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五言胎教诗歌(可直接打印)(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08:1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精心整理—五言胎教诗歌(可直接打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精心整理—五言胎教诗歌(可直接打印)》。

第一篇:精心整理—五言胎教诗歌(可直接打印)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骆宾王《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卢纶《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李绅《悯农》

(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

(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商隐《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趋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范仲淹《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袁枚《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汉乐府《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北朝民歌《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第二篇:七言五言诗歌

夜色

皎月高挂系心弦,亭面微风轻拂面。眇眇山寺金光耀,瞰瞰清池显星辉。门前寒蝉悠悦鸣,丁香花落满亭间。夜色余留空好音,梧桐片叶避独影。

无题

黄莺蝶舞舞此时,白鸥燕歌歌平生。玉亭海棠风吹雨,琪御寒梅冰抹雪。

无题

朱子行路漫天下,永录青史万年兴。辉煌丹青长驻载,熠耀鲜非久长留。

关山一游

残风含笑雨纷纷,孤雁枝歌日炎炎。

回走关山又一宿,无言有语辗转寻。

第三篇:精心排版下载后可直接打印医学影像学习题

医学影像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空气支气管征: 2.半月综合征: 3.肾自截: 4.原发综合征:5.跳跃征:6.骨质增生硬化:7.反“3”字征:8.骨龄:9.心胸比率:10.介入放射学:二.选择题

1.x线摄影主要利用X线特性的()

A穿透性与荧光作用 .B穿透性与电离作用C穿透性与胶片感光作用D荧光作用和电离作用 2,属于生理排泄法使器官显影的()A支气管造影B口服胆囊造影C逆行肾盂造影D子宫输卵管造影 3.骨折不愈合的主要标准是()A骨折线模糊B两断端骨质吸收C骨折端假关节形成D骨折线变宽

4.化脓性骨髓炎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主要X线依据是()A骨破坏的大小B骨膜反应的程度C死骨的有无和大小D软组织肿胀的程度

5.化脓性关节炎和关节结核X线鉴别的最主要依据是()A关节破坏的程度B关节面破坏的部位C有无骨性强直D有无关节脱位

6,阻塞性肺炎的x线片征象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在同一部位反复发生炎症B吸收迅速C体积缩小D无支气管气象

7.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时最有诊断价值的x线征象()A肺不张B大叶实变C肺气囊D肺纹理增多 8,下列哪种病变不属于空腔性病变()

A肺脓肿B肺囊肿C肺大泡D囊性支气管扩张 9,双极现象出现于()

A一型肺结核 B二型肺结核C三型肺结核B四型肺结核 10.横“S”征出现于()

A左上叶中心型肺癌B右下叶中心型肺癌C左下叶中心型肺癌D右上叶中心型肺癌 11.相反搏动点上移出现于()

A高血压心脏病B肺源性心脏病C风心病(二尖瓣狭窄)D房间隔缺损. 12.正常时出现逆蠕动者为()

A胃B十二指肠C空肠、回肠D结肠 13.肠结核跳跃征的病理基础是()A炎症、溃疡B肉芽组织增生C肠管狭窄D纤维组织增生

14、慢性胃溃疡病时胃的形状可出现()

A牛角型胃B钩型胃C葫芦型胃D革袋状胃

15.肾自截的原因是()A先天性肾缺如B肾结石

C肾结核D肾动脉狭窄、肾萎缩 16.肠结核最好发于()

A.横结肠B.直肠C.回盲部D.乙状结肠 17.下列哪项不是食道静脉曲张的表现()

A.串珠状充盈缺损B.张力降低 C.管壁僵硬D.蠕动减弱

18.可出现骨膜三角的是()

A.骨囊肿B.骨巨细胞瘤C.骨肉瘤D.骨折

19.下列哪项不是肺癌的征象()

A.脐凹征B.肿块C.实变D.胸膜凹陷征

20.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平片B.血管造影C.MRID.气脑造影

21.患儿5岁,发热咳嗽2天来诊,T38.5。听诊右肺下野呼吸音弱,但可闻及细小水泡音,2天前有吃花生米后呛咳史,此时最可能的诊断是:A.支气管肺炎B.支气管内膜结核C.支气管异物D.先天支气管狭窄E.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22. 患者出现周身骨痛、尿中Bence—Jones蛋白阳性,支持下列哪一项疾病?A.骨巨细胞瘤B.骨囊肿C.骨髓疤D.骨软骨瘤E.骨肉瘤

23.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中最常见者为:A.骨肉瘤B.骨髓瘤C.骨转移瘤D.尤文氏肉瘤E.骨恶性淋巴瘤

24.骨关节疾病的CT检查应该是:

A.因CT可显示X线片未发现的骨折、脱位、关节内游离体及软组织血肿等,故骨关节外伤应以CT代替X线摄影。B.为减少射线损伤.一侧肢体的病变,不应同时进行两侧肢体扫描。

C.扫描层厚越薄越好,扫描层数越多越好。D.调节窗宽窗位,分别观察骨和软组织结构。

25. —位老年女性病人,2天前抬重物时腰背部扭伤,疼痛逐渐加重,X线平片发现第12胸椎,第1腰椎椎体变扁,但椎间隙保持正常,CT捡查发现椎体骨质不完整,周围有骨片与软组织密度影。此病例最需要鉴别的脊椎骨折原因是:

A.单纯外伤和椎体先天畸形B.单纯外伤和椎体结核C.单纯外伤和椎体转移瘤D.椎体先天畸形和椎体结核E.椎体结核和椎体转移瘤

26.下述肺气肿X线表现,哪一项诊断意义最大?A.桶状胸B.膈肌低平C.肺透过度增强

D.肺纹理稀少、变直且清晰E.心影狭长

27.中央型肺癌与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共同X线征象是:A.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B.支气管腔变窄至闭塞C.支气管腔内肿块D.支气管周围肿块E.支气管播散病灶

28.关节退行性变的中晚期x线表现,描述最典型的是A.骨性关节面模糊,中断消失

B.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囊变,骨性关节面骨赘形成C.骨质疏松D.关节破坏E.关节强直

29.下列哪种病变能导致泌尿系梗阻?A.结石B.异物

C.肿瘤D.神经肌肉功能紊乱E.以上均能

30.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提示为肾癌的征象是:A.血管的移位B.血管的分离C.血管的聚拢D.血管的伸直

31.下列哪种病变可以是后天性的:A.肾囊肿B.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C.马蹄肾D.异位肾

32.以下关于输尿管结石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多由肾结石下移而来B.易停留在生理狭窄处C.其长轴与输尿管走向一致D.腹段输尿管结石位于腰椎旁E.骶髂段输尿管结石位于骶髂关节外侧

33. 下面关于胃x线解剖及影像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胃分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四部分及胃小弯、胃大弯B.服钡后,胃在3—6小时左右排空。

C.胃的蠕动从胃体上部开始,有节律地向幽门方向推进,一般同时可见4—6个蠕动波

D.胃窦没有蠕动波,是整体向心性收缩 34. 左前斜位时,食道前缘可见到几个生理压迹。A.一处B.二处C.三处D.四处

35.早期胃癌X线造影检查,有诊断意义的是A.粘膜破坏

B.胃小区及胃小沟异常C.黏膜皱壁增宽和迂曲D.黏膜皱壁纠集

36.服钡后超过几小时,小肠尚未排空为运动力减低与排空延迟。A,1小时B.9小时C.4小时D.6小时

37.在肝脏的影像检查中,下列哪一方法为首选?A.MRIB.DSAC.ECTD.CT

38.一患者做食道点片发现下列表现,食道中段局部粘膜皱壁增粗、迂曲、紊乱、毛糙、中断,并见多个0.2—0.4cm的小龛影及多发局限性小的充盈缺损,柔软度降低,病人如果有严重食管狭窄,胸部CT示食管壁与纵隔器官分界不清.食管外肿块包绕主动脉近l/2,应采取下列四种治疗方法最有效A.手术切除B.放疗C.化疗D.介入治疗

39. 以下是关于非血管介入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A.经皮穿刺活检术B.不包括球囊扩张术C.经皮取石术D.经皮穿刺引流术E.囊肿抽吸硬化固定术

40.下列是关于部分性脾栓塞并发症的描述,除外A.一过性发热B.左上腹疼痛C.肠粘连D.脾破裂E.胸腔积液 三.问答题:

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2.肝囊肿的CT表现。3.大叶性肺炎的X线表现。4.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5.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6.写出MRA,DSA,PET的中文名称。7.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X线表现。

第四篇:语言学概论小抄(精心编辑可直接打印)

1.鼻化元音:发元音软腭和小舌下垂,打开鼻腔通道,呼出的气流不仅从口腔,而且也从鼻腔通过,形成两个共鸣腔发出的元音就会带上鼻音色彩,这种利用口腔和鼻腔两个共鸣腔,发出的元音叫“鼻化元音”.鼻化元音符号的标写方法是在符号上面加一个表示鼻化的符号~,如[a][e]等.汉语许多方言有鼻化元音,比如厦门话“馅”[a].2.3.4.5.6.词的理性意义: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时,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认识就是词的理性意义。

词形变化:就是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具体说词形变化又包括附加,屈折,异根和零形式四种情况。词义的模糊性:语言形式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边界,是指一个意义与别的意难以绝对划分清楚。第二语言教学:指母语教学之外的外语教学,包括第二外语、第三外语等的教学。例如我国学校教育中的英语教学,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调类:就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声调的类别是,也就是指导单念时相同的调值归纳在一起而建立起来的类.一种语言或方言里的音节很多,但汉语普通话教学。

调值却很有限.比如,汉语普通里的有1200多个音节,这些音节单念时只有四种调值即55.35.214.51,把所有音节的声调按四种调值归档就形成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调类.7.8.9.发音部位:指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位。例如发辅音[P]时,上下唇形成对气流的阻碍,因此,双唇就是[P]的发音部位。仿译词: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所造的词。如汉语的“黑板”来自英语的blackboard,“足球”来自英语的foot-ball。功能词:是虚词的一个小类,指与另一个词没有必然联系的虚词,或者说是不由别的词决定而又决定别的词的关系和意义的一种词.各种语言中功能词的种类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介词,连词和语气词这三种.10.构形语素:即在词中位置固定,但既不是词的主干,也不参与构造新词,并且不改变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类别,只改变词的语法范畴意义的词尾性语素.如英语表时态的“-s,-ed-ing”.11.国语: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为了维系整个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的联系,还需要有共同的语言作为交际工具.12.会意字:有些属于行为动作的词语只得用某些已有的字的复合图形来表示.传统文字学称这些字为会意字.13.基础方言:(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做“基础方言”。(2)所谓作为共同语的基础指共同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系统主要来自基础方言。(3)例如,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多斯岗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14.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中,因而聚合成一个类.15.口语: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也就是口语。16.例如,希腊文字和拉丁文字都是他源文字。

17.派生词:附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附加式合成词,即“派生词”。构成派生词的词根语素都是实义的成词语素或实义的不成词语素,词缀语素是不成词、粘着、定位和虚义的语素。按照词缀在词中的位置,派生词可分为三种:前缀式、后缀式和中缀式。

18.轻音:1轻音是指音节组合中某个音节听上去比较微弱的现象,读轻音的音节叫轻音音节;2轻音的特征同音强,音高,音长,音质等方面的变化都有关系,而并非只同音强的减弱有关;3轻音可以同非轻音构成对比,形成对立,因而可以起区别意义的作用。

19.认知说:认为在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既有遗传机制的作用,又有语言环境的作用,或者说二者是相互作用,这种理论是建立在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的.20.社会方言:一种语言或地域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会群体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就被称为“社会方言”。

21.书面语: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之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相对于口语,是第二性的,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的口语的书面形式.22.双语现象: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现象。

23.他源文字:在已有的别的文字的基础上创制的文字叫“他源文字”。“他源文字”的特点是音符一般跟语言单位的意义没有联系。24.文化局限词语:由于每个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往往都有一些比较独特的词语。例如汉语里的“窝头”、“馒头”、“筷子”、“京剧”都是中国所特有的,在很多民族中没有相应的事物对应词,只得把“馒头”译成“Steamed bread(气蒸的面包)”把京剧叫做“Peking Opera(北京歌剧)”。而很多外来语如“hot dog(热狗)”、“沙拉(salad)”、“芭蕾(ballet)”等在汉语中也找不到对应的词,只好采用直译或音译。这样的词语就是所谓的“文化局限词语”。

25.文化语言学:从文化到语言这头看,通过考察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可能帮助我们了解不同语言的特点.这种研究就是所谓的文化语言学.26.向心词组:是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词组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例如偏正词组的功能与中心语相同,“木头房子”等于“房子”,“仔细看”等于“看”,就是向心词组。还有动宾词组、动补词组、联合词组等也是向心词组。

27.洋泾浜:洋泾浜语是汉语对混杂语言的称呼。指母语不同的人在交往时所使用的由两种或多种语言混杂而成的交际工具。

28.义素:(1)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2)义项可以进一步分析为一束更小的语义构成成分的集合,这种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语义特征叫做义素。(3)例如,“哥哥”词义经过与同类的其他词(如“弟弟、组组、妹妹”等)对比,可以得出它的义素:[同胞][男性]、[年长]。

50.语义指向:语义指向是指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例如,补语位置上的成分,在语义上既可能指向主语,如“我吃饱了”中的“我”;也可能指向宾语,如“我吃光了碗里的饭”中的“碗里的饭”。

51.语音对应关系:指方言之间或亲属语言之间所具有的,有规律而非个别的语音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便如,上海话以/p/为声母的字,在北京话里也以/p/为声母;上海以/p,/为声母的字,在北京话里也以/p,/为声母;2这种有规律的语音对应关系不可能是偶然的,而只能用历史同源来解释,因此,语音对应关系是语言间亲属关系的重要标志。

52.韵律特征又叫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言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如从音位层次上看,音长的变化可以构成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长短音”’从音节层次上看,音高的变化可以构成“声调”;从音节组合层次上,音强等因素的变化又可以构成轻重音;从语句层次上看,音高、音强、音长等因素的变化又可以构成语调。长短音、声调、轻重音、语调都是韵律特征的构成音素。53.蕴含: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甲就蕴含乙,可以用公式表示为“甲→乙”。例如:“他买了萝卜→他买了菜”,“他踢了小张的腿→他踢了小张”。

54.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建立的一种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所学外语的语言系统;是不断地从母语向外语靠近的语言形式,在学习初期发展较快,越到后期发展越慢;是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

55.中介语: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建立一种既不同于母语而又不同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这就是“中介语”,例如很多外语学习者在学到一定程度之后,虽然已经可以用外语与外国人交流,但外国人会明显地感觉到他的外语“不地道”,这是因为学习者所用的“外语”只不过是较为高级的中介语。

56.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57.组合规则:就所有的语法成分[小到语素和词,大到词组和句子]之间的关系而言,从线性的不同位置看都是相互如何搭配的关系,这就是组合规则.简答题

1.简要说明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

答:a发元音的时候,声道完全开放,呼出的气流在整个声道内顺利通行而不受任何阴碍;发辅音的时候,声道的某一部位封闭起来而形成阴碍,气流必须克服这种阴碍才能通过。b,发元音的时候,发音器官各个部分的紧张程度是均衡的;发辅音的时候,要形成阴碍不让气流外出,因而形成阴碍的部位就会特别紧张。c,发元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辅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必须冲破阻碍才通过,因而气流较强。d,发元音的时候,声带振动;发辅音的时候,有的振动声带。

2.简要说明复合词的几种主要类型。可以分为几类:1陈述式复合词,即前后两个语素分别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和对这个事物陈述的意义。如汉语“胆怯,性急。”2,偏正式复合词,即前一个语素表示性质状态或方式程序等意义,后一个语素表示被修饰的事物或动作等意义。比如:布鞋,汉语“3,支配式复合词,即前后两个语素分别表示动作行为和动作行为所涉及事物的意义。如:悦耳,动人。4,并列式复合词,即前后两个语素分别表示相关,相近或相反的事物,性质或动作的意义。如:裁缝,道路。5补充式复合词,即前后两个语素分别表示动作行为和相关结果的意义。如:改善,证实,纠正,打动,抓紧等。3.词义的模糊性和歧义有什么区别?

答:词义的模糊性与歧义性质不同。语义学所谓的“模糊“,是语言形式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边界,是指一个意义与别的意难以绝对划分清楚。歧义则是指同形的语方符号序列可以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意义。在言语交际中,歧义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来消除,而模糊词语则始终是模糊的,除非能以定量化的方法来定义它们。比如:”新“是模糊的,它与”旧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新汽车牌照”是歧义的,如果换个说法,说成“新的汽车牌照”和“新汽车的牌照”,歧义就消除了。但‘新“依然是模糊的。4.一般语汇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非基本语汇即一般语汇。主要类型包括:新造词,古语词,文言词,外来词等。新造词又称新词,指过去没有而新创造出来的词,这是一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些旧事物消失了,大量新事物又不断涌现,这些都会通过新造词表现出来。比如汉语中原来的苏区,土改已不是新词,而现在提到的千年虫,互联网是新造词古语词与新造词相反,是指古代就已产生,但又不算基本语汇,现在只是偶尔还使用的词,所以也是一般语汇的一部分。它又包括两类: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事物或现象的名称这种词又称历史词语。如“皇帝,状元“等,基本是古代的事物或要领现在还存在,但已经由别的词语替代了,这种词又称“文言词语”。如余(我),足(脚)等等。方言词中的“方言”通常指一种语言的地域方言,这样方言词顾名思义就是在某一地域方言中使用的词语。比如:吴方言中的“尴尬,名堂”等,外来词也叫借词,即一种语言从外族语言中翻译或借用的词语,这也是一般语汇的来源之一。比如汉语中的咖啡,沙发等。

8.使用国际音标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要注意将国际音标与字母区分开来。一个字母可以有大写和小写的区别,还可以有手写体和印刷体的不同,国际

大多数汉字当然有意义,比如人,车,我,游表词汇意,了,子,也表语法意义。但也有的汉字没有意义。如“葡,萄”永远没有意义。如译词“沙,发“单个字也没有意义。所以不可能是语素了。其次,即使有意义的汉字也不一定只有一个意义。比如有的字有两种读音,如会(开会/会计),有的字两种词性,如花(开花/花钱)等等。可见实际上只有当一个汉字有意义,并且只有一个意义的时候,才等于一个语素,否则就不能简单地说等于语素。只不过汉语中真正一字一义的的情况秀少,有时一个字到底有几个意义也不容易说清楚。因此一般又可以把意义明显不同的字算作不同的语素。16.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及其对语言的作用。

答:1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是指:话语并不是浑然一体的,而是可以分解成大小不等的组成成分,如:“我写信”这句话,可以分解成“我”和“写信”两个组成成分;“写信”又可以进一步分解成“写”和“信”两个组成成分。

2,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是指:人们说话时,语言符号只能依时间的先后成线性排列,正是在这种线性的排列中,语言符号才得以形成各种组合关系,产生各种不同的语法结构。如“我”和“找”这两个语言符号只能线性排列为“我找”和“找我”,前者形成主谓关系,后者形成动宾关系。

3,正是因为语言符号是离散的,才有可能依线性序列对这些语言符号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使数量有限的语言符号通过这种反复的重新组合,可以表达无限的意义内容。17.举例说明汉语词双音节化的作用。答:1双音节化后可以减少同音词。如:“衣,依”同音,变为双音节“衣服,依靠”后,就不是同音词了。2,双音节化后的可以养活多义词。如:“道”有“道路,道理,道德道学,道义”等不同意义,变为双音节后,不同意义得到了有效的区分。

3,双音节化后可以调节韵律节奏。如:“制电影片”没有“电影制片”顺口。18.说明什么是儿童语言获得的“模仿说”和“强化说”。

答:1“模仿说”和“强化说”都是偏重于外部条件的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2,“模仿说”认为儿童只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来掌握语言的。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语言环境是不可缺少的,与语言环境隔绝的儿音,如聋哑儿童,就不可能学会语言。

3“强化说”认为儿童学会语言除了模仿,还需要外界的强化刺激来形成语言习惯,如,父母对儿童说出的话进行夸奖或纠正就是一种外界的刺激。

19.文字对语言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答:1,文字对语言的影响主要是帮助语言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使语言的功能大大加强和扩展了。2,文字的类型会影响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因为在现代社会里语言之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书面语进行的,文字类型相同会促进这种影响,而文字类型不同会在不同程序上阻碍这种影响。不过总的来说,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是有限的。20.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21.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答:“符号”有一个根本的特性,即任何符号都是约定俗成的,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也是一种符号,所以也有“任意性”;

不同语言和方言用法同的声音符号来表示同一个意思,正好说明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是任意的;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其单纯的初始符号而言的,是就绝大多数的符号的特性而言的;

极少数的语言符号可以说不完全是任意,但是那只是极少数的例外,不足以否定绝大多数的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是任意的结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应该理解为单纯的初始的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一旦在一个社会群体里形成了某一个单纯的寝符号,对每一个个人而言就不能任意改变,因为语言是全社会约定俗成的,不是个人任意决定的。

22.文本中的自校对和摘要中有哪些语言学知识? 答:文稿校对对有些语言来说比较简单,如英语的拼写检查,只要在计算机中储存了一部词典和词形变化词表即可,语法错误也可通过限定动词和其他词语的关系来判断.对于有些语言如汉语来说文稿校对就比较困难,看字形无法判断文字正误,而词语是否写错须先切分词再联系上下文才能看出来,这就需要向计算机提供词语切分和搭配的更多信息.文稿摘要一方面是利用语料库信息,如选择时间,地点,动作等要素词语,文本中复现频率最高的关健词语和各自然段的首句等;同时也要利用必要的语言学知识,如把重要的语句通过一定的关联词语加以连接.23简述双语现象和双语制的区别? 答:双语现象指的是社会上实际使用双语的情况,双语制指的是某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两种或多种,也就是指一种以法律的

言单位.32.为什么专有名词的词义也是概括性的.答:专有名词虽然用来指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而不是指称整类的事物,但它的词义也是概括的.比如“鲁迅”专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人物,在他生活的不同时期里,这个人物的外貌,衣着,举止,性格,思想,社会关系等都不尽相同,这就像是许多“不同的鲁迅”,然而在这些“不同的鲁迅”中,总有其区别于其他人的特点,将这些特点概括起来的,就是“鲁迅”这一词的意义.33.简述语言的相对封闭性和相对自主性? 答:语言的相对封闭性指整个语言系统是在封闭状态下运转的,在一般情况下不依赖外界因素的支撑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语言的相对自主性就是语言系统内部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规律都可以通过语言系统本身来加以解释,而不需要向外界去寻找解释的理由。

34.简述复辅音不同于复元音的特点.答:同复元音一样,复辅音也是一个音节内部的音位组合,但复辅音也有不同于复元音的特点.复元音里的几个元音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统一的发音过程.复元音的音质变化是逐渐过渡,几个元音由一连串的过渡音联结在一起,中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复辅音则不同.复辅音里的几个辅音并没有像复元音那样一体化,它们各有自己的发音过程.复辅音的音质变化是突变式的,彼此之间没有过渡音来联结,中间有明确的界限,正是因为复辅音与复元音在性质上有所不同,有人主张不用“复辅音”这个名称,而改称“辅音丛”或“辅音群”.35.词的语汇学分类角度有哪些? 答:词的语汇学分类有以下四种:(1)根据词的音节分类,看一个词由几个音节构成.汉语词根据音节的数量一般分成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三类.(2)根据词的语素数量分类,看一个词由几个语素构成,一个词中只有一个语素的是“单纯词”,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则是“合成词”(3)根据词的音形关系分类,看一个词的语音或语形是否相同.语音相同的叫做“同音词”,语形相同的叫做“同形词”.(4)根据词的地位用途分类,首先,从词的重要程度看,可以先分出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其次,从词的用途和特点看,词还可以分成“常用语汇,非常用语汇”和“通用语汇,非通用语汇”等.36.简述到目前为止语言学家进行语言研究的角度.答:(1)着眼于语言的“本体”,也就是重点研究语音,语法,语汇等语言系统内部的结构规律.(2)着眼于语言的社会功能,也就是重点研究语言在社会中的功能以及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3)重点研究语言和思维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以上三方面是语言学界最主要的研究角度.37.简述韵律特征的特点及其在不同语音层次上的表现.答:韵律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它的构成要素有两个特点:一是它们永远只能和音质成分同时出现,自身不能单独占据一个时间段落;二是它们都是一种对比性特征,对韵律特征而言,重要的不是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绝对值,而是这些方面的相对值,也就是通过与同类特征的对比而存在的音高,音长和音强的变化形式和幅度.韵律特征在不同语音层交个表现为:从音位层次上看,音长的变化可以构成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长短音”;从音节层次上看,音高的变化可以构成“声调”;从音节组合层次上看,音强等因素的变化可以构成轻重音;从语句层次上看,音高,音强,音长等因素的变化可以构成语调.38.简述教学语法与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的区别.答:根据语法研究的用处可以把语法区分为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教学语法研究的结构面对的是人,即建立一套用词造句的语法规则体系用来进行语言教学.教学语法的特点是规范和实用,定义和说明要求具有简明性和可接受性.或者说这种语法系统要充分考虑人的特点;一方面因为人的理解力有很限而不能太复杂,另一方面又因为人毕竟有一定的理解力而不需要太多太细.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也即计算机语法.它的研究结果面对的是机器,即建立一套可以自动识别和操作的语法规则体系用于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的特点是精确和可靠,定义的和规则必须具有推导性和可操作性.或者说这种语法系统要充分考虑计算机的特点,一方面计算机有很强的计算能力,这就允许给出的语法规则是比较复杂的,另一方面计算机却不像人那样具有某种智能,所以提供给它的语法规则又必须是非常严格和细致的.39.简述各种语言词类划分的特点.答:第一个特点是各种语言都有一些共同的词类,也有一些特殊的词类.比如已知的人类语言中无一例外地都有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连词等,这就是各种语言共同具有的一些词类.但不同的语言也往往有一些特有的词类.比如汉语的量词,助词等就是其他语言很少或没有的词类.第二特点是各种语言的主要词类都可以根据某种共性往上归大灯,也可以根据某种个性往下分小类.比如一般语言中的词类都道德可以分成两大类,或者说各种词类都可以向上归为两类,即实词和虚词.实词和虚词都可以再往下分成次一级的大类,如实词一般可以分成分布性质对立的全词和谓词两类.体词主要指名词,代词等,常作主宾语,团党委能作谓语;谓词包括动词,形容词等,主要作谓语,一般不能作主宾语.很显然体词和谓词还可以往下分成刚刚说到的名词,动词等词类.第三个特点是各种语言中都有一些词是典型的某类词,也有一些词可能是边缘的或跨类的词.英语“table,person”是典型的名词,“read,buy”是典型的动词.但“fire”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这种词就是跨两类的词.48、以实例说明义素分析的方法和主要步骤。答:(1)确定对比的范围。一般来说,义素分析应该先从指称事物最小类别成员的一组词语开始,如有需要,再进一步扩大对比分析的范围。分析“男人”的义素,可以先从“男人”与“女人”、“男孩”的对比开始,因为它们同属于“人”这个最小类别。(2)比较词义的异同。对比的范围确定之后:下一步就是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不同词义在语义成分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也就是提取它们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比如要分析“男人、女人、男孩”的义素,可以首先比较这三个词的意义,从中提取出共同义素[人],然后将“男人”与“女人”比较,提取出区别义素[±男性],再将“男人”和“男孩”比较,提取出区别义素[±成年]。利用这些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不仅可以使这三个词的意义互相区别开来,而且也可以使它们同其他的词语相区别。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不同词语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这是义素分析最关键的一步,49.在汉语和英语中可以发现:(1)作为初始符号,“猫”这个意思,汉语用“猫”(māo)来表示,而英语用cat来表示;“书”这个意思,汉语用“书”(shū)来表示,而英语用book来表示。(2)汉语的复合符号“新书”不同于初始符号“书”;英语的复合符号new book不同于初始符号book。请用语言符号性质的理论对上述现象作出简要说明。

答:(1)语言初始符号的音和义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例如,同是“猫”这个意思,汉语用“猫”(mao)表示,而英语用cat表示。相同的意义,联系着不同的音。

(2)但是语言中的复合符号不是任意的,而是可以论证的。复合符号是由单纯的初始符号根据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例如,“新”可以修饰限制“书”,类似的例子又如“旧书”、“好书”等。英语的new book同理。

50.为什么在汉语普通话中,同是不同的元音,[pi51](壁)中的和[pu51](布)中的应该分属于不同的音位,而[pi n](边)中的[ ]和[Paη55](帮)中的[ɑ]却应该归入同一个音位?请根据音位的性质和归纳音位的原则对以上问题作出说明。

答:(1)音位是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功能的语音单位。凡是具有这种辨义功能的音就应该分立为不同的单位。根据归纳音位的对立原则,几个可以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彼此间的差别又可以区别不同意义的音位就应分属不同的单位。在汉语普通话中,[ i ] 和 [ u ]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并且可以区别不同的意义,例如,“力”[li51]和“路” ”[lu51]的意义就是靠这两个元音的差别来区分的,所以它们应分属不同的音位。

(2)根据归纳单位的互补原则和语音相似原则,几个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而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的音,彼此间的差别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当它们在语音上又相近时,就可以把它们归入同一个音位,看作同一个语音功能单位。在汉语普通话里,[?]和[a]处在互补关系之中,而且人们并没有明显地感到它们之间的差别,因而它们可以归入同一个音位。

51.举例说明单纯词与单音节词、合成词与多音节词的区别和联系。

答:(1)单纯词、合成词是根据词所包含语素的数量划分的;单音节词、多音节词是根据词所包含音节的数量划分的。(2)合成词一定是多音节词,但单纯词不一定是单音节词。(3)合成词是多单节词,如“飞机”。单纯词是单音节词的例子,如“书”。单纯词是多音节词的例子,如译音词“沙发”,拟声词“轰隆”,连绵词“逍遥”等。

52.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

答:(1)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是指:话语并不是浑然一体的,而是可以分解成大小不等的组成成分。例如:“我找他”这句话,可以分解为“我”、“找他”两个组成成分。“找他”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找”和“他”两个组成成分。

(2)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是指:人们说话时,语言符号只能依时间的先后成线性排列,正是在这种线性的排列中,语言符号之间才得以形成各种组合关系,产生各种不同的语法结构。例如,“我”和“找”这两个语言符号只可能线性排列为“我找”或“找我”,前者形成主谓关系,后者形成动宾关系。

(3)正是因为语言符号是离散的,才有可能依线性顺序对这些语言符号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使有限的语言符号通过这种反复的重新组合,可以表达无限的信息和思想。

53.举例说明语言的发展演变为什么只能是渐变的。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急剧变化会使社会的交际活动难以顺利进行,这一性质要求语言必须有一定的稳因性。例如汉语中“山、水、日、月、人、手、笑、哭”这些词汇古今意义基本没有变化,一直沿用于今。

(2)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社会交际活动的内容也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为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语言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的,为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语言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例如“网吧”、“网虫”就是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出现的新词汇。

(3)稳固和发展这两个对立的要求决定了语言一方面不能不变,一方面又不能突变,因此,语言的演变和发展只能以渐变的方式来进行。

的地步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社会条件,才有必须产生语言。

60.以词类和音位为例说明什么是聚合关系。

答:(1)在相同的组合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2)词类就是一种典型的聚合类别。例如“散文”“小说”“诗歌”等名词都可以出现在“看”“写”等动词之后,可以相互替换,属于名词聚合类。

(3)在一个语言的音位系统内部,不同的音位可以凭借相同的组合关系和区别特征聚合成群。如汉普通话中的/TC//TC`/C/三个音位都具有“舌面前”的特征,都可以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组成音节,而不能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配合,它们自然开成聚合关系。

61.举例说明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几种手段。

答:37.(1)汉语吸收外来词手段之一是纯粹音译,即直接借用外语词的音。例如“咖啡”。(2)第二种手段是半音译半意译,即一半音译一半注释。例如“卡车”。

(3)第三种手段是音译兼意译,即虽然是音译,但能从汉字的意义获得跟外来词词义相关的某种提示。例如“基因”。62.简要说明语言和思维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1)功能上,虽然思维要用语言来体现,如概念要用词语来表达。判断、推理要用句子和复句来表达,但思维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语言的内容是意义,包括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而且思维除了以语言作为工具外,还有其他物质载体;而语言除了作为思维的工具外,还是人类交际的工具。

(2)范畴上,概念和词语、判断和句子、推理和复句等,也不一一对应。虚词不表达任何具体概念。多义词可能是一个词对应多个概念。同义词可能是多个词对应一个概念。句子中的疑问句、祈使句也不表达任何判断。论述

1、简要叙述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的关系? 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之间不是完全相同的.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非常复杂的,具体的发音人人不同,一个词具体的表达方式也可以不同.例如,”说话”一词,不同的人可以在中间加入不同的助词”了、着、过”等;还可以加入不同的语气词”呢、啊、嗯”等.而把这一词记录为”说话”已经是一种主观的概括.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语言学的研究就是要拉近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距离.2、书面语产生的重大社会意义? 答:口语是转瞬即逝的,在没有书面语的社会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的交际范围极其有限,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极其缓慢.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这种局限,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的速度和传播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现代生物考古学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书面语产生后大大地加快了.因此,世界各国都把书面语的产生作为文明史的开端.3、论述口语和书面语的联系和区别? 答: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而且大多数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的书面语.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但是,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口头交际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没有记录这些成分,而只记录了词语,即口语传递信息和思想感情的关键成分,同时,书面语是经过推敲的,因此更简练、精确.另一方面,书面语为了补充口语交际时的语境等非语言成分,又不得不添加一些成分.确切地说,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另外,书面语一旦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以后,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史.书面语由于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语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书面语和口语在多数情况下一般是基本一致的.即指基本的语言成分是一致的.如果书面语和口语严重脱节,那么,或迟或早最终还是要适应口语的演变而发生变化.因为口语是第一性的,因此,研究语言首先应研究口语,并且当书面语和口语发生严重分歧时,应以口语为准.决不能由于重视书面语的研究而忽视口语的研究,更不能认为书面语是语言研究唯一的对象或主要对象.4、为什么说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答:”民族”和”语言”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不是绝对化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同一民族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现象是到处客观存在的.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多.如:该民族的人民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

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类.这种关系叫聚合关系.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而组合关系有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分割.10、为什么说语言是客观存在的?但语言学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答:因为虽然语言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的学者对语言的主观认识可以不同,甚至大不相同.把人和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以及在口头交际过程中产生的一句句具体的话概括为抽象的言语行为和言语,把某一社会群体使用的这种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交际工具概括为语言,这已经是主观的抽象概括.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固然是客观存在,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却只能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主观反映,这种反映当然是有客观依据,不过也掺杂了各种主观因素,并且还可以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研究目的等.因此,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多种多样,这些现象和语言学家的理论不是一回事;再加上语言的问题关系到社会、历史、文化等多种问题,语言又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11、论述语言学发展的历程? 答:语言学的发展同其他学科一样,经历了三个阶段:先是进行初步观察和内省思辩,然后是分清对象并加深观察和描写,最后才找出规律并形成理论体系.从16世纪到18世纪,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对外部世界的视野大大开阔了,懂得的语言和了解到的语言也大大增多了.17世纪和18世纪不少人对各种不同语言的词语发生兴趣,纷纷搜集和编纂多语种的对照词表.这时候有人发现欧洲和亚洲的有些语言之间有很多明显的相似之处,就开始加以比较研究,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对欧洲和亚洲的一些语言进行比较研究.最初的研究可以说直觉和猜想多于科学成分.后来语言学吸取了控竽学和声学研究的成果,建立了科学的语音学,运用科学语音学的理论和方法逐步发现这些语言相互之间有严格的语音对应关系,而每一种语言本身自古以来的语音演变也有严格的语音演变规律,从而证明这些语言来源于相同的原始母语.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经过众多学者的几十年的努力,新兴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建立起来,并且得到社会的承认.这样一来语言学就以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名义在大学里争得了一席之地.正因为如此,不少撰写语言学史的人就说语言学是从19世纪起才正式建立起来的.至于语法成为语言学科中的显学就要等到20世纪了,尽管语法在西方应该说最早具备成为一门语言学学科的各种条件的一门分支学科.所以,说语言学只是19世纪才成为一门科学,而把这以前的语言研究一概称为含有一些贬义的”语文学”,是不恰当的.应该承认前人对语言的研究都是语言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语言学一般就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到了20世纪,索绪尔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一改昔日语言学研究注重语言外部的习惯,将着眼点放在语言符号本身,明确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学摆脱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入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成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科学的道路.20世纪的语言学在索绪尔的影响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甚至超越了语言学领域,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到20世纪50年代,单纯研究语言本体内部的结构系统的路子由于过分强调语言的自主性,企图摆脱语言跟人和社会之间客观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不同程度上忽视语义研究,而暴露出自己的弱点.因此,又兴起了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语言本体而更重视跟语言有关但属于语言的结构系统以外的问题的新学派.但是,语言学的侧重仍然在结构主义语言学.不管以后会有什么变化,语言本体的研究将始终是语言学的主题.12、简论索绪尔及其以后的语言学? 答:索绪尔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从语言本体的角度界定了”语言”,明确地限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学脱离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入的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成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科学的道路.20世纪的语言学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下集中主要精力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甚至超越了语言学领域,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到20世纪50年代,单纯研究语言本体内部的结构系统的路子尽管在分析语言结构的方法论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由于过分强调语言的”自主性”,企图摆脱语言跟人和社会之间客观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不同程度上忽视语义研究,而暴露出自己的弱点.因此,又兴起了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语言本体而更重视跟语言有关但属于语言的结构系统以外的问题的新学派.但是,随着发达国家信息时代的逐步到来,对语言学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研究语言的结构系统,也就是研究语言本体的社会需求仍然在不断加强,因此生成语言学等新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由于信息时代社会的需求和支持,仍然充满了生机,可以预见,语言本体的研究是语言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13、从声音的产生方面分析,语音音质不同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答:从声音的产生方面分析,语音音质的不同是由以下三方面音素决定的.(1)发音体不同,音质就不同.声带振动发出的音和声带不振动发出的音音质不同,而且不同人不同质地的声带发出的音也各有自己的特色.(2)发音方法不同,音质也不同.同一把小提琴的同一根弦,用弓拉和用手指弹拨,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音质就不同.把同样的弦安在二胡和京

答:音质音位是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因为说话时产生的连续语流总占据一定的时间,音质单位在语音组合的线性序列中都各自占有一个时间段落.所以音质音位又叫做”音段音位”.而非音质音位是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因为它所依附的并不局限于一个音段音位,而且常常依附在音段音位的组合序列上,因此非音质音位又叫做”超音段音位”.20、简要说明音位理论的基本原理? 答:音位理论对具体语言或方言里的所有音素并非一视同仁,而是根据它们在语言中的作用区分出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凡是具有辨义功能的,就是重要的,不论它们之间的音质差别多么细微,都必须设立为不同的音位,以便严加区分,凡是没有辨义功能的,就是不重要的,对它们就不必严格区分,而可以归并在同一个音位里.这样,具体语言或方言里数目繁多的音素就可以归纳为一套为数有限的音位,从而使语音系统的结构特征得以呈现出来.这就是音位理论的基本原理.21、简要说明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 答:音位是从具体音素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功能音类,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音位是用来概括反映一组音素的辨义作用的功能单位,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各种语音环境里的实际发音.同属一个音位的变体无主次之分,但需从中选出一个放在//中作为该音位的代表,被选中作为音位符号的通常是较常用的变体,或者是便于说明各变体出现条件的变体.如汉语普通话里[A,a,A,B]位的变体,多数人选择常用的”a”为代表,但也有人先”B”,以便能说明各变体出现的规律.音位符号选定后,属同一个音位的所有变体在音位标音中应用同一个符号标写.如汉语普通话| a |音位的四个变体[A,a,A,B]在音位标音中可统一用”a”来标写.22、举例说明什么是音位的区别特征,它有什么优越性?答:音位的区别特征是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以使不同的音位相互区别,形成对立,而且还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联系在一起,聚合成群.如汉语普通话的| tc |,一方面以发音方法的特征”不送气”和”塞擦音”与| tc'|、| c |相对立,一方面又以发音部位的共同特征”舌面前”与| tc' |、| c |构成一个聚合群.音位的聚合群不仅仅反映了音位之间的相关性,而且同属一个聚合群的各个音位往往涉及共同的语音规则.比如汉语普通话里| tc, tc', c|都只能和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组合,而不能和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组合,而| ts, ts', s |、| ts, ts', s |、| k, k',x |中的各个音位则正好相反.23、举例说明什么是 音位的自由变体? 答: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自由变体的音质虽有不同,但说这种语言或方言的人感觉不到它们是不同的音,或者觉得它们的差别并不重要,总把它们当作一个语音单位来使用.如汉语兰州话里的[n] 和[l]可自由变读,而不会引起意义的改变.在这种话里,”脑”和”老”同音,都可以读做[lC42]也可以读做[nC 42];”泥”和”犁”同音,都可以读做[li31],也可以读做[ni 31].[n]和[l]就是兰州话| n |的两个自由变体.24、试举例说明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是由特别的音位系统决定的?答:一个音位具有哪些区别特征,这需要把它放到特定语言或方言的音位系统中去考察,放到与其他所有音位的对立关系中去分析才能确定.因为一个音位需要而且只需要与本语言或方言的所有音位区别开来.如,汉语普通话的/p/,如前所述,以”双唇”和/t/相区别,以”闭塞”和/m/相区别,以”不送气”和/p'/相区别,但并不通过”清音”这个特征与其他音位相对立,因为汉语普通话里没有和/p/同部位的浊塞音音位.总括起来,汉语普通话/p/的区别特征是:双唇,闭塞,不送气.通过这三个区别特征,/p/就可以与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系统中的所有音位区别开.英语里也有/p/音位,但英语辅音音位系统的内容不同于汉语普通话,英语/p/周围的音位与汉语普通话/p/周围的音位也不尽相同,所以二者的区别特征也就有所不同.英语的/p/以”双唇”和/t//k/相区别,以”闭音”和/m/相区别,以”清”和/b/相区别,但并不通过”不送气”这个特征与其他音位相对立,因为英语里没有和/p/同部位的送气塞音音位.可见,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语音特征是由其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决定的,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则是由特定的音位系统,由其周围所有的其他音位决定的.25、如何理解归纳音位应遵循的三个原则,请举例说明?答:归纳音位首先应根据具体语言或方言中音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音素之间存在着两种重要的关系,一是”对立关系”,一是”互补关系”.音素间的对立关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会引起语素或词的音素都具有辨义功能,因而分属不同的音位.从归纳音位上说,这叫”对立原则”.如将汉语普通话的[p]、[p']、[m]、[f]、[t]、[t']、[n]、[l]分立为不同的音位,实际上就是依据的这一原则.互补关系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而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是互相排 斥的,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据此,我们可以把它归并为一个音位,使它们成为这个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从归纳音位上说,这叫”互补原则”.如汉语普通话[A]、[A]、[a]、[B]四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是各不相同的,[A]出现在[i-]、[y-]与[-n]之间,[a]出现在[-i]、[-n]之前,[A]的出现环境是无韵尾,[B]出现在[-u]、[-N]之前,在正常情况下,出现[A]的地方不会出现其他三个元音,[a]、[A]和[B]的情况也是如此.这四个元音音素的出现环境互相补充,不会出现对立现象,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入同一个/a/,它们就是/a/的四个条件变体.互补关系是归纳音位条件变体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把几个不同的音素归并为一个音位,除了要考虑它们是否处于互补关系之中,还

音高的变化可以构成”声调”从音节组合层次上,音强等因素的变化可以构成轻重音;从语句层次上看,音高、音强、音长等因素的变化可以构成语调.33、单纯词与单音节词,合成词与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有什么关系? 答:它们之间有一定联系,但不是相同的概念.特别是对汉语来说,单音节词除极个别的如”俩”“仨”等几个合音词外,基本上都是单纯词;但单纯词却不限于单音节词,也就是说单纯词既包括由一个单音节语素构成的词,也包括一个多音节语素构成的词.反过来说,汉语的合成词绝大多数是多音节词,但多音节词却不一定是合成词.汉语中多音节而又不是合成词的主要指拟声词、连绵词、叠音词、译音词等.34、词的语汇学分类角度有哪些? 答:根据词的音节分类,看一个词由几个音节构成.汉语的词根据音节的数量一般分成单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三类.根据词的语素数量分类,看一个词由几个语素构成,一个词中只有一个语素的是”单纯词”,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则是”合成词”.根据词的音形关系分类,看一个词的语音或语形是否相同.语音相同的叫做”同音词”,语形相同的叫做”同形词”.从词的重要程度,可以先分出”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从词的用途和特点看,词还可以分成”常用语汇、非常用语汇”和”通用语汇、非通用语汇”等.35、试论汉语的词为什么有双音节倾向,现代汉语的双音节化有什么作用? 答:汉语的双音节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音词和同音语素.现代汉语的音节,如果考虑到声调,大约有1300个左右.这些音节与语素的对应关系,从一音一素到一音二十素以上,各种情况都有,其中一音一素的约占全部音节的25%.也就是说,有75%的音节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同音语素.同音会产生歧义,也给汉语信息处理带来困难.双音节化就是社会自觉地对这种现象进行调整的结果.双音节化对汉语来说有重要意义.首先,可以减少同音词,如yi这个音节,文言有”

一、医、衣、依”等,改成”医疗、衣服、依靠”等双音节词就不是同音词了;其次是将多义词的意义分化,如文言”道”有”道路、道理、道义、道学、道德”等许多意思,改成双音节词后,意义就分开了.这两项事实上为减少汉语的歧义起到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双音节化还有韵律的作用,如本来是”制/电影片”要变成”电影/制片”,使表达变得合乎韵律.36、语素的性质是什么,如何理解语素的意义? 答: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需要充分考虑”最小”和”有意义”两个因素.语素必须是最小的,但这种”最小”要从音和义结合的角度来看.比如”姐”是一个语素,而”j”“ie”和”姐姐”都不是.语素的意义有两种:一是指有具体的所指,如”爸”指向一个具体的人,”吃”指向一个动作;二是指能够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如汉语的”的”本身并无具体的所指,但如将其加在动词后该动词就变为表事物的名词,英语”books”中的s具有表名词复数的意义,这里的”的”和”s”所表现的就是语法意义.37、词缀语素作用的异同? 答:词缀语素的作用有一致的地方,它们本身都没有太实在的词汇意义,但又能表示某种抽象的构词意义.比如英语”一er,一ist”本身没有什么词汇意义,但附加在其他实义语素后面可以使整个词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的意义,如”writer,pianist”.不同的词缀的作用也有差异:一般说前缀在构词中通常只改变词的抽象意义,不改变词类.如英语possible是形容词,加上前缀im一后的impossible只增加否定义,但仍是形容词;后缀则除了改变词的抽象意义,也往往改变词类,如英语real本来是形容词或名词,加上后缀一ize后的realize,就不但改变了意义,而且也变成了动词.38、语在构造上的特点,如何理解这些特点? 答:第一,语的总体结构特点是结构的固定性和整体性.结构的固定性是说语的结构是一种特定的组合形式,大多不能像普通词组那样随意改变,否则改变后的形式即使成立也不再是语的格式了.包括:一般不能颠倒原有成分,如”乱七八糟”不能说”乱七八糟”;一般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如”远见卓识”不能说”远见和卓识”.一般不能替换原有成分,如”拍案叫绝”不能改成”拍桌叫绝”.结构的整体性是说语表达的意义不一定就是词语的搭配结果,大多不能简单地像一般词组那样根据组成成分来分析整体的意义.比如”风声鹤唳”是形容惊慌和恐惧的情形,”听到风的声音、鹤叫的声音都会害怕”,而不是”风的声音和鹤叫的声音”;第二,语的结构基本上就是词组或句子的结构形式,但又有各自的特殊格式.语由词构成,且比词长,一般就是词组或句子的结构形式.比如:专有名词多是偏正词组,如”中国人民大学”语的结构又有别于一般词组的特殊形式,如汉语成语一般是四字格,惯用语一般是三四字格,惯用语中的比况语通常必须由并列的两项成分组成.成语结构限制严格,组成成分不能变动也不能拆开.惯用语的组成成分不能变动却可以拆开.汉语歇后语实际上是一种省略了后一分句的复句形式.汉语的简缩词语则是截取词组中的成分并进行概括.39、外语的语素类型与汉语的语素类型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外语的语素分类与汉语的语素分类大体一致,如任何语言的语素都有成词和不成词、自由和不自由、定位和不定位、实义和虚义的区别.外语语素与汉语语素也有不对应的地方.比如英语中像”—ly,—ful,—able”这样专门构成词的语法类别的语素很多,而汉语除个别词后面能加”子、儿、头”构成名词、个别词后面能加”化”构成动词外,几乎没有这类语素;汉语的实义

互如何搭配的关系,这就是组合规则;从线性的某个位置看都是相互能不能替换的关系,这就是聚合规则.组合规则管辖着哪

个语法成分在前,哪

个语法成分在后的问题,所以组合规则实际上就是语法结构的构成规则.聚合规则管辖着什么样的成分能替换某个组合位置的问题,所以聚合规则实际上就是语法成分的归类规则.组合规则是现实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48、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 答:语言中不管是语音的表现形式,词形的变化形式,还是成分的组合和类别形式,凡是能够体现一类语法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语言中不管是词语意义,还是结构意义,凡是通过一类形式或共同功能所获得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就像是语法这一张白纸的两面,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因此可以说语法研究的重要意义就是发现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对应关系,即抓住一种形式的时候要问这种形式有什么用处,发现一种意义的时候要问这种意义是怎么来的.当然各种语言的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又有不同情况,彼此有错综的表现.比如同样表现动作发生在过去的意义,英语用动词加词缀”—ed”的词形变化形式,汉语就用动词后面加虚词”了、过”的形式.一种语言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也并非简单对应,相互有复杂的关系.有的是一种形式对应一种意义,还有的是多种形式对应一种意义.49、划分词类有哪些标准? 答:第一种意见是说可以根据词形变化确定词类,这就是形态标准.这种标准对形态丰富的印欧语言比较管用,但对汉语不太适用.第二种意见是说可以根据词的意义确定词类,这就是意义标准.这种标准对印欧语言还可以,但对于汉语的词类确定,仍有一些无法克服的困难.第三种意见就是根据词的聚合位置来确定词类,这就是分布标准,这条标准不仅适用于印欧语言,也适用于汉语.50、各种语言词类划分结果的特点? 答:第一个特点是各种语言都有一些共同的词类,也有一些特殊的词类.比如已知的人类语言中无一例外地都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连词等,这就是各种语言共同具有的一些词类.但不同的语言也往往有一些特有的词类.比如汉语的量词、助词等就是其他语言很少或没有的词类.第二个特点是各种语言的主要词类都可以根据某种共性往上归大类,也可以根据某种个性往下分小类.比如一般语言中的词类都首先可以分成两大类,或者说各种词类都可以向上归为两类,即实词和虚词.实词和虚词都可以再往下分成次一级的大类,如实词一般可以分成分布性质对立的体词和谓词两类.体词主要指名词、代词等,常作主宾词,不能作谓语;谓词包括动词、形容词等,主要作谓语,一般不能作主宾语.很显然体词和谓词还可以再往下分成刚刚说到的名词、动词等词类.第三个特点是各种语言中都有一些词是典型的某类词,也有一些词可能是边缘的或跨类的词.51、怎样看待语素的语法地位? 答:语素是最小的一种语法单位,但它在语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特别重要.一方面从形式角度说它只是用来构词的单位,本身很难建立聚合类和组合类.另一方面从意义角度说语法分析也不太需要语素这个单位.比如汉语”大家学哲学”这个结构,它包括”大家”、”学”、”哲学”三个词.一般只要知道这三个词的聚合关系,如分别是名词或动词,进一步知道这三个词的组合关系,如先后是”主谓/动宾”结构.语法分析到这一步就足够了.而且整个结构的意思也就清楚了.如果再要分析到语素,那不但聚合和组合关系都很复杂,而且语素义与整个结构的意义的关系反而不容易说清楚了.52、句子变换形式有哪些情况? 答:语言中的特殊句式实际上都可以看作是基本句的变换形式,或者说是通过主谓结构中句法成分的位置变化或删略添加等形式构造的.句子的变换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XY—YX变换”即成分移位造成的句式.例如”我认识这个人—这个人我认识”(宾语前移).二是”XY—X变换”,即成分删略造成的句式.三是”X—XY变换”,即成分添加造成的句式.四是”X—X'变换”,即成分替换造成的句式.汉语”你去上海—你去不去上海”中”去—去不去”就是一种成分替换.这些变换也可以综合运用.53、为什么说句子的意义和词的意义具有突出的地位? 答:在语言里,语素、词、词组、句子等各级单位都有意义,它们的意义都是语义.其中句子的意义和词的意义具有突出的地位.人们在用语言来交流思想感情时至少要使用一个句子,句子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句义是更大单位意义的基础.要正确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又必须了解句中词语的意义,然后还要知道句中词语之间的关系意义,如施受关系意义,而正确把握词语之间的关系意义也离不开对词义的了解,因此说句子的意义具有突出的地位.54、举例说明什么是语言意义?什么是语境意义? 答: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意义通常称做语言意义.个别的、临时的意义则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通常称做语境意义.比如”今天有点冷”这句话表示”今天气温比较低”,这是它的一般的和稳定的系统;在不同的情况下它还可能表示客人请主人关上开着的窗户,或是母亲提醒孩子多空一点衣

了”笔”的意思.其次,词语的多义化是语言经济原则的必然产物.语言中的语音形式总是有限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认识的深化,语言要表达的意义又总是不断增加的,用数量有限的语言形式去表达数量庞大且不断增加的意义,就必然会出现一个语音形式表达多个意义的多义化现象.62、应如何看待语义场的系统性? 答:语义场最重要的是它的系统性.一个语义场就是一个局部的词义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类属义素划定的意义领域,被划分成若干块并分配给不同的词语,这些词语以一种互补的方式来对同一意义领域进行反映.在意义领域恒定或封闭的情况下,一个词义占据的地盘大了,其他词义的地盘势必就会缩小;一个词义占据的地盘小了,其他词义的地盘必然就会扩大.在这种情况下,系统中某个词语的意义会受到系统中其他词的制约,系统中某个词义的变化或词语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意义领域的重新划分和分配,从而引起系统中其他词义的变化.如在先秦时代,”牙”和”齿”指中间的牙齿,后来”齿”退出了口语交际领域,”牙”便扩大了自己的意义范围,指所有有牙齿.63、词汇意义和关系意义的区别? 答:词是句子的基本构成成分,句子中词的意义也就成为句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首先要懂得句中词语的词汇意义.句子通常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词语在组合时总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关系意义.关系意义和词汇意义不同,词汇意义是词语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一个词即使孤立存在,也会有一定的词汇意义,关系意义只存在于一定的句法结构中,孤立的词语是没有这种意义的.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既要懂得句中词语的词汇意义,还要知道词语的关系意义.64、语气意义的内容及其表达形式? 答: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就是”语气意义”.语气意义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意义.在语言中,语气意义一般都是通过语调形式来表达的,在有些语言中,一向虚词和语气副词也有表达语气意义的作用,如汉语普通话里的语气词”吗”就可以独立表达疑问语气,语气副词”竟然”、”居然”都可以表示惊诧语气.65、从属述谓结构和降级述谓结构的区别? 答:述谓结构中的变元本身也是一个述谓结构,这种充当其他谓词变元的述谓结构就是从属述谓结构,例如”我希望你去.”中”你去”就是一个从属述谓结构,作谓词”希望”的变元.从句法结构上看,述谓结构中的变元可以带有修饰或限制性的成分,以表示变元某方面的特征,充当这类成分的述谓结构就是降级述谓结构.如”小李正在看我昨天送给他的小说.”中”我昨天送给他”是一个述谓结构,充当变元”小说”的限定成分,因而是一个降级述谓结构,从句法结构上看,充当定语的述谓结构都是降级述谓结构.如果说从属述谓结构是从述谓结构下降到变元的地位,那么降级述谓结构则更是下降到了变元的地位,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语义特征,因此降级述谓结构又被称做”特征化了的述谓结构”.66、歧义与模糊有什么区别? 答: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语义学所谓的”模糊”,是指语言形式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边界是,是指一个意义分别与别的意义难以绝对划分清楚,歧义则是指同形的语言符号序列可以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意义.在言语交际中,歧义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来消除,而模糊则始终是模糊的,除非能以量化的方法来定义他们.比如”新”是模糊的,它与”旧”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新汽车牌照”是歧义的,如果换个说法,说成”新的汽车牌照”和”新汽车的牌照”,歧义就消除了,但”新”依旧是模糊的.67、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 答: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条件.形式不同,就无所谓有歧义,有歧义则语言符号序列必然形式相同.所谓形式相同,韵律特征也相同;从书面表达上说,则要求书写符号及其排列形式相同.由于口头和局面的同形条件不一样,口头同形和书面同形并不总是一致的.口头同形的,书面不一定同形;书面同形的,口头也不一定同形.进一步说,口头上有歧义的,书面上不一定有歧义.书面上有歧义的,口头上不一定有歧义.又如”北京人多”在局面上是有歧义的,但在口头上说出来,一个是”北京/人多”,停顿在”北京”和”人多”之间,一个是”北京人/多”,停顿在”北京人”和”多”之间,二者不同形,歧义当然也就不存在了.68、如何理解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答: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说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那就是说文字不是一般的符号,而是用来书写某一种语言单位的符号.如果不是用来书写某一种语言单位的符号,即使表示一定的意义,也浊文字.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也表示一定的意义:可以通行,或不可以通行.但是红绿灯不直接跟哪个语言单位挂钩,所以是一种符号,但不是语言的符号,因而不是文字.旗语和莫尔斯电码直接代表文字符号,可以说是文字的符号,是语言的符号的符号.说文字是一个符号系统,那就是说文字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孤立的符号,而是互相有联系,有一定规则制约的.文字系统由一定数量的”字符”以及字符的组合规则和书写规则组成.69、简要说明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

点对文字的特点是有影响的.但是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的影响也不能绝对化.说语言的特点制约了文字的特点,什么样的语言只能使用什么样的文字系统,这种绝对化的观点至少目前还缺乏证据,因为同一系属、同一类型的语言采用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以及同一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采用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的实例并不少见.同属汉藏语系的汉语和藏语就采用不同的文字系统,一种是意音文字,一种是音位文字;越南语在过去几百年内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可是过去使用的是在汉字基础上形成的属于意音文字系统”字喃”,现在则改用拉丁字母的表音文字系统.这些就是最好的证明.74、如何理解”文字也会影响语言,但无限夸大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是没有根据的”.答:文字也会对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文字对语言的影响主要是帮助语言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使语言的功能大大加强和扩展了.其次,文字的类型会影响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因为在现代社会里语言之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书面语进行的,文字类型相同会促进这种影响,而文字类型不同会在不同程度上阻碍这种影响.不过,总的说来,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是有限的.无限夸大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是没有根据的.有人说文字怎么怎么影响了语言,是根本不区分文字和书面语,甚至把文字和语言混为一谈了.如果语言中没有”种”“众”和”重”这三个不同的词语,文字怎么能强行区别?现代汉语经常利用古汉语的词语来创制新词,这跟西方语言经常利用古希腊拉丁语词

根来创制新词一样,这是利用古代语言的实例来创制新词的实例,不能说是文字本身能创制语言中的新词新语.总之,现在说的文字的种种神奇作用,归根到底都是语言本身,包括口语和书面语的作用,并不是作为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的文字的作用.75、简要说明结绳跟文字的起源没有直接的关系? 答:有一种意见认为文字起源为”结绳”,但从谈到结绳的种种资料来看,结绳都只能起一种记数的作用,或者起一种帮助记忆和提示的作用,并没有跟任何一种语言单位结合,而且现在已知的任何一种文字也都没有迹象表明脱胎于结绳,因此,结绳只是在文字诞生以前人类使用过的一种记数、帮助记忆和起提示作用的工具,跟文字的起源没有直接关系.76、如何看待”文字发展三阶段论”的观点? 答:文字发展三阶段论认为文字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阶段、音节文字阶段和音位文字阶段.从现有文字史的资料来看,最早出现的字符就造字的方法而言的确大都是”象形”的,就其跟语言单位的语义和语音的关系而言也的确大都是”表意”的字符都是后起的,而就表音文字而言,大致先有音节文字,后有音位文字.从使用字符的多寡和学习的难易而言,的确音位文字使用的字符是最小的,是最经济、最容易学的,音节文字次之,意音文字或词语文字使用的字符最多,最不经济,因而也最复杂,最难学.但是,一个符号系统的优劣首先应该就其功能而言.就服务于语言的功能来说,以上各种文字似乎都能很好地为有关的语言服务,难分高低,似乎说不上哪个高级,哪个低级.这个问题可以暂时不做结论.77、简述汉字字体演变? 答:汉字众甲骨文、金文到现代汉字,在字形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字体的演变.汉字大致经历了甲骨文和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这么几个不同字体的阶段.其中甲骨文和金文是同时代的,可能只是使用场合和书写材料不同形成的不同的字体.小篆是经过规范化了的,但是菜体太繁,在简化趋势的冲击下,很快就让位于隶书和楷书.隶书出现得比小篆还早,可是成为一种通行的字体比小篆晚.甲骨文和金文象形程度还比较高,还没有完全线条化.隶书和小篆都已经完全线条化了.楷书最早在魏晋之际就出现了,但不久就出现了印刷术,从此汉字的字体也就基本上稳定下来了,但是字形简化的趋势始终没有停止.至于行书和草书不是普遍通行的规范字体,可以看作一种别体.78、”已知的所有自源文字都是意音文字,词语文字”,如何理解? 答:古老的独立发展起来的”自源文字”总是选择词语作为制定字符的依据,这大概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大都认为最明确的语言单位是词语.如果一种语言的词语绝大多数是多音节的,并且音节的界限不那么明确,那么选择词语作为制定字符的依据,就是十分自然的.例如古埃及文字的字符,不论是单纯的字符,还是复合的字符,代表的语言单位都是词语,不管这些词语是单音节的还是多音节的.因为这样的文字以词语作为字符代表的单位,所以后人称之为”词语文字”.从已知最古老的自源文字来看,最初的字符都是表意的,不论字符的图形结构是”象形”是”会意”的,还是”指事”的.但是语言中有些词语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特别是一些虚词和语法形态更是没法用图形来表示的,只能用表音的办法来记录.自源文字最原始的字符图形同有直接表音的,这大概是没法用图形来直接表示语音的原故.不过表意的字符直接表意,也间接表音.所以自源文字都是利用原来有的意符间接表音的作用,假借某些意符来作为表音的字符,也就是音符.因此,这些文字就既有意符又有音符,所以这些文字又都是意音文字.79、为什么说”汉字的偏旁跟用做独体字的意符和音符不完全相同”? 答:汉字合体字里面的”形旁”是表意字符,但是跟独体字中的表意字符不完全相同.由意符构成的独体字是跟语言中确定的词语相联系的,但是合体字中的形旁只表示某个语义类别,不跟语言中的具体词语相联系,如”江,河,湖”等合体字中的”水”旁就只表示这些词语都跟”水”有关,只是起一种语义分类的区别作用.汉字合体字里面的”声旁”是表音字符,但是情况比较复杂.一部分声旁在合体字里面的确只表音,不表意,如”花朵”的”花”里面的”化”.可是另一部分声旁作为独体字的时候原来就

进步,经济的日益发达,社会统一程度的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语言就会在共同语的基础上逐步走向统一.社会之间的接触也会推动语言的发展演变.从根本上讲,语言的存在和发展是受社会制约的,社会交际的需要是语言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一种语言中的每一项具体演变和发展都有其直接的社会根源.这些演变现象都难以从社会的发展方面找到直接的原因,而需要从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去寻找原因.85、简述语言分化的过程并归纳方言产生的条件? 答:语言自产生之是起,它的语音、语汇、语法、语义各组成部分就在不断地变化之中,这些变化总是开始于某一人群,然后借助人们之间的言语交际向四方扩展.在远古时代,由于受食物资源的限制,人类社会的规模不可能很大,社会成员也很少.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增长,人们不得不分成不同的人群而分开居住,并且一分再分,越走越远,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范围.对这些原先住在一起后又分开的人们来说,如果彼此居住和活动的地点越来越分散,相距越来越遥远,相互之间的效也就会越来越少,原本统一的社会就会逐渐发生不完全分化,在地域上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的言语交际频率很低,甚至难以发生,一个地区内的语言发展演变也就难以借助言语交际的力量扩散到其他地区,各地区使用的原本相同的语言共同点就会不断增多,时间一长,不同地区的语言就会各自形成一系列自己的特点,不同的方言就形成了.由此可见,社会的不完全分化是一种语言内部产生方言分岐的必要社会条件,可以说,没有社会的不完全分化就没有方言的产生;但如果只有社会的分化,而没有语言的发展演变,一种语言内部的方言分歧也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方言的产生是社会的不完全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86、方言在语汇和语义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表现在:首先,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方言里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如北京话的”家具”,广州话叫”家私”.其次,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方言里可能具有不同的意思.如长沙话的”蚊子”包含了”苍蝇”的意思,但北京话的”蚊子”就无此义.87、简要说明语言的谱系分类? 答: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叫语言的”谱系分类”.谱系分类首先根据语言间亲属关系的有无,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不同的语系.语系是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个语系.世界上的诸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分,大致可分为九大语系.其中,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同一个语系之下又可以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程度,把语言分为若干个语族,比如英语和德语有比较直接的亲属关系,它们同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同一个语族之下还可以分为不同的语支,有时甚至还能在语支下分出语群.语系、语族、语支、语群这种谱系分类的层次体系,反映了原始基础语随着社会的分化而不断分化的历史过程和结果.88、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有何异同? 答:在一个语言社会中,不同的人说话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的语言变体和特点又同说话人的社会特征相关联,同一定的社群联系在一起,这种语言或地域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群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被称之为”社会方言”.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相同点都是一种语言的变体,都是语言分化的结果.社会方言虽然也是一种语言内部的变体,但却与我们前面讲述过的地域方言不同.除了地域方言同社会的地域分化有关,而社会方言同社会的社群分化有关这一区别之外,从结构系统上看,地域方言有自己独立的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系统,它们之间的差别可以大到不能通话的程度,汉语的一些地域方言就是如此.社会方言却没有自己独立的结构系统,它所用的材料和结构规则基本上都是全民语言或当地方言所共同具有的,仅仅是有某些值得注意的不同于其他社群的特点而已,因而它们之间的差异一般并不会妨碍人们之间的言语交际.89、社群分化给语言的分化带来了哪两个直接后果? 答: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群分化会带来两个直接后果.一是会在不同的社群之间造成程度不同的社会距离,社会距离又会在不同的社群之间造成交际障碍,甚至有可能使一些不同的社群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结果社群内部的交际活动要比社群之间的交际活动频繁得多,最后各社群就会在语言上逐渐形成各自的特点,产生不同的社会方言.二是会在社会上或特定的社群内形成与特定社群相关联的社会行为规范,从而影响人们的言语行为.90、有些学者将”共同语”和”通用语”合称为”共同语”,它们的实质一样吗? 答:”共同语”和”通用语”有本质上的区别.”通用语”是指在存在方言分歧的社会里,人们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际而选择的一种作为各方言区之间的交际工具的方言.比如我国古代所谓的”雅言”、”通语”以及后来的”官话”就是当时人们给这种通用语起的名称.但是在社会处于半统一半分化的条件下,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来往很不普遍,频率也很低,通用语的使用者就可能只局限于一些官员、商人和读书人,人数势必不多.这样一来,通用语也就难以对广大民众所使用的方言产生大的影响,对消除方言分歧也不会起多大的作用.而共同语则不同,它是社会打破地域封闭状态走向完全统一时出现的语言形式.对方言来说,共同语是一种高级形式,它能够积极地影响方言,引导方言的发展,吸引方言向自己靠拢,并准备最后取代方言.虽然

持思维只能在语言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所以如果一定要分出先后,那么甚至应该先有语言然后才有思维,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第三种意见认为思维先于语言发生,虽然语言出现后成了思维的主要工具,但语言出现前人类就有了思维,甚至直到语言出现后也存在着不需要语言参与的思维活动,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洛克和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99、简述思维的分类? 答:思维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叫做”感性思维”.狭义的感性思维只指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活动,这是一种直观思维.广义的感性思维也包括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也称为表象思维.第二类叫”抽象思维”它是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第三类叫”发散思维”,它是指随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产生的综合心理活动,例如感情、意志、美感等.100、简述语言和思维相互对应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语言与思维的对应主要表现在抽象思维上,抽象思维肯定需要语言的参与.要表达概念、就得使用词语;要作出判断或推理,就得用到句子或复句;逻辑思维中的公式代码,也是语言的转化符号.所以抽象思维实际上就是以语言作为工具或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思维活动.只有人才有语言,因此只有人才能进行抽象思维,反之,人之所以具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就因为人有语言.101、语言和思维相互不对应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相对于抽象思维,其他两种思维活动不一定须借助语言来进行,或者说即使其中与语言有关,语言的作用也远比不上在抽象思维中那么大,这是语言与思维不对应的地方.感性思维,特别是直观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古籍,这种思维并不是人类独有的,它不借助语言进行 ,只有在语言参加以后,才可能上升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发散思维,特别是表现为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识时,是思维活动对人类社会生活其他方面产生的影响,但语言与发散思维活动的关系比较疏远,可以说此时的语言不但已不是思维的工具,而且也成了受其影响的对象了.102、简述语言和非抽象思维的关系? 答:抽象思维以外的思维,特别是感性思维,叫做非语言思维,文化意识和艺术创作中的思维活动叫做形象思维,这二者统称为非抽象思维,非抽象思维虽不一定需要语言,但非抽象思维也不是完全没有或不需要语言参与.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察,儿童在手势思维和直觉思维阶段,不但逐步把手势和直觉与词语联系起来,而且词语也帮助儿童发展了这一个阶段的思维活动.至于发散思维,无论是人的情感、美感还是文化意识,都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或者反映到语言文字上面.103、简述儿童的思维活动与儿童语言的关系? 答:儿童在掌握语言以前更多的是利用直觉,而不是用语言来思维的,儿童的思维还算不上抽象思维.虽然这时语言不但是儿童学习的对象,而且在培养儿童形成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皮亚杰曾观察到儿童在手势思维和直觉思维阶段,不但逐步把这些手势和直觉与词语联系起来,而且词语也帮助儿童发展了这一阶段的思维活动.104、简述发散思维和语言形式的关系? 答:发散思维包括人的情感、美感以及深层的文化意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或者反映到语言文字上面.文学家、艺术家进行创作时,主要是运用属于发散思维范畴和形象思维,而这种形象思维恰恰离不开语言文字的手段.小说、戏剧本身即需要语言进行创作,而音乐、绘画的创作也需要语言的参与,甚至它们的意义、内涵,最终也得靠语言来说明和阐释.105、简述语言和思维在地位、作用上的两种不同观点? 答:一种观点就是语言决定思维,即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包括会有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结果,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人类学家萨丕尔和语言学家沃尔夫,他们的主要观点是”语言相关论”.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语言确实对思维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能无限夸大语言的作用,不能说语言决定思维,而更主要的是思维决定语言.这种观点目前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106、目前,在思维和语言的地位作用上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什么? 答: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中,思维起主导作用,思维决定语言,语言虽然对思维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但可能无限度地夸大这种影响,语言也不能最终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活动.107、语言和思维谁是主导? 答:语言和思维在地位作用上到底谁更重要,谁决定谁,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语言决定思维,即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这是一种较极端的看法.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人类学家萨丕尔和语言学家沃尔夫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其核心内容是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又称”语言相关论”.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语言确实对思维会有一定的影

①渐变性

语言结构系统只能按照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逐渐地变化,采取渐变的而不是突变的方式.语言的渐变性说明:语言系统是变化的,这种变化是缓慢的,而不是爆发的.这两点都是由语言的发展与稳定决定的,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由于语言内部的原因.②参差性

语言结构系统的各要素发展的速度是不整齐的.语言是一个相对平衡的差异系统,各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都在这个系统中取得一定的价值.但这个系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其中的各个要素会出现参差不齐的变化:非基本词汇及其语义发展得最快,社会上有什么风吹草动,都可以中得到反映,语音变化较慢,最慢是语法.语言系统内的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使得语言系统不断地又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从而不断地发展下去.语言的渐变性是从语言的外部宏观地考察;语言的参差性是从语言的内部微观地观察.这两个特点存在于一切既稳定又发展的语言之中.113、为什么说抽象思维必须要以语言为工具? 答:①抽象思维的第一个特性是概括性.思维揭露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需要对个别现象和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形象思维可以用形象来概括,抽象思维则需要靠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概括的,而概念、判断、推理是要靠语言来完成的.概念要靠词固定、表达;判断要靠句子固定、表达;推理要靠复句固定.例如:给”人”下一个定义,就不能停留在人的表面特征上,而应该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抓住他的本质特征:所谓”人”就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在这个概念里”制造”、”使用”、”工具”、”劳动”等各种概念都是靠词固定、表达的;如果继续推理:”如果我们是人,所以我们能运用工具进行劳动.”这就是所谓的推理三段论,其中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是靠句子完成的.抽象思维的概括性离不开语言.②抽象思维的第二个特性是社会性.人的抽象思维必须要在社会的交际中才能产生和发展.而抽象思维在社会的交际中也必须要借助语言的形式来进行.如果没有在一定的社会交际环境中生活,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如狼孩).抽象思维必须要借助一种大家都能具备的物质形式——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想交流的桥梁.抽象思维的社会性离不开语言.114、音位和音素有什么区别? 答:音位是具体语言在一类发音中从能否区别词或语素的角度划分或归并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形式.音素是人类语言在一次发音中从音质角度切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和音素是迥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①研究音素可以超越具体语言或方言,着重从语音的自然属性上研究;研究音位则必须落实到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不但要从语音的自然属性上,更要从语音的社会属性上研究.一些音素在某种语言是不同的音位,在另一种语言可能就是同一个音位.如清、浊音[b]、[p]在英语中是两个不同的音位,而在汉语普通话中是同一个音位.送气音[ph]和不送气音[p]在英语中是一个音位,而在汉语普通话中是两个音位.②音素只能从音质角度上切分,音位却可以从语音四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上划分与归并.从音质要素上划分与归并的音位叫”音质音位”;从非音质要素上划分与归并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音位的”精髓”在于区别词或语素.在一个语言或方言中,无论在音质要素上,还是在非音质上都可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一种是对立的关系,即某类音质要素或非音质要素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时会引起意义的改变;一种是非对立的关系,即某类音质要素或非音质要素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时候不会引起意义的改变.凡是具有对立性关系的音质要素和非音质要素必定分属于不同的音位;凡是具有非对立性的音质要素和非音质要素可以归并为同一音位.汉语普通话[p]、[ph]、[m]、[f]音质要素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51]前时,会引起意义的改变,如[p?51](爸)、[ph?51](怕)、[m?51](骂)、[f?51](发),可见[p]、[ph]、[m]、[f]是不同的音位.汉语普通话非音质要素之一的四种音高[55]、[35]、[214]、[51]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的时候,也会引起意义的变化,如[m?55](妈)、[m?35](麻)、[m?214](马)、[m?51](骂).可以归并为同一个音位的例子如汉语普通话的[a]、[?]、[æ]、[ɑ]、[?],他们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并不引起意义的变化,如[xua55]、[xu?55]、[xuæ55]、[xuɑ55]、[xu?55]都是”花”的意思.可见,[a]、[?]、[æ]、[ɑ]、[?]是同一个音位.③音素是一次发音就要分析出来的,音位则往往涉及一类发音.划分与归并音位时,确定音质要素或非音质要素是对立还是非对立往往要考察一类或几类音质或非音质要素.如[p]、[ph]、[m]、[f];[a]、[?]、[æ]、[ɑ]、[?].④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则要具体分析.音质音位本身也是音素,但不是一般的音素,而是能区别词或语素的音素,它们当然也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非音质音位则是一些能区别词或语素的音高、音长、音强的最小形式.其中的音高和音强必须要附加在一个或几个音素音段上,在语音线性序列中不占有位置.115、举例说明划分与归并音位的基本原则.9

·通过比喻或借代等途径而产生的转移.如”风雨”本来指自然界的气候现象,后来比喻”考验、磨难”.又如”涕”在古汉语中是”眼泪”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是”鼻涕”的意思.·语言单位感情义的转移.如”喽罗”原指”聪明能干的人”,是褒义,现在概念意义和感情意义都发生转移,指”坏人的仆从”.118、举例说明词的结构类型.答:根据词干的构成情况,可以把词分为单纯词、复合词和派生词.(一)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单纯词有单音节的,如”天、地、看、好”等,也有多音节的,多音节单纯词中又以双音节为主,可分为:联绵词和叠音词.①连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其中有双声、叠韵、非双声叠韵三种.·双声联绵词:指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联绵词,如:参差、仿佛、蜘蛛、崎岖 ·叠韵联绵词:指两个音节韵母相同的联绵词.如:窈窕、逍遥、螳螂、烂漫 ·非双声叠韵联绵词:如: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蝴蝶、蝙蝠

②叠音词:指由两个相同音节重叠而成的单纯词,如:猩猩、姥姥、蝈蝈、蛐蛐 ③音译外来词:如:咖啡、沙发、巧克力、可口可乐

(二)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包括复合词、派生词和重叠词.①复合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复合构成.如:英语的”black-board(黑板)”、”rail-way(火车)”、汉语中的”心疼”、”审视”.②派生词:由词根附加词缀构成,在汉语中不多见,但在形态丰富的语言中大量存在,如英语中的以前缀”un-”、”in-”构成的词.③重叠词:由相同的词根相叠构成.在汉语中,重叠词要注意与叠音词区分,叠音词的意义不能再分解,本身就是一个语素,属于单纯词.重叠词还要注意与重叠形式的词组或语法的重叠形式区分,重叠词既不像语法上的重叠形式可以增加某些语法意义,也不能改变重叠语素本身的词类.汉语中的重叠词包括:名词性重叠词,如:姐姐、星星;副词性重叠词,如:刚刚、常常.1.语音的心理属性? 答:语音与人类心理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就是“语音的心理属性”.伯听觉器官和大脑听觉中枢对语音的发音和声波的感知是语音的心理属性的重要方面,实验证明;人的听觉虽然是由客观的声音引起的,但作为心理现象的主观听觉和 语音的客观声学效果之间并不总是一对一的关系,语音声学要素的变化并非都能在听觉上得到对等的感知,我们知道,一个音在听觉上的高低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但主观听觉上对音高的感知与客观的声波频率并不一致的,对于一个400HZ的声音,只需要提高1HZ,人们就可以感觉到音高的变化,而对于一个3000HZ的声音,只有当提高幅度达到9HZ以上时,人们才能分辩出声音的高低变化,主观听觉上对音强,音长的感知与客观的音强,音长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实验还证明:听觉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概括性.我们知道,人的声道的形状包括声带的长,厚薄等同人的相貌一样,人人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音色,特有的声波特点,但是不管这种个人特点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声学的效果多不同,都不会影响人们对语音的正确感知,不同的人发出的a这个音,声学要素的数值会有很大的差异,但听上去都是a.即使同一个人边疆发同一个音,这些音的声波也不可能完全相同的.但人们一般感觉不到其中的变化,而把它们听成同一个音.这些都说明大脑听觉中枢在进行语音识别时,显然对听觉器官传送过来的声波进行了一定的过滤和筛选,只选择并提取与语音有关的特征,而放弃其他信息.这是一个十分复杂且目前尚知之不多的心理过程.2.为什么说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

答:语音的社会属性是使语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本质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音是和语言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语音是这个工具的物质载体,因此,任何语音都表达一定的意义,同一定的意义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联系.语音的这种表意功能是社会赋予的,是社会的交际需要使人发出的声音成为意义的载体.又是社会习惯使特定的音同特定的意义结合在一起.因此离开了社会的交际需要,离开了社会的约定俗成,就没有语言的产生,也就没有语音的存在.2任何民族语言在语音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系统,这种系统都是在特定的社会中形成的,都是特定社会独特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由人的生理条件决定的,不同的语言会使用不同的语音,如英语中使用的某些辅音,普通话中就不用.即使相同的语音,在不同的语中也会有不同的功能和价值.比如汉语普通中的b[p]和p[p`]都是独立的语音单位,具有区别意义的功能,如“八”和“趴”,相同的主事音在英语中只胆同一个语音单位的两个变体,没有区别意义的功能.3语音的地域性同语音的民族性有相似之处,即同一语言在不同的地方也可能有不同的语音系统,使用不同的语音,赋予语音不同的功能和价值.比如汉语中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和以苏州话或上海话为代表的吴地方言,就

到20世纪50年代,单纯研究语言本体内部的结构系统的路子尽管在分析语言结构的方法论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由于过分强调语言的“自主性”,企图摆脱语言跟人和社会之间客观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不同程度上忽视语义研究,也就越来越显示出自己的局限性,因此就兴起了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语言本体而更重视跟语言有关但属于语言的结构系统以外的问题的新学派.但是,随着发达国家信息时代的逐步到来,对语言学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研究语言的结构系统,也就是研究语言本体的社会需求仍然在不断加强,因此生成语言学等新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由于信息时代社会的需求和支持,仍然充满了生机.可以预见,语言本体的研究是语言学的一个永恒的话题.7.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 答:语言中不管是语音的表现形式,词形的变化形式,还是成分的组合和类别形式,凡是能够体现一类语法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语言中不管是词语意义,还是结构意义,凡是通过一类形式或共同功能所获得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语法形式与语 法意义就像是语法这一纸的两面,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因此可以说语法研究的重要意义就是发现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对应关系,即抓住一种形式的时候要问这种形式有什么用处,发现一种意义的时候要问这种意义是怎么来的.当然各种语言的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又有不同情况,彼此有错综的表现.比如同样表现动作发生在过去的意义,英语用动词加词缀“-ed”的词形变化形式,汉语就用动 词后面加虚词“了,过”的形式.一种语言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也并非简单对应,相互有复杂的关系.比如有的是一种形式对应一种意义,例如英语中冠词“the”指表示后面的名词是有定的或特指的,如“the house”.也有的是一种形式对应了多种意义,例如德语中的冠词除了表示名词定指,还表示名词的性或数,如“der tisch(桌子,定指/阳性/单数)”.还有的是多种形式对应一种意义,例如汉语中表示名词的定指意义,既可以通过语序形式,即出现在动词前的光杆名词就是有定的,如“房子(塌了)”,也可以通过加指示代词或特定介词的形式表示名词是有定的,如“(喜欢)这房子”,“把房子(卖了)”.8.如何理解“已知的所有的自源文字都是表意文字,词语文字”? 答:古老的独立发展起来的“自源文字:”总是选择词语作为制定字符的依据,这大概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大都认为最明确的语言单位是词语.如果一种语言的词语绝大多数是多音节,的并且音节的界限不那么明确,那么选择词语作为制定字符的依据,就是十分自然的.例如古埃及文字的字符,不认旨单纯的字符,还是复合的字符,代表的语言单位都是词语,不管这些词语是单音节的还是多音节的.因为这样的文字以词语作为字符代表的单位,所以后人称之为“词语文字”.从已知最古老的自源文字来看,最初的字符都是表意的,不论这符的图形结构是“象形”的,还是“会意”的,还是“指事”的.但是语言中有些词语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特别是一些虚词和语法形态更是没法用图形来表示的,只能用表音的办法来记录.自源文字最原始的字符图形没有直接表音的,这大概是没法用图形来直接表示语音的缘故.不过表彰的字符直接表意,也间接表音.所以自源文字都是利用原来有的意符间接表音的作用.假借某些意符来作为表音的音符.因此,这些文字就既有意符又有音符,所以这些文字又都是意音文字.9.试述汉语的词的双音节化的作用? 答:双音节化对汉语来说有重要意义.首先,可以养活同音词,如yi这个产时节,文言有"一,医,衣,依"等,改成"医疗,衣服,依靠"等双音节词就不是同音词了;其次是将多义词的意义分化,如文言"道"有"道路,道理,道义,道学,道德"等许多意思,改成双音节词后,意义就分开了.这两项事实上为养活汉语的歧义起到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双音节化还有韵律的作用,如本来是"制/电影片"要改成"电影/制片",使表达变得合乎韵律.

10.语言转用和哪些社会因素相关? 答:语言转用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发生的,在语言转用过程中,哪一种语言在竞争中获胜而取代对方,也是由相关的社会因素决定的.首先,语言转用与民族(部族,部落)的融合的密切相关.民族的融合有时是借助军事和政治上的征服进行的,在这种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征服者往往会强迫被征服民族放弃本民族的语言而改用征服者的语言.民族融合也可以不领先强制的手段而发生,伴随着这种民族的融合过程,语言的转用也可以自然地发生.语言转用虽然同民族的融合关系密切,但由于语言并不是民族最根本的特征,因而语言转用了,并不等一示同的民族也融合了,如我国的回族很早就转用了汉语,但至今仍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而存在.其次,同数量占优势的民族生活在同一地区,形成杂居的局面,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密切的联系,只有在这种条件下,语言转用才有可能发生.例如,鲜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之后,杂居在数量占优势的汉族人民中间,加之鲜卑族统治者实行有利于民族融合的政策,鲜卑语才逐渐被汉语替代.最后,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哪一方发生语言转用,哪一种语言能够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共同的交际工具,主要取决于语言使用者在经济,文化 发展水平和人口 数量上的优势,3

41.举例说明普及民族共同语的实质和特点。

答:(1)民族共同语指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形式,对方言而言,是一种高级形式。(2)语言的统一不可能采取消灭方言的方式来实现,史能通过推广共同语,逐步用共同语来取代方言这种方式来实现,因而,从实质上说,共同语的普及过程就是逐步缩小方言差别,使语言趋于统一的过程。例如,我国方言分歧严重,但方言作为特定人群的交际工具。不可能简单地加以消灭,而只能通过推广普通话,使其逐步取代方言,最后在全社会达到语言的统一。

(3)在普及的过程中,共同语可以引导方言的发展方向,吸引方言向自己靠拢。例如,新中国建立以来,汉语各个方言都出现了向普通话靠拢的明显趋势。

(4)在普及的过程中,共同语会逐步扩大自己的使用范围,方言的使用范围则相应地不断缩小。例如,过去不少方言区的教师使用当地方言进行教学,随着普通话的日益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方言区教师开始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

(5)共同语的推广和普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对我国来说,推广普通话,缩小方言差别,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42.结合实例说明词的派生义产生的现实基础和基本途径。

答:(1)客观对象之间的各种联系是词语多义化的现实基础。其中主要有相关性联系和相似性联系两类。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人们有可能根据客观对象之间的某种关联,用指称甲类对象的词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产生出与原来的词义有联系的新的意义。

(2)派生义产生的一个基本途径是借代。借代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没有相似性,但存在比较稳定的联系。如汉语从“锯子”的“锯”的意义引申出“锯东西”的“锯”的意义,就是通过借代途径。

(3)派生义产生的另一个基本途径是比喻。比喻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如汉语的“顶峰”由“山的最高处”衍生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最高点”这个意义,就是通过比喻途径。

41、.举例说明为什么在描写句子的语义结构时,常常要从谓词入手,也就是把谓词看作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1)一个述谓结构可以有多少变元以及可以有何种性质的变元,都是由谓词的语义规定的。比如“咳嗽”指一种生理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只有行为发出者,而不会有另外的涉及对象,因而在由“咳嗽”充当谓词的述谓结构中就只能有一个必有变元,而且这个变元只能是施事。“吃”的意思是“经咀嚼把食物咽下去”,在这种行为中,不仅要有一个行为发出者,而且一定还要有被“咽下去” 的东西,因而在由“吃”充当谓词的述谓结构中就可以有两个必有变元,而且这两个变元一个是施事,一个是受事。(2)一个述谓结构是由谓词和变元组成的,既然变元的数量和性质都是由谓词决定的,因而也可以说整个述谓结构的框架是由谓词语义规定的。人们只要按照一个谓词对变元数量和性质的要求,在述谓结构的框架中填入适当的变元,就可以产生一个句子的命题意义。这可以从人们理解省略句的事实中得到证明,比如问某人“你去不去北京”,某人回答“去”,任何人都会知道这个“去”虽然是一词一句,但在语义上却等于“我去北京”,人们之所以能够在理解过程中将“去”的动作发出者和目的地补充出来,从而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实际含义,就是因为“去”所规定的述谓结构框架起着引导的作用。

42、结合实例说明语言接触的具体表现形式

(1)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不同语言之间相互影响一般总是从引进借词开始,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是语言接触最常见的现象。

例如,公元11世纪起,说法语的日尔曼人曾长期占领和统治英格兰,在长期的接触和交往中,英语从法语中吸收了大量的语言成分。

(2)出现双语现象。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如果在同一个社会杂居,还可能产生双语现象。

例如,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由于壮族人长期和汉族人生活在一起,大部分壮族人都是壮语和汉语使用者。(3)出现语言转用现象。在一定历史条件及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的接触和融合还会出现语言转用现象。例如,我国的回族、满族都基本上放弃了自己原有的语言而转用了汉语。

(4)出现语言的混合。

①在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会出现语言混合现象。不同语言混合会产生“洋泾浜语’。例如,在旧上海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出现的混杂着汉语成份的“洋泾浜英语”。

②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洋泾浜语有可能转变为“克里奥耳语”,成为某一社会主要的交际工具,并被当作母语来学习和使用。

元音和辅音的组合构成的。

46举例说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答:(1)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一方面是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识永定了不同语言的某些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不同语言的某些表现形式又可以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识。

(2)从文化到语言这头看,通过考察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可以帮助了解不同语言的特点。这方面的研究就是文化语言学。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对语言的影响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上最明显。例如相同事物用不同的词语表示,相同词语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适当举例)

(3)从语言到文化这头看,通过分析不同语言的特点,可以帮助了解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这方面的研究就是否语言文化学。这对于了解没有历史文献资料的民族文化和早期历史及史前史,都很有用处。(适当举例)

47.试各举一例说明语法与语音、语汇、修辞、语境、逻辑等现象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语言现象是一个整体。语法和语音、语汇、语境、修辞、逻辑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1)语法与语音。语音形式有时可能影响语法。

比如说:“想起来了”有两个意思(回想起/打算起床),也是两种结构(动补/动宾),这种区别在语音上就表现为“起来”要分别轻读和重读。(2)语法和语汇。

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也往往影响到语法,因为某些特定词语会造成语法上的差异。

如“过意不去”的两个意思也会造成语法差异:在表示“不安、抱歉”时,只需要联系一个名词。(如“我很过意不去”);但在表示“刁难、苛待”时,就必须引出另一个对象(如“他跟我过意不去”)(3)语法和修辞。

修辞也可能影响语法,即为了修辞需要有时可以超出语法规则的限制。比如在“别这么近视眼”、“太阿Q”、“很女性”这样的句子里,名词就话用为动词或形容词而作了谓语。(4)语法和语境

语境对语法的影响也很大,即在特定条件下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

比如“一张动物园”,看起来是量词误用,其它是“我要买一张去动物园的票”这句话的特定场所(公共汽车上)的成分省略现象。(5)语法与逻辑。

逻辑是语言表达内容的规律,语法是语言表达形式的规律,因此二者的关系非常紧密。逻辑对语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语言成分之间搭配关系的制约。一般人们说话既要符合语法,也要合逻辑。如“门把风吹开了”,虽合语法,却不合逻辑,所以就不是正确的句子。

48举例说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两种语言变体。二者的区别在于:带有口语色彩的词语经常用于日常交谈,也经常用于比较口语化的文学作品和一般文学作品的对话描写中;带有书面语中色彩的词语经常用于书面写作和比较庄重、正式的交际场合。比如:“头”,在口语中,人们经常会用“脑袋”来表达,而在书面语中则常用“头颅”;

又如:“散步”一词,在口语中,人们会说“溜达”,而在书面语中,则常可能用“徜徉”。

口语和书面语也是紧密相联在一起的,它们都以我们所共用的语言为基础,在语言用法上没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往往会有不带任何语体色彩的通用词语与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词语相对应。如口语中的“好看”,书面语中的“美丽”其实都表达“漂亮”的意思,二者的意思是等同的。

49.“语言”和“言语”具有怎样的区别?区别“语言”和“言语”对语言学和现代汉语研究有什么意义?

答:(1)“语言”和“言语”是从言语活动这种社会现象中区分出来的,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

(2)“语言”是社会的,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抽象的均质的系统。“言语”则是个人的,是言语活动中具有个人特色的部分,不是全社会共同使用的,因此是异质的。

(3)“语言”是主要的,而“言语”是次要的、从属的和偶然的。语言学应该以“语言”为研究对象,而“言语”问题可

1虚词,这是通过使用虚词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言中凡是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就是虚词。虚不依附于某个词,其语法意义又不是通过虚词本身表示的,而是在它与别的主发生关系才产生的,所以使用不同的虚词就是一种句法手段。比如“我和老师”和“我的老师”中的“和”与“的”就是虚词。虚词又分两小类:辅助词和功能词。辅助词指多多少少与另一个词的变化还有些关系的虚词,或者说只要有别的词就需要同时出现的词。如英文中的“SHALL,WILL”,功能词指与另一个词没有必然联系的虚词,或者说是不由别的词决定而又决定别的词的关系和意义的一种词。比如介词,连词和语气词三种。

2,语类选择。通过选择句法结构中可以组合的词类或词组的类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言中各种结构都是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语法关系构成的。比如“读书”是动宾结构。之所以它们是正确结构。就是因为这二个字能够组合。3语序。是通过句法结构中词语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比如“天气好”是主谓关系,好天气“是偏正关系。

4,语调。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重,停顿等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调实际上已经是表达层面上的一种语法手段了。比如:他去吗?,你去吧!分别用不同的语气词来表示疑问,祈使语气。

57.举例说明组合歧义有哪些主要类型?

答:“组合歧义“是指由词语组合关系上的原因造成的歧义。组合歧义又可以分为:“语法结构歧义”和“语义结构歧义”两类。

先看语法结构歧义。如果相同的词语之间可以有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就有可能造成歧义。如:学生家长都来了。可以理解为学生和家长都来了,这种是并列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学生的家长都来了,这是偏正关系。如果相同的词语之间可以有不同的层次构造,也有可能造成歧义。如: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这句话层次构造即可以是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也可以是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

再看语义结构歧义。如果相同的词语之间可以有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就有可能造成歧义。如“盖被子”。可以理解成两种意思。可以“被子”是盖的工具,意思是用被子来遮盖人或物。也可以是“盖”的受事。意思是“用某物来遮盖被子”。

58.举例说明语言的发展演变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性质决定语言的演变发展只能是渐变,而且由于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的特点不同,语言的发展演变是不平衡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演变发展的两大特点。

语言演变发展的“渐变性”是指语言是逐步发展演变的,不允许采用突变的方式一下子发生巨大的变化。语言是全体社会成员不可脱离的交际工具。语言的这一根本属性决定它必须是稳固的,不能以突变的方式演变和发展。如果语言不是稳固的。而一下子变得面目全非,今天掌握的语汇和用法,明天就不能用了,必须重新学新的,那么人们就永远也不可能掌握语言这个交际工具。

语言发展演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平衡性。这里所谓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在语言内部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在不同的地域之间,语言发展演变的速度和方向是不一致的。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与社会变化发展的联系紧密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其中联系最为直接的是语汇。比如,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以及人的观念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与此相适应,汉语的语汇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新的语汇,如“法盲,廉政,合资。自考。等等。语言中的语汇虽然变化很快,但其中的基本词汇却是不易变化,非常稳固的。

59什么是共同语?什么是基础方言?汉民族共同语为什么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北京方言语音为标准音? 答:一种语言的共同语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本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做“基础方言”。所谓作为共同语的基础,指的是共同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系统是来自基础方言的。在一种语言的诸方言中,究竟哪一种方言成为基础方言,这并不决定于人们的主观喜好,而由客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条件决定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这主要是由政治上的原因决定的。北方方言区代表点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近千年来一直是一个政治中心;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几百年来被用作中央政府实施国家管理的工具,被称做“官话“;加之近千年来,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如宋人话本,元曲和明清的白话小说等大多是用北方方言或者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写成的,而且使用北方方言的人也最多。这些因素使北方方言在汉语众多方言中地位最为重要,影响也最大,因而它就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北京语音就成为共同语的标准音。

60.举例说明词法手段的几种主要类型。

京找工作。B1 那几盘菜他毫不客气地全吃光了。B2 那几盘菜他一点不剩地全吃光了。

(1)A1 是一个简单述谓结构。(2)A2是一个复合述谓结构。

(3)A3是由“他来北京”和“(他)找工作”两个述谓结构复合而成。B组

(1)B1中的状语“毫不客气地”在语义上指向施事“他”。(2)B2中的状语“一点也不剩地”在语义上指向受事“那几盘菜”。

4.请把下列汉语合成词中所有的语素提取出来,分别填入下面A、B、C、D四项之中: 伟大 第五 老兄 巧克力糖 器皿 盼头 甜丝丝

A.成词语素:大 五 巧克力 糖 盼 甜 B.不成词语素:伟 第 老 兄 器 皿 头 丝丝 C.实义语素:伟 大 五 兄 巧克力 糖 器 皿 盼 甜

D.虚义语素:第 老 兄 头 丝丝

5.下面两组例子都是:“形容词+数量词”的结构,请指出它们分别是什么词组,表示什么意义(注意其中A组有歧义),试具体说明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A1长2米 B1长了2米 A2高30毫米 B2高了30毫米 A3重5公斤 B3重了5公斤注:“长”音chng

(1)A组既是主谓词组(例如表示“长度是2米),也是动宾或动补词组(例如表示”超出了原长度2米“),B组只是动宾或动补词组。

(2)A组中的“长、商、重”既有形容词的用法,因此可以构成动宾或动补词组。也有“长度、高度、重量”的名词用法,因此又可以构成主谓词组。

(3)A组中间没有“了”,B组中间有“了”,所以B组中的“长、高、重”没有名词的用法,只是动宾或动补词组,只有一种意思

6..下面都是“动词(着)+形容词”构成的词组,试从结构形式

(A)和语义指向关系(B)进行分类,分别填入各项中:坐着挺好 显着不高兴 看着伤心 透着轻浮 躺着不合适听着刺耳 走着累 闻着臭、吃着香 A1主谓词组:坐着挺好,躺着不合适;A2动宾词组:透着轻浮,显着不高兴; A3连动词组:看着伤心,走着累,闻着臭、吃着香,听着刺耳。B1形容词陈述指向动词,或动词支配指向形容词:透着轻浮,显着不高兴,坐着挺好,躺着不合适; B2形容词说明指向动词的施事:看着伤心,走着累B3形容词说明指向动词的受事(客体):听着刺耳,闻着臭,吃着香

7.说明“他说不好”有几种意义,并分析歧义产生的原因。

(1)至少有三种意义,a他不能把某件事或某句话说得讼人满意;b“不好”是他说出来的话;c由他来说不好。(2)a和b是由句法结构关系不同造成的。“说”和“不好”若按动补关系来理解,则为a;若按动宾关系理解,则为b。(3)c和a(或b)是由层次构造不同造成的。若按“他/说不好”来理解,则a(或b);若按“他说/不好”来理解,则为c。

8.假设某一语言音位系统中的辅音音位只有/p, b, t, d, ts, t?/,请列出/t/的区别特征,并说明理由。

区别特征是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要知道 / t / 的音位特征,必先对这几个音位作一下比较分析:音位 语音特征 / p / 双唇 闭塞 清 不送气 / b / 双唇 闭塞 浊 不送气 / t / 舌尖前 闭塞 清 不送气 / d / 舌尖前 闭塞 清 不送气 / ts / 舌尖前 塞擦 清 不送气 / t? / 舌面前 塞擦 清 不送气

从图中我们可知,这几个音位都是不送气音,帮“不送气音”不能成为区别特征,而 / t / 以“舌尖前” 与 / p /、/ b /、/ t? / 相区别,以“闭塞”与 / ts /、/ t? / 相区别;以“清”与 / d /、/ b /相区别。故音位 / t / 的区别特征应该是“舌尖前、闭塞、浊”。

第五篇:散文和诗歌的语言风格精心准备

语言风格

一、应该从哪些角度去赏析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 1.从用词的角度:

寻找文段中有无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

答:文中╳╳ 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寻找文段中有无使用一定数量的叠音词、拟声词。

答:文中使用了较多的叠音词(拟声词),如:╳╳,使语句朗朗上口,富于音韵美。

2.从句式选用的角度:

判定文中有无连续使用短句,或者长短句结合的情况。

答:文中多使用短句,如╳╳,使语言简洁明快,富于节奏感。(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

判定文中有无连续使用整句,或者整散句结合的情况。

答:文中多使用整句,如╳╳,使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增强。(使用整散句结合,使语句波澜起伏,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语言的灵动性增强。3.从手法的使用角度:

①某种修辞手法。

答:文中使用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设问、反问、反语)的修辞手法,如╳╳,使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气势、增加文采、感情充沛、风趣幽默)。

②某种表现手法。

③表达方式。

4.从语言的整体风格的角度:

答:这段文字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清新明快(典雅华丽、含蓄蕴藉、辛辣尖锐、方言口语)的特点,如╳╳。

5.从人称使用的角度:

答:这段文字运用了第二人称,如╳╳,使语言亲切自然,富于抒情性。

二、语言风格

1、豪放:所表现的题材多为雄心伟业,所描写的景色,意境开阔,所运用的动词富有力度,形容词和副词,色彩鲜明,有时又激昂的抒情,多用排比、夸张,反复、反问等修辞手法,豪放旷达:苏轼《定**》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很多诗人的词作都是豪放的,但后面跟的词不同,如李白:豪放飘逸,2、柔婉:所表述的对象纤巧细致;

所表现的情感细致缠绵;

所描写的画面色调轻柔;

修辞上少用排比、夸张、反问。

如:纳兰容若的《菩萨蛮》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又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很多婉约词派的词作都具有这个特点。

3、直露:表达作者的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委婉含蓄(蕴藉):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用象征、比喻、设问等手法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质朴(平实):平铺直叙,娓娓道来,朴实无华,或用白描

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描绘性语句。

白居易《观刈麦》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筐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6、华丽(典雅):讲究节奏和韵律,多描绘性语言;多用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修辞手法。

如;周敦颐《爱莲说》

7、庄重:文章的话题较为严肃、语气凝重,句式整齐、完整而绵长;关联词运用完整准确。

如;周敦颐《爱莲说》

8、诙谐(幽默):语气轻松幽默,多夸张、反语、比喻,有趣味。

如:“瘦不了的永远在骚动,吃不胖的都有恃无恐。” 9、简洁明快:其特点是:语言简练利落、洗炼(练)、浅显、明白如话、不加修饰

如贾岛的诗、马致远的散曲,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如《苏秀道中》

10、繁复(细腻):多用长句,多对比性和辩证性语言。

11、隽永(含蓄),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还 有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13、清新:语言新颖,不落俗套,清爽而新鲜,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小池》);孟浩然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清新、自然。清新之风常见于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朱自清《春》 鲁迅《社戏》

14、形象生动:生动形象——形容描绘或表达十分具体、生动、活灵活现,好像身临其境一样。

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15、绚丽:华丽灿烂,多用描绘性语言和修辞。绚丽飘逸。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如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全诗显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16、雄浑奔放:直率而有气势

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17、慷慨悲凉: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 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8、沉郁顿挫: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

如:风疾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9、冷峻:冷静严肃 如:“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0、雄奇奔放:雄伟奇特,热情奔腾;亦指思想感情、诗文气势等无拘束地尽量表达出来,不受拘束。

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1、犀利:语言尖锐锋利。鲁迅的很多文章 都具备这个特点。

如:"中国结束了挨打的时代、挨饿的时代,正在进入一个挨骂的时代。”白岩松

三、相应练习及答案

1、三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1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问: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答案:

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简要分析: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熔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沉郁、凝重的风格。

2、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是惊人”这首词“新丽”得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答:1.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送春归”, “和春住” 2.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3、六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问: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上有什么突出的特色?试作简要的赏析 参考答案:

(1)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明特色)/(2)第一句中的“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列例证)/(3)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和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析感情)

4、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试赏析这首诗“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无忧考网:

答案:本诗写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得到凉爽,恰遇“细草摇头”,运用拟人手法,富有情趣。后两句写天气炎热得连荷花也躲在叶底不愿露面,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基调活泼有趣,语言清新明快,写的是热,透露出的却是无限“清爽”之情。

5、小重山

岳 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有人用“一种壮怀能蕴藉”来评论《小重山》的艺术风格,请你作简要分析。

解析:“一种壮怀能蕴藉”其实已经点明了本词的艺术风格:“壮怀”主要是指悲壮的情怀,而“蕴藉”则是“含蓄”的意思。回答时要结合具体诗句点明作者的感情是如何含蓄地表达出来的。

答案:看惯了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壮怀激烈,脍炙人口,再看这首《小重山》词,是用另一种艺术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怀。所谓“一种壮怀能蕴藉”指的是岳飞的《小重山》用含蓄的手法、低沉的格调表达了壮志难酬的孤愤,表达抗金报国的心志,却表现出一种沉郁含蓄的风格。

6、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莳:移栽植物。这里指插秧。

(1)这首诗句句平易自然,却又不乏新奇快语,请结合任意一联进行赏析。

答案: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平实,又可暗示分工明确。

颔联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以“盔甲”防护之严,雨水仍然不免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

颈联写劳作的忘我程度。家人送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如此便写出抢插的紧张程度。

最妙的是尾联,写出了全家其乐融融的画面。模拟田夫口吻说这块田还没插完,让赶紧照看好那些鸭鹅,把送饭的也拉上差了。(选以上任意一联解说即可)作者以口语化的语言,随意撷取田夫的肢体动作和对答语言,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下载精心整理—五言胎教诗歌(可直接打印)(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精心整理—五言胎教诗歌(可直接打印)(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