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之散文—《故都的秋》散文之诗之古诗式结构赏析
诗之散文—《故都的秋》散文之诗之古诗式结构赏析
《故都的秋》是让人吟咏不尽的佳文美篇,历来对其魅力之因多有探讨,而笔者以为除却这些论述,《故都的秋》之深富魅力的原因还在于它极得古诗之神韵,这不仅指其文中意象、意境皆与传统文化中“秋”之意象、意境一脉相承,“不追新求异„„而追求温熟了的旧境”,且应指其语法结构、意象组合结构、画面复沓结构等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古典诗歌的结构形式亦多有类似。因此,《故都的秋》可谓诗之散文,或散文之诗。
一、第一人称代词缺位的语法结构
二、《故都的秋》写景部分包括几幅画面:秋院晨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风胜果。文中除作者评论牵牛花时言“我以为”外,再无第一人称代词的出现。因此,把本文与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相比,后者能不时让读者看到作者的身影,感到作者踱步、沉思、倾听、远望等时那种淡淡的愁闷之情,但于前者,读者很难弄清文中听驯鸽飞声者、细数日光者、静对牵牛花者„„的身份,他是作者,是读者,还是其他什么人?这种身份的迷失主要来自于文中第一人称代词的缺位,此与中国古诗中多不用第一人称代词说“我做什么”,而直书“做什么”极为相似,文章也因此产生别有的魅力。刘若愚先生认为:“这种主语的省略容许诗人不至于让自己的个性侵扰诗景,因为没标明的主语可以很容易地被认为是任何人,不论是读者或者是想象中的某个人物都可以。其结果就使得中国诗常常具有一种非个人的普遍性质。”
在《故都的秋》中,作者一面描述出一幅幅故都之秋的典型画面,一面在涉及人之于景的行动中用自我的隐身让读者代之去体会。比如文中“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由于第一人称的省略,读者阅读的过程中,就可能产生主客换位的错觉,进入到一个更为开放的情境场中,从而参与作品的再创造。尤其“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中“你”的运用,更把“我”之主观消解于无形,把本属于作者特有的行动、感受普遍化,成为每一个读者的体验认知。在这里,读者、作者因此融为一体,而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也成为具有普泛性的情感体验。
二、蒙太奇式的意象组合结构
“两个象形元素的交合不应视为一加一的总和,而是一个新的产品,即是说,它具有另一个层面、另一个程度的价值;每一象形元素各自应合一件事物;但组合起来,则应合一个意念„„这就是‘蒙太奇’,是的,这正是我们在电影里所要做的,把意义单
一、内容中立的画面(镜头)组合成意念性的脉络与系列。”中国古诗多有类似电影蒙太奇的意象组合方式,典型的有名词意象的组合,比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枯藤老树昏鸦”等;也有动态性意象的组合,比如,“野渡无人舟自横”,“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等。这种组合方式,“提供了一个开放的领域,使物象、事象作‘不涉理路’、‘玲珑透彻’、‘如在目前’、近似电影水银灯的活动与演出,一面直接占有读者(观者)美感观注的主位,一面让读者(观者)移入,去感受这些活动所同时提供的多重暗示与意绪。”
《故都的秋》中的几幅画面论者多认为是并列结构,如果每一幅画看做一个整体意象的话,那么这四幅画面就是蒙太奇似的组合,它们在结构表面上有较强的跳跃性,但当它们并置一起时就组成了一组流动的立体的画面,这里从封闭的小院到开放的街巷,从清寂的街道一隅到满城秋蝉的残鸣,从一两声驯鸽的飞声到蝉声、雨声、人声、风声,从空间的若干着色点到由淡绿而微黄而红完这一线的色彩变化,从一个院落到满城到整个北方的上空,这种画面的并置动态地展现了立足点与视线(读者与作者叠劫的转移,展现了故都之秋秋意渐深渐浓的变化过程,于是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就融贯于所有的物事中,融贯于秋的自然流逝变化之中了,秋味也因此而无所不在,在季节的渐趋变化中不断浸润满溢在故都中人以及每一个读者的心里。
而就每一幅画面来讲,它们也多是蒙太奇似的组合方式,比如第一幅画面,作者实际并置了几种意象: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的日光、牵牛花的蓝朵、牵牛花下尖细且长的秋草等。我们几乎可以模仿《天净沙·秋思》的写法,把整个语段缩成这几句:破屋浓茶小院,漏光歌声碧天,秋草蓝朵残垣。这种并置把读者直接置身于上下空间、动静状态的变化中,而因并置产生的跳跃性很强,或者说产生的留白很多,所以意象间的时空、状态、声色等关系则变得更为复杂,因而读者具有更开阔的进入与想象品味的空间。
三、复沓的画面结构与句法结构
《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读来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它在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的同时,也强化了意义的表达,增强了诗的抒情性与感人的力量。谈《故都的秋》而追溯至上古,似乎太过于强调其源远流长,但本文画面结构的复沓与句法结构的复沓所产生的意义效果与情感效果则由此比照而愈加彰显。
就前者而言,文中四幅画面虽然意象不同,但每一幅画面在设色着声上都有着相似性。从意象的色彩角度看,“屋色、茶色、碗色、天色、鸽子色、树色、日色、花色”;“落蕊色、树影色、灰土色、扫帚的丝纹色”;“蝉色、蟋蟀色、耗子色”;“灰沉沉的天色、青布单衣色、烟管色、斜桥影色、雨色”等基本上都是冷色调。即使最后枣子红起来了,但在北方尘沙灰土的世界里,这净了枝叶的黑枣干上点缀的红色反而因蒙上了尘灰于西风中更给人悲凉的感受。从意象声音的角度看,几乎每一幅画面都有声音,但驯鸽的飞声在很高很高的天底下似乎也变得清冽而遥远了;扫街的声音消失在一条条扫帚的丝纹里,让人觉得清闲而寂寞了;到处都能听得到的蝉声己是衰弱的残声了;忽然而来的秋雨不过是息列索罗地几下罢了;斜桥影里的人声也只是几个人的微叹,尽管“了”字拖了很长的音调。这些画面中的声音在广阔的背景与特有的季节的映衬下,不仅绝不让人感到喧嚣,觉得振奋,相反,它让人更觉得秋味的逐渐深沉与浓厚。
因此,这四幅画面在声色上的反复复沓,即如一支回环不绝的曲子,回响在故都的每一个角落,它不断强化读者对于秋之“清、静、悲凉”的感受,让人沉心其中而不自觉,深陷秋味而难自拔。
就后者而言,反复的句法结构在全文中不断出现。比如,“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肚口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等等。这样的句法结构的复沓,一方面有助于行文中句式的变化参差,一方面则强化读者的印象,一方面营造一种音乐节奏,增强全文的抒情气氛,同时,此种结构往往又谐以平仄音韵的交错,读来再加之文中物事所发出的声响,真个是回环不断,一唱三叹。动人心者,莫过于斯。
文中利用画面结构和句法结构的复沓,把抽象的秋味变为可触可感的具体物象,构造出一个贯穿全文的主旋律,反复拨动、强化读者对于秋之“清、静、悲凉”的认识。
总之,笔者以为,《故都的秋》之让人言咏不倦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古诗诗法结构的引入,而其于作者或者不过是不经意的写作而己,但若没有很高的古诗文的造诣,自是很难这样运之笔端而若无形。众所周知,郁达夫自幼浸淫于中国古典诗文,“酷爱白乐天和刘禹锡。为了畅而不滑,外秀内浑,他还认真地研究过阮籍、稽康、陶渊明、谢姚、鲍照的著作。”他在《孤独者—自传之六》中言:“真正指示我以做诗歌的门径的,是《留春新集》里的《沧浪诗话》和《白香词谱》。《西湖佳话》中的每一篇短篇,起码我总读了两遍以上。”这样一个对古典诗词情有独钟且窥其径入其室的作家,其内在的积蕴沉淀不可能不影响到他其他文体的创作。刘海粟论郁达夫曰“:从气质上来讲,他是个杰出的抒情诗人,散文和小说不过是诗歌的扩散。”此言得之。
第二篇:古诗赏析之借景抒情诗
古诗赏析之借景抒情诗
古诗赏析之借景抒情诗
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如下面这首唐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有人评论这首孟诗“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谒(求荐之意)之痕”。那么,诗人孟浩然是如何把求荐之意表达出来的?
这首干谒诗(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见对方)是作者西游长安时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
诗作前两联写景,着力描绘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撼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飞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后两联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这首干谒诗不落俗套,它把求仕之意,巧妙地与眼前的洞庭湖写景结合起来,写得委婉含蓄,不卑不亢,极有艺术力和感人力量。是把眼中景与胸中情结合得极好的范例。
第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如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虽然也抒写羁旅相思之情,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抒写离愁别恨的小令,词作上片写景,虽抒写悠悠相思之情,但所写的秋景阔远绮丽,毫无衰飒情味。下片抒情,抒发了自己的羁旅愁绪、黯然凄怆的思乡情怀。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它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绮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描写的景色却阔远而绮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整个来说,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这说明,抒写离情别恨的小词是可以写得境界阔远,不局限于闺阁庭院。
第三,要注意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的方法很多,概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等等。如下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题后要求答题。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且层次清晰,试作简要分析。
(2)明人莫如忠评价首联下句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能继杜陵?”认为这句诗无人能继,你怎么看?
(3)后人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把此诗誉为“绝唱”,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思想将来的登岳。首联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接着自我作答。颔联本资料来自广祥论坛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颈联两句是写细望,细望中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尾联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2)“齐鲁青未了”是经过诗人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可谓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衬托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写出了地理特点,写其它山岳时不能移用。
(3)后人把此诗称为杜诗的绝唱,是由于此诗最后一联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不可缺少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第三篇:青春之诗(散文欣赏)
青春之诗
每当夕阳西落的时候,我在这里等待着你; 即使天空中飘着雨,我还是在这里盼望着你的归期。每当秋去冬来来的时候,我在这里等待着你,即使天空中飘着雪,我还是在这里憧憬着你我的相逢。那雨滴仿佛你我离别时不舍的泪水,那雪花的香气仿佛你身上朱砂梅的清香。飞扬,飞扬,飞扬,我凭借我的身轻,溶入你柔波似的心胸。永远爱你啊,在我的生命里,你让我学会哭,却学不会忘记; 永远爱你啊,在我的生命里,我想学会逃避,却逃不出孤寂。
第四篇:朱自清散文之赏析
朱自清散文之赏析
自小学五年级起就喜欢上了朱自清的散文,他写的散文清秀隽永、质朴腴厚、激进深邃,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旨趣。他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前者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是以夹叙夹议手法抨击黑暗社会的名篇;后者如《背影》、《荷塘月色》,更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而脍炙人口的佳作,代表了他的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从清秀隽永到质朴腴厚再到激进深邃,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旨趣。郁达夫在,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应该说,这是对朱自清散文艺术的一个很精到的评价。
《背影》这是朱自清在上个世纪20年代写的作品,写的是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一番情景,先生通过朴实真切的记述,抒发了怀念父亲的至情,情意恳挚。虽然时代离我们很久远,但仍能感觉到他们父子间那浓浓的感情。最使我感动的是父亲对儿子那质朴无私的爱。“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再向外看时,他已经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被父亲那深深的爱给感动,情不自禁籁籁地流下了眼泪。儿子虽然已经20岁了,但父亲总是为他做这做那,在父亲眼里,儿子始终是最重要的。由这我联想到在我的现实生活中,我的父母对我何尝不是这样,从咿呀学语,蹒跚迈步,到走进校门„„我成长的点点滴滴和每一点进步中,不都蕴涵着父母的哺育之恩吗?在我小学初中高中时,当我还在睡梦当中,妈妈早已起床给我做好了早餐,为了让我多睡一会,总是在最后一刻才叫醒我。下午,妈妈带着一天的工作疲惫准备好晚餐,吃完饭后,陪着我做作业,了解我的学习情况,无时无刻的关爱着我。朱自清让我对父亲、母亲、父爱、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两句诗,真真切切正的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啊!不管我长得多大,离家多远,都不能忘记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
《荷塘月色》所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是一处平常的所在;所描写的月色,是我们常见的景色,然而经过先生的渲染、着色,却变得十分美丽,富有诗意。先生描写田田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先生连用两个比喻,描摹荷花之美,但还嫌不够味,把“缕缕清香”,用“通感”的手法,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极为传神。“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个动词“泻”字,生动逼真。“月光是隔了树影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先生通过比喻,把眼睛看到的光与影,转移到耳朵听到的名曲上,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抗战以来的12年,是朱自清散文创作的又一个重要阶段。严重的民族危机和严酷的社会现实,使朱自清的内心既充满了沉重,又充满了期待。在他的散文作品中,不再像先前那样采用大量各种修辞手法,而是用冷眼去观察社会和人生,用简洁的笔触直抒胸臆,字里行间充满了鲜明的政治色彩。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朱自清受到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感召,大胆对“旧我”的予以否定和批判,充分表现出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坦荡和勇敢精神
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朱自清是一位文化多面手,他给后人留下了近200万字的文学遗产。然而,他对中国现代新文学的突出贡献,无疑则是他所擅长的散文小品。他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第五篇:体验诗词曲之美散文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文学也,而后世莫能及焉者也。”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同时也是中学文学史上最辉煌的篇章,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伟人英雄,歌以咏志;达官巨贾,咏以冶情;智者学人,习以修身。
有人说,中国人的每一种心态,似乎都被唐诗宋词和元曲吟咏过了。这句话并不为过,我们品读任意一首诗词时,总会有一些词句会触动我们的内心……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期间创做的作品无不被称为佳作,体现出作者不同的心态,反映出不同的美感。唐诗题材非常广泛,有的是从侧面反映但是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是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巍巍大唐气象融入诗歌的字里行间,幻化出人间最迤逦的诗篇,或博大恢弘,或清丽流畅。
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故名“宋词”。与唐诗并称双绝,期每期生,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睿智如妙笔丹青,深沉如风生海作文上,壮阔似天马行空,豪放足以是懦夫立志,婉约足以使石人动情。
元曲是中国古代是个最后的辉煌,被称为元代最佳之文学,语言自然明确,反映生活图景生活鲜明生动。元曲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表现力,很大的自由度和很高的艺术性,完全可以与唐诗宋词媲美。曲中漫及人生感怀,世事悟道,塞北西风虽烈,也不乏江南小巷的绕指柔请,随口吟来,莫不令人销魂。
每次细细品味古典诗歌,总能品出不同的滋味。一卷在手,含英咀华,领略堂是宋词元曲的无穷艺术魅力,进而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提升个人文学素养和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沉浸于诗词曲之美……
真正的中国古典音乐是经的起时间的磨练的。它没有过多的华丽,也不需要张扬,它只是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无论怎样的时过境迁,它依然以它傲人清雅的姿态面对世人。各种现代的音乐类型层出不穷,人们好像在花团锦簇的音乐世界中迷失了自我,渐渐淡忘了中国音乐的根,中国音乐的魂。大提琴家王健说过:“喜欢流行音乐是一时的事,喜欢古典音乐是一生一世的事。”我是非常赞同的。
一人,一曲,静静聆听中华文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