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范文)

时间:2019-05-13 07:1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5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5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范文)》。

第一篇:15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范文)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年)是19世纪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又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1799年5月26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童年是在充满诗歌和文学的氛围中度过的。12岁时进入皇村学校学习,接受了进步教师所传播的先进思想,逐步形成了自己进步的政治观点和文学观点。1817年普希金毕业后到外交部任职,他一方面进行诗歌创作,一方面又积极参加一些进步文学社团,他与秘密团体“救国同盟”和“幸福同盟”的成员保持密切的联系。在未来的十二月党中,普希金有许多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命运、幸福和自由、文学与诗歌等问题。这一时期,普希金创作了一系列以自由为主题的诗歌,后来人们称之为“政治抒情诗”,其中最著名的有《自由颂》、《致察尔达耶夫》、《乡村》等。这时他还写了一些讽刺短诗,影射沙皇及其宠臣。这些讽刺短诗和政治抒情诗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沙皇对此非常恼火,便把普希金“派遣”(实则流放)到南方。南方雄奇瑰丽的自然风光触动着普希金的心灵,同时也激发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和向往。在流放的四年间,普希金写了大量优美真挚的抒情诗,还创作了多部长诗,其中《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奇萨拉伊的喷泉》和《茨冈》等作品,是俄罗斯浪漫主义诗歌的重要成就。1824年,普希金由于无神论思想被沙皇撤销公职,遣送到家乡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受当地政府、教会以及他父母的监督。这期间他完成了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一部分内容、历史剧《波里斯·戈都诺夫》。1825年12月在彼得堡爆发了十二月党人的武装起义。不久起义被残酷镇压,普希金闻讯后悲愤不已。1828年与娜塔丽娅·冈察洛娃结识。后来回波尔金诺办理家庭财产事务,因故滞留三个月,那就是被文学史上传为佳话的“波尔金诺之秋”。这期间他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短篇小说集《别尔金小说集》(包括《射击》、《暴风雪》、《棺材匠》、《驿站长》和《村姑小姐》5个短篇)和其他一些作品。普希金1831年2月与冈察洛娃结婚后定居彼得堡。婚后他的仕途与生活都不顺利,尽管笼罩在悒郁中,普希金还是完成了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中篇小说《黑桃皇后》和长诗《青铜骑士》,同时还创办杂志《现代人》。1837年1月普希金死于决斗,时年仅38岁。普希金诗歌艺术的主要特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真诚。别林斯基指出,使普希金和以前的诗派严格区别的东西,是他的诚恳。其次是自然、朴素和优雅的真正统一。第三是语言方面简洁和 1 独特的音韵美。普希金的诗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简练。别林斯基认为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俄罗斯语言的力量达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第四是在情调和风格上表现出来的一种明朗的忧郁。这里说的忧郁主要是一种艺术风格,一种诗意的强调,它虽然与忧愁、哀伤乃至悲惨的生活内容相关,但它仍然主要是一种美学的或者说是一种审美的效果。

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该作从1823年开始创作,到1830年最后完成,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叶甫盖尼·奥涅金出身于贵族家庭,他曾一度沉湎于社交活动,不久觉察到这种生活的空虚和虚伪,染上了当时流行于知识界的“忧郁病”。此时他年迈的伯父突然病故,他因继承伯父的遗产来到乡下,与另一贵族青年连斯基结为朋友,并认识了邻村地主的两个女儿:大女儿达吉雅娜和小女儿奥尔加。达吉雅娜爱上了奥涅金,可遭到他冷淡的拒绝;而奥尔加却与连斯基热恋。在一次舞会上,奥涅金故意追求奥尔加,这就激怒了连斯基,于是两人决斗。连斯基在决斗中被杀,奥涅金良心受到谴责,便离开庄园四处漂泊。几年后,当他回到上流社会时,达吉雅娜已成了一位将军夫人。这时,奥涅金心中燃起了对她的爱情,写了一封充满感情的信给她。可达吉雅娜的回答是:她承认她还爱她,但出于道德的责任与尊严而不能属于他。这以后奥涅金只能又离开上流社会四处流浪。

《叶甫盖尼·奥涅金》再现了19世纪20年代俄罗斯广阔的社会生活,别林斯基曾称它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小说艺术地反映了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一部分俄国贵族青年预感到时代的风暴即将来临,不甘落后,但又局限于本阶级的牢笼而无勇气与能力参加革命,更看不到社会发展的前景,因此终日彷徨苦闷,染上了“时代的忧郁病。”小说的主人公叶甫盖尼·奥涅金正是这种青年的典型。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他出身贵族,从小受着传统的贵族教育,在法国籍家庭教师的管教下长大。这种脱离祖国文化的环境,自然不会给奥涅金带来什么好处。他到了“心猿意马的青春”时期,便成了一个油头粉面、沉溺宴会的纨绔少年。但他毕竟还是受到了时代精神的感染和进步思潮的影响。他读过亚当·斯密和卢梭的书,对农村改革、俄国历史、政治和科学等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这些说明,奥涅金绝不是一般的贵族青年。但是他在农村进行的改革,并不能说明他真想为人民做点什么,而是一时心血来潮。他拒绝达吉雅娜的爱情的原因是他厌倦了这种上流社会的多情表白,他也低估了达吉雅娜的真情。他鄙视上流社会,却又不得不服从它的陈规陋习,和自己的好友 2 决斗而酿成大祸;重又追求达吉雅娜遭到她的拒绝后,便四处漂流,结果是一事无成。普希金通过奥涅金的形象提出了贵族知识分子脱离人民这一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另一主人公达吉雅娜从小成长于远离城市的乡村和淳朴的人民中,这种成长环境培育了她真诚、善良的感情,造就了她纯朴、美好的气质。初见奥涅金时,她怀着真诚和纯洁的感情,勇敢地写了一封信给他。但达吉雅娜是不幸的,她爱上的是一个精神生活比她要空虚得多的“多余人”,是一个不能够理解她的纯洁与真诚的人。达吉雅娜终究也只能像当时其他的少女一样,被带到“嫁人的市场”上,嫁给了一个肥胖的将军。她所追求的自由、纯洁的爱情生活终究也没能实现。在这个意义上,达吉雅娜是一个悲剧性人物。

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叶甫盖尼·奥涅金》是第一部把诗的抒情性和散文的叙事性完美结合在一起的“诗体长篇小说”。这是一种全新的独创性的艺术形式,是普希金在艺术形式上对俄罗斯文学的重大贡献。具体来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最显著的艺术特色便是它的抒情性。作品中出现大量的“抒情插笔”,有时对人物褒贬,有时对事件和场面评论,有时对往事追忆,有的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有的画龙点睛、入木三分。正是这些大量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抒情插笔”,扩充了作品的容量,深化了作品的内涵,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叶甫盖尼·奥涅金》在艺术上的另一个特点是现实性,它在再现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典型性格的塑造上、环境和场景的描写上都达到了当时俄罗斯文学的最高水平。别林斯基说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原因正在于此。在人物性格塑造上,该作突出地采用了对比手法,奥涅金和连斯基、达吉雅娜和奥尔加之间在对照中,各自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和突出。普希金在这部作品中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手法,并以深厚的现实主义力度揭示出性格的社会根源。从这里可以看出普希金对浪漫主义的有效借鉴和利用。《叶甫盖尼·奥涅金》在语言上是很有特色的,作为俄罗斯语言和文学的创造者,普希金把诗的精练、含蓄和散文的流畅、朴素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典范的俄罗斯文学语言,它既是诗的,又是散文的。此外,在诗的格律和韵律方面,《叶甫盖尼·奥涅金》也有独特的创造。在这部诗体长篇小说中,除了男女主人公各写的两封信外,其余均为用四步抑扬格写成的十四行诗组成的诗节,这种诗节后来被人们称为“奥涅金诗节”。抑扬顿挫的音步和错落有致的韵律使得本部作品读来既铿锵有力又缠绵悠长,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叶甫盖尼•奥涅金(节选)

第一章 2

请允许我,连个序文也没有,便把小说的主人公,开门见山,马上做个介绍,来和你们见面: 我的这位好友,叶甫盖尼,他正是诞生在涅瓦河畔,在那儿您或许显赫过一番,我的读者,您或许也生在那里; 我也曾在那儿悠闲地散步: 然而北方对于我却有害处。

他的父亲曾经做过大官,但却是一向借债为生,家庭舞会每年三次举办,终于把家产挥霍干净。叶甫盖尼总算有命运保佑: 起初一位法国太太把他伺候,后来一位法国先生前来替代; 孩子虽是淘气,却也可爱。阿贝先生是个穷法国人,他为了不让这孩子吃苦,教他功课总是马马虎虎,不用严厉的说教惹他烦闷。顽皮时只轻轻责备一番,还常常带他去夏园游玩。

而到了心猿意马的年龄,到了希望和情愁的时候,叶甫盖尼长成一个年轻人,法国先生便被从家里赶走。瞧,我的奥涅金得到了自由,他去理发店剪一种最时髦的头,衣着和伦敦的花花公子一般; 于是他便在社交界抛头路面。他无论是写信或是讲话,法语都用得非常纯熟; 他会轻盈地跳玛祖卡舞,鞠躬的姿势也颇为潇洒; 还缺什么呢?大家异口同声 说他非常可爱,而且聪明。

东拉西扯、一知半解的教育,我们大家全都受过一点,因此,炫耀这个,感谢上帝,在我们这里并不算困难。奥涅金,按照许多人的评议,(这些评论家都果断而且严厉),还有点儿学问,但自命不凡; 他拥有一种幸运的才干,善于侃侃而谈,从容不迫、不疼不痒地说天道地,也会以专门家的博学神气 在重大的争论中保持沉默,也会用突然发出的警句火花 把女士们嫣然的笑意激发。5

如今拉丁文已经过时: 真的,如果对您实话实说,用来读点儿书前的题词,他懂的拉丁文也还够多,还能把鲁维纳尔谈上一谈,能写个“祝你安好”在信的后边,长诗《伊尼德》也背得几行,虽则难免有记错的地方。他不曾有过丝毫的兴致 钻进编年史的故纸堆里,去发掘地球生活的陈迹: 然而过去时代的奇闻趣事,从罗姆勒开始直到当今,他全都记得,说来如数家珍。

他可没那份崇高的激情 去推敲吟哦,生命在所不惜,重轻格、轻重格他分不大清,不管我们为他花多大力气。他咒骂荷马和费奥克利特,但阅读亚当·斯密却颇有心得,俨然是个经济学家,莫测高深,就是说,他还喜欢发发议论: 一个国家怎样才生财有道,靠什么生存,又是什么理由,当它拥有天然物产的时候,黄金对于它也并无需要。而父亲始终不能理解他,总是要把田产送去抵押。

叶甫盖尼还有些其他学问,对此我无暇一一缕述; 然而,他的最为拿手的一门,他的真正的天才的表露,他从少年时便为之操劳、为之欣慰、为之苦恼,把它整日里长挂在心头,成天价懒洋洋满怀忧愁、念念不忘的,却是柔情的学问。

他很早便学会虚情假意,会隐瞒希望,也会嫉妒,会让你相信,也会让你猜疑,会装得憔悴,显得愁苦,有时不可一世,有时言听计从,有时全神贯注,有时无动于衷!沉默无声时,神情多么惆怅,花言巧语时,多么热情奔放,写情书时又多么轻率随便!就为一件事而活,爱情专一,他是多么地善于忘却自己!眼神多么地急速,情意缠绵、羞怯而又大胆,并且有几回,还噙着几滴听话的热泪。

他多么善于花样翻新,逗引无邪的心灵惊异,用现成的绝望来吓唬人,用悦耳的奉承讨你欢喜; 他颇会运用柔情和头脑,抓住那含情脉脉的分秒,征服天真而幼稚的偏见,攫取情不自禁的爱怜,恳请和索求爱情的吐露,谛听心灵最初的音律,步步为营地把爱心猎取—— 突然达到了可以幽会的程度,随后,便和她单独在一起,悄悄地教她懂点儿事理!

他很早便晓得怎样挑逗 老练的风流娘儿们的心!当他有意要把他的敌手 从情场上一一扫除干净,他又会多么恶毒地诽谤!为他们布下怎样的罗网!而你们这些幸福的丈夫,却仍旧和他朋友般相处: 喜欢他的,有个多疑的老汉,有个福布拉斯多年的学徒,还有个非常狡猾的丈夫,还有个长犄角的,他神气活现,总是对自己非常之满意,满意自家的饭菜和自己的妻。

但是我的奥涅金,无拘无束,享受着这美好的青春时光,尽管情场得意,战果辉煌,他是否真正地感到幸福?

纵情饮宴,无灾无病,无所用心,他这样是否在浪费光阴?

不啊,情感在他心中早已僵冷; 他早已厌弃社交界的喧嚷; 美人儿他或许会一时钟情,却不是他长久思念的对象,一次次的变心早已使他厌倦; 友谊和交情已经令他心烦,因为他不可能一年到头 总是这样喝喝香槟美酒,吃吃牛排和斯特拉斯堡肉饼,把自己灌得个昏头涨脑,再去发一通满腹的牢骚。尽管公子哥儿有如火的性情,可是斗殴、佩剑和铅弹,他已经终于不再喜欢。

患上这种病是什么原因,早就应该去查一查究竟,这很像是英国的抑郁病症,总之这种俄国式的忧郁病 逐渐逐渐地控制了他; 谢天谢地,至于自杀 他还没打算去试一试看,但他对生活已完全冷淡。

像恰尔德·哈罗德那样阴沉,当他在别人家的客厅里出现; 波士顿纸牌,社交界的流言,多情的顾盼,傲慢的叹息声,任何东西都打动不了他的心弦,他对面前的一切都看不上眼。

于是这个无所事事的人 痛感自已心灵中空空荡荡,他坐下来——想学点别人的聪明,这个目的倒是值得夸奖; 书架上摆满了成排的书,他读来读去,什么道理也读不出: 有的枯燥乏味,有的胡诌骗人; 这一本毫无意义,那一本是诛心之论; 每本书都带有自己的锁链; 陈旧的东西早己经衰老,新东西也都哼着旧的腔调。他便把书抛开,像抛开女人一般,给书架和尘封的书的家族 蒙上一块丝织的遮尸布。

第二章 4

独白住在自己的领地上,只不过为了要消磨时间,我们的叶甫盖尼首先便想 制定出一套新的条款。隐居的圣人在自己的荒村里,采用较轻的地租制,用它代替

古老的徭役制度的重负,农奴们因此为命运欢呼。有一个很会盘算的邻居,认为这将给自己带来害处,在一旁对他又气又怒。另有人冷冷一笑,心怀诡计,于是大家一致地承认: 他是个极其危险的怪人。

起初大家常来登门拜访; 然而每当路边传来他们 乡下马车的辚辚声响,他通常总是让他的仆人 牵来一匹顿河种的坐骑,从后门悄悄地溜之大吉—— 这种行为让大家感到难堪,和他的交往便就此中断。

“我们的邻居太无知,是个狂人,他参加了一个什么共齐会; 他只会喝红酒,还要用大杯; 他从不把太太们的手儿吻一吻;

他光说‘是’、‘不是’,连‘阁下’都不加。” 这便是大家对他一致的看法。

第八章 32

可是他没有去;他准备预先 写封信通知他的祖宗,说他过不久便要去和他们相见;

而达吉雅娜却无动于衷

(女人就是这样);他坚定不移,他仍旧抱着希望,还在努力; 比键康的人更勇敢,撑起病身,他用虚弱的手给公爵夫人 写一封热烈奔放的情书。尽管写信大体上用处很小,对此他已并非徒然地料到; 然而,要知道,心头的痛苦,他已经没有力量再忍受它。他的信就在这里,一字不差。

奥涅金给达吉雅娜的信

说出我心头悲哀的隐痛 会使您不愉快,我预见到一切。将有怎样一种痛苦的轻蔑 描绘在您高傲的目光中!我企求什么?怀着什么目的,现在来向您剖开我的心? 会引起怎样恶毒的快意,或许,由于我做的这桩事情!

我曾经偶然地和您相逢,在您心头见到柔情的火种,那时,相信它,我没有勇气: 我没让那可爱的习性发展; 那时候,我的确很不情愿 把自己讨庆的自由抛弃。还有一件事使我们分别„„ 不幸的连斯基他死得真惨„„

那时我使人心所珍爱的一切 都和我自己的心一刀两断; 那时我孑然一身、无牵无挂,我想:我愿意用幸福去换取 自由与安逸。我的上帝!

我错得多么厉害,受到怎样的惩罚„„

不啊,只要能时刻和您见面,能跟随在您身后寸步不离,用我的热爱着您的两眼 捕捉您唇的微笑,眼的游移,用心灵领略您的完美,久久地倾听您的声息,当着您的面在痛苦中憔悴、苍白、熄灭„„那就幸福无比!

然而我的幸福已经失去: 我心怀侥幸,为您四处奔命; 每一时、每一天我都应该珍惜: 而我却把命定的有数时辰 在徒劳的苦闷中去浪费掉。而这些日子也确实难熬。我知道:我的时日已经有限; 然而为了能够延续我的生命,我每天清晨必须有一个信念,这一天我能够见到您的身影„„

我怕:在我恭顺的祈求里,您那一双严厉的眼睛 会找出什么卑鄙的奸计—— 于是您会把我怒斥一顿。

但愿有一天您可能知道,爱的渴求怎样可怕地折磨人,它像火一般在我的心头燃烧—— 要时刻用理性压抑住血的激奋; 我希望能够抱住您的膝头,痛哭一场,俯在您的脚下,倾吐我的怨诉、表白、恳求,说出一切一切所能说出的活,而我却必须用假装的清醒 武装起自己的言语和视线,去跟您平心静气地交谈,望着您,用一双愉快的眼睛!„„

然而就这样了:我已经 没有更多的力量抗拒自己; 一切都巳决定:一切随您处理,我决心一切都听天由命。

光阴飞逝;气温逐渐上升,冬天的寿命已经告终; 他到底没有变成个诗人,没有死掉,也汉有发疯。春天又使他振作起精神: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他初次走出深居的斗室,他在那儿蛰伏一冬,像只耗子,他离开那些双层窗、壁炉,乘雪橇沿着涅瓦河飞奔。蓝色的冰面上布满车痕,阳光在冰上闪耀,街上到处

都是掘开的雪溶化的泥泞。奥涅金在泥泞中急速行进,40

他在奔向何处?大概你们 早就猜到了;猜得一点不差: 我的这个禀性难移的怪人,正奔去找她,找他的达吉雅娜。他像具僵尸样直往前走。前厅里一个人影儿也没有。走进大厅;再往前;还不见有谁。他伸出手来把房门一推。他为什么如此地大为震惊? 原来公爵夫人独自出现在他眼前,她坐着,面色苍白,没有打扮,正在读一封不知谁写的书信,泪水像小河般静静地流下,一只手伸出来托住脸颊。

啊,在这迅速飞逝的瞬间,谁对她无言的痛苦不一眼洞察!谁在公爵夫人身上不会发现 当年的达尼娅,可怜的达尼娅!淹没在疯狂的悔恨的苦痛里,叶甫盖尼向她的脚边俯去; 她微微一颤,默默无言,只抬眼把奥涅金看了一看,她既不愤怒,也不诧异„„ 他那病容的、黯淡的两眼,那祈求的神情,无声的责难,她都心领神会。一个纯真的少女 连同她昔日的梦幻、心灵,这时重又在她的身上苏醒。

她并不伸手去扶他起来,不挪动自己凝视着他的眼睛,也不把她失去知觉的手抽开,任他去贪婪地一吻再吻„„ 此刻她心头企望些什么?„„ 经过一段长久的沉默,终于,她低声说起话来: “够了,请您站起来。我应该 坦率地向您说明。奥涅金,您是否仍然记得那一天,那时,在花园里,林荫道边,命运让我们相遇,对您的教训 我当时多么顺从地恭听过? 那么,今天该轮到了我。

“奥涅金,那时候我更年轻,好像,那时,我还要漂亮得多,奥涅金,我那时爱上了您,可怎样呢?我在您心里找到什么? 您怎么回答我的?只是一本正经。那时,一个温顺的姑娘的爱情—— 难道不是吗?——对您并不新鲜? 如今,一想起您那冰冷的两眼,还有您那套谆谆的教诲,天哪!——真让人血液发冷„„

我并不怪您。在那个可怕的时辰,您的所作所为非常之高贵,您在我面前没做错事情: 我感谢您,用我整个的心灵„„

“那时——不是吗?——在偏僻的乡村 远离开人们虚浮的流言,我不讨您欢喜„„可是如今 为什么您对我这般热恋? 为什么您苦苦地把我紧追? 是不是因为,在这上流社会,如今我不得不去抛头露面? 因为我如今有名而且有钱? 因为我有个作战受伤的丈夫,我们为此得到宫廷的宠幸? 是不是因为,如今我的不贞 可能会引起所有人的注目,因此,可能为您在社会中 赢得一种声名狼藉的光荣?

“我在哭„„如果您直到如今 还没把您的达尼娅忘记,那您该知道:和这些眼泪、书信,这种令入羞辱的激情相比,我更喜欢您那种尖刻的责骂 和您那次冷酷、严厉的谈话,假如能让我随意挑选。那时,您至少也还可怜 我那些天真幼稚的梦想,至少也还尊重我的年华„„ 而现在!——您跪在我的脚下,多么渺小啊!是什么让您这样? 为什么凭您的心灵和才气,竟会成为浅薄情感的奴隶?

“对于我,奥涅金,这豪华富丽,这令人厌恶的生活的光辉,我在社交旋风中获得的名气,我的时髦的家和这些晚会,都算得了什么?我情愿马上 抛弃这些假面舞会的破衣裳,这些乌烟瘴气、奢华、纷乱,换一架书,换一座荒芜的花园,换我们当年那所简陋的住处,奥涅金啊,换回那个地点,在那儿,我第一次和您见面; 再换回那座卑微的坟墓,在那儿,一个十字架,一片阴凉,如今正覆盖着我可怜的奶娘„„

“而幸福曾经是那么靠近,那么有可能!„„但是,我的命运,我的命运啊,已经全都注定,这件事我或许做得不够谨慎: 母亲流着泪苦苦哀求我; 对于可怜的达尼娅来说,怎么都行,她听随命运摆布„„ 我便嫁给了我这个丈夫。

我求您离开我,您应该如此; 我了解:您的心中有骄傲,而且也有正直的荣耀。我爱您(何必用假话掩饰?),可是我现在已经被嫁给别人; 我将要一辈子对他忠贞。”

她走开了。叶甫盖尼呆立不动,仿佛被一声霹雳惊倒。此时此刻,在他的心中,正掀起怎样万感交集的风暴!然而却传来马刺的声响,达吉雅娜的丈夫随即出场,在这里,在我的这位主人公 处境最感狼狈的这一分钟,读者啊,让我们和他分手,和他长久地„„一水远地别离。我们大家已经跟他在一起 在这个世界上游荡了很久。让我们彼此祝贺靠岸吧,乌拉!也早就是时候了!(你说是吗?)

啊,我的读者,无论是敌是友,无论你属于其中哪一类,现在,我都想和你友好地分手。再见了。无论你到我这儿来,是想从这些潦草的诗节里,寻找什么激荡不安的回忆、活跃的画面、劳动之余的休息,寻找几句聪明机智的话语,还是寻找些语法上的毛病,都愿你能在我的这本书中,为了消遣,或是为了幻梦,为了心灵,为了杂志上的争论,能找到点什么,哪怕一小点。让我们就此分手吧。再见!

----选自智量译《叶甫盖尼•奥涅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二篇:叶普盖尼奥涅金观后感

《叶普盖尼.奥涅金》观后感

--论达吉雅娜的形象

看过《叶普盖尼.奥涅金》后,为奥涅金感到可惜,因为他爱得太迟,错过了美丽的达吉雅娜。普希金笔下的达吉雅娜,是他精心塑造的俄罗斯文学中德第一个最真实、最优美的妇女形象,她是19世纪20年代优秀贵族妇女的典型。

达吉雅娜是地主的女儿,也属于贵族阶级,但她是在远离城市的乡村和纯朴的人民中生长的。她没有一般贵族阶级都有的恶习与偏见,没有过着上流社会的浪荡生活。我觉得她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她热爱俄罗斯的大自然,她爱听老奶妈在静夜所讲的美丽的民间故事,她喜爱俄罗斯的民谣……这些都带着俄罗斯人民共有的纯朴真诚的气质。但她也迷信,她相信民间古老的传说,甚至相信梦,相信纸牌占卜和月亮的预兆。我觉得迷信是达吉雅娜这个人物的缺点,但也因为这个缺点,才显得她更真实。

从达吉雅娜这个人物的出场开始,我们就能看到,她的话语很少,总是不苟言笑地,这是因为她吸取了异域文化,卢梭和理查逊的小说培养了她爱沉思、勇敢坦率而又严肃审慎的个性品质。她爱上了奥涅金,这个精神生活与人民绝缘的时代“忧郁症”患者。刚开始她还不敢表白,毕竟她还是个芳心初动的少女。不过后来在一次占卜中,被告知将来要嫁给一个军人,她相信占卜,但面对命运的安排,刚爱上奥涅金的她想要反抗,于是,她赶紧写了封情书给奥涅金,最后却遭到了残酷的拒绝。我想,这时的她有点儿心灰意冷,却还是深深地爱着奥涅金,还抱着一丝希望。她毫不做作地爱着,任凭感情自由奔腾。在奥涅金出国漫游后,达吉雅娜拜访了他的庄园,特别研究了他所读的书籍,终于明白了“她自以为命中注定的心上人”原来是“一个危险而可悲的怪物”。最后,她心如死灰,在“老母哀哭,苦苦求允”的情况下,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嫁给了一个“胖胖的将军”。

我认为,达吉雅娜是在那个年代的俄罗斯里觉醒的女性代表,她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她主动地向奥涅金表白,主动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幸福,就是对男权社会的一种反抗。面对奥涅金的拒绝,她虽然很伤心,但她没有要死要活的。这让我想起现代中国的许多女性,在中国古代一直都尊崇着“男尊女卑”,女性地位极其低下,代代相传,直到今日,这种思想仍然影响着许多人,许多女性都把自己的伴侣看着自己的一切,一旦另一半离开或抛弃了自己,就觉得无法活下去了。我觉得,不管男人女人,我们都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世界不会因为缺少了谁就停止运转了,我们的内心世界亦如此。

三年后,奥涅金回来了。他对达吉雅娜重燃爱火,但达吉雅娜最后还是拒绝了奥涅金。她敢爱敢恨、果断坚决,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她对奥涅金说“我仍然爱你,但我已许配他人,我要一辈子对他忠贞”。于我看来,与其说她忠实于自己不爱的丈夫,还不如说她忠实于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对苦难的态度。

我欣赏达吉雅娜,感动于她对爱情的固执、对丈夫的忠贞,感动于她对俄罗斯乡村生活的热爱,即使嫁人后,整天生活在上流社会,也没被污染。希望她能一直保持着这种纯朴真诚。

第三篇:艾尼吾甫近三年工作总结2

近三年以来个人工作总结

博乐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艾尼吾甫

一、个人总结

2007年至今,本人在思想政治方面:我始终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增强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国“二十公”会议精神和公安部的“五条禁令,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尊重人民群众,强化服务意识,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同志提出“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要求和“人民交警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在认真思想学习的同时,我自己严格遵守队里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按时出勤,文明值勤,注重团结。在工作上,虚心向领导和老同志请教,使自己受益良多。

我于2005年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提拔为副教导员,在这个岗位上,本人时时刻刻不忘自己的工作职责,除协助好大队长及教导员做好大队民警的思想工作外,还长期坚守在工作第一线。虽然工作比较辛苦,但看到辖区道路交通环境井然有序,广大老百姓的出行安全得到了保障,心里感到非常欣慰。

2007年,根据大队工作分工,我负责三台中队和五台中队的工作。两中队距离市区较远,民警长期不能回家,生活条件又非常艰苦,民警思想波动比较大。为了调动民警的思想积极性,解决枯燥无味生活环境,我主动和三台中队周边的赛里木宾馆、精河养路段、三台养殖站及五台周边的加油站、八十五团五连等单位取得联系,建立共建单位,开展联谊活动。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篮球比赛、爬山比赛、下棋比赛、徒步比赛等活动。通过开展活动,民警思想逐步稳定,思想积极性和工作积极性均被调动起来。为了整治三台至五台路段的超载违法行为,两中队民警24小时连轴转,实行不间断勤务模式。通过一年的整治,四台大坡恶性交通事故得到有效地遏制。当年,通过三台和五台治理超载所取得的成绩,大队被自治区评为治理超载先进单位,其中五台一名民警被评为自治区治理超载先进个人。

2008年以来,又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到大队负责市区交通管理工作。为给广大市民创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本人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积极主动的在一线站岗执勤,为提升交警的执法形象,向民警提出“向我看,跟我干”的口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了建立管理的长效机制,为市区民警和协勤员制订了考核细则,形成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的管理格局。在执勤中,要求民警和协勤员严格按照交警执勤执法规范进行规范执法和文明执法,杜绝执法态度冷、横、硬、推,如发现有人违反或群众举报,将严厉查处,并按考核规定予以处理。通过不断努力,市区执勤民警和协勤员的执法形象得到了明显改观。2009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在管好市区交通秩序的基础上,还带领民警走进校园,走进集市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据统计,近两年共上安全课30余次,发放宣传单一万余份,受教育人数两万余人次。

为了做好每一次安全保卫工作,均做到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合理部署,确保每一次安全保卫任务都能取得圆满成功。近两年共执行各类安全保卫任务20余次。

因本人有处理交通事故特长和经验,经常协助大队做好交通事故解释工作,化解因交通事故产生的民汉矛盾。因我市属于多民族地区,经常因交通事故发生少数民族上访事件,给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本人主动请战,利用多年积累的事故处理经验和良好的社会关系,前往当事人家中做宣传教育工作,顺利化解因交通事故引起的社会矛盾。近两年共化解因交通事故产生的上访案件10余起。

近年来,本人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优秀人民警察的标准相差甚远。在以后工作中,我还会加倍努力,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最大贡献。

二、个人基本情况

本人艾尼吾甫,男,维吾尔族,1963年1月出生,新疆博乐市,1984年5月参加工作,2001年9月入党,中专学历(博州农机校农机化专业),自1989年5月至今在博乐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1981年5月---1984年5月博州农机校学习。

1984年5月---1989年4月在博乐市青得里乡农机管理站工作。1989年5月至今,在博乐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2007、2008、2009年考核优秀,2010年考核称职。

三、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

父亲:阿不都吾甫,维吾尔族,1930年出生,博乐市青得里乡顾里木图二村农民。

母亲:阿吉汗玉赛音,维吾尔族,1935年出生,博乐市供销社退休职工。妻子:阿力木热,维吾尔族,1963年5月出生,博乐市青得里乡卫生院职工。

长子:艾克兰木,维吾尔族,1988年3月1日出生,新疆师范大学就读。次子:伊力夏提,维吾尔族,1990年9月6日出生,新疆教育学院就读。

四、个人对“7.5”事件的认识

就在举国共迎祖国60华诞之际,乌鲁木齐发生了“7·5”打砸抢事件,使我感到震惊。

新疆“7·5”事件是东突分裂势力的暴力恐怖犯罪,这场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是由三股势力策划和组织的,无论是在新疆自治区五十年大庆,还是在北京的奥运会,以及在今年的新中国六十年大庆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他们都不断策划、鼓动、煽动,他们的目的是破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这是违背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的,也是违背国家利益的,因此这一行为不得人心,遭到了各族人民的一致强烈谴责。

我认为那些不法分子明目张胆的挑战国家法律,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儿戏,大肆对平民进行屠杀,这是叛乱,我们必须严厉的镇压下去!动用国家机器,将他们的阴谋无情粉碎!2008年末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中国也不能幸免。2009年开始,党中央采取一系列例如“家电下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扩大内需的正确措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起为保增长、促发展而努力。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经济逐步复苏之季,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7·5”事件。“7·5”事件真的让不少人感到痛心,迄今已造成千余人伤亡,200多部车辆被毁,两栋楼房被烧„„。所幸的是,该事件在党中央的正确方针下很快得到平息,死伤者也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不断摸索着前进的路。党执政为民,努力为人民提供、营造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可以安心创造、建设家园,追求自己的理想。所谓有国才有家,安定的社会环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无比重要的。

新疆属于我国的一部分,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分子的分裂祖国的行为让新疆百姓受苦不少,使当地人民的安定生活受到破坏。我们应该坚决反对行为,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

国家在短时间内控制事态,人民在短时间内开始认识到东突势力的恐怖犯罪对新疆社会造成的危害,对民族关系所造成的损伤,而且很快开始修复,这都是我们的民族政策在引导,也是我们正确的民族区域政策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当前我能做的就是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坚定信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而努力。

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期,在社会加剧转型的情况下,更要保证社会的稳定,让每个人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环境,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作为一名入党员更加应该贯彻党的思想,拥护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宗教观,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坚决反对任何分裂祖国的行为。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和党员是国家未来的发展动力与希望,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国家的团结与统一,我们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而光荣,当前我们能做的就是深刻学习党的方针与政策,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坚定信念,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而做好准备,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第四篇:父亲节特稿 叶永青与他的女儿叶甫纳

父亲节特稿  叶永青与他的女儿叶甫纳

在最新一期《芭莎艺术》的昆明专辑中,我们采访了几对来自昆明的艺术父女,通过这两代人的讲述,也许我们可以去理解两代艺术人深厚也微妙的关系,两代人不同却类似的困惑和追寻。叶永青与女儿叶甫纳 叶永青:我从未离开 艺术家叶永青

我幼时生长在昆明,爱听小城中火车的鸣笛和独自行走。无论是夜更深深时听远远传来的火车离站时凄凄的鸣笛,还是午后时分听到清彻长鸣的嘶叫,都让我感到一种惆怅。早先这城市太小,贯穿全城东西两头的东风路走过去,不过5里多地。拓东路上有一块巨幅的宣传拦,上面画着:“工业学大庆!”小西门另一块则画着:“农业学大寨!”市中心的红太阳广场南面是:“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广场北面正中是毛主席的画像。全部这个城市数得着的画家们都站在这几块广告牌前的手脚架上为之工作——这大致是昆明当年的地理图版和艺术的全部家底了。

昆明是个天远地偏的角落。在严酷的时代,它曽经是厌倦工具论的艺术家们逃避现实寻求超脱的一方净土。正是昆明这个偏僻的地方,使我发现了绘画的乐趣。我创作的早年都在云南的版纳和圭山度过,那时喜愛现代艺术的我与围遭现实主义语境格格不入,云南是我扺抗时代的最后的乐土和接受现代艺术的实验田。82以后至85年间,隨着一批由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和文科毕业靑年的聚集,昆明形成了自抗战时期和西南联大以后的第二次文艺的繁榮。那时,我周围有一大批同城的少年画友:刘涌、张晓刚、扬一江、唐志刚、曾浩、李季、吴越、夏维维、李志昆……还有稍年长一些的裴文琨兄弟俩,有蒋高仪、苏新宏、曾晓峰、马祥生、徐建德、赵建国和毛旭辉。叶永青《诗人散步》,纸上油画,54×42cm,1984 画画使人无忧无虑,人变得格外单纯,痴迷的画着,忘我而投入。我们以青春扺御饥荒,以骚动消解极权和单调虚空,青春和骚动又转化为对绘画的执迷不悟。昆明于我早年的关系,是一群少时的伙伴,是亲情与爱恋,鸿雁相传爱痛相连的来往返复。早在80年,学生时期,我赚够了路费,与张晓刚、刘湧、毛旭辉、武俊等一行沿江而下,直至汉囗苏杭、宁泸津京。拜竭古剎名胜,交会江湖豪杰。这些经历奠定了我们一生友谊的基础和认识世界的格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昆明本地每一点的每一桩艺术历史的成形与改变,无不受惠于外来的刺激与关联。

昆明是个小城,丰衣足食,生活上随意而安,但也很穷。因为穷,一些少年时一起画画的伙伴告别我们,开公司和出国去了。那个时候,英雄和社会精英突然都赴了商海或远渡重洋,在大潮流中奋勇拼博,只剩下几个失败者落寂地呆在画布前。

80年代的昆明是我们的岁月和青春。每次回到昆明,我们会把盘龙江命名为和想像成塞纳河,抒发一番阅读与狂想杂交的混乱情怀。我记得大家经常在张晓刚位于河边的歌舞团单身宿舍中,对着一部单卡录音机排练《等待戈多》。这部荒诞剧帮助我们一遍遍地重温现实的无力与无望的生存处境。此刻,我坐在翠湖的画室中写下这段文字时,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无论世事如何変幻,我总是又回到翠湖,这是我少年时代习画之初就一直居住的从未改变的地方。年轻时,每一天我都在渴望早日离开家乡。我由这里出发,走遍山山水水,待少年时的幼稚心气与浮躁火色退去,才发现,自己从未离开昆明,这座我永远未能走出的城市!

我想起那恍惚朦胧的岁月:湖光山色、河边洗衣的少女、水上船家、撒网的渔翁、钓鱼的汉子、发呆的牛儿、苇草边东张西望的水鸟…我一一画下这一切,身外的世界,暮鼓晨钟离得好远。

叶甫纳:昆明好玩,因为这些人

艺术家叶甫纳

我从小在昆明长大,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都在昆明这座城市度过。我是一个特别爱做白日梦的人,我觉得这也是因为昆明这座城市的关系。小时候我一直生活在翠湖一带,那里特别美,生活也很幸福,所以我每天都能够在梦幻中发酵自己的想法。

我听过我爸爸当年的那些昆明往事,因为在昆明长大嘛,我完全理解小城青年的那种好玩和焦虑夹杂的感受,也非常能理解他们追求文艺的理想、或者是他们寻找自我的方式。他们都挺好玩的,比如说盘龙江,我觉得盘龙江就是一个臭水沟,但是因为这群人非常好玩,这条江也就变得好玩起来了。八十年代可能真的是一个创造奇迹、创造所谓的大师、创造伟大的事情的年代,因为那个时代就是需要这样的东西。到了我们这个年代,这种可能性就会变小。我们这些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基本上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不一样,面对的东西、看到的东西也都特别不一样,所以每个人就会比较个性化。不像以前的人,它可能都要靠你自己去把事情变得不一样。在这一点上,我挺佩服他们的。

昆明像一个乌托邦,大家都可以很自由、很文艺的活着。但是昆明又由于过于舒服、过于美好了。离开昆明之后回头来看,昆明留给我的印迹有多少,可能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我的整个探索世界的时期,我开始看书、听音乐、接受启发、自我思考的时期,都是在昆明发生的。昆明是一个很舒服、很温暖的城市,很适合去想一些事情、做一些事情,从以前到现在都是这样。叶甫纳作品《习作13-后晚宴》叶甫纳作品《封面的民族形容》 离开昆明去上大学后,我才开始学习现代艺术。其实我父母不是特别希望我成为艺术家,他们觉得我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就好了,我想做什么都行。我有好多好多的想法,比如我想成为一个世界的女王、我想成为政治家。艺术家也是其中的一个。去英国念研究生后,我开始感觉到一种主动的想法,知道我要做什么样的艺术。在艺术里面我能够找到一种自信,因此我觉得我真的很适合做这件事。

我最近有一个项目叫直播计划,以表演为主,通网络直播的形式表演出来,不像以前的展览都要去艺术馆,这个表演大家可以直接在手机或者是电脑屏幕上看。网络直播在大家看来可能是一个大众的、平民的,甚至是很Low的一个平台,但是我很想知道这些受众会怎么去看待当代艺术,或者说有没有可能跟他们进行一种沟通。我一直希望把艺术跟大众的界限打破,或者模糊一下,因此,我觉得这是很好玩的一种尝试,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某种好玩之处吧。

两代人的艺术观《芭莎艺术》:昆明是一个艺术家的乌托邦吗?叶永青:不是。事实上昆明一直是一个当代文化土壤匮乏的地方。尽管曾经有过一些艺术家的出现,尽管在本世纪初的曾经有引领风气之先的上河会馆和创库艺术区的出现并一度成为艺术的重鎮。但这个地方的艺朮生态和系統一直是单一欠缺的,我曾经以“石板上种菜”來形容这里文化土壤的稀缺,某种意义上,土壤就是人心,人心肯定不是石头!但是人心会起厚厚的茧子,如同板结的石层,在人心浮燥自信缺失吃力失语的光天化日中,乌托邦的种子找不着寄放入土之处。叶甫纳:我觉得是一个乌托邦吧,因为在昆明很适合去思考一些事情,或者做一些自己的事情,是一个给人感觉舒服的地方。大家可以去很自由、很文艺地活着。《芭莎艺术》:对于女儿继续从事艺术道路有何想法?觉得将来她们这一代最有可能在什么地方超越你这辈的艺术家?叶永青:一家人都与艺术有缘是幸福的,艺术就是共享不同。至今为止我对叶甫纳谈得最多的关于艺术的种种讨论,是希望她记住,她可以不做艺术的。人的一生不一定非得要做一个艺术家不可,如果她们这一代明白并善用這一点,就会自由和轻松许多,就是真正的超越,他们將远在我们这代人之上!《芭莎艺术》:你是怎样看待你父亲的艺术?叶甫纳:我其实觉得我不应该去评价他的作品,给我影响最深远的还是他这个人吧,他平时在生活中的点滴表现以及他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作为父亲他这一点对我而言是最重要的。这种形象也会影响我会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做的很多公益性的事;他平时的为人处事;他会交很多朋友,然后会成天呆在一起;常常帮别人去解决一些问题……这些方面会影响我比较深,给我更多的启发。

《芭莎艺术》:20世纪80年代,昆明的艺术家开始慢慢走出昆明,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叶永青:是的,走出云南走出昆明一直是生存于云南,尤其是至今仍居住在云南的艺术家的心头之痒。从80年代的申社、新具像到后来各种名目的进京展,都只算是聚众聚力的外出演练。真正属于个人的的出走只是不过是一些仓促的逃离,如我如张晓刚如吴文光、朱小羊如张夏平。如88年的黃山会议一拳打散天下英雄后的成肖玉、毛旭辉、潘德海的连夜逃亡。80年代思潮激荡的舞台,在昆明仅见于80年省博十人画展和86年在省图书馆西南艺术研究群体的兩次檀花一现。客观地看,出昆明,是发生于下一个年代的事情了,全球化、国际化和市场化才把一个小地方的平静完全打破,出云南才成为一种主要的趋势。在90年代末的上河会馆,我苦口婆心地劝阿昌去往北京,我说:“那里能养活你成就你的艺术”。那时他著名的作品是,他手握钢刀被倒吊于江水之上,阿昌抽刀断水,江水冗自流过。《芭莎艺术》:为什么想要走出昆明?

叶甫纳:我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都几乎在同一个地方生活,从师大附小、云大附中、然后云大外国语学校,都在同一条路上,都是从家里走十多分钟、二十分钟就能到达的地方,所以我就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走,走了十几年。当时我最大的想法就是要走出这块儿地方,怎么也一定要走出去,不能再待在昆明,这是我最大的一个想法。不管他们说昆明怎么好,我觉得这种“好”也是一种很毒害人的一种“好”。(本文选自《芭莎艺术》2016年5月刊昆明专辑)[策划/朱昕苗][编辑/韦祎、LI XIXI][采访/刘玥璐、LI XIXI][图片资料/由艺术家提供]

下载15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15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