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后的常春藤叶公开课教案
《最后的常春藤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体味欧▪亨利的语言魅力,幽默诙谐,生动形象,赋有哲理,理解“含泪的微笑”。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与赏析,由分析讨论学生的讨论分析作为切入点赏析语言的特点及妙处,分析欧•亨利语言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的感受和思考。
教学重点:赏析文本的语言特点和妙处,理解欧亨利“含泪的微笑”。
教学难点: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的感受和思考。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一课时
1、学生速读课文,讲故事,按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要素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明确: 开端(第1至11节):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发展(第12至36节):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
高潮(第37至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结局(第51至55节):琼珊脱离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
二、品味“欧·亨利式的语言”
今天这堂课我们先评述一下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或者说,语言个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Q1、语言的总体风格是什么?(PPT展示)
【明确】幽默
教师举例:第1段:又一次,一个画家发现这条街有它可贵之处:如果商人去收颜料和画布的账款,在这条街上转弯抹角、大兜圈子的时候,突然碰上一分钱也没收到、空手而回的他自己,那才有意思呢!
{点评}作者描述了一位商人在小巷里来回穿梭的尴尬,体现人物居住环境的错综复杂,同时又幽默地说商人转弯抹角、大兜圈子,没有收到账款,还遇到了空手而回的自己,读来让人捧腹大笑,又不禁回味:小巷子错综复杂,居住环境恶劣;而琼珊、苏艾、贝尔曼住在这里,显然是迫于无奈,他们是小艺术家,他们很穷只能选择这里,他们是生活在底层的、连画布颜料都付不起的小艺术家。
Q2、你能否找几个典型的句子,印证这种风格?(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明确】
第4段: 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
{点评}将“肺炎”比作不速之客,突出这次肺炎来得突然。“蹑手蹑脚”“这儿碰碰那儿摸摸”形象地写出肺炎的肆虐和范围广。
第4段:在广场的东面,这个坏家伙,明目张胆的走动,每闯一次祸,受害的人总有几十个。
{点评}用“明目张胆”、“坏家伙”来形容肺炎,写出了肺炎肆虐,摧残生灵的情形,也说明了此次肺炎波及广。
第4段小结:将肺炎拟人化,将无形的疾病化成夸张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肺炎来势凶、波及广和持续时间长,也艺术化地交代了琼珊绝望的原因。
第5段:“肺炎先生”并不是你们所谓的扶弱济困的老绅士。{点评]调侃肺炎不是老绅士,实际上就是在告诉我们:肺炎恰恰使贫弱的人受害。
第5段:一个弱小的女人,已经被加利福尼亚的西风吹得没有什么血色了,当然经不起那个有着红拳头、气吁吁的老家伙的赏识。{点评}:用“红拳头、气吁吁的老家伙”来写肺炎,这一特写的肖像描写体现了“老家伙”的残暴、凶猛,也让读者更直观地体会肺炎对琼珊的伤害程度之深,病情之严重,看似轻松地在描写肺炎,实则是在交代琼珊得病的背景,病重的原因以及绝望的依据。“赏识”本是褒义词,在这用来嘲讽被肺炎袭击。
第7段:人们不想活,情愿照顾殡仪馆的生意,这种精神状态使医药一筹莫展。
{点评}医生的医术高明,不仅关心用药,还在意病人的精神状态。同时也为下文琼珊望叶等死做了铺垫。
第10段:“男人?”苏艾像吹口琴似的哼了一声说,“难道男人值得——别说啦,不,大夫,根本没有那种事。”
{点评}不难看出医生是觉得琼珊失恋,才会这样失去生存的信念。可是苏艾“想吹口琴似的哼了一声”,非常不屑,否定了这个常人的让人绝望的可能——失恋。这样正常轻松的对话,让我们发现琼珊望叶等死,没有其他主观情感因素,就是固执地放弃了信念,一心想离开,也让琼珊更加可悲。
第11段:可是每逢我的病人开始盘算有多少马车送他出殡的时候,我就得把医药的治疗力量减去百分之五十。
{点评}病人”盘算有多少马车送他出殡“,虽是从医生口中说出,但也从侧面体现出连医生对于没有生存信念的病人的无奈,更是对琼珊精神状态的担忧啊!
第30段: 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还是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老是说就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
{点评}欧·亨利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告诉读者这距离有多远:“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长袍已经够远的了,连边缘都没碰到,更是将老贝尔曼贬到了底层。为此老贝尔曼是个失意的画家,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会酗酒、性格暴躁。
教师总结:(幽默的类型:反常、含蓄、曲折、夸张)听了同学们刚才的发言,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欧•亨利语言的幽默风格.他的幽默充满了心酸的笑声,在夸张、拟人、嘲讽、诙谐的幽默之中,含有伤感的情调,透着一种深刻的含义。这种“含泪的微笑”式的幽默,加深了作品的意义,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
教学反思
这篇小说,表面上看像一泓静静的秋水,水面上却拂过一丝透骨的寒意。读着它,就像乘着一叶小舟从秋水上划过。但是,当我们弃舟上岸,再来顾盼这秋水时,才发现在它的底层,奔涌着一股股汹涌的波涛,这涛声撞击着你的心弦,拍打着你的肺腑。
在这堂课上,学生表现得十分积极,
第二篇:最后的常春藤叶最新公开课教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专题一《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分析主人公的形象特征。2.理解小说中“欧·亨利式的结尾”。3.探究小说的主题。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英国画家瓦兹的油画《希望》:画面上一个年轻女子坐在象征世界的地球上面,身体向前倾斜,低垂着头,眼睛被蒙上绷带,手里弹拨着仅剩下一根弦的古希腊七弦琴,并俯身倾听这根弦发出的微弱乐音。如果你是她,你是怎样的心境?悲观绝望,孤独无助?可是画家却给这幅画命名为《希望》。画家的意图是表现人类直到最后也不能丧失希望.而这幅作品与今年成功连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有不解之缘。正是因为这幅油画改变了他的生活,让他立志竞选美国总统。这也许就是艺术的魅力。今天我们也来欣赏一幅给人以生命的希望的作品《最后的常春藤叶》。
二、教学过程:
1、概述小说情节:
女画家琼珊因为肺炎而失去了对生命的信心,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窗外的一片常春藤叶上(开端)。好朋友苏艾把这件事告诉了贝尔曼(发展)。老贝尔曼为了帮助琼珊,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画了一片常春藤叶在墙上(高潮),这片不落的叶子给予了琼珊生命的希望(结局)。
2、结合文章具体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初见贝尔曼: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牢骚满腹——一个穷困潦倒、失意消沉、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的老画家。(外貌描写)
又见贝尔曼: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语言描写)
重见贝尔曼(结局):平凡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心,金子一样的爱心(侧面描写)
3、贝尔曼老是唠叨自己要画一幅杰作,那他画出来了吗?为什么?(1)、这片叶子画得极其逼真,连同为画家的琼珊也没有察觉出来。(2)、这片叶子拯救了琼珊,使她树立了活下去的信念,并支撑她活下去;(3)、整片叶子凝结了贝尔曼的真情和善良,闪烁着贝尔曼人性之美的光辉。(4)、它是绝笔之作,贝尔曼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
4、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1)、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并且丰富了人物形象。
(2)、欧·亨利式的结尾: 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
高一语文必修二专题一《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然而那意外的结局一般来说是令人宽慰的,是带着眼泪的微笑。
三、探究拓展:
通过阅读《最后的常春藤叶》,你读出了什么?在此基础上探究小说主题。(1)、信念、意志、精神;希望的力量;珍爱生命。(琼珊)
(2)、无私的关怀与情谊、爱心、真诚、奉献、为了别人而勇于牺牲的精神、人性的光辉;(苏艾,贝尔曼)
(3)、含泪批判将艺术边缘化的病态社会;(4)、艺术可以使人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解说:(3)、含泪批判将艺术边缘化的病态社会;
我们都知道,欧·亨利的小说用笔简省到有时候惜墨如金。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中,即便是本该重重渲染的贝尔曼在风雨之夜画藤叶的情节,也只是点到为止。然而在小说开篇,作者却浓墨重彩、郑重其事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1)、一个画家发现这条街有它可贵之处,如果商人去收颜料、纸张和画布的账款„„(2)、他们逛来逛去,寻找朝北的窗户„„组成了一个“艺术区”。(3)、在这错综复杂、苔藓遍地、狭窄的“巷子”里„„
(4)、“肺炎先生”并不是你们所谓的扶弱济困的老绅士。一个弱小的女人,已经被加利福尼亚的西风吹得没有什么血色了,当然经不起那个有着红拳关、气吁吁的老家伙的赏识。
作者用繁笔极力渲染的是怎样的社会背景呢?是画家为躲避债务而成天尴尬地东躲西藏,是艺术家因为贫穷而不得不住进“贫民窟”式的“艺术区”,是画家因为生存重压而导致营养不良没有血色。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几组鲜明的对比:画家与商人、艺术区与贫民窟、肺炎先生与弱小女人。作者一开篇就以这样的方式揭示了这样一个社会背景,这不能不让读者深思:作为良知和正义化身的、为人类创造丰富精神食粮的艺术家,原本应该过着无衣食之忧、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然而现在却连维持正常的工作、生计都很艰难,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啊?艺术家无安身立命之所、无立锥之地,艺术被弃置到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而一个将艺术边缘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让人失望甚至绝望的病态社会。
其实,揭示这样一个背景的不仅仅在小说开篇,在小说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的揭示:“她架好画板,开始替杂志画一幅短篇小说的钢笔画插图。青年画家不得不以杂志小说的插图来铺平通向艺术的道路,而这些小说则是青年作家为了铺平文学道路而创作的。”(贝尔曼)“除了偶尔涂抹了一些商业画或广告画以外,几年来没有什么创作。他替‘艺术区’一些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艺术家充当模特儿,挣几个小钱。”这里提到青年画家和青年作家为了铺平通往艺术的道路而不得不为谋生而做一些迎合大众趣味的事,而贝尔曼则可能恰是因为谋生而去画商业画、广告画或充当模特儿导致一生无所作为。而贝尔曼的今天很可能就是那些青年艺术家的明天,所有艺术家都可能一辈子都要为谋生而耗尽心力,真正的艺术追求最终无法
高一语文必修二专题一《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得以实现。艺术被沦落到如此境地,堕落的不是艺术,而是社会,悲哀的不仅仅是艺术,更是社会。
(4)、艺术可以使人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她──她希望有一天能去画那不勒斯海湾。”苏艾说。
一小时后,她说:“苏艾,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当琼珊病重到只有一成希望的时候,她的心事不是“男人”而是“去画那不勒斯海湾”,当琼珊看见在两个风雨之夜后仍然未落的叶子,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欲望,首先想到的还是“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将这两处结合起来看,我们不难理解:在琼珊的心中,艺术高于一切。而先前叶子的飘零恰如艺术之花的凋落,艺术命运的沦落,这让琼珊悲观绝望、痛不欲生。而当最后一片叶子在两夜的风雨摧残后仍“傲然”地挂在藤枝上,琼珊感到了“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启示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在这里,琼珊忏悔的是,对艺术悲观绝望的念头是有罪的。如果说这片叶子是一种信念的话,它应该是一种对于艺术生命的信念。因而,最后一片未落的叶子救赎了琼珊对于艺术生命的信念。
那么,叶子何以成为艺术的象征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这叶子并不是普通的叶子,而是常春藤叶。欧·亨利为何不写其他什么叶子而恰恰是常春藤叶呢?常春藤叶到底有怎样的意蕴呢?
其实,常春藤在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并且象征忠诚的意义。在希腊神话中,常春藤代表酒神迪奥尼索斯(Dionysus),有着欢乐与活力的象征意义。后来,尼采将酒神当作音乐艺术的代表。
原来,常春藤叶与艺术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在这篇小说中,常春藤叶就是艺术的化身。
得到救赎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贝尔曼。他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艺术的希望与生命的同时,他自己也在画常春藤叶的过程中,在完成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杰作”同时,完成了人生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当然,得到救赎的除了琼珊、贝尔曼和苏艾之外,我们这些读者在阅读中也得到了某种救赎,来自艺术对于人的救赎。
六、课堂小结
正如我们在本课开始的时候欣赏的油画《希望》一样,这也同样是一幅给人以生命的希望的艺术作品,它是一位失意的画家,用生命的绝笔给我们的温暖的启示。板书:
最后的常春藤叶
欧·亨利
人性之光辉
艺术的力量
七、教学反思
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我们讲求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老师的精讲点拨的有
高一语文必修二专题一《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机统一,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自主 合作 探究”。因此,在《最后的常春藤叶》这一课的设计上紧紧围绕这一思想,避免传统的小说教学思路,问题设计一环扣一环,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让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也有了升华,把课堂的主动权几乎交给了学生,学生的一些思想闪光点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因此整堂课比较轻松,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活跃,发言很积极。
第三篇:最后的常春藤叶公开课教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专题一《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分析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2.理解小说中“欧·亨利式的结尾”。
3.探究小说的主题。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英国画家瓦兹的油画《希望》:画面上一个年轻女子坐在象征世界的地球上面,身体向前倾斜,低垂着头,眼睛被蒙上绷带,手里弹拨着仅剩下一根弦的古希腊七弦琴,并俯身倾听这根弦发出的微弱乐音。如果你是她,你是怎样的心境?悲观绝望,孤独无助?可是画家却给这幅画命名为《希望》。画家的意图是表现人类直到最后也不能丧失希望.而这幅作品与今年成功连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有不解之缘。正是因为这幅油画改变了他的生活,让他立志竞选美国总统。这也许就是艺术的魅力。今天我们也来欣赏一幅给人以生命的希望的作品《最后的常春藤叶》。
二、教学过程:
1、概述小说情节:
女画家琼珊因为肺炎而失去了对生命的信心,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窗外的一片常春藤叶上(开端)。好朋友苏艾把这件事告诉了贝尔曼(发展)。老贝尔曼为了帮助琼珊,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画了一片常春藤叶在墙上(高潮),这片不落的叶子给予了琼珊
高一语文必修二专题一《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生命的希望(结局)。
2、结合文章具体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初见贝尔曼: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牢骚满腹——一个穷困潦倒、失意消沉、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的老画家。(外貌描写)
又见贝尔曼: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语言描写)
重见贝尔曼(结局):平凡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心,金子一样的爱心(侧面描写)
3、贝尔曼老是唠叨自己要画一幅杰作,那他画出来了吗?为什么?(1)、这片叶子画得极其逼真,连同为画家的琼珊也没有察觉出来。
(2)、这片叶子拯救了琼珊,使她树立了活下去的信念,并支撑她活下去;(3)、整片叶子凝结了贝尔曼的真情和善良,闪烁着贝尔曼人性之美的光辉。(4)、它是绝笔之作,贝尔曼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
4、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1)、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并且丰富了人物形象。
(2)、欧·亨利式的结尾: 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然而那意外的结局一般来说是令人宽慰的,是带着眼泪的微笑。
三、探究拓展:
通过阅读《最后的常春藤叶》,你读出了什么?在此基础上探究小说主题。
高一语文必修二专题一《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1)、信念、意志、精神;希望的力量;珍爱生命。(琼珊)
(2)、无私的关怀与情谊、爱心、真诚、奉献、为了别人而勇于牺牲的精神、人性的光辉;(苏艾,贝尔曼)
(3)、含泪批判将艺术边缘化的病态社会;(4)、艺术可以使人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解说:(3)、含泪批判将艺术边缘化的病态社会;
我们都知道,欧·亨利的小说用笔简省到有时候惜墨如金。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中,即便是本该重重渲染的贝尔曼在风雨之夜画藤叶的情节,也只是点到为止。然而在小说开篇,作者却浓墨重彩、郑重其事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1)、一个画家发现这条街有它可贵之处,如果商人去收颜料、纸张和画布的账款……(2)、他们逛来逛去,寻找朝北的窗户……组成了一个“艺术区”。(3)、在这错综复杂、苔藓遍地、狭窄的“巷子”里……
(4)、“肺炎先生”并不是你们所谓的扶弱济困的老绅士。一个弱小的女人,已经被加利福尼亚的西风吹得没有什么血色了,当然经不起那个有着红拳关、气吁吁的老家伙的赏识。
作者用繁笔极力渲染的是怎样的社会背景呢?是画家为躲避债务而成天尴尬地东躲西藏,是艺术家因为贫穷而不得不住进“贫民窟”式的“艺术区”,是画家因为生存重压而导致营养不良没有血色。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几组鲜明的对比:画家与商人、艺术区与贫民窟、肺炎先生与弱小女人。作者一开篇就以这样的方式揭示了这样一
高一语文必修二专题一《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个社会背景,这不能不让读者深思:作为良知和正义化身的、为人类创造丰富精神食粮的艺术家,原本应该过着无衣食之忧、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然而现在却连维持正常的工作、生计都很艰难,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啊?艺术家无安身立命之所、无立锥之地,艺术被弃置到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而一个将艺术边缘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让人失望甚至绝望的病态社会。
其实,揭示这样一个背景的不仅仅在小说开篇,在小说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的揭示:“她架好画板,开始替杂志画一幅短篇小说的钢笔画插图。青年画家不得不以杂志小说的插图来铺平通向艺术的道路,而这些小说则是青年作家为了铺平文学道路而创作的。”(贝尔曼)“除了偶尔涂抹了一些商业画或广告画以外,几年来没有什么创作。他替‘艺术区’一些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艺术家充当模特儿,挣几个小钱。”这里提到青年画家和青年作家为了铺平通往艺术的道路而不得不为谋生而做一些迎合大众趣味的事,而贝尔曼则可能恰是因为谋生而去画商业画、广告画或充当模特儿导致一生无所作为。而贝尔曼的今天很可能就是那些青年艺术家的明天,所有艺术家都可能一辈子都要为谋生而耗尽心力,真正的艺术追求最终无法得以实现。艺术被沦落到如此境地,堕落的不是艺术,而是社会,悲哀的不仅仅是艺术,更是社会。
(4)、艺术可以使人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她──她希望有一天能去画那不勒斯海湾。”苏艾说。
一小时后,她说:“苏艾,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高一语文必修二专题一《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当琼珊病重到只有一成希望的时候,她的心事不是“男人”而是“去画那不勒斯海湾”,当琼珊看见在两个风雨之夜后仍然未落的叶子,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欲望,首先想到的还是“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将这两处结合起来看,我们不难理解:在琼珊的心中,艺术高于一切。而先前叶子的飘零恰如艺术之花的凋落,艺术命运的沦落,这让琼珊悲观绝望、痛不欲生。而当最后一片叶子在两夜的风雨摧残后仍“傲然”地挂在藤枝上,琼珊感到了“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启示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在这里,琼珊忏悔的是,对艺术悲观绝望的念头是有罪的。如果说这片叶子是一种信念的话,它应该是一种对于艺术生命的信念。因而,最后一片未落的叶子救赎了琼珊对于艺术生命的信念。
那么,叶子何以成为艺术的象征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这叶子并不是普通的叶子,而是常春藤叶。欧·亨利为何不写其他什么叶子而恰恰是常春藤叶呢?常春藤叶到底有怎样的意蕴呢?
其实,常春藤在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并且象征忠诚的意义。在希腊神话中,常春藤代表酒神迪奥尼索斯(Dionysus),有着欢乐与活力的象征意义。后来,尼采将酒神当作音乐艺术的代表。
原来,常春藤叶与艺术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在这篇小说中,常春藤叶就是艺术的化身。
得到救赎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贝尔曼。他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艺术的希望与生命的同时,他自己也在画常春藤叶的过程中,在完成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杰作”同时,高一语文必修二专题一《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完成了人生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当然,得到救赎的除了琼珊、贝尔曼和苏艾之外,我们这些读者在阅读中也得到了某种救赎,来自艺术对于人的救赎。
六、课堂小结
正如我们在本课开始的时候欣赏的油画《希望》一样,这也同样是一幅给人以生命的希望的艺术作品,它是一位失意的画家,用生命的绝笔给我们的温暖的启示。板书:
最后的常春藤叶
欧·亨利
人性之光辉
艺术的力量
七、教学反思
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我们讲求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老师的精讲点拨的有机统一,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自主 合作 探究”。因此,在《最后的常春藤叶》这一课的设计上紧紧围绕这一思想,避免传统的小说教学思路,问题设计一环扣一环,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让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也有了升华,把课堂的主动权几乎交给了学生,学生的一些思想闪光点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因此整堂课比较轻松,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活跃,高一语文必修二专题一《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发言很积极。
第四篇:最后的常春藤叶公开课详细教案
《最后的常春藤叶》公开课详细教案
一、导入
《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命若琴弦》。其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师徒,一个老瞎子,一个小瞎子,他们靠弹三弦琴说书为生,老瞎子的师傅在临终前告诉他有一张复明药方,但非要弹断一千根琴弦,否则就不灵。这张药方支撑着老瞎子走过了七十多个春夏秋冬,老瞎子唯一的人生目标就是将一千根琴弦弹断,以图看到世界一眼。后来,老瞎子发现复明药方不过白纸一张,复明计划失败,他千方百计找到小瞎子,对他说:“是我记错了,是一千二百根,师傅记错了,记住,是一千二百根!”
故事到这结束,我想问的是,既然老瞎子已经知道那个药方是假的,为什么还要把他给小瞎子?(他希望那个药方成为支撑小瞎子活下去的勇气,成为他活下去的希望。)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都需要一种力量的支撑,只不过那种力量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它可以是史铁生的药方,也可以是欧亨利的常春藤叶。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欧亨利去瞻仰一位生命的歌者,体味那支撑生命的勇气。
二、概括故事情节
大家都预习过小说了,下面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请一二生简述,师生共同点评。
明确:女画家琼珊得了肺炎生命垂危,她把生命维系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上,老画家贝尔曼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画了最后的常春藤叶,给了琼珊的生命的希望,最后琼珊在好友苏艾的照顾下活了下来,而贝尔曼却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三、最后的常春藤叶
从文章的情节来看,对两个生命都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这片叶子维系着两个人的生命,那么,这是一片什么样的叶子,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找出文中描写最后的常春藤叶的语句,读一读。第40节:
“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第44节:
“那一天总算熬了过去。黄昏时,她们看到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依旧附..在茎上。随着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屋檐上倾泻下来。” 第46节:
“那片常春藤叶仍在墙上。” ..生齐声朗读这样一片叶子为什么能挽救琼珊的生命呢?
明确:“最后的常春藤叶”竟能战胜“秋风扫落叶”的命运,历经了几天几夜秋风秋雨的侵袭依然是深绿的、傲然地挂在枝头!顽强的生命力给琼珊带来生命的启示,生的希望。(大自然给人的力量,我们学过鸟啼,鸟给人类的启示——向死而生,从自然中去感悟生命,人类的启示在荒原。既然这样一片小小的叶子都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那么作为我们人类呢,还有什么理由放弃生命。)
在朗读的时候,大家觉得那些字词需要用重音来强调,从而突出最后的常春藤叶顽强的生命力?
明确: 仍旧、深绿、傲然、依旧、仍在。
(再齐声朗读。)
小结:从大家的朗读中我能感受到这片常青藤叶带给人的那种顽强的力量,正是由于这种力量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给了她生命的勇气。
那么为什么这片叶子不落,琼珊就有了生活的希望了呢?(因为她把希望寄托在这片常春藤叶上了——22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她已经绝望了,但是见到这样的一片叶子,她又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那么是谁给了她这个希望?——贝尔曼
四、贝尔曼人物形象分析
贝尔曼。因为贝尔曼以生命为代价画出一片藤叶,给了琼珊希望
可见,贝尔曼在挽救琼珊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文章着力表现的人物也是贝尔曼。
那么,贝尔曼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前后左右合作分析讨论一下。
文章总共几次写到贝尔曼?(三次)
①第一次描写出现在哪一节?(请一生读第30节。)第一次见面你对这老头的印象怎样? 这是一个相貌丑陋、酗酒成性、性格暴躁的老头。
②贝尔曼的第二次出场主要是跟苏艾的对话,我们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看看这第二次出场同学们对他的印象是否有所改观?(学生推荐男女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
第二次见面,大家对贝尔曼是不是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呢?
贝尔曼关爱他人、善良、富有同情心。第二次见面让我们觉得这个老头还是有那那么一点可爱的地方的。
③贝尔曼的第三次出场是通过苏艾之口,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段。
(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
(就这样贝尔曼画下了他一生的杰作,你认为那是杰作么?为什么? 逼真,连两个画家都没有看出那是假的;
这片叶子给予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情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最后一次见面,贝尔曼又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心灵的震撼,这是一个为了他人而牺牲自我的,平凡而有伟大的人。
小结:
贝尔曼是一个外表平凡甚至还有点令人讨厌却有一颗火热的金子一样爱心的人。穷困潦倒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去拯救别人,那么在挽救琼珊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贝尔曼够了么?还有谁?
五、琼珊病愈的原因有哪些?
贝尔曼藤叶的鼓舞 朋友苏艾的关爱 医生的尽力救助 自己的信念(1)贝尔曼——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墙上画了最后的常春藤叶,给琼珊带
来生命的希望,鼓舞她活下去。
(2)苏艾——无微不至地照顾琼珊,鼓励她,用她的友谊温暖琼珊。(3)医生——尽力医治琼珊的病。(4)琼珊自己
在琼珊得肺炎病危的时刻,医生说“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那一成希望在于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虽然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作用很大,但是琼珊自己如果真的不想活下去的话,即使有这片叶子也无济于事。琼珊的康复仅有最后一片叶子是不够的,还需要琼珊自己的力量来战胜病魔。因为在生与死、抗争与屈服之间,需要自己树立信心,作出努力,才能得胜。小结:
琼珊病愈需要她自己坚定的信念,需要医生精湛的医术,也需要苏艾的精心呵护,还需要老贝尔曼以生命为代价画出的藤叶的精神支持。
贝尔曼、苏艾、医生,这些人都不是琼珊的亲人,那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使得他们走到一起来,共同挽救了琼珊呢?(用一个字概括)
是爱,是一种对他人无私的关爱之情,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至爱真情。“人”这个字就是“互相支撑”而成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多为别人考虑,多帮助别人,那么,世界才是一个大写的“人”构成的世界!
这些人中,谁起了关键的作用?(贝尔曼)就是这样一位外表平凡甚至还有点令人讨厌却有一颗火热的金子一样爱心的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那么这样的一位人物他的结局是怎样的呢?这是我们前面有没有想到的?
六、试问小说的结局的特点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结尾有怎样的效果?作者在前文埋下了哪些伏笔预示这样的结果? 你们能不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1)欧•亨利式的结尾。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里实际上是他的“含泪的微笑”,是他的人格理想,他用这样一个人格理想为我们架设了一个生命的支点。
(2)苏联有位作家曾说过,“艺术的打击力量要放到最后”,即“卒章显志”,才能给读者带来更深更远思索与回味。《最后的常春藤叶》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3)伏笔
第40段其他的叶子都落了,只有这片叶子经历两天的狂风暴雨傲然挺立。第40段“仍旧有一片常春藤叶贴在墙上”的“贴”字。第48段琼珊说“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 第55段“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动吗?”
第55段贝尔曼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还有燃着的灯笼、挪动过的梯子、几只画笔、调色板和调色板上绿色和黄色的颜料。的确,正是凝聚着贝尔曼的爱心的最后的常春藤叶让琼珊重新燃起生的希望,给了琼珊巨大的精神鼓舞,支撑着她活下去。可以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琼珊的精神支柱。
琼珊的遭遇给人怎样的启示?
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每个人的心中要有一个神,那个神就是他自己。
七、结束语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生病,靠一片绿叶、一片叶子给人希望,希望能够超越生死,这不是生活的常态。而小说重在表达的就是这样一份沐浴着人性光辉的爱,一种人与人之间无私的爱,一片叶子可以挽救一个生命,只要坚持就会有希望,人生就是这样。
好,最后让我们用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来结束我们这一堂课。(生齐读)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着对生命的一种热爱与信念,一切美好的结果也就在意料之中了。人生难免经历艰难痛苦,但是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心若在梦就在。
第五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教学课题:《最后的常春藤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文为苏教版必修二第一专题“珍爱生命”第一板块“精神支柱”所
选文章。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掌握小说文体的基本知识,把握解读小说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主人公身上的亮点来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拥有坚强信念的意识。
教学目标:
1、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常春藤叶内涵,感受作品主旨。
2、学会珍爱生命,拥有坚强的信念。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思路:课前发下《最后的常春藤叶》导学案学生自主预习,课堂上学生讨论
探究师点评共同完成导学案上的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利用“情景创设法”,多媒体播放韦唯的歌曲《爱的奉献》,教师导入: 小小的一片常春藤叶,竟然创造了挽救生命的奇迹。这究竟是怎样神奇的一片叶子呢?是什么力量使它奇迹般的永不凋落?今天让我们带着好奇一起走进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第1、2题师提问,生抢答,第3题一学生读答案,其他学生纠
正,多媒体展示正确答案,学生齐读两遍并识记。第4题生回答,师点评。)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哪几种?
2、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及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3、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逛(guàng)来逛去矮墩墩(dūn)砖砌(qì)昵(nì)称 蹑(niè)手蹑脚苔藓(xiăn)气吁吁(xū)殡(bìn)仪馆一筹(chóu)莫展一幢(zhuàng)楼撒(sā)手咆哮(páoxiào)窗槛(jiàn)瞥(piē)见掺(chān)假唠唠叨叨(láodao)
4、按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要素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明确:开端(第1至11节):年轻画家琼珊不幸感染肺炎,生命垂危。发展(第12至36节):琼珊不听劝慰,数叶等死。
高潮(第37至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新燃起了生的欲望。
结局(第51至55节):琼珊脱离险,贝尔曼病逝,苏艾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
四、合作探究(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10分钟后学生展示讨论结 果,师进行精彩点评。)
1、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请说明原因。
明确:是小说的结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写到苏艾的揭谜: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生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
2、作品集中写贝尔曼先生的地方只有两处,作者是如何来塑造贝尔曼这个人物形象的?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
形象一:(正面描写)
外貌描写:
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消沉失意,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语言描写(当他知琼珊的病情后):
“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讽刺地咆哮了一阵” “可怜的琼珊”……,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
形象二:(侧面描写)
医生:“他上了年纪,身体虚弱,病势来得凶猛。他可没有希望了……”苏艾:“……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人格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精神得到展现。
人格升华后,重新审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教师点评:艺术的天地里有无穷的创造力,精神的奉献更是无价的财富。贝尔曼以其生命为代价,奉献了绝世的杰作,生花妙笔绘就了人性最美的花园。他将五彩斑斓凝聚成了世上最浓的生命之绿。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价值。”贝尔曼因这片世上最美的叶子,永远活在人们心灵的上空。
3、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不是“杰作”?为什么? 它对琼珊来说意味着什么?试分析琼珊能康复的原因。(找出文中相关语句、语段,阅读品味,可从贝尔曼画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未出现时和出现后琼珊的身体状况和思想变化来考虑。)
明确:
第一问,是杰作:(1)从画技方面来分析,由前文介绍可知,琼珊和苏艾都是青年画家,作为画家的她们,居然一直没能看出墙上的常春藤叶居然是画上去的,由此可以从侧面说明贝尔曼先生最后这幅作品精湛的技艺,真可谓以假乱真,堪称杰作。(2)从体现的主人公精神方面来分析,这片藤叶是贝尔曼用生命换来的,它给予琼珊生的希望和信念,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这是一幅人性世界的千古名画。第二问,贝尔曼画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未出现时:琼珊
处境——肺炎重击命悬一线
心境——灰心绝望数叶等死
→琼珊把这最后一片叶子作为自己生命的征兆,作为最后一丝与世界的微弱牵连,作为放弃生命的理由。
处境—鸡汤、掺葡萄酒的牛奶、小镜子、看煮东西
心境—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永不凋落的叶子暗示她世间还有真情,这个世界并没有完全弃她而去,活着是多么的美好,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在生与死,抗争与屈服之间,需要自己树立信心,拥有信念,作出努力才能得胜。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
教师点评:琼珊在自以为不久于人世时,一片叶脉清晰的绿叶将她的生命之灯重新点燃,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她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命天平上的重要砝码。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曾经有位女记者问霍金先生这样一个问题:霍金先生,难道您不为被固定在一个轮椅上而感到悲哀吗?霍金用键盘敲出了这样一些字:我没有悲哀,我却很庆幸,因为上帝虽然把我固定在一个轮椅上,却给了我足以想象世界万物、足以激发人生斗志的能力。是的,霍金不过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只要梦想还在、希望还在,生命便无所谓悲哀,叩亮希望之灯,便能活出人生精彩。
4、贝尔曼为琼珊冒着风雨画藤叶是小说中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明确:使小说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是艺术留白,令人回味无穷,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五、当堂练习(学生完成并展示,师进行点评并指导片段写作的方法)
指导写作:
1、紧扣小说的三要素展开,人物有了,还要有具体的环境和情节。贝尔曼画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出现后:琼珊
2、要有细节描写,要注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的综合运用。
3、语言要简洁,不要罗嗦。
六、拓展延伸(生讨论并回答,师点评)
思考:这篇文章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试作分析
婴儿的哭声是他发出的生命的最强音,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婴儿的 母亲的“安详”和婴儿的父亲的“微笑”都体现出人间的温情,这一切感化了“我”,拯救了“我”,治愈了“我”内心的伤痛,使“我”领会到活下去的意义。
七、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贝尔曼和琼珊这两个人物形象,我们要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琼珊因有生的信念、对自己生命的珍爱而活了下来;老贝尔曼因对他人生命的珍爱,虽然死去,却永远活在了人们的心里。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应当渴求生存,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活出自己人生的风采来!最后以汪国真的一首小诗来结束这堂课的学习,并把这首小诗送给大家(多媒体展示):
旅程
意志倒下的时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秋叶萧瑟晚来风急
垂下头颅
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
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
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无论走向何方
都会有无数双眼睛跟随着你
从别人那里
我们认识了自己
作业布置见导学案
教学反思:本堂课积极贯彻新教材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文本为基础,紧扣文本分析主人公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引申阅读及作业训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拥有坚强信念的意识。一节课的时间有些紧张,可将“拓展延伸”部分作为作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