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级国学经典诵读方案
班级国学经典诵读方案
三(4)班
王海霞老师
国学经典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13岁之前),通过接触中华经典文化,开发其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
经典,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音乐有音乐的经典、美术有美术的经典……而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国学经典有《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大学》、《中庸》、、《老子》《孝经》《四书五经》等重要著作。
诵读目的
实施经典教育后,学生可起到如下的变化:
一、阅读能力,语言能力强。
博览群书,孩子背诵优美的文化经典,这些范文烙印脑中,自然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写作、发言时出口成章,引经据典;生活中也颇有深度,常有令人赞叹的顿悟之语浮现。
轻松表达: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说话作文、遣词造句,文词优美、有思想、有深度。
小升初文言文的衔接。升入初中后,语文教材将增加大量文言文。
二、在记忆的广度和理解、记忆方面有显著性的提高。
强化记忆:诵读大量经典后,记忆力大幅度增强,背诵课文以及学其它学科都会变得轻松简单。
三、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力、注意力 每天陆续花二、三十分钟时间读经,并欣赏经典音乐,孩子便能心平气和地学习。在背诵大段大段的文章同时,孩子的静定能力也得到提升。
四、诵读经典有助于儿童人格的成长。
读经的孩子心中深知圣贤之道,自然容易在成人讲道理时回应、共鸣。加上长期经过经典音乐等审美教育的熏陶,孩子的品位、内涵自然提升,身心自然健康。人格善化是经典教育最大的收获。
气质变化: “腹有诗书气自华”,孩子变得有涵养、举止文明、懂礼貌、体贴父母、知书达理、活泼开朗、为人处事有分寸、有头脑。
五、促进亲子关系,亲子相长
实践证明,读经家庭亲子和乐,亲子相长,在陪孩子读经几年下来,家长至少也读了几部经典,岂能不受益?
班级诵读方案
1、在老师的引导组织下,以指读、跟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每天早读,预备,反复读诵中外文化经典。和家庭结合,请家长和孩子共同诵读。
2、礼仪行为规范:结合《弟子规》,将经典与做人做事道理相结合,教导言谈举止的基本礼仪;培养优秀品格。如(父母呼,应勿缓。事虽小,勿擅为等)
3、论语名句背诵:学习《论语》,提高文学素养,通过经典文章潜移默化、厚积薄发,写作引经据典;(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等)
4、语言训练:将经典文章与语言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语文文学底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朗诵水平。
5、静心训练:每天欣赏经典音乐,调整情绪,提升专注力、静定活动心平气和。包括教室的布置。
6、善行日记:学生每天记录所做的有意义的事,共同交流学习,将《弟子规》的学习与实际行为结合。
7、带动他人:人人读经典,形成学校特色,有助德育教育,校本教学。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第二篇:国学经典诵读方案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诵读目标:
引导全体小学生每天诵读国学经典,通过优雅精致的经典语言,浸润于国学经典的氤氲之中,得到民族优秀文化的滋养,砥砺品行、健全人格,为精神成长打下民族文化的根基,使他们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
在实施过程中,以诵读经典为载体,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师资建设为抓手,以国学校本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营造人人能够吟诵,班班诵读经典的氛围。通过各种形式诵读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从传统的优秀经典诗文中寻求滋养,在文化底蕴积淀的过程中突出创新人格与现代精神的塑造。
二、活动宗旨:
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
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文美心,嘉言懿行。在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推进素质教育。读经诵典,培育心灵,吸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丰富“重德崇智、和谐发展、体验成长”的办学思想;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基本原则:
(一)教学相长: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要广泛学习国学内容,不断得高国学素养,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行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
(二)有效整合:学校要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注重过程,讲求实效,坚持家校结合。
(三)学生诵读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四、诵读内容:
教师:
沙河四小教师读本《品茗经典》------名篇 学生:
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30首;《晨读对韵》12则、《优秀儿歌精选》15篇;《弟子规》。
二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30首;《三字经》、《千字文》。
三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40首;经典词30篇;优秀现代儿童诗27首。
四年级:优秀古诗文30首;词37篇;元曲20篇,《论语》。五年级:现代经典文章片段30篇,现代诗34篇;《论语》。
六年级:《论语》;复习整理(一----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五、诵读时间:
(一)每天晨读20分钟集体诵读。
(二)每天放学在家与父母诵读10分钟。
(三)每周利用阅览课时间教师指导诵读。
(四)每月利用经典诵读活动周进行诵读检测。
(五)假期学生自主诵读和与家长共同诵读。
(六)借助中国传统节日,开展诵读活动。
六、诵读检查与评价:
务求诵读活动取得扎实效果。各年级要切实加强对经典诵读活动的指导和检查,要善于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用传统节日带动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将组织相关人员对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全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指导,于每月第一周(经典诵读活动周)定期组织诵读检测,对效果良好的先进经验进行推广学习,对诵读表现突出的班级与个人予以奖励,以此推动整个活动向更高层次迈进。
沙河四小
2011年5月11日
第三篇:国学经典诵读方案
中桥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2008.3一、指导思想
我国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放在了突出位置。《纲要》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提出在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文、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等。
二、活动目的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年级学生扩大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中高年级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
《唐诗》300首、《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疯狂背古诗》
四、教育的原则
完整性原则:忠实原著全文,不断章摘句。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并合理对待。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积极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诵读经典文化为根本
知行合一原则:文以载道,读经典与良好品行的养成结合,读圣贤书、养君子德。
全体性原则: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经典教育。
五、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的实施
1、活动责任人:各班班主任
2、活动时间及方式:
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周星期
三、星期四第六节课及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开展诵读
活动。
3、恰当的定位。
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是对新课程的补充和完善。要利用好课余时间开展活
动,或个人读,或小组读,或全班读,形式多样;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
乐读,学生自主选择。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抑扬顿挫,生动活泼,轻松愉悦。
4、宽容的评价。
评价原则是:只鼓励、不批评。注重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采取激励措施,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竞赛、知识问答、表演等,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让学生从中发现乐趣、得到赞许、获得激励。
5.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
要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
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拿出15分钟,与孩子一起学习,家
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
6、展示方式:
学校组织集体活动展示,选举学生评委、老师评委共同评选出优秀者。并给
予一定的奖励!
中桥小学学生古诗诵读数量单
1、逢入京使(岑参)
2、碛中作(岑参)
3、山房春事(岑参)
4、别董大(高适)
5、枫桥夜泊(张继)
6、风(李侨)
7、滁洲西涧(韦应物)
8、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韦应物)
9、田上(崔道融)
10、夏日绝句(李清照)
11、井栏砂宿遇夜客(李涉)
12、登幽州台歌(李子昂)
13、夜宿山寺(李白)
14、静夜思(李白)
15、秋浦歌(李白)
16、早发白帝城(李白)
17、望庐山瀑布(李白)
18、赠汪伦(李白)
19、望天门山(李白)20、独坐敬亭山(李白)
21、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22、山中问答(李白)
23、秋浦歌(李白)
24、越女词(李白)
25、绝句(杜甫)
26、绝句(杜甫)
27、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28、八阵图(杜甫)
29、赠花卿(杜甫)30、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31、对酒(秋瑾)
32、出塞(王昌龄)
33、咏柳(贺知章)
34、回乡偶书1(贺知章)
35、回乡偶书2(贺知章)
36、秋词(刘禹锡)
37、乌衣巷(刘禹锡)
38、浪淘沙(刘禹锡)
39、竹枝词(刘禹锡)
40、再游玄都观(刘禹锡)
41、望洞庭(刘禹锡)
42、石头城(刘禹锡)
43、照镜见白发(张九龄)
44、春怨(金昌绪)
45、春晓(孟浩然)
46、宿建德江(孟浩然)
47、终南望余雪(祖咏)
48、登科后(孟郊)
49、洛桥晚望(孟郊)50、池上絮(韩愈)
51、晚春(韩愈)
52、江雪(柳宗元)
53、题都城南庄(崔护)
54、菊花(元稹)
55、离思(元稹)
56、题金陵渡(张)
57、陇西行(陈陶)
58、送日本国僧敬龙归(韦庄)
59、台城(韦庄)60、焚书坑(张碣)
61、赤日炎炎似火烧(宋元民歌)62、已亥岁感事(曹松)63、从军行(王昌龄)
64、从军行(王昌龄)65、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66、采莲曲(王昌龄)
67、闺怨(王昌龄)68、梅花(王安石)69、泊船瓜洲(王安石)
70、陶者(梅尧臣)71、画眉鸟(欧阳修)72、观书有感(朱熹)
73、咏石灰(于谦)74、鸡(唐)75、己亥杂诗(龚自珍)
76、凉州词(王翰)77、悯农(李绅)78、悯农(李绅)
79、蚕妇(张俞)80、题西林壁(苏轼)81、渔父(张志和)
82、塞下曲(卢纶)83、桃花溪(张旭)84、山中留客(张旭)
85、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86、送灵澈上人(刘长卿)87、归雁(钱起)
88、江村即事(司空曙)8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90、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91、鹿柴(王维)92、杂诗(王维)93、相思(王维)
94、山中送别(王维)95、竹里馆(王维)96、莲花坞(王维)
97、咏鹅(骆宾王)98、易水送别(骆宾王)99、夜雪(白居易)100、问刘十九(白居易)101、暮江吟(白居易)
103、大林寺桃花(白居易)104、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106、凉州词(王之涣)107、山中(王勃)
10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110、小池(杨万里)
112、柳(李商隐)113、梦泽(李商隐)
115、登乐游原(李商隐)116、夜雨寄北(李商隐)
118、嫦娥(李商隐)119、寻隐者不遇(贾岛)
121、提诗后(贾岛)122、清明(杜牧)
124、江南春(杜牧)125、过华清宫(杜牧)
127、泊秦淮(杜牧)128、赠别(杜牧)
130、题乌江亭(杜牧)131、病牛(李纲)
133、写情(李益)134、江南曲(李益)、惜牡丹花(白居易)、登鹳雀楼(王之涣)108、官仓鼠(曹邺)111、渡汉江(宋之问)114、汉官词(李商隐)117、贾生(李商隐)120、剑客(贾岛)123、山行(杜牧)126、赤壁(杜牧)129、秋夕(杜牧)132、秋思(张籍)135、离骚(陆龟蒙)102 105
第四篇:国学经典诵读方案
安定区宁远中心小学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为弘扬民族优良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濡养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一代新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决定在我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指导,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道德人才为宗旨,以诵读国学经典名篇为载体,诵经典、知经典、悟经典,营造和谐的、人文的、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培养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标
1.传承国学经典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在诵读中,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胸襟、陶冶性情、启迪智慧,让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引领学生的生命追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
3.夯实学生文化底蕴。国学经典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诵读活动开展,营造儒雅高洁的校
园文化,建设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使学生道德、文化、情操、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活动主题
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
四、活动内容
各年级重点诵读内容:
一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前10首,《三字经》.《国学经典诗文选读》部分内容。(班主任安排)
二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前25首,《弟子规》节选。《国学经典诗文选读》部分内容。(班主任安排)
三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前40首,《弟子规》节选。《国学经典诗文选读》部分内容。(班主任安排)
四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前40首,《弟子规》节选。《朱子家训》,《国学经典诗文选读》部分内容。(班主任安排)
五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共55首,《弟子规》节选。《国学经典诗文选读》部分内容。(班主任安排)
六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共55首,《弟子规》节选。《诫子书》,《国学经典诗文选读》部分内容。(班主任安排)
五、活动的时间及形式
1.每天利用第一节课课前候课时间5-10分钟(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学习委员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年级诵读内容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
2.语文课前1-2分钟诵读或背诵古诗词。
3.双休日各班语文教师可安排学生背诵国学经典内容,并鼓励学生以及家长举行亲子共读活动。
4.每天中午上课前十分钟、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集体聆听广播
《弟子规》或诗歌翻唱歌曲。
5.班级广播员可在广播时间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展示。
6.班级文化建设要努力体现国学经典教育特色。
7.创新诵读形式,不断开展诵读比赛。
(1)诵读:以读经典、背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日有所诵,大量积累。
(2)表演:以吟唱经典、演绎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感受、体验经典文化的魅力。
(3)讲故事:了解与诗文创作以及作者相关的故事,通过再创作改编成有丰富内容、语言生动的故事,开展讲故事活动。
(4)写作:在讲故事的基础上,仿照文包诗的形式进行写作,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进行改写、扩写。
(5)诗文绘画:根据诗文的内容和意境,进行创作性的诗配画。
六、活动具体措施
1.各班语文教师根据实际制定计划,并动员全班学生,全面启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2.各班语文教师利用课前、课外活动、双休日等时间鼓励学生开展以诵读为主的自主活动,并摘抄读书笔记。
3.学校定期深入班级检查指导活动开展情况,搞好研讨交流,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确保此次活动扎实高效开展。
七、组织机构:
组长:刘胜
副 组 长:黄得利杜健兰
成员: 张彩丽何小青牛瑛效承智
张金霞蹇伟张东芳马延婷
2013年9月5日
第五篇:国学经典诵读方案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东台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一、指导思想:
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道德人才为宗旨,以诵读国学经典为载体,诵经典、知经典、悟经典,营造和谐的、人文的、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培养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组织机构:
组长:金礼辉
副组长:夏玉华 陈平何永根张 健
成员:许爱华张海峰赵剑峰吉云兰刘晶晶
指导组组长:各年级语文教研组长
指导老师:全体语文教师
三、诵读内容:
一、二年级:《弟子规》;
三、四年级:《三字经》;
五、六年级:《论语》
四、诵读要求
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文,大致了解诵读内容的含义,对所诵读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释义,对内容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典故有个大概的了解。
五、活动时间:
1.启动:2013年4月,语文教师制订实施计划,分解诵读内容。
2.实施:以6年为一个周期,分年级、分时段指导、检查。
六、具体措施:
1.各班语文老师要根据诵读内容,再划分每周的诵读量(同一个年级教研组每周诵读的内容要一致),并在班级开辟专栏公布每周的诵读内容,让学生在一周内反复诵读达到熟练背诵的程度。
2.语文老师每周要安排时间抽查当周诵读内容的背诵情况,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各班要充分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时间,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利用硬笔书法比赛、手抄报等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还可以通过每月举行诵读擂台赛等活动,评选班级 “诵读能手”、“每月一星”,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学校每学期也将开展一次国学经典吟诵比赛。
七、考核评价:
1.每学期期末,由学校组织对各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进行测试、评比,对各班学生诵读过关率进行统计。
2.学校每学期期末评出“诵读先进班”、“诵读能手”给予表彰。
附:各年级诵读内容及完成时间
《弟子规》第1页至第5页11月份《弟子规》第6页至第11页12月份
一年级下学期
诵读内容完成时间 《弟子规》第12页至第17页3月份《弟子规》第18页至第23页4月份《弟子规》第24页至第29页5月份《弟子规》第30页至第35页
二年级上学期
诵读内容
《弟子规》第36页至第41页9《弟子规》第42页至第47页《弟子规》第48页至第53页《弟子规》第54页至第59页
二年级下学期
诵读内容
《弟子规》第60页至第65页3《弟子规》第66页至第71页《弟子规》第72页至第77页《弟子规》第78页至第83页
三年级上学期
诵读内容
《三字经》第1页至第5页9《三字经》第6页至第10页《三字经》第11页至第15页《三字经》第16页至第20页
三年级下学期
诵读内容
《三字经》第21页至第25页3 《三字经》第26页至第30页《三字经》第31页至第35页《三字经》第36页至第40页
6月份 完成时间 月份 10月份 11月份 12月份完成时间 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完成时间 月份 10月份 11月份 12月份 完成时间 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三字经》第41页至第45页9月份《三字经》第46页至第50页10月份《三字经》第51页至第55页11月份《三字经》第56页至第60页12月份
四年级下学期
诵读内容完成时间 《三字经》第61页至第66页3月份《三字经》第67页至第72页《三字经》第73页至第78页《三字经》第79页至第83页
五年级上学期
诵读内容
《论语》第1页至第6页9《论语》第7页至第12页《论语》第13页至第18页《论语》第19页至第24页
五年级下学期
诵读内容
《论语》第25页至第30页3《论语》第31页至第36页《论语》第37页至第42页《论语》第43页至第48页
六年级上学期
诵读内容
《论语》第49页至第53页9《论语》第54页至第58页《论语》第59页至第63页《论语》第64页至第68页
六年级下学期
诵读内容
《论语》第69页至第73页3《论语》第74页至第78页《论语》第79页至第83页《论语》第84页至第88页4月份 5月份 6月份 完成时间 月份 10月份 11月份 12月份 完成时间 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完成时间 月份 10月份 11月份 12月份 完成时间 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