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目标分解(大全)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目标分解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位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组。本组教材有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阿累写的《一面》,臧克家写的《有的人》,以及鲁迅自己的作品《少年闰土》。在《语文园地》中“趣味语文”讲的是鲁迅12岁时候的故事。而“交流平台”中则是要交流“自己心目中的鲁迅”以及交流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方法。而“口语交际*习作”则要求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到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写一个人。由以上的介绍来看,这是一个在文化上以“认识鲁迅”,在知识体系上以掌握描写人物方法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为主题的典型的“主题单元”。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
2、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这个人物形象。
3、学习文中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并在自己习作中运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
17、《少年闰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教学难点: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
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教学方法:运用“以读代讲”法, “”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朗读法
谈话法 教学用具:课件
学法:采用“自读自悟”, “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六年级的学生或许读过一些鲁迅的显浅的作品,但是并不真正喜欢读他的作品。这是因为鲁迅生活的时代离学生比较的遥远,学生很难正确理解作品中的时代背景以及感受得到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再加上鲁迅的作品寓意深刻,思想深邃,语言内涵丰富难懂,这样学生就更难读明白了。从而造成了学生对鲁迅的认知只停留在“大作家”的初步层面上。这就需要我们在主题教学的过程当中,围绕着主题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时代背景资料以及有关鲁迅先生的各种事迹和他的作品。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句子。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完成写人的作文。
2.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3.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是本课的重点,而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更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运用“以读代讲”法, “”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朗
读法
谈话法
教学用具:课件
学法:采用“自读自悟”, “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因为课文写的是少年时代的事情,学生容易产生共鸣,但由于课文时代较远,有些句子还深奥难懂,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产生片面的理解,对人物感情也不一定能准确把握。所以我先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拉近与课文的距离,然后采用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背景材料,并采用联想法、谈话法将学生带入文章情境,从而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悼”“唁”等生字,理解“追悼”“囫囵吞枣”等词语
2、有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梳理课文,归纳四个小故事
3、初步感知人们对鲁迅先生的爱戴和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分析鲁迅先生的人物性格特点(从语言入手)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讲解法、朗读法等
教学用具:课件
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重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三句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从而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为激发学生对鲁迅的高尚人品的崇敬之情,奠定情感基调;讲解法:老师通过寥寥数语就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写作背景、人物介绍等内容向学生讲解、讲述、讲读,从而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朗读体会法:通过导读、默读、份角色朗读、感情朗读,让学生走近人物,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目的;自主学习完成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能力和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教会学生自主自主学习,是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19、《一面》 教学目标:
1.读记“殷勤、失业、厚实、懊悔、莽撞、窘相”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法、点拨法,并适当运用目标导学法、情境激学法。
教学用具:课件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并适当运用目标导学法、情境激学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法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和勾画圈点法。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20、《有的人》 教学目标
1.训练朗读,培养对诗歌的爱好;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展开想象,训练形象思维能力。
2.通过反复的诵读让学生走进课文及作者;在引导及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深入诗歌,领会哲理。
3.通过两种人的对比,使学生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和高尚的价值观。教学方法:朗读法 讨论法 点拨诱导法 教学用具:课件
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实践着新课程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来选择教学方法: 朗读法:指导朗读,重在学生体验,新课标认为“学习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所以朗读指导重在示范,不在理论解说,这是重点之一,又是下一环节的基础,要视学生情况,舍得花时间,学生朗读训练形式要多样。
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点拨诱导法:教师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课文内容。
第二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1
陈明是我的邻居,我们俩从小就在一起玩,现在又是同班同学,关系十分好。
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陈明一不小心把它摔在了地上。争执中,陈明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争夺他的小木船,火冒三丈地喊道:“你知不知道,这个木船可是我熬夜完成的!”话一说完,我把手一挥,把他的木船朝地上砸去,只见船裂成四块了。陈明也不甘示弱,又在我的船上踩了几脚,然后我们头也不回的朝反方向走了。从此我们断绝了友谊,虽然我们上下学是一条路的,但是,我们见了对方谁也不理谁,就当对方不存在。
事后,我冷静地去想,这件事我也有不对的地方,陈明只是不小心摔了我的船,而我却是故意砸他的船。我开始后悔了,自己失去了一个好朋友。我怀着愧疚的心情又做了一个小木船。
几天之后,在放学的时候,我遇上了陈明,我感到对不起他,想赶快溜走。结果他叫住了我,小声地说:“那天我太不小心了,不该把你的船摔坏。你能原谅我吗?”我一听,连忙说:“那天我也有不足之处,我们还是好朋友。”话音刚落,我们不约而同的把新的小木船拿了出来,我们十分开心。
我和陈明都都把小木船珍藏起来,让它成为我们俩友谊的见证!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2
这单元我遨游了有趣的汉字王国,在哪里我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与有趣。
汉字是仓颉创造的。它产生于4000多年前,拥有悠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在几千前,汉字的字体发生了巨大的演变。由繁到简,由甲骨文到金文,由小篆到隶书,到楷书,到草书,到行书。这一系列变化,给人们展示了中国汉字捉摸不透的魅力。楷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汉字真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印象让我十分深刻的文章就是《一点值千金》,这篇文章写了乌鲁木齐挂面厂时,错把“乌鲁木齐”写成鸟鲁木齐,就是这点之差,使18万元的产品付之东流,成了一堆废品,要是检查人员和挂面厂再细心一点的话,或许后果就不会那么惨重了。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否则就容易出错。
汉字王国是我和汉字成为好朋友,还让我学会了猜字谜、编字谜、激起了我对汉字的.无限兴趣。
一个汉字一幅画,一个汉字一段历史,汉字我爱你。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3
留在心里的印象
在我的印象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都帮助过我,深爱着我,在我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象,然而最使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我的妈妈,她给过我最多爱护和关心,也是我最爱的人,是她给了我生命,是她含辛茹苦把我抚育长大、成人。
记得小时候的一天晚上,那时已经12点多了,我突然感觉想呕吐、胸闷、发烧不止,不时还咳嗽一声接一声,妈妈见我这么痛苦的样子,急忙说要带我上医院去检查,我说我不去,那时候的我最害怕去医院了,因为我知道,去了医院就可能会打针。妈妈说,不去的话你就先在床上躺着。这时正下着倾盆大雨,妈妈便冒着雨出门为我买药。
过了大约20分钟,妈妈买了药回来了,全身都被雨水淋湿,她顾不得换衣服、也来不及脱鞋子,马上就把药冲好了,喂我喝了下去,整个晚上她都忙碌不停,一时给我探体温,一时用给我服药,一时又给我盖被。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第二天,我的病也就好了。
我真的很感谢我的妈妈,她深夜冒雨为我买药,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温暖的爱,这动人的情景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记忆,她不辞辛劳地为我付出,给了我很多的母爱。我想,只有现在努力读好书,将来才能让妈妈过上好日子。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4
小良非常喜欢下象棋。这也是他最擅长的一方面。有一次,小良跟着家长出去旅游,走的时候他特意带上了自己喜爱的一副围棋。坐火车的时候,碰巧旁边也有一个小朋友喜欢下象棋,于是他们就摆开了“战场”。虽然下棋的时候旁边非常乱,很多人都在大声喧哗,可是小良像一点声音都听不见似的,一直在认真地下象棋。他这个专注的优点让我非常欣赏。
小良还喜欢读书。他经常一个人看书看得入迷,前段时间就出现了这样一件事:星期天,小良自己一个人在家读书。奶奶来了,在外面敲了一阵门,可小良看书入了迷,竟然一直都没有听见。奶奶没有办法,只好在屋子外面等,直到天黑时妈妈来了才让奶奶进了门。
小良也很喜欢运动。滑板是他的最爱,他经常组织一群小伙伴进行滑板比赛。他在比赛中善于动脑子,所以很多次伙伴间的比赛小良都能够夺取冠军。
但是小良也有不好的一面,他比较调皮,经常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孙昊的妈妈为此不止一次地批评过他,可是小良记不住教训,老是忘记妈妈的教诲。唉,真不知道怎么说我这个小伙伴。
虽然我的小伙伴也有缺点,但我和他感情很好。谁叫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呢。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5
我的小伙伴有很多很多,比如赖玉珍、林丽萍、童川、沈炜明、沈辉、吴帆……我先举几个例子吧!
如:童川他今年10岁了,已经上四年级了但是胆子特别小,个子大约1米4左右,瘦瘦的。发型是很特别“帅”是典型的“三毛头”,长着一副娃娃脸,眼睛炯炯有神,那张爱吐舌头的嘴巴笑起来小酒窝就跑了出来。看他那老实样儿,于是我们经常捉弄他。比如:有一次我们在东方巴黎的车里玩‘捉迷藏’,突然我来到他身后装鬼吓他,他一惊哭了起来。看胆子够小吧。
说完他以后就来说他吧——沈炜明,一想到那玩游戏的贱招时心里总是恨恨的,他今年15岁了,已经上初二了但还是很小孩子气,个子大约有1米6左右。长的十分的不怎么样。他的过年衣服很独特,我和赖玉珍和林丽萍就在别的地方偷笑。比如:玩‘东打’他有时会和沈辉、吴帆找一个地方坐下来然后一直说:“东打东打东打东打东打东打……”让我们抓的时候无从下手。还有时玩‘捉迷藏倒定’会跑到鬼的后面说“倒定”。看够贱吧。但有次在玩的时候他准备‘倒定’的时候被丽萍的脚栏了但没看到用‘滚式摔倒法’摔了一下。
我的伙伴还有很多,有时间在说说吧。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
小时候,妈妈给我买过一张学习汉字的动画碟片《火星娃》,里面有很多关于汉字的小故事,看完了它,我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汉字非常有趣,汉字的有趣表现在它的博大精深。仅仅20xx多个常用字,就可以表达我们生活中所有的事情;而英语吧,甚至要上万个单词才能说清楚。
汉字的有趣更表现在它的象形上,举个例子:“人”字,就好像一个人两腿岔开,站立着;“山”就更形象了,一看就联想到一座山立在你面前。更有意思的是会意字,如“囚”字,就像一个人被困禁在牢笼里出不来;看到“休”字,你可以想象一个人干活累了靠到树上休息,于是,你很容易就记住了。接下来咱们再说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结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形旁在左,声旁在右;有的形旁在右,声旁在左;有的形旁在上,声旁在下;如:材、故、芳......这些有意思的字有很多很多,你可以慢慢地研究。
总之,中国的文字真的是包罗万象,希望同学们认真地学习它,充分利用它。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7
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随着丝丝缕缕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
有一个人让我无法淡忘,她是一个活泼,乐观,热心的女孩,一双清澈的眼睛里闪着灵气,浓浓的眉毛,一双能说会道的巧嘴总能三言两语的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她的头发总是高高的扎起来,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她从来不当着同学的面哭,即使是遇到了困难也总是迎难而上,还回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她整天乐呵呵的和同学们谈笑风生。问她为何如此开心,她却说,生活中没有欢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她喜欢帮助同学,同学们要是摔伤了,感冒了,接水吃药,找老师请假……这些事她全包了。
因为这些她的人缘非常好,下课,便有一大帮死党和她一起嘻嘻哈哈高谈文学著作,阔论诗情文艺。
她还是一个乐观的女孩,有一次考试,我考得很不理想,正趴在桌子上难过,她过来了,对我说:“考试并非决定一切,一次没考好,就对自己失去信心,将要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你应该像我一样,乐观面对生活,微笑迎接将来。好了,擦干眼泪,这点小事打不垮我们让我们一起在风雨中追求快乐吧!”
这就是我的小伙伴,一个乐观,热心的女孩!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8
我和陈明是好朋友,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陈明一不小心我的摔坏。争势中,陈明又把它给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看到他那发怒样,我更生气了,像一只发了怒的狮子,扑过去挥起拳头就要打,可是陈明却像泥鳅似的敏捷地躲过了,低声地说:“我明天赔你一个……”
第二天一早,我站在教室门口,等待陈明,和他要赔我的小木船。
“叮铃铃……”上课了,陈明还没来上学。我心急了心想:他一定是不想赔我了,躲起来了,我十分生气,真想陈明来到时候揍他一次。第一节课是手工课了;我该怎么办呢?我的小木船都没有。正在我心里焦虑的时候,一位很像陈明的中年人慢慢向我走来,走近了我才知道是陈明的爸爸,他给我一个小木船说:“陈明今天发高烧了不能来,他让我给你带这个小木船”。
说完他便走了,我眼里充满了眼泪,想:一定是他昨天晚上帮我赶做小木船,今天才生病的。我看着这艘小木船一个个配件都很精心刻制的,精细的花纹,工整地着“友谊号”三个字,我忍不住流行了眼泪。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9
她,是一个开朗的小姑娘;她,老是扎着公主小辫,两道眉毛下闪动着明亮的眼睛;她,就是我的好伙伴小荇。她很爱看书,是个十足的小书迷。在她家的书柜里,摆放了许多书:《十万个为什么》﹑《西游记》﹑《水浒传》﹑《上下五千年》﹑《同桌冤家》小荇看书很入迷,在学校中午时看,在家里看,听说做梦也是和书有关系。
有一次,她妈妈叫她去买油。她只是回答了一声,嗯。捧起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又到她家做客时,看见小荇在看书,便问:“咦?小荇,你看的是什么书啊?”“《上下五千年》。”“说什么?”由于小荇说得很小声,让我听不清。“《上下五千年》!”她的声音提高了好几分贝。这时,她妈妈听到了,从房间走了出来,正好看见了我,就微笑地对我说:“哦,小瑛啊!来做客?”“阿姨好!我来这儿做客。”她妈妈看见了小荇还在这里看书,就问:“小荇,你买了油了吗?”“啊没有,我这就去买。”也许小荇她还沉浸在书中,竟然买回来了一瓶酱油。我和她妈妈哭笑不得地说:“小荇,你真是个小书迷!”她不仅是个小书迷,而且爱打篮球呢!她打篮球有时忘记了时间,有时她妈妈叫她回家了,她还不肯走
这就是我的小伙伴小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10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伙伴,它有一个灵敏的宝石般的黑鼻子,一身白色的皮毛,上面点缀着一个个黑色的小斑点,它就是一只可爱的斑点狗———小奶牛。
还记得刚把它抱回家时,它才刚出生3天,我赶紧拿了一杯牛奶倒进奶瓶里,我把它抱在怀里,喂它喝,它慢慢地吮吸着牛奶,有时,它还会把我的手指含在嘴里轻轻地摩擦着它的牙板。过了几天,它睁开了眼睛,会在地上爬了,可是它爬了一会儿就摔倒了,可是它不放弃,继续向前爬。渐渐的,它长大了,它的叫声再也不像撒娇似的了,成为了一只强壮的斑点狗。每次放学回家小奶牛都会把我们的拖鞋给我,叫两声,好象在对我说:“欢迎!”
在双休日,我会带着小奶牛到公园玩丢球游戏,我让它闻闻球的毛味,然后把球丢掉让小奶牛去捡,它可厉害了,一下子就捡回了球。
小奶牛就是我最亲密的伙伴,它给我带来了快乐,而且在我寂寞时,安慰我,陪伴我,我们在相互的陪伴中一起慢慢的长大。
第三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备课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王舍人张马屯小学 杨纪苇
单元备: 教学内容:
教材75——97页。教材分析:
本组内容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这样就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四篇课文都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物形象的极好典范。
《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真情回忆,展现了鲁迅的音容笑貌,读来使人历历在目。阿累的《一面》,文中的对话和外貌描写十分传神,字里行间倾注着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三篇文章之后,教材安排了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学习目标:
1、会写19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词语。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
3、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
4、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5、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初识鲁迅”,安排学生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方法措施: 1.灵活多样的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继续加强词句训练,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评体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课文内容,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3.多读少讲,把朗读和理解结合,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4.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方式搜集有关资料。课时安排:
17、少年闰土
2课时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课时 19*、一面
1课时 20*有的人
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五 3课时 回顾·拓展二
1课时
《
17、少年闰土》
教学内容:
教材76——80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润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少年闰土》是写人的文章。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是表现人物的基本方法,作品抓住了这些特点,将人物刻画得十分成功。课文中闰土的四件事都是采用对话的形式描述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紧紧抓住闰土的语言来体会他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特点,同时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热爱农村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这是本单元“初识鲁迅”的第一篇课文,教材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成就。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学情分析:
因为课文写的是少年时代的事情,学生容易产生共鸣。但由于时代的原因,对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很难理解,教师要注意指导。由于学生“初识鲁迅”,可安排学生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了解鲁迅的生平及文学成就。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数:1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鲁迅)
2、出示课本75页图,交流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
3、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交流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为进一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默读课文,在课本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在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想一想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检查生字词语
课件出示,指名朗读。
3、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4、质疑,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感知课文内容,为深入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三、初识闰土,了解特点
1、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2、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3、了解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1)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
(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语,替换词语,来说说理解句子的含义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1、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特点)
2、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
3、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写的是谁。(如果同学们能很快猜出来,就说明他写得像,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点)
第二课时 课时数:2
一、复习导入,衔接过度: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少年闰土,进一步来了解鲁迅对少年闰土那一份特殊的感情。
二、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同学们都认为闰土是个可爱的农村少年,课文中的“我”也很喜欢他,是因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找找原因。
2“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课文中闰土向“我”讲了几件事?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
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闰土向我讲了哪几件新鲜事? 什么时间或地点?(两个字)干什么事?(两个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原来学过的概括小标题的方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闰土向鲁迅介绍了哪几件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瓜地刺猹 潮汛看鱼
3、闰土讲了这四件事,读完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举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阅读课文中所写的四件事,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语言)、外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
小组交流,师各组指导。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一)雪地捕鸟
1、从“雪地捕鸟”这件事中感受到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孩子。
2、想象雪地捕鸟,请学生演示介绍。
3、指导朗读,找出重点词语,体会雪地捕鸟。
4、欣赏一段动画。
5、再读。
师生同读(指导感情):我们沙地上„„
(二)海边拾贝壳
1、提出问题:从“海边拾贝壳”这件事中感受到闰土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孩子。
2、语找出体现闰土见多识广的词句。
3、出示课件。
4、教师指导朗读,感受闰土的见多识广。
(三)瓜地刺猹
1、从“瓜地刺猹”这件事中感受到闰土是一个(勇敢机智)的孩子。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互评。
4、出示课件,指名来读:
“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从这句话中我可以读出闰土很()。教师指导读。
“它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5、师生评价。
6、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觉得闰土有什么特点呢?
7、这课件出示:“看瓜刺猹”动画
(四)潮汛看跳鱼
1、从“潮汛看跳鱼”这件事中感受到闰土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孩子。
2、画一画。
3、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画的跳鱼儿。
三、解疑释惑,升华认识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闰土心里的四件希奇的事,那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
2、出示课件: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3、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呢?(比如说:„„等等)师:是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不完,做也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如果你是少年鲁迅你会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好这句话?课件出示: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我真()啊!
4、师引:为什么鲁迅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鲁迅为什么会对少年闰土如此佩服呢?)
5、出示课件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6、出示课件: 师引读,生接读:
闰土在(海边)时,我正在(),不知道(海边有如此美丽的贝壳);
闰土在()时,我正在(),不知道(); 闰土在()时,我正在(),不知道();
闰土在()时,我正在(),不知道()。【设计意图】用填空的形式来把鲁迅与闰土的生活做比较,加深学生对 闰土的见多识广、鲁迅及他的朋友们孤陋寡闻的理解。
四、创设情景,进入“话别”
1、可惜,正月很快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分别的时候到了,这时,“我”和闰土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以体会(急、躲、托、送)
五、课内积累,课外拓展
1、“我”和闰土这一别就是三十年。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闰土的一句“老爷”让“我”大吃一惊。请同学们课外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然后合同学交流读后的感想。
六、指导写作方法
写人的文章可以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动作、语言描写,还可以通过几件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品质。看看这篇作者描写这四件事的时候,哪件事作者写得详细些?哪件事作者写得简单些?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学习作者这样,做到有祥有略,祥略得当,突出重点。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
2、找《故乡》一书读读,课后和同学交流读后感情。
板书设计
少年润土 难舍难分 我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四角的天空
看瓜刺查 羡慕、佩服
潮汛看鱼
(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
《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内容:
教材76——87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课文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接着触景生情地转入对伯父生前的点滴回忆,分别叙述了四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最后总结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呼应开头,点明主题。
全文脉络清晰,叙事清楚。第一段是果──鲁迅先生受到人民的爱戴,后几段是因──鲁迅先生受到爱戴的原因。在叙事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基本主题。课文以小孩的口吻叙述,给人以朴实、亲切之感。“伯父”是侄女对鲁迅的亲切称呼,“先生”则是对鲁迅的崇敬与爱戴。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一让学生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二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三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学习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2、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
3、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学情分析:
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如:鲁迅逝世前后的一些情况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别人写的有关鲁迅的文章,鲁迅先生自己写的文章。为学习理解本课内容作好铺垫。课前准备:
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生: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数:3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介绍作者.作者是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 1945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3、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感受他崇高的精神。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了解作者,为学习理解本课内容作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1)读准字音“悼”“冠”“咳”“嗽”等字。(2)分辨字型,练习书写几个重难点字: “冠”(注意上边没有一点)
“嗽”(中间是“束”,不是“束”,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
2、再浏览一遍,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可分为几段?你怎么知道的?
3、同桌讨论,总结归纳段意。
第一段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第三段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
第四段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第五段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设计意图】通过几次有目的的读书,在归纳、概括段意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逐步理清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我”为什么惊异?(板书:惊异)2.讨论:
“惊异”是什么意思?(惊奇、诧异)我对什么事感到惊异?(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不理解感到惊异)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找出来读一读。(他的遗体……格式各样的人都有)
“失声痛哭”是什么意思?(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说明悲伤到极点)伯父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的原因是什么?读了后面的文章大家就明白了。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为深入学习课文埋下伏笔。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数:4
一.复习导入。
指名朗读第一段。这一段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后面的几段。
二.指导学习第二段。
1.各自朗读第二段,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3.讨论:
(1)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伯父和“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我是怎么读的?(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伯父是怎么说的?听了伯父的话,“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2)从这件事情,你觉得鲁迅先生怎么样?(关心孩子,善于启发教育孩子。)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设计意图】研读重点词句,联系具体内容,有感情地朗读,体悟人物品质。三.小组合作,读书释疑。1.总结学习第二段的方法。
第一步,想想着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步,联系具体内容理解比较难懂的重点句子; 第三步,透过这件事,体会鲁迅先生怎么样; 第四步,有感情地朗读。
2.在小组里,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件事,体会鲁迅先生的品质。
(一)讨论第三段。、1.这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鲁迅谈“碰壁”)2.鲁迅是怎么谈的?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3.“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起来?
4.鲁迅说的“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5.从谈“碰壁”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什么?(鲁迅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各自练习,再指名分角色朗读。
(二)讨论第四段。
1.这段讲的是什么事?(鲁迅热情帮助受伤的黄包车夫。)鲁迅是怎样帮助他的?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
你觉得鲁迅帮助受伤车夫的态度怎样?(细心、周到)2.读课文,体会鲁迅帮助车夫后的心情怎样?
3.做了好事,鲁迅的脸上为什么变得严肃起来,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时候鲁迅可能在想什么?(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只救助一两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贫困和痛苦。)
从鲁迅当时的表情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忧国忧民的深刻思想。)
4.有感情地齐读第四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讨论第五段。1.指名朗读第五段。
2.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3.“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句话与女佣阿三的话有什么联系?(从阿三的话中可以看出鲁迅是这样的一个人。)
4.最后这句话与整篇文章又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总结学习方法后进行合作学习,学生自读自悟,感受到了先生崇高的精神。培养了自学能力。
四.练习给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1.指导:加小标题,就是用最简短的话说出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是一个段句,也可以是一个词语。
2.学生试加小标题。3.讨论交流
五.探究方法,读写结合。
通过大家的学习、交流,你认为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写出鲁迅先生的这一特点的?学生划出有关句子,自读感悟。
教师小结: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言行、举止写出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
抄写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选择对自己最有启发的仿写几句话。【设计意图】读写结合。总结本文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关心、教育孩子
谈碰壁 顽强斗争
深受爱戴 救助车夫 忧国忧民
关心女佣 为自己想的少 为别人想的多
《
19、一面》
课时数:5 教学内容:
教材88——9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课文分两部分,先回忆“我”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后讲述“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回忆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是课文重点展开叙述的。先写作者与鲁迅先生这一面之交的原因:因为要等早班车回来,为了避雨,因此到内山书店去躲一躲。再写内山先生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窘,为鲁迅先生的出场作铺垫。接着重点记叙作者与鲁迅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这里既有对先生的外貌描写,又有对先生推荐书、送书的语言、动作的描写。
课文在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不惜浓墨重彩,细致入微。特别是六次外貌描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给人一种“一面”胜似数面之感。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我”是在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第二次是在近处,在明里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对面地“惊异”地望着鲁迅,观察更细致,连烟嘴是“黄色”的、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也看清了,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这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连同另外三处写“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二是引导学生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学情分析:
课文篇幅较长,可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然后在细细品味重点语句,不必面面俱到。课前准备
师:鲁迅的照片。
生:查找有关作者阿累,《毁灭》《铁流》及鲁迅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了解一个人可以直接接触他观察他,但对于像鲁迅这样已经逝去的伟人我们从何了解呢?对!通过他的朋友、亲人、同事对他的评价中去了解。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学习和平时阅读的文章中,在鲁迅先生侄女周晔眼中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在著名作家萧红眼中是怎样一个人?在伟大的剧作家巴金眼中鲁迅又是怎样一个人?
这些都是熟悉了解鲁迅先生的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那对于一个和鲁迅仅有一面之缘的公交车售票员阿累眼中,鲁迅先生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阿累眼中的鲁迅。
二、自读自悟
1、学生自由默读思考:讨论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师生交流《一面》所处的时代背景。
【设计意图】在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之后,交流写作背景,对学生理解课文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更好地体会鲁迅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在当时情况下的特殊行为。
3、在售票员阿累眼中,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给鲁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瘦)
4、勾画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写下你的感受。
5、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脸──瘦!”、“他的手多瘦啊!”
为什么他如此的面黄肌瘦?
鲁迅的“精神抖擞”:“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像浓墨写的隶体一”
6、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你从作者刻意的“瘦”描写中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既是外貌特征,又是鲁迅刚毅坚强的性格的体现。)
7、同桌互读描写外貌的句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鲁迅的高尚品格,体悟了作者的写作方法。
三、仔细品读鲁迅对青年的关怀
1、透过作者的文字,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诚恳推荐别人的书,多么地谦逊;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
这一面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和劳苦大众永远在一起的!
师: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的“一面”。
四、总结全文,拓展写作
1、全文的最大成功之处,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2、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或老师画像。
3、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通过读课文了解了鲁迅的精神品质,体悟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训练之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课后作业
搜集鲁迅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板书设计:
瘦
19*一面之交 一生影响
爱
《20、有的人》 课时数:6
教学内容: 教材92——93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作者曾说:“对于这样一位巨人作全面的歌颂,那是很难下笔的。我只是概括地从他生前为人民奋斗牺牲而不想到个人,在他死后人民热烈纪念他这两点上来表现他的伟大。”“为
了加强、突出主题的意义,丰富这篇短诗的内容,通篇用了对比的表现方法,题目不写做纪念鲁迅而叫做‘有的人’。”
整首诗歌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节是第一部分;第二、三、四节是第二部分;第五、六、七节是第三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开门见山,以两种对立阶级的人为代表,紧紧抓住参加鲁迅纪念活动感触最深的两点,即鲁迅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死后人民怀念他,从对鲁迅虽死犹存的感受入手,提出了对生与死的不同的观点。第二部分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中,热情赞颂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第三部分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第一部分是全诗的总纲,第二、第三部分就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触最深的两点分别进行解说和深入挖掘,形成了赞颂鲁迅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伟大精神的情感主线。
学习目标:
▲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对鲁迅先生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本课,要结合学生课下搜集的相关资料,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理解其内容,在此基础上较系统地指导学生朗读,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诗的理解,使学生充分感受的基础上来学习本首诗。
课前准备:
教师:
1、课件(毛泽东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2、鲁迅的诗《自嘲》。学生:课下搜集鲁迅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本组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怎样的印象呢?你能用简短的语句评价他吗?(学生评价)
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留在我们的心中。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于鸿毛。”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赶快收敛,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我们能忘记他吗?事别13年,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让我们共同分享。
二、初读体会:
1、自读课文,读熟读通顺。
你想给这首诗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吗?初次见面,一定要真诚:读两遍,不要忽视一个字。(检查,评价。)
2、再读:仅仅准确就够了吗?还必须流畅:把每一句都读流利,再读两遍。
3、你读懂了什么?尝试理解这样几个问题:
A、诗歌前四节中每节有两个“有的人”,前后两个“有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B、首节两个“活”与“死”有什么不一样的含义呢? 前面的“活”是指人活着,后面的“活”是指精神活着。前面的“死”是指精神死了,后面的“死”是指人死了。C、第二小节与第五小节有怎样的联系?第三小节与第六小节有怎样的联系?第四小节与第七小节有怎样的联系?
三、听录音,朗读
1、请同学们听录音。
2、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这个人读得怎么样?
(感情处理得比较好语速把握恰当
语气语调抑扬顿挫
重音恰倒好处读出了诗歌的层次等等
读出了对前者的恨,对后者的爱„„)
诗歌重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仅仅靠听朗读录音是远远不够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设计朗读。自由朗读。
3、我们齐读这首诗。
要想更好地诵读,还必须深刻领悟诗歌内容。
下面,以各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读各小节,而后在班级交流心得。同学们如果能够引述课外在网上或其他传媒上获取的纪念鲁迅的文章、资料进行评点的话,就更好了。
讨论、合作、交流。
A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世界上两种截然相反的人,这两种人有什么不同的命运呢?(1)理解课文第二小节与第五小节
化用鲁迅《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幻灯补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在最艰苦的生活和最险恶的环境中,不管国民党的天下是“冬夏”还是“春秋”,鲁迅先生始终爱憎分明,与敌人顽强作战,为人民勤恳工作。
(2)理解课文第三小节与第六小节
(幻灯补充《野草?题辞》):“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一切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革命,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这是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一种“无我”的人生境界。
D比人生观,比价值观:学习第四小节与第七小节
师:妄想流芳百世的人,灵魂早已死去,而“野草”生命力却极强,正像白居易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对这两种人的回报也一定是爱憎分明的。
小结:鲁迅先生虽然已经逝世多年,生命已不复存在,但是他的精神永存。早在鲁迅逝世的那一年,臧克家就写下了《喇叭的喉咙──吊鲁迅先生》,其中有这样一句:“死的是肉体/你的精神已向大众心底去投生!”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读代讲,结合大量课程资源,结合本组所学课文,边读边悟,体会诗歌内容的同时更加了解了鲁迅为人。
四、感情背诵:
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鲁迅先生: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一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让我们怀着对鲁迅先生深深的敬意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设计意图】通过毛泽东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更说明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五、拓展延伸:
1、模仿本诗的格式写作两节小诗,写作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类人。
2、根据本单元小课题研究情况,办一期手抄报:“走近鲁迅”。【设计意图】进行仿写,读写结合。
板书设计:
虽生犹死
20*有的人 对比
虽死犹生
《口语交际习作五》
教学内容:
教材95页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是让学生讲述留在心里的印象深的人。教学安排体现了三个层次:先是让学生回忆在相处的人中,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再让学生说说当时相见的情景和留给你的印象;最后可以说说后来发生的事,以及对他印象的变化。三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习目标 :
★
1、交流回顾与某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也可交流与其相处后发生的事以及印象的变化。▲
2、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情分析:
学生在这么多年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是跟不少的人都打过交道:亲戚、邻居、老师、同学、伙伴„„对他们都会留有一定的印象,或清晰,或模糊。教学时,可以通过聊天、回忆等方式切入话题,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激发交际的兴趣。教师主要指导其表达方式。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时数:7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的
1、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新面孔,结识新朋友,并在后来的相处中不断加深了解。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记忆的长河里搜索一下这些人留在我们心里的印象。
2、板书课题:留在心里的印象。
【设计意图】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二、联系实际,独立准备
1、指名回答:
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
你们初次相见时是怎样一番情景? 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
2、指名回答:
后来你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 你对他(或她)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回忆,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让学生在听说互动过程中交流,锻炼口语能力。
三、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1、提出合作学习要求:
叙述时态度要大方,语句要通顺,把事情说具体。
听的同学要专心倾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小组成员逐一说完后,选出本小组说得最好的的人。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行进巡视,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基本要求,通过合作学习,锻炼口语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四、全班汇报交流,集体评议
小组推选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师生集体评议。
五、全课总结。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课时数:8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欣赏、评价着,突然,我的好朋友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我忍不住和他吵了起来,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
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又会怎样?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开启思维。
二、各抒己见,发散思维
1、小组讨论,设想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组长将意见汇总。
2、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3、集体评议:想一想,刚才同学们所设想的哪一种事情经过和结果更积极,更能激发人向上?
小结:虽然事情的结果可能会出人意料,也可能在情理之中,但你的续写应该让人感到更积极向上,而不是消极低落。
【设计意图】互相交流,引导学生把事情经过和结果设想的更积极,更能激发人向上。
三、回顾课文,自然衔接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所写的回忆文章《少年闰土》,课文通过哪几件事揭示了闰土的形象?
2、在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也发生过令人难忘的事,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出示选题,选择习作 课件出示:习作一
《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习作二
我和陈明是好朋友。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
以上这段话很简略地讲了“我”和好朋友之间的一件事情,没有详细地讲述事情后来怎样了,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
从以上内容中选择一个,完成习作。【设计意图】明确习作要求,明确重点。
四、学生习作,教师指导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课时数:9
一、明确要求
1、课件出示作文批改要求和重点: 内容叙述得是否具体; 语言表达是否规范流畅; 书写是否工整美观; 结构是否比较严谨; 是否有创意; 是否切题。
【设计意图】明确作文批改要求和重点。
二、佳作共赏
1.请写得好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或习作片断,其他学生认真听,适当做笔记。学生自评。
2.听了这篇作文,你最欣赏的是什么?有没有写出真情实感?哪些情节描写得比较具体?是怎样写具体的?学生评点,教师总结。
3.教师推荐好文,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推出佳作,全班共享。
二、合作批改
1、同桌交换阅读对方作文。
大声朗读习作,根据教师的批阅内容,同桌间交流,互相讨论、评点。
2、用修改符号批改,按项目评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作者身上得到启示,重视习作的修改。
三、指点迷津
1.教师提出批阅中发现的问题,师生讨论如何修改。2.动手修改。
3.学生根据受到的启发,分头修改自己的习作。
【设计意图】从佳作得到启发,以此为标尺,学会自我完善,使习作能力得到提高。
《回顾·拓展五》 课时数:10
教学内容: 教材96——97 教材分析:
本次回顾·拓展包括“词语盘点”、“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四个部分。此次“交流平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交流学生心目中的鲁迅形象;二是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认识鲁迅,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是本组教材的教学重点,通过前面四篇课文的学习,在这里应该有个小结。日积月累这部分安排的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一读,遇到不懂的地方,教师可以给予帮助。通过读、背等形式,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丰富语言;另一方面进一步加深对鲁迅的认识。教学时还可以鼓励学生搜集鲁迅先生的其他名言读读背背。“趣味语文”,引导学生体会这个故事的趣味性,感受少年鲁迅的机智聪慧和博学多才。学习目标:
▲
1、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鲁迅,谈谈对鲁迅的认识。★
2、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方法。
3、积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写照。
4、通过阅读“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感受鲁迅的敏捷才思。5.感受语文的乐趣,激发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总结有关鲁迅的知识,让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鲁迅先生的有关资料,如名言、小故事等。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回顾“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组织记忆竞赛、抄写竞赛。
【设计意图】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习“交流平台”: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先生的才学和人格魅力所折服,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自己心目中的鲁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以结合课外学习的收获来谈;可以讲同鲁迅有关的人和事,也可以说说读鲁迅作品的体会。
【设计意图】对本组课文进行回顾,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课外查阅资料情况,了解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5)教师小结。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认识了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学们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师:含义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层意思,却暗含着更深的意义。那么本组课文中有哪些类似的句子,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这些句子的?
(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 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代背景。展开丰富联想。„„
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运用我们总结的这些体会句子的方法去学习课文,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再次回顾本单元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使学生的学习落到实处,活学活用,不但丰富了积累,还教会了学生理性写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
三、学习“日积月累”:
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财富,这节课我们一起细细品读鲁迅先生文章中的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1、学生自读。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 千夫:众多的人。
孺子:小孩子。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空耗:白白地消耗。
无异:没有不同;等同。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
【设计意图】积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写照。
四、学习“趣味语文”:
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个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
2、学生自读。指名读。
周樟寿的对子妙在哪里?他为什么对得好?
文人巧对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搜集此类故事,与同学们交流。
【设计意图】感受鲁迅的敏捷才思,感受语文的乐趣,激发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四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友谊的见证
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木船拿出来玩,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争执中,陈明又把他踩坏了,我非常生气,望着自己呕心沥血的作品变成一堆零件,我向他大吼道:“你赔!你赔!”说着,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陈明急了,说道:“我不是故意的!”听完这话,我火冒三丈,把他的木船砸了,发出惊天动地的声音,他蹲了下来,眼睛含着泪花捡着零件,我背起书包,气呼呼地走出校门,从此,我们的友谊“破碎”了。
天空显得阴沉沉的,路边的鲜花不再有颜色了,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地乱叫,心情就像南极的温度。到家后,连妈妈都不理,直接去卧室生闷气,此时,我还是非常生气,他凭什么把我的木船摔坏了,想着想着,我就不知不觉地入睡了。
第二天,我来学校,我没像往常一样跟他打招呼,却像见了陌生人,有时,有时,我还在同学面前向他对着干,唱反调,刁难他,说一些风凉话,他却每次微笑着,我见了,心想:“笑面虎的,真虚伪!”
但一次,发生了一件事,使我对他的印象有所改变,那次,天气一下子转凉了,我得了重感冒还发了高烧,在家休息两天,可这几天快临近毕业考,我十分担心,可我的身体十分虚弱,只好静静地躺在床上,放学时间,陈明悄悄地来我家,推开我的房门,手里提着一小桶鸡汤,我被这一股香味诱惑醒了,睁开睡眼
惺忪的眼睛,模糊看出陈明,我没好气地说:“你来干什么?想看我的笑话吗?对不起,我现在不想见任何人。”陈明诚恳地说:“你还不能原谅我吗?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今天来不是想看你的笑话的,我是来向你道歉的,你看,小木船我已经做好了。”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精致、小巧玲珑的木船来,这时,我的心有点酸酸的。接着他又抽出笔记来给我抄,给我讲老师讲课的内容,还端来鸡汤给我喝,他舀了一口,轻轻地吹一下,小心翼翼地送到我嘴边,我被这真挚的友谊感动了,含着眼泪咽下一口口鸡汤,他为了给我熬鸡汤,手都烫伤了,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说:“陈明,是我不好,是我一时冲动,如果,我那天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我们的友谊就不会破碎了。”第二天,我们俩又一起上学去,好像天空显得很蓝,花儿竞相开放,鸟儿唱着动听的歌儿,好像祝贺我们俩重归于好。现在,我把小木船放在书桌上,让它成为我们俩友谊的见证。
小木船
陈明和我是同班同学。我们两家离得很近。每天我们一块儿上学、回家,一块儿温习功课。我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我们俩温习完功课,把自己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陈明见我这只做得很精致,就拿在手上,翻过来掉过去地看,总舍不得放下。不料他一失手,“啪”的一声,小木船掉在地上,摔坏了。我一看,凝聚着无数智慧和心血的小木船被摔了个“四不像”,急了,哭着要他赔。陈明红着脸分辩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生气地说:“谁叫你不小心,非赔不可!”还用力推了他一下。陈明往后一退,正好一脚踩在小木船上,把它踩得四分五裂。看着被他踩坏的小木船,我气得说不出话来,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使劲摔在地上,用脚踩得粉碎,一把抓起书包,转过身,头也不回就走了。我们的友谊从此破裂了。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放学回家,我走在前面,陈明走在后面。我偷偷地回头看了他一眼,他正看着我,右手插进兜里,裤兜胀得鼓鼓的,不知攥着什么。忽然,他几步追上了我,从裤兜里掏出一只精致的小木船来。我惊讶地望着他。他满脸通红,激动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摔坏你的船。明天我家就要搬走了,我做了这只船送给你,留个纪念吧!”说着,他把小木船
塞在我手里。想想那天发生的事,本来是我的错。我望着他那双热情的眼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
陈明跟着爸爸妈妈搬到外地去了。那天以后,我们俩再也没有见过面。我把他送给我的小木船藏在抽屉里。一看见这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好像看见陈明站在我的面前。
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我和陈明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步行上学,一起步行回家,一起做作业,一起玩游戏。
有一天陈明到我家来做作业,我们做完作业就玩起我们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陈明见我的小木船又漂亮又精致,就这儿摸摸,那儿摸摸。我见她这么喜欢我的小木船,便开口:“你喜欢就拿起来玩吧!”陈明向我笑了笑,于是拿起了我的小木船,翻来覆去地看来看去。忽然,陈明一失手,“啪”,我的小木船掉在了地上,木片撒了一地。我见我的小木船成了这样,“哇”地一声哭了起来。陈明一时不知所措,向后退了几步,一不小心踩在了我的小木船上,把我的小木船踩得稀巴烂。这时我哭得更响了,陈明抓了抓脑袋,吞吞吐吐地说:“对不„起啊„我„我不是故意的。”“说一声对不起有什么用,你要赔我一只小木船!”我说着一把夺过她的小木船,用力地摔在了地上,还在她的小木船上踩了几脚。陈明这时没有说话,只是慢慢地整理她的书包和已被我踩烂的她的小木船,默默地走了。
第二天,我没有和陈明一起步行上学,只是我走在她前面。在拐弯角时我忍不住看了她一眼,我突然发现她一直盯着我。到
了学校,我去交作业时故意往她那儿走,希望她能和我说一句话,可是她故意扭过头去,装作没看见。体育课上,我好几次都站在她的身后,想向她承认错误,可每次鼓起勇气站在她的身后总是说不出话来。
放学了,我一个人回家,感到十分冷漠、孤独。回到家,我又看见昨天被陈明踩烂的小木船,眼泪就落了下来。我不是在为我的小木船伤心,而是为昨天我的行为而伤心。这时,“叮咚—叮咚—叮咚—”的门铃声响起了,我擦干眼泪,去开了门。“哦,是你!”原来陈明来了。陈明进了屋,从书包里拿出一只精致的小木船和一本书,说:“昨天是我不对,是我把你的小木船摔在了地上。为了弥补我的过失,昨天晚上我和我的爸爸妈妈一起做了一只小木船,今天还给你。噢,这儿还有一本书,送给你,不过不知道你喜不喜欢。”见陈明这样客气,我脸红了,说:“昨天哪里是你的错,明明是我的错,是我不对。”“噢,我还要跟你说一句,我中学不能在这儿读了,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了,让我们不再吵架吧!”陈明说。“嗯!”我握住陈明的手,点了点头。
现在,我又和陈明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步行上学,一起步行回家,一起做作业,一起玩游戏。
第五篇: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知识归纳
第五单元基础知识归纳
一、生字词。
línglóng玲珑五凤楼矗立雕 刻绚丽烟雾缭绕永恒两鬓斑白fângchù
xīdiāoxuànliáohãngbìn探访锲而不舍嬉戏分至沓来迷惘窥破煎茶舀水 fǎngqiâtàwǎngkuījiānyǎo
kēng吭声嫌弃如火如荼 xiántú
二、多音字。
攒 cuán 攒集塞 sài 塞外朝 zhāo 朝夕了 le天亮了曾 zēng 曾祖
zǎn攒钱sâ 塞责cháo 朝野liǎo 了不起cãng 曾经
sāi 塞车
三、近义词。
宏大——宏伟壮丽——壮美精美——精致优良——优秀威武——威风
矗立——耸立辉煌——灿烂矫健——强健陈列——摆放玲珑奇巧——小巧玲珑
凝视——注视企盼——期盼端详——审视允诺——承诺寻觅——寻找
沉思——深思仰慕——敬仰忠厚——忠实惊愕——惊讶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志向——志愿请教——讨教搜集——收集拘谨——拘束浓郁——浓重
罕见——少见精美——精致卓越——杰出气势——气魄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宏伟——雄伟沉寂——寂静和谐——协调赞叹不已——赞不绝口泪水涟涟——泪如雨下
四、反义词。
精美——粗糙统一——分散矫健——柔弱困惑——明白允诺——拒绝
仰慕——鄙视忠厚——奸猾拘谨——大方浓郁——清淡罕见——普通
卓越——平凡非凡——平凡沉寂——喧闹宏伟——渺小
五、文章主题。
《故宫》:本文通过介绍被誉为“人类的遗产,中国的骄傲”的北京故宫,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歌颂了具有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的中华古代劳动人民。
《青花》:本文通过讲述“以青花为主业,以青花为荣”的一家父子俩的生动故事,赞美了青花瓷艺人的执著的创新精神;也从另一个侧面写出了中国青花世代相传、不断发展的原因,那就是从古至今都有像文中父子俩那样的瓷艺人在为中国青花的发展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精力。
《陆羽和<茶经>》:本文通过介绍在中国茶文化历史上,留有美名的传奇人物陆羽的生动事迹,赞扬了他似茶叶一般清纯的人品,歌颂了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敦煌壁画》:本文通过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表现了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创造精神。
《编钟》:本文从编钟的由来说起,用明白浅易的文字为我们介绍了曾侯乙编钟这一中国音乐史上的珍贵文物,赞美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