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葡萄沟说课稿
《葡萄沟》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葡萄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以及维吾尔老乡的热情好客。课文最后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一热情洋溢的句子作为概括性的结语而结束全文。全文语言朴素、真挚,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教材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本课10个生字,理解并会运用“盛产、茂密、凉棚、五光十 色、展开”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悟结合,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并 背诵第二自然段。
3.情境中激发情感,增强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以上目标是依据三个角度设计的。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当然,在教学中,我会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灵活调整并生成新的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跟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难点:
品读课文中那些充满赞美之情的句子与段落,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因此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感受情感。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强调一些学习习惯 的养成,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创造性,具体教学中,我通过情 景教学法,谈话引导法,朗读感受法引导学生学习,培养他们通过自读学习理解课 文,通过合作学习探究,通过联系实际学会感悟。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葡萄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认识活动的巨大动力。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上课伊始,我以音乐《新疆是个好地方》为背景,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它是——对,葡萄。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葡萄吗?你们知道哪儿的葡萄最好吃吗?在我国西北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有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叫作吐鲁番,在吐鲁番有一个名声最响亮的地方,就叫作葡萄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葡萄沟吧!”这样的导入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起到发挥学生想象力的作用,同时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习字词,感受葡萄沟
学习生字准确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识字方法,所以在这个环节,我会首先让同学们自读课文,在读的时候,要求学生做到眼、口、手、脑四动。我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文读完后,我会让学生分别把自己不认识或读不准音的字、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并写在黑板上。对学生提出来的这些生字新词,我会从音、形、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一一认识和理解。
具体方法有:
1.查字典识字法:我鼓励学生采用查字典的方法自己学习字音,以此培养学生 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2.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法:例如:堡沟
这两个字教学我抓住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指导学生通过分析字 形从而理解字义。
3.趣味比赛识新字,如:蜜
教学中我会说:同学们,我们来进行一下比赛好吗?看谁能用“蜜”字又快又 准确地进行组词,谁组的词多谁就是胜利者。
‘蜜蜂’,嗯,不错。‘甜蜜’,好。哦,你吃过蜜桔,甜吗?„„哦,很甜啊。„„哦,你吃过蜜桃啊,哦,也很甜呀。„„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从这些词语中大家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了吗。对,它们都和一种味道有关,那就是‘甜’。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
4.猜字谜识字法:例如:梯,在“梯”字的学习上,我将转换教学方法,采用猜字谜趣味识字法我设计谜语:弟弟站在木头边。(梯)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前面的识字教学,学生对本课的生 字已经有了完整的把握。因此,在写字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在分析字形的基础上从 笔画入手,具体讲解这个字的写法:具体教学方法有 1,拆字法,例如“疆”字的教
学我将其拆成“一弓藏一土,三横夹二田”。2.比较法,如“蜜”字的教学。“蜜”和“密”,它们的发音相同,字形相似,学生在学习中极易混淆。因此,在教“蜜”字时,我会把“密”和“蜜”放在一起,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清哪些地方是它们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最后,我将让同学们动动小手,将本课学过的生字词写一写,默一默,扫清字词障碍,为下文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篇:《葡萄沟》说课稿
《葡萄沟》说课稿1
《葡萄沟》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6课。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二)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课文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描写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2、教学目标
我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后,为《葡萄沟》第二课时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读悟结合,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③情境中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葡萄沟好在哪,难点是了解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流程
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呢?我紧扣“读”、“悟”二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读,在读中发生感悟,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悟,并巧用多媒体VCD助学生进入良好的意境,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轻松、愉快的对话,获得审美体验。
1、巧用多媒体VCD激趣,初读感悟。
“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课的开头,我用多媒体VCD播放歌曲《新疆好》,学生边欣赏边手舞足蹈。孩子们都问:“新疆是什么样的?”于是我再播放“吐鲁番简介”,生动精彩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他们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地方真好。”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让他们在喜欢的句子或不懂的地方分别作上记号,他们以高涨的热情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巧用多媒体VCD导学,细读领悟。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是靠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我借助多媒体VCD给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再采用双读、小组读、议读、品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象,悟出葡萄沟好之所在。
“吐鲁番的瓜果熟了”的介入让学生看到许多诱人的瓜果,孩子们忍不住发出“真美!”、“真香!”、“真想咬一口!”的赞叹。抓住孩子们的激情,我再采用双读法,让学生读出葡萄沟五月、七八月、九十月有哪些水果,从而知道葡萄是最惹人喜爱的,体会出葡萄沟好,好在水果多而鲜。
我播放“走进葡萄沟”,硕果累累、五光十色的葡萄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欢呼了,有的甚至拍手跳起来。我抓住这个契机说:“作者描绘得更美,想听吗?”孩子们高呼:“想!”我播放“朗读示范 ”,孩子们仔细听着,有的还小声跟着读。我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在四人学习小组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再到班上朗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夸夸葡萄沟。
由于学生没见过阴房,对第三自然段介绍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很难理解,这段我采用议读形式,先质疑再读文。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为什么要制成葡萄干?”“阴房到底是什么样的?”“葡萄干是分几步制成的?”我用多媒体VCD播放“葡萄干的制作”片断,直观形象的制作过程使学生豁然开朗了,也进一步体会到葡萄沟真好。
3、巧用多媒体VCD拓思,品读生悟。
在学生兴趣盎然时,我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回顾全文。屏幕上美丽的景色,晶莹剔透的葡萄,热情好客的维吾尔老乡深深感染了他们。“读出你们最喜欢的句子吧。”我一说完,孩子们满怀激情地读了起来。欣赏中学生拓展了思路,加上品读优美句子,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美景,用“内在的耳”去听作者的心声,领悟到作者对葡萄沟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学生沉浸其中时,我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孩子们创造性的用诗、用画、用歌、用舞、用导游等形式来抒发他们的感情。课在他们的欢笑声中、赞美声中结束。
(四)教学体会
1、理念为统帅,读悟结合,达到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以新课标精神作指导,努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不让学生一开始就听范读,然后有声有色地模仿,而让他们自读自悟,并大力赞赏提出疑问的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关注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关注了他们的独特感受。我特别注重读的重要性,以读代讲,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生感悟,在读中激发情感,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2、巧用多媒体,营造意境,突破教学重点。
这节课我巧用多媒体VCD先演示歌曲《新疆好》和吐鲁番简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用多媒体VCD展现了吐鲁番鲜美的瓜果,葡萄丰收时的喜悦场面和阴房中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带孩子们走进远在新疆的葡萄沟,把静态图文变为动态画面,学生较快突破了重点,理解了难点,最后播放配有动态画面和音乐的课文朗读,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拨动了学生的情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所以,巧用多媒体VCD定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深入探究教材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葡萄沟》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山坡上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第1自然段可作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2生字,积累优美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感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向往新疆,向往葡萄沟。
(三)教学重、难点:
1.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葡萄干是怎样做成的。
二、说教法
直观演示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开放课堂,课外延伸
三、说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中感悟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检测生字。
2、(课件出示)师:老师说一首民谣,大家猜猜说的是什么地方,好吗?“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
(既复习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主学习
1、自学提示。
2、师:下面我们带着问题来听听课文。(课件朗读)
(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交流展示,点评纠偏
1、为什么这个地方叫葡萄沟?它在什么地方呢?
2、同学们,你们从哪儿可以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
(1)第一段:盛产水果,葡萄特别多
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葡萄沟的水果的吗?(时间)
(2)第二段:风景优美(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质疑:葡萄的颜色特别多,为什么作者用了一个五光十色呢?这里为什么不用“五颜六色”而用“五光十色”呢?
点拨:①“五颜六色”只是表现颜色,葡萄成熟了是有许多水分的。
(3)晾房是什么样的?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修。
(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由中心句入手,由总到分,学习课文。)
3.赛读课文,是哪些语句使你喜欢上葡萄沟的?找出来读一读。
(通过朗读呈现景观,感受景色特点和作者的情怀。)
(四)课堂反馈
1、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表现在: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2、我们家乡也有好多著名的特产呢!(课件出示灵宝特产)
河南三门峡有个地方叫__________,那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课文学习情况,学习课文第一段的写作方法,完成语文天地的“笔下生花”)
(五)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去了一个好地方——葡萄沟,葡萄沟盛产水果,景色优美,老乡热情好客,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板书: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个”句号改成叹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其实,不仅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整个新疆都是好地方,牛羊成群,瓜果遍地,随着西部的大开发,新疆会越来越好,相信我们同学以后也一定有机会亲自到美丽的新疆去看看,到美丽的葡萄沟去看看,那么让我们记住这个美丽的地方吧!齐读课题
(再由分到总,整体把握课文。)
(六)板书设计
盛产水果,葡萄特别多
葡萄沟风景优美真是个好地方!
老乡热情好客
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
《葡萄沟》说课稿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葡萄沟》。我说课的内容分为以下六个部分(课件展示)
一、教材分析:(课件展示)
《葡萄沟》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墨描写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以及维吾尔老乡的热情好客。课文最后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一热情洋溢的句子作为概括性的结语而结束全文。全文语言朴素、真挚,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课文虽然篇幅短小,但作者在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掩抑不住的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是它成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好教材。
二、教学目标:(课件展示)
根据本组教材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编排意图、课文本身的特点及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沟、疆”等11个生字,会写“吾、季”等12个生字,理解“盛产、茂密”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品读课文中充满赞美之情的句子与段落,使学生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进而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要说明的是,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在这里只是为了方便陈述才逐条分开的。
三、教学重难点:(课件展示)
为了落实以上的教学目标,结合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品读课文中充满赞美之情的句子与段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法与学法:(课件展示)
1、抓住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充分利用多媒体和识字卡,让学生准确掌握和理解生字新词的音、形、义并学会正确地书写。
2、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在教学中,力求融悟读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等形式为一体,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自主理解的能力。
下面着重谈一谈我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课件展示)
围绕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的特点, 在对教材及教法进行恰当处理的基础上,以识字和朗读为突破口,以感悟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目的,我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课件展示)
上课伊始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很聪明,那么,老师出一道谜语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猜到,好不好?……老师的谜语是:“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哟,有同学已经猜出来……好,你来说。……同学们,他猜得对不对啊?……对,就是葡萄!来,我们鼓励鼓励他。(鼓掌)(简笔画葡萄)。同学们,告诉老师,你们爱吃葡萄吗?……爱吃啊,老师也爱吃。今天呀,老师就带你们到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葡萄沟去参观一下好吗?”
用猜谜语的方法导入新课,即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又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为下面课文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二)学习生字,初识课文:(课件展示)
学习生字准确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识字方法,所以在这个环节,我会首先让同学们自读课文,在读的时候,要求学生做到眼、口、手、脑四动。眼动,就是要求学生看得准,认得清;口动,就是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带感情去朗读课文;手动,就是要求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把那些自己不认识的字、读不准音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划出来;脑动,就是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文章的内容。我提出这样的要求,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文读完后,我会让学生分别把自己不认识或读不准音的字、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并按类别写在黑板上。对学生提出来的这些生字新词,我会从音、形、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一一认识和理解。
字音教学时,我将采用学生查字典的认读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接着,我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的字形,让学生从总体上有所感知。(课件展示)然后我会按照字的不同结构形式用多媒体的方式把它们分别展现出来(左右结构:沟、疆、梯、维、够、碉;上下结构:鲁、番、蜜、吾、堡),(课件展示)利用拆字法和组字法等方法,让学生学习生字。如“够”字和“堡”字。
在学生准确掌握字形的基础上,(课件展示)我会引导学生进一步对字义进行理解。在此环节,我将利用组词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如在理解“蜜”字的字义时:“同学们,我们来进行一下比赛好吗?看谁能用“蜜”字又快又准确地进行组词,谁组的词多谁就是胜利者。好,下面听老师的口令――开始!……好,你来说。……哦,‘蜜蜂’,嗯,不错。……你来讲。……哦,你吃过蜜桔,甜吗?……哦,很甜啊。……哦,你吃过蜜桃啊,哦,也很甜呀。……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我们就来看同学们组的词,看谁第一个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特点。蜜蜂酿的蜜是甜的;蜜桔、蜜桃同学们说了也很甜……哦,这个同学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了。你请说。……哦,它们都和‘甜’有关系。同学们,他说得对吗?……好,对极了!你真肯动脑子!请坐。”
(三)笔画入手,掌握书写方法:(课件展示)
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学生通过对生字词的书写,不但能起到对字音、字形、字义的巩固作用,而且能准确地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正确的笔画笔顺,使学生最终做到书写的流利、正确、美观。
通过在学生充分掌握了字的笔画和基本写法后,我将乘热打铁,让学生们通过字帖描红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印象,把字写得更美观。
在学生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后,我将带领学生走进葡萄沟,领略葡萄沟之美。
(四)初读课文,品味葡萄沟之美:(课件展示)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的读书:
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课文中有些词语,学生读起来会感到陌生,理解起来也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重点展开以下几项教学:一是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语句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读得流利,读出感情。二是让学生提出不易理解的词语,师生一起交流解决,比如“维W尔族”、“茂密”、“五光十色”等。三是让学生提出自己感觉不易读好的语句,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语句。这几个环节的教学是后面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必须要扎实地完成。
在完成以上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我会要求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依次写了什么内容,让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基本感知的基础上,我将为学生示范朗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感受葡萄沟美在什么地方。同学们,葡萄沟美吗?……是的,老师也觉得很美。那么,哪个同学能告诉老师,葡萄沟美在什么地方?……你来说。……噢,那里出产的水果品种多。嗯,你找得真准确!请坐。(板书:水果――品种多)。你来说。……噢,这里出产的葡萄颜色多,十分美丽。你说得真好!请坐。(板书:葡萄――五光十色)。好,你来讲。……这里的维W尔族老乡十分热情好客。嗯,真好。请坐。(板书:老乡――热情好客)。这位同学的手举得真高,好,你来说。……噢,这里的葡萄干也好啊,啊,颜色鲜,味道甜。嗯,不错。请坐。(板书:葡萄干――色鲜味美)。
以上几个环节的设计,都是先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在学生不理解处、有困难处,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
(五)品读句子,体味赞美之情:(课件展示)
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由于他们年龄、知识所限,会有他们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这就需要老师在关键处进行点拨带领他们进行探究,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对句、段的学习也落实到了实处,更好地体会课文中所饱含的思想感情。
如课文中的这些句子:“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W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在这些句子之中,“最喜爱”、“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热情好客”、“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真是个好地方”,都充满了作者无限的赞美的思想感情。如果学生不能在朗读中有感情有重点地把它们朗读出来,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这种思想感情,进而也不能体会到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将有重点的引导学生对这些句子进行朗读练习,让他们充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激发他们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六)延伸拓展,迁移运用:(课件展示)
语文课程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课文本身所具有的知识,也不仅只是为了通过课文所具有的情感来感染学生,还在于通过课堂的延伸、拓展,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之中,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动口能力。为此,在这一教学环节,我将激励大家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家乡那里最美,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口头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课件展示)
葡萄―― 五光十色
老乡―― 热情好客 好地方
葡萄干――色鲜味美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我的板书简洁明了,条理性强,突出了教学重点,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品质,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葡萄沟》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本篇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四个内容:一、葡萄沟盛产水果。二、葡萄沟景色美丽、独特。三、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好客。四、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色鲜、粒大、味甜,非常有名。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盛产、茂密、凉棚、五光十色、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什么地方。
四、教学方法
一、教法: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边朗读,边理解。
二、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教学流程
一、在导入新课中走近葡萄沟
1、教师首先板书“葡萄”一词,指导学生认清字形读准这个轻声词后,完整课题板书“沟”,葡萄是一种水果,葡萄沟呢?聪明的学生理解葡萄沟是一个地名,因为课题中的“沟”,我们常说“山沟沟”“水沟”就表示地名。
2、葡萄沟在哪里呢?出示语句: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学生一:葡萄沟在新疆。学生二:葡萄沟在吐鲁番。学生三: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说的都没错,哪位同学说的让大家听了更明白?是呀,第三位同学讲的更明白,中国有个省份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个地方叫——吐鲁番,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3、教师乘机设疑:那么一个小小的地方,是什么值得一写呢?
二、在初读课文中走进葡萄沟
1、快把书打开,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去认认真真读课文吧。(学生带着“那么一个小小的地方,是什么值得一写呢?”这个问题走进文本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又通过检查生字新词、选自己想读的小节朗读,读准字音,学生从一开始的“走近葡萄沟”到了“走进了葡萄沟”)
2、大家读过课文了,谁能告诉大家,那么一个小小的地方,为什么值得一写呢?
3、过渡:是呀,那里的葡萄太棒了,那里的人们太好客了,现在你们最想读哪一节?(第二节)
三、在细读课文中欣赏葡萄园
1、你知道这个小节有几句话吗?有哪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看看哪几句是写夏天的?哪几句是写秋天的景色的呢?(夏天和秋天、这时候)这时候指什么时候啊?自己读一读。(秋季)
2、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理解“山坡、梯田”。(梯田是沿着山坡开辟的一级一级的农田)
3、根据学生的回答,理解“茂密、一个个”
(1)怎么样才算茂密呢?看文,层层叠叠向四面展开的样子就是茂密,理解“茂密”。
(2)看到了许许许多的绿叶,像凉棚,看到了多少凉棚,一个两个还是看到了几个凉棚?(一个个)老师查过资料,夏天那里天气太热,最高温度达到了49度。闷热的夏天,想象新疆的小朋友可在“凉棚”下干什么?老人们呢?
(3)朗读指导。闭上眼睛,让我们大家赶快钻进凉棚去
(4)、到了秋季,葡萄丰收了!哎呀,有几种颜色啊?这么多颜色的葡萄你都见过吗?认识哪种颜色的葡萄?让孩子认识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读)读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这里一连4个顿号的作用。
(5)这么多颜色,可以同什么词来形容呢?“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可以换吗?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4、往下读,你还能读懂什么?(老乡的热情)哪里看出老乡的热情呀?(准:一定;最甜;吃个够)
5、朗读
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带着感受读课文)。
六、说效果
本课应用了互动式教学模式,从而使教师爱教、会教、善教,促使学生爱学、会学、善学。在本课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通过生生互动自己就可以解决,对于学生的难点则通过师生互动来解决。
《葡萄沟》说课稿5
一、说教材
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盛产、茂密、凉棚、五光十色、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理解并掌握句子跟句子之间的连接方法——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并能自我体会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节。
二、说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句子跟句子之间的连接方法——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2、准确领会第二自然段的词句,并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两点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即文章的第二节。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是由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完成上述基本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读可以显形,读可以激趣,可以动情,可以启智,可以育人。因此在本课时的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益知、怡情,发展语言和能力。
新课程导引的新课堂,其本质特征在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又是道德主体、审美主体。一句话,他们应当是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而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离开了自主的、具体的、感性的学习活动,学生是无法获得主体地位,也不能发挥主体作用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自主选择作业方式,自读自悟,自己观察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教学第一板块:在导入新课中走近葡萄沟
学生一:(葡萄沟在新疆。)学生二:(葡萄沟在吐鲁番。)学生三:(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说的都没错,哪位同学说的让大家听了更明白?
二、教学第二板块:在初读课文中走进葡萄沟
过渡:是呀,那里的葡萄太棒了,那里的人们太好客了,现在你们最想读哪一节?(第二节)
1、那好,自己赶快去读第二节吧,想想你能读懂些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畅谈)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你知道这个小节有几句话吗?有哪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看看哪几句是写夏天的?哪几句是写秋天的景色的呢?(夏天和秋天、这时候)这时候指什么时候啊?自己读一读。(秋季)
(2)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看图理解“山坡、梯田”。(梯田是沿着山坡开辟的一级一级的农田。)
2、葡萄沟的夏季和秋季,你更喜欢哪个季节?再读一读第二小节,自己选择喜欢的季节,多读几遍,边读边想直到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图画、电影再停下来,好吗?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是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但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教师的显性(定形的)教学设计与学生主体学习、自主发展的冲突和矛盾。因此,在此我设计了隐性设计,学生喜欢夏季则先学第二句,若学生喜欢先学秋季的,则先学第三四句,以此作为课堂调节手段去调适和引导学生的主体行为。)
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景色?
A夏季(你看见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理解“茂密、一个个”
(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
(1)怎么样才算茂密呢?(老师贴几片叶子,再由学生上前继续)对,这样层层叠叠向四面展开的样子就是茂密。再看图,理解“茂密”。你能做一个枝叶向四面展开的样子吗?
(只有把文字所描述的场景还原、再现,把教师、教材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在一种相似的和谐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知识产生共鸣。让学生自己来贴一贴叶子,用手做一做向四面展开的样子,将“茂密”二字还原成具体的画面,形象地理解“茂密”即是表示枝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
(2)(看到了许许许多的绿叶,像凉棚)看到了多少凉棚,一个两个还是……看到了几个凉棚?(一个个)
想象:老师查过资料,夏天那里天气太热,最高温度达到了49度。闷热的夏天,新疆的小朋友可在“凉棚”下干什么?老人们呢?
一个个凉棚拦住了阳光,给你什么感觉?能读出凉爽的感觉吗?
同桌准备——指名读
站在这茂密的树下,你想到了什么?那茂密的预示着什么吗?现在树叶茂密,以后呢?是啊,秋季的葡萄一定会大丰收的。那么这一个个凉棚呢?这叶子、这凉棚,带着一种希望,有着希望之美,你能读出来吗?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怎么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呢?依照教师的讲,即逐段地作烦琐的内容分析,还是让学生多读熟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听懂和读懂的意义是不大一样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论家刘勰说得好: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让学后反复地读,在多读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逐步了解葡萄枝叶的茂密,感受葡萄沟夏季景色的美丽,更在读中感悟到秋季葡萄丰收的期待、希望。)
B、到了秋季,葡萄果然丰收了!老师为什么要用果然?快抬头看看葡萄架透过茂密的枝叶你从哪儿发现葡萄成熟了!(若学生先说秋季,则如此引导:为什么喜欢秋季啊?)
(1)唉呀,有几种颜色啊?这么多颜色的葡萄你都见过吗?认识哪种颜色的葡萄?(课件出示)让孩子认识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读)读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这里一连4个顿号的作用。
(许多葡萄的品种是我们这些学生所没有见过的。通过课件,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亲眼目睹大家所陌生的甚至是从没见过的白葡萄、紫葡萄等。)
(2)这么多颜色,可以同什么词来形容呢?“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可以换吗?看图,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出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读)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通过两幅直观的图片,浅显易懂地理解了“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的区别,让语言文字训练不露痕迹。)
(3)“一大串一大串”,一大串一大串是不是只有两串啊?(读)
比较:
{葡萄一串一串挂在绿叶底下}
{葡萄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
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再看看,像什么呀?(一个个玛瑙)(一颗颗宝石)(一颗颗珍珠)(一颗颗明珠)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3、往下读,你还能读懂什么?(老乡的热情)哪里看出老乡的热情呀?
(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这不仅是因为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而且有角色效应的作用。当了角色,孩子就由“本角色”我——一个小学生为“他角色”——维吾尔人老乡,那种新异、好奇心,使孩子激动不已。)
4、朗读
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带着感受读课文)
三、教学第三板块:在朗读中赞美葡萄沟同时理解构段方式
葡萄沟盛产水果,景色美丽,老乡热情好客,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捧起书来,老师和大家分句子读第两节,再一次赞美赞美那里的葡萄,那里的老乡,怎么样?
趁热打铁,围绕本课教学重点,我设计既有准对性又有开放性迁移模仿作业,并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题来先说后写,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习能力。
我们家乡—象山出产的水果可多了,五月有,六月有,七八月有,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成熟了。
阳春三月
夏天
秋高气爽的时候。要是这时候您到我的家乡——象山来,我。
《葡萄沟》说课稿6
一、说教材
《葡萄沟》是浙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试用)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三个内容:一、葡萄沟盛产水果。那里不仅有人们最喜爱的葡萄,还有杏子、香梨、蜜桃、沙果等(第一自然段);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色鲜、粒大、味甜,非常有名(第三自然段)。二、葡萄沟景色美丽、独特。夏季,种在梯田里的葡萄长出了茂密的枝叶,山坡上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秋天,葡萄成熟了,五光十色的葡萄一串串地挂在绿叶底下,十分美丽(第二自然段)。三、葡萄沟不仅物产丰富、景色美丽,而且那里的人也特别好。淳朴的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好客,当葡萄成熟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拿出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再从整个单元来看,理解掌握句子跟句子之间的连接方法——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第二自然段。如果说《家乡的秋白梨》的第二自然段是个标准的按时间顺序写的段的话,那么这一段就是一个“不标准”的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这一段共有4句。第一句写葡萄的种植地点,从第2句开始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分别写了夏季和秋季,葡萄成长和成熟时的情况;第4句写在葡萄成熟的日子里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的表现。文章的难点也在第二自然段,要准确领会第二自然段的词句,并体会其中的情感。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学生特点和课标的要求,我把本课分为三课时进行教学,并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通过虚拟的情境中理解课文,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3、运用角色扮演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二、说教法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是由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完成上述基本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读可以显形,读可以激趣,可以动情,可以启智,可以育人。因此在本课时的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益知、怡情,发展语言和能力。
2、创设情境,角色表演
一般的表演活动是排演成熟后的成果展示,而课堂表演不一样,表演的过程也就是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会情感并如何“形诸于外”的排演过程。正是课堂表演的这种动态生成,才使得它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即表演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一种深读课文,感受语言含义,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情操的手段。在本节课中,请师生分别扮演游客和老乡,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
3、开放课堂,课外延伸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在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在课前请学生搜集有关于葡萄沟的资料,课内请学生提取教师提供的关于梯田、荫房的信息,观察葡萄干时引导常识课中所要掌握的观察方法,课后请学生给维吾尔族老乡写写信,请学生写游记……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务。
三、说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新课程导引的新课堂,其本质特征在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又是道德主体、审美主体。一句话,他们应当是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而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离开了自主的、具体的、感性的学习活动,学生是无法获得主体地位,也不能发挥主体作用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自主选择作业方式,自读自悟,自己观察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九、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师领读)既然人们喜爱葡萄,那么我们也去葡萄沟玩一玩好不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玩是小孩子的天性,以去葡萄沟玩一玩引起小朋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第二板块
1、葡萄沟什么时候的景色呢最吸引人呢?快把书打开,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小节,想想你能读懂些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畅谈)
(读是个性行的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你知道这个小节有几句话吗?有哪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看看哪几句是写夏天的?哪几句是写秋天的景色的呢?(夏天和秋天、这时候)这时候指什么时候啊?自己读一读。(秋季)
(2)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看图理解“山坡、梯田”。(梯田是沿着山坡开辟的一级一级的农田。)
2、葡萄沟的夏季和秋季,你更喜欢哪个季节?再读一读第二小节,自己选择喜欢的季节,多读几遍,边读边想直到把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图画、电影再停下来,好吗?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是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但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教师的显性(定形的)教学设计与学生主体学习、自主发展的冲突和矛盾。因此,在此我设计了隐性设计,学生喜欢夏季则先学第二句,若学生喜欢先学秋季的,则先学第三四句,以此作为课堂调节手段去调适和引导学生的主体行为。)
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景色?
A夏季(你看见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理解茂密、一个个
(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
(1)怎么样才算茂密呢?(老师贴几片叶子,再由学生上前继续)对,这样层层叠叠的样子就是茂密。再看图,理解“茂密”。
(只有把文字所描述的场景还原、再现,把教师、教材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在一种相似的和谐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知识产生共鸣。让学生自己来贴一贴叶子,将“茂密”二字还原成具体的画面,形象地理解“茂密”即是表示枝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
(2)(看到了许许许多的绿叶,像凉棚)看到了多少凉棚,一个两个还是……看到了几个凉棚?(一个个)
(3)朗读指导
赶快钻进去感觉如何?(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指名读
老师查过资料,那里天气太热,最高温度达到了49度。这时候,你最想怎么样?一个个凉棚拦住了阳光,给你什么感觉?能读凉爽的感觉吗?
同桌准备——指名读
站在这茂密的树下,你想到了什么?那茂密的预示着什么吗?现在树叶茂密,以后呢?是啊,秋季的葡萄一定会大丰收的。那么这一个个凉棚呢?这叶子、这凉棚,带着一种希望,有着希望之美,你能读出来吗?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怎么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呢?依照教师的讲,即逐段地作烦琐的内容分析,还是让学生多读熟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听懂和读懂的意义是不大一样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论家刘勰说得好: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让学后反复地读,在多读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逐步了解葡萄枝叶的茂密,感受葡萄沟夏季景色的美丽,更在读中感悟到秋季葡萄丰收的期待、希望。)
B、到了秋季,葡萄果然丰收了!老师为什么要用果然?快抬头看看葡萄架透过茂密的枝叶你从哪儿发现葡萄成熟了!(若学生先说秋季,则如此引导:为什么喜欢秋季啊?)
(1)唉呀,有几种颜色啊?这么多颜色的葡萄你都见过吗?认识哪种颜色的葡萄?(课件出示)让孩子认识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读)
(许多葡萄的品种是我们这些学生所没有见过的。通过课件,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亲眼目睹大家所陌生的甚至是从没见过的白葡萄、紫葡萄等。)
(2)这么多颜色,可以同什么词来形容呢?“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可以换吗?看图,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出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读)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通过两幅直观的图片,浅显易懂地理解了“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的区别,让语言文字训练不露痕迹。)
(3)“一大串一大串”,一大串一大串是不是只有两串啊?(读)
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3、我好像看到了那五光十色的葡萄了,真想摘下那新鲜的葡萄,好好地吃个痛快,新疆老乡来了!你猜,他会让我们吃吗?为什么?(准:一定;最甜;吃个够)他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老师扮演游客,学生扮演老乡,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这不仅是因为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而且有角色效应的作用。当了角色,孩子就由“本角色”我——一个小学生为“他角色”——维吾尔族老乡,那种新异、好奇心,使孩子激动不已。)
4、朗读
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带着感受读课文)
三、教学第三板块
1、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荫房看看,荫房是什么样。这么多葡萄,老乡们是怎么处理的?(读课文,再讲一讲,可以创造语言,只要意思对即可。)荫房看到过吗?葡萄干怎么制成的?
(荫房是用泥土砌成了的一个有许许多多方孔的四四方方的房子。葡萄成熟以后,人们就把成串成串的葡萄挂在荫房里,关上门,不让它们淋雨晒太阳。由于葡萄沟就在火焰山附近,造成了葡萄沟干热又多风。荫房里的葡萄经过四十多天,就能变成葡萄干了!)
2、观察、品尝葡萄干。
观察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怎么观察呢?看,闻,尝,捏……(让学生观察、品尝后发表意见,把感受到的讲讲。根据学生的感悟书:色鲜味甜)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并不单纯是一门学科,它是人类生活的浓缩。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是现代课程改革的趁势,特级教师沈大安如是说。这一环节,让学生观察葡萄,可以形象、生动地感受到葡萄沟的葡萄干的色鲜味甜粒大,同时也在观察地过程中知道观察的方法有很多种:看、听、闻、尝、捏……教给观察的方法,学会观察,一举多得。)
1、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觉葡萄的甜。
2、葡萄干这么好吃,世界各国的游客想学着葡萄沟的制作方法做葡萄干,可是他们没有这样的地理环境,都没能成功。所以中国葡萄沟的葡萄干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读出自豪。)
四、教学第四板块
葡萄沟盛产水果,景色美丽,老乡热情好客,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板书: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个”句号改成叹号)没有发言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五、拓展训练。
现在我们到葡萄沟游玩一一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感受。我们学校刚刚在暑假成立了一个网站,里面有我们学校每个班的同学展现自己作品的地方,叫班级风采,我们三二班也有!
能不能把你的感受想法,写下来,画下来,唱下来,我们把它放到我们的网上,让所有的老师、同学看看我们三二班的风采,为我们三二班争光?你准备怎么办呢?写作不错的,可以写一段话夸夸葡萄沟,做做广告,也可以写封信给维吾尔族老乡;画画不错的,可以画下你看到的;唱歌不错的,可以自己写写歌词,来唱一唱,郭老师帮你录下来,再传上去;只要你想得到的都行。
(趁热打铁,开放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方式,来写一写唱一唱画一画自己对葡萄沟一行的感受,想法。又将作业与学校网站给联系起来,在学校网站上发表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在成就感,同时让学生为学校建设出一份力,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五、板书设计
盛产水果
葡好
景色美丽
萄地
老乡热情好客
沟方
《葡萄沟》说课稿7
一、说教材
《葡萄沟》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篇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四个内容:1.葡萄沟盛产水果。2.葡萄沟景色美丽、独特。3.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好客。4.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色鲜、味甜,非常有名。使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对那里产生喜爱之情。进而爱祖国,爱家乡。
二、说学情
新疆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既遥远又陌生,同时又充满着好奇和向往。孩子渴望了解那里,对教材中的许多地方充满了好奇,他们想知道:“葡萄沟在哪里?”;“梯田是什么样的?”;“荫房是什么样子的?”;“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诸多问题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解说就能解决的,即使是,那也必将是枯燥和无趣的。
为上好这一课,切实让学生喜欢教材、被教材所感染,就一定要在教学方法上多思考,采用一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接受水平的教学形式来切实解决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本班学生经过学习,已具备一些初步的识字能力和阅读水平,但自主感悟的能力较差,体会语言的表达技巧和体会文章的意境美是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另外他们的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11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初步感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向往新疆,向往葡萄沟。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生字。
2、初步.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五、说教法
直观演示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开放课堂,课外延伸
六、说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中感悟
七、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学习了第9课,我们知道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一个同样非常吸引人的地方去做客。去前,我们先听听那个地方人们对家乡的赞歌。
2、播放音乐《我们新疆好地方》。
(1)你们知道这首歌唱得是什么地方吗?
(2)通过这首歌你觉得新疆怎么样?
3、今天我们就走进新疆,来认识新疆的一个地方---葡萄沟。板书课题:葡萄沟
4、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那葡萄沟为什么那么吸引人呢?课文会告诉你的。现在大家就来读读课文吧。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想办法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对比检查自己的读音是否准确。
3、检查识字
小黑板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检查自学情况。
沟疆鲁番蜜梯维吾够碉堡
(1)同桌互相读评
(2)指名读
(3)开火车读
3、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新疆吐鲁番梯田维吾尔族碉堡秋季留着杏子茂密蜜桃山坡搭起摘下钉着吃个够好客水分
(1)指名读
(2)看图对照读词语认识“梯田”和“碉堡”
(三)再读课文,粗知课意,初步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1、学生朗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在课文中的所在的句子。
2、你最喜欢哪句?自己朗读。
3、学生汇报喜欢的句子,教师指导朗读。
4、你觉得葡萄沟这个地方怎么样?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学会的12个字
吾季留杏密蜜坡搭摘钉沟够
2、教师:大家看,这是本课要求书写的12个字,谁能读一读?
3、找学生读一读
4、仔细观察,这些要写的字有什么特点?
5、谁能说说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6、学生讨论,汇报,教师总结。
上下结构的字每个部分都要写的扁一些,左右结构的每个字都要写的瘦长一些。
7、上下结构的字有长的相像的吗?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密蜜)学生思考,互相介绍记住方法。
8、教师范写“密、蜜”,边写边提示:注意,中间的卧钩不要写成竖弯钩。
9、请大家写写这两个字,展示学生写的字,评价写的怎么样。
10、学生讨论写其它的字注意什么,学生自己书写两个,师生共评,然后学生再写一个,找出自己的进步。
11、学生书写其余的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作业
书写课后“我会写”。
《葡萄沟》说课稿8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葡萄沟》,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知识树出示说课的三个板块: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落实编者意图应该是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分析、解读教材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之一。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葡萄沟》是安排在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这是对一年级下册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训练点的巩固与提升。”本课在“五光十色”一词的理解上,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义。这种阅读方法可以促进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是本单元的另一个重点。本单元以写景的文章为主,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葡萄沟》课后安排了仿写的练习和背诵的片段。
从课文内容上来看,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葡萄沟的地理位置,按时间顺序写了从初夏到秋天葡萄沟出产的各种水果,最后落在“最喜爱的葡萄”上,突出本文叙述的中心,自然引出下文。第二自然段讲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很多。先讲葡萄的生长环境,接着讲长得枝繁叶茂。再讲葡萄成熟后五光十色。最后讲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前三句按照从种到收的时间顺序,描写了葡萄沟美丽的景象;用比喻形象描写葡萄枝叶的茂盛;列举不同的颜色,表现葡萄品种多样。第四句点出这里不仅景色美,人也美。第三自然段讲怎么制作葡萄干。先讲收下来的葡萄运到阴房,接着讲阴房的样子,再讲葡萄干的制成,最后讲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概括,抒发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课文中的插图,分别对应课文的2、3自然段,第一幅插图是人们喜获丰收的景象;第二幅插图是维吾尔族老乡在硕果累累的葡萄架下热情招待客人,对应“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这一句。课后编排的三道练习题,第一题是注意下面加点字的读音,也就是多音字。第二题是你喜欢葡萄沟吗?说说理由。这一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学完课文后,能根据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葡萄沟印象最深的地方。第三题师照样子写一写。也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仿写。可以有两种仿写思路,一种是用“有……”的句式列举事物,将特点写具体,一种是用归纳的方式,总结事物的特点。
2.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真语文要紧扣字、词、句、段、篇教语文,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以上理念,依据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学生学习内容提出的目标要求,结合教材编排意图、课文特点和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份、枝、坡、起”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五光十色、茂密”等词语,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4、尝试用“归纳”和“举例”的方法进行说话和写句子。
找准教学的重点、难点,找准教学的关键点,是教学有效、高效的前提,也是本真语文真教、真学、真收获的关键所在。
教学重点:
1、能联系上写文和生活经验,理解“五光十色、茂密”等词语,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2、尝试用“归纳”和“举例”的.方法进行说话和写句子。
教学难点:
2、尝试用“归纳”和“举例”的方法进行说话和写句子。
教学的关键点:运用文本语言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学习方法的引领。
二、说教法
“把语文课教得简单而有效,才是教师非凡素养的体现。”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真读、真说、真写、真对话。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以下教法落实教学目标:
1.激趣引入法。新课之前让学生猜谜语,极大的调动低年级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投入学习做了铺垫。
2.朗读感悟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我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充分地读。朗朗诵读时读得正确、用情去读.
3.自主探究法。高效的语文课一定会运用最“经济”的手段以获取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而这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就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在识字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识字方法.
4.巩固迁移法。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中以随堂练习的形式实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读一读、说一说、练一练、写一写、评一评的个体体验中、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学新知、悟方法、提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崔峦老师说: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悟到语言的精妙。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通过教师的真教,学生的真学,在培养语感、提高整体把握能力、领悟读法写法上下功夫,特别是在“用”字上下功夫。我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来实施教学过程的。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完成。下面我重点阐述《葡萄沟》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揭示课题
我用猜谜语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一是让学生明确学什么;二是将新课的导入与学生的生活结合。揭示课题之后,让学生在白板上的地图上找新疆,找吐鲁番,找出葡萄沟的地理位置,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储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步感知认识生字
这一环节采用两步走:先出示检测要求,让同桌进行互相检测,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保证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同时,检测他人的预习情况时,也是自我检测的过程,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再由教师进行检测,教师的检测形式避免了学生课堂上的“0”起点,更多的是从学生运用知识的角度出发,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同时在检测时用归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的学习。最后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品读感悟再现生字
结合学习目标,让学生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抓住葡萄沟出产很多水果,为什么最喜爱葡萄呢?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咀嚼和感受中,体会到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第二段抓住葡萄种的地方、葡萄美、好客的维吾尔族用葡萄招待客人的描写,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并学会练习用归纳、列举的方法来练习说话。
(四)朗读课文小结本课
小结课文内容,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板书设计
《葡萄沟》说课稿9
一、说教材
《葡萄沟》是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四个内容:一、葡萄沟盛产水果(第一自然段)。二、葡萄沟景色美丽、独特。夏季,种在梯田里的葡萄长出了茂密的枝叶,山坡上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秋天,葡萄成熟了,五光十色的葡萄一串串地挂在绿叶底下,十分美丽(第二自然段)。三、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好客,(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四、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色鲜、粒大、味甜,非常有名(第三自然段)。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对于本教材,我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品词赏句来体会文章蕴涵的情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说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句子跟句子之间的连接方法——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2、准确领会第二自然段的词句,并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两点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即文章的第二节。
三、说教法: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是由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完成上述基本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读可以显形,读可以激趣,可以动情,可以启智,可以育人。因此在本课时的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益知、怡情,发展语言和能力。
四、说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新课程导引的新课堂,其本质特征在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又是道德主体、审美主体。一句话,他们应当是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而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离开了自主的、具体的、感性的学习活动,学生是无法获得主体地位,也不能发挥主体作用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自主选择作业方式,自读自悟,自己观察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说教学流程
一、教学第一板块:在导入新课中走近葡萄沟
1、教师首先板书“葡萄”一词,指导学生认清字形读准这个轻声词后,完整课题板书“沟”,葡萄是一种水果,葡萄沟呢?聪明的学生理解葡萄沟是一个地名,因为课题中的“沟”,我们常说“山沟沟”“水沟”就表示地名。
2、葡萄沟在哪里呢?课件出示语句: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3、(教师边说边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是呀,第三位同学讲的更明白,中国有个省份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个地方叫--(吐鲁番),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二、教学第二板块:在初读课文中走进葡萄沟
1、快把书打开,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去认认真真读课文吧。
2、大家读过课文了,谁能告诉大家,那个地方,为什么值得一写呢?
三、教学第三板块:在细读课文中欣赏葡萄园
1、亲自去看看。(理解茂密)
(1)怎么样才算茂密呢?(老师贴几片叶子,再由学生上前继续)对,这样层层叠叠向四面展开的样子就是茂密。再看图,理解“茂密”。你能做一个枝叶向四面展开的样子吗?
(2)(看到了许许许多的绿叶,像凉棚)看到了多少凉棚,一个两个还是……看到了几个凉棚?(一个个)想象:老师查过资料,夏天那里天气太热,最高温度达到了49度。闷热的夏天,新疆的小朋友可在“凉棚”下干什么?老人们呢?
(3)朗读指导。闭上眼睛,让我们大家赶快钻进凉棚去,怎么样?(好!)感觉如何?(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2、快抬头看看葡萄架透过茂密的枝叶你从哪儿发现葡萄成熟了!
(1)唉呀,有几种颜色啊?这么多颜色的葡萄你都见过吗?认识哪种颜色的葡萄?(课件出示)让孩子认识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读)读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这里一连4个顿号的作用。
(2)这么多颜色,可以同什么词来形容呢?“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可以换吗?看图,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出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读)
(3)“一大串一大串”,一大串一大串是不是只有两串啊?
3、往下读,你还能读懂什么?(老乡的热情)哪里看出老乡的热情呀?(准:一定;最甜;吃个够)想象:他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老师扮演游客,学生扮演老乡,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这不仅是因为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而且有角色效应的作用。当了角色,孩子就由“本角色”我——一个小学生为“他角色”——维吾尔族老乡,那种新异、好奇心,使孩子激动不已。)
4、朗读
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带着感受读课文)
四、教学第四板块:在朗读中赞美葡萄沟
葡萄沟盛产水果,景色美丽,老乡热情好客,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捧起书来,老师和大家分句子读第两节,再一次赞美赞美那里的葡萄,那里的老乡,怎么样?
五、教学第五板块:在迁移训练中模仿葡萄沟的写法。
趁热打铁,围绕本课教学重点,我设计既有准对性又有开放性迁移模仿作业,夸夸家乡的特产,先说后写,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习能力。
《葡萄沟》说课稿10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二)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课文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描写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2。教学目标
我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后,为《葡萄沟》第二课时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读悟结合,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③情境中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葡萄沟好在哪,难点是了解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流程
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呢?我紧扣“读”、“悟”二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读,在读中发生感悟,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悟,并巧用多媒体VCD助学生进入良好的意境,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轻松、愉快的对话,获得审美体验。
1。巧用多媒体VCD激趣,初读感悟。
“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课的开头,我用多媒体VCD播放歌曲《新疆好》,学生边欣赏边手舞足蹈。孩子们都问:“新疆是什么样的?”于是我再播放“吐鲁番简介”,生动精彩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他们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地方真好。”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让他们在喜欢的句子或不懂的地方分别作上记号,他们以高涨的热情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巧用多媒体VCD导学,细读领悟。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文章是*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我借助多媒体VCD给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再采用双读、小组读、议读、品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象,悟出葡萄沟好之所在。
“吐鲁番的瓜果熟了”的介入让学生看到许多诱人的瓜果,孩子们忍不住发出“真美!”、“真香!”、“真想咬一口!”的赞叹。抓住孩子们的激情,我再采用双读法,让学生读出葡萄沟五月、七八月、九十月有哪些水果,从而知道葡萄是最惹人喜爱的,体会出葡萄沟好,好在水果多而鲜。
我播放“走进葡萄沟”,硕果累累、五光十色的葡萄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欢呼了,有的甚至拍手跳起来。我抓住这个契机说:“作者描绘得更美,想听吗?”孩子们高呼:“想!”我播放“朗读示范 ”,孩子们仔细听着,有的还小声跟着读。我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在四人学习小组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再到班上朗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夸夸葡萄沟。
由于学生没见过阴房,对第三自然段介绍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很难理解,这段我采用议读形式,先质疑再读文。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为什么要制成葡萄干?”“阴房到底是什么样的?”“葡萄干是分几步制成的?”我用多媒体VCD播放“葡萄干的制作”片断,直观形象的制作过程使学生豁然开朗了,也进一步体会到葡萄沟真好。
3。巧用多媒体VCD拓思,品读生悟。
在学生兴趣盎然时,我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回顾全文。屏幕上美丽的景色,晶莹剔透的葡萄,热情好客的维吾尔老乡深深感染了他们。“读出你们最喜欢的句子吧。”我一说完,孩子们满怀激情地读了起来。欣赏中学生拓展了思路,加上品读优美句子,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美景,用“内在的耳”去听作者的心声,领悟到作者对葡萄沟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学生沉浸其中时,我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孩子们创造性的用诗、用画、用歌、用舞、用导游等形式来抒发他们的感情。课在他们的欢笑声中、赞美声中结束。
(四)教学体会
1。理念为统帅,读悟结合,达到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以新课标精神作指导,努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不让学生一开始就听范读,然后有声有色地模仿,而让他们自读自悟,并大力赞赏提出疑问的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关注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关注了他们的独特感受。我特别注重读的重要性,以读代讲,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生感悟,在读中激发情感,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2。巧用多媒体,营造意境,突破教学重点。
这节课我巧用多媒体VCD先演示歌曲《新疆好》和吐鲁番简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用多媒体VCD展现了吐鲁番鲜美的瓜果,葡萄丰收时的喜悦场面和阴房中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带孩子们走进远在新疆的葡萄沟,把静态图文变为动态画面,学生较快突破了重点,理解了难点,最后播放配有动态画面和音乐的课文朗读,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拨动了学生的情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所以,巧用多媒体VCD定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深入探究教材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葡萄沟》说课稿11
一、教材分析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在这美好的初夏的早晨,让我们一起走进新疆吐鲁番水果之乡——葡萄沟。【板书:葡萄沟】
《葡萄沟》是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本单元以热爱家乡为主题。本文文质优美,围绕总结句“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展开四个方面的内容:水果多而鲜;葡萄五光十色;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色鲜味甜。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理解“茂密、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其中,识字写字学词,读通读顺课文是本课的重点。
三、说教学方法
我将运用字源识字法、趣味识字法引导学生识字。用创设情境法引导学生学词读文。
四、说教学过程
精彩的课堂,需要教师清晰的教学思路来引领。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的四个环节教学: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播放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接着出示地图,介绍葡萄沟所处的位置
2、趣味识字,浪漫感知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后,我出示要求认识的词语进行检测,齐读、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抽出生字读,强调多音字。他们对生字有了整体感知后,开始部分识字教学。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是因为汉字的灵动,造字之初的神韵。低年级汉字教学要努力让学生感受汉字之美。课堂上,我采用多种识字方法。首先是字源识字。我出示“沟”的字源字形,让学生猜,当出示楷书字形后,学生非常开心。接着我给孩子们讲解“沟”在《说文解字》中的本意是“田间水道”。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吾、留、季”等几个汉字。
“以旧带新”学习“难堆准谁—维;语—吾”;“ 猜字谜识字”学习“弟弟站在木头边 (梯);多一句(够)”。孩子们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进行识字,在这种趣味识记中孩子们会深深的迷恋着汉字,汉字将变成了活的知识吸引着他们。
三、随文识字 学词读文
扫清了识字障碍,我们进入了“随文识字,学词读文”的环节。
这时候我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然后师生分读,相机出示图片,让学生结合图文形象直观的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句子稍长,学生可能不太好读,结合学生朗读的情况,进行范读、领读、男生读、女生读等方式,让学生读正确,读通读顺这些句子。
结合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我采用简笔画呈现“山坡、梯田”。 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吐鲁番特殊的地貌。
本段的新词“茂密”“五光十色”是需要学生理解的词语。我这样设计。我让大家一起贴一贴葡萄叶的办法来理解“茂密”,多个同学参与,一片叶子不是茂密,两片、三片、四片……在参与中深度体会了枝叶“茂密”的含义,然后出示“凉棚的图片”,让人产生“凉爽”“舒服”的感觉,带着感受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
接着我这样设计“五光十色”——出示各种颜色的葡萄的图片, “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并让孩子一起 “挂”在葡萄架下。这多种颜色的葡萄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是——五光十色。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有什么不同。尤其引导学生发现词语中的“光”,“光”可以组什么词,这些都和什么有关,进而感觉五光十色的葡萄的美感。带着这种美感,我们把这段话美美的多读几遍。并抓住“吃个够”结合生活感悟,深刻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
这样设计,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降低了学生识字学词的难度,同时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培养了语感,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
课标中明确指出,每节课都要有不少于十分钟的指导书写。本节课准备指导书写四个生字。
“密”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与“蜜桃”的“蜜”进行对比写字教学。
让学生感受形声字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范写。接着让孩子们描红一个,练写这两个字,写字时我会提醒孩子们——
然后对“吃个够”的“够”和“葡萄沟”的“沟”字进行同样的对比写字教学。拓展比较学习“够、沟、狗、购、勾”这几个形近字。
在这部分教学中,我采用随文识字、对比写字的教学。
重点学习一、二自然段之后,三四自然段将采用略读的方式,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结合图片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四、巧妙拓思,品读生悟。
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就在我们的赞美声中得以升华。
五、说板书。
我的板书,突出生字教学,强调中心句,结合简笔画,主题突出,简单明了。
感谢聆听。
《葡萄沟》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xxx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山坡上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第1自然段可作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
1、练习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段。
2、学生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比较句子,理解词语。
4、学生仿写句子。
(三)教学重点:
1、重点练习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段。
2、准确理解第二自然段的词句。
(四)教学难点:
学生仿写句子。
二、说教法
直观演示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开放课堂,课外延伸
三、说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中感悟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本课的词语。
(2)学生读词语。(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二)学生默读课文。
(1)出示学习目标:
葡萄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2)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板书:好地方)
(3)在地图上找到吐鲁番。了解它的位置。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合作讨论:
1、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1)水果多
(2)景色美
(3)人热情
(4)葡萄干好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2)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呢?(老师读表示月份的词)
(3)出示图片认识沙果等水果。
说说老师读的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这句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小结: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好地方?
过渡:葡萄沟不但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而且也是个景美人美的地方。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出示学习目标
(1)葡萄种在哪里?
(2)课件出示梯田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梯田。
2、梯田里的葡萄长势如何呢?
(1)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凉棚”
(2)学生比较句子: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
(3)引导学生用手势打起凉棚理解“一个”与“一个个”表达的意思不同。
3、到了秋季一个个凉棚下挂满了葡萄
(1)课件出示葡萄成熟的图片学生观察。
(2)学生结合课文填空: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3)学生齐读填好的句子。
4、引导学生比较句子。说说那个词用的好。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六)总结本段,读写迁移。
1、课件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的不同之处。
2、学生仿写练笔
(1)出示苹果图片。
(2)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过度:丰收总是能给人快乐,要是你这时候去葡萄沟那里就可是有口福了。
3、课件出示热情好了的维吾尔族老乡。
过度:老师就带着大家去他问的院子里看看。
4、播放视频学生体会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与人们的心情。
(七)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收下来的葡萄都运到哪里去了?
(3)课件出示阴房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阴房的构造。
(4)同桌合作学习:新鲜的葡萄是怎样制作成葡萄干的。
(5)课件出示重点的词语。
(八)小结: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非常有名,哪里的人又非常的热情,葡萄沟的确是个好地方。
(九)拓展练习
假如你去葡萄沟,你想做什么?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
葡萄沟
好水果多
景色美
地人热情
葡萄干好
方
六、说效果
本课应用了互动式教学模式,从而使教师爱教、会教、善教,促使学生爱学、会学、善学。在本课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通过生生互动自己就可以解决,对于学生的难点则通过师生互动来解决。
《葡萄沟》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葡萄沟》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四个内容
1、葡萄沟盛产水果:
那里不仅有人们最喜爱的葡萄,还有杏子、香梨、蜜桃、沙果等(第一自然段)。
2、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
色鲜、粒大、味甜,非常有名(第三自然段)。
3、葡萄沟景色美丽、独特:
夏季,种在梯田里的葡萄长出了茂密的枝叶,山坡上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秋天,葡萄成熟了,五光十色的葡萄一串串地挂在绿叶底下,十分美丽(第二自然段)。
4、葡萄沟不仅物产丰富、景色美丽,而且那里的人也特别好:
淳朴的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好客,当葡萄成熟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拿出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二、说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对于本教材,我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品词赏句来体会文章蕴涵的情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和重视情感的熏陶”。具此并结合前面分析的教材情况我把本课分为两课时教学,并将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设计如下:
1、知能目标:
运用学法迁移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2、过程方法:
引导学生在理解生词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读懂句子,并读出感情,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第二自然段。本段共有4句。第一句写葡萄的种植地点,从第2句开始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分别写了夏季和秋季,葡萄成长和成熟时的情况;第4句写在葡萄成熟的日子里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的表现。文章的难点也在第二自然段,要准确领会第二自然段的词句,并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
五、说学情、教法、学法
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为他们提供施展特长,展示才能的机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按自己的理解来读,按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基于以上分析,我采用了情景创设、组织讨论交流、相机诱导、以读代讲、开放课堂,课外延伸等教法,学法是采用自主学习体验法、合作交流探究法、相互辩论法、思维拓展图文结合想象法、品词赏句法。《新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还有这样的教法、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提高品读、感悟和表达语言文字的能力。
六、学习程序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我以充满激情的导语(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去葡萄沟玩一玩好不好?),以去葡萄沟玩一玩引起小朋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借助教室里挂上成熟葡萄的环
境布置等手段努力营造气氛,让学生好象进入了葡萄沟世界,这样做,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而后安排用课题“葡萄沟”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进行发散思维语言训练与说课文主要内容的目的。
环节二:自主学习体验,合作交流探究。
1、根据学生的说话,相机幻灯出示研究专题。出示幻灯内容: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研读课文,并思考:
a、你认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你是从那些词语、句子体会出来的?请你选择体会最深或喜欢的词句,与同学交流,并试着读出感情。
b、像这些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你喜欢怎样读懂的,请与同学交流。比比谁的方法巧妙?”
在这个研读专题中,不仅有研究的目标和要求,而且包含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过程提示。这正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三维”目标体系,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2、展开研读这是学生自主学习体验的主要环节,作如下安排:
①自学自研保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思考分析,边读边划边注。为后一步小组讨论的质量、有效度打下基础。
②自由组合小组,自学伙伴作交流相互合作,丰富阅读认识,教师应在座间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自学自研活动,并注意吸收反馈信息。
环节三:反馈学习成果,相互辩论诱导。
我始终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按自己的选择,交流学习成果。读是个性行的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会跟着学生的跳跃性思维随时调整引导思路,并在交流过程中,穿插落实课时目标,还适时组织讨论补充、评议深化、相机诱导。
全班交流研读专题a时,采用相互补充辩论法、思维拓展图文结合想象法、品词赏句法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来感悟体会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从而让学生情不自禁地热爱上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全班交流研读专题b时,相机诱导回顾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的方法,并且也落实了本课的重点。
在此过程中根据集体的反馈信息适时板书。(板书附后)这样设计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文字的感悟表达能力。
环节四:拓展创新,开放课堂,课外延伸
趁热打铁,设计开放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方式,提高了兴趣,锻炼了能力。(选一个完成)
1、现在我们到葡萄沟游玩一一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感受。能不能把你的感受想法,写下来,画下来,唱下来,让所有的老师、同学看看我们班的风采,为我们班争光?你准备怎么办呢?写作不错的,可以写一段话夸夸葡萄沟,做做广告,也可以写封信给维吾尔族老乡;画画不错的,可以画下你看到的;唱歌不错的,可以自己写写歌词,来唱一唱,陈老师帮你录下来;只要你想得到的都行。
2、给维吾尔族老乡写写信,写游记,想当当小导游的,可以写写,你准备怎样介绍葡萄沟。
七、附板书设计
葡萄沟
盛产水果:品种多
好地方
景色美丽:
时间
夏季:茂密的枝叶像凉棚
秋季: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老乡热情好客:吃个够
葡萄干有名:颜色鲜、颗粒大、味道甜
《葡萄沟》说课稿14
一、教材分析:
《葡萄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课文通过描写葡萄沟盛产水果、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园“五光十色” ,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色鲜味甜”四个方面来说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目标: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后,为《葡萄沟》第二课时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读悟结合,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③情境中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流程:
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呢?我紧扣“读”、“悟”二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读,在读中发生感悟,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悟,并巧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进入良好的意境,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轻松、愉快的对话,获得审美体验。
1、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开课时,我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葡萄沟玩一玩好不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巧用多媒体课件导学,细读领悟。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文章是靠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我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再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象,悟出葡萄沟好之所在。
第一段的教学中,我用“吐鲁番的瓜果熟了”的图片介入让学生看到许多诱人的瓜果,孩子们忍不住发出“真美!”、“真香!”、“真想咬一口!”的赞叹,从而体会出葡萄沟好,好在水果多而鲜。
在第二段教学葡萄成熟的样子时,我首先播放出硕果累累、五光十色的葡萄画面在学生的眼前,孩子们被深深的吸引了,这样就让学生更真实地体会到葡萄沟的葡萄又多又美 。而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葡萄成熟时的美景,这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葡萄样子的理解。此外,我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再指名评价,最后全班齐读,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由于学生没见过阴房,对第三自然段介绍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较难理解,教学这段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文,说说自己是到了什么。然后我用多媒体播放阴房的 图片以及葡萄干直观形象的图片使学生豁然开朗了。
3.巧用多媒体拓思,品读生悟。
整堂课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美景,用“内在的耳”去听作者的心声,领悟到作者对葡萄沟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学生沉浸其中时,我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喜爱与赞美之情。通过创设情境与老乡对话。亲自品尝葡萄干等形式,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在他们的欢笑声中、赞美声中结束。
四、教学反思:
1.理念为统帅,读悟结合,达到教学目标。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在自由的朗读、自由的想象、自由的表达中冒出的灵性的火花。而吸引低年级孩子的更多是形象的画面。所以在教学“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这两个句子时候,出示课外收集的有关葡萄架搭起的凉棚图片,许多成串的、各种颜色的葡萄图片。通过图片的展示,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个性感悟葡萄长得好,枝叶茂密;葡萄多,一大串、一大串;颜色多,五光十色等。同时我不失时机地用语言描绘葡萄的美,洞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进入文本,巧妙地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
2.巧用多媒体,营造意境,突破教学重点。
这节课我巧用多媒体,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用多媒体展现了吐鲁番鲜美的瓜果,葡萄丰收时的美丽场面和阴房中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带孩子们走进远在新疆的葡萄沟,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深入探究教材重点,培养创能 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葡萄沟》说课稿15
一、教学分析
《葡萄沟》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篇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四个内容:
1、葡萄沟盛产水果。
2、葡萄沟景色美丽、独特。
3、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好客。
4、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色鲜、粒大、味甜,非常有名。
本班学生经过学习,已具备一些初步的识字能力和阅读水平,但自主感悟的能力较差,体会语言的表达技巧和体会文章的意境美是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另外他们的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11个生字的读音,会写“密、摘、够、留”四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欣赏图片、品读优美句子,领略葡萄沟的风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明确新疆吐鲁番的地理位置。
2、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
(二)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课上通过摘苹果、开火车等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了生字词。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三)自主学习体验,合作交流探究。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品读想象,交流感受。
(四)反馈学习成果,相互辩论诱导。
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所以我会跟着学生的跳跃性思维随时调整引导思路,并在交流过程中,穿插落实课时目标,还适时组织讨论补充、评议深化、相机诱导。
(五)分层设计,巩固提高。
学生在学习上是有所差异的,所以在作业环节上也应有所区别。力求做到让各类学生都有所提高。
1、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2、画一画你心中的葡萄沟。
3、搜集有关新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在板书设计环节,我抓住了课文的重点,使清晰明了,让学生很容易就能从板书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思想。
葡萄果 → 多美甜 五光十色
葡萄沟 葡萄人 → 老乡热情好客 是个好地方
葡萄干 → 有名(色鲜、粒大、味甜)
五、整合点诊断及解决方法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生动形象的学习材料感兴趣。多媒体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思路变得开阔,而且有助于学生凭借获得的感性认识由形象思维迅速地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现就多媒体课件在本课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体会。
1、媒体导课,激发兴趣。
作为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采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多媒体设计为:先出示学生熟悉的中国地图,让学生明确新疆的地理位置。再提出去新疆玩一玩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着借助多媒体努力营造气氛,表现吐鲁番风土人情的画面的介入带孩子们走进了遥远而神奇的新疆,使学生迫切地想了解这块神秘的土地,了解葡萄沟,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第三篇:说课稿《葡萄沟》
我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者:赵恕伟 发布时间: 2011-12-13 20:34:09
案例名称:《葡萄沟》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二年级 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葡萄沟》是二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通过这组教材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并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本课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文章,课文“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为主线贯穿全文,主要介绍了新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非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的特点。
葡萄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水果之
一、“爱屋及乌”的情感迁移会激发孩子们对葡萄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画图、朗读、视频、品尝、舞蹈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知识目标:学生在语言情境中,理解葡萄沟美在哪里。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感悟葡萄颜色的差异性,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目标: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利用对话与人热诚相处。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二年级学生感性认识较强,可以采取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画图、朗读、品尝、舞蹈、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教学时,以读为主,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在反复的朗读、品读中感受葡萄沟葡萄的特点。葡萄沟不仅葡萄好,而且老乡热情好客。
本课采用的教学设备有:电脑、闭路电视、音响设备等,所需教具与学具有:纸做的葡萄、水彩笔、搭满葡萄架的挂图、各种颜色的真葡萄、新疆产的葡萄干、课件等。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培养了较好的语文学习兴趣,能够运用合作、讨论等形式展开阅读活动,初步具有必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因而,本课将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采用讨论、表演、游戏、自学等学习方式展开学习。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是由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完成上述基本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读可以显形,读可以激趣,可以动情,可以启智,可以育人。因此在本课时的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益知、怡情,发展语言和能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新课程导引的新课堂,其本质特征在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又是道德主体、审美主体。一句话,他们应当是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而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离开了自主的、具体的、感性的学习活动,学生是无法获得主体地位,也不能发挥主体作用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自读自悟,自己观察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声像引路、激趣揭题
1、CAI出示:吐鲁番盆地录像。
2、看了录像,你想说什么?
3、是啊!这是一个多么诱人的地方呀!它就是我国新疆吐鲁番的一个十分有名的地方——葡萄沟。
4、CAI出示中国地图,在地图上找到新疆、吐鲁番、葡萄沟认识这三个地名间的关系。
1、学生观看录像。
2、学生看录像后说说看到了什么。
3、观察地图,找葡萄沟。
通过声像引路,让学生初步了解葡萄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明课题。
提高学生的地理意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交流后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读出赞叹之情。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让学生抓住重点段落学习课文。
三、合作探究,理解内容。
1、围绕文章最后一段质疑,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学生带这问题自读、自悟把关键词句做上记号。
3、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体会。
4、全班交流,师适当点拨,并适时指导朗读。
(1)第1自然段
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型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引导学生从带点词语中体会,葡萄沟不仅水果品种多,而且从五月到十月,月月都有水果,所以说真是个好地方。指名读—挑战读—齐读(2)第2自然段
①学生自读,边读边体会,把自己喜欢的子画上记号,多读几遍,再美美地读给小伙伴。②小组内互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展示交流,师生共评,在评价中理解句子。a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指明读,课件展示画面,从带点词中体会葡萄茂密的枝叶很多,很美。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学生成立小组合作探究。
通过自读、自悟、合作学习,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通过自读、自悟、合作学习,展示评价,让学生把语文字转化成画面,让学生在读、议、想、评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想象、理解、实践、创新能力
指明读,课件展示画面,从带点词中体会葡萄茂密的枝叶很多,很美。
b、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指名读,课件展示画面,抓带点的词体会葡萄颜色多品种多,而且结得丰硕。c、师引:
葡萄真诱人啊!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课件出示—“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指明读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出来? 出示课文插图
小结:葡萄沟不仅葡萄多,景色美,而且那里的老乡又是那么热情好客,我们不禁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第3自然段
师:虽然我们不能够亲自到葡萄沟去,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但是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维吾尔族老乡亲手制作的葡萄干。
生:尝一尝、说一说、夸一夸。
师:出示新鲜的葡萄和葡萄干,你想知道什么?
生:葡萄是怎样做成葡萄干的?
生:默读第3自然段,读完后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师:课件出示阴房。
引导学生说一说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1、学生有感情的读句子。
2、亲自品尝葡萄干。
3、说说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朗读是理解的深入,是情感的升华,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激发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进一步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深化激情。
亲自品尝,让学生感受葡萄沟的葡萄。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自读、自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读、看、说中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老师拓展:
以前有一些外国人来葡萄沟考察,对这种天然凉制葡萄干的办法大为惊奇,于是就拜师求教,回去后也学着用这种办法凉制葡萄干,结果都失败了,因为他们那里没有吐鲁番干热、多风的独特自然条件,只有我们中国吐鲁番的葡萄沟才能制作出这么好的葡萄干
学生认真听讲。
简短的补充资料让学生领略到葡萄沟不仅有闻名中外的葡萄,而且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进一步激发对葡萄沟的热爱。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学了课文,你想说点什么?交流后,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板书:真是个好地方)
2、课外了解自己的家乡,并介绍
1、读课文。
2、介绍自己的家乡。
在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由衷地赞叹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揭示文章中心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从整堂课来看,这个设计还是能够让孩子们接受,并且让孩子们有了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因为时间的关系而没有完成好,这是本堂课的一个失误,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会怎样去有效的做到放与收,不能一味的让孩子们放开,适当的时候我们还有去收回这个“线”,否则就完全失去了课堂的高效,因此,我们教师的专业能力要强,要做到对于课本完全的渗透与掌握。才能做到收放自如的上好这堂课。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葡萄沟 葡萄
五光十色
好地方
老乡
热情好客
葡萄干
闻名中外 九.教学反思
《葡萄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干也很有名。本课重点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而展开,使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对那里产生喜爱之情。
为了上好这堂课,切实让学生喜欢教材、被教材所感染,尽量做到使用儿童化的语言,以商量的语气,以平等的身份,时时走下讲台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一起交流,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支撑,在课文开始的时候 让学生赏美景,通过播放新疆的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以及各个季度水果丰收的场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去葡萄沟游览了一番,从整体上感受到葡萄沟水果多、景色美、人热情,葡萄干有名。
在游览一番后,让学生自学找找课文的中心句,初步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在初步感知后,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 并让学生充分朗读,感受“好地方”。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葡萄沟盛产水果;葡萄沟葡萄多,景色美丽;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好客;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色鲜、粒大、味甜,非常有名。
本文的教学中我着重抓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充分朗读。如:“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通过朗读,感受葡萄沟水果之多,景色之美,老乡之好客,从而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本课的遗憾之处是:教学的课时目标不明显,将一二课时的内容糅合在一堂课中,以致目标不能很好达成,文本解析不够透彻。在本堂课中,老师说的太多,以致学生留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时间少了一点,在以后教学中,要多留时间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展示热情。
另外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力求问题设计的简洁。让课堂教学思路能够更加清晰明了,问题设计更有层次性,和启发性。
第四篇:《葡萄沟》说课稿
《葡萄沟》说课稿
《葡萄沟》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葡萄沟》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四个内容
1、葡萄沟盛产水果:
那里不仅有人们最喜爱的葡萄,还有杏子、香梨、蜜桃、沙果等(第一自然段)。
2、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
色鲜、粒大、味甜,非常有名(第三自然段)。
3、葡萄沟景色美丽、独特:
夏季,种在梯田里的葡萄长出了茂密的枝叶,山坡上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秋天,葡萄成熟了,五光十色的葡萄一串串地挂在绿叶底下,十分美丽(第二自然段)。
4、葡萄沟不仅物产丰富、景色美丽,而且那里的人也特别好:
淳朴的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好客,当葡萄成熟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拿出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二、说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对于本教材,我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品词赏句来体会文章蕴涵的情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和重视情感的熏陶”。具此并结合前面分析的教材情况我把本课分为两课时教学,并将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设计如下:
1、知能目标:
运用学法迁移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2、过程方法:
引导学生在理解生词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读懂句子,并读出感情,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第二自然段。本段共有4句。第一句写葡萄的种植地点,从第2句开始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分别写了夏季和秋季,葡萄成长和成熟时的情况;第4句写在葡萄成熟的日子里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的表现。文章的难点也在第二自然段,要准确领会第二自然段的词句,并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
五、说学情、教法、学法
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为他们提供施展特长,展示才能的机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按自己的理解来读,按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基于以上分析,我采用了情景创设、组织讨论交流、相机诱导、以读代讲、开放课堂,课外延伸等教法,学法是采用自主学习体验法、合作交流探究法、相互辩论法、思维拓展图文结合想象法、品词赏句法。《新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还有这样的教法、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提高品读、感悟和表达语言文字的能力。
六、学习程序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我以充满激情的导语(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去葡萄沟玩一玩好不好?),以去葡萄沟玩一玩引起小朋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借助教室里挂上成熟葡萄的环
境布置等手段努力营造气氛,让学生好象进入了葡萄沟世界,这样做,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而后安排用课题“葡萄沟”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进行发散思维语言训练与说课文主要内容的目的。
环节二:自主学习体验,合作交流探究。
1、根据学生的说话,相机幻灯出示研究专题。出示幻灯内容: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研读课文,并思考:
a、你认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你是从那些词语、句子体会出来的?请你选择体会最深或喜欢的词句,与同学交流,并试着读出感情。
b、像这些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你喜欢怎样读懂的,请与同学交流。比比谁的方法巧妙?”
在这个研读专题中,不仅有研究的目标和要求,而且包含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过程提示。这正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三维”目标体系,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2、展开研读这是学生自主学习体验的主要环节,作如下安排:
①自学自研保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思考分析,边读边划边注。为后一步小组讨论的质量、有效度打下基础。
②自由组合小组,自学伙伴作交流相互合作,丰富阅读认识,教师应在座间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自学自研活动,并注意吸收反馈信息。
环节三:反馈学习成果,相互辩论诱导。
我始终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按自己的选择,交流学习成果。读是个性行的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会跟着学生的跳跃性思维随时调整引导思路,并在交流过程中,穿插落实课时目标,还适时组织讨论补充、评议深化、相机诱导。
全班交流研读专题a时,采用相互补充辩论法、思维拓展图文结合想象法、品词赏句法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来感悟体会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从而让学生情不自禁地热爱上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全班交流研读专题b时,相机诱导回顾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的方法,并且也落实了本课的重点。
在此过程中根据集体的反馈信息适时板书。(板书附后)这样设计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文字的感悟表达能力。
环节四:拓展创新,开放课堂,课外延伸
趁热打铁,设计开放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方式,提高了兴趣,锻炼了能力。(选一个完成)
1、现在我们到葡萄沟游玩一一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感受。能不能把你的感受想法,写下来,画下来,唱下来,让所有的老师、同学看看我们班的风采,为我们班争光?你准备怎么办呢?写作不错的,可以写一段话夸夸葡萄沟,做做广告,也可以写封信给维吾尔族老乡;画画不错的,可以画下你看到的;唱歌不错的,可以自己写写歌词,来唱一唱,陈老师帮你录下来;只要你想得到的都行。
2、给维吾尔族老乡写写信,写游记,想当当小导游的,可以写写,你准备怎样介绍葡萄沟。
七、附板书设计
葡萄沟
盛产水果:品种多
好地方
景色美丽:
时间
夏季:茂密的枝叶像凉棚
秋季: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老乡热情好客:吃个够
葡萄干有名:颜色鲜、颗粒大、味道甜
《葡萄沟》说课稿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葡萄沟》。我说课的内容分为以下六个部分(课件展示)
一、教材分析:(课件展示)
《葡萄沟》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墨描写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以及维吾尔老乡的热情好客。课文最后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一热情洋溢的句子作为概括性的结语而结束全文。全文语言朴素、真挚,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课文虽然篇幅短小,但作者在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掩抑不住的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是它成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好教材。
二、教学目标:(课件展示)
根据本组教材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编排意图、课文本身的特点及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沟、疆”等11个生字,会写“吾、季”等12个生字,理解“盛产、茂密”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品读课文中充满赞美之情的句子与段落,使学生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进而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要说明的是,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在这里只是为了方便陈述才逐条分开的。
三、教学重难点:(课件展示)
为了落实以上的教学目标,结合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品读课文中充满赞美之情的句子与段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法与学法:(课件展示)
1、抓住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充分利用多媒体和识字卡,让学生准确掌握和理解生字新词的音、形、义并学会正确地书写。
2、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在教学中,力求融悟读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等形式为一体,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自主理解的能力。
下面着重谈一谈我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课件展示)
围绕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的特点, 在对教材及教法进行恰当处理的基础上,以识字和朗读为突破口,以感悟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目的,我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课件展示)
上课伊始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很聪明,那么,老师出一道谜语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猜到,好不好?……老师的谜语是:“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哟,有同学已经猜出来……好,你来说。……同学们,他猜得对不对啊?……对,就是葡萄!来,我们鼓励鼓励他。(鼓掌)(简笔画葡萄)。同学们,告诉老师,你们爱吃葡萄吗?……爱吃啊,老师也爱吃。今天呀,老师就带你们到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葡萄沟去参观一下好吗?”
用猜谜语的方法导入新课,即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又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为下面课文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二)学习生字,初识课文:(课件展示)
学习生字准确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识字方法,所以在这个环节,我会首先让同学们自读课文,在读的时候,要求学生做到眼、口、手、脑四动。眼动,就是要求学生看得准,认得清;口动,就是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带感情去朗读课文;手动,就是要求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把那些自己不认识的字、读不准音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划出来;脑动,就是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文章的内容。我提出这样的要求,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文读完后,我会让学生分别把自己不认识或读不准音的字、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并按类别写在黑板上。对学生提出来的这些生字新词,我会从音、形、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一一认识和理解。
字音教学时,我将采用学生查字典的认读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接着,我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的字形,让学生从总体上有所感知。(课件展示)然后我会按照字的不同结构形式用多媒体的方式把它们分别展现出来(左右结构:沟、疆、梯、维、够、碉;上下结构:鲁、番、蜜、吾、堡),(课件展示)利用拆字法和组字法等方法,让学生学习生字。如“够”字和“堡”字。
在学生准确掌握字形的基础上,(课件展示)我会引导学生进一步对字义进行理解。在此环节,我将利用组词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如在理解“蜜”字的字义时:“同学们,我们来进行一下比赛好吗?看谁能用“蜜”字又快又准确地进行组词,谁组的词多谁就是胜利者。好,下面听老师的口令――开始!……好,你来说。……哦,‘蜜蜂’,嗯,不错。……你来讲。……哦,你吃过蜜桔,甜吗?……哦,很甜啊。……哦,你吃过蜜桃啊,哦,也很甜呀。……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我们就来看同学们组的词,看谁第一个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特点。蜜蜂酿的蜜是甜的;蜜桔、蜜桃同学们说了也很甜……哦,这个同学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了。你请说。……哦,它们都和‘甜’有关系。同学们,他说得对吗?……好,对极了!你真肯动脑子!请坐。”
(三)笔画入手,掌握书写方法:(课件展示)
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学生通过对生字词的书写,不但能起到对字音、字形、字义的巩固作用,而且能准确地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正确的笔画笔顺,使学生最终做到书写的流利、正确、美观。
通过在学生充分掌握了字的笔画和基本写法后,我将乘热打铁,让学生们通过字帖描红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印象,把字写得更美观。
在学生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后,我将带领学生走进葡萄沟,领略葡萄沟之美。
(四)初读课文,品味葡萄沟之美:(课件展示)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的读书:
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课文中有些词语,学生读起来会感到陌生,理解起来也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重点展开以下几项教学:一是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语句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读得流利,读出感情。二是让学生提出不易理解的词语,师生一起交流解决,比如“维W尔族”、“茂密”、“五光十色”等。三是让学生提出自己感觉不易读好的语句,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语句。这几个环节的教学是后面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必须要扎实地完成。
在完成以上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我会要求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依次写了什么内容,让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基本感知的基础上,我将为学生示范朗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感受葡萄沟美在什么地方。同学们,葡萄沟美吗?……是的,老师也觉得很美。那么,哪个同学能告诉老师,葡萄沟美在什么地方?……你来说。……噢,那里出产的水果品种多。嗯,你找得真准确!请坐。(板书:水果――品种多)。你来说。……噢,这里出产的葡萄颜色多,十分美丽。你说得真好!请坐。(板书:葡萄――五光十色)。好,你来讲。……这里的维W尔族老乡十分热情好客。嗯,真好。请坐。(板书:老乡――热情好客)。这位同学的手举得真高,好,你来说。……噢,这里的葡萄干也好啊,啊,颜色鲜,味道甜。嗯,不错。请坐。(板书:葡萄干――色鲜味美)。
以上几个环节的设计,都是先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在学生不理解处、有困难处,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
(五)品读句子,体味赞美之情:(课件展示)
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由于他们年龄、知识所限,会有他们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这就需要老师在关键处进行点拨带领他们进行探究,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对句、段的学习也落实到了实处,更好地体会课文中所饱含的思想感情。
如课文中的这些句子:“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W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在这些句子之中,“最喜爱”、“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热情好客”、“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真是个好地方”,都充满了作者无限的赞美的思想感情。如果学生不能在朗读中有感情有重点地把它们朗读出来,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这种思想感情,进而也不能体会到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将有重点的引导学生对这些句子进行朗读练习,让他们充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激发他们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六)延伸拓展,迁移运用:(课件展示)
语文课程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课文本身所具有的知识,也不仅只是为了通过课文所具有的情感来感染学生,还在于通过课堂的延伸、拓展,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之中,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动口能力。为此,在这一教学环节,我将激励大家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家乡那里最美,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口头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课件展示)
葡萄―― 五光十色
老乡―― 热情好客 好地方
葡萄干――色鲜味美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我的板书简洁明了,条理性强,突出了教学重点,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品质,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葡萄沟》说课稿3
《葡萄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本篇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三个内容:一、葡萄沟盛产水果。那里不仅有人们最喜爱的葡萄,还有杏子、香梨、蜜桃、沙果等。二、葡萄沟景色美丽、独特。夏季,种在梯田里的葡萄长出了茂密的枝叶,山坡上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秋天,葡萄成熟了,五光十色的葡萄一串串地挂在绿叶底下,十分美丽。三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色鲜、粒大、味甜,非常有名。四、葡萄沟不仅物产丰富、景色美丽,而且那里的人也特别好。淳朴的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好客,当葡萄成熟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拿出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学生特点和课标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通过虚拟的情境中理解课文,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运用多种方法感悟“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3、运用角色扮演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三)说教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趣”贯穿全文,让学生学得有兴趣,有情趣。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要把行之有效的语文活动形式引进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读、说、画、看、演中,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验,在发展语言的同时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节课设计上我做到: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可以激趣,可以动情,可以启智,可以育人。因此在本课时的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情境中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益知、怡情,发展语言和能力。
2、创设情境,角色表演
一般的表演活动是排演成熟后的成果展示,而课堂表演不一样,表演的过程也就是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会情感并如何“形诸于外”的排演过程。是一种深读课文,感受语言含义,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情操的手段。在本节课中,请师生分别扮演游客和老乡,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
3、开放课堂,课外延伸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在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在课前请学生搜集有关于葡萄沟的资料,课内请学生共享教师提供的网上资源,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以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地方?你知道新疆在哪吗?
2、课件出示地图,在地图上找到新疆的位置。
3、你对新疆有哪些了解?(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说)
4、老师带同学们到葡萄沟一游(看课件)看后有什么感受?
二、初读识字
1、初读圈画生字
2、交流识字方法
3、巩固识字:做游戏“邮递员送信”
三、品读感悟(略)
《葡萄沟》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xxx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山坡上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第1自然段可作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
1、练习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段。
2、学生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比较句子,理解词语。
4、学生仿写句子。
(三)教学重点:
1、重点练习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段。
2、准确理解第二自然段的词句。
(四)教学难点:
学生仿写句子。
二、说教法
直观演示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开放课堂,课外延伸
三、说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中感悟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本课的词语。
(2)学生读词语。(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二)学生默读课文。
(1)出示学习目标:
葡萄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2)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板书:好地方)
(3)在地图上找到吐鲁番。了解它的位置。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合作讨论:
1、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1)水果多
(2)景色美
(3)人热情
(4)葡萄干好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2)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呢?(老师读表示月份的词)
(3)出示图片认识沙果等水果。
说说老师读的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这句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小结: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好地方?
过渡:葡萄沟不但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而且也是个景美人美的地方。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出示学习目标
(1)葡萄种在哪里?
(2)课件出示梯田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梯田。
2、梯田里的葡萄长势如何呢?
(1)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凉棚”
(2)学生比较句子: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
(3)引导学生用手势打起凉棚理解“一个”与“一个个”表达的意思不同。
3、到了秋季一个个凉棚下挂满了葡萄
(1)课件出示葡萄成熟的图片学生观察。
(2)学生结合课文填空: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3)学生齐读填好的句子。
4、引导学生比较句子。说说那个词用的好。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六)总结本段,读写迁移。
1、课件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的不同之处。
2、学生仿写练笔
(1)出示苹果图片。
(2)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过度:丰收总是能给人快乐,要是你这时候去葡萄沟那里就可是有口福了。
3、课件出示热情好了的维吾尔族老乡。
过度:老师就带着大家去他问的院子里看看。
4、播放视频学生体会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与人们的心情。
(七)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收下来的葡萄都运到哪里去了?
(3)课件出示阴房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阴房的构造。
(4)同桌合作学习:新鲜的葡萄是怎样制作成葡萄干的。
(5)课件出示重点的词语。
(八)小结: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非常有名,哪里的人又非常的热情,葡萄沟的确是个好地方。
(九)拓展练习
假如你去葡萄沟,你想做什么?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
葡萄沟
好水果多
景色美
地人热情
葡萄干好
方
六、说效果
本课应用了互动式教学模式,从而使教师爱教、会教、善教,促使学生爱学、会学、善学。在本课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通过生生互动自己就可以解决,对于学生的难点则通过师生互动来解决。
《葡萄沟》说课稿5
非常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向专家们请教,与诸位同仁交流。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课《葡萄沟》。
本次说课我设计了教材分析等十个方面的内容,下面我分别予以介绍:
一、教材分析
《葡萄沟》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篇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葡萄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通过学习,让学生认清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陶冶情操。
二、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能力: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方法感悟重点词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认清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
“梯田”“茂密”“五光十色”等词语及句子的理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并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读好长句子,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虽然经过学习,已具备一些初步的识字能力和阅读水平,但自主感悟的能力较差,体会语言的表达技巧和体会文章的意境美是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在学习中需要直观、形象的图画幻化成生动的文字来帮助其理解感悟。另外他们的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
五、教法、学法
依据新课标理念和本篇课文的特点,针对学生的情况,我采用体验教学法,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来缩短时空距离,形象地再现情境,使学生不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茂密”等,而且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新疆葡萄多、美,此时的朗读水到渠成,并在教学中大胆创设情境,与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得到统一结合。
采用师生合作,自主探究等方法来实施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阅读、体会、感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乐学、爱学。
六、教学策略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文章是靠语言文字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我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紧紧抓住“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从重点词语入手,步步深入地读,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悟出葡萄沟好之所在。
七、媒体资源应用与设计
本节课教学媒体是选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及PPT课件。教学作用为: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文字声像结合,直观感知教学内容;
3、创设和谐氛围,搭建师生互动平台;
4、突出教学重点,帮助理解课文;
5、补充相关内容,拓宽知识领域。
八、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激趣导入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一上课,我就通过精彩的导入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知欲望。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课件播放小汽车从汉中到新疆吐鲁番的动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白板放大镜操作让学生了解葡萄沟的地理位置。)
(二)回顾导读
1、师生合作以填空的方式复习第一自然段,了解葡萄沟盛产水果,人们最喜爱葡萄。(生回顾课文内容,师根据学生回答用电子笔快速板书在电子白板上,强调出重点词。)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理解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看课件理解山坡、梯田。
(2)赶快登上山坡,咱们去看看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么样?学生读课文。(师生合作在白板上画图理解“茂密”),用动作演示理解“一个个凉棚”。
(3)快抬头看,透过这些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引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
(4)通过课件让学生明白葡萄颜色的不同,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并且通过课件感受葡萄的特点,数量多,颜色多,品种多。
(5)游戏采访,通过课件音乐,师生互动,理解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6)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看课件,读课文,说说阴房是什么样子的?(利用白板的遮屏功能遮住文字,留下有关图片进行提示。)
(2)找小导游介绍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3)观察、品尝葡萄干,谈感受,了解葡萄干色鲜味甜的特点。
(四)总结拓展
1、今天老师带大家参观了葡萄沟,请你把你的感受说一说。
2、小结: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推荐学生网站,回家后搜集了解更多有关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资料!
九、板书设计
本次我设计了两处板书,第一处为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茂密”及下文做好铺垫;第二处总结全文,概括出本文主要内容,清晰明了,辅助了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十、课后反思
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学生对于《葡萄沟》课文内容的理解缺乏形象的感受,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再现课文部分精美画面和声音,让学生身临其境,利用标注、书写、遮屏、资源库、联网等功能,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简单、易用、方便,而别具一格的绘画功能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及内容,形象而且直观,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并积极主动、兴致勃勃的参与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您的倾听,期待您的指正!再见!
《葡萄沟》说课稿6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山坡上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第1自然段可作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2生字,积累优美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感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向往新疆,向往葡萄沟。
(三)教学重、难点:
1.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葡萄干是怎样做成的。
二、说教法
直观演示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开放课堂,课外延伸
三、说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中感悟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检测生字。
2、(课件出示)师:老师说一首民谣,大家猜猜说的是什么地方,好吗?“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
(既复习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主学习
1、自学提示。
2、师:下面我们带着问题来听听课文。(课件朗读)
(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交流展示,点评纠偏
1、为什么这个地方叫葡萄沟?它在什么地方呢?
2、同学们,你们从哪儿可以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
(1)第一段:盛产水果,葡萄特别多
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葡萄沟的水果的吗?(时间)
(2)第二段:风景优美(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质疑:葡萄的颜色特别多,为什么作者用了一个五光十色呢?这里为什么不用“五颜六色”而用“五光十色”呢?
点拨:①“五颜六色”只是表现颜色,葡萄成熟了是有许多水分的。
(3)晾房是什么样的?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修。
(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由中心句入手,由总到分,学习课文。)
3.赛读课文,是哪些语句使你喜欢上葡萄沟的?找出来读一读。
(通过朗读呈现景观,感受景色特点和作者的情怀。)
(四)课堂反馈
1、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表现在: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2、我们家乡也有好多著名的特产呢!(课件出示灵宝特产)
河南三门峡有个地方叫__________,那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课文学习情况,学习课文第一段的写作方法,完成语文天地的“笔下生花”)
(五)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去了一个好地方——葡萄沟,葡萄沟盛产水果,景色优美,老乡热情好客,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板书: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个”句号改成叹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其实,不仅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整个新疆都是好地方,牛羊成群,瓜果遍地,随着西部的大开发,新疆会越来越好,相信我们同学以后也一定有机会亲自到美丽的新疆去看看,到美丽的葡萄沟去看看,那么让我们记住这个美丽的地方吧!齐读课题
(再由分到总,整体把握课文。)
(六)板书设计
盛产水果,葡萄特别多
葡萄沟风景优美真是个好地方!
老乡热情好客
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
《葡萄沟》说课稿7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二)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课文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描写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2。教学目标
我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后,为《葡萄沟》第二课时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读悟结合,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③情境中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葡萄沟好在哪,难点是了解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流程
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呢?我紧扣“读”、“悟”二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读,在读中发生感悟,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悟,并巧用多媒体VCD助学生进入良好的意境,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轻松、愉快的对话,获得审美体验。
1。巧用多媒体VCD激趣,初读感悟。
“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课的开头,我用多媒体VCD播放歌曲《新疆好》,学生边欣赏边手舞足蹈。孩子们都问:“新疆是什么样的?”于是我再播放“吐鲁番简介”,生动精彩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他们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地方真好。”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让他们在喜欢的句子或不懂的地方分别作上记号,他们以高涨的热情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巧用多媒体VCD导学,细读领悟。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文章是*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我借助多媒体VCD给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再采用双读、小组读、议读、品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象,悟出葡萄沟好之所在。
“吐鲁番的瓜果熟了”的介入让学生看到许多诱人的瓜果,孩子们忍不住发出“真美!”、“真香!”、“真想咬一口!”的赞叹。抓住孩子们的激情,我再采用双读法,让学生读出葡萄沟五月、七八月、九十月有哪些水果,从而知道葡萄是最惹人喜爱的,体会出葡萄沟好,好在水果多而鲜。
我播放“走进葡萄沟”,硕果累累、五光十色的葡萄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欢呼了,有的甚至拍手跳起来。我抓住这个契机说:“作者描绘得更美,想听吗?”孩子们高呼:“想!”我播放“朗读示范 ”,孩子们仔细听着,有的还小声跟着读。我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在四人学习小组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再到班上朗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夸夸葡萄沟。
由于学生没见过阴房,对第三自然段介绍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很难理解,这段我采用议读形式,先质疑再读文。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为什么要制成葡萄干?”“阴房到底是什么样的?”“葡萄干是分几步制成的?”我用多媒体VCD播放“葡萄干的制作”片断,直观形象的制作过程使学生豁然开朗了,也进一步体会到葡萄沟真好。
3。巧用多媒体VCD拓思,品读生悟。
在学生兴趣盎然时,我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回顾全文。屏幕上美丽的景色,晶莹剔透的葡萄,热情好客的维吾尔老乡深深感染了他们。“读出你们最喜欢的句子吧。”我一说完,孩子们满怀激情地读了起来。欣赏中学生拓展了思路,加上品读优美句子,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美景,用“内在的耳”去听作者的心声,领悟到作者对葡萄沟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学生沉浸其中时,我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孩子们创造性的用诗、用画、用歌、用舞、用导游等形式来抒发他们的感情。课在他们的欢笑声中、赞美声中结束。
(四)教学体会
1。理念为统帅,读悟结合,达到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以新课标精神作指导,努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不让学生一开始就听范读,然后有声有色地模仿,而让他们自读自悟,并大力赞赏提出疑问的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关注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关注了他们的独特感受。我特别注重读的重要性,以读代讲,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生感悟,在读中激发情感,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2。巧用多媒体,营造意境,突破教学重点。
这节课我巧用多媒体VCD先演示歌曲《新疆好》和吐鲁番简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用多媒体VCD展现了吐鲁番鲜美的瓜果,葡萄丰收时的喜悦场面和阴房中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带孩子们走进远在新疆的葡萄沟,把静态图文变为动态画面,学生较快突破了重点,理解了难点,最后播放配有动态画面和音乐的课文朗读,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拨动了学生的情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所以,巧用多媒体VCD定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深入探究教材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葡萄沟》说课稿8
说教材课文主要介绍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葡萄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说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等词语口头说话。
4、能对课文优美的句子进行摘抄。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说教法、学法:
根据课文特点,设计边朗读、边理解、边体会的教学手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
说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内容,导学习目标1、自读课文,提问:课文是怎样夸葡萄沟的?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
二、精读课文,理解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在学生明确目标,初读课文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在读中逐步悟疑,并提出学生的创新意识。
1、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练就技能的。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就高,教学效果就会好。选择教学方法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所以一节课上应选用多种教学方法,让他们运用多种器官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如:在写葡萄沟的葡萄颜色多,这一段文字语言通俗易懂,于是,让学生动笔画一画,从而体会葡萄沟的葡萄很美。再如:理解葡萄沟的老乡热情好客,让学生亲自扮演一下。这些方法,完全由学生自己动手,也让他们感到了一份新奇。如:葡萄沟的老乡非常好客。⑴大家把这句话找出来,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⑵假如你是一位游客,同学们猜想一下,热情的老乡会对你怎么说?看看课文的插图,闭上眼睛想一想。
2、以读代讲,轻松学习学生的朗读从正确到流利,直至有感情,这正是对文章内容理解的体现,所以,课堂上应给学生较多时间的读书机会。在读课文时,可采用分小组读,师生对读、轮读、男女生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选读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如:三、分层设计,巩固提高学生在学习上是有所差异的,所以在作业环节上也应有所区别。能力强的查找资料,会画画的同学画画,差一些的学生记优美句子。在这个环节中力求做到各档学生都有所提高。
作业设计如下:
1、这一课有许多优美的句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抄在本子上。
2、喜欢画画的同学把你想象中的葡萄沟画出来。
3、有条件的同学收集有关新疆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说效果本课应用了互动式教学模式,从而使教师爱教、会教、善教,促使学生爱学、会学、善学。在本课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通过生生互动自己就可以解决,对于学生的难点则通过师生互动来解决。
《葡萄沟》说课稿9
一、说教材
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盛产、茂密、凉棚、五光十色、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理解并掌握句子跟句子之间的连接方法——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并能自我体会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节。
二、说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句子跟句子之间的连接方法——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2、准确领会第二自然段的词句,并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两点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即文章的第二节。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是由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完成上述基本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读可以显形,读可以激趣,可以动情,可以启智,可以育人。因此在本课时的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益知、怡情,发展语言和能力。
新课程导引的新课堂,其本质特征在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又是道德主体、审美主体。一句话,他们应当是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而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离开了自主的、具体的、感性的学习活动,学生是无法获得主体地位,也不能发挥主体作用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自主选择作业方式,自读自悟,自己观察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教学第一板块:在导入新课中走近葡萄沟
学生一:(葡萄沟在新疆。)学生二:(葡萄沟在吐鲁番。)学生三:(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说的都没错,哪位同学说的让大家听了更明白?
二、教学第二板块:在初读课文中走进葡萄沟
过渡:是呀,那里的葡萄太棒了,那里的人们太好客了,现在你们最想读哪一节?(第二节)
1、那好,自己赶快去读第二节吧,想想你能读懂些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畅谈)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你知道这个小节有几句话吗?有哪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看看哪几句是写夏天的?哪几句是写秋天的景色的呢?(夏天和秋天、这时候)这时候指什么时候啊?自己读一读。(秋季)
(2)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看图理解“山坡、梯田”。(梯田是沿着山坡开辟的一级一级的农田。)
2、葡萄沟的夏季和秋季,你更喜欢哪个季节?再读一读第二小节,自己选择喜欢的季节,多读几遍,边读边想直到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图画、电影再停下来,好吗?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是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但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教师的显性(定形的)教学设计与学生主体学习、自主发展的冲突和矛盾。因此,在此我设计了隐性设计,学生喜欢夏季则先学第二句,若学生喜欢先学秋季的,则先学第三四句,以此作为课堂调节手段去调适和引导学生的主体行为。)
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景色?
A夏季(你看见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理解“茂密、一个个”
(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
(1)怎么样才算茂密呢?(老师贴几片叶子,再由学生上前继续)对,这样层层叠叠向四面展开的样子就是茂密。再看图,理解“茂密”。你能做一个枝叶向四面展开的样子吗?
(只有把文字所描述的场景还原、再现,把教师、教材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在一种相似的和谐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知识产生共鸣。让学生自己来贴一贴叶子,用手做一做向四面展开的样子,将“茂密”二字还原成具体的画面,形象地理解“茂密”即是表示枝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
(2)(看到了许许许多的绿叶,像凉棚)看到了多少凉棚,一个两个还是……看到了几个凉棚?(一个个)
想象:老师查过资料,夏天那里天气太热,最高温度达到了49度。闷热的夏天,新疆的小朋友可在“凉棚”下干什么?老人们呢?
一个个凉棚拦住了阳光,给你什么感觉?能读出凉爽的感觉吗?
同桌准备——指名读
站在这茂密的树下,你想到了什么?那茂密的预示着什么吗?现在树叶茂密,以后呢?是啊,秋季的葡萄一定会大丰收的。那么这一个个凉棚呢?这叶子、这凉棚,带着一种希望,有着希望之美,你能读出来吗?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怎么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呢?依照教师的讲,即逐段地作烦琐的内容分析,还是让学生多读熟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听懂和读懂的意义是不大一样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论家刘勰说得好: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让学后反复地读,在多读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逐步了解葡萄枝叶的茂密,感受葡萄沟夏季景色的美丽,更在读中感悟到秋季葡萄丰收的期待、希望。)
B、到了秋季,葡萄果然丰收了!老师为什么要用果然?快抬头看看葡萄架透过茂密的枝叶你从哪儿发现葡萄成熟了!(若学生先说秋季,则如此引导:为什么喜欢秋季啊?)
(1)唉呀,有几种颜色啊?这么多颜色的葡萄你都见过吗?认识哪种颜色的葡萄?(课件出示)让孩子认识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读)读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这里一连4个顿号的作用。
(许多葡萄的品种是我们这些学生所没有见过的。通过课件,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亲眼目睹大家所陌生的甚至是从没见过的白葡萄、紫葡萄等。)
(2)这么多颜色,可以同什么词来形容呢?“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可以换吗?看图,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出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读)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通过两幅直观的图片,浅显易懂地理解了“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的区别,让语言文字训练不露痕迹。)
(3)“一大串一大串”,一大串一大串是不是只有两串啊?(读)
比较:
{葡萄一串一串挂在绿叶底下}
{葡萄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
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再看看,像什么呀?(一个个玛瑙)(一颗颗宝石)(一颗颗珍珠)(一颗颗明珠)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3、往下读,你还能读懂什么?(老乡的热情)哪里看出老乡的热情呀?
(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这不仅是因为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而且有角色效应的作用。当了角色,孩子就由“本角色”我——一个小学生为“他角色”——维吾尔人老乡,那种新异、好奇心,使孩子激动不已。)
4、朗读
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带着感受读课文)
三、教学第三板块:在朗读中赞美葡萄沟同时理解构段方式
葡萄沟盛产水果,景色美丽,老乡热情好客,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捧起书来,老师和大家分句子读第两节,再一次赞美赞美那里的葡萄,那里的老乡,怎么样?
趁热打铁,围绕本课教学重点,我设计既有准对性又有开放性迁移模仿作业,并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题来先说后写,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习能力。
我们家乡—象山出产的水果可多了,五月有,六月有,七八月有,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成熟了。
阳春三月
夏天
秋高气爽的时候。要是这时候您到我的家乡——象山来,我。
《葡萄沟》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葡萄沟》是小语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围绕“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让学生在读中产生对祖国各地风情的向往,增强对少数民族人民的热爱之情。
二、整体设计
本课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做了以下教学设计:
1、生字的教学根据生字的本身特点进行。
2、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学生读书,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通过读表达喜爱、赞美之情。
3、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要求
1、教学目标:
⑴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⑶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2、教学重难点:
⑴通过朗读,感受葡萄沟的美丽与可爱。
⑵认读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3、课前准备:
⑴歌唱新疆的歌曲磁带。
⑵课文插图。
⑶师生准备生字卡片。
⑷课后填空题的幻灯片。
四、教学设计
1、以歌曲引入新课,让学生对葡萄沟产生兴趣。
2、自由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3、围绕课文最后一段话理解课文,说说你从哪些词、句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4、完成课后填空题。
5、看插图说话,比一比谁用的好词句多。
6、总结全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7、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搜集一些介绍自己家乡的资料,准备在语文园地里展示、交流。
《葡萄沟》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葡萄沟》是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四个内容:一、葡萄沟盛产水果(第一自然段)。二、葡萄沟景色美丽、独特。夏季,种在梯田里的葡萄长出了茂密的枝叶,山坡上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秋天,葡萄成熟了,五光十色的葡萄一串串地挂在绿叶底下,十分美丽(第二自然段)。三、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好客,(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四、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色鲜、粒大、味甜,非常有名(第三自然段)。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对于本教材,我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品词赏句来体会文章蕴涵的情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说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句子跟句子之间的连接方法——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2、准确领会第二自然段的词句,并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两点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即文章的第二节。
三、说教法: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是由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完成上述基本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读可以显形,读可以激趣,可以动情,可以启智,可以育人。因此在本课时的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益知、怡情,发展语言和能力。
四、说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新课程导引的新课堂,其本质特征在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又是道德主体、审美主体。一句话,他们应当是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而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离开了自主的、具体的、感性的学习活动,学生是无法获得主体地位,也不能发挥主体作用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自主选择作业方式,自读自悟,自己观察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说教学流程
一、教学第一板块:在导入新课中走近葡萄沟
1、教师首先板书“葡萄”一词,指导学生认清字形读准这个轻声词后,完整课题板书“沟”,葡萄是一种水果,葡萄沟呢?聪明的学生理解葡萄沟是一个地名,因为课题中的“沟”,我们常说“山沟沟”“水沟”就表示地名。
2、葡萄沟在哪里呢?课件出示语句: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3、(教师边说边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是呀,第三位同学讲的更明白,中国有个省份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个地方叫--(吐鲁番),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二、教学第二板块:在初读课文中走进葡萄沟
1、快把书打开,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去认认真真读课文吧。
2、大家读过课文了,谁能告诉大家,那个地方,为什么值得一写呢?
三、教学第三板块:在细读课文中欣赏葡萄园
1、亲自去看看。(理解茂密)
(1)怎么样才算茂密呢?(老师贴几片叶子,再由学生上前继续)对,这样层层叠叠向四面展开的样子就是茂密。再看图,理解“茂密”。你能做一个枝叶向四面展开的样子吗?
(2)(看到了许许许多的绿叶,像凉棚)看到了多少凉棚,一个两个还是……看到了几个凉棚?(一个个)想象:老师查过资料,夏天那里天气太热,最高温度达到了49度。闷热的夏天,新疆的小朋友可在“凉棚”下干什么?老人们呢?
(3)朗读指导。闭上眼睛,让我们大家赶快钻进凉棚去,怎么样?(好!)感觉如何?(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2、快抬头看看葡萄架透过茂密的枝叶你从哪儿发现葡萄成熟了!
(1)唉呀,有几种颜色啊?这么多颜色的葡萄你都见过吗?认识哪种颜色的葡萄?(课件出示)让孩子认识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读)读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这里一连4个顿号的作用。
(2)这么多颜色,可以同什么词来形容呢?“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可以换吗?看图,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出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读)
(3)“一大串一大串”,一大串一大串是不是只有两串啊?
3、往下读,你还能读懂什么?(老乡的热情)哪里看出老乡的热情呀?(准:一定;最甜;吃个够)想象:他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老师扮演游客,学生扮演老乡,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这不仅是因为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而且有角色效应的作用。当了角色,孩子就由“本角色”我——一个小学生为“他角色”——维吾尔族老乡,那种新异、好奇心,使孩子激动不已。)
4、朗读
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带着感受读课文)
四、教学第四板块:在朗读中赞美葡萄沟
葡萄沟盛产水果,景色美丽,老乡热情好客,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捧起书来,老师和大家分句子读第两节,再一次赞美赞美那里的葡萄,那里的老乡,怎么样?
五、教学第五板块:在迁移训练中模仿葡萄沟的写法。
趁热打铁,围绕本课教学重点,我设计既有准对性又有开放性迁移模仿作业,夸夸家乡的特产,先说后写,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习能力。
《葡萄沟》说课稿12
一、教材分析:
《葡萄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课文通过描写葡萄沟盛产水果、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园“五光十色” ,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色鲜味甜”四个方面来说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目标: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后,为《葡萄沟》第二课时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读悟结合,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③情境中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流程:
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呢?我紧扣“读”、“悟”二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读,在读中发生感悟,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悟,并巧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进入良好的意境,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轻松、愉快的对话,获得审美体验。
1、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开课时,我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葡萄沟玩一玩好不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巧用多媒体课件导学,细读领悟。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文章是靠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我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再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象,悟出葡萄沟好之所在。
第一段的教学中,我用“吐鲁番的瓜果熟了”的图片介入让学生看到许多诱人的瓜果,孩子们忍不住发出“真美!”、“真香!”、“真想咬一口!”的赞叹,从而体会出葡萄沟好,好在水果多而鲜。
在第二段教学葡萄成熟的样子时,我首先播放出硕果累累、五光十色的葡萄画面在学生的眼前,孩子们被深深的吸引了,这样就让学生更真实地体会到葡萄沟的葡萄又多又美 。而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葡萄成熟时的美景,这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葡萄样子的理解。此外,我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再指名评价,最后全班齐读,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由于学生没见过阴房,对第三自然段介绍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较难理解,教学这段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文,说说自己是到了什么。然后我用多媒体播放阴房的 图片以及葡萄干直观形象的图片使学生豁然开朗了。
3.巧用多媒体拓思,品读生悟。
整堂课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美景,用“内在的耳”去听作者的心声,领悟到作者对葡萄沟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学生沉浸其中时,我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喜爱与赞美之情。通过创设情境与老乡对话。亲自品尝葡萄干等形式,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在他们的欢笑声中、赞美声中结束。
四、教学反思:
1.理念为统帅,读悟结合,达到教学目标。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在自由的朗读、自由的想象、自由的表达中冒出的灵性的火花。而吸引低年级孩子的更多是形象的画面。所以在教学“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这两个句子时候,出示课外收集的有关葡萄架搭起的凉棚图片,许多成串的、各种颜色的葡萄图片。通过图片的展示,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个性感悟葡萄长得好,枝叶茂密;葡萄多,一大串、一大串;颜色多,五光十色等。同时我不失时机地用语言描绘葡萄的美,洞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进入文本,巧妙地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
2.巧用多媒体,营造意境,突破教学重点。
这节课我巧用多媒体,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用多媒体展现了吐鲁番鲜美的瓜果,葡萄丰收时的美丽场面和阴房中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带孩子们走进远在新疆的葡萄沟,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深入探究教材重点,培养创能 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葡萄沟》说课稿13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葡萄沟》,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知识树出示说课的三个板块: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落实编者意图应该是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分析、解读教材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之一。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葡萄沟》是安排在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这是对一年级下册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训练点的巩固与提升。”本课在“五光十色”一词的理解上,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义。这种阅读方法可以促进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是本单元的另一个重点。本单元以写景的文章为主,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葡萄沟》课后安排了仿写的练习和背诵的片段。
从课文内容上来看,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葡萄沟的地理位置,按时间顺序写了从初夏到秋天葡萄沟出产的各种水果,最后落在“最喜爱的葡萄”上,突出本文叙述的中心,自然引出下文。第二自然段讲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很多。先讲葡萄的生长环境,接着讲长得枝繁叶茂。再讲葡萄成熟后五光十色。最后讲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前三句按照从种到收的时间顺序,描写了葡萄沟美丽的景象;用比喻形象描写葡萄枝叶的茂盛;列举不同的颜色,表现葡萄品种多样。第四句点出这里不仅景色美,人也美。第三自然段讲怎么制作葡萄干。先讲收下来的葡萄运到阴房,接着讲阴房的样子,再讲葡萄干的制成,最后讲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概括,抒发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课文中的插图,分别对应课文的2、3自然段,第一幅插图是人们喜获丰收的景象;第二幅插图是维吾尔族老乡在硕果累累的葡萄架下热情招待客人,对应“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这一句。课后编排的三道练习题,第一题是注意下面加点字的读音,也就是多音字。第二题是你喜欢葡萄沟吗?说说理由。这一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学完课文后,能根据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葡萄沟印象最深的地方。第三题师照样子写一写。也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仿写。可以有两种仿写思路,一种是用“有……”的句式列举事物,将特点写具体,一种是用归纳的方式,总结事物的特点。
2.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真语文要紧扣字、词、句、段、篇教语文,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以上理念,依据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学生学习内容提出的目标要求,结合教材编排意图、课文特点和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份、枝、坡、起”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五光十色、茂密”等词语,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4、尝试用“归纳”和“举例”的方法进行说话和写句子。
找准教学的重点、难点,找准教学的关键点,是教学有效、高效的前提,也是本真语文真教、真学、真收获的关键所在。
教学重点:
1、能联系上写文和生活经验,理解“五光十色、茂密”等词语,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2、尝试用“归纳”和“举例”的方法进行说话和写句子。
教学难点:
2、尝试用“归纳”和“举例”的方法进行说话和写句子。
教学的关键点:运用文本语言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学习方法的引领。
二、说教法
“把语文课教得简单而有效,才是教师非凡素养的体现。”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真读、真说、真写、真对话。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以下教法落实教学目标:
1.激趣引入法。新课之前让学生猜谜语,极大的调动低年级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投入学习做了铺垫。
2.朗读感悟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我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充分地读。朗朗诵读时读得正确、用情去读.
3.自主探究法。高效的语文课一定会运用最“经济”的手段以获取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而这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就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在识字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识字方法.
4.巩固迁移法。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中以随堂练习的形式实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读一读、说一说、练一练、写一写、评一评的个体体验中、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学新知、悟方法、提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崔峦老师说: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悟到语言的精妙。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通过教师的真教,学生的真学,在培养语感、提高整体把握能力、领悟读法写法上下功夫,特别是在“用”字上下功夫。我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来实施教学过程的。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完成。下面我重点阐述《葡萄沟》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揭示课题
我用猜谜语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一是让学生明确学什么;二是将新课的导入与学生的生活结合。揭示课题之后,让学生在白板上的地图上找新疆,找吐鲁番,找出葡萄沟的地理位置,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储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步感知认识生字
这一环节采用两步走:先出示检测要求,让同桌进行互相检测,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保证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同时,检测他人的预习情况时,也是自我检测的过程,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再由教师进行检测,教师的检测形式避免了学生课堂上的“0”起点,更多的是从学生运用知识的角度出发,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同时在检测时用归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的学习。最后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品读感悟再现生字
结合学习目标,让学生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抓住葡萄沟出产很多水果,为什么最喜爱葡萄呢?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咀嚼和感受中,体会到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第二段抓住葡萄种的地方、葡萄美、好客的维吾尔族用葡萄招待客人的描写,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并学会练习用归纳、列举的方法来练习说话。
(四)朗读课文小结本课
小结课文内容,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板书设计
《葡萄沟》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葡萄沟》是浙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试用)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三个内容:一、葡萄沟盛产水果。那里不仅有人们最喜爱的葡萄,还有杏子、香梨、蜜桃、沙果等(第一自然段);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色鲜、粒大、味甜,非常有名(第三自然段)。二、葡萄沟景色美丽、独特。夏季,种在梯田里的葡萄长出了茂密的枝叶,山坡上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秋天,葡萄成熟了,五光十色的葡萄一串串地挂在绿叶底下,十分美丽(第二自然段)。三、葡萄沟不仅物产丰富、景色美丽,而且那里的人也特别好。淳朴的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好客,当葡萄成熟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拿出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再从整个单元来看,理解掌握句子跟句子之间的连接方法——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第二自然段。如果说《家乡的秋白梨》的第二自然段是个标准的按时间顺序写的段的话,那么这一段就是一个“不标准”的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这一段共有4句。第一句写葡萄的种植地点,从第2句开始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分别写了夏季和秋季,葡萄成长和成熟时的情况;第4句写在葡萄成熟的日子里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的表现。文章的难点也在第二自然段,要准确领会第二自然段的词句,并体会其中的情感。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学生特点和课标的要求,我把本课分为三课时进行教学,并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通过虚拟的情境中理解课文,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3、运用角色扮演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二、说教法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是由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完成上述基本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读可以显形,读可以激趣,可以动情,可以启智,可以育人。因此在本课时的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益知、怡情,发展语言和能力。
2、创设情境,角色表演
一般的表演活动是排演成熟后的成果展示,而课堂表演不一样,表演的过程也就是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会情感并如何“形诸于外”的排演过程。正是课堂表演的这种动态生成,才使得它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即表演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一种深读课文,感受语言含义,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情操的手段。在本节课中,请师生分别扮演游客和老乡,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
3、开放课堂,课外延伸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在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在课前请学生搜集有关于葡萄沟的资料,课内请学生提取教师提供的关于梯田、荫房的信息,观察葡萄干时引导常识课中所要掌握的观察方法,课后请学生给维吾尔族老乡写写信,请学生写游记……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务。
三、说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新课程导引的新课堂,其本质特征在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又是道德主体、审美主体。一句话,他们应当是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而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离开了自主的、具体的、感性的学习活动,学生是无法获得主体地位,也不能发挥主体作用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自主选择作业方式,自读自悟,自己观察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九、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师领读)既然人们喜爱葡萄,那么我们也去葡萄沟玩一玩好不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玩是小孩子的天性,以去葡萄沟玩一玩引起小朋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第二板块
1、葡萄沟什么时候的景色呢最吸引人呢?快把书打开,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小节,想想你能读懂些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畅谈)
(读是个性行的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你知道这个小节有几句话吗?有哪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看看哪几句是写夏天的?哪几句是写秋天的景色的呢?(夏天和秋天、这时候)这时候指什么时候啊?自己读一读。(秋季)
(2)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看图理解“山坡、梯田”。(梯田是沿着山坡开辟的一级一级的农田。)
2、葡萄沟的夏季和秋季,你更喜欢哪个季节?再读一读第二小节,自己选择喜欢的季节,多读几遍,边读边想直到把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图画、电影再停下来,好吗?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是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但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教师的显性(定形的)教学设计与学生主体学习、自主发展的冲突和矛盾。因此,在此我设计了隐性设计,学生喜欢夏季则先学第二句,若学生喜欢先学秋季的,则先学第三四句,以此作为课堂调节手段去调适和引导学生的主体行为。)
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景色?
A夏季(你看见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理解茂密、一个个
(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
(1)怎么样才算茂密呢?(老师贴几片叶子,再由学生上前继续)对,这样层层叠叠的样子就是茂密。再看图,理解“茂密”。
(只有把文字所描述的场景还原、再现,把教师、教材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在一种相似的和谐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知识产生共鸣。让学生自己来贴一贴叶子,将“茂密”二字还原成具体的画面,形象地理解“茂密”即是表示枝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
(2)(看到了许许许多的绿叶,像凉棚)看到了多少凉棚,一个两个还是……看到了几个凉棚?(一个个)
(3)朗读指导
赶快钻进去感觉如何?(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指名读
老师查过资料,那里天气太热,最高温度达到了49度。这时候,你最想怎么样?一个个凉棚拦住了阳光,给你什么感觉?能读凉爽的感觉吗?
同桌准备——指名读
站在这茂密的树下,你想到了什么?那茂密的预示着什么吗?现在树叶茂密,以后呢?是啊,秋季的葡萄一定会大丰收的。那么这一个个凉棚呢?这叶子、这凉棚,带着一种希望,有着希望之美,你能读出来吗?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怎么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呢?依照教师的讲,即逐段地作烦琐的内容分析,还是让学生多读熟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听懂和读懂的意义是不大一样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论家刘勰说得好: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让学后反复地读,在多读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逐步了解葡萄枝叶的茂密,感受葡萄沟夏季景色的美丽,更在读中感悟到秋季葡萄丰收的期待、希望。)
B、到了秋季,葡萄果然丰收了!老师为什么要用果然?快抬头看看葡萄架透过茂密的枝叶你从哪儿发现葡萄成熟了!(若学生先说秋季,则如此引导:为什么喜欢秋季啊?)
(1)唉呀,有几种颜色啊?这么多颜色的葡萄你都见过吗?认识哪种颜色的葡萄?(课件出示)让孩子认识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读)
(许多葡萄的品种是我们这些学生所没有见过的。通过课件,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亲眼目睹大家所陌生的甚至是从没见过的白葡萄、紫葡萄等。)
(2)这么多颜色,可以同什么词来形容呢?“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可以换吗?看图,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出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读)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通过两幅直观的图片,浅显易懂地理解了“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的区别,让语言文字训练不露痕迹。)
(3)“一大串一大串”,一大串一大串是不是只有两串啊?(读)
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3、我好像看到了那五光十色的葡萄了,真想摘下那新鲜的葡萄,好好地吃个痛快,新疆老乡来了!你猜,他会让我们吃吗?为什么?(准:一定;最甜;吃个够)他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老师扮演游客,学生扮演老乡,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这不仅是因为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而且有角色效应的作用。当了角色,孩子就由“本角色”我——一个小学生为“他角色”——维吾尔族老乡,那种新异、好奇心,使孩子激动不已。)
4、朗读
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带着感受读课文)
三、教学第三板块
1、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荫房看看,荫房是什么样。这么多葡萄,老乡们是怎么处理的?(读课文,再讲一讲,可以创造语言,只要意思对即可。)荫房看到过吗?葡萄干怎么制成的?
(荫房是用泥土砌成了的一个有许许多多方孔的四四方方的房子。葡萄成熟以后,人们就把成串成串的葡萄挂在荫房里,关上门,不让它们淋雨晒太阳。由于葡萄沟就在火焰山附近,造成了葡萄沟干热又多风。荫房里的葡萄经过四十多天,就能变成葡萄干了!)
2、观察、品尝葡萄干。
观察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怎么观察呢?看,闻,尝,捏……(让学生观察、品尝后发表意见,把感受到的讲讲。根据学生的感悟书:色鲜味甜)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并不单纯是一门学科,它是人类生活的浓缩。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是现代课程改革的趁势,特级教师沈大安如是说。这一环节,让学生观察葡萄,可以形象、生动地感受到葡萄沟的葡萄干的色鲜味甜粒大,同时也在观察地过程中知道观察的方法有很多种:看、听、闻、尝、捏……教给观察的方法,学会观察,一举多得。)
1、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觉葡萄的甜。
2、葡萄干这么好吃,世界各国的游客想学着葡萄沟的制作方法做葡萄干,可是他们没有这样的地理环境,都没能成功。所以中国葡萄沟的葡萄干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读出自豪。)
四、教学第四板块
葡萄沟盛产水果,景色美丽,老乡热情好客,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板书: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个”句号改成叹号)没有发言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五、拓展训练。
现在我们到葡萄沟游玩一一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感受。我们学校刚刚在暑假成立了一个网站,里面有我们学校每个班的同学展现自己作品的地方,叫班级风采,我们三二班也有!
能不能把你的感受想法,写下来,画下来,唱下来,我们把它放到我们的网上,让所有的老师、同学看看我们三二班的风采,为我们三二班争光?你准备怎么办呢?写作不错的,可以写一段话夸夸葡萄沟,做做广告,也可以写封信给维吾尔族老乡;画画不错的,可以画下你看到的;唱歌不错的,可以自己写写歌词,来唱一唱,郭老师帮你录下来,再传上去;只要你想得到的都行。
(趁热打铁,开放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方式,来写一写唱一唱画一画自己对葡萄沟一行的感受,想法。又将作业与学校网站给联系起来,在学校网站上发表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在成就感,同时让学生为学校建设出一份力,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五、板书设计
盛产水果
葡好
景色美丽
萄地
老乡热情好客
沟方
《葡萄沟》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葡萄沟》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篇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四个内容:1.葡萄沟盛产水果。2.葡萄沟景色美丽、独特。3.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好客。4.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色鲜、味甜,非常有名。使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对那里产生喜爱之情。进而爱祖国,爱家乡。
二、说学情
新疆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既遥远又陌生,同时又充满着好奇和向往。孩子渴望了解那里,对教材中的许多地方充满了好奇,他们想知道:“葡萄沟在哪里?”;“梯田是什么样的?”;“荫房是什么样子的?”;“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诸多问题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解说就能解决的,即使是,那也必将是枯燥和无趣的。
为上好这一课,切实让学生喜欢教材、被教材所感染,就一定要在教学方法上多思考,采用一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接受水平的教学形式来切实解决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本班学生经过学习,已具备一些初步的识字能力和阅读水平,但自主感悟的能力较差,体会语言的表达技巧和体会文章的意境美是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另外他们的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11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初步感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向往新疆,向往葡萄沟。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生字。
2、初步.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五、说教法
直观演示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开放课堂,课外延伸
六、说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中感悟
七、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学习了第9课,我们知道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一个同样非常吸引人的地方去做客。去前,我们先听听那个地方人们对家乡的赞歌。
2、播放音乐《我们新疆好地方》。
(1)你们知道这首歌唱得是什么地方吗?
(2)通过这首歌你觉得新疆怎么样?
3、今天我们就走进新疆,来认识新疆的一个地方---葡萄沟。板书课题:葡萄沟
4、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那葡萄沟为什么那么吸引人呢?课文会告诉你的。现在大家就来读读课文吧。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想办法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对比检查自己的读音是否准确。
3、检查识字
小黑板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检查自学情况。
沟疆鲁番蜜梯维吾够碉堡
(1)同桌互相读评
(2)指名读
(3)开火车读
3、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新疆吐鲁番梯田维吾尔族碉堡秋季留着杏子茂密蜜桃山坡搭起摘下钉着吃个够好客水分
(1)指名读
(2)看图对照读词语认识“梯田”和“碉堡”
(三)再读课文,粗知课意,初步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1、学生朗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在课文中的所在的句子。
2、你最喜欢哪句?自己朗读。
3、学生汇报喜欢的句子,教师指导朗读。
4、你觉得葡萄沟这个地方怎么样?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学会的12个字
吾季留杏密蜜坡搭摘钉沟够
2、教师:大家看,这是本课要求书写的12个字,谁能读一读?
3、找学生读一读
4、仔细观察,这些要写的字有什么特点?
5、谁能说说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6、学生讨论,汇报,教师总结。
上下结构的字每个部分都要写的扁一些,左右结构的每个字都要写的瘦长一些。
7、上下结构的字有长的相像的吗?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密蜜)学生思考,互相介绍记住方法。
8、教师范写“密、蜜”,边写边提示:注意,中间的卧钩不要写成竖弯钩。
9、请大家写写这两个字,展示学生写的字,评价写的怎么样。
10、学生讨论写其它的字注意什么,学生自己书写两个,师生共评,然后学生再写一个,找出自己的进步。
11、学生书写其余的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作业
书写课后“我会写”。
第五篇:葡萄沟说课稿
《葡萄沟》第二课时说课稿
霍市三小 王晓博
一、分析教材、学生
《葡萄沟》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0课,本课围绕课文总结“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的重点叙述,葡萄沟葡萄五光十色,种类繁多,新疆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及葡萄沟的葡萄干色鲜味美,让学生感悟葡萄沟确确实实是一个好地方,不仅因为那里有最美的葡萄,更因为那里有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老乡,体会出葡萄沟景美、人更美,让学生产生对祖国各地风情的向往及增强对民族大家庭中少数民族人民热爱之情。
本班学生已是二年级,虽已具备一定识字及阅读能力,但其年龄比较偏低,阅读理解领悟文本的水平较差,因此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综合课文内容及新课标阅读教学理念制定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茂密、五光十色等词组,结合来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情境中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及过渡到对家乡热爱之情 根据教学目标,我制订出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葡萄沟的好在哪里,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向往之情,对家乡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葡萄沟的制作方法
三、教法学法
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我采用创设情况,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感悟教学本课,以期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说教学程序
我紧扣读、悟,引导学生深入的读,在读中感悟并巧用多媒体教学,图文结合,让学生轻松地与文本对话,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获得审美体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我以充满激情的导读(今天我们
继续去葡萄沟玩一玩,以去葡萄沟玩一玩引起小朋友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后提出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导入新课)
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本课重点是葡萄的五光十色及老乡的热情好客,因此,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开门见山直接让学生走进葡萄沟,抓住文章的重点段第二个自然段:
1、让学生轻声读课文,从中我们知道什么?(这个问题设计,主要激发自主读书,有自己的收获)
2、接着抓住“梯田、茂密、五光十色”等词结合图片,让学生感悟什么是梯田、茂密及五光十色,感悟梯田的外形,葡萄藤的枝繁叶茂及葡萄的品类繁多,体会作者的用词巧妙,尤其是在领悟“五光十色”这一词中,我设计了“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对比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从“光”入手,体会出光是发光发亮的意思,那葡萄在阳光的沐浴下,发光发亮像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像玛瑙、晶莹剔透(没有想到的是学生说像玻璃球,很真实的感受,感受到“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的不同),增强了文字的形象性,让学生能直接触摸到文本,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下一步感悟广西的情感奠定基础,在品词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走进体验的世界,如感受葡萄藤搭起凉棚使人凉爽,我先引导学生走进凉棚,为了感受凉棚凉快、舒服,我这样设计:“孩子们快,快点愿意钻进哪个凉棚就钻进哪一个”,体现新课标的人文性,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再有在感受葡萄园“五光十色”,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在了解文中几种葡萄颜色基础上,联系实际让学生想象还有什么颜色葡萄,不仅培养了学生想象力,更是让学生体验葡萄颜色、品种多。最有效的体验,莫过于让孩子们把文本中作者情转化成自己情感,让孩子深深带着这种情、这种体验,通过有效的读来与作者情感交融,因此,我在本课中大量的读,有轻声读、评读、范读、默读、个性展示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与作者文本产生共鸣,融入一体,体会感悟葡萄的五光十色,葡萄干的色鲜味美,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再通过引导学生动脑思考“这里的葡萄为什么香甜呢?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到这里人多么了不起、聪明能干、勤劳致富,感悟这个地方真是个好地方。——景美、人更美。
三、巧妙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
主要说说对于葡萄干制作过程,我紧紧抓住“阴房”,让学生结合图片理解(有的学生说像茅房,确实很像,尊重他们的理解,四周带孔„„),至于葡萄干制作过程,这里本课难点,我借助视频来让学生理解,把无声的文本变成有声有色的视觉文件,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了。再有在拓展引导学生“热爱家乡”,最后一个图片(课上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细说),在这里那个图片叫“煤电双飞”是我们霍林河第二输煤系统向电厂运煤的情景,让学生能看见家乡、摸到家乡,从而自然引发对家乡热爱——霍林河真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