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双汇质量门发布会发言稿(最终版)
“双汇火腿质量事件”新闻发布会演讲稿
各位媒体同仁,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在这里召开这个发布会,目的是要谴责有关食品企业对食品卫生监管的缺失,以及不负责任的态度,对此我作为一名消费者,也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感到十分痛心。以及对于当今我国有关食品集团部门关于对食品卫生的质量问题大失所望。
首先,我先讲讲事情的经过,我叫阿琴,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前几天,我在附近的小超市买了包双汇火腿肠,准备来做饭,我两岁几的女儿忍不住打开其包装拿了一条一口就咬下去,后来我就听到我女儿喊有虫子有虫子,我以为虫子怎么会飞到它身上,我刚开始就觉得奇怪,后来我就问她,她就指着火腿肠说里面有虫子,于是我就撕开火腿肠的包装,包装上真的看到十几条白色的虫密密麻麻的爬来爬去。现在想想都会觉得很恶心。当时我看了看火腿肠包装外的生产日期,日期是2011.10.03生产的,保质期18个月,现在才过一个多月时间就发生这样的事,想想真是心寒。后来我就拿着这包火腿肠去小超市问过,超市老板说如果要索赔,只能找商家,他们都是按照正规渠道入货,这些火腿肠都不可能是假货。后来这个双汇火腿肠的生产厂家商会集团主动找到我,说愿意以一赔十的方式了结此事,但我拒绝了。在24号中午,商会集团再派出佛山办事区姓吴的经理,跟我妥协。
说到这里,大家对案情有一定的了解了。我能看得出,该火腿的生产厂家双汇,派出吴姓经理来与我妥协,态度诚恳地道歉但是他解释称该火腿肠可能是由于在包装过程和运送过程中,外部包装受到破坏而引致的,这点我很不能接受。现在我们剖析下该经理的说法。火腿离生存日期不过一个多月,不存在超过保存期限变质的可能。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该火腿肠变质呢?根据该经理的说法,火腿肠可能在包装过程和运送过程中变质,我们先从运送过程入手,首先,我们假设火腿包装过程是没问题的,火腿肠的包装是采用软性包装,也就是说,必须借用外力挤压才可能导致包装破裂而引起变质,这种说法存在可能,但是这根火腿肠是包装在袋子里的,为什么单单就这一根出事而其他的没问题呢?难道是有人故意专压这一根肠吗?这种说法站不住脚。那么另一种可能就是在包装过程中出问题,在包装过程中出问题的问题肠,又是怎么通过双汇本身的食品质检和国家的食品质检来到消费者手中呢?肠的包装都损坏了,你还可以整袋包装出售给消费者吗?双汇难辞其咎,国家食品质检部门难辞其咎。
大家都知道,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兀,从假鸡蛋里面的苏丹红,到三聚氰胺毒奶粉,再到双汇的瘦肉精,问题食品层出不穷,搅得人心惶惶。而今,国务院下令要整治食品安全问题,从越来越多的问题食品中我们看到,这些整治根本没有落到实处,商家在利益的驱逐下,根本没有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某些政府机关在腐败的外衣下,金钱就等于信赖资格证。试问,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怎么办?
在如今食品安全问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况下,双汇再次曝出质量门,失 去了人们对它的信赖,也失去了自己本身的品牌价值。身为一个消费者,对于自己身边的食品安全也越来越不安,也越来越痛心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相信在场的各位了解到这些,也想问对食品安全担忧不已的这条路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呢?
在此,我希望我作为一个消费者,就应该拥有作为消费者应当拥有的权益,保障自己消费的合法性权益,拥有对产品的知悉权,甚至是对生命健康权的保障,而作为一个知名品牌的企业也应该有最起码的,最基本的道德与良知,因此,在这里,我希望双汇集团能够用行动给消费者,不仅仅是给我,还有给社会上更多的消费者一个明理的解释,和一个产品质量上的一个保证,并做出承诺。否则,我将会对于此事进行起诉双汇集团,以保障我作为消费者应当拥有的合法权益。
谢谢大家。
第二篇:双汇质量门事件-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本站推荐)
浅谈双汇质量门事件
案例:
8月24日《京华时报》报道,家住顺义区杨镇高各庄村的林女士下班回家后,吃了两根还在保质期内的双汇香肠,当晚林女士上吐下泻不止,医院诊断为食物中毒引发急性肠炎。双汇公司已经回应,确实是自己的香肠出现问题,并愿意赔偿相应损失。
这个事件并非个案,类似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屡被曝光,双汇“瘦肉精”事件后曾向消费者承诺将会严把质量关,承诺的声音言犹在耳,其火腿肠系列产品便屡陷“质量门”,双汇要怎样兑现其对消费者的承诺?
自2011年5月至今,双汇产品被曝出各种质量安全问题。5月据西部网报道,魏女士发现其在超市购买到的双汇王中王火腿肠发臭,究竟是哪个环节导致产品出现问题却不得而知。无独有偶,2011年8月2日《华西都市报》报道,成都市民谭先生的侄儿攀攀,在吃下一根双汇“Q趣儿”火腿肠后,上吐下泻,送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急性胃肠炎。而火腿肠还有20多天才到期。双汇供货商称可以赔付2万元但是不能在媒体曝光。2011年8月22日据东南网报道,福州小伙子小李在吃双汇王中王火腿肠时,在密封的肠体内吃出“U”形铅扣,记者数次拨打全国服务热线均无法接通。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情,每当食品质量安全出现问题的时候,厂家总希望就事论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正因为这种指导思想导致了中国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与此同时,监督部门也没有督促生产企业及时整改,只用“罚款”创收的办法去处理,长此下去,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根本不可能得到彻底的解决。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值得我们深思。
问题:
1、该公司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何在?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改进?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目前,总资产60多亿元,员工40000人,年屠宰生猪1500万头,年产肉制品100多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54位。具有如此规模的大厂家居然在最基本的产品质量上屡屡出问题,不禁让人质疑其管理体制。
回顾该集团的发展历史,从1990年代末,双汇就己成为中国最大的肉类出口基地,肉类出口占全国出口量的80%。进入2000年,为了更好地控制其产品营销渠道,更好地树立其企业、产品的形象,树立“双汇”肉类产品的品牌,它们又组建成立了双汇商业连锁公司,向生产经营链条的终端发展。双汇集团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形成的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PVDE肠衣、纸箱生化制药、彩印、运输1996牛羊屠宰1997种植2000饲料加工1998畜牧养殖生猪屠宰肉鸡屠宰1996骨素骨髓油1995分割保鲜肉高温类肉制品连锁专卖(火腿肠)19991995低温类肉制品动力能源(水、电、气)双汇集团产业链(图8-2)对于出问题的火腿肠,超市负责人以及供货商多把责任推给运输环节,而生产商多指出产品是在保存、转移等等连锁专卖环节没有做好,而坚持说产品本身质量不存在问题,这样推三阻四的态度不仅不能解决好问题,还会使得消费者的信心一再下降并且对企业形象有非常恶劣的影响。
有关宣传双汇冷鲜肉“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的字样在店里随处可见。然而,按照双汇公司的规定,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一位名叫宋红亮的采购业务主管告诉暗访的央视记者,不论生猪品种好坏,他们厂都可以大量收购进行屠宰。记者随后跟随一辆运猪车到济源市双汇食品有限公司送猪,这车猪全是“加精猪”。整个过程没有遇到任何障碍,猪贩告诉记者,车上的猪全部被双汇公司收了,而且没有进行“瘦肉精”尿检。
我认为,越是大型的企业越应该在产品的流通管理和交接转移做的出色。使得上下成一体系,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只有清晰化透明化各个渠道才能保证最后交到消费者手中的产品是令人放心的。比如收购生猪肉的环节,检验员是否严把质量关,加工产品环节,卫生和技术要求是否真的达标,是否有严格的标准和惩罚措施。运输配送的环节,是否每一批货物的负责人都明确登记。等等的问题都是企业需要严格执行的。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才会使整个体系良好运行。
2、从沟通问题的角度分析企业对该问题的处理方法。
从案例中我们看到,对于消费者的投诉。不论是超市还是供货商还是生产厂家态度均不能令人满意。诸如“赔付前提是不曝光”,“ 双汇工作人员解释为运输过程中破包导致的霉变。但超市方面却表示自己定期检查火腿肠包装,坚称所销售的火腿肠包装是完整的。”这样互相推卸责任的态度只会让问题越来越糟。行为学中的沟通问题是企业中同级或不同级的员工之间进行交流、传递优化信息,探讨并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认为,不仅仅是企业中需要良好的沟通,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问题。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面对受害的消费者,如何能最大限度的挽回企业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作为弱者,消费者的情绪需要安抚,所受的经济损失甚至身体损失需要合理的赔付,这时,如果企业负责人只是一心想推卸责任,反而会激起整个社会的剧烈反响,得不偿失。
对于这次质量门事件。双汇集团在其网站上发出正式声明,对央视报道正面承认,称双汇集团对媒体报道高度重视,已召开高层会议研究部署调查处理工作。并责令济源工厂停产自查,派出集团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及相关人员进驻济源工厂进行整顿和处理。声明表示,双汇集团要求下属所有工厂,进一步加强对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质量。并将积极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开展对此次事件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全面检查。声明还说,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双汇集团将进一步强化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控制力,确保食品安全。但是这样的回复并不能让消费者满意,还是过于笼统。希望双汇集团多多换位思考,只有从每一位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才能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才是发展的长久之计。
3、.这个案例对你有哪些方面的启示?
①反思我国近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食品安全是一个整体的战略体系,涉及的部门较多,需要多方协调配合,才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战略体系。首先,管理权限要清晰。责权要分明 国家应从宏观上调控,由专门食品安全部门负责,实行统一认证、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分级;在政策上扶持安全食品产业的发展,同时完善市场法律法规与市场价格体系。其次,加强管理,引导健康消费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需要多方配合,多方协调,离不开投入部门、产出部门、管理部门、技术监测部门及各社会团体的大力配合与支持。所以应加强宣传和领导,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
②越是大型的企业,越要抓住细节问题,只有在每一环节都做好,才能成就完美的管理体系。
③沟通问题不论在企业内部,还是在对外部媒体和消费者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与不同的行业进行有效的沟通,也是企业的必修课之一。
第三篇:发布会发言稿
一、2003年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2003年是全国扩大招生规模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212万人,与2000年相比几乎翻一番,比2002年(145万)净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发布会发言稿。广东省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10万,达11.2万人,增幅为25.8%。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1.65万人,增幅超过30%。其中,本科以上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各占50%左右。需求方面,市属单位需要高校毕业生约1.94万人,比去年增长了14.1%,其中本科以上毕业生的需求占89.7%;需求专业分布比较集中,其中计算机、中文、英语、财会、管理、电气、机械制造、法律、建筑、金融与贸易、公安、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数学等13大类专业,约占整个需求的60.7%。随着广州城市国际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对毕业生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大,大量优秀毕业生将涌入广州就业,预计到我市就业的非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将达1.2万人。与此同时,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的继续深入,以及事业单位处于改革准备期,有些产业、行业、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相对下降,因此,我市毕业生就业压力不小,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总体上看,2003年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是:社会需求有所增加但增幅小于毕业生增幅;毕业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毕业生供需基本平衡,专科毕业生供过于求;计算机、机械、外语、电子电气等应用型专业继续紧俏,基础、长线专业需求低迷,电子信息业、石油化工业、汽车制造业、物流业将继续成为我市高校毕业生需求的增长点。
二、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尽管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是广州还有许多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环境和条件。
首先,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这是保证我市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根本。今年1-4月,全市GDp增长13.4%,延续了近年来国民经济持续高位运行的良好态势。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2.01亿元,增长19.6%,年初确定的30个重点项目中,目前已开工22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8个。完成投资46.51亿元,占投资计划的40.4%。全市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7.4%和13.8%。1-4月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60.58亿元,增长17.2%,是近三年来同期最高增幅。前4个月全市出口47.2亿美元,增长21.1%。私营企业出口增长3.1倍,成为出口的新亮点。随着南沙开发区、广州大学城的建设步入高潮,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蓬勃发展,新机场和会展中心的运作,以及汽车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制药等产业的壮大,这些重点发展地区和重点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成为今年毕业生就业的增长点。
其次,广州人才短缺。根据《广州市人事人才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总体规划,到2005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23.27万人,年均增长7.85%,每万人口中人才拥有量为1655人,继续居于全国大城市前列。目前,我市人才资源总量虽然超过100万人,但是,与我市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相比,人才占人口的比例还偏小,人才资源本身的结构也不够合理,学历层次偏低,人才队伍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需要仍不相适应,广州还需要大量的人才特别是优秀高校毕业生。
第三,广州的市场就业机制比较健全。目前,全市共有各类人才交流服务机构100多家,占全省60%以上,另外还有200多家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这为我市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平台。而且,自去年开始,为了迎接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潮,全市已举办了数十场形式多样的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入场人数和招聘单位和岗位都创历史新高。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中国南方人才市场除了举行综合招聘会之外,还按照学历、专业、行业举行了各类专场招聘会。
不过,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调整造成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市场需求和变化;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导致以市场为主导的双向选择就业模式难以真正到位;毕业生就业心态有待调整,择业观念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市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度和压力,毕业生就业接收工作还任重道远。
三、现阶段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情况
截至目前为止,通过我市网上申报正式接收的高校毕业生已超过1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接收人数略有下降10%左右。这主要是前一阶段“非典”形势等原因造成的。如今年上半年广州市公务员公开招考中的部分毕业生,就因为“非典”影响了面试而迟迟不能落实单位。已接收的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已达到1125人,占接收总量的11.1%;本科毕业生为8762人,占接收总量的87.0%。接收专业前13位依次是:电子与信息(1216人)、工商管理(1114人)、外语(838人)、经济学(816人)、机械(620人)、中文(449人)、土建(434人)、电工(330人)、法学(305人)、数学(297人)、艺术(277人)、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217人)、化工与制药(183人),占接收总量的70.4%。随着“非典”疫情的缓解,预计高校毕业生接收量将迅速回升,目前每天网上申报接收的毕业生保持在400人左右。由于我市受“非典”的影响已接近尾声,毕业生就业接收工作受“非典”影响不会太大,有影响也是暂时的,发言稿《发布会发言稿》。
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各单位一旦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无论是非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还是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务必在三天内上网申报,便于全面掌握就业进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凡在2003年6月15日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可以凭就业推荐表到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进行登记,由中国南方人才市场优先推荐就业。
四、群策群力,做好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工作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市主要领导多次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地区、各单位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充分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工作的重要性。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齐心协力,由一把手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工作,消除障碍,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切实有效地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贯彻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市领导的指示,市人事局会同市计委、市教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地税局等部门研究制定了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的“十大”政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一把手负责制”。我们将向市委、市政府建议,建立由市主要领导牵头,市人事局、计委、教育局、劳动和保障局、财政局、公安局、物价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地税局等部门领导参加的“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研究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市人事局负责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
(二)加强人才储备工作。各地区、各单位要抓住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增的契机,以发展的眼光,按照“引高控低”的原则,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工作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优化人才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多地接收优秀高校毕业生,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要严格执行《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加大从高校毕业生中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力度。
各级各类学校要坚决清退不合格教师和代课教师,空出岗位,吸收高校毕业生。
各类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由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协商签订为期不少于一年的劳动合同;对办理了暂缓两年就业手续的高校毕业生,在两年之内就业的,由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出具相关证明办理就业登记备案、社会保险等手续。
(三)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加大力度引进接收紧缺急需专业高校毕业生。根据我市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调整以及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发展地区建设的需要,适当放宽条件,优先保证其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
(四)全力保证抗击“非典”所需人才。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工作要服从服务于抗击“非典”这一大局,要确保抗击“非典”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工作“两不误”,在办理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工作中,要提高工作效率、简化手续。对在“非典”救治和预防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接收非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予以引进。对目前在抗击“非典”一线实习的应届大专毕业生,表现突出者,可以给予办理入穗就业落户手续。
(五)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公安机关将进一步放宽建立集体户口的审批条件,为有一定规模的非公有制单位建立集体户口,为到这些单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及时、便捷地办理落户手续。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或劳动保障部门所属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应主动为非公有制单位提供人事或劳动保障代理服务;为进入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人事或劳动保障代理服务,应按照穗价
第四篇:发布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们!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到我们龍FC综合格斗联赛2018揭幕战的发布会。
2016年9月24日,我们龍FC的第一场比赛于上海宝山体育中心的成功举办。在那一届龍FC中,我们邀请到了俄罗斯国家杜马、欧盟MMA协会主席、有“60亿最强地球人”称号的格斗沙皇——菲多 ·艾米连科,作为嘉宾出席,这也是菲多先生第一次来到中国并唯一参加的中国赛事。为了支持我们的赛事,菲多先生还特意派遣三名爱徒上场参赛。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下,我们成功将首届龍FC综合格斗联赛打造成了一场中国格斗界的标杆盛事,获得了国内和国际赛事界的一致高度评价。我们不仅和众多世界格斗传奇冠军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还与全球一线顶级赛事及机构进行了密切合作,也是被国际格斗界公认为代表中国格斗赛事的唯一标杆。
2018年,“龍FC”国际综合格斗联赛将再次开战,此次赛事我们不仅邀请到了格斗沙皇菲多先生来到现场,更有世界一流的MMA格斗家和专业摔跤手、PRIDE GP亚军、Pancrase无差级别冠军和 UFC重量级冠军的获得者、《永不退缩3》的主演——乔西 巴内特(Joshua Lawrence Barnett)作为嘉宾助阵,志在为中国的格斗爱好者提供前所未有的精彩视觉盛宴。
作为龍FC的创始人,我希望我们的龍FC综合格斗联赛能够唤醒中国格斗力量,用专业、规范影响和改变中国格斗市场,创造真正的中国赛事国际品牌,带领中国格斗力量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将中华民族“龙的精神”展示给世界,为这项力量 与技巧并存的运动带来新的文化内涵。
7月21日,龍FC将带领各界冠军再次踏上征途,与您相约上海宝山体育中心,“拳问四海 龍征八荒”,我们,不见不散!
第五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发布会管理者代表发言稿
某某ISO9001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管理体系运行以来工作情况报告(运行)
某某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是我办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发布会召开的日子,它标志着我办的质量管理体系从今天开始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今天有幸请到咨询公司吴总,对他们的到来我们表示感谢。
这里我代表管理者代表就质量管理体系前阶段的工作,向各位同志作个汇报。
一.贯彻ISO9001:2000标准的重要性
为了达到科学行政、规范行政、高效行政及行政服务划的目的,按照2009年11月9日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导入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昆政发„2009‟73号)要求,导入ISO9001:2008标准作为载体对我办的行政管理和服务进行规范,为达到此目的,我办成立了导标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工作组职责,确保导标工作由工作组向全办展开,防止工作走形式。我办于2010年1月召开导标动员大会,从导标动员大会开始,我办的导标工作就正式拉开惟幕。从导标动员大会至今,在我办导标领导组的领导和各处室的配合下,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化
我办根据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办实际,确定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确定了纳入体系的7个处室及1个友谊馆,对其进行了职能分配,明确了各个处室的质量职责和相互间的接口关系,初步搭建了我办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构架。
2. 标准基础知识的培训
为了使广大职工对导标工作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在咨询老师的帮助下,我办于2010年1月底,进行了ISO9001:2008标准基础知识培训,培训的范围包括办领导、中层干部和职工,通过培训,使我办各级员工对标准有了一个基础的认识,特别的观念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对我办的导标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员培训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员是导标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所谓重要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文件是管理的依据,为达到标准要求行政服务质量要求,需建立相应的控制文件,通过对文件的实施从而达到标准要求;
二、文件本身就规定了确保文件得到有效执行的制约机制和考核机制,从而确保其执行性;
三、文件要求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制度上存在问题并及时改进(即有效性),从而保证了文件的适宜性;
四、系统的收集了我办工作涉及的法规和政策,并将其纳入文件管理体系,确保了我办工作人员在行政服务过程中,懂法、依法。为了达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以上四方面要求,我办于组织了我办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员的培训,通过培训,确保我办管理体系文件编制人员达到要求。
4.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
从今年2月开始,我办开始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工作,经过近两个月艰苦工作,结合我办实际,制定了标准要求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各处室《工作手册》和其他支持性文件。
《质量手册》,它全面描述依据ISO9001:2008标准我办应如何开展工作。对其中标准强制要求的程序文件进行了编制。
《工作手册》它细致的描述了各处室的岗位结构、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确保做到职责清晰,“领导在和领导不在一个样”,同时描述了工作流程及行政服务要求、检查考核要求,使行政和服务流程公示,行政和服务要求明确在满足规范行政、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让行政管理和服务得到最人性化的服务。还规定了检查考核要求,从而确保了工作按要求实施。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工作我办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基本建立,但这只是一个基本符合要求的文件体系,在试运行阶段还要不断通过实践,发现文件存在问题,完善尚需要建立的文件,使文件体系不断改进。
报告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