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共8篇)
篇一:《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美术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美术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美术活动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也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在活动中幼儿手脑并用,不仅发展了手部的小肌肉,同时还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对于幼儿智力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在指导幼儿开展美术活动时,怎样的引导幼儿大胆的绘画?以及教师怎样运用好美术活动中的范例? 针对这些问题,我从《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美术教育》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作者结合实践操作,给我们举出许多可行性的建议,获益匪浅。
书中讲到要让幼儿大胆的作画,就要给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如要信任幼儿,用和蔼的态度与幼儿交流,尊重幼儿有不同寻常的想法,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模式去限制他。还要给幼儿提供适合的、多样的绘画材料。如提供给幼儿的纸不能过小,幼儿在绘画时会放不开手,提供的材料要充分,不要害怕孩子会弄脏而不提供,要让幼儿在多种材料的吸引中有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尽量的用情境、游戏的形式开展绘画活动,这一点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很明显,活动中用念儿歌、或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幼儿参与的兴趣就会很高,反之,兴趣就会有所减少。根据不同的美术活动,怎样创设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情境,还是需要多思考的。此外,尽量采用“鼓励法”评价幼儿的作品。教师要努力的去读懂幼儿的画,充分了解孩子“稚”“拙”的特点,站在幼儿的角度评价幼儿作品,对于个别幼儿讲不出画的是什么,教师不要着急,要引导幼儿,肯定孩子的优点,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来挑剔。充分肯定的欣赏将逐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注意对幼儿的要求要循序渐进的。
在引导幼儿学习绘画的时候,绘画的范例是我们经常运用的工具,如何更好的运用它,什么时候用?怎样用?用什么样的范例?在书中,我也找到了一些答案。首先,范例要有美感,有美感的作品才值得欣赏,幼儿从中得到收获,而不美的范例就不能为幼儿树立很好的榜样,让幼儿的观察机会丧失、观察能力得不到发展。,思维得到禁锢,创造能力也受到发展的限制。其次,范例的描
绘方法应该是适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是他们能够合理接受的,积极健康的,太成人范画不适合幼儿来欣赏。其三,范例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事物的形态,可以启发幼儿的思路。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还是收获很多的,书中讲到关于美术方面的理念,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都可以运用到,对自己的业务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我也进一步理解了“教育艺术”、“教育智慧”的含义。
篇二: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当然,感情并不能代替教育,但是我们的教育必须充满感情,这就是要有一颗爱学
生的心。而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应该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朋友的爱。
——读《爱心与教育》
作为刚踏入教育界的我来说,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老师拥有很高的权力。我们的言
行影响着学生是成功还是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能促进学生还是抑制学
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不加约束的权力会破坏班级里的信任关系,极大地阻
碍学生的身心发展。
——读《塑造教师》
缕缕书香,溢满校园每个角落。教育理念化作甘霖,更好地服务于教育,让每节课
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心灵放飞,用知识点燃智慧,书籍是无穷的知识宝藏,是浩 ——读《书籍是长生果》
对呀,揠苗助长不如顺乎天性,为孩子遮风挡雨不如让孩子经历风雨。这本书中又
何止这两个教学方法呢?我还在细细品味。
——读《世界名人家教智慧》
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
——读《拿着棍子读书》
苦与甜本是一家,先苦后甜,才知甜滋味。正如余秋雨把书名取作《文化苦旅》,但
苦中处处有希望的曙光!——读《文化苦旅》
看着讲台下的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时不时的流露出或喜或悲的表情,在这里也 极而泣,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而欢呼雀跃。??虽然,这个世界充满了灰色,让人窒
息、让人伤感,但在其中我们也看到了一种希望和追求,在作品中也流露出作者的信仰,对美好世界的追求。
——读《安徒生童话》
我们必须记住,从根本上看信仰从来都不是,也无须一种言辞的表白,而是一个人的活动所展现出的他的存在方式。对于一个人是如此,对于一个民族未必不是如此。
——读《法律与宗教》
最近学习了一篇关于“课堂上教师如何用语言鼓励学生”的文章,深受启发。当教师
一个问题提出时,学生无人举手,这时教师可用:同学们,把你不同的看法告诉大
家好吗?相信你能行。
——读《教师,课堂上运用好你的语言》
我曾以蜻蜓点水的方式读过《古文观止》,除了提高了一点读文言文的兴趣外,最大的得益是我觉得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古代的历史,因为我们的历史
书实在是枯燥得很。所以读此书既可以增进文言知识,又可以增进历史知识。但愿
“读点文言也好”能成为更多人的观点。
——读《古代文言,必修之课》
这是一本小书,谓其小是因为它几乎谈不上鸿篇巨制,只是由一篇篇日记组合而
成,;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它的作者是一位年仅9岁的孩子,但我却是一口气读完
的,虽然我没有流泪,课文的心已经承认这转载自百分网,请保留此标记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
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 ——读《爱》
前段时间,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虽然现
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 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们的困惑和不解,好像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读《给教师的建议》
教师要有创造性地工作,他们教育的对象——儿童经常变化,所以教学的内容永远是
新的,今天同昨天不一样,我们的工作是培养人,这就使我们担负着一种无可比拟的特殊任务。
——读《浅谈教师的职责》
这套书不遗余力地宣扬美的教育和情感教育,这至少应与思想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 同等重要。如果一个人只是思想着的动物而缺少审美情调和情感,这种人的人格也
是不健全的,因为我们在培养“完人”的意识中,更要考虑到个中元素对人的成长与
生存的各种影响。
——读小学卷《新人文读本》
我不禁想起同行中一位人士说过的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优
秀教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首先你要敢想,那才有成为现实的可能性。
——读《怎样使自己成为教育工作行家》
通过学习,我感受到于永正老师是一位热爱生命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爱的东西活着,正是这种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热爱,于老师在三十多年的小学
教育生涯中,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以教为荣,以教为乐,无怨无悔。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既要讲“言教”,更要讲“身教”。你要求学生们做到的,自己
必须先做到。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之亦然。
——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课堂的传道、探求,不如拓宽孩子们的空间,让孩子们去书室感知一下古人的言与
行,开展自我教育,领悟警言警句,理解人生的价值,激发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促
使孩子理解父母亲的辛劳为了谁,教师的苦口婆心又是为了谁。——浏览《增广贤文》所想点滴
我们的课堂似乎不需要过多矫揉造作的客套,似乎也很需要太多精心得不着痕迹的安排,无论如何,如果一位真正能读懂生活的乐趣、真正能从生命的角度审视课
堂,并乐于将一切自己感受过快乐的东西带给他人的老师也一定会懂得如何给自己的学生经常带去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体验生活乐趣的一堂课。
——读《课堂亲近生活》
作为一名班主任,“民-主教育”是他的一大特色,“爱心教育”是他成功的基石。他的爱是博爱,是严爱,是充满艺术魅力的关爱,他的教育方式是感性的,学生之于他
是朋友而非机器。是啊,当我们以冷眼、责骂和各种各样无休止的惩罚对待学生的时候,我们又怎能期望教育能深入学生的心灵?离开了对学生起码的爱,一切教育
都是一纸谎言!近十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面对繁多,复杂的班级管理工作,渐渐固惑和迷惘,但最近阅读了《班主任工作优秀案例》这本书,确实令我获益良多。
这本书理论结合实际,以典型的案例揭示了深刻的教育道理,同时以独特的视角进行了专业的点评,确实为我们班主任自身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实践依据。书中所有案例里,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之处,我有两点最深切的体会。
首先是“爱”。书中提到“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应该是严出于爱。“一分严格之水,要加九分感情之蜜能酿成甘露。”这一点我感受特别深,爱学生才是班主任顺利和有效地进行工作的重要条件和前提。因为爱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沟通学生思想和情感最好的手段,我们应该放下所谓的尊严和架子,去重视学生和平等对待学生,以无限的爱心去感化学生,让学生处处感受到关心和呵护,这样他们才会打开心扉,及时地接受班主任的点拔和引导。
当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困惑,困难,苦闷的时候,都需要班主任的理解。是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可况是小学生呢!学生的个体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学生犯错是在所难免的,可是有的教师容不下犯错的学生,一旦学生犯错误,要么训,要么罚站,更甚者大骂出口,我想这对学生的教育是极为不利的,甚至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使班级管理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是细心的,无形的,又是长期的,所以说爱+宽容是班主任开始工作所必须拥有的两种态度。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胜龙小学 甘碧娟
央视“百家讲坛”节目里围绕着于丹的论语心得播出后,于丹《论语》心得中所提到的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xuesheng/,君子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里的每一点,已成为许多的一面镜子,我也有幸捧起这本书一读,便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对《论语》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作为教师,假如我们能感受到这些,那我们的心中肯定会少许多怨言,肯定会是一名快乐而幸福的教师。于丹教授在书中提到“我们见到一些老师声色俱厉,经常指责他的学生不该如何,如何。那是这个老师没有到境界,真正好的老师会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其实想想地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学生有成绩出色的有成绩平庸的,还有成绩较差好,大家都知道“,孔子弟子三千,贤人只有七十二”其余那些学生也是孔子这位千古圣人的缺憾,面对之些情况,我们老师就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要“爱人”“知识”。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对学生多些了解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成绩差的学生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正确地引导,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转变,只是迟早而已。
于丹《论语》心得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理,真希望各所层的人都解领略一下其中之道,让我们一起各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于丹心语
遇事要拿得地起放得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予人玫瑰,手有全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
小人之骄,骄傲的是他外在的气,而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
孔子不是提倡以德报怨的,他给的分寸就是以直报怨。
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各的尊重,这样尊重即使在最亲近人的中间,也应该保有。
我与《小学数学教师》(读书笔记)
喜欢读书是我学生时代的一大“嗜好”,徜佯在书的世界里,真得让人有一种忘我的感觉。成家之后喜欢读得书由一些哲理书、励志书,转为一些家教之类的书,从家教一类的书中我知道了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因此我常常和儿子同读一本书,并和他交流一些他容易懂的感受,对于阅读的情有独钟也影响到我教学中,尽管我是一名数学教师,但我经常提倡孩子们多读书,开阔自己的视野。特别是开学初看了朱永新教授的《开启快乐教室》,我更加觉得孩子们不是不爱读书,而是没有形成一个静心读书的环境,让孩子喜欢读书,首先教师要爱读书,因此,我也利用起了课余这宝贵的读书时间,和学生一起走进阅读世界。对于读书我觉得首先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读书的目的是促进自己专业的发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有了这样的思想,便了有读书的动力。其次,围绕自己的专业发展去读书。如今我们特别强调实施新课程改革,在这样大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必须多方面地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从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实质,这是有效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大前提。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自从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数学教师》。在我的心目中,《小学数学教师》就是我的良师。我和它的相识源于我实习时候的师傅老师,她订书了这本书,看得很投入,便推荐给我看。书中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我今后的教学帮助很大。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小学数学教师》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认识和了解到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从他们的教学中学习先进的教育手段,慢慢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小学数学教师》滋润了无数数学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数学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她的百家讲坛特吸引人,教学点评忠恳,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数学教改的冲锋号。
据了解,《小学数学教师》滋润了无数数学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数学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教学点评中,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数学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数学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数学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数学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
一、读《教师人文读本》有感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在《 教 师 人 文 读 本 》 中,还收 录 了 古 今 中 外 很 多名 家 的 各 种 类 型 的 文 章,每 一 篇 都 让 我 有 所 获 益。《 学习的 革 命 》 一 文 告 诉 我 : “ 做 教 师 首先 要 相 信 你 所 有 的 学 生 都 是天 才,你 才 会 认 真 地 教 每 一 个 人。” 我 领 悟 到,教 学 的 艺 术 不 在于 传 授 本 领,而 在 于 激 励、唤醒 和 鼓 舞 ; 教 育 不 是 要 改 变 一 个 人,而 是 要 帮 助 一 个 人。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助别人,他都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新教育也教育了我,是新教育实验学校让我伎颊饷炊啵恰督淌θ宋亩帘尽啡梦宜伎颊饷炊唷n倚老驳胤⑾?我进步了.谢谢新教育给了我成长的舞台。我喜欢我现在拥有的一切:学生、工作、家人、孩子。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二、------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茅进华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 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
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 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家长的若干作业。邻居家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习题集,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细看一下整本习题集,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习册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习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最宝贵的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
每每想到这儿,初为人母的我都会发誓将来要让自己的女儿从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来,我会和她做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习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
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三、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郁卫萍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 篇三: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摘抄(1)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思想:
每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都向往创造性劳动的欢乐,以及由于劳动的创造性而带来的生活上的充实。
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对每一节课,都要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思想: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
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记忆是灵活的,很敏感的,如果你善于使用它,不使它负担过重,它就会成为你的第一个助手。
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的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
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摘抄(3)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思想:
要使学生的只是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
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
不要让学生去记诵那些还不理解、没有完全弄懂的东西。
只有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犯任何一个错误,他才能成为读写无误的人。
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
评分宁可少一点,但是每一个评分都要有分量,有意义。
如果学生感到没有努力的方向,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这对他的精神是最大的压抑。尽一切努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
摘抄(4)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思想: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
复习是学习之母,不要让它变成后娘。
复习时要放过细节,抓住要点。
观察是思考和记忆知识之母。
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书写不好的人,总是那些阅读也不好的人。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5)1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
2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 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该引以为荣的事。
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3学生应当感到自己的知识、思想、技能是一种荣誉和尊严。
4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他们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5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正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6如果教师的智力生活是停滞的、贫乏的,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可以称之为“不尊重思想”的征兆,那么这一切就会明显地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反映出来。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6)7明智的善于思考的教师能给学生赢得时间。
8学习要在一种多方面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广阔背景下进行。
9尽量做到让有趣的使儿童感到惊奇的东西,同时成为儿童的智慧、情感和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东西。
10应该使儿童的时间充满使他们入迷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又能发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不破坏童年的情趣。
11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12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13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14书籍不仅能造就聪明的头脑,而且能培养出灵巧的双手。
15通过阅读而做好准备的注意力,是减轻学生脑力劳动的最主要的条件之一。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7)不管你到公共图书馆去借任何一本书是多么方便,我还是劝你建立起自己的藏书。
年轻的朋友,我建议你每个月买三本书,(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学科问题的书;
(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3)关于人(特b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
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都应当变得更丰富,到了你参加教育工作满十年的时候,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显得象识字课本一样,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你才可以说:为了上好一节课,你是用一辈子在备课的。只有每天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科学知识,你才有可能在讲课的过程中看到学生的脑力劳动:占据你的注意中心的将不是关心教材内容的思考,而是对于你的d学生的思维情况的关心,这是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技巧的高峰,你应当努力向它攀登。
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读书笔记摘抄(8)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
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多么朴实的一句话。正是这样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张思明对教育的理解,表明了他对教育工作的态度——用心去做。
用心做教育,就要拥有一份童心。
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而两者并不是对立的,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成为了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教育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因素决定了学生的思想,他们有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作为与学生有一定年龄差距的老师,则必须要拥有一颗学生一样的童心才能与学生走得更近,才能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使教育活动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用心做教育,就要奉献一片爱心。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9)“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学生在老师的眼中就是孩子。既然是孩子,我们就得用我们的爱来教育他们。我们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什么,上课、批改作业?不是,那只是我们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主要的工作是把我们的爱给学生,并且,要把我们的爱给每一个学生,不要有所遗漏,因为,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原来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用心做教育,就要竖立一颗恒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工作,也许作为我们来说,体会到的只是重复:上课、作业、辅导??,然而,正是在这单调的重复中,学生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年龄在渐渐长大,知识在逐步增多,思想越来越成熟,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强??当然,这些不会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一言一行体会得到。这是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教育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过多次思想工作,顽固不化的调皮学生爱上了学习;经过耐心辅导,成绩落后的学生迎头 赶上??这些都是我们长期教育的结果。
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事着教育这一事业,我们应该用童心、爱心、恒心去撑起这一工作,我们应该用心地去做好我们的工作。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夕阳之辉。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教师读书笔记摘抄(10)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上班族们不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书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的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总的来说,读书对于我们个人成长的好处可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二、读书开阔人的视野
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他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知识更全面。从而能够更深刻的思考问题,事物都是广泛联系的,现代的许多实践都证明了各种信息的相关性,如果只知道一个领域的信息,必然会有碍于自身的发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未来的不确定风险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应了解当今的政治经济形势,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势一样。研究物理学的学者们都要有一定的化学和其他基础,才能有所成就。记得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复旦做讲演时就曾说过,现代科学已没有明显的界限,你必须对相关的科学都
有所了解才行。
在这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位广泛学习的典范,他虽然只上过中学,但由于他发奋读书,十九岁时就能用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实践后,他也没有间断过学习和研究,从而被马克斯称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广博渊深的知识,对恩格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的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助。
从它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更能体会到书本做为人类掌握知识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三、读书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所以我们要倡导并支持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一个称职的教师,以带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健康的发展。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11)读书与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两大法宝
“让读书成为习惯”,已成为很多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教师的座右铭。读书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可以从两方面去认识。一是从“博”的角度说,教师应不断地汲取新知的营养,“人不学,不知道”,“饭养人,书养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讲的是读书学习的a重要性,更何况要“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二是从“专”的角度说,教育正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改革和发展,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正在引领我国教育的前行,课堂改革要求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读书学习成为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必然要求。
做反思性教师,也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唯有学思结合,才能促进学以致用。“学而不思则罔”,“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是学思关系的准确阐释。教师的学思结合,主要是指教师在学习了新理念、新方法、新知识后,一方面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回顾式思考,从中检讨得失,寻找生长点;二是用于指导当前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反思中前进,在前进中反思,促进素质和能力螺旋式上升。
读书是反思的前提,反思是读书的发展,首先要重视的是读书。教师读书,应以专业发展为宗旨,应以阅读教育专著和文章为主要,应有一定的方向性、渐进性和系统性。不一定只限于读书阅读,网络学习、电视收视的形式都可利用。读书要多做笔记,撷取重要观点和新颖的材料,供回顾和运用。读了好书,多和同事交流,以收“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共享之乐。
反思是实现读书价值的过程。反思主要是针对本人,但有反思力的教师不仅仅局限于此,而应当由己及人,由局部到全局,由现象到本质,让思考的层次上升到对教育环境、教育规律、教育方向上来。回顾过去,审视现在,思考未来,从而成为优秀教师,甚至教育专家。
读书反思同其它研修形式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从教师工作的环境特点看。读书反思是独立的个体性劳动,依赖的是个人的意志和反思力,它需要环境支持,但它不依赖环境。教师工作实践是反思的不竭源泉,每个细节都能激起思想的火花,又最具有反复实验和研究和条件。学校是知识分子的环境场,独立思考是知识分子的特质,多种资源的交流,又可以构成互动,使读书反思的境界不断提升。从培养教师和学生的特色看。有成就的专家型教师都是个性特色发展的结果,读书反
思活动无疑是形成教师个性特长的重要过程。有特长的学生背后,多是因为有一个有特长的家长或教师。教师读书反思形成特长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发生,无疑会是一个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从多种研修形式实践效果的比较看。教师研修的主要形式,除读书反思外,还有同伴互助、案例分析、专家引领等。这几种形式比较,读书反思的优势明显。它是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案例分析等形式的基础,知识学问的积淀,反思力的形成,为其它形式的作用产生优越的自身条件。同伴互助形式需依赖同伴间的真诚合作,要建立在或自觉组合或组织安排,但必须是互相欣赏并积极互动的前提下,而互助又往往局限在点拨、带动的层次上,需要外因内因共同作用,而不像读书反思那样更有利于主体性主动性作用的发挥,更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专家引领的作用有时是突出的,但在信息时代,专家的理论与示范通过阅读或上网都能获得,专家资源完全可以共享。何况“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要学真本领还得靠自己“面壁十年图破壁”的精神和实际行为。案例分析是用典型案例指导一般,它是一种比较高层次的,较多地依赖已有的分析的水平和能力的研训形式,对普遍提高受训者分析问题的水平和能力有较大的帮助。但案例首先要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才有分析研究的价值。分析过程中,由于立场不同,分析的方法不同,掌握的材料不同,结果也是开放性的。其次,用在法律政策等领域的把握方面效果比较明显,但相对于教育教学这种个性化问题的解决上,有效性受限,而读书反思有助于厚积薄发,往往更能帮助教师对教育现象作准确判断。另外,由于读书反思形式在时间和形式上都很灵活,故还有低成本、高回报之效。当然,读书反思也需要和其它多种形式结合,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等形式的互动性特点使之也是校本研修的必须,能有效地促进个人读书反思成果的共享,使团队学习质量得到提升。
读书反思活动开展的基本方法为:
以建设书香校园促进读书活动的开展。现代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让学校充满书香,以读书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质。学校应帮助教师制定可行的读书规划,使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教育专著;可通过组织读书笔记交流、读书报告会、读书演讲、读书明星评选等活动,将读书活动纳入教师继续教育校本研训来加以管理,促使读书形成风气,成为习惯,成为品质。
以撰写教学后记促进反思习惯的形成。很多学校提倡集体备课,这是通过校本研训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但因教师和学生都存在着个性差异,施教的方法有别,效果也会不同。因而必须有一个个性化的反思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写教学后记的形式来完成。教师以自己读书而获得的理性知识为基础,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甚至个别的教学细节进行审视和开展深入的思考,总结得失,形成文字于备课笔记之后,作为以后教学的参照,可以作为教学问题研究的基本材料。
以开展课题研究提升读书反思的价值。问题就是课题,发现问题就是科研过程,参与研究就是成果。这种新的教育科研观更符合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有利于提高广大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学校可将读书反思与教育科研结合,形成研训一体化的模式。用一个线索将读书活动的内容形式,教学后记所关注及思考的方向统一到一定的科研课题上来,让教师以最平常的工作状态、内容、方式切入到教育科研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工作发展。
篇四:教师读书笔记摘录 2014 当阳桥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摘录
教师姓名: 袁春梅 时间:2014年12月 书名:《 快乐心理学 》 作者: 约瑟夫·纽顿著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内容摘录: 片断摘录
1、人生有悲有喜,在我们快乐的时候就要忘我的投入并且把这快乐带给别人,以至于因为我们的存在,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一些。
2、快乐就像一只蝴蝶你若伸手去捉它,往往会落空;但如果你静静地坐下来,它反而会在你身上停留。
4、快乐的时候,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加清晰明确,不至于被一些失望、焦躁。恐惧等负面情绪引起的盲点所遮掩,快乐就像戴在心灵上的一副眼镜,能让你透过迷雾般的表象,看清事物的本质。
5、不是世界亏欠了我们什么,而是我们自己亏欠了自己因为我们不停地对自己说一些消极的东西让自己无法积极地面对生活。
6、每一天都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一天有24小时,在这24小时了,你可能把大部分的时间都分给你忙碌的工作,但一定不要忘记留给自己10分钟用来放松,用来思考生活的真谛。
7、快乐要懂得换位思考-----人们发现,别人的负担并不比自己的轻,甚至比自己的还要重,于是他们又回到了原先丢掉负担的地点,重新拾回自己的负担。
8、辩论是一时的,朋友却是永远的,花朵早晚都会凋谢,留下的余香却能长存心底。
9、快乐处世法---------谦卑,不要吹嘘,对别人耐心一点,榜样胜过说教。
10、快乐就是抓住离自己最近的东西;未来的还在未来,我们能掌握的只有现在,而现在的时光也如沙漏般一点一滴的溜走,每一份每一秒都是我们现在人生里最黄金的时刻,你可能听腻了这句话: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但这句话却是实实在在的真理。
个人感想
人生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动荡”的世界里。股票有涨能跌,工作有可能被炒鱿鱼,多年的恋人可能会分手。但这都是生活的一面。生活还有另一面,就像一枚硬币一样当它掉在地上,你只能看到它的一面,只有当你把它捡起来的时候你才能看到另一面。
快乐只需一句话:活在当下!如果你抱着这样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那么你会发现,工作的效率会高起来,生活的节奏会慢下来,而你自己,会快乐起来!篇五: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感情并不能代替教育,但是我们的教育必须充满感情,这就是要有一颗爱学 生的心。而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 的,教师不应该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 “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朋友的爱。
——读《爱心与教育》
作为刚踏入教育界的我来说,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老师拥有很高的权力。我们的言行影响着学生是成功还是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能促进学生还是抑制学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不加约束的权力会破坏班级里的信任关系,极大地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
——读《塑造教师》
——读《书籍是长生果》
对呀,揠苗助长不如顺乎天性,为孩子遮风挡雨不如让孩子经历风雨。这本书中又 何止这两个教学方法呢?我还在细细品味。
——读《世界名人家教智慧》
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 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
——读《文化苦旅》
看着讲台下的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时不时的流露出或喜或悲的表情,在这里也 让我看到了自己儿时的心情,像他们一样,为公主与王子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喜 极而泣,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而欢呼雀跃。„„虽然,这个世界充满了灰色,让人窒 息、让人伤感,但在其中我们也看到了一种希望和追求,在作品中也流露出作者的 信仰,对美好世界的追求。
有凝 神寄照的内心体验。他认为,什么艺术都在一个心字上。教学作为一种艺术,对学生情感的催发,心弦的拨动,教学节奏的调控以及对学生及时反馈的变通 处理等等,全都乎存一心。于老师说,教师也是一本教科书。在阅读教学上于老师主张要以问促读,面向全体学生。在阅读教学方面,许多老师都是为读而读,包括我在内,阅读课文时,往 往一开始让学生自己读两遍,不懂的字词查一查字典。老师再领读两遍,然后 让水平高的好学生读一读,提出的问题也只是让聪明的同学回答,免得读得磕 嘴绊牙的学生耽误教学时间。有时候学生轮读课文,轮到读不成的同学,我总 是不耐烦地把他隔过去,对这个同学尴尬、为难的情绪丝毫不关心。现在我读 了于永正教学《月光曲》的一段文字,深深为自己的行为自责。于老师请一位 学生读课文的 1--4 小节,这位学生第一句就丢了一个词,一段未了,重复了三、四处。于老师微笑着说:你只读了两遍,能在这么多老师同学面前读成这个样 子,就很不简单了,请你再读一次,这一次肯定会更好。注意不要紧张,慢一 点,看准每一个字。该生又读了一遍,这一遍比第一遍流畅多了。于永正老师 在阅读教学中提倡以问促读,培养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边读边想的习惯。比 如《月光曲》中的一句话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 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了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于老师问学生从断断续 续中看出了什么,开始没有几个学生举手,于老师没有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 让学生再读一遍,边读边想,他相信每个学生都能看出来。终于许多学生举起 了手,于老师先让学习不好的学生回答,再让学习好的补充,一个比一个理解 得深刻。于老师说,阅读不是为了找答案,单纯为了找答案还不容易?我们的教 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人。微笑教学是教学的最佳境界。在教学中,于老师的微笑教学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在课堂上于老师始终 保持着欢愉的心境,用微笑和诙谐去化解班里偶尔出现的令人不快的事。举个 例子来说吧:作文课上,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写作文,只有小涛在摆弄橡皮--把 橡皮从桌子的一角推到另一个角,然后绕着作文本转圈儿。于老师没有生气,而是走到他跟前,轻声说,当心,别开到山沟里去。小涛慌忙抓起橡皮往抽屉 里放,于老师笑着说,橡皮又没有犯错误,干吗藏起来呢?再说还要用它呢!于 老师一边说一边笑着拍拍他的肩。小涛赶紧动笔写起作文来,直到下课也没有 抬头。这件事要是一般的老师都会毫不客气地没收小涛的橡皮,然后责令小涛 写作文,但是这样做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小涛会去认认真真地写作文吗?说到这 儿,我想起了我处理的一件事,班里的一个小男孩,一次在我讲课的时候玩玻 璃球,我气呼呼地走过去,一把抓过来扔到窗外,然后继续讲课。他不敢吭声,怯怯的,可是眼睛一直向窗外瞟,直到下课也没有认真听。假如我是这样处理 的:我微笑着说摸摸他的脑袋说,小朋友,把玻璃球放到抽屉里,先认真听讲,咱们下课再玩好不好?那么这个小朋友就不会老往窗户外面看了。我看了这本书中的好多事例,于永正老师都把微笑教学贯穿始终,他认为 微笑的背后需要有老师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诙谐的谈吐以及
篇七: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读书小记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劳动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时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
——苏霍姆林斯基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教育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
——爱弥尔
▲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讲给学生听,最好是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是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他。——蔡元培
▲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周密的考虑,他所讲授的知识将在学生的头脑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挑选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一点宽恕可能会让别人感激一生,一点爱心可能会让别人温暖一生,一句祝福和鼓励的话语可能会让别人幸福一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读书笔记摘抄
(三)当然,感情并不能代替教育,但是我们的教育必须充满感情,这就是要有一颗爱学 生的心。而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 的,教师不应该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 “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朋友的爱。
——读《爱心与教育》
作为刚踏入教育界的我来说,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老师拥有很高的权力。我们的言 行影响着学生是成功还是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能促进学生还是抑制学 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不加约束的权力会破坏班级里的信任关系,极大地阻 碍学生的身心发展。
——读《塑造教师》
——读《书籍是长生果》
对呀,揠苗助长不如顺乎天性,为孩子遮风挡雨不如让孩子经历风雨。这本书中又 何止这两个教学方法呢?我还在细细品味。
——读《世界名人家教智慧》
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 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
——读《拿着棍子读书》
苦与甜本是一家,先苦后甜,才知甜滋味。正如余秋雨把书名取作《文化苦旅》,但 苦中处处有希望的曙光!
——读《文化苦旅》
看着讲台下的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时不时的流露出或喜或悲的表情,在这里也 让我看到了自己儿时的心情,像他们一样,为公主与王子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喜 极而泣,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而欢呼雀跃。„„虽然,这个世界充满了灰色,让人窒息、让人伤感,但在其中我们也看到了一种希望和追求,在作品中也流露出作者的 信仰,对美好世界的追求。
——读《安徒生童话》
我们必须记住,从根本上看信仰从来都不是,也无须一种言辞的表白,而是一个人 的活动所展现出的他的存在方式。对于一个人是如此,对于一个民族未必不是如此。——读《法律与宗教》
最近学习了一篇关于“课堂上教师如何用语言鼓励学生”的文章,深受启发。当教师
一个问题提出时,学生无人举手,这时教师可用:同学们,把你不同的看法告诉大 家好吗?相信你能行。
——读《教师,课堂上运用好你的语言》
我曾以蜻蜓点水的方式读过《古文观止》,除了提高了一点读文言文的兴趣外,最大 的得益是我觉得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古代的历史,因为我们的历史 书实在是枯燥得很。所以读此书既可以增进文言知识,又可以增进历史知识。但愿 “读点文言也好”能成为更多人的观点。
——读《古代文言,必修之课》
这是一本小书,谓其小是因为它几乎谈不上鸿篇巨制,只是由一篇篇日记组合而
成,;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它的作者是一位年仅9岁的孩子,但我却是一口气读完 的,虽然我没有流泪,课文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 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 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
——读《爱》
前段时间,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虽然现 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 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们的 困惑和不解,好像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读《给教师的建议》
教师要有创造性地工作,他们教育的对象——儿童经常变化,所以教学的内容永远是新的,今天同昨天不一样,我们的工作是培养人,这就使我们担负着一种无可比拟 的特殊任务。
——读《浅谈教师的职责》
这套书不遗余力地宣扬美的教育和情感教育,这至少应与思想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 同等重要。如果一个人只是思想着的动物而缺少审美情调和情感,这种人的人格也 是不健全的,因为我们在培养“完人”的意识中,更要考虑到个中元素对人的成长与 生存的各种影响。
——读小学卷《新人文读本》
我不禁想起同行中一位人士说过的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优
秀教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首先你要敢想,那才有成为现实的可能性。
——读《怎样使自己成为教育工作行家》
通过学习,我感受到于永正老师是一位热爱生命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爱 的东西活着,正是这种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热爱,于老师在三十多年的小学 教育生涯中,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以教为荣,以教为乐,无怨无悔。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既要讲“言教”,更要讲“身教”。你要求学生们做到的,自己
必须先做到。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之亦然。
——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课堂的传道、探求,不如拓宽孩子们的空间,让孩子们去书室感知一下古人的言与 行,开展自我教育,领悟警言警句,理解人生的价值,激发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促 使孩子理解父母亲的辛劳为了谁,教师的苦口婆心又是为了谁。
——浏览《增广贤文》所想点滴
我们的课堂似乎不需要过多矫揉造作的客套,似乎也很需要太多精心得不着痕迹的 安排,无论如何,如果一位真正能读懂生活的乐趣、真正能从生命的角度审视课
堂,并乐于将一切自己感受过快乐的东西带给他人的老师也一定会懂得如何给自己 的学生经常带去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体验生活乐趣的一堂课。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读书笔记摘抄、感想)耐心等待,给孩子足够的时间。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后进了,是因为以前的学习问题如雪球越滚越大,日积月累形成的,那么化雪过程当然也需要一个时间。在快节奏工作的时代,对我们教师来说,耐心确实是一道考验我们素质的关卡。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我们更应该沉下心来与他们共同对付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才有可能让后进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树立起信心,转化他们才有可能性。耐心指导,给孩子搭梯建桥。指导需要时间,所以对工作繁忙的我们来说又是一个挑战。很多时候,说实话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班额太大,需要我们照顾的学生太多,每天批阅、订正、上课占去了很多时间,而真正花在后进生上的时间很少,多数时候,都是一带而过。其实要让后进生真正得到进步,必须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给他们开小灶。所以今后我在辅导后进生的时间安排上一定要充分。
对学生要有耐心,首先就要对他们有信心。知识的积累,思想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好学生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树立信心。有的教师面对学生总是唉声叹气,却不知自己已经放弃了成功。成功,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构成的。转化后进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对后进生没有了信心,失去了兴趣,也就失去了耐心。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错误。对学生没有耐心,失去耐心就等于失败,因此,耐心需要树立信心,需要坚定的信念。
其次要有责任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阳光下最纯洁、最伟大的、最光荣的职业,这是世人对我们的尊重,同时也是给我们的一种压力和责任。倘若一个教师的工作不负责任,对学生没有负责任,也就很难做到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
学会尊重
教师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宽松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轻松自然地获取知识的营养、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对于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尊重学生,教师必须端正认识,从我做起,必须着手实践、立言立行,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必须着眼发展、面向未来。
老师这个群体本身就生活在学生身边,生活在学生心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表露在学生的眼里,并会从学生的身心里折射出来。我们不能只把小学生当小孩,且没有把他们当“人”。学会尊重学生,学会理解学生,以真情换真心。
不管是对待学生还是对待同事,教师都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一要学会欣赏。欣赏是一种积极地乐观向上的人身态度,是建立在善于发现和摒弃嫉妒、悲观厌世等不良心理的基础之上的优秀品质。只要我们学会了欣赏,就学会了尊重。
二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良好心态。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生活的集体中,不乏学习的楷模。
三要学会使用常用的文明用语。人是情感动物,人类的情感很大程度上是用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的,是用语言传递着情感。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常用的文明用语,这样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四是不打扰别人的学习、工作和休息。别人在学习、工作和休息时,我们尽量做到不打扰,进屋先敲门,当得到别人的允许后再进去,这些都是尊重别人的具体表现。
教师在对待学生时尤其要注意:
一、多用赞美之声鼓励,杜绝侮辱之声,摒弃蔑视之声,减少指责之声,避免错怪之声,要克服逼迫之声,多用商讨之声。
二、放一放架子,少一些居高临下,多一些打成一片;少一些师道尊严,多一些平等相处;少一些绝对权威,多一些情感沟通。
三、多用包容之心待人,善于“宽容错误”,勇于“俯首称臣”,敢于“当面认错”。
四、把学生成长看重一些,把个人成绩看轻一些;把育人职责看重一些,把荣誉职称看轻一些;把能力威信看重一些,把表面威严看轻一些。
篇八: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读书笔记
马建雄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劳动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时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基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教育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
——爱弥尔
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讲给学生听,最好是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是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他。
——蔡元培
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周密的考虑,他所讲授的知识将在学生的头脑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挑选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一点宽恕可能会让别人感激一生,一点爱心可能会让别人温暖一生,一句祝福和鼓励的话语可能会让别人幸福一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当然,感情并不能代替教育,但是我们的教育必须充满感情,这就是要有一颗爱学 生的心。而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 的,教师不应该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 “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朋友的爱。
——读《爱心与教育》
作为刚踏入教育界的我来说,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老师拥有很高的权力。我们的言 行影响着学生是成功还是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能促进学生还是抑制学 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不加约束的权力会破坏班级里的信任关系,极大地阻 碍学生的身心发展。
——读《塑造教师》
——读《书籍是长生果》
对呀,揠苗助长不如顺乎天性,为孩子遮风挡雨不如让孩子经历风雨。这本书中又 何止这两个教学方法呢?我还在细细品味。
——读《世界名人家教智慧》
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 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
——读《拿着棍子读书》
苦与甜本是一家,先苦后甜,才知甜滋味。正如余秋雨把书名取作《文化苦旅》,但 苦中处处有希望的曙光!——读《文化苦旅》
看着讲台下的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时不时的流露出或喜或悲的表情,在这里也 让我看到了自己儿时的心情,像他们一样,为公主与王子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喜 极而泣,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而欢呼雀跃。„„虽然,这个世界充满了灰色,让人窒 息、让人伤感,但在其中我们也看到了一种希望和追求,在作品中也流露出作者的 信仰,对美好世界的追求。
——读《安徒生童话》
我们必须记住,从根本上看信仰从来都不是,也无须一种言辞的表白,而是一个人 的活动所展现出的他的存在方式。对于一个人是如此,对于一个民族未必不是如此。——读《法律与宗教》
最近学习了一篇关于“课堂上教师如何用语言鼓励学生”的文章,深受启发。当教师 一个问题提出时,学生无人举手,这时教师可用:同学们,把你不同的看法告诉大 家好吗?相信你能行。
——读《教师,课堂上运用好你的语言》
我曾以蜻蜓点水的方式读过《古文观止》,除了提高了一点读文言文的兴趣外,最大 的得益是我觉得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古代的历史,因为我们的历史 书实在是枯燥得很。所以读此书既可以增进文言知识,又可以增进历史知识。但愿 “读点文言也好”能成为更多人的观点。
——读《古代文言,必修之课》
这是一本小书,谓其小是因为它几乎谈不上鸿篇巨制,只是由一篇篇日记组合而 成,;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它的作者是一位年仅9岁的孩子,但我却是一口气读完 的,虽然我没有流泪,课文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 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 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
——读《爱》
前段时间,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虽然现 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 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们的 困惑和不解,好像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读《给教师的建议》
教师要有创造性地工作,他们教育的对象——儿童经常变化,所以教学的内容永远是 新的,今天同昨天不一样,我们的工作是培养人,这就使我们担负着一种无可比拟 的特殊任务。
——读《浅谈教师的职责》
这套书不遗余力地宣扬美的教育和情感教育,这至少应与思想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 同等重要。如果一个人只是思想着的动物而缺少审美情调和情感,这种人的人格也 是不健全的,因为我们在培养“完人”的意识中,更要考虑到个中元素对人的成长与 生存的各种影响。
——读小学卷《新人文读本》
我不禁想起同行中一位人士说过的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优 秀教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首先你要敢想,那才有成为现实的可能性。
——读《怎样使自己成为教育工作行家》
通过学习,我感受到于永正老师是一位热爱生命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爱 的东西活着,正是这种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热爱,于老师在三十多年的小学 教育生涯中,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以教为荣,以教为乐,无怨无悔。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既要讲“言教”,更要讲“身教”。你要求学生们做到的,自己 必须先做到。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之亦然。
——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课堂的传道、探求,不如拓宽孩子们的空间,让孩子们去书室感知一下古人的言与 行,开展自我教育,领悟警言警句,理解人生的价值,激发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促 使孩子理解父母亲的辛劳为了谁,教师的苦口婆心又是为了谁。
——浏览《增广贤文》所想点滴
我们的课堂似乎不需要过多矫揉造作的客套,似乎也很需要太多精心得不着痕迹的 安排,无论如何,如果一位真正能读懂生活的乐趣、真正能从生命的角度审视课 堂,并乐于将一切自己感受过快乐的东西带给他人的老师也一定会懂得如何给自己 的学生经常带去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体验生活乐趣的一堂课。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读书笔记摘抄、感想)耐心等待,给孩子足够的时间。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后进了,是因为以前的学习问题如雪球越滚越大,日积月累形成的,那么化雪过程当然也需要一个时间。在快节奏工作的时代,对我们教师来说,耐心确实是一道考验我们素质的关卡。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我们更应该沉下心来与他们共同对付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才有可能让后进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树立起信心,转化他们才有可能性。
耐心指导,给孩子搭梯建桥。指导需要时间,所以对工作繁忙的我们来说又是一个挑战。很多时候,说实话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班额太大,需要我们照顾的学生太多,每天批阅、订正、上课占去了很多时间,而真正花在后进生上的时间很少,多数时候,都是一带而过。其实要让后进生真正得到进步,必须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给他们开小灶。所以今后我在辅导后进生的时间安排上一定要充分。
对学生要有耐心,首先就要对他们有信心。知识的积累,思想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好学生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树立信心。有的教师面对学生总是唉声叹气,却不知自己已经放弃了成功。成功,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构成的。转化后进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对后进生没有了信心,失去了兴趣,也就失去了耐心。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错误。对学生没有耐心,失去耐心就等于失败,因此,耐心需要树立信心,需要坚定的信念。
其次要有责任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阳光下最纯洁、最伟大的、最光荣的职业,这是世人对我们的尊重,同时也是给我们的一种压力和责任。倘若一个教师的工作不负责任,对学生没有负责任,也就很难做到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
学会尊重
教师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宽松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轻松自然地获取知识的营养、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对于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尊重学生,教师必须端正认识,从我做起,必须着手实践、立言立行,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必须着眼发展、面向未来。
老师这个群体本身就生活在学生身边,生活在学生心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表露在学生的眼里,并会从学生的身心里折射出来。我们不能只把小学生当小孩,且没有把他们当“人”。学会尊重学生,学会理解学生,以真情换真心。
不管是对待学生还是对待同事,教师都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一要学会欣赏。欣赏是一种积极地乐观向上的人身态度,是建立在善于发现和摒弃嫉妒、悲观厌世等不良心理的基础之上的优秀品质。只要我们学会了欣赏,就学会了尊重。
二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良好心态。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生活的集体中,不乏学习的楷模。
三要学会使用常用的文明用语。人是情感动物,人类的情感很大程度上是用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的,是用语言传递着情感。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常用的文明用语,这样能给人留下美
好的印象。
四是不打扰别人的学习、工作和休息。别人在学习、工作和休息时,我们尽量做到不打扰,进屋先敲门,当得到别人的允许后再进去,这些都是尊重别人的具体表现。
教师在对待学生时尤其要注意:
一、多用赞美之声鼓励,杜绝侮辱之声,摒弃蔑视之声,减少指责之声,避免错怪之声,要克服逼迫之声,多用商讨之声。
二、放一放架子,少一些居高临下,多一些打成一片;少一些师道尊严,多一些平等相处;少一些绝对权威,多一些情感沟通。
三、多用包容之心待人,善于“宽容错误”,勇于“俯首称臣”,敢于“当面认错”。
四、把学生成长看重一些,把个人成绩看轻一些;把育人职责看重一些,把荣誉职称看轻一些;把能力威信看重一些,把表面威严看轻一些。
第二篇: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共8篇)
篇一:《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美术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美术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美术活动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也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
针对这些问题,我从《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美术教育》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书中讲到要让幼儿大胆的作画,就要给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如要信任幼儿,用和蔼的态度与幼儿交流,尊重幼儿有不同寻常的想法,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模式去限制他。还要给幼儿提供适合的、多样的绘画材料。如提供给幼儿的纸不能过小,幼儿在绘画时会放不开手,提供的材料要充分,不要害怕孩子会弄脏而不提供,要让幼儿在多种材料的吸引中有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尽量的用情境、游戏的形式开展绘画活动,这一点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很明显,活动中用念儿歌、或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幼儿参与的兴趣就会很高,反之,兴趣就会有所减少。根据不同的美术活动,怎样创设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情境,还是需要多思考的。此外,尽量采用“鼓励法”评价幼儿的作品。教师要努力的去读懂幼儿的画,充分了解孩子“稚”“拙”的特点,站在幼儿的角度评价幼儿作品,对于个别幼儿讲不出画的是什么,教师不要着急,要引导幼儿,肯定孩子的优点,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来挑剔。
在引导幼儿学习绘画的时候,绘画的范例是我们经常运用的工具,如何更好的运用它,什么时候用?怎样用?用什么样的范例?在书中,我也找到了一些答案。首先,范例要有美感,有美感的作品才值得欣赏,幼儿从中得到收获,而不美的范例就不能为幼儿树立很好的榜样,让幼儿的观察机会丧失、观察能力得不到发展。
绘方法应该是适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是他们能够合理接受的,积极健康的,太成人范画不适合幼儿来欣赏。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还是收获很多的,书中讲到关于美术方面的理念,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都可以运用到,对自己的业务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篇二: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当然,感情并不能代替教育,但是我们的教育必须充满感情,这就是要有一颗爱学
的,教师不应该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
——读《爱心与教育》
行影响着学生是成功还是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能促进学生还是抑制学
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不加约束的权力会破坏班级里的信任关系,极大地阻
——读《塑造教师》
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心灵放飞,用知识点燃智慧,书籍是无穷的知识宝藏,是浩
——读《书籍是长生果》
——读《世界名人家教智慧》
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
——读《拿着棍子读书》 苦中处处有希望的曙光!——读《文化苦旅》
看着讲台下的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时不时的流露出或喜或悲的表情,在这里也
息、让人伤感,但在其中我们也看到了一种希望和追求,在作品中也流露出作者的
——读《安徒生童话》
我们必须记住,从根本上看信仰从来都不是,也无须一种言辞的表白,而是一个人的活动所展现出的他的存在方式。
——读《法律与宗教》
一个问题提出时,学生无人举手,这时教师可用:同学们,把你不同的看法告诉大
——读《教师,课堂上运用好你的语言》
我曾以蜻蜓点水的方式读过《古文观止》,除了提高了一点读文言文的兴趣外,最大的得益是我觉得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古代的历史,因为我们的历史
书实在是枯燥得很。
——读《古代文言,必修之课》
这是一本小书,谓其小是因为它几乎谈不上鸿篇巨制,只是由一篇篇日记组合而
成,;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它的作者是一位年仅9岁的孩子,但我却是一口气读完
的,虽然我没有流泪,课文的心已经承认这转载自百分网,请保留此标记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
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 ——读《爱》
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
困惑和不解,好像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
——读《给教师的建议》
教师要有创造性地工作,他们教育的对象——儿童经常变化,所以教学的内容永远是
新的,今天同昨天不一样,我们的工作是培养人,这就使我们担负着一种无可比拟
——读《浅谈教师的职责》
这套书不遗余力地宣扬美的教育和情感教育,这至少应与思想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
是不健全的,因为我们在培养“完人”的意识中,更要考虑到个中元素对人的成长与
——读小学卷《新人文读本》
我不禁想起同行中一位人士说过的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优
秀教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读《怎样使自己成为教育工作行家》
通过学习,我感受到于永正老师是一位热爱生命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爱 的东西活着,正是这种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热爱,于老师在三十多年的小学
必须先做到。
——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课堂的传道、探求,不如拓宽孩子们的空间,让孩子们去书室感知一下古人的言与
行,开展自我教育,领悟警言警句,理解人生的价值,激发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促
——浏览《增广贤文》所想点滴
我们的课堂似乎不需要过多矫揉造作的客套,似乎也很需要太多精心得不着痕迹的安排,无论如何,如果一位真正能读懂生活的乐趣、真正能从生命的角度审视课
堂,并乐于将一切自己感受过快乐的东西带给他人的老师也一定会懂得如何给自己
——读《课堂亲近生活》
爱是博爱,是严爱,是充满艺术魅力的关爱,他的教育方式是感性的,学生之于他
时候,我们又怎能期望教育能深入学生的心灵?离开了对学生起码的爱,一切教育
都是一纸谎言!
这本书理论结合实际,以典型的案例揭示了深刻的教育道理,同时以独特的视角进行了专业的点评,确实为我们班主任自身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实践依据。
首先是“爱”。书中提到“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应该是严出于爱。“一分严格之水,要加九分感情之蜜能酿成甘露。”这一点我感受特别深,爱学生才是班主任顺利和有效地进行工作的重要条件和前提。
当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困惑,困难,苦闷的时候,都需要班主任的理解。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胜龙小学 甘碧娟
央视“百家讲坛”节目里围绕着于丹的论语心得播出后,于丹《论语》心得中所提到的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xuesheng/,君子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里的每一点,已成为许多的一面镜子,我也有幸捧起这本书一读,便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作为教师,假如我们能感受到这些,那我们的心中肯定会少许多怨言,肯定会是一名快乐而幸福的教师。于丹教授在书中提到“我们见到一些老师声色俱厉,经常指责他的学生不该如何,如何。那是这个老师没有到境界,真正好的老师会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其实想想地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学生有成绩出色的有成绩平庸的,还有成绩较差好,大家都知道“,孔子弟子三千,贤人只有七十二”其余那些学生也是孔子这位千古圣人的缺憾,面对之些情况,我们老师就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要“爱人”“知识”。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
于丹心语
遇事要拿得地起放得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予人玫瑰,手有全香。
我与《小学数学教师》(读书笔记)
喜欢读书是我学生时代的一大“嗜好”,徜佯在书的世界里,真得让人有一种忘我的感觉。成家之后喜欢读得书由一些哲理书、励志书,转为一些家教之类的书,从家教一类的书中我知道了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因此我常常和儿子同读一本书,并和他交流一些他容易懂的感受,对于阅读的情有独钟也影响到我教学中,尽管我是一名数学教师,但我经常提倡孩子们多读书,开阔自己的视野。特别是开学初看了朱永新教授的《开启快乐教室》,我更加觉得孩子们不是不爱读书,而是没有形成一个静心读书的环境,让孩子喜欢读书,首先教师要爱读书,因此,我也利用起了课余这宝贵的读书时间,和学生一起走进阅读世界。对于读书我觉得首先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读书的目的是促进自己专业的发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有了这样的思想,便了有读书的动力。其次,围绕自己的专业发展去读书。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自从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数学教师》。在我的心目中,《小学数学教师》就是我的良师。我和它的相识源于我实习时候的师傅老师,她订书了这本书,看得很投入,便推荐给我看。书中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我今后的教学帮助很大。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
《小学数学教师》滋润了无数数学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数学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她的百家讲坛特吸引人,教学点评忠恳,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
据了解,《小学数学教师》滋润了无数数学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数学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教学点评中,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
一、读《教师人文读本》有感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
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
“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在《 教 师 人 文 读 本 》 中,还收 录 了 古 今 中 外 很 多名 家 的 各 种 类 型 的 文 章,每 一 篇 都 让 我 有 所 获 益。《 学习的 革 命 》 一 文 告 诉 我 : “ 做 教 师 首先 要 相 信 你 所 有 的 学 生 都 是天 才,你 才 会 认 真 地 教 每 一 个 人。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新教育也教育了我,是新教育实验学校让我伎颊饷炊啵恰督淌θ宋亩帘尽啡梦宜伎颊饷炊唷n倚老驳胤⑾?我进步了.谢谢新教育给了我成长的舞台。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
二、------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茅进华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
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 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家长的若干作业。邻居家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习题集,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细看一下整本习题集,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习册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习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
三、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郁卫萍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
篇三: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摘抄(1)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思想:
对每一节课,都要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思想:
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思想:
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
如果学生感到没有努力的方向,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这对他的精神是最大的压抑。
摘抄(4)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思想: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5)
2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6)
12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7)
年轻的朋友,我建议你每个月买三本书,(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学科问题的书;
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都应当变得更丰富,到了你参加教育工作满十年的时候,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显得象识字课本一样,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你才可以说:为了上好一节课,你是用一辈子在备课的。
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多么朴实的一句话。
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而两者并不是对立的,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成为了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9)“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学生在老师的眼中就是孩子。既然是孩子,我们就得用我们的爱来教育他们。我们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什么,上课、批改作业?不是,那只是我们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主要的工作是把我们的爱给学生,并且,要把我们的爱给每一个学生,不要有所遗漏,因为,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原来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工作,也许作为我们来说,体会到的只是重复:上课、作业、辅导??,然而,正是在这单调的重复中,学生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年龄在渐渐长大,知识在逐步增多,思想越来越成熟,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强??当然,这些不会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一言一行体会得到。这是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教育的结果。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夕阳之辉。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
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上班族们不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书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的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
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
二、读书开阔人的视野
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他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知识更全面。从而能够更深刻的思考问题,事物都是广泛联系的,现代的许多实践都证明了各种信息的相关性,如果只知道一个领域的信息,必然会有碍于自身的发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未来的不确定风险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应了解当今的政治经济形势,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势一样。
在这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位广泛学习的典范,他虽然只上过中学,但由于他发奋读书,十九岁时就能用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实践后,他也没有间断过学习和研究,从而被马克斯称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
三、读书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11)读书与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两大法宝
“让读书成为习惯”,已成为很多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教师的座右铭。读书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可以从两方面去认识。一是从“博”的角度说,教师应不断地汲取新知的营养,“人不学,不知道”,“饭养人,书养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讲的是读书学习的a重要性,更何况要“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二是从“专”的角度说,教育正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改革和发展,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正在引领我国教育的前行,课堂改革要求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
做反思性教师,也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唯有学思结合,才能促进学以致用。“学而不思则罔”,“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是学思关系的准确阐释。
读书是反思的前提,反思是读书的发展,首先要重视的是读书。教师读书,应以专业发展为宗旨,应以阅读教育专著和文章为主要,应有一定的方向性、渐进性和系统性。不一定只限于读书阅读,网络学习、电视收视的形式都可利用。读书要多做笔记,撷取重要观点和新颖的材料,供回顾和运用。
反思是实现读书价值的过程。反思主要是针对本人,但有反思力的教师不仅仅局限于此,而应当由己及人,由局部到全局,由现象到本质,让思考的层次上升到对教育环境、教育规律、教育方向上来。
从教师工作的环境特点看。读书反思是独立的个体性劳动,依赖的是个人的意志和反思力,它需要环境支持,但它不依赖环境。教师工作实践是反思的不竭源泉,每个细节都能激起思想的火花,又最具有反复实验和研究和条件。学校是知识分子的环境场,独立思考是知识分子的特质,多种资源的交流,又可以构成互动,使读书反思的境界不断提升。
思活动无疑是形成教师个性特长的重要过程。有特长的学生背后,多是因为有一个有特长的家长或教师。
从多种研修形式实践效果的比较看。教师研修的主要形式,除读书反思外,还有同伴互助、案例分析、专家引领等。这几种形式比较,读书反思的优势明显。它是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案例分析等形式的基础,知识学问的积淀,反思力的形成,为其它形式的作用产生优越的自身条件。同伴互助形式需依赖同伴间的真诚合作,要建立在或自觉组合或组织安排,但必须是互相欣赏并积极互动的前提下,而互助又往往局限在点拨、带动的层次上,需要外因内因共同作用,而不像读书反思那样更有利于主体性主动性作用的发挥,更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专家引领的作用有时是突出的,但在信息时代,专家的理论与示范通过阅读或上网都能获得,专家资源完全可以共享。何况“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要学真本领还得靠自己“面壁十年图破壁”的精神和实际行为。案例分析是用典型案例指导一般,它是一种比较高层次的,较多地依赖已有的分析的水平和能力的研训形式,对普遍提高受训者分析问题的水平和能力有较大的帮助。但案例首先要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才有分析研究的价值。分析过程中,由于立场不同,分析的方法不同,掌握的材料不同,结果也是开放性的。其次,用在法律政策等领域的把握方面效果比较明显,但相对于教育教学这种个性化问题的解决上,有效性受限,而读书反思有助于厚积薄发,往往更能帮助教师对教育现象作准确判断。另外,由于读书反思形式在时间和形式上都很灵活,故还有低成本、高回报之效。
读书反思活动开展的基本方法为:
以建设书香校园促进读书活动的开展。现代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让学校充满书香,以读书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质。
以撰写教学后记促进反思习惯的形成。很多学校提倡集体备课,这是通过校本研训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但因教师和学生都存在着个性差异,施教的方法有别,效果也会不同。因而必须有一个个性化的反思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写教学后记的形式来完成。
以开展课题研究提升读书反思的价值。问题就是课题,发现问题就是科研过程,参与研究就是成果。这种新的教育科研观更符合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有利于提高广大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学校可将读书反思与教育科研结合,形成研训一体化的模式。
篇四:教师读书笔记摘录 2014 当阳桥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摘录
教师姓名: 袁春梅 时间:2014年12月 书名:《 快乐心理学 》 作者: 约瑟夫·纽顿著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内容摘录: 片断摘录
4、快乐的时候,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加清晰明确,不至于被一些失望、焦躁。
10、快乐就是抓住离自己最近的东西;未来的还在未来,我们能掌握的只有现在,而现在的时光也如沙漏般一点一滴的溜走,每一份每一秒都是我们现在人生里最黄金的时刻,你可能听腻了这句话: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
个人感想
人生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动荡”的世界里。股票有涨能跌,工作有可能被炒鱿鱼,多年的恋人可能会分手。但这都是生活的一面。
快乐只需一句话:活在当下!如果你抱着这样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那么你会发现,工作的效率会高起来,生活的节奏会慢下来,而你自己,会快乐起来!篇五: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感情并不能代替教育,但是我们的教育必须充满感情,这就是要有一颗爱学 生的心。
——读《爱心与教育》 作为刚踏入教育界的我来说,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老师拥有很高的权力。
——读《塑造教师》
——读《书籍是长生果》
对呀,揠苗助长不如顺乎天性,为孩子遮风挡雨不如让孩子经历风雨。
——读《世界名人家教智慧》
——读《文化苦旅》
看着讲台下的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时不时的流露出或喜或悲的表情,在这里也 让我看到了自己儿时的心情,像他们一样,为公主与王子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喜 极而泣,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而欢呼雀跃。
有凝 神寄照的内心体验。他认为,什么艺术都在一个心字上。教学作为一种艺术,对学生情感的催发,心弦的拨动,教学节奏的调控以及对学生及时反馈的变通 处理等等,全都乎存一心。于老师说,教师也是一本教科书。在阅读教学上于老师主张要以问促读,面向全体学生。在阅读教学方面,许多老师都是为读而读,包括我在内,阅读课文时,往 往一开始让学生自己读两遍,不懂的字词查一查字典。老师再领读两遍,然后 让水平高的好学生读一读,提出的问题也只是让聪明的同学回答,免得读得磕 嘴绊牙的学生耽误教学时间。有时候学生轮读课文,轮到读不成的同学,我总 是不耐烦地把他隔过去,对这个同学尴尬、为难的情绪丝毫不关心。现在我读 了于永正教学《月光曲》的一段文字,深深为自己的行为自责。于老师请一位 学生读课文的 1--4 小节,这位学生第一句就丢了一个词,一段未了,重复了三、四处。于老师微笑着说:你只读了两遍,能在这么多老师同学面前读成这个样 子,就很不简单了,请你再读一次,这一次肯定会更好。注意不要紧张,慢一 点,看准每一个字。该生又读了一遍,这一遍比第一遍流畅多了。于永正老师 在阅读教学中提倡以问促读,培养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边读边想的习惯。比 如《月光曲》中的一句话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 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了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习不好的学生回答,再让学习好的补充,一个比一个理解 得深刻。于老师说,阅读不是为了找答案,单纯为了找答案还不容易?我们的教 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人。微笑教学是教学的最佳境界。在教学中,于老师的微笑教学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在课堂上于老师始终 保持着欢愉的心境,用微笑和诙谐去化解班里偶尔出现的令人不快的事。举个 例子来说吧:作文课上,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写作文,只有小涛在摆弄橡皮--把 橡皮从桌子的一角推到另一个角,然后绕着作文本转圈儿。于老师没有生气,而是走到他跟前,轻声说,当心,别开到山沟里去。小涛慌忙抓起橡皮往抽屉 里放,于老师笑着说,橡皮又没有犯错误,干吗藏起来呢?再说还要用它呢!于 老师一边说一边笑着拍拍他的肩。小涛赶紧动笔写起作文来,直到下课也没有 抬头。这件事要是一般的老师都会毫不客气地没收小涛的橡皮,然后责令小涛 写作文,但是这样做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小涛会去认认真真地写作文吗?说到这 儿,我想起了我处理的一件事,班里的一个小男孩,一次在我讲课的时候玩玻 璃球,我气呼呼地走过去,一把抓过来扔到窗外,然后继续讲课。他不敢吭声,怯怯的,可是眼睛一直向窗外瞟,直到下课也没有认真听。
篇七: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读书小记
——苏霍姆林斯基
——爱弥尔
——蔡元培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读书笔记摘抄
(三)当然,感情并不能代替教育,但是我们的教育必须充满感情,这就是要有一颗爱学 生的心。
——读《爱心与教育》
作为刚踏入教育界的我来说,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老师拥有很高的权力。
——读《塑造教师》
——读《书籍是长生果》
对呀,揠苗助长不如顺乎天性,为孩子遮风挡雨不如让孩子经历风雨。
——读《世界名人家教智慧》
——读《拿着棍子读书》
——读《文化苦旅》
看着讲台下的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时不时的流露出或喜或悲的表情,在这里也 让我看到了自己儿时的心情,像他们一样,为公主与王子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喜 极而泣,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而欢呼雀跃。
——读《安徒生童话》
我们必须记住,从根本上看信仰从来都不是,也无须一种言辞的表白,而是一个人 的活动所展现出的他的存在方式。
——读《教师,课堂上运用好你的语言》
我曾以蜻蜓点水的方式读过《古文观止》,除了提高了一点读文言文的兴趣外,最大 的得益是我觉得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古代的历史,因为我们的历史 书实在是枯燥得很。所以读此书既可以增进文言知识,又可以增进历史知识。
——读《古代文言,必修之课》
这是一本小书,谓其小是因为它几乎谈不上鸿篇巨制,只是由一篇篇日记组合而
成,;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它的作者是一位年仅9岁的孩子,但我却是一口气读完 的,虽然我没有流泪,课文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 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 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
——读《爱》
前段时间,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虽然现 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 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们的 困惑和不解,好像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
——读《给教师的建议》
——读《浅谈教师的职责》
这套书不遗余力地宣扬美的教育和情感教育,这至少应与思想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 同等重要。
——读小学卷《新人文读本》
我不禁想起同行中一位人士说过的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优
秀教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读《怎样使自己成为教育工作行家》
必须先做到。
——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浏览《增广贤文》所想点滴
我们的课堂似乎不需要过多矫揉造作的客套,似乎也很需要太多精心得不着痕迹的 安排,无论如何,如果一位真正能读懂生活的乐趣、真正能从生命的角度审视课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读书笔记摘抄、感想)耐心等待,给孩子足够的时间。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后进了,是因为以前的学习问题如雪球越滚越大,日积月累形成的,那么化雪过程当然也需要一个时间。在快节奏工作的时代,对我们教师来说,耐心确实是一道考验我们素质的关卡。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我们更应该沉下心来与他们共同对付需要解决的问题。
耐心指导,给孩子搭梯建桥。指导需要时间,所以对工作繁忙的我们来说又是一个挑战。很多时候,说实话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班额太大,需要我们照顾的学生太多,每天批阅、订正、上课占去了很多时间,而真正花在后进生上的时间很少,多数时候,都是一带而过。其实要让后进生真正得到进步,必须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给他们开小灶。
对学生要有耐心,首先就要对他们有信心。知识的积累,思想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好学生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树立信心。有的教师面对学生总是唉声叹气,却不知自己已经放弃了成功。成功,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构成的。转化后进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对后进生没有了信心,失去了兴趣,也就失去了耐心。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错误。
其次要有责任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阳光下最纯洁、最伟大的、最光荣的职业,这是世人对我们的尊重,同时也是给我们的一种压力和责任。
学会尊重
教师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宽松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轻松自然地获取知识的营养、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对于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老师这个群体本身就生活在学生身边,生活在学生心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表露在学生的眼里,并会从学生的身心里折射出来。我们不能只把小学生当小孩,且没有把他们当“人”。
不管是对待学生还是对待同事,教师都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一要学会欣赏。欣赏是一种积极地乐观向上的人身态度,是建立在善于发现和摒弃嫉妒、悲观厌世等不良心理的基础之上的优秀品质。
二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良好心态。三要学会使用常用的文明用语。人是情感动物,人类的情感很大程度上是用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的,是用语言传递着情感。
四是不打扰别人的学习、工作和休息。
教师在对待学生时尤其要注意:
篇八: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读书笔记
马建雄
——苏霍姆林斯基
——爱弥尔
——蔡元培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当然,感情并不能代替教育,但是我们的教育必须充满感情,这就是要有一颗爱学 生的心。
——读《爱心与教育》
作为刚踏入教育界的我来说,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老师拥有很高的权力。
——读《塑造教师》
——读《书籍是长生果》
对呀,揠苗助长不如顺乎天性,为孩子遮风挡雨不如让孩子经历风雨。
——读《世界名人家教智慧》
——读《拿着棍子读书》
——读《文化苦旅》
看着讲台下的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时不时的流露出或喜或悲的表情,在这里也 让我看到了自己儿时的心情,像他们一样,为公主与王子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喜 极而泣,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而欢呼雀跃。
——读《安徒生童话》
我们必须记住,从根本上看信仰从来都不是,也无须一种言辞的表白,而是一个人 的活动所展现出的他的存在方式。
最近学习了一篇关于“课堂上教师如何用语言鼓励学生”的文章,深受启发。——读《教师,课堂上运用好你的语言》
我曾以蜻蜓点水的方式读过《古文观止》,除了提高了一点读文言文的兴趣外,最大 的得益是我觉得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古代的历史,因为我们的历史 书实在是枯燥得很。所以读此书既可以增进文言知识,又可以增进历史知识。
——读《古代文言,必修之课》
这是一本小书,谓其小是因为它几乎谈不上鸿篇巨制,只是由一篇篇日记组合而 成,;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它的作者是一位年仅9岁的孩子,但我却是一口气读完 的,虽然我没有流泪,课文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 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 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
——读《爱》
前段时间,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虽然现 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 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们的 困惑和不解,好像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
——读《给教师的建议》
——读《浅谈教师的职责》
这套书不遗余力地宣扬美的教育和情感教育,这至少应与思想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 同等重要。
——读小学卷《新人文读本》
我不禁想起同行中一位人士说过的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优 秀教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读《怎样使自己成为教育工作行家》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既要讲“言教”,更要讲“身教”。你要求学生们做到的,自己 必须先做到。
——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浏览《增广贤文》所想点滴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读书笔记摘抄、感想)耐心等待,给孩子足够的时间。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后进了,是因为以前的学习问题如雪球越滚越大,日积月累形成的,那么化雪过程当然也需要一个时间。在快节奏工作的时代,对我们教师来说,耐心确实是一道考验我们素质的关卡。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我们更应该沉下心来与他们共同对付需要解决的问题。
耐心指导,给孩子搭梯建桥。指导需要时间,所以对工作繁忙的我们来说又是一个挑战。很多时候,说实话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班额太大,需要我们照顾的学生太多,每天批阅、订正、上课占去了很多时间,而真正花在后进生上的时间很少,多数时候,都是一带而过。其实要让后进生真正得到进步,必须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给他们开小灶。
对学生要有耐心,首先就要对他们有信心。知识的积累,思想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好学生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树立信心。有的教师面对学生总是唉声叹气,却不知自己已经放弃了成功。成功,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构成的。转化后进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对后进生没有了信心,失去了兴趣,也就失去了耐心。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错误。
其次要有责任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阳光下最纯洁、最伟大的、最光荣的职业,这是世人对我们的尊重,同时也是给我们的一种压力和责任。
学会尊重
教师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宽松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轻松自然地获取知识的营养、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对于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老师这个群体本身就生活在学生身边,生活在学生心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表露在学生的眼里,并会从学生的身心里折射出来。我们不能只把小学生当小孩,且没有把他们当“人”。
不管是对待学生还是对待同事,教师都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一要学会欣赏。欣赏是一种积极地乐观向上的人身态度,是建立在善于发现和摒弃嫉妒、悲观厌世等不良心理的基础之上的优秀品质。
二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良好心态。
三要学会使用常用的文明用语。
四是不打扰别人的学习、工作和休息。
教师在对待学生时尤其要注意:
第三篇: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共6篇)
篇一:有关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精选 有关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精选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一:
只有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
心得:这一段话给我的教学路程上点燃了一盏明灯。回顾自己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曾想“约束”孩子。当孩子们说话时觉得他们太吵了,希望他们安静。可是这种 “约束” 对孩子们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们想说的、想做的欲望却更强烈。因为在此时我是“主人”,而孩子们是“服从者”。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忘记那些“不许动”的原则,因为这种“不许动”的背后,隐藏的是孩子们那种强烈的“我要动”的欲望。所以不管用什么活动,我们都应该让孩子去动,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这时孩子们“安静”了,有秩序了,这是孩子们自己的纪律。在自由之后所获得的纪律。
正确看待幼儿之间的争吵,有利于孩子心智、交往等方面能力的提高。
面上看,教师是在制约幼儿的不良行为,似乎充当了正面施教的角色,其实教师这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现象的发生。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争吵、闹纠纷并非都是坏事,而且往往有着成人施教所不能替代的重要意义。
(一)争吵或闹纠纷,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可能得到锻炼 ,一次户外活动,我将孩子带到放有轮胎的教学楼顶玩滚轮胎。轮胎只有十一个,孩子却是几十。这时许多行动慢一点的孩子空着手跑过来找我说:“琨琨、星星有轮胎都不让我玩”,我笑着说:“是吗?想个好办法也能玩到的,去想想办法吧!”有的孩子听我这么一说,就跑去从别人手上夺,力量强的仍能玩着,弱一点的便被夺走了。这时不断有“老师,某某抢我的轮胎”的叫声,琨琨也跑过来大声叫着:“老师,雨桐把我的轮胎抢去了!” 雨桐小小的个子,敢夺琨琨的?我正在疑惑,雨桐也不示弱,说:“他玩好了,都流汗了。” 琨琨不服气地说:“我没玩好,还要玩!” 雨桐说:“光你想玩,我也想玩一会儿!”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辩不止。这时有孩子喊“老师,有人打架了”其实,从我对他们说“想个好办法”时我就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只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交往能力,有意让他们自己去玩到轮胎。当看他俩争执不下,才决定去处理的。我心平气和地问:“雨桐,你为什么抢琨琨的玩具?” 雨桐见我先让他解释理由,就得意地说:“老师,你看琨琨玩得头上都出汗了,还不让我玩玩。
在对幼儿施教时,教师常常会发现,一些平时话少和因教师提问而怯场的孩子,在与同龄孩子争吵时,往往面无惧色,变得口齿伶俐,思路敏捷,用语丰富。可见,争吵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报告他们“打架”了。这种夸大事实的现象在幼儿中是常见的,多是由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造成的。
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明辩是非的能力有可能得到提高
前天中午,幼儿分组洗手,准备吃午饭。这时,洗手间传出了哭声和叫声。原来,健健将水刷到了小岚的颈膊里,把衣服给弄湿了一片。只听小岚说“我给老师说,你把我的衣服弄湿了。”健健站在一边说:“我没有看见,又不是故意的。”小岚边哭边说:“你看见了,是边笑边弄的!”这时,潋潋走过来了,边用手绢给小岚擦眼泪边说:“小岚别哭了,健健不是故意将你的衣服弄湿的,一会让他给你说对不起。走,咱们去吃饭吧。”老师看到这一情景,没有去干涉,因为孩子们自己已经知道该怎么去处理了。这时,我找了一条干毛巾,悄悄交给健健,让他主动给小岚道歉并把干毛巾垫在小岚的湿衣领里。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幼儿年龄虽小,却已有了一定的道德准则和美好情感。他们之所以发生争吵,是因为起初都认为自己有理,这说明都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幼儿的这种是非观念虽然还比较肤浅,但是是很可贵的。
(三)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有可能得到培养
一天早锻炼罢回活动室,孩子们都去拿小椅子准备吃早餐。贝贝突然为自己做有记号的椅子和杨军争吵起来:“你为什么抢我的椅子,这个是我的。给我!” 杨军理直气壮地说:“又不是你从家了拿来的,我先拿到的,就不给!”贝贝央求说:“是我爷爷给我刻的记号,你看。” 杨军将信将疑地看椅背上刻有“贝”的小椅子,然后还是不大情愿的说:“好吧,还是还给你。”贝贝大概见杨军没坚持不给,就说:“现在你先坐,吃罢饭了你还我哦?”杨军态度坚决地说:“不,给你。”贝贝也便语气温和地说:“我俩就坐一块吃好吗?”于是,两个小朋友笑笑,一块去取饭了。
趣的。一把小椅子应该由谁坐,在孩子心目中是有一定道德标准的,这种标准在争吵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也正是在这种争吵甚至打闹中,幼儿学会了观察和分析,有了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并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掌握与同伴相处的技巧。如果孩子之间始终和平相处,没有矛盾冲突,反而缺少了这种机会。所以,成人常常发现,有些幼儿一分钟前是“敌人”,一分钟后又成了游戏伙伴。孩子一般不会像成人那样因利益冲突而长久记恨对方。在玩耍中,孩子的最大利益追求是玩得开心、尽兴和获得成功。
如今的幼儿,很少有与人交往的机会,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孩子进了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交往经验的缺乏,必然会产生人际冲突,于是其行为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表现为懦弱胆小,二是表现为有攻击性行为。因而,幼儿间的争吵现象不时发生。(四)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可以学习自我控制和谦让
那天,幼儿在室内自由活动时,我将新换的插塑玩具发给孩子们拼插,孩子们兴奋极了,“哗”一大箱玩具像切西瓜似的被孩子们瓜分了。一会儿满怀成就感的叫声此起彼伏,有说“老师,您看我插的魔方”、“老师,您看我做的金箍棒”??这时,正在插汽车的森森对牛牛说:“牛牛,把你那个车轮借给我用一下好吗?”牛牛本来正忙着摆房子,但见森森插的汽车很新鲜,忙说:“我也要做汽车。”森森见牛牛的轮子没有用,也没给的意思就伸手去拿了一个,突然牛牛叫起来:“我喊老师,森森抢我的车轮子了!”森森说:“你放着不用,我的汽车三个轮,用一下不行吗?”边说边生气的将轮子摔向牛牛。牛牛看见森森生气的样子,就说:“我俩一起做汽车行不?”说着,就将自己的玩具一下全推到森森面前。
事实上,幼儿之间有时生生小气儿,撅撅小嘴儿反到能缓和缓和矛盾。很多时候都是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特点造成的。幼儿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容易兴奋,加之其性情活泼、好奇心强,往往在新的刺激下会产生不合常规的现象。再者,幼儿肢体运动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发育不完善,同时注意还不健全,所以控制能力较差,而又处于抽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所以行动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常会不假思索就行动,且行动带有很大的冲动性。
我觉得在幼儿园里,争吵、闹纠纷,是幼儿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教师面对这种现象,往往采取简单的阻止方法。从表面上看,教师是在制约幼儿的不良行为,似乎充当了正面施教的角色,其实不然。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争吵、闹纠纷并非都是坏事,而且往往有利于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心智的健康成长,有着成人施教所不能替代的重要意义。
三、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有可能得到培养
由此可见,孩子们争吵、闹纠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毫无根据的强行阻止和不问青红皂白的指责、批语。
篇二:幼儿园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预知环节安排,幼儿不再盲从》
今天,我在《学前教育》杂志上看到这篇文章。是文章的题目首先吸引了我,引起我强烈去阅读的兴趣。因为在我们以往的惯性操作中,认为只要制订好计划,班内三名教师认真组织实施就可以了。教师就像一根指挥棒,指到东孩子就得向东,幼儿完全不知道教师有什么安排,幼儿是一个盲从的状。
针对课间自由活动混乱的局面,作者在文章中是这样反思:我们给幼儿自主的空间了吗?我们有提供给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做事的条件吗?幼儿知道在这个环节可以做什么吗?于是,作者在每天的活动区讲评时都将问题抛给孩子:“活动结束后我们有什么事可以做呢?”洗手、小便、喝水等等。“小朋友做事有快有慢,需要我们等待,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根据孩子的回答,按照孩子的想法,作者在教室中丰富了一些简易活动材料。
针对每次活动在不同的场所,需要幼儿在短时间内一次次搬椅子到不同地方的问题。如何让幼儿预知呢?作者还是把问题抛给孩子:“我们每天上课的地方都不一样,怎么才能让小朋友都提前知道把椅子搬到哪里呢?”通过幼儿的讨论,最后决定用图片的预知方式来告诉幼儿,下一环节要准备什么。于是作者在班内开设了一个“温馨提示角”,每天早饭后都将当天上午的活动要求、场地安排用图片的形式告诉幼儿。
通过作者这两方面的阐述,我们可以贯通的使用这种方法。在一日活动的其它环节中,如:户外活动前,通过提示牌让幼儿了解去哪儿,站几路队,要带什么?音乐舞蹈要到哪里上?要带上道具吗?数学活动要到珠心算室吗?要带上书吗?等等。
读书心得体会——《生命的留言》
“五一”假期,我读了一本好书《生命的留言》,作者是身患癌症晚期的陆幼青。
作者,他是一个非常坚强、幽默、乐观而又很有勇气的人。
读着此书,感觉给自己增添了很好的一笔精神财富,受益匪浅。启示一:虽然疾病的疼痛让陆幼青难于言说,他仍然希望他的家人的生活不要有一丝阴影;他还呼吁:快乐起来吧,朋友们,不要为年龄、健康、容貌、金钱、职务、公平之类的事情而不快乐。
启示二:当诱惑来自内心,千万小心。人生的功课实际就是一门,就是对各种诱惑的取舍啊!所谓成功者,是指他们拒绝了很多真的诱惑;所谓失败者,只缘他们相信了很多假的诱惑。
启示三:春天是年年会来,可赏春人的心境能岁岁依旧吗?想来答案是简单的,全在于你如何评价自己的和家人的价值了,在于你看重的是自己的感受还是别人的印象了。
启示四:他说,应该提倡博傻主义,因为傻不是笨,更不是蠢,也不是低能。
《五体不满足》之有感
听教授说完,我对乙武洋匡顿时充满了好奇,特想知道这个神奇的人物是怎样完成了日常生活的事情对我们而言是最简单不过的一件事情,可他是怎样完成的呢?当我看到坐在轮椅上露出了阳光般灿烂的笑容,那笑容看起来是那么的自信、坦然。
当这本书一篇篇地看下去的时候,才发现到人的潜能原来可能这样大。乙武他虽然无手无脚,但不妨碍他在读小学的时候参加学校的体育课、和同学们参加晨跑和游泳比赛;在读中学的时候参加学校的篮球俱乐部,并成为比赛取胜关键的“秘密武器”;在读高中的时候参加橄榄球俱乐部,成为俱乐部里教练的得力助手和情报收集员;在读大学的时候参加英语演讲比赛获得第一名,并和一帮热心于帮助残疾人的朋友们一起向早稻田大学的执委会提交了《无障碍建设建议书》,学校在接纳的同时也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适合残疾人读书的学校,让更多的残疾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地读书。乙武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他父母和老师的教导。娱乐的时候,他还会认为自己是残疾人吗?
这本书的文笔风格轻松、幽默,总感觉他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促使我想快点知道他的成长经历。在字里行间只感受到作者的感恩情怀和心灵永不满足、顽强不屈、矢志奋斗的积极心态,却感受不到作者因自己是无手无脚的残疾人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自悲、封闭自己的情绪。乙武虽是位残疾人,但他的心灵比正常的人还要健康、自信。人生因为残缺而完美,因为完美而残缺,人生也因为有遗憾才懂得去珍惜。所有的挫折、失败都是人生历程路上的考验,能调整自己用积极的心态走出这片晦暗的天空,本身就是对自己心智上的历练和升华。能用感恩的心态来庆幸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不是懊悔自己所失去的,这也算是一种豁达吧。人生千变万化没法控制,能尽量做的是让人生这个过程变得充实、精彩、有意义,不管成功失败与否,毕竟曾经努力过。
很喜欢乙武在后记里面写的一段话:我一生下来就是一个残疾人,我五体(头、四肢)不满足,不仅不满足,而且五体中缺少四体,但父母没有放弃养育我的责任,朋友们聚拢在我的身边,我一天天长大,与轮椅一道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一点儿也没有感到不满足,我要大声宣告:“我是残废人,但是我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
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积极进取!分享阅读《上床睡觉》心得
睡觉——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人们对睡觉再熟悉不过了。睡觉简单而平凡,可能在人的心目中没有什么特别可谈之处了。可是小班的分享阅读中就有一篇《上床睡觉》的故事。
这么简单的故事怎样教幼儿呢?其实这个故事表面上是很简单,但它有很多空间给我们挖掘的地方,如何更好地发挥读本的教育功能。除了教幼儿朗读故事之处,还能从读本当中获取什么知识呢?读了这本书,孩子能够学会什么呢? 其实在《上床睡觉》这个故事中,巧妙的融入了数的概念、量的体验有关数学领域的知识经验。如小蛇和河马、大象的对比,动物与枕头的一一对应关系等。
从动物们上床睡觉到动物们都住院了,在读本的图画信息非常丰富,有很强的叙事性从画面来预测和推断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所有的动物都上床睡觉了,哪床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里可以让幼儿不断的预测和推断。在这样的情节中不断发展幼儿的推理能力,同时培养幼儿更有效地观察的方法。比如小蛇的尾巴卷树上紧紧的,动物们的表情等等。
《活了100万次的猫》读书心得
还是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很难得的一次机会,我们学校请来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彭懿为我们讲解图画书。记忆深刻的是,他在这场讲座里多次提到了一本书《活了100万次的猫》。当时一直很想看,可翻遍了整个图书馆都没有找到这本书。
这只让人望而生畏的猫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有一只猫,它的过去,也就是它的前半生,是一个不死身,死了一百万次又活了一百万次,尽管生命在一次次轮回——先是国王的一只猫,然后又分别是水手、魔术师、小偷、孤老太婆和小女孩的一只猫,但它却活得浑浑噩噩,活到最后,连它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了。直到有一天,它变成了一只只属于自己的野猫,爱上了一只美丽的白猫,它才头一次知道为什么而活。
这是一本有关生命意义的伟大寓言。蕴涵了自我与爱情,生与死的伟大哲理。什么才是真爱?没有自我会有真爱吗?如果我们活得连自己是谁都不 知道,整天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怕别人说这样说那样。那么我们有说爱的资格吗?那样的爱也同样是虚伪的吧。有多少人一生找不到“我”而找不到爱,找不到灵魂的归宿?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在我看来,教育不是让孩子变成“他”,变成另一个“你”。
阅读心得
我个人认为《小熊的栅栏》这一本读本很值得阅读,它是接近生活的一个读本。读了这个读本就会感觉到是农村的生活一样,它体现的是农村现实生活的常遇到的事情。小熊种萝卜,为防止小兔头吃萝卜而做栅栏,做好栅栏后萝卜还是不见了;小熊想办法,做栅栏要量尺寸,量高度,量宽度,量高度不让小兔跳过去,量宽度不让小兔挤进去;量好尺寸做好记号,做好栅栏萝卜还是不见,引发小熊想办法的一个过程,最后小熊大胆的想象出小兔会打洞,结束了读本内容。
幼儿对这个读本很有兴趣,很值得幼儿学习的有:
1、让孩子初步学会使用测量的方法,大班的孩子应该学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通过读本可以延伸到日常生活,要想知道物体有多高,有多宽可以一用尺子来量,比如木工做家具、裁缝做衣服、做楼房等等。
2、同时也能让幼儿知道尺子的作用,知道尺子的用处大。
读《虫虫虫虫爬》的心得
一看到封面上的四个“虫”字连在一起,就觉得这本书充满了童趣、可爱。
再次游戏的趣味性也很强。
读《世上最划算的教育》后感——童年需要培养的38种好习惯
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就要从培养好子女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开始,有人说,培养好习惯就像往银行里存钱,随时都可以取出来用。有了一个好习惯,就好像在银行里存了一笔钱,有了两个好习惯,就存了两笔钱??好的习惯很多,就等于在银行里存了很多钱,一辈子都可以取之不尽。《世上最划算的教育》一书,从“童年需要培养的38种好习惯”种,每一种好习惯都从故事引入,再让我们思考学到了什么让人可以从中学到知识,再运用到实践中。例如:书中在培养孩子“遵守诺言的习惯”里,引用了《宋庆玲的故事》,故事里的小庆玲为了她之前答应叫教小珍叠花的事,而放弃了全家到一个很有趣的伯伯家做客,而不知怎么,她等了一个下午,小珍也没有来,爸爸遗憾地说“早知道就一起出去,庆龄一个人在家多寂寞啊”。懂事的小庆龄却说,我们约好的,我本来就应该遵守自己的诺言,要不然我就是跟你们出去玩了,也不会高兴啊!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学到了什么呢?小庆龄是自己决定留下来的,这一点很重要。她一定也是想去那个伯伯家做客的,但是最终放弃了,是因为在她心目中留下了等小珍更重要。
话,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很划算呀!
《我的影子》读后感
在《我的影子》这个读本中,通过文本对影子的描述和画面对人物行为的描述,生动地讲述了影子和本体的关系,从静态到动态,启发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让孩子观察画面,找出人物动作和影子的关系。
我在读完《我的影子》这个读本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要上好这一节课必须先让孩子有“影子”这一方面的经验。我应该怎样让孩子获取这一方面的知识,让孩子对“影子”的现象产生兴趣呢?这些都是要课前为孩子所铺垫好的。所以我必须通过一些“影子”的游戏,如:在阳光下玩“踩影子”的游戏、把物体放在阳光下看看物体的形状与物体影子的区别等等来帮孩子铺垫好这些知识。但在课前如果天气不允许,没有太阳,怎么才能让孩子获取“影子”的知识呢?我想那我们就可以用手电筒来代替吧。通过让孩子玩手电筒,让孩子在手电筒下玩“手影 ”的游戏。
《我的影子》是个很好读本,而且很有趣。文本的内容以“影子”为线索,一路牵引孩子的学习兴趣。
教师读书笔记——优秀是教出来的
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结果出乎意料的是我没有那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相反觉得作者罗恩克拉克先生所描述的教育场景,所提的要求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乘坐公车不吵闹、见到老师问声好,完成作业不拖延等这些不都是我们老师平时经常强调的吗?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但是再次拜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这种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对于一个老师来讲,《优秀是教出来的》确实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让我对教育又有了一层新的认知。作者抓住教育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既对孩子严格施教,又用爱心和热忱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和尊敬。
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生动形象,作为读者丝毫没有感觉枯燥乏味,相反感觉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们身边,亲切自然。
在日常的工作中,罗恩克拉克的几点做法给了我不少启示。
克拉克就把这个不好的消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想得到这位家长的支持。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长听完了竟然说:“我孩子在家里也一向如此,你就将就一下吧”。这个回答真是让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许是克拉克他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这种和家长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个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他改变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给这个家长拨通了电话,与第一个学生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没有直接向这位家长“告状”,而是向这位家长违心地说他的孩子这段时间表现如何如何好,这位家长听了以后自然非常高兴,表示要老师对他的孩子一定继续严格要求,家长会极力配合。过了两天,克拉克再次拨通这位家长的电话,这一次向这位家长陈述了孩子这两天的不好的表现,家长当然非常气愤,当即表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看完罗恩克拉克的处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别具匠心。事在人为,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法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今后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有所创新,在对待后进生问题上一定要赏识和批评相结合,多渠道地转变后进生。优秀是教出来的,一般的人对于这个教育都有一种狭隘的理解:那就是学校教育。其实不是这样的。
浅析《写给年轻妈妈》
在我要向大家介绍这本书之前,我想先介绍本书的作者——卢勤。
成长经历中反复比较,得出若干切合实际的规律性认识,并提出了“太好了”“我能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三句话,这是有利于孩子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教育方法,这些是都是极其可贵的。她又能理解年轻妈妈的心情,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她们点明孩子成长中的“秘密”。
人的素质实际上将决定我们民族的命运,每一个社会成员几乎都是在家庭中诞生的,从家庭中获得生命,在家庭的环境中得到最初的也是他的生命打上烙印的教养。
家庭教育,这是整个民族的事业,是千家万户的事业,同时又是一家一户的事业。每一个做父亲、母亲的,都只能分散地,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意愿,采取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去教育和影响他们的子女。他们不可能“学养子而后嫁”。面对一个新的生命,缺乏经验的年经父母难免要手忙脚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条件的变化,经济体制的转变,对外交往的扩大,又把一大堆新问题放在每个家庭面前。家长的心态,子女所受到的社会影响,都不是人们始料所及的。随着人们对子女期望值的上升,投入的增加,事与愿违的情况好像也更多了。这是家长的苦恼。
贯穿在这本书中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孩子是人,是独立的人,他要自己长大,也只能自己长大,并且将投入社会中创造自己的事业。大人们应当爱孩子,鼓励他们,实际上也代替不了。
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不等于溺爱,而是对孩子的信任,应细心地发现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加以扶持,表扬,并且克服那些消极的因素。
人们往往把教育狭义地理解为教育。其实,教育并不止是讲道理,设规范,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耳提面命。家庭教育尤其是渗透在家庭全部生活之中的。
由此可见《写给年轻妈妈》一书更能引起妈妈们会心的微笑,更是我们必备的好书之
一。
读《习惯决定孩子命运》一书有感
我园的书香校园----读书漂流活动,让我有幸读到了一本好书,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感想:
古今中外,人人渴望成功,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更是一代又一代父母的梦想。可是,当许多人实现了追求的目标时,却痛苦地发现,这成功早已吞噬了自己的幸福。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就是:成功固然离不开适当的外在形式,但更取决于内心的实质感受。也可以说,成功的真正内涵是幸福。幸福即成功,而和谐即幸福。
正如书中所说的,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而健康的人格必须从培养良好习惯开始。人的一生都是养成良好习惯、改正不良习惯的过程,但是,3~12岁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和最佳期。
我希望更多的父母、教师都能看看这本书,从中学习一些教育理念和方法,正所谓教
育者先受教育,让我们行动起来,提高自己,为孩子的幸福未来努力吧!
篇三:幼儿园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我认真读过《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后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幼儿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其实,读过此书之后感受颇深。很多时候成人自以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则教导孩子,而我们并没有发现是我们有意识的闯入了他们的世界,破坏了儿童世界的法则,还沾沾自喜的认为我们是为他们好。
孩子的敏感期即为关键期,而幼儿关键期的发展是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各年龄层发展关键期的方面的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正确的引导幼儿,最大限度促进幼儿更快更好的成长。0--2岁:新生儿从刚刚出生就开始敏感的对待这个世界,无论从视觉、听觉、口腔、手、还是行走和语言方面,都是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关键期。当新生儿睁开眼睛的那一霎那他们就从视觉开始观察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这时的我们要为幼儿提供科学的视觉环境,这不仅单纯的是为幼儿锻炼眼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视觉敏感期的阶段的幼儿的视觉与大脑发育与治理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视觉是人脑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显著影响脑部发育。这一时期的幼儿开始用口认识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现象不断出现。当我们发现吃手指的现象在幼儿生活中发生的时候,要正视这个问题,而不是绝对性的禁止。幼儿在不会用语言表达的阶段,他们用口去探索这个未知世界,从口到手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当我们在安全的条件下,采取满足孩子口腔的味觉和触觉,给孩子提供较硬的食物的科学方法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会出现敏感期,到那时,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会悄悄的退居二线了。
2--4岁:这阶段的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由独立个体成长到集体生活。很多时候,我所在的小班经常会出现“抢玩具”、“在椅子上爬来爬去”、“从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这些现象,最初的我是采取制止的方法告诉孩子们这些行为时不正确的,而不没有深刻的反思到这些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自我意识的产生、空间感、和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发展。
在正确引导幼儿的同时,要给他们足够的权利自己决定。而幼儿对细小事物的观察,皮亚杰认为:儿童首先是通过简单图式发展认知和认识外在世界的。因此,儿童起初对世界的认识一定是从微观开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们眼里也是微观的。“亮晶晶”这一现象几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天都在上演。从开始的制止到现在的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我深刻体会到观察细小事物对孩子的重要性。为孩子“创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带领幼儿进行一节对“亮晶晶”的观察教育活动课远比经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学、实际且更能解决问题。针对每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哪些关键期在这阶段发展对幼儿进行了解,是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如此,很多时候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还会出现“排斥一些幼儿”的奇怪现象,原来这正是孩子处在人际关系的敏感期。这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幼儿的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很好的幼儿和人际关系很差的幼儿的区别不是在他们喜不喜欢交往,而是在于他们的个人心理品质和社交能力。行为表现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表现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就会受欢迎,而那些抢夺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儿童。这时候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便显得至关重要。但很多时候,这两种幼儿都会受到老师的关注,而经常会不记得 “受忽略儿童”,不受欢迎,也不受排斥。这时,我会经常发动全班幼儿进行“记名字”的游戏。那些孩子们都不记得名字的幼儿在某一阶段我会采取着重让他们进行表演、回答问题等方式使其受到关注。
年纪再大一些的儿童,比如4--5岁的中班幼儿会出现一些关于婚姻和性别方面的问题等,5--6岁的大班孩子会在秩序方面、文字符号和数的排列组合等抽象方面产生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最为儿童导师的我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正确指导幼儿走出困惑,不进如此还要重视家园教育,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是孩子成长的沃土。
很多时候,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是当他们一旦意识到就会自己反省,他们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耐心的等待幼儿改正错误,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中的必经过程。
篇四:教师读书笔记范文 教师读书笔记范文
寒假中,我读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这本书,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教师专业化的论著,它对当前我国教师的改革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者不仅仅从教师专业化事实的角度来理解教师群体的专业化问题,而且还高屋建瓴,视角广阔,从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高度来看待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提高三者间的辩证关系。
首先《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教师专业化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其次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帆风顺的吗?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上形成了一场教师专业化的运动。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那么怎样有效实施教师专业化?
成师带徒、听课指导,示范课与研究课的教研制度。有组织地开展教科研活动。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自己。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要做到将教学生涯视为生命历程的重要部分,增强使命感,不断超越自我,活出生命的意义。
极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自我反思、博采众长,形成风格,争做专家。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篇五: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张丹丹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涉及班级管理、幼儿活动、课堂教学、成绩评定、师生交往等等方面,内容丰富,举例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我不由地思考,教师和孩子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孩子的成长,现在我终于知道了作为幼儿教师,在我的孩子面前,我们要保持着一份童心,去用自己的童心唤醒孩子的童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里面去,让孩子们感受你的爱,并和你做朋友。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们的内心,忽略了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我想我们要成为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就必须做到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向孩子学习”,真诚地尊重孩子,勇于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如果我们承认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应该充满人情味。
强调了对孩子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孩子真诚的爱。
从事幼教工作四年来的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孩子还是批评孩子,促进孩子进步还是抑制孩子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想想自己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孩子,我却不知道。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篇六:幼教读书笔记一篇 范文一: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前几天,我在《幼儿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我深受感动。“爱孩子,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能否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并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有些幼儿聪明、漂亮、干净,很讨老师的喜欢;有些幼儿调皮、穿戴不整洁,不讨老师喜欢。记得有一年我在分院带学前班的时候,班上有个孩子,叫李小明,他患有“先天性甲亢”,智力发育较慢,语言表达能力差,每天穿着脏兮兮的衣服,挂着两条鼻涕来上幼儿园。看着这样一个孩子,实在难以让人喜欢。我刚接触他的时候他连“老师”两个字都叫含糊不清。后来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爸爸在他半岁时就弃他母子而去,妈妈又没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打短工维持生活,家境贫穷。李小明由于长期缺乏父爱,他的母亲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和他交流,导致了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愿与人沟通,再加上小朋友不喜欢和他玩。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更应关心、呵护他。为了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我经常有事没事的找他说话,一开始往往都是我一个人在说,他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呆呆地看着我,看到这种情况我真有点气馁,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和他谈心,找他说话,渐渐的他能和我进行简单的交流了,上课也能专心听讲了,教的生字也能读出来了。那时我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虽然工作很平凡,甚至是琐碎的,但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可谓心香一瓣、冰心一片,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终于换来了回报。从教三年来,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幼儿教师。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幼儿教师不仅要具有知识与能力的素质,更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
记得刚踏入幼儿园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群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一张张好奇的小脸,我有点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这么多好的领导、好的搭班老师。
第四篇: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3)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并不容易,而作为一名深受幼儿和家长亲睐的教师更不容易,其肩负着是无数人的希望和重托。对新时代的教师也无疑是一次对知识、教养能力、综合素养的考验,其中教师对教学活动设计就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在实践与反思中,我觉得幼儿园的活动设计,必须以促进幼儿发展为出发点。教育活动设计应适应幼儿水平,对所提出的教育目标,既不可任意拔高,也不能盲目滞后。内容应以幼儿身心发展的成熟程序为基础,注重幼儿的学习准备。幼儿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活动设计应促进幼儿内部矛盾的产生并解决,促进幼儿尽早尽快地获得发展。教师不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幼儿今天知道了什么,明天将学会什么,而应该着重考虑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如何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学习,以及该活动会对幼儿的发展起什么作用等方面。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生活化,就是要使幼儿园的教育具有生活的色彩和意义。要求选择符合学前儿童学习的生活经验,把富有教育价值的内容纳入教学之中,增加教育的人文精神。众所周知,对幼儿来说,生长是重要的,他的发展是随着生命运动而进行的。儿童在自己的亲身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学习,由此获得各种生活知识,习得人际交往的经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儿园的活动设计,应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遵循生活化http://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第五篇: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3)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并不容易,而作为一名深受幼儿和家长亲睐的教师更不容易,其肩负着是无数人的希望和重托。对新时代的教师也无疑是一次对知识、教养能力、综合素养的考验,其中教师对教学活动设计就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在实践与反思中,我觉得幼儿园的活动设计,必须以促进幼儿发展为出发点。教育活动设计应适应幼儿水平,对所提出的教育目标,既不可任意拔高,也不能盲目滞后。内容应以幼儿身心发展的成熟程序为基础,注重幼儿的学习准备。幼儿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活动设计应促进幼儿内部矛盾的产生并解决,促进幼儿尽早尽快地获得发展。教师不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幼儿今天知道了什么,明天将学会什么,而应该着重考虑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如何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学习,以及该活动会对幼儿的发展起什么作用等方面。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生活化,就是要使幼儿园的教育具有生活的色彩和意义。要求选择符合学前儿童学习的生活经验,把富有教育价值的内容纳入教学之中,增加教育的人文精神。众所周知,对幼儿来说,生长是重要的,他的发展是随着生命运动而进行的。儿童在自己的亲身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学习,由此获得各种生活知识,习得人际交往的经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儿园的活动设计,应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遵循生活化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