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适应”话题题解及构思示范
“适应”话题题解及构思示范
□江苏如皋中学 袁海明
【问题的提出】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教科院“青少年心理障碍实证与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组,对天津市9所中学的1223名中学生适应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670名学生存在适应不良行为,占总人数的54.78%。
所谓适应不良是指由于个体心理因素导致的对环境、条件等的改变所产生的个体心理障碍。可见,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一道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
【精题设计】
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的小说《谁动了我的奶酪》,通过两个小矮人、两个小老鼠与“奶酪”的故事,给人们提出了一个简洁却耐人寻味的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奶酪”也被人动了,你是像小老鼠一样积极地改变自己,去适应变化,尽快地找到大量新鲜的“奶酪”,还是像小矮人那样因循守旧,生活在失望和痛苦中呢?
是的,世界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努力去适应这种发展和变化,我们的人生道路或许会因此而豁然宽阔,自己也将成为生活的强者。
请以“适应”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认识的提炼和升华】
我们都读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匹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休息。它问另一匹跑得气喘吁吁的狼:“你为什么这样没命地奔跑?”那匹狼说:“听说狮子要来了。”这匹狼说:“狮子来了有什么可怕,它是我们的朋友。”说完又呼呼大睡起来。后来,狮子真的来了,只来了一只,却让整个草原上的羚羊奔跑速度变得极快。这匹狼不再那么容易得到食物,不久便饿死了。
这匹狼之所以被饿死,原因就在于它和“小矮人”一样,在变化了的形势面前固守原先的一套思维模式,不知变通,不懂得适应。达尔文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说生活中的竞争是永恒的,适应方能求得一席之地,自然界的万物都必须正视竞争的残酷性,主动地适应一切发展和变化,因为生活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适应你,但你必须学会时时处处适应生活。
是的,人生在世,需要我们适应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离开娘胎,我们首先要适应外界温度光线的变化;进入学校,要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进入社会,又要适应形势、潮流的变化„„特别是当社会发展步入新世纪以后,各种变革日新月异,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对我们每一个人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也有人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人具有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永远是世界的主宰,具有征服一切的巨大力量,谈适应那是一种随波逐流、苟且偷生、碌碌无为、世故圆滑甚至是丧失自我的表现。
那么,我们该怎样认识适应呢?
首先,适应是明智之举。大诗人李白说得好:“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意思是说,草木的繁荣和凋落,万物的兴盛与衰歇,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除了规律谁也不能去驱策四季的运行。而规律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适应规律就能很好地掌握、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不适应甚至违背规律只能碰得头破血流。中国人主动适应“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规律,才有了“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壮举;伽利略适应规律,捍卫真理,才能推翻亚里斯多德的错误学说。而物理学上有关“永 1 动机”的设想,历经几个世纪,最终以失败告终,是因为它违背了规律;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那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才有张勋、袁世凯在规律面前遗臭万年„„因此,虽说人可以改造自然改变世界,但前提必须是适应规律的要求,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可见,在规律面前,适应方是明智之举。
其次,适应是一种积极的人生姿态。适应是为了进步和发展,因而与苟且偷生、碌碌无为不能相提并论;适应是对自己的较量,能够丢弃自身的陋习,有勇气有信心与德高之人比高、与有能之人竞能,是令人钦佩的,因而与随波逐流不可同日而语;适应是对人生的考验,品德高尚的人不会迎合逆流,苟同消极落后的东西,不会近墨而黑,而是时刻保持节操,因而与那种丧失自我、毫无骨气的行经隔边离界;此外,适应也是一种接受,是有辨别力有选择性地拿来;适应还是一种改变,对自己对生存环境进行适当地改造。
市场经济环境中,竞争无处不在,机会和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懂得适应之人,更属于那些善于适应之人。那么,我们该如何去适应呢?
要适应社会,必须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禁锢人的发展的思想观念,勇于接纳世界。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得多,放得少;大锅饭观念强,自主意识弱。就大学毕业生分配而言,原先大学毕业生分配都是由国家统包,学好学差都能分配到工作,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需求完全取决于市场,大学生可以在政策学历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自主择业,因此学好学差对就业来说就显得极其重要。如果我们还囿于计划经济体制的观念,不积极适应这种变革,不注重知识能力的提高,坐等国家统分统配,则只能成为被社会和时代淘汰的对象。据《扬子晚报》报道: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在校苦读了四年的大学生,只要用人单位给他工作的机会,愿意在单位的试用期内“零报酬”服务。虽说这种想法是迫于无奈,但这种能主动适应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要适应社会,还必须努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一个人适应能力的强弱与他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活动能力、创造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密切关联。综合素质欠缺,拿什么去适应呢?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过去那种片面重视智能,追求分数名次,家长教师包办一切,不让学生接触社会的做法,是不能培养出适应竞争社会要求的人才的。
【针刺文一】
勇当适者
柯晓霞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荀子·天论》中的一句话。它道出了一个真理:世界有其特定的内在规律,它不为人的意志改变。适应,就是摸清这种规律,利用这种规律,做生活的强者。
法国大革命,从巴士底狱爆发到封建王朝复辟,再由复辟到反复辟,直到最后成功,曲折而又漫长地经过了百年。战火浓烈,白骨成堆,但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不论过程如何曲折,最终的成功者,必是规律的适应者。达尔文说:“适者生存。”马列唯物论说,规律客观存在。这也就决定了我们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适应客观发展规律。
可能会有人说:适应?好,许多人随波逐流,同流合污,我也如此。于是腐败成了流行,贪污是新潮,堕落是必然。我要说,这不是适应,这是逆流。什么才是真正的适应?适应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适应。客观规律决定事物的发展,是向前的,趋于更进步更完善的,而不是阻碍社会的发展,不是倒退,不是随波逐流。所以张勋复辟不会成功,袁世凯称帝不会如愿。
适应与规律的关系决定了我们要如何适应。适应要从改造自己开始。改掉陋习,改掉落 2 后,这是一种适应;与逆流抗争也是一种适应,是维护规律的适应。改掉陋习才可使你更向前,维护规律才使你的价值更能得到体现。古,屈原的不同流合污是适应,适应历史大潮使他名垂青史;今,万人迷的贝克汉姆改掉陋习也是适应,适应使他成为英格兰的英雄。哲学上讲,规律是不可改变的,却是可以认识,可以利用的,于是有了顺风而呼声加疾,登高而招见者远。人们在改造世界时,必须做到主观客观、历史现实的辩证统一。适应规律的更高层次就是利用规律,使自身特性与客观规律统一,这样既促进自己发展,又促进客观世界的进步。
勇当适者,成功才会属于你,历史才会有你的辉煌。
【针刺述评】
文章开篇从适应和规律的关系入题,指出规律不为人的意志改变,要做生活的强者,则必须要摸清规律,利用规律。接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加以强调。第三小结笔锋一转,针对人们对适应的错误认识,阐明什么才是真正的适应,那种阻碍社会发展的“适应”是倒行逆施,必将遭到历史的屏弃。怎样去适应?作者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即勇于改造自己,使自身特性与客观规律相统一,勇于适应,这样才能铸就人生的辉煌。
【针刺文二】
沙漠里的绝唱——适应
刘云雅
适应是一种强者的风范;适应是阿依达的绝唱,在空旷无垠的沙漠上空回响。
聪明的仙人掌
仙人掌,沙漠里的绿衣天使。它没有片片嫩绿的叶子,也没有盘杂的虬枝。但,聪明的仙人掌,明白在这个风沙肆虐的世界里,是不需要招摇的,它懂得把叶子缩成根根针状直刺蓝天。它顽强地与风沙抗争,以那矮小的身躯挺立在茫茫的沙海中,给这单调而呆板的世界平添一份色彩,给饥渴难耐的旅人带来一线希望,一份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它向往雨水充沛、气候怡人的海边么?不,要不它怎么会那么安静地站立在沙漠上呢?又怎么会张开它那青翠欲滴的“手掌”向旅人挥手致意呢?
美丽的骆驼
人们说,骆驼是沙漠之舟。骆驼带着小铃铛昂首阔步地从茅盾先生的《风景谈》中走进我的心里。而真正震撼我心灵的却是那群在撒哈拉沙漠上驮着人行走的骆驼。我忘不了骆驼的那双眼睛,在她跪下那一刻,回过头来望着旅人的眼睛——呵,多像贤淑美女的一双眼睛!水盈盈,情脉脉,温柔善良,会说话的眼睛,于我如同惊鸿一瞥。我被这美丽的光芒震住了,在那茫茫的泛着白光的沙漠里,竟然有着这么一双美丽的眼睛,无视眼前的风沙,那么镇定自若。旅人若看到这双眼睛,该受到多大的鼓舞!
勇敢的三毛
一个流着浪迹天涯的血液的女子,带着一份美丽的乡愁走进了撒哈拉,她的名字叫三毛。那儿天高地阔,那儿有狂沙、风暴、烈日,那儿还有远离现代文明甚至连镜子都害怕的民族。三毛却学会了在那儿生活,欣赏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致。她不仅在那儿建起了沙漠上最美丽最有诗意的家,还向我们讲述了许多沙漠的故事:十岁的《娃娃新娘》惹人怜惜,一群野蛮又热情的《芳邻》让人又爱又恨,神秘的《死果》叫人百思不得其解„„悠悠地道来,把我们带进一个多彩而神秘的世界。这里面全然没有怨天尤人的气息,没有在艰苦的环境面前退缩的软弱,恰恰相反,这里面表现了她那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那直铺天边的漫漫黄沙中,掩埋着一个异乡女子的喜怒哀乐,她的那种勇敢而坚强的精神永存人们的心中。
适者生存
达尔文说:“适者生存。”而能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又何止是适应环境那么简单?它本身就是在创造一种美,一种人们得用心灵去品读的美——带着坚韧的美。再单调的世界,都会因有了这种美的点缀,变得精彩!【针刺述评】
文章先以两个独特的比喻给全文“定位”,接着分列三个小标题从三方面对所谓的“强者的风范”给以诠释。仙人掌之所以“聪明”不仅在于它能顽强地与风沙抗争,更在于它懂得为世界为旅人奉献点什么,而这正是它能够适应逆境的重要的精神动力;骆驼的那双眼睛之所以被作者认为是“贤淑美女”的眼睛,也不仅在于它的“镇定自若”,更在于它给旅人以莫大的鼓舞,而这又该是骆驼适应狂风恶杀的用意所在;而三毛的那种令常人不可思议的适应,正是体现了她的豁达的人生态度与勇敢坚强的精神……作者通过生动的描述,不单单是告诉我们什么叫“适应”,而是告诉我们适应的重要意义,因为这适应本身就是在创造值得让人用心去品读的坚韧的美。
【针刺文三】
适应也是福
姜维群
人从出生到老,贯穿始终的是“适应”二字。就是说人必须努力适应环境,适应周围的人,适应了就是享福,不适应就等于遭罪,你信吗? 人一生下来大哭,为什么?一言以蔽之:不适应。你想想,在母腹中,环境很舒适,一旦呱呱坠地,来到这空旷冰凉的世界,不适应。渐渐适应了母亲温和的软语甜甜的笑,又该去幼儿园了。那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一张张生疏的脸和从未到过的房间,不适应。渐渐适应了这里,又该上学了,又是一个需重新适应的新天地„„
适应是个永远的题,终身都要去解算它。即使去旅游,如不去适应,照样是花饯买罪受。
所以说,适应也是福。
我们常常不懂得适应,而是以自我为中心,让世界来适应我。
世界常常给人以错觉,小时望月,你走它也走,你退它也退,停下那月亮一动不动;站在旷野,四下一望,“我”站的地方恰恰是中心,于是免不了就要“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了。以“我”为中心,能去适应他人吗? 人生随时存在的痛苦就是不适应,这种痛苦大都是心理的而非病理的。
适应与否的关键在哪?其实在心。笛卡儿说过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一些事你一想它就来了。前些天,一对夫妇说,他们家的宝贝儿子去旅游,住不得双人房,要求单住,因为他一想同屋同住的这个人,离他咫尺远,就不适应,浑身就痒就麻就痛就痉挛。
旅游是乐事,是享受,却成了痛苦万分的煎熬。在生活中,不适应使多少本该享受的时光幻化成痛苦。所以,古人提出的随遇而安,是一个能将痛苦点化为快乐的魔棒;反之呢,它也能将快乐转化成痛苦。人活着,就如一座发射电波的机器,与周围形成发射和接收的互动,无论你走到哪儿,都会形成一个“场”,这是社会人的必然。舒适与否,惬意与否,完全是个人的感觉。如“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说白了就是,风把你跟前的池水吹起涟漪,碍你什么事呢?要说百事不碍,但有的人乐了想吟诗,有的人不高兴了想骂娘,也有的人伤心落泪了。这是说,人在一个很小的事情面前,心理差异有天壤之别。调整一下心态,大概就很容易适应了。
适应是心,不适应仍是心。进一步说,适应是心的耐力和承受力。骄阳下,学生们军训,只晒了10分钟竟躺倒3个人,是体力不支吗?更大程度上是心力不支。学生们说,看到太阳就犯怵,站在下面就躁得慌,一躁得慌就心跳加速„„前几年,女儿学校进行中日文化交流,来了4名日本中学生,盛夏时节长裤长褂大背包,走在酷热的街上,问他们热不热?他们说: 4 心里别想就不热。
心里别想,适应就是心里别想。这是一种心力的修炼。弘一大师的晚年,破衣在身说好,毛巾用旧用水浸湿说好,菜咸了说咸好,饭馊味儿仍是好,这是用苦行僧的生活向世人证实,身适不如心适,适应首先是心适,心常适者福祉长。
【针刺述评】
的确,如文中所说,适应与否其实就在于“心”,心理的障碍排解了,则什么都能适应,就能享福,就能品尝到人生的乐趣;心不适,则万事不顺,痛苦接踵。原因何在?那是因为我们总是喜欢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的喜好去衡量或要求别人,“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气概用在激励斗志上是可嘉的,但以此作为看取世界的标准则是错误的。文意醇厚绵长,有如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之谆谆告戒,让我们对“适应”又多了一份理解。
第二篇:“成长的烦恼”话题作文题解及构思示范(推荐)
“成长的烦恼”话题作文题解及构思示范
刚刚步入少年旅途的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意识的萌发,幼稚与成熟并存,烦恼与快乐共增。一旦有了烦恼,忧郁、感伤就会笼罩在我们的心头,生活也会失去光彩。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体验呢?请把你遇到过的烦恼列个清单,选择自己最苦恼的一件事或几件事,仔细作些分析,争取给你的烦恼画上一个句号!
请以“成长的烦恼”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真实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
[试题解说]
这是典型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命题方式。学生可以自行拟题,自行选材,自行立意,自行选择适合于自己所长的文体,只要在“话题”的范围之内就行。
(一)素材的广泛性
“成长的烦恼”是一个极为宽泛的话题。成长中的少年,会有一些挥之不去的烦恼。首先,成长的烦恼的类型很多,这烦恼来自生活,来自学习,来自与同学的交往„„总之,只要是烦恼,对人、对事的任何感悟,任何思考均可纳入本文题的写作范围。考生应注意选材力求新颖。陈旧的材料,已经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写出来不会引起反响,而新颖的材料,写出的文章则能使人耳目一新,引起共鸣。
(二)文体的多样性
如果考生平时常有独到的见解,而且议论往往能折服读者,那么,可以选议论文写作来展示才华;如果考生头脑中感悟较多,可以取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形式成文;如果考生有切身经历,而且自以为比较感人,平时,又长于记叙和描写,可选记叙文这样的文体写作。“文体不限”这一条件为考生驰骋文思,发挥所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考生在中考作文时应掌握以上“应战术”:以熟取胜。
(三)思维的独创性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要围绕中心,有主题。如果写自己的烦恼要能写出独特的认识,考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写出有个性化的文章,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
[佳作示例]
成长的烦恼
暖风阵阵送来了初夏,蝉声阵阵伴随着盛夏,在不知不觉中,烦恼已经伴随在我的身边。《成长的烦恼》这个作文题目让我一见到就有无限的感慨要倾诉,有一肚子的牢骚要发泄,有满肚子的惆怅要吐露。
好亲切的题目!
烦恼,像雾,像雨,像风,死死地缠着我不放。烦恼是我的家常便饭,是我的常客。考试、作业、练习的烦恼毫不留情地向我袭来。无数的已知、求证、证明、解答等着我。
例1:已知:现在是沙田时间,夜间22时25分,有两篇作文、十几页的数学题、几页的英语作业、历史的论文„„大脑正在催促着我去睡觉。
求:继续做还是去睡觉?
分析:去睡觉吧。不行,不行。如果没完成作业,老师明天将用怎样的脸色和眼神对待我?我又会落得怎样的下场?早知道这样,下午就不该去玩了。可是我还是
个孩子,哪有不玩之理呢?我首先是个孩子,其次才是个学生„„唉,睡吧!
批改:快把作业完成,谁叫你下午去玩。你首先是个学生,其次才是个孩子,而且是个听话的孩子!快做!
批改者:老师
订正:继续做吧,苦海无边嘛。
证明:我不想长大,不要长大。
例2:已知:去年的衣服,今年已经不能穿了。
解:我的个子比去年高了,我在长大。
批改:光长个子,不长脑子。
批改者:父母
证明:我不想长大,又不得不长大。
例3:已知:每天都有7节课,还有两节晚修,一学期20周,读过的书,做过的练习不下几百本。
求:我学会了什么?
解:○1我会写作文;○2我会阅读文章;○3我会做阅读题;○4我会解方程;○5我会解应用题;○6我会电脑;○7我会绘画;○8我会打字„„看来我没有浪费光阴,十年前我只会吃、喝、拉、撒、睡。
批改:我要长大,成长的烦恼我不怕。
批改者:自己
证明:我要长大,我要快快成长。
我要说:
少年不畏愁,少年识得愁滋味,少年成长的烦恼不烦恼。
[评点]
本文写出了当代一些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态,意在提醒教育管理部门尽快解决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问题,立意深刻,文章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青少年有启发作用。
第三篇:作文话题构思
话题1 作业
提起作业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你呢?
请你以此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精彩构思
特殊的作业 结合个人经历,讲述一次令人难忘的作业。
今天语文课上老师布置一个特殊的作业——给爸爸妈妈写封信。说真的,我还从没有给他们写过信呢。回到家中趁他们没有回家我写了一封信,里面讲述我对他们的爱,理解和感激,然后放到了他们的房间里。妈妈回家后看到了这封信,眼睛湿润了。
唉,作业!从生活中取材,讲述同学们对布置作业后的反应。
语文老师刚布置完作业,我的耳边便响了男低音的怒吼:“喂,课代表同志,你可该向老师提提意见了,每个星期都写作文,烦不烦哪!”还没缓过神来,耳边又传来了女高音的抱怨:“课代表,我可先给你打好招呼,这作文过两天才能交。”唉,这让人烦心的作业。不能按时交作业到时候老师又得批评我。
把天空还给孩子 从介绍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入手,结合时代背景谈论减负的话题。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应对以后激烈的竞争,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学校中就打下扎实的基础,于是孩子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作业越来越多,书包越来越重。孩子稚嫩的肩头承受不了如此沉重的责任,活泼好动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和权利,请把孩子的天空还给孩子。
作业
拓展对作业内涵的理解,用小说的形式表现徐洋的美好心灵。放学了,徐洋走在回家的路上,想着今天作文课上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做了一件好事》。天空中乌云汇集,噼里叭啦下起雨来了,徐洋突然想起邻居王二嫂今天在麦场上晒麦子后,去了亲戚家还未回来,徐洋跑到麦场扔下书包开始收麦子。麦子收完了,还算及时,王二嫂也赶回来了。徐洋回头去找他的书包,却发现作业本被雨水淋湿了。第二天徐洋把用新作文本写的作业交给老师,并说明原委。老师说徐洋交了一份很好的作业。
话题2 :成绩
成绩是衡量我们学习效果的一种尺度,但是我们也不应该把成绩看得太重。 请你以此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精彩构思
我看“成绩” 结合自身经历,从否定某些人过于看重成绩入手,阐明应正确看待成绩的主题。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比成绩更为重要的东西。在学生们的眼里,成绩是荣誉的象征,是头脑聪明的表现,似乎只要考试成绩优秀就是好学生。其实学习成绩只是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表现,我们不能一味片面地追求高分,而忽视自身其他能力的培养。
没有“成绩”之后 逆向思维,设想如果有一天没有“成绩”会产生的结果,表现“成绩”也有其积极作用的主题。
如果有一天没有了“成绩”的存在,我们肯定是高兴地乐开了花,课堂里洋溢着喜悦,但我们是不是也会有几许失落:不会再有收获的感觉,不会有胜利后的幸福,不会再有老师的教诲,不会再有爸妈的叮咛,不会再有同学之间暗暗的较劲。这样的日子会不会也很无聊?
分数 创作小说,阐释诚实比分数更重要的主题。
自从她一来到班上,他常胜将军的宝座就被她抢去了,几次考试都屈居亚军之位,他心里不禁有些不平衡,肯定是老师偏心眼。数学试卷发下来了,这次以一分之差总算胜过了她,但仔细看下来,有道填空题老师判错了,应扣去两分,怎么办?他拿起试卷向老师的办公室走去„„
第四篇:话题作文的构思
话题作文题目的构思
一、围绕话题:
文题必须概括文章内容,这是一般要求。话题作文中,话题就是内容范围,因此,它的文题要围绕话题,扣住话题。写作实践中,不能准确理解话题,自觉不自觉转移话题的现象还很普通。如以“对与错”为话题写作,不少同学拟题为“谈错误”一下笔就将谈“对与错”的话题转变为谈“错误”的话题,又如“家——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用作以“家”为话题的作文题目就很不错,而用作以“音乐”为话题的作文的题目就不甚妥当。因为,这个标题中“家”处于中心地位,是谈话的中心,“交响曲”只是用以形容“家”的一种比喻说法,谁主谁从,分析便知道。
总之,保证文题和文章选材界定在话题范围之内,最为保险的基本方法是:文题中包含有紧扣话题的标志词,即让话题标志居于文章的显著位置。
以“感动”话题为例, 我们可以围绕“感动”,拟出这样一些标题:“就这样被你感动”、“妈,我为你感动”、“感动我的一个瞬间”、“心灵的感动”、“感动之后的思考”、“寻找感动”、“都是感动惹的祸”、“谁为谁感动”、“感动的力量”、“为平凡而感动”、“拒绝感动”、“学会感动”、“谈感动”、“今天,你感动了吗”等。又如:以“发现”为话题,一些考生将话题标志巧妙融于文题中,拟出一些涵盖内容的优秀文题:“我发现了她的内心美”、“我发现这里别有洞天”、“瞬间的发现”、“创造才能发现”、“不寻常的发现”等。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标题可以是以话题为中心通过添加字词构成的一个短语,也可以是包含话题的一个句子。对于那些在拟题方面懒得动脑筋的同学来说,扩充话题拟标题不失为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
二、尽量窄小:
范围宽广是话题作文的显著优点,有利于打开文思,激活想象,张扬个性。但初中生写作特别是考场写作开口太大、贪多求全则会落得空泛无际、肤浅杂乱的局面。善于化大为小,以小见大,才有利于写出深度,写出个性,也更符合少年学生的写作实际和认知水平。
化大为小,必须从拟题开始。即让标题定得窄小一些,这样切入口会更明朗,中心思想会更集中。
如以“幸福”为话题写作,文题“幸福”或“谈幸福”显然不及“幸福一家子”、“知足者常有幸福”、“幸福就在身边”、“付出带来的幸福”、“幸福在哪里”等一些文题更容易下笔,更容易写深、写细。
又如以“钱”为话题写作,“来之不易的钱”、“倾注真情的钱”、“君子叙钱”、“钱迷心窍”、“钱:福兮?祸兮?”等文题肯定比直接以话题“钱”为文题好写得多。观察上述例子可知,不拘泥于简练的要求,尽量以范围窄、角度小的短语取代词语为文题,是文题窄小的有效作法,也是写作者寻求较小切入的必由之路。
三、精美醒目:
一般而言,能够围绕话题并做到尽量窄小的文题就可是合格的作文题目。要求文章标题避“俗”叫“响”,做到精美、形象、醒目,则是更高层次的追求。
实践证明: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法,用比喻、拟人、双关、借代、夸张、设问等做标题;或选用能够涵盖文章内容的诗词、成语、俗语、名言作标题;或仿照现有语言拟出新标题,常能新颖夺目,出奇制胜。
1、修辞法 :巧用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如:
(1)比喻 :《我渴望老师的“阳光”》,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如将喻体换成“热情帮助”之类,则索然无味。又如《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这些设喻佳题也都富于文学色彩。
(2)借代 : 一位考生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给文章拟题目《黑白债》,借色彩代本体,又亮出线索,寄托深情。又如《人生需要掌声》,这一标题借“掌声”代“鼓励”,也很有创意。
(3)比拟 :《小树又快活了》、《读水千遍真有趣》,前者运用拟人辞格让小树具有人的感情,后者把“水”拟作能“读”之物,用的是拟物辞格。
(4)对偶 :《朋友最真,友情最贵》、《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这两例都将文旨浓缩在整齐对称的句子中,体现出考生善于推敲的语言功夫。
(5)反语 :《我发现了家中的“贼”》,家中几次“失窃”,“作案者”原来是瞒着别人给灾区寄钱的一家人的三个成员,题中用“贼”,贬词褒用,凸现一家人的高尚品德,幽默风趣。
2、善于引用
(1)引用诗词、名句:古典诗词、名句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底蕴,用它们来作题目,一是不落俗套,二是读者喜闻乐见,富有亲切感。台湾作家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又如鲁光的《中国姑娘》中,有一段写袁伟民训练女排姑娘时近乎残酷无情的内容,小标题为《道是无情却有情》,就是活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
又 如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救救孩子》——鲁讯《狂人日记》
以“关注生活”话题,写生活对人的考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高尔基《海燕》
以“友谊”为话题——《百年孤独》——加西亚 马尔克斯同名小说
以“亲情”为话题——《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广告语
运用古诗词或名句来作标题,还可以显示出作者浑厚的文学素养和不同一般的写作功底。因此,也是常用的一种拟题方法。
(2)引用歌词 :现在的流行音乐中,不少歌曲的歌名、歌词非常优美,借用它们作文章的标题,既显得活泼风趣,又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
如一位同学在中考作文时自拟的题目是《因为爱你》,见到这个题目,读者一定会惊讶不已,想不到考场里还有这样大胆的学生!可当你阅读时,发现作者记叙的原来是一段与网络有关的故事,结尾时他又巧妙地引用歌曲里“因为爱你,更珍惜我自己”的歌
词,全文可谓浑然天成。
又 如 以“宽容”为话题——《因为爱,所以爱》——谢霆锋/《一笑而过》——那英以“家庭”为话题——《我要的幸福》——孙燕姿
以“心愿”为话题——《一千零一个愿望》——Four in love3、借用符号
(1)标点符号属无声的语言,用之拟写文题,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往往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如2000年一考生所拟文题为“人生,丰富多彩!”,作者以感叹号为题,语势铿锵有力,形象地表明“人生没有固定的格式”,并点出只要“把握好手中的生活之舵,人生将丰富多彩”这一主旨。
(2)将数学符号引进标题,借以昭示所要表达的主旨,具有直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等特点,往往收到出奇制胜之效。近年来正悄悄兴起于全国各类报刊的数学符号标题,话题作文的拟题亦不妨借用之。2001年一考生以“10-1=„„”为题,巧用数学符号组成等式,设置悬念,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对生活中的“10减1”现象作了
多层次多角度的诠释,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总之,拟题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体裁出发,做到准确、简明、醒目、新颖、有诗意。这就要求考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与媒体中有特色的语句。
最后,我们还应注意:一个好的标题所能起到的作用只能是锦上添花,却不能雪中送炭。我们既要重视标题的作用,也不可无限夸大它的作用,毕竟文章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如果同学们确实无法拟出一个有新意的标题来,那么用添加的方法拟一个普通的标题也未尝不可。实在不行,直接套用话题或者干脆命题为“无题”也聊胜于无,总比那些与内容脱节的标题或是干脆忘记写标题要强得多呀!
话题作文的误区
误区一:错把“话题”当“文题”
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占据很大的比例。话题作文为考生提供了作文的由头,考生可以据此自叙经历,表达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抑或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见解等,也可以虚构故事,描述想象和联想。话题作文既没限定文章的选材立意,也没规定文章的表达方式和体裁,从而为学生最大限度的施展写作才能,表现个性和努力创新提供了可能。
然而,在写作时许多考生常常简单的把话题作为自己文题是不对的。殊不知,“话题”只是大体上规定一个思考的中心和范围,“话题”并不等于“文题”——其实与这个“话题”有关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为我们提供“文题”。话题本身范围宽泛,用作文章题目容易出现题大文小、文题不一的毛病。考场作文题目只有定得窄小一些,切入口小一些,才有利于走出作文内容空泛肤浅、文题不一的误区,才有利于写深写透,写出个性。我曾以“对与错”为话题让学生作文,部分学生拟题为“谈错误”,而有的拟题为“老师这样做,对还是错?”就很不错。
误区二:“文体不限”就是“不要文体”
近年来,“文体不限”成了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作文用词。“文体不限”,形式上给了考生更大的写作空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是,文体不限,不等于文体不分;淡化文体,不等于不要文体。
许多考生认为“不限文体”就是可以随便写,想写成什么样子就写成什么样子。于是出现了许多“四不象”的文章:议论文中出现了大段大段的记叙性文字,议论文的开头、结尾,记叙文的“身”。或者记叙文中插入了比记叙性文字多得多的议论,或者把本来很短的一段话分成若干行,写成不伦不类的散文诗。这是对“文体不限”的误解。“文体不限”是让考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一种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你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可以写散文或诗,也可以写叙议融合的随笔,或者干脆写小说、话剧、诗歌等。但这些毕竟是文章体裁,考生要“带着镣铐跳舞”。
误区三:一味“创新”误入“歧途”
何谓创新,最具有个性的,就是创新。中考作文要求考生写出有一定个性的文章,使中考作文中“千人一面”的状况有所改观。有的考生“创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文体”,或者写出一篇前所未有的内容奇异的的新文章,这只能是误入“歧途 ”。从每年的中考试卷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所谓“创新”的文章,这些文章奇异、怪诞得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为希特勒大唱赞歌的,说什么没有希特勒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现代的技术革命,也就不可能有现代高科技出现;
误区四:强求“感人”作文失真
文贵真实。真实的情感和内容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作为话题作文在这方面的要求与一般作文有所区别:题目中一般都有“叙说真实故事”或“写出真情实感”之类的要求。—些同学为了让所写的事情意义“深刻”,所写的人物形象“高大”,喜欢凭空编造,任意拔高,结果出现了内容虚假矫情横生的局面。2002年湖南省益阳市一万多份中考作文中,这类文章达到了60%左右。有的写父母双亡.有的写亲人患绝症、有的写自己断腿断手,有的写“掉到了急流中”„„。由于缺乏生活经历,加之语言信息贮存太少,生编硬造时闹出了不少笑话,这类作文最让阅卷老师头痛,得分也往往偏低。如—位农村考生在《感激》—文中说:八十岁的爷爷天天去健身房健身,七十岁的文盲奶奶兴致勃勃地去学外语,与外国人对话,这样的内容显然失真。
可以这样说,如果文章离开了生活的基石,没有真实这个品质,再美的笔调也是打动不了读者的,希望同学们走出误区,写出真正的情感佳作来。
误区五:字数越多越好
中考作文中对于字数的要求一般是不少于600字。考生只要正常发挥是不难达到这一要求的。对此有不少学生误认为字数越多越好,写出的作文洋洋洒洒近千字或千余字,方格内盛不下,边幅上都写满了。其实,字数过多,会给人一种臃肿庞杂的感觉,也会影响作文的得分。
第五篇:适应话题的作文
“适应”话题【写作指津】
这道题目给出的3则材料里都出现了“适应”这个词,材料的最后一段是提示语,再一次强调了“适应”的概念,所以这道题要围绕“适应”去写作。
第一则材料,重在强调“适应意味着在不能改变环境的情况下,去适应环境生存下来,做有意义的事情”;第二则材料,则意在突出“适应意味着在发现环境不适合自己的时候,另外开辟一片适合自己的天地”;第三则材料,则是讲“适应意味着在发现无力或无意改变环境的时候,可以换一个适意随情的环境,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安宁”。可以说,这三则材料,一为原地适应,一为突破困境,一为避让自适,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生追求取向。在具体写作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方向来写,也可以综合考虑两个或三个方向来写。此次作文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引用材料问题:要么只字不提材料,要么大段照抄材料,这是此次考试学生引述材料时常见的两个问题。不提材料的学生不理解材料作文的针对性,大段照搬材料的学生实属投机取巧。
②点题问题:三则材料都提到“适应”一词,且最后一段也做了概括,所以审题方面基本上不存在难度,主要是怎样写的问题。有的同学虽然写的是“适应”,但用语含混,点题不及时。如“此时此刻,面前是一场相互适应的变化与交互。壶下炉火渐熄,壶中水与茶相互裹挟,水浸润了茶,茶接受了水,水以其灵魂多姿使茶得以舒展,茶以其内在丰腴使水得以香醇。有水无茶则平淡无味,有茶无水则芳香难品。此刻,水融入了茶,茶也融入了水,但水仍是水,茶仍是茶,只是他们一起被称之为„茗‟”,虽然这个文段比喻论证很出彩,但行文过于含蓄,缺少点题之笔。作文更像是伧父解渴,应直奔主题,因此,含蓄的立意可以用题记之类的方式先行揭示主旨,令人马上知晓文章的观点是什么。
③论证问题:论证流于表面,论证观点没有层次,或者自始至终停留在一个层面上,有时甚至还陷入混乱状态。大部分学生的思维简单,模式大体为:因为适应了,所以就成功;正因为不适应,所以就不成功。这一模式常见于各类作文中,这说明很多学生不会问“为什么”,也就是说,“怎样适应才能成功”这一步被普遍忽略了。
④ 议论文的举例问题:
⑤结构问题:结构呆板,排比格式的开头被不少同学当做经典开头屡屡使用,但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最乏味的开头方法。另外,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论证问题时,举一个事例说一段道理,两三个事例一过便转入结尾,结构呆板僵硬。
这次作文带给我们的思考是:议论文并不是举几个事例、说一番道理那么简单,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开门见山,理例搭配问题,详略问题,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结构安排问题等)必须不断揣摩、实践,才能娴熟运用;没有事例的文章难以服众,缺乏深入论证的文章同样没有说服力;新鲜材料的运用(具有时代色彩)永远是作文的必备要素。
适应造就精彩
谢楠茜
“这世间有太多不如意,可你的生活还是要继续……”音乐响起,“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句古语不由地闪过脑海。的确,当今社会,每个人都有太多的不甘,唯有学会适应,方能在这纷繁复杂的时代中逆流而上,勇往直前,活出自己的精彩。适应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必要且必须的生存能力,大自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在人类社会中依然通用。十年“文革”浩劫,钢琴家顾圣婴无法承受外界的压力,带着满腔愤恨和悲戚,一缕芳魂归于天际。与此同时,作家贾平凹则笔耕不辍,勤学不止,以勇于自嘲的精神迎来了光明……相同的环境,相反的结果,究其本原,在于他们的适应能力有所差别。培养适应能力,才会达到“任他骤雨狂风,我自岿然不动”的境界。
适应更是一种智慧,每个人都用属于自己的独特方式来适应世事的变迁。江南的女大学生抱着“养活自己,适应社会,奉献他人”的信念去景区应聘,成为“大学生船娘”——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独辟蹊径的智慧;清华高材生毅然离开上海建筑设计院的宝地,奔赴耶鲁攻读硕士学位后创立“集合设计”事务所,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事业天空——这是一种当断则断,清醒认识从而成就辉煌的智慧;歌唱家李娜于事业如日中天之际急流勇退,出家为尼,在青灯古卷、晨钟暮鼓的陪伴下恬然说道“我不是出家,而是归家”——这是一种超脱凡俗,看淡红尘只求心安的智慧……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但他们都在运用自己的方法,努力地适应这个多变的世界,而不是幻想着让这个世界去适应他们。各人有各人的方法,只要最终能够找到“适应”的金钥匙,就是值得欣赏的。
Lady Gaga有一句名言:“驾驭这个世界吧!如果你不驾驭这个世界,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而想要驾驭,必然要先学会适应,适应之后再去尝试着改变,最终活出自己的精彩。所以我也想说:“适应这个世界吧!适应造就精彩。如果你不适应这个世界,那么活着还有什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