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之仪一生爱上两个奇女子
李之仪一生爱上两个奇女子
文 陈雄 核心提示
北宋词人李之仪以一首《卜算子·相思》名扬词坛,其词云: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首词算得上大白话,但又异常隽永,说出了无数痴男怨女想说而说不出的话,可谓“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侠女盗书救夫君
李之仪,字端叔,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沧州无棣人。他二十二岁就考中了进士,起初当过一些小县的县令,四十八岁后才当上通判,相当于今天地级市的副市长,他官做得不大,与其耿介性格有关。
李之仪拜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为师,深得范纯仁器重。
公元1101年,范纯仁病重,把李之仪叫到病床跟前,口授政治遗言,后来,他整理成遗表呈现给皇帝,并为范纯仁写了传记。
此时,以打着新法幌子起家的蔡京,做了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大权在握,大肆打击旧党。而范纯仁生前一直反对新法,与蔡京不和,蔡京早就想对他下手了。
范纯仁一死,李之仪成了接班人,站到了风口浪尖,蔡京当然不会放过,他找出遗表中的反对新法之语,发起了一场文字狱,诬陷李之仪杜撰遗表,辱骂新党,将李之仪逮捕入狱。
李之仪的夫人胡淑修听说丈夫身陷囹圄,心急如焚赶到汴京,她动用所有的关系,上下打点。然而,蔡京意欲置李之仪于死地,她的努力都白费了。
她终于打探到有位官员家中收藏了范纯仁的手稿,而手稿中的内容,正好可以驳斥蔡京的诬告。
只要拿到手稿,李之仪就有救了。她急往官员家中恳求手稿,哪知官员害怕蔡京权势,死活不肯出示手稿。胡淑修救夫心切,想出一奇招,她以重金收买了官员家的仆人,弄清了手稿所藏之处,然后如女侠一样,穿堂入户,将手稿盗出,挺身上朝为李之仪申诉,此举震动朝野,士大夫啧啧称奇,太后也特地将她接到宫中,给予抚慰。
这样,蔡京才免了李之仪的死罪,将他除名,并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编管”是当时最重的贬黜等级,受此处分的官员等于判了刑,失去了人身自由。
有胆有识奇女子
丈夫死里逃生,胡淑修喜极而泣,对丈夫处逆境的泰然与勇义佩服不已,无限深情地说:“君深陷囚牢,受了多少罪啊,可是君现在脸色红润,好像比平时还长胖了一点,看来你没把这当回事啊。”
胡淑修,还真是一位有胆有识的奇女子。
她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胡宿、父亲胡宗质都是翰林学士,外祖父施元长做过知州。
胡淑修是一个全才,她通五经,谙《史记》,研佛书,作诗词,尤精于算术„„说她是数学家,并不为过,因为当时的人就是那样认为的,连沈括这样的大科学家,也曾经向她请教数学难题,并且多次发出这样的叹息:胡氏如果是个男的,肯定是我的好朋友。
胡淑修非常敬仰大文学家苏轼。
有一次,苏轼登门拜访李之仪,胡淑修从屏风间偷偷观察苏轼,她折服于苏轼的谈吐,过后,对李之仪说:“我原以为苏子瞻是个空谈之士,现在才知道他是个做事认真的人,真是一代豪杰!” 随着李之仪和苏轼越走越近,胡淑修对苏轼也越来越了解,她多次对李之仪说:“苏子瞻名倾一时,读他的书,让人有杀身成仁之志,你应该多同他交往。”
公元1094年,宋哲宗亲政,重新任用新党,将苏轼作为旧党要员处置,先是贬他到定州,然后贬他到英州,还未到任,又贬他到岭南惠州。一月之内,他接到了三次贬谪之令。
对于这位倒霉人士,别人都是避之唯恐不及,但是苏轼临行前,胡淑修却亲手为他缝制锦衣,感慨道:“我一个女人,能有幸结交这样的人,还有什么遗憾!”
这时候,在常州有多人因受苏轼牵连被披枷挂牌示众,胡淑修竟然主动站出来,志愿加入到挂牌示众者之列,她对围观的路人激昂地说:“我重苏子瞻其人,慕其义,心领其神已久,自愿同罪,使天下人知道,这世上尊敬苏公的并非只有男子!”
此语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真有巾帼英雄的范儿。
公元1103年,胡淑修跟着被贬的李之仪一起来到太平州。
太平州并不太平,李之仪携妻儿来到这里后祸不单行,先是女儿及儿子相继去世,接着,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胡淑修也撒手人寰。
爱情甘露滋润枯树
李之仪痛失爱侣,不久他又患了疾病,万念俱灰,颓丧到了极点,“去死地间不容发”,直觉得自己离死期不远了。
事业受到沉重打击,家人连遭不幸,李之仪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若不是另外一位年轻貌美的奇女子出现,他怕真要早早抱恨离开人世。
爱情,就是人间的甘露,可以让一棵行将枯萎的老树,生出鲜嫩的新芽和鲜艳的花朵。
这位奇女子就是当地绝色歌伎杨姝。
杨姝是个很有正义感的歌伎。早年,黄庭坚被贬到当涂做太守,杨姝只有十三岁,就为黄庭坚的遭遇抱不平,她弹了一首古曲《履霜操》,《履霜操》的本意是伯奇被后母所谗而被逐,最后投河而死。
杨姝与李之仪偶遇,又弹起这首《履霜操》,正触动李之仪心中的痛处,杨姝同情他的遭遇,弹此曲的意味非常明显:伯奇无罪被逐,与他被小人陷害多么相似啊。
李之仪对杨姝一见倾心,把她当知音,接连写下几首听她弹琴的诗词。
“相见两无言,愁恨又还千叠”,“七弦虽妙不须弹,惟愿醉香颊”,“一曲《履霜》谁与奏?邂逅麻姑妙手”,“不待轻移玉指,自然痛处都消”。
在李之仪眼中,杨姝那双纤纤玉手,似有医治百病的神奇功效,李之仪在她的柔情抚慰之下渐渐走出了丧妻丧子的阴影。
只愿君心似我心
与杨姝在一起的日子,是李之仪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当涂县城南三里,有座秀丽的山峰叫做凌云山,山脚下迤逦着一道姑溪河,河水清碧如玉,河边有一块巨石,可作钓鱼台,他们常常携手来到这里,坐在巨石上悠闲垂钓。
“一编一壶,放怀诗酒,觞咏终日”,山水与爱情都是疗伤的灵药,心情大为好转的李之仪,自称“姑溪居士”和“姑溪老农”,白发红颜徜徉于秀水明山之间,诗酒当歌逍遥似仙。
这年秋天,李之仪携杨姝来到长江边,面对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面对滚滚东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心中涌起万般柔情,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卜算子·相思》: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动人的爱情宣言,深深打动了杨姝,她洗尽铅华,嫁给了李之仪。不久后,就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尧光。老来得子,李之仪欣喜若狂,视若至珍。后来杨姝又为他生下一个女儿,取名思云,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开罪文友又遭殃
几年之后,李之仪遇赦复官,宋代有恩荫制度,儿子尧光即将得到荫封,家中更是增添了无限的欢乐。然而,没有想到的是,时隔不久,他得罪了一位文友,竟然惹出一桩惊天大祸。
这位文友叫郭祥正,名功甫,是当涂的名流,诗写得不错。刚开始,郭功甫与李之仪作诗酬唱应答,甚是融洽。但是后来,两人之间就生出了隔阂。
当地有位姓罗的员外去世,其家人让李之仪撰写墓志铭,李之仪写道:姑孰之溪,其流有二,一清一浊,清者罗公,浊者功甫。
这样指名道姓说郭功甫是“浊流”,也许是开玩笑,但这彻底惹怒了郭功甫。
郭功甫决定报复李之仪,他素知蔡京与李之仪的过节,于是指使旁人上京城告状,说李之仪冒充得子,获得荫封。
李之仪年纪这么大,杨姝身份又特殊,宋代规定,士大夫是不能与歌伎结婚的。
李之仪与杨姝结婚,不受“法律”保护,那么这个孩子是谁的,就说不清了。
郭功甫指使人告状,一告就准,结果是,尧光的荫赏被取消,杨姝被施以杖刑。
郭功甫幸灾乐祸地写了一首诗,嘲笑这一对可怜的夫妻:
七十余岁老朝郎,曾向元祐说文章。如今白首归田后,却与杨姝洗杖疮。
无行的文人损起人来特毒辣,郭功甫落井下石,太不厚道,所幸的是恶有恶报,也就是在这一年,郭功甫得病死了,两人的恩怨就此了结。
李之仪对杨姝一往情深,从不因受杨姝牵连而后悔,他填了一首《浣溪沙》,特地注明为杨姝所作,里面有这样的句子:道骨仙风云外侣,烟环雾鬓月边人,何妨沉醉到黄昏。
他对杨姝的那番缱绻温柔,一直持续到生命的尽头。
李之仪病逝之后,杨姝还很年轻,她遵其遗愿,将其安葬在当涂藏云山脚,与前妻胡淑修葬在一起、岁月悠悠,白云千载,多少山盟海誓都逃不过沧海桑田。然而,李之仪与杨姝的这段忘年恋,超越了世俗的鸿沟与羁留,与《卜算子·相思》这首词一直流传至今为人所称颂。光阴江水日日流,一曲绝唱传千秋,他们共同创造的爱情奇迹,像一个美丽的童话,让人怀想不已。
第二篇:好听的古代名字之金庸笔下47位奇女子(诗句描述)
好听的古代名字之
金庸笔下47位奇女子(诗句描述)
不是人间凡种花,相思偶染漫天涯。
缁衣消尽千山月,却向江心忆晚霞。--阿九
英气少年刁蛮女, 三生已定山中人。
看尽红尘江湖事, 相伴远行破浪帆。--温青青
绿光白影山中现, 疑是仙子下凡间。
由情生恨剑气厉, 败于洛神红颜前。--温仪
女冠子
筵摆绿柳,灵芙醉客妙机关。小酒家,胭脂唇香残,酒暖玉颊暄。
抛却凡俗事,来隐桃花源。闲来画眉乐,笑嫣然。又有诗曰:
大漠军中公主刁,护家守国为元骄。
怎怨心属武当郎,踏去尘凡共碧霄。--赵敏
芙面淡饰惊乾坤,作祸只为报师恩。
总忆汉水江边事,终是菩萨心肠人。--周芷若 思远人
衰兰枯草秋露微,千里念侠客。东西永隔,水深波阔,何处寄书得? 将心萦系一条丝,便巧织云罗。渐思到别来,簪花无色,素锦重难托。又有诗曰:
来如流水逝如风,何处来兮何所终。
沧海茫茫挂帆去,天涯从此各西东。--小昭
背井离乡一如孤, 历经生死又何如? 万事成空迷茫日, 手上齿痕在也无?--殷离
也是忠良遗留后,也是娇艳惹人怜。
怎奈毒蝎心肠冷, 让人无奈叹连连。--朱九真
仗义行走江湖女, 姻缘牵在狮子吼。
十年恩爱孤岛处, 到死方知落人间。--殷素素
生不逢时运多磨, 为寻真爱历坎坷。
此情不入世人目, 今生不悔真选择。--杨不悔
剑网尘丝错鸳鸯,梨花暴雨爱萧郎。昆仑山崩汉水绝,不悔寒梅逾出墙。--纪晓芙
碧水冰中初结缘, 惊艳中原谁人采。
待得满头银霜染, 此情真身撼人间。--黛绮丝(金花婆婆)天仙子。
野径斜入终南山,冷吟秋色古墓寒。
雪为肌肤冰是魂,月华淡,缟袂翩,舞风回雪玉女剑。孤高傲世人如兰,清旷远泊比云烟。
柔情如梦佳期短,十六载,相思染,携手归隐五岳间。又有诗曰:
凝雪曾临姑射山,偶坠红尘作散仙。
最喜石门清夜月,怜他只为一人圆。--小龙女
慧骨灵心济国危,衣衫似雪雪如肌。襄阳城破家亡日,重寄桃花第一枝。--黄蓉
醉花阴
疏星淡月上帘栊,倚窗听寒蛩。霜华压枝重,鸳鸯瓦冷,衾寒谁与共? 寥落红烛和我影,思君润双瞳。
夜长衾枕寒,细雨梧桐,空阶滴到明。--穆念慈 长相思
半竿月,一川雪,风陵渡口访侠客,江山伴君阔。云寂寞,水寂寞,行尽斜阳独吟歌,为谁泪盈睫? 又有诗曰:
少室山头琴未冷,风陵渡口似闻声。人间自有情难老,不信娇女白发生。--郭襄
寄生草
桃花斜倚华苑,润玉笼绡香暖,春入眉心愁一点,芳情共争国事乱,襄城凭栏对狼烟。
伤流景应悔恁娇蛮,才空惹梦里相思残。--郭芙
曾折东海碧桃花,箫剑青衣走天涯。江天一望年华冷,碌碌红尘何处家。--程英
幼时孤苦已无依, 双宿双飞又分离。奴心有郎郎无奴, 大仇已报独归去。--陆无双
莫道愁绪苦相欺, 爱恋早已变恨意。毒蝎也是血相融, 火海丹心葬一生。--李莫愁
万骑却回千骑分,将军无计御香尘。世间一死宁无惧?君为家山我为君。--香香公主
百战军中最从容,掩映黄衫骑万重。
苍天总为红颜妒,不教翠羽遇萧峰。--霍青桐
孽海风华幻里空,云山青鸟忆芳踪。白马几度惊侠少,金凤归来卧晚钟。
豆蔻春风最堪怜,凭君一语到关山。漠北天南游之遍,浮生萍水且随缘。
早岁尽知江湖奸,为图救父遮红颜。便是贼死出头日,却知也难与郎安。
漫唱采茶觉已迟,犹怜深信未相欺。世间多少痴情女,伤尽男儿不自知。
身世何所泪凄凄, 骨肉生来便分离。倾城容貌凡人喜, 匆匆伴君相依依。念奴娇
冷风白衣,新鬼泣,厉厉子规血啼。骆冰 李沅芷 任盈盈 岳灵珊 阿珂
--
--
--
----惊魂甫定,原道是,姣姣美妇妍女。双鬟窈窕,黛眉如月,笑靥亲问语。浪子浮滑,玉人可堪叹息!
殷殷随君万里,细侍朝与夕,相候少林,碎拼羊皮,迢迢罗刹滞旅。四方辽阔,看南北东西,回忆踪迹。--双儿
身非凡花共沾巾, 王府走出舞轻盈。娇羞一诺待朝暮, 荣华为空君为家。
王屋山上一朵茶, 柔静似水伴天涯。海上行帆方思量, 定情初时怀中藏。
一次相欺情不离, 二次相欺意仍在。恨伊无由爱伊痛, 到底相伴不弃离。
刁蛮也罢俏也罢, 娇娇妩媚非金玉。不闻悲欢无作泪, 随君抛却满荣华。
仙福永享寿齐天, 逐鹿问鼎多少年。孤悬海外神仙地, 英雄难过美人关。
单于猎火照天烧,间关万里汉家遥。沐剑屏 曾柔 方怡 建宁公主 苏荃
------
----木兰梦断少年月,秋日平原好射雕。--华筝
洞仙歌
清英雅秀,自冰肌玉骨。夜入萝径染清露。
绣帘卷,一点冷月窥人,花影动,残妆乱笺泪烛。尽日览群书,此情谁诉?
时见燕子飞无处,断肠在西夏路,崖危井枯。
衣渐宽,几分憔悴,又莫是君逐东风来,便抚展眉头这分愁苦。又有诗曰:
玉体玲珑江南仙,梨花带雨独恋癫。终眷南国小帝王,嫣语欢声度余年。消落艳容泣残霜,淹逝江天悲月茫。镜湖水如青孤影,碧海波似玉栏窗。蟾光淡诉身彻冷,月轮浅踏怀寂凉。香魂终散心未死,芳缕必去人定亡。
纱帘轻掩念香璊,绡云悄遮诉情珅。--王语嫣
碧柳拂荫寂无影,粉桃荚木独有痕。松柏无心散痴语,凤凰有意撰瑶闻。
沉梦迷心芳未醒,初魂锁梦智已昏。--木婉清 骑梁邂逅笑靥娇,素足漫履茶花道。忽来相思损愁眉,人生何处逃大造。--钟灵
蝶恋花
无端风雨扫梨花,谢堂燕子,辗转入谁家? 星宿一梦十六载,寂寞浮萍逐水开。雪肤玉骨少年慕,冷眼世间,最苦相思毒。此生为君一凝眉,何妨断肠复成灰?--阿紫
虞美人
小轩窗外风憾竹梦回燕子坞。
十里水榭花深处,月临雅筑,依稀玉人顾。雁关相携烟雨路,笑语解愁苦。
多情徒留塞上恨,长嗟英雄,泪满小镜湖。又有诗曰:
燕子坞前从此醉,杏花林里向来痴。红颜老去英雄在,落日牛羊归去迟。--阿朱
清波深处荷映日,吴侬软语唱小词。苦乐年华君莫问,他自疯癫我自痴。--阿碧
记得当时笑也无?为谁明慧为谁愚。来生宁做西湖水,无雨无云彻底枯。--戚芳
由花识得郎君面, 缘花伴郎赴黄泉。貌残魂断恨依旧, 痴人何故贪无餍!--凌霜华
文华清雅态多娇,婷婷春禾雪中摇。
素馨香里忆往事,冰峰山下日暮薄。--
凤尾瑶琴品不凡,平沙落雁在关山。懵懂一错千古恨,琴丝永断不复弹。--
两情相悦又如何?灵犀未通玉凤折。
多情偏将情勘破,十五月下听梵歌。--
灵枢终未得天枢,素问何曾问髯胡。
烛泪滴残海棠冷,忍听山歌到晓无。--
苗若兰南兰 袁紫衣程灵素
第三篇:论李贺诗歌艺术的奇瑰之美 - 盐城市教育学会首页
论李贺诗歌艺术的奇瑰之美
阜宁第一高级中学赵金平
[摘要] 中唐诗人李贺的诗歌是文学研究界的一个热点。从艺术特色角度研究李贺诗歌的艺术特征,成果较多。本文主要从“奇瑰之美”的角度揭示李贺诗歌的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因而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李贺诗歌的“奇美”特征作较为全面的探索,包括构思想象奇巧奇特、审美意象奇瑰奇异、诗歌意境奇幻奇崛、语言艺术奇丽奇艳四个方面。文章中,将对这些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广泛举例,论证观点。
[关键词] 李贺奇瑰之美构思想象审美意象诗歌意境语言艺术
一般说来,一个有生命力、有独创精神的诗人,正如出色的歌唱家一样,必须具有自己的独特歌喉,不管唱出来的声音是嘹亮或低沉,到底是自己的音调,是别人的喉咙唱不出来的。李贺正是这样具有自己独特声音的人。对李贺的诗歌,杜牧曾指出:“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侈殿,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怨恨悲秋也;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这段评语,虽有形容,却也道着;虽有夸张,却也不谀。李贺的诗歌异军突起,别开生面。他自己走着自己的路,自己唱着自己的调子,在诗歌艺术上追求奇瑰之美:奇思异想,奇形异态,变幻多姿,佳局琳琅,妙语惊人。
翻开李贺的诗集,他那种奇美的艺术特征扑面而来:构思想象,奇巧奇特;审美意象,奇瑰奇异;诗歌意境,奇幻奇崛;语言艺术,奇丽奇艳。
一、构思想象,奇巧奇特
艺术创造离不开想象,浪漫主义诗歌创造更是视想象为基本要素。李贺的诗歌较难读懂,读懂后又深感意味无穷的一个关键处便是构思想象,奇巧奇特。
一方面,表现在奇思异想方面。可以说,李贺诗歌以其奇特丰富的想象,把人们带如幽奇神秘、色彩缤纷的艺术境界。在他的诗歌中,天上地下、仙境人间、日月星辰、山川景物、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无不受他 1
派遣驱使。黑格尔曾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艺术家的想象。”(1)马克思把“想象力”称为“十分强烈的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2)李贺创作诗歌,神思驰骋,无论何种题材,经诗人丰富的想象,总是画面气象万千、新意迭出。
如《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叫素女怨,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露泣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在短短的十四句诗中,李贺驰骋想象,飞动神思,淋漓尽致地赞美了乐工李凭弹奏箜篌的卓越艺术才能和惊人艺术效果:它声如鸾凤,响遏行云,勾引起素女愁思绵绵,触动得湘娥凄然泪下;它,清脆如昆山玉碎那样悦耳,柔和如凤凰歌唱那样动听,低回似芙蓉哭泣,欢快似香兰含笑;它,使京城寒冷气候骤然变得暖和起来,使水里的鱼蛟也为之手舞足蹈;它,使女娲补在天上的炼石也被惊破,出现漏洞,引来了一场秋雨,十月宫吴刚倚着桂树听得入神,忘了睡觉。这真是惊天地、泣鬼神,神奇谲怪,意味无穷,表现了李贺千汇万状、丰富多彩的想象力。
几局诗中,想象最为出色的是“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白居易写乐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样的思维轨迹是一般读者能掌握的,但李贺却说乐声把女娲炼五色石补天之处震破,引出一场秋雨,这样的想象就新奇了。还有“教神妪”,若按照一般思维模式,就会说李凭的技艺高超,是神女所传授的,但李贺却说李凭教善弹箜篌的神女弹奏,这就不一般了。再如用音乐引动鱼鸟,前人也写过,《列子》一书说:“瓠巴鼓琴而鸟舞鱼哭。”这还是一种常规的思维轨迹,然而李贺却是写“老鱼”,写“瘦蛟”,这样的想象真是十分奇特了。
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处处感受到李贺独特惊人的想象力以及它带给读者的神妙感受,当然,李贺诗歌构思想象的奇巧奇特,除了体现在奇思妙想上之外,还体现在诗境的跳跃度方面。
如《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这是一首游仙诗。诗人通过梦游月宫以及从天上俯视人间的情景,抒发了人
世沧桑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在现实社会里寻觅不到出路的苦闷和彷徨。
诗歌前四句写天上——梦游月宫。
一、二句由月光移动联想“云楼半开”,又由月光斜射联想到“壁斜白”,细致得体。
三、四句写明月如轮,轮能转动,因此联想到“玉轮轧露”,把云团都弄湿可。诗人在桂花飘香的小路上,遇到了身佩鸾佩的仙女,浪漫色彩极浓。
后四句写地下,转换角度。
五、六句写沧桑之感,世间千变万化就像骏马迅速飞奔一样,寄予了诗人对世事变幻不定的感慨,七、八句更作进一步联想:从天上看整个中国不过像九点烟尘,而大海也不过像倾倒在杯中的一杯水罢了,想象极为奇特。
全诗忽而天上,忽而人间,忽而仰望,忽而俯视,角度变换,时空跳跃,既符合梦的特征,又展示了李贺不羁的才气。
李贺诗歌的跨越度不仅体现在整首诗中,就是在一句诗歌当中,他也能造成节奏与语意上的陡转。如《恼公》中的饿诗句:“歌声春草露。”乍一看去,歌声和春草露两个似乎不相干的东西怎么能联系在一起呢?确实令人费解。但我们可以细细顺着诗人联想的线索来推寻:把歌声比作珠子声,是第一层(白居易《琵琶行》即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比喻);然后又由珠子联想到露珠,是第二层;最后,才将光洁晶莹、圆润自如的事物特性和歌声联系起来。这样几经曲折,巧运心机,借助想象,不但沟通了不同形象之间的联系,突出了最能代表描写对象本质的特性,而且不落俗套显示了诗人卓越的艺术功力。
二、审美意象,奇瑰奇异
诗歌创作是一种艰苦而兴奋的精神活动过程,所谓“夫神思方运,万途京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文心·神思》)。”诗人在创作时,往往是千意万象随着灵感的出发而奔腾舒卷于胸臆之间;而蕴含丰富的意象,则是诗人真实的感觉及情绪的流露。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正是大胆地把自身独特感受的形象直接表现在诗中,使意象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从而使诗歌意象奇瑰奇异。《新唐书》中如此描述李贺:“每旦日出,骑若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过亦不甚省。”这段话恰可说明诗人是要使自己沉入创作的激情和冲动里,从意象中寻求真切而独特的主观感受并加以表现,从而赋予意象奇瑰奇异之美。
如《残丝曲》: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绿鬓少年金钗客,缥粉壶中沉琥珀。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这首诗歌描写青年男女在暮春中宴游,诗歌仅八句,就接连用了黄莺、黄蜂、浓绿的杨柳、青色的榆钱、粉红的落花、绿鬓的少年、金钗女子,还有青白色的虎、琥珀色的酒,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意象奇瑰的行乐图。
还有一些诗歌,李贺在开篇就展现奇瑰的意象,“先色夺人”。如《还自会稽歌》开篇:“野粉椒壁黄,湿萤满殿梁。”《竹》开篇:“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开篇:“入苑白泱泱,宫人正靥黄。”《送沈亚之歌》开篇:“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咏怀二首》(其一)开篇:“长卿怀茂陵,绿草垂金井。”《大堤曲》开篇:“妾家住横塘,绿纱满桂香。”《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九月》开篇:“离宫散萤天似水,竹黄池冷芙蓉死。”《屏风曲》开篇:“蝴蝶栖石竹银交关,水凝鸭绿琉璃钱。”《三月过行宕》开篇:“渠水红蘩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贵主征行乐》开篇:“奚骑黄铜连锁甲,罗旗香干金画叶。”《秦宫诗》开篇:“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龙夜吟》开篇:“鬈发胡儿眼睛绿,高楼夜静吹横竹。”《昆仑使者》开篇:“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这些诗句令人一展卷顿时视境豁亮,眼境清明,诗歌意象之奇瑰之美,使人宛如置身于珠宫贝阙之中,七宝楼台之内,让人目眩神摇,应接不暇。
当然,除了奇瑰意象之外,李贺诗中奇异意象也是俯拾皆是。在李贺传世的而百四十多首诗歌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以诡谲和罕见的事物为意象的,如“瓦棺篆鼎,荒国侈殿”,如“牛鬼蛇神”、“衰火坟茔”。在他的诗歌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红、黑、紫、绿”等表现浓烈色彩的形容词,见到如“玻璃、铜骨”等冷硬的名词,见到如“死、血、泣、哭、愁”等字眼,以及具有刚决、狞恶等性质的词语。由此构成的李贺诗歌的意象便可见一斑了。如《长平箭头歌》写一久埋于地下沾有人血的古铜箭头是“漆灰骨末丹水砂,凄凄古血生铜花。”箭头黑处如“漆灰”,白处如“骨末”,红处如“丹砂”,而“凄凄骨血”,经蚀竟然生出班驳的“铜花”,这些恐怖奇异意象的组合,使人不寒而栗。
此外,李贺的诗歌在表达常见主题时擅长用独特离奇的意象。例如写酷暑,李贺不提毒热的太阳,不提汗流浃背的人群,也不提枯焦的禾苗,而是别出心裁地选择了洞蛇和江鱼这两个意象:“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罗浮山人与葛篇》)蛇铜因为溽暑熏蒸,毒气不散,以致越来越浓,凝结成水滴似的东西,黏糊糊的,整个洞堂都布满了。那么,洞里的蛇是怎样的窒息难受,就可想而知了。江里的鱼热得无可奈何,直立起来,仿佛想逃离那滚热的江水似的。它不吃东西,嘴里最衔着沙粒,那显然是它烦躁不安乱窜乱咬的结果。洞堂和江水本是最不容易受暑热侵扰的地方,如今炙热如此,其他地方就不言而喻了。毒雾浓凝的蛇洞和衔沙而立的江鱼,恐怕谁都没有见过。但诗人刻画的饿特殊意象,却能清晰得显现在读者眼前,并产生一种异乎寻常的感染力——使人感到窒闷,如同自己在忍受着暑热的煎熬。如此不寻常的意象,恐怕也只有李贺这样的“怪才”才想的到吧。
三、诗歌意境,奇幻奇崛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李贺的诗歌以奇幻奇崛的意境取胜,使人遐思无穷、迷离恍惚,想象空间广漠无垠,意蓄多层。李贺虚荒诞幻的诗歌境界,尤其让人望之“灵魂出窍,物我皆忘,一直奔向茫茫无限。”
例如诗人那首著名的《苏小小墓》,这是一组用外表上不相连属的意象组成的诗篇:幽兰、露珠、烟花、芳草、青松、春风、流水、彩车、翠竹、西陵、风雨。这些意象的组合,形成了一中奇幻的境界。又如《感讽》中的“月午树立影,一山惟白晓,漆炬迎新人,幽旷萤火扰扰。”则塑造了一个更为阴冷奇崛的幽灵世界。再看他的《北风寒》:“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三尺木皮断文理,百石强车上河水,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蒙天,争营海水飞凌喧,山瀑无声玉虹悬。”著名古诗词学者周啸天先生对之发出这样的惊叹:他把读者带进一个奇异的冰雪世界。那里天上墨的,地是亮的,宛如一座神秘的水晶王宫„„。这种诗歌意境,真是奇幻又奇崛。
四、语言艺术,奇丽奇艳
李贺的诗歌在语言上可以追求,不断锤炼,铸造出了独特的诗歌语言。他的语言艺术不同于白居易的通俗,也不似李白的清新飘逸;不同于王维、孟浩然的淡雅清秀,也不似韩愈、孟郊的硬瘦。(3)前人说李贺的诗歌,“从来琢句之妙,无有过于长吉者。”(黎简语,见叶葱奇《李贺诗集》)“李长吉诗如镂玉雕琢,无一字不经百炼,真呕心而出也。”(叶衍兰语,见叶葱奇《李贺诗集》)这些评价
不免有夸张、溢美之处,但却也道出了一个公认的事实,那就是李贺的诗歌不拾人牙慧,不蹈常袭故。概括地说,他的诗歌语言具有奇丽奇艳的特点。
我们可以从李贺一些脍炙人口的名句中看到语言艺术的特点。如“桃花乱落如红雨”、“飞香走红满天春”、“踏天磨刀割紫云”、“甲光向日金鳞开”等等,语言色香特异,新奇浓艳。李贺的艺术语言不是一般地注重语言的色彩性,而且着意去把色彩抹得浓浓的。他的诗歌语言中的色彩不是水气氤氲的水彩画色彩,也不是浓厚的油画色彩,更不是淋漓落墨的国画色彩,打个不完全恰当的比方,他的诗歌语言色彩就像我国鎏金绘彩的磨漆画的色彩,看上去色彩缤纷、艳丽夺目。如《雁门太守行》诗中,黑、金、燕脂、紫、红、白、黄等色彩跳入了人们的眼帘,这些色彩是那么厚重、丰富,可见李贺的语言着色浓艳华丽。
李贺在诗歌语言上,不仅着意涂抹浓艳的色彩,而且还努力追求新鲜奇特的用语,突出其与众不同的特色。如“天河”,一般人称为“银河”、“银汉”,他却创造出“银浦”、“云渚”、“天江”、“别浦”等代词;花,一般以“红”代之,他创造出“冷红”、“愁红”、“堕红”、“老红”;草,一般以“绿”代之,他创造出“寒绿”、“颓绿”、“细绿”、“浓绿”、“静绿”。从声、色、情、态方面,给人以实感。
“有情芍药含春泪”是宋代诗人秦观《春日》中的名句,我们可以拿它和李贺《南山田中行》中的“冷红泣露娇啼色”加以比较,更可以看出李贺诗歌语言的精彩。秦观写的是经雨芍药,李贺写的是带露的秋花,描写的对象相似,都是以人拟花,用的手法相同。《春日》一诗,绮丽清新,自具特色,不失为一篇佳作。不过从语言的表达来看,李贺的诗句更为精彩。“冷红泣露娇啼色”,说“娇啼”则“有情”自现;“泣露”是写花朵上晶莹的露珠,像啼眼里闪动着的泪水,“含泪”就不用明说了。花是红的,妇女面颊涂有脂粉,也是红的饿,因而古人诗歌中往往把泪水说成“红泪”。“娇啼色”的“色”是从上面的“红”字生发出来的。“冷红”的“冷”字,对花来说,是秋天气氛的渲染,对人来说,是悲凉心情的写照。在这七字一句的诗中,可以说字字都经过了斟酌推敲,每个字都发挥了自己的最大作用,体现了李贺诗歌语言新奇浓丽的特色。
而通感手法的运用,更使李贺诗歌的语言达到相当的高度,也在更深层次上凸现了语言之奇的特色。如“冷红泣露娇啼色”(《南山田中行》),“冷红”,以触觉写视觉,“娇啼色”,以听觉写视觉。短短一句七言诗,通感手法连用两次。再如“东关酸风射眸子”(《金铜仙人辞汉歌》),诗人将日常生活中只有味觉才能品
尝得出的“酸”味,用来形容铜人离开汉宫时,迎面吹来的使人眼睛发酸落泪的凄凉之风,更加烘托出金铜仙人被搬迁时对故居的留恋和对武帝的眷恋之情。
当然,通感手法的运用在我过古代诗歌中并非李贺所独有。杜甫、王维等都有佳句。但与李贺相比,都极其有限。我们拿李贺的《听颖师弹琴歌》和韩愈的《听颖师》来做个比较。韩愈虽然运用了“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风扬”的视觉形象来表现琴声的高扬远逸,但只是夹在直接描摹乐声的句子中偶一为之,且所用形象也是人们所习惯的,比喻意味较强。而李贺则并不直接摹写乐声,只是突出强调听乐时和听乐后不时激起的幽忽激楚、飘渺清肃的主观感受。全诗十六句,前八句:“别浦云归桂花渚”,状其幽忽之乐感;“蜀国弦中双凤语”,状其和缓之乐感;“芙蓉叶落秋鸾离”,状其凌切之乐感;“越王夜起游天姥”,状其高卓之乐感;“暗佩清臣敲水玉”,状其清肃之乐感;“渡海娥眉骑白鹿”,状其飘渺之乐感;“谁看挟剑赴长桥”,状其激烈之乐感;“水看浸发题春竹”,状其纵横之乐感。诗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形象和想象余地,使读者得以调动视觉器官,通过各种奇瑰的意象和诗人一起欣赏音乐,体会和建立诗人听乐时的那种独特感受。
李贺这种“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的妙法,更加突出了他深厚独到的艺术功力。
像一颗耀眼的流星,只活了二十七岁的李贺在唐代诗国的星空上一闪而过,时间虽然短暂,然而他却在诗国繁星闪耀的苍穹上,划下了一道令人难以忘怀的强烈光弧。“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以其不同凡响的歌唱,在唐代中期的诗坛上占有他独特的、不可动摇的艺术地位。他的诗歌主要不是在内容的深厚上获得人们的称许,而是在艺术上以其特异的光泽使人们赞誉不已。本文所详述的李贺诗歌的奇瑰之美,正是他对文学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正如宋代大诗论家严羽所说:“玉川之怪,长吉之瑰谲,天地间自久此体不得。”
总之,李贺的诗歌艺术,在构思想象、审美意象、诗歌意境、语言艺术方面都有不凡的饿建树,实为一代之才。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语见张福庆著《唐诗美学探索》华文出版社第298页
(2)马克思语见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8页
(3)《李贺诗歌赏析》梁超然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