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导游词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
今天我们要去丽江古城游览。我国有两大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们分列一南一北,各具特色,北方是山西的平遥古城,南方是云南的丽江古城。丽江古城由大研、白沙、束河三个相对独立的城建单元组成,大研古城是它们的集中代表,所以人们也常常把大研古城叫做丽江古城。从地域来讲,丽江大研古城是一座驰名中外的少数民族高原古城。
[大研古城的位置→历史]
大研古城位于丽江盆地的中心。请看盆地西南角耸立着酷似书天巨笔的文笔峰,丽江盆地则像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砚台,古时“研”和“砚”相通,所以古城就叫大研,难怪人们说丽江文化昌盛是因为丽江钟灵毓秀、地灵人杰。
古城形成于宋末元初,明清以来一直是滇西北商贸中心和连接滇川藏的茶马古道重镇,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了。古城面积平方公里,海拔2400米左右,居住着6200余户人家,常住人口约有万多人,其中纳西族人口约占67%。丽江古城在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古城选址]
丽江古城除了同苏州古城一样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外,还在古城选址、街道布局、纳西民居等方面别具一格。古城北靠金虹山,西倚狮子山,东南向着千顷沃野,地势北高南低。这样的位置,冬阻西北寒流,夏送东南暖风,使古城冬暖夏凉,气候舒适宜人,我们身边的玉河水则为古城提供了洁净而充足的水源。可以说,古城的选址是十分科学的。
[水车→照壁→水龙柱]
我们面前的水车,有人说它是子母水车,也有人说它是情人水车。过去古城里就有水车,今天在一些偏远地方也还在使用。它可以用来舂米磨面,如果人住在高处或要灌溉的田地在高处,但水在低处流,还可以用它来提水。
水车旁是写有xx主席题词的照壁,古城里有三房一照壁的民居,那照壁就像这个样子。照壁右侧是水龙柱。龙是管水的,古城里的土木建筑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立了这个水龙柱,以表达古城人民免除火灾的愿望。千百年来,古城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古城,也请各位朋友像古城人民一样爱护古城,不乱扔烟头垃圾。
[世界遗产徽记→石刻墙→巴格图]
再看世界文化遗产徽记图案。外圈呈圆形代表地球、代表大自然;正方形内框为两只手合围,代表人类的创造;圆圈和方框内外密切相连,表示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丽江古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杰作。环绕圆圈的文字,分别是中文、英文、法文的“世界遗产”一词。
右边的这堵石刻墙,采用丹霞地貌区特有的砂岩雕成,是因整治古城外围环境,于1999年建成的景观。这堵巨型浮雕墙,高9米,长55米,名为“丽江古城盛世图”,展现了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白沙古镇、束河古镇、大研古城三个片区的古代日常生活场景。其代表性场景有白沙壁画、束河四方街、大石桥、大研四方街,还刻有东巴象形文字、纳西古乐演奏、男耕女织、古城民居大屋顶,是一幅浓郁的纳西风情画,称得上是丽江的“清明上河图”。
我们脚下是“巴格图”,又叫青蛙八卦图,是纳西先民根据五行学说创造的占卜工具。图案正中爬着一只青蛙,背上似有占卜经文,腹部横穿着一支箭,象征五方五行五色八位。箭杆朝东,象征“木”,木色青;蛙嘴朝南,嘴吐“火”,火色红;蛙腹居中,化为“土”,土色黄;箭头朝西,象征“铁”,铁色白;蛙尾朝北,撒出“水”,水色黑。此外,蛙的左肢指向东南,右肢指向西南,左脚指向东北,右脚指向西北,加上东、南、西、北,象征八方卦位。图案周围标有十二种动物形象,从正东方起的次序是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猪、子鼠、丑牛。这样,木、火、土、铁、水五行各配公母而得十,然后循环配与十二种动物而得六十序数。民间东巴祭司以青蛙躯体部位象征宇宙空间方位,布局阴阳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八方八门,使之形成了特殊的占卜图,用来解释自然界,预测人类生活。巴格图对研究纳西先民的原始宇宙观,乃至对研究八卦起源,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城布局]
古城的街道和房屋布局,可以说是以水为脉,随势自然。象山脚下的黑龙潭泉水流出千米长的玉河,玉河泉水在这里分为西河、中河、东河,在古城里再分成更多的支流走街过巷,穿墙进院,流遍全城,使丽江古城富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审美情趣。古城的街道、房屋随着水势、山势自然伸展,与我国许多古城的方正严整的棋盘式布局迥然不同,更体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园林之美。以水为脉的布局也告诉我们,如果哪位朋友在古城中迷了路,那么,只要逆流而上就能走出古城,走到入口这里。下面就请大家跟我沿着西河畔的新华街进入古城吧!
[五花石街道]
可能有的朋友已注意到我们脚下的铺路石,这叫五花石。古城里铺的都是这种美丽的砂砾石板,经过千百年人马的踩磨,已经相当光滑。这样的街道旱不灰、雨不泥,如果是在阵雨过后进古城,街道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就像一条五彩斑斓的“花道”伸向远方,简直美不胜收。这种五花石是花岗石的一种,古城里铺的都是这种石头,难怪日本客人说:“你们丽江人真阔气呀!”
[小桥→流水→人家]
大家看,我们左边是西河,它流向四方街,流向木府,我们的右边是随着山势而建的纳西民居。这里玉水滢滢,垂柳依依,木桥座座,瓦屋鳞鳞,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据统计,在古城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石拱桥、石板桥、栎木桥365座。丽江古城既是一座水城,也是一座桥城。水,对古城来说,是脉络,是血液,水使古城充满活力,水给古城平添秀色。可以说,没有了水,丽江古城将失去一半的妩媚。
游客们,在这古城里,除了这水给古城带来活力外,还有一个给古城带来活力的方面,那就是居民。直到今天,以纳西族为主的各族人民仍然工作和生活在古城里。他们自然祥和的生活,使古城古风犹存而又生机盎然,因此人们又把丽江古城誉为“活着的古城”。大家随时可以见到纳西大妈们,身着宽腰大袖上衣,腰系百褶围腰,背披七星羊皮,在经商,在娱乐。她们年轻时披星戴月地劳作,现在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她们有时在古城中联袂而行,成为与古城十分和谐的一道风景,请各位注意观察。
[四方街]
游客们,现在我们到了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广场,它是由成排连接的铺面围成的一块近似长方形的广场街面,街场占地约有6亩。为什么叫四方街,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广场的形状很像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权镇四方”之意。也有人说是因为这里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四方街为什么这样有名呢如果说我国北方有一条世界闻名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的话,那么,我国南方也有一条被称为“茶马古道”的贸易通道,它是藏区以及丽江的马匹、毛皮、药材等特产和南方的茶叶、丝绸、珠宝等商品的一条贸易通道,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而四方街则是这个重镇的贸易中心。
古往今来,白天,这里商贾云集,买卖兴隆,并且自然地归行划市,连周围的几座桥都成了一些商品的专卖地,如科贡坊前的这座桥叫“卖豌豆桥”,西南角的这座桥叫“卖鸭蛋桥”。到了夜晚,特别是节日的夜晚,这里又成了各族儿女的歌坛舞池,人们燃起篝火,在这里对唱山歌,跳起锅庄、阿丽哩、芦笙舞,通宵达旦。如果你巧逢这样的盛会,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明代木公土司的诗句“一匝芦笙吹未断、踏歌起舞月明中”,就是这种盛况的真实写照。
也许大家已注意到四方街并不水平,而是向东稍有倾斜,这是为什么呢四方街就如纳西谚语所说的,是个除了鸡辔头什么都有卖的热闹集市,没几天就会有许多垃圾,古城又没有固定的清洁工,古城人民就根据地势,巧妙地利用西河水自然冲洗街场。做法是:下午集市散了,人们就用三块铺板在街头河上一闸,西河水就漫上河岸流向街场,四周店铺的主人则用棍子乘着水势挑拨,污水流入东河,去灌溉千顷农田。利用河水自流洗街,既干净,又免了扫地之劳,这在我国的城市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科贡坊]
这是科贡坊,原来是为这个小巷里杨家的“一门三举”而建的。丽江在清朝的雍正元年,也就是公元1723年实行“改土归流”,即由原来的土司统治改变为由中央政府委派的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统治,丽江从此就由封建领主社会进入了封建地主社会。社会制度的变革极大地激发了民间子弟的读书热情,从“改土归流”到清末废除科举180年的时间里,丽江先后出了六十几位举人和七位进士。“一门三举”在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不足为奇,可在丽江这样一个长期由土司统治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却是一桩具有轰动效应的大喜事,于是官府和民众捐资在这里建了一座两层的科贡坊。清朝末年,这个小巷里又出了丽江最后一位进士和庚吉,于是乡亲们在被烧毁后的原址上重建科贡坊,并且升为三层。实际上,从“改土归流”到清末取消科举,光古城就有两家“一门三举”。现在,人口只有三十多万的纳西族,却拥有成百的专家教授;每年的高考录取人数,按人口平均数在省内也一直名列前茅。可以说,纳西族是一个崇尚文化、善于学习的民族。好了,大家可以在四方街活动30分钟,也可以买一些土特产和纪念品,30分钟后在这里集合。下面我们前往“纳西四合院”参观。
[纳西民居→四季博古]
纳西族的善于学习也反映在古城的民居建设上。古城民居在广泛吸收汉、白、藏等民族建筑文化的同时,也把本民族的建筑文化和审美意识融其中,形成了许多具有纳西特色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等,并在门楼、前廊的设置和天井铺地、门窗隔扇等方面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目前,整个丽江古城(包括白沙、束河)的重点保护民居共有140户,而大研古城里就有112户。现在我们就进入“纳西四合院”参观。这是四合五天井,四合就是东南西北四方房屋,每相邻两房之间有一个小天井,加上中间的大天井共有五个天井,所以叫四合五天井。这四方房屋的楼上楼下都是相通的,所以又叫“走马转角楼”。大家看,这四方房屋的前檐柱下都垫有很高的五花石柱础,既保护了柱脚,又很美观,却不利于房屋的防震抗震,而丽江可是一个多地震区啊!主人难道不懂得这一点吗大家说呢原来,这种“走马转角楼”有一个特点,就是相邻两房有一棵前檐柱是共用的,两房的山架斗在同一棵柱子上,建筑上称之为“同梁合柱”。这种结构,不仅省了一棵柱子,还使房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所以主人才用那么高的柱础。
如果问这个四合院里哪一部分最富有纳西特色,那就是堂屋的六合门和六合门上的窗芯——“四季博古”。虽说这些也是学习汉族、白族文化的结果,但是到了现在,已没有哪一个民族像纳西族这样居家必有六合门,必有四季博古。这六合门,可装可卸,方便灵活,开则为门,关则为窗,平时只开中间两扇,遇有红白二事、客人较多时,六扇门均可卸下来。所雕的窗芯称为四季博古,构图内容多为四季花卉、博古器物,以寄托纳西人民四季吉祥、福禄寿禧、耕读传家的美好意愿。大家看,这叫“松鹤同春”,寓“春”和“寿”;这是“喜鹊争梅”,寓“冬”和“禧”;这是“鹰立菊丛”,寓“秋”和“福”;这是“鹭鸶采莲”,寓“夏”和“禄”;这是“孔雀玉兰”、“锦鸡牡丹”,请大家展开联想,看看它们有何寓意。
[丽江紫禁城“木府”]
现在我们就顺着木府的护城河前往木府。姓木的土司曾统治丽江四百多年,在占尽天时地利的狮子山麓,营造了规模宏大的土司府衙,被人们称为木府,护城河从北、东、南三面环绕着木府。大家会说,这也算护城河吗原来护城河是又宽又深的,“改土归流”后,随着土司势力的衰落,护城河就越来越小了。
丽江古城还有一奇,那就是古城没有城墙,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回答。我来提示一下:土司姓木,而且历代土司热心于学习汉文化,也讲究文字避讳,请大家从汉字上去考虑。对了,木家居住的地方如果筑了城墙,就如同“木”字加了个框,成了“困”字,这当然不行。还有别的什么原因,就请大家见仁见智,议论一番吧!
木府快到了,我们面前的这座木牌坊上写着什么“天雨流芳”,对。这“天雨流芳”四个字,原是明代的木公土司写的,后来散佚,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纳西族书法家、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李群杰先生补书的。这四个字,既可以用汉语解释,同时它又是一句纳西话。用汉语可解释为“皇恩浩荡像春雨一样滋润着神州大地”;在纳西语里,“天雨流芳”是“去看书吧”的意思,真可谓一语双意,别出心裁。
木府到了。据说木府是仿照北京紫禁城建造的,这种僭越本分的做法,在等级森严的古代是决不允许的,因此,木氏土司从不让外人进去,连徐霞客也不例外。徐霞客受木增土司的邀请,在1639年明朝末期来到丽江,远望着楼阁巍峨的木府,在他的《徐霞客游记》里写下了“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感叹,这句话已写在东边的照壁上。
这座石拱桥形似马鞍,叫金鞍桥,又叫玉带桥。这座桥之特殊在于它的长宽之比,一般的石拱桥,长比宽要长,这座桥则不然,它长仅3米,宽却达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木氏土司出巡或者回府,总是八抬大轿以示显赫威严,桥太窄当然不行,还同时考虑到这桥与高大的忠义坊之间的呼应协调。
木氏土司对中央政府忠心耿耿,上贡不断,特别是明朝万历年间,据说木增土司曾用马帮驮着万两金银,万里迢迢到京城进贡,明神宗大受感动,钦赐“忠义”二字,并下圣旨建这忠义石牌坊。土司对朝廷的忠义还可以从木府大门的对联上看出来,“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这副对联来自木泰土司所写的纳西族第一首汉文诗《两关使节》,意思是皇帝的诏书一来,就好像离太阳更近了,感到十分温暖;如果好久没接到朝廷的文书,那么,就觉得天上的白云都懒散了。请大家进木府参观。
[仁寿桥→大石桥→阿溢璨]
现在我们前往百岁坊、大石桥、阿溢璨游览。大家看,在临街的房屋中,有的不是正面朝街,而是山墙一面朝街,对这一点,与梁思成齐名的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教授1938年来丽江考察时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请大家想一想山面朝街的优点。由于中式建筑不太高大,屋坡又长,如果正面朝街则采光不足,所以山面朝街的优点是采光好。
仁寿桥到了。这是中河,这里本来只有栎木桥,清朝后期这个巷道里一户纳西人家出现过一位长寿老人,叫年世光,他活了108岁,一时传为佳话。于是,官府和街坊捐银建了这座仁寿桥,又叫百岁坊桥,并在东边五六十米处建过一座木制的百岁坊,这个巷道也就叫百岁坊了。
现在我们到了大石桥。这座桥建于明代,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它是古城中最大的石拱桥,是古城的东、西两个部分的交通要道。“大石桥”名符其实,它又是四方街集市的延伸,曾经是麻布的专卖地,所以又叫卖麻布桥。
游到这里,大家对古城可算是一饱眼福啦。如果大家还想一饱口福的话,可别忘了抽个时间到附近的街巷里品尝丽江粑粑和鸡豆凉粉,它们可是丽江最著名的风味小吃。您既可以来个丽江粑粑酥油茶,或者来一个丽江粑粑鸡豆凉粉,这鸡豆凉粉还可以趁热蘸粑粑,也可以凉拌了吃。不论哪种吃法,都能让你余香满口,回味不已。
现在我们前往阿溢璨。丽江古城开始是由中河两岸的若干村落发展、连接而成,阿溢璨是最早的村落之一。我们面前的泉水井叫阿溢璨水井,井水甘冽纯净,据说还有养颜益寿的功效。井旁的碗是为方便行人喝水而放置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丽江民风之淳朴。在过去,古城里有乡规民约,晚上十点前后到第二天的早上十点前后,是居民到河里打饮用水的时间,任何人不得在河里浣洗或扔垃圾。假如过了这段时间还要打饮用水,就要到散布在古城中的单眼泉水井或三眼井里去打,这就保证了古城居民的生活用水。
[大研古乐会→东巴宫]
我们左边东大街有著名的大研古乐会和东巴宫,他们的古乐演奏各有特色。丽江目前有十几支这样的古乐队活跃在城乡。这里演奏的古乐分为“白沙细乐”和“丽江洞经音乐”两个部分。“白沙细乐”是土生土长的纳西音乐,是我国四大古乐之一,有笃、一封书、三思吉等调子,曲调舒缓深沉,缠绵悱恻。“丽江洞经音乐”原来是宫廷和道教音乐,有一江风、山坡羊、水龙吟等曲牌,由于丽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纳西人民对古乐的钟爱,许多在中原地区已经失传的曲牌,却在云岭深处的丽江保存了下来。经过在丽江几百年的流传,已具有比较浓郁的纳西韵味,所以叫“丽江洞经音乐”。纳西古乐的演奏以“三古”著称于世。哪三古呢古乐曲、古乐器、古稀老人。在古乐演奏中,除了传统的笛子、云锣、古筝等等以外,还有波伯、苏古笃等在外地难得一见的古乐器,加上演奏者多是白髯飘飘的耄耋老人。在古色古香的氛围里聆听古乐,会觉得古风拂面,超凡脱俗,油然而生“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感觉,从而起到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作用。今晚我们要去聆听纳西古乐,到时候再作详细介绍。
过去,这附近有许多客栈,有的专门接待茶马古道上往来的藏族马帮。有马帮就得有草料,我们面前的这块空地叫卖草场,这里既卖骡马的草料,也卖编草席草鞋的稻草、山草等等。这条街上有好几家土特产和木雕商店,欢迎大家参观选购。
现在我们已走到了东河边。大家还可顺道去东大街参观“金钥匙文化宫”与“和志刚书斋”。
[金钥匙文化宫]
在古城东大街“金钥匙文化宫”内挂着一把巨型钥匙,它是XX年为丽江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5周年而做的,纯铜打制,高XX毫米,宽716毫米,厚72毫米,重800余斤,象征着丽江古城800多年的历史。钥匙手柄正面刻有世界文化遗产标识,标识右下刻有金钥匙的纳西象形文字,左有音译“涵紫谷”字样,再往下是纳西族东巴祭司头上戴的五幅冠示意图案,也是暗喻丽江古城曲折的街道水系。驮载巨型钥匙的神龟象征健康长寿,显得稳重如山,也象征“涵紫谷”这一纳西文化的厚重和悠远。
“丽江金钥匙”是由丽江嘉和有限公司于XX年8月8日投资260万元开发研制,并获国家专利的丽江标志性旅游纪念品。目前投放市场的金钥匙,已有纯金、纯铜、纯银、铜合金、银渡金等不同质地、不同规格、不同包装的二十多种产品。近年来,丽江嘉和公司还把“金钥匙”作为一种对人的夸奖和评价,奖给那些能干的人和长寿的人。
[和志刚书斋]
和志刚是纳西族残疾人书法家,被誉为口书奇才。他的口书作品笔墨浑厚酣畅,独具“雄鹰折翅、志在蓝天”的风格。和志刚于1968年出生在丽江白沙古镇一户纳西农家,11岁时不慎触电,导致双臂高位截肢,但他人如其名,志坚毅刚,投入多于常人数倍的努力读完高中,同时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苦练书法,用嘴咬住笔杆,练出一“口”好书法。和志刚于XX年荣获“第十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位于古城东大街的“和志刚书斋”也被列为丽江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世界遗产丽江古城标志碑]
这座标志碑的整体造型以纳西族东巴文的“人”字为基础,碑上嵌着世界遗产徽记和纳西族神话传说中人类始祖的造像,突出“以人为本、创造历史”的寓意,体现“各族儿女与山河日月同辉”的主题。东巴经《崇搬图》中说,经过洪水浩劫之后,世间仅有崇忍利恩一人存活下来,后来他与天界仙女衬红褒白成婚,并从天上带着谷种、牛马,来到丽江过上农耕生活。衬红褒白生了三个儿子,长子说的是藏族话,次子说纳西话,三子说白族话,他们分别成了藏族、纳西族、白族的祖先。
游客们,今天我们跨过了古城的西河、中河、东河,不,我们跨过了上千年的时间隧道,从“清明上河图”中走了出来,即将汇入现代都市的车水马龙,希望丽江古城的小桥流水美景和丰富的民族文化给大家留下美好的记忆,也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谢谢大家。
第二篇: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价值
中国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价值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与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丽江古城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从城市总体布局到民居建筑、院落装饰既融合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保持着纳西族的特质。丽江古城全面反映了纳西族和其它世居在丽江的少数民族多元的文化艺术形式,它是中华民族历史成就的标志之一。在宗教冲突、文化冲突的现状下,丽江古城却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多民族文化的和谐做出了典范,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是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为研究中国城市建设史、建筑史、文化史提供了例证。
丽江古城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艺术与生活的有机统一。丽江古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古城,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的建城理念打破营造自己的小环境、小庭院的布局,完美地将山、水、田园、城镇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空间形态。古城的建筑、历史、文化、社会形态等遗产在一段时期内对纳西族的文化、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等产生过重大影响,为传统人类居住地、土地使用提供了杰出范例。其中部分遗产价值为人类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着独特的历史见证,至今依然发挥着其价值功能。
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与纳西族特殊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是纳西族民族个性、文化特质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纳西族语言、口头传诵和表述、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而存在,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至今,它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伴随着纳西族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是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全球文化趋同的困境中,面对强势文化的冲击,丽江古城开放、和谐、注重历史的文化价值观和地域群体的文化凝聚力,这正是它作为世界遗产为人类所贡献的突出普遍价值所在。
自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够在丽江古城找到自己心灵的栖息。人们行走在丽江的蓝天白云下,享受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漫步于古城古老宁静的街巷中,体味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不老„„丽江古城塑造出的境界使人忘却了古代和现代,忘却了文明和野蛮,享受着和谐、宁静、健康、快乐。丽江古城为人们创造的精神家园是对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尽情诠释。
第三篇:丽江古城导游词(通用)
丽江古城导游词范文(通用3篇)
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常常要写一份好的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丽江古城导游词范文(通用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丽江古城导游词1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号称“世界遗产”的丽江古城参观、游玩。
我们随着悠悠的玉泉水,就来到了被称为“高原姑苏”和“东方威尼斯”的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又叫大研镇,它是保存最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其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为什么呢?据说是丽江最早的统治者姓“木”,如“木”加框,就变成“困”,因此就没给古城建造城墙。
古城形成于南宋后期,已经有八百多年的悠久文化历史了,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三万人。1986年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除了同苏州古城一样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外,还在古城选址、街道和房屋布局、纳西民居等方面别具一格。
看!那位纳西族老人,他穿着传统的蓝色民族服装,头戴红军帽,在悠闲的散步呀!还向我们招手呢。
好凉快呀!原来是身后的水龙柱喷出来的泉水,龙是管水的,而古城里木建筑最怕火,但水能克火,这水龙柱预示着不让古城着火的意思。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守护着这座美丽的古城。也请各位游客爱护古城,不要乱扔垃圾,保护环境。
丽江古城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那就是放河灯。放河灯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据说每天晚上,黑龙潭的龙王会顺着河水巡游古城,放一盏河灯,不仅能保护古城的平安,更能使自己和家人得到龙王的保护,并在今后日子里吉祥如意、心想事成。听了这一个传说,大家赶快放一盏河灯,许一个心愿吧!
现在,我们来到了丽江古城最有名的街道——四方街。这条四方街如蛛网般交错,东南西北各有一个出口。街道的地面是由五彩石铺成的,非常坚固,你用脚踏上去,就会发出非常清脆的声音。四方街非常繁华,街上的客栈没有相同的,如果你在客栈上转几圈,你绝对会知道这些客栈的不同之处。
游客们,丽江古城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们会喜欢这些景色。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再见!
丽江古城导游词2大家好!我是导游王莹如,欢迎大家来到这美丽的丽江古城,请大家多多关照。好了,我们开始进入丽江古城散散步,请大家跟我来!
走进丽江古城,来到了这里的大街,一阵风拂过,一股清新的空气穿入鼻子,使人神清气爽。大家看!纳西风格的民居密密麻麻,清清的溪流穿街过巷,一座座小桥如彩虹横跨小溪,一排排数不清的垂柳在清风中左右摇晃,似乎丽江古城的花草树木们欢迎大家的到来。还有更美好的,让人拭目以待的古城商品哦!大家一定要跟紧我!你们看看两旁,古城中店铺林立,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尤其是那光亮的各式各样的铜器样翻新的.各色皮革时装,一直都是广大游客所称道的。这么精致的商品,大家是不是想观赏观赏呢?好吧,那我们就分散一会儿,各自买自己想买的东西,十五分钟后在原来地点集合,记住!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散吧!
相信大家刚刚的购物是很愉快的,现在就让我们继续行程吧!丽江古城就是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四方街,丽江木府是历史的见证。说到木府,据说丽江世袭土司为木姓,木守若加上框,就成了“困”,木木府便因忌伟而不设城墙。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的丽江古城一日游就到此结束了,大家玩得开心吗?我相信回答是:我们肯定开心啦!明天,还有更美的风景等着我们。希望大家好好休息,我们明天再见!
丽江古城导游词3大家好,欢迎来到丽江,我是你们的导游黄思祺,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丽江古城,大家跟我一起出发吧!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丽江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人文气息的小城,明亮的阳光下总会有步履缓慢上了年纪的纳西族老人悠闲踱步他们对身后的目光视而不见,不屑一顾。丽江古城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的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不会飞灰,石上的花纹自然雅致。
大家看,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木府。木府是古城内的古代建筑,原为明代丽江土司衙门的府邸,是当时丽江地区政治,文化中心。“北有故宫,南有木府。”跨过清水汨汨的流水小桥,突见一座木碑坊赫然立于土木瓦顶居民之间,跨进朱红的木府大门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开阔的地面上巍然耸立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汉白玉基座雕刻精美。
丽江,一个悠闲自在的城市,我们可以在长着青苔的石板路上走走停停,看老房子檐上挂的红灯笼,我们可以在小院里的长椅上晒一个下午的太阳,一米阳光,一湾春水,一片青瓦,恢宏的气势,使人恍若置身于皇宫之内。
大家好好地享受吧!
第四篇:丽江古城导游词
丽江古城是一座美丽的城市!那么丽江古城的导游词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丽江古城导游词范文三篇,欢迎大家阅读!丽江古城导游词范文(一)
各位尊敬的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翁导。欢迎你们来到丽江古城风景区,希望在我的陪伴下,能让您度过愉快的一天,也能让您真正感受丽江古城的真正魅力。
我先给大家了解一下丽江古城吧。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它作为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城市。1986年,将其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我们现在来到了最有名的街道,四方街。这条四方街如蛛网般交错的,东西南北各有一条出路这样说明这条街道很繁华。地面是由五彩石铺的,所以十分坚固,如果你用脚踏上去,就会发出美妙的声音。
游客们,丽江古城还有一个特别习俗,那就是放河灯。放河灯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据说每天晚上黑龙谭里的龙会顺着河流巡游,为了让自己的家人得到龙玉的神圣保护,让自己家吉祥如意,心想事成。听了这个传说赶快放一盏河灯许一个愿吧!
游客们,今天的旅行立即结束了,丽江古城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明天再见!
丽江古城导游词范文(二)大家好!欢迎大家来游览丽江古城,我是小导游马小胡,请大家多多关照!
朋友们,现在我们漫步在古城,大家看,古城中店铺林立,各式的商品应有尽有,尤其是那光亮的铜器,一直都是游客为之称道的,好了,下面请大家慢慢欣赏吧,可千万别掉队哟!
朋友们!丽江自古就是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说到木府,据传说,丽江世袭土司为木姓,木字若加上个框,既成困,木府便因忌讳而不设墙。中国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在丽江游记上写道:宫室之丽,似于王者。民房群落,瓦屋栉比。
各位朋友,今天玩得开心吗?丽江古城一日游就要结束了,希望下次还能为大家做导游。
丽江古城导游词范文(三)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姓屈,大家可以叫我屈导。我是大自然旅行社的导游,今天,我要带大家参观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占地1.6平方千米,始建于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中叶,建国后曾发现漓江人石呢!丽江的黑龙潭、五凤楼等名胜古迹可以使你流连忘返,其中黑龙潭水分成三条支流,穿越丽江古城而过,途中又分成许多细流流入村户,与散点状井泉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
丽江古城的文化,主要体现在闻名遐迩的东巴象形文字、绘画、音乐、舞蹈、东巴经等,这些内涵丰富,让您可以细细品味。
丽江古城是我国的世界遗产,它景色优美,但请记住,我们不能随意扔垃圾,因为保护它们,才能欣赏它们。
最后,祝大家玩的快乐!两小时后在五凤楼见!
第五篇:丽江古城导游词[范文模版]
游览线路图:
解说词:
丽江古城导游词
各位旅客朋友大家早上好,盼望许久,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很开心。我是你们这一旅程的小伙伴,导游xxx,大家可以叫我小x。看得出来,因长时间的车程,你们已有些许疲劳,但是一路有小黄,再苦也不难。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姐姐,别看她年轻貌美,但她车技很好,真是技如其人,她开车你放心。请大家按次序上旅游车,这里离目的地丽江古城还需要一些时间,你们可以稍微缓解疲劳或者在车上娱乐娱乐,我会尽我所能为大家服务。
看你们兴奋地不时眺望窗外,看得出大家都是爱丽江的人。
丽江县位于玉龙雪山之麓,滔滔金沙江畔,古时称金沙江位丽水,所以它是因水的名丽江。丽江不仅有“古道、西风、瘦马”的灿烂文化,也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惬意画卷。背包客说,这里每一公里都精彩;地理学家说,这里是中国山河的异端;人类学家说,这里是民族迁徙的大走廊;其实,这里还是中国最精彩的人文山水画卷。我们眼前的这块神奇美丽而宁静的土地,位于滇西北高原,在古代南方陆上丝绸之路与滇藏茶马古道交汇处。俄国人顾彼德笔下“被遗忘的王国”如今作为中国第一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城,引来世人惊喜的目光,犹如在地下埋藏多年的璞玉出土,刹那间放出夺目的光彩。作为旅游胜地,它的主要特点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名城旁清泉映雪山,峡谷畔山茶伴东巴。具体而言就是大研古城、玉泉公园、玉龙雪山、虎跳峡谷、玉峰山茶、东巴文化、泸湖女儿国、宝山石城等。这里的名城——丽江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由白沙古镇、束河古镇、大研古镇三个相对独立的单元组成,其主体部分是大研古镇。而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就是这享有“高原姑苏”和“东方威尼斯”之称的丽江古城(大研古镇)。2011年7月6日云南省丽江市丽江古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大研镇坐落于玉龙雪山下丽江坝子中部,面积约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其中纳西族超过16900人,海拔2416米。因四周青山环绕,城中碧水滢滢,宛如一方碧玉大研而儿起名为大研镇。它与众不同的是,既为城却一无城门,而无城墙,这是与任何古城都不同的。据说,这是因为明代土司姓木,木加框被位则是“困”,故而避之不筑城墙,然而这只是一个传说。其实际原因有四:一是古城位置本来就有山川、险关环绕,形成天然屏障;二是土司背靠朝廷,可以安心称雄一方;三是与邻近的吐蕃、南诏、大理国等地方政权能够和睦相处,没有近邻之忧;四是与纳西人的开放传统有关,在纳西民众的观念中,丽江古城犹如一个开放的村庄集镇,与四周的村寨和自然环境血肉相连、不可分割,因此没有垒筑城墙。古城始建于南宋末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大研古城近千年以来一直都是滇西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镇。纳西语称“巩本芝”,意为仓库集镇,由此可知丽江古城是以经济交往为主发展起来的。
丽江古城因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 为世界文化遗产。
各位朋友,如果你登在高处,就可以一瞻丽江古城的总体格局,北以玉龙雪山为依托,南以文笔山为屏障,是一个以纳西族为主要居民居住的古老城镇,以道教的八卦图形成以四方街为文艺及商贸中心,以新华街、新义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五条主街道为脉络,向四周延伸成许多小巷。古城可以用“街、市、风、水”来概括。
各位朋友,谈话间我们已经来到了古城的入口。这座古城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股股穿街过巷的潺潺流水。我们前面的水车,又玉龙雪山的冰雪融水,推动其日夜转动,有人说它是子目水车,也有人说它是情侣水车,象征纳西人对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热爱,今天在一些偏远之地也还在使用。古城的布局以水为脉,顺势自然。玉河水在这里分为西河、中河、东河,在古城里在分成更多的支流走街过巷,穿墙进屋。在古城中有一条惯例,不管你在哪里,逆着流水的方向而上,最终你会回到四方街。这里刻有江泽民主席题词“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照壁,端庄秀美。往右是水龙柱。立水龙柱反映了当时古城土木结构建筑对防火的重视,表达了“龙管水,水克火”的信念和免除火灾的愿望。
这是世界遗产纪念碑。世界文化遗产标志是圆圈与方框相连,表示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丽江古城就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典范。
朋友们,我们脚下是一幅“巴格图”,是纳西族先民根据五行学说创造的,东巴用它来定方位和占卜。
下面我们一起西河畔的新华街进入古城游览。
这里集小桥流水、街巷集市、院落民居、民风习俗,本身就是耐人寻味的丰富的民族文化现象。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规制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越、家家流水,有街就有市,因市而成街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
当我们漫步于古城时,眼前呈现出一幅古朴、典雅、幽静的画面。纳西风格的民居鳞次栉比,清清的溪流穿城过巷,一座座小桥如彩虹横跨小溪,拍拍垂柳在清风中摇曳。无数小巷弯弯曲曲,纵横交错,恍若迷宫。如有临街的房屋,居民将它作为店铺,各式商品琳琅满目。纳西妇人在他们的自信与热情中做成了一桩桩生意。在幽静的深巷中,不时看到披星戴月的纳西老人悠闲惬意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而今日的古城,吸引着越来越多远道而来的外国人,发呆、闲坐、聊天等,将这里视为远离现代生活的世外桃源。城内家家户户喜爱种植花木,摆设盆景,又是古城享有“丽郡从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飞花”的美誉。
各位朋友,当你正沉浸于这幽静的深巷里时,我们已来到了四方街。大研镇是丽江的心脏,四方街是大研镇的心脏。有了四方街,古城就有了透气的地方。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广场,是由整齐繁华的铺面围城的一块大约400平方米的露天梯形集市小广场。广场的形状很像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四方街,取“权镇四方”之意。也有人说是因为这里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明清以来各方商贾云集,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生息,是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站在四方街,我们将会发现有四条街成幅射状由此向四面延伸,而每条主街又有数条支巷出呈放射状再向四周辐射,由此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四周店铺客 栈环绕,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四方街幽深的街巷,人们可以从四面八方通过街道、小路、巷子、田野甚至山上的羊肠小道进入这个城市。
四方街是一个梯形的小广场,建造时被设计得中间稍微凸起,两边凹下,犹如一片巨瓦。一条河道位于广场的西面;河上设有一个水闸,每到傍晚收市,居民们就关上水闸,河的水位立即上升,顺着瓦形的坡度漫过整个广场,流到它四周的排污水的暗沟里。广场的四面都有一条宽30公分、深约45公分的排污水暗沟,每一条暗沟又与广场四周铺面后院的下水道连接。这样,从地面到地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排污系统,把四方街冲洗得干干净净。
古城的大街小巷,全用红色角砾石块铺成,晴不扬尘,雨不积水。经无数人年年岁岁走过,光滑洁净,大雨过后,呈五彩斑斓,民间称其为“五花石”。
四方街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原来是为这个小巷里杨家的“一门三举”而建的。从清朝的雍正元年实行“改土归流”到清末废除科举的180年里,丽江先后出了60多位举人和7位进士,是一桩具有轰动效应的大喜事,于是官府和民众捐资在这里建了一个两层的科贡坊。后因这里出了最后一位进士——和庚吉,于是乡亲们在被烧毁后的原址上重建科贡坊,改为三层。
好,各位朋友,现已达午时,我们先在此用餐,看着大家还意犹未尽,饭后我们继续游览。
看着你们脸上美满的笑意,看得出大家对这里的美食很满意。现在我们去欣赏欣赏古城的水和桥。
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水就像丽江古城的血液,它不仅滋养了这里的人,也给这座古城带来了无限的灵动与活力。很多到过丽江的人都认为,玉龙雪山是丽江古城的主要水源。其实古城的水源与雪山无关。早先丽江古城的水都来自城区北边的黑龙潭,而黑龙潭的水源是九子海,黑龙潭的水源曾多次干涸。20世纪90年代,丽江地区为解决古城水源的问题,将清溪水库的水引到古城,还有一部分水来自拉市海调蓄水工程的北干渠,由此保证了城内的流水潺潺。
大家还记得在古城入口处的玉龙桥吧,它下面淌着一条从玉泉而来的玉泉河,过了桥便一分而三,形成东河、西河、中河三条支流。最初只有中河一条自然河,明代土司开挖西河,利用西高于东的地势,人工控制活动石板,定时引西河水入中河,到了清代,当政者又开挖东河,把中河水东引入城。这样三水入城,穿街过巷,又分为无数小渠,与潭泉相连,形成密如蛛网的水系,布满全城。于是我们看到了“家家门前流活水,户户垂柳拂屋檐”的“东方威尼斯”景观。城中还有从不干涸的白马龙潭和许多水井,居民巧用潭水和井水,创造出“一潭二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泉水喷涌的第一眼井供饮用,下流第二眼井为洗菜,再下流第三眼井方可洗衣服,每天早上十点以前,不会有人在这里清洗脏物,多年以来,人们共同遵守着这一约定。
一眼眼明眸之上必有一条纤美的柳叶眉,丽江古城的柔情还体现在桥上。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座桥梁,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形式有廊桥(风雨桥)、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等。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明清时期。
大石桥为古城众桥之首,位于四方街东向100米,由明代木氏土司所建,因从桥下中河水可看到玉龙雪山倒影,又名映雪桥。该桥系双孔石拱桥,拱圈用板岩石 支砌,桥长10余米,桥宽近4米,桥面用传统的五花石铺砌,坡度平缓,便于两岸往来。许多石拱桥大多是明代纳西木大土司从内地聘来能工巧匠,精心设计,花巨资营造的,极具观赏价值。不仅艺术价值高,而且有很高的实用性。各位朋友登上桥头,可眺望古城景色,侃古说今讲笑话,歇歇脚等。中河段的大石桥,处于古城繁华地段,桥身宽长,行人络绎不绝,常年有四乡农副产品、手工艺品出售,桥市的生意十分红火,一是古城一大景观。
朋友们,看完“小桥流水”,现在我们得看看“人家”了。请大家跟我到纳西四合院参观,体验纳西民居之美。
古城之美,一晃即过。要深度走访丽江古城首先得从建筑开始,而大研镇的民居有正是古建筑的精华所在。几百年来,纳西人民依山傍水,在生产生活中崇尚自然、崇尚文化,并善于学习,吸取其他民族的建筑精华,形成具有创造性和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其最大的特色在于虽无统一的模式,却功能齐全,因地制宜地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大胆尝试,营造了一番安居乐土。其民居多以具有纳西特色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样式为主。体现了纳西族的布局,汉族的砖瓦,藏族的绘画,白族的雕刻,被誉为“民居博物馆”。目前,整个丽江古城的重点保护民居有140户,大研古镇里就有112户。大研古镇在建造时不使用一根钉子,完全利用穿斗式的木结构。现在大家看到的东西南北四坊房屋,每相连两坊之间有一个小天井,加上中间的大天井一共是五个天井,所以叫“四合五天井”。这四坊房屋的楼上楼下都是相通的,所以叫“走马转角楼”。
丽江古城的房屋建筑,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过程中,能够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生灵装饰在古朴的六合门、窗上,使之有了鲜活的生命,纳西语称“四季博古”,汉语为“福饱四季”之意。
朋友们,我们下面要去游览的是一座仿紫禁城的纳西宫廷式建筑——木府。木府是丽江古城之“大观园”。“北有故宫,南有木府”。跨过清泉汩汩的流水小桥,突见一座木牌坊赫然立于土木瓦顶居民之间。跨进朱红色的木府大门,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开阔的地面上巍然耸立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汉白玉基座雕刻精美,那恢宏的气势,使人恍若置身于皇宫之内。如果说在丽江古城我们看到的是丽江世俗生活的一面的话,那么在木府,我们将翻阅到一个在西南地区曾经辉煌一时的大土司家族的兴衰史。
木府位于古城西南隅,明代其建筑气象万千,徐霞客曾叹木府曰:“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可惜大部分建筑毁于清末兵火,幸存的石牌坊也毁于“文革”。1996年大地震后,世界银行慧眼识宝,贷巨款相助重建木府,丽江俊杰精心设计施工,经三年艰辛备至的努力,使木府如“凤凰涅磐”般再现于世。
木府占地46亩,中轴线长369米,整个建筑群体座西朝东,“迎旭日而得木气”。木牌坊上大书“天雨流芳”四字,乃纳西语“读书去”的谐音,体现了纳西人推崇知识的灵心惠性;古牌坊通体皆石,结构三层,是国内石建筑的精品;议事厅端庄宽敞,气势恢宏,是土司议政之殿;万卷楼集两千年文化遗产之精萃,千卷东巴经,百卷在藏经,六公土司诗集、众多名士书画,皆是翰林珍奇,学苑瑰宝;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是土司议家事之殿;光碧楼乃后花园门楼,史称其 建筑“称甲滇西”;玉音楼是接圣旨之所在歌舞宴乐之地;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产物,而狮山古柏深处,还有木氏土司祭天、祭祖、祭大自然神“署”的本 土宗教活动场所。木府充分体现了纳西人广采博纳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
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气质,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而其座西朝东,府内玉沟纵横,活水长流的布局,则又见纳西族传统文化之精神。
木府丽江是纳西族聚集的地方。纳西族人原来没有汉族的姓氏,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远在滇西北丽江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审时度势,于公元1382年“率从归顺”,举人臣之礼,此举大获朱元璋赏识,朱将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横,钦赐其“木”姓,从此纳西传统的父子连名制得以改成汉姓名字。
木氏土司为了保持其统治集团姓氏高贵,在社会各阶层推行“官姓木,民姓和”之制度,而木氏土司则代代世袭,父子相传,一直沿袭到明、清时期,有的甚至延续到解放以后。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木氏土司家族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鼎盛时期木府占地一百多亩,有近百座建筑,是八百年大研古城的心脏所在。整个木府荫庇在狮子山怀抱中里,处于整个古城的头部,西河水东南西三面环流,古城街道和民居傍河而筑、依渠而建,自然形成条条渠水与官邸、民居一脉相连,民居层层环围木府的扇形格局,给人以一脉勃生的官民祥和气氛。史称木氏“土地广大,传世最远,富冠诸土郡”,并以“知诗书好礼守义”著称当时,遗泽后世。
忠义”石牌坊木氏土司在建造自己的宫殿式木府时,座向未按“坐北朝南”为佳的中原风水理论,而是朝向太阳和东方。东方属木,太阳和木为纳西东巴教中的崇拜物,亦为皇帝所赐纳西族之姓。因此,欲得“木”之气而盛的想法使木府的建筑采取了坐西朝东的方向。木土司的府第虽有王者气度,却一反中原王城“居中为尊”的传统,将府第建于城西南一隅。而作为全城中心的则是商贾云集的四方街,纵横交错的街道从四方街这一商贸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从中可看出古城最初形成于乡村集市,最终也因商业贸易而繁荣。这与古城千百年来作为“茶马古道”重镇的历史密切相关。木府大部分建筑曾毁于清末战火,幸存的石牌坊也于毁于“文革”,丽江当地党委、政府为了发掘和弘扬民族文化,决定贷巨资恢复重建木府旧观。
经过三年艰辛备至的努力,木府再现于世。建成后的木府比原规划设计还要壮观,巍巍木府,得雪城之灵气,玉水之精魂,它的重现,发展和弘扬了丽江纳西族之传统文化,成为游人纷至沓来的一处胜地。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气质,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而其座西朝东,府内玉沟纵横,活水长流的布局,则又见纳西族传统文化之精神。
木府又是纳西古王国名木名树,奇花异草汇聚一所园林,将天地山川的清雅之气与王宫的典雅富丽融为一体。
巍巍木府,得雪域之灵气,玉水之精魂,一游木府,纳西古国之秘境,尽收眼底。游客朋友,现在我们去木府的后山观赏万古楼。
丽江万古楼是位于丽江古城狮子山上制高点,也是木府的后山,丽江万古楼属于木府的一个部分,为丽江木氏土司庄园。万古楼始建在万古楼上可以俯瞰丽江古城及其田园风光,遥望玉龙雪山万年冰川,寓意着丽江恢复重建家园,千古流芳,万古不朽。万古楼里面松林高坡,一个大平台可以瞭望整个丽江古城。晴朗的天空青山下,左边远方是清晰可见的玉龙雪山,右边则是错综排列的青灰瓦顶民居一直延伸到远方。绕过平台,顺石阶而下可以直接到木府,顺石阶而上则能去万古楼。万古楼为塔式五重檐全木结构建筑,高33米,象征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33万各族人民。主体柱子16根,都是通天木柱,是中国全木结构斗拱建筑一柱通顶不连接的第一楼。柱长22米,反映民间“好事成双”的说法,以及婚嫁选择双日为吉的习俗。采用16根通天柱,反映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中有开天九兄弟、劈地七姐妹的传说,寓意纳西儿女共同创造美好的世界。万古楼平面是正方形,面阔、进深均为18米,四面入口安放情态各 万古楼异的四对石狮。楼内绘有2300个吉祥图案,代表丽江的23个石雕图案,寓意在一年四季的农时节令中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整座楼中雕刻彩绘龙的图案有9999个,加上楼顶藻井之中蟠龙,足有万个,是万龙万古只盛,寓意丽江是龙的传人的美丽家园。楼顶藻井蟠龙张嘴形态,反映龙能吐水传说,意在有水克火消灾,预示人们在登楼观景或林中散步时候,不要乱扔烟头,注意防火用火。
各位游客朋友,饱了眼福,饱了口福,现在我们来饱心福。说一说“风”,这个风是“国风”的风,或者说是民族文化。其中纳西古乐是典型代表。纳西古乐演奏团体很多,其中由宣科主持的丽江中国大研古乐会汇聚了很多高龄的演奏者,他们演奏的大多是老乐器,曲目当然也是古老的,并且宣科的主持也很别具风格。早在半世纪前,俄国人顾彼德就被这种音乐陶醉,他说:“这种音乐是地道的中国古典音乐,它超越时空,似乎在描述这块乐土:在这里多么宁静、安谧。”从中原流传过来并积淀在丽江的“白沙细乐”与道家的“洞经音乐”结合而形成的纳西古乐,简直就是文化史的一个奇迹。从中,我们听到了一千年前的唐人之音、宋人之韵。小巷深处有一纳西古乐研究会,会长便是蜚声中外的宣科先生。他们演奏的一首古曲《八卦》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创作的《紫微八卦舞》的中心乐章。能在此听到唐、宋遗留下来的纳西古乐。体味一下古音绕梁、余韵幽远,使人们在现代社会的烦嚣中,得以走进遥远的古代,领略一番古人的高雅,带你进入甜蜜的梦乡。
各位团友,今天我们欣赏了丽江古城的小桥流水,街巷集市,院落名居,木府大院,以及了解了这里的民族文化,我们知道了大研古镇是中原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而形成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一颗珍珠。它是丽江人民,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骄傲。但是今天的旅程到此就要结束了,很怀念我们一起走过的每一条大街小巷,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你们会永远存在我的脑海里。在这一路的旅程中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在此过程中如有服务不周到的地方,我再次表示深深的歉意。丽江,本身就是一个很美的词语,是一片神奇、美丽而宁静的土地,丽江之美,尽是得自天然,古城之妙,皆在“天人合一”,圣洁的雪山,汹涌的大江,险峻的峡谷,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湖泊,宽阔的坝子,无处不在的美,可谓是天生丽质,美不胜收。欢迎大家到丽江来旅游,期许与大家的再次相遇。我在此致以大家最美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