侠言情,这些书籍让我人生的某段时光都充满了文学的色彩,也给我的整个人生添加了一丝文化色彩。而汪先生的诗集也是这一段时期收藏的。
我曾认真研读诗集里面的每一首诗歌,也曾模仿着写了那么几首打油诗,难能可贵的是其中由那么几首还在文学社的学报上发表,这些都是我一生的财富。今天再拿起这本诗集,就着那段时光,咀嚼书中的文华,却另有一种感觉。
“假如你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来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读这首诗了,每每读起,心中依然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感动。在这个频频被廉价的忧伤与深沉击中的时代里,汪国真用他这首简单而有力的一首诗,让我获得一种宝贵的思考的权力。
“双脚磨破,干脆在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更高的山。”当在学习上生活中遇见困难时,每每读到它,心情就会好很多,收起所有的疲惫,所有的茫然,满是自信得朝着未来的方向的前行,不管前方的路多么曲折,我总是告诉自己,未知的精彩总是等着我。当我感叹生活的无奈,命运的幽默时,当我的微笑蒙上一层阴影,当多愁善感的心灵开始默默哭泣,“不是苦恼太多,而是我们的胸怀不够开阔,不是幸福太少,而是我们还不懂如何生活。忧愁时就写一首诗,快乐时就唱一支歌,无论天上掉下来的是什么,生命总是美丽的。”这首诗像一汪清泉,滋养我干枯的双眼和受伤的心灵。
读一本好书,如同品尝一杯美酒,令人如痴如醉,犹如品尝一杯清茶,让人心旷神怡。不同的环境里,读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看到书中精彩之处,就象在品味一杯清香四溢的铁观音,那香味沁人心脾让人久久难以忘怀。读汪国真的诗集我总是有这样的感受,手捧着《汪国真诗集》细细地品味,品读他的人,咀嚼他的诗,不知不觉陶醉于那一汪真诚,那一卷豁达,那一生恬淡。这样的闲暇时光,心情不自觉的就舒畅,欢愉起来了。
对于生命,“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于是我热爱我的生活,无论快乐不快乐,将生活装扮得多姿多彩,学会忘记痛苦,为阳光记性腾出时间。
对于失败和成功,他告诉我“失败并不可怕,因为我们还站在山脚,真正可怕的是成功,因为我们已经站在山巅了。”于是我知道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会正视自己,从心底了解自我。
“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一本好书是一个独特世界,选择一本好书,不仅可以品味一时,更可以受益一生,当我们仔细品味汪国真的世界时,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豁达、飘逸、潇洒、超脱的人生,而这些就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领悟的。
第三篇:悼念汪国真:生活还有诗和远方
悼念汪国真:生活还有诗和远方
悼念汪国真:生活还有诗和远方文/李松林四月的“尾巴”颇不平静。就在人们感叹尼泊尔强震之时,又一个令人悲恸的消息传来:我国著名诗人、画家汪国真因肝癌不治于4月26日凌晨去世,享年59岁。一时间,网站、微博、论坛……满是悼念和哀伤。
毫无疑问,汪国真是当代中国诗坛里耀眼的一颗星。他的离开,是当代中国诗坛乃至整个文坛的巨大损失。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诗歌路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盛极一时,紧接着,一批“后朦胧诗”、“第三代诗”、“第四代诗”也广受欢迎。在随之而来的90年代初,汪国真迎来了属于他的“黄金时代”。今天的诗歌界早有共识:20世纪90年代给人印象最深的文化现象之一,就是“汪国真热”(也即“汪国真现象”)。
在追忆汪国真时,不少好友用“谦逊”“洒脱”“平实”“君子”来形容他,还有什么比这更恰当更美好的评价?热爱生命、直面问题、积极向上、昂扬洒脱,这是一个优秀诗人才有的姿态,也是汪国真离世之所以引起众人哀思的所在。然而,仅以这些来概括汪国真,并不公平也并不足够,认识和感谢汪国真,我们需要重拾他的诗歌,从中感悟他的精神和存在。在《山高路远》中,汪国真喊出了面对生活的态度:“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这句诗激励了无数人。甚至,在2013年10月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被习近平主席引用;在《热爱生命》中,汪国真吐露了其在生命历程中,对触摸梦想和追逐成功的看法:“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首诗也被引入了一些地方的语文教科书中,成为陪伴莘莘学子的必读诗歌;在面对人生和如何快乐的话题时,他在《假如你不够快乐》中除了表态、劝诫外,不忘写下自己的疑问:“假如你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来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而当谈及漫长人生旅途中应当如何认识自身、保持自我,他在《旅程》中告诉人们,“垂下的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汪国真的诗歌,既是临摹他的人生心路历程,也深深刻画和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故事。虽然也有人认为汪国真的诗歌是“心灵鸡汤”,但在那个年代,他的诗歌并不回避生命坎坷、生活烦恼、生存困苦以及人生百态,他总是在积极面对这些宏大人生议题之下的生活琐碎,并试着给出解决问题的“钥匙”和答案。就像他生前寄语年轻诗歌创作者的那样——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不断积累进步。激扬文字而不玩弄辞藻,教人哲理而不“之乎者也”,寻求真理而不脱离现实土壤。你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秀诗人。今天的中国文坛异彩纷呈,诗歌却处于一个较边缘化的地位。有文学批评者甚至认为,“这不是一个写诗的年代”、“这是一个不读诗的年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汪国真的离去,让人开始重新思考文字的意义,重新探寻诗歌的价值,重塑对文学的信仰。这种需求,在一个物欲日益膨胀的社会里,显得更直接也更迫切——毕竟,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林风,媒体评论员,海外网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