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第15课《凡卡》
15.《凡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教学重点: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介绍,新课导入
1.背景:我们刚刚读过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今天再来读一篇外国文学作品,是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写的《凡卡》。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活。2.同学们,《凡卡》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9岁的农村孩子的悲惨命运。他的命运是怎样的呢?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份。(3)将凡卡写信的内容段落标记出来。(3.8.10.11.12.15自然段)(4)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凡卡。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2)读准人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阿里亚希涅:鞋匠,鞋店老板。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凡卡的爷爷。
日发略维夫:老爷,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菲吉卡:牧主。
艾果尔,阿辽娜:凡卡的小伙伴。(3)按写信过程将课文分成三段。(4)简单介绍凡卡:(凡卡是一个才9岁的农村孩子,他没有爹没有娘,只有爷爷一个亲人。爷爷是个穷苦人,在乡下给庄园主当守夜人。9岁的凡卡,3个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当学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惨。小说写的是凡卡在圣诞节前夜给爷爷写信,告诉爷爷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请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去。)
三、感受主人公的悲惨生活 1.快速默读课文,从凡卡的信里找出哪些段落是写他的学徒生活的。(8.11.15自然段)
2.轻声读第8.15自然段,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些虐待,画一画有关的词句。
3.结合词句,交流汇报
(1)挨打:结合挨打时的动作--“揪、拖、揍、戳”;工具--老板“拿皮带”“拿楦头”老板娘“捞起青鱼”;程度--“昏倒”,来体会他们对9岁的小凡卡肆意随便地殴打,毫无人性地对待。(2)挨饿:结合“简直没有”“一点儿”“一点儿”来想凡卡一天到晚饥肠辘辘,可能饿到什么程度的表现。
(3)挨困:结合“一„„就„„只好”来体会凡卡即使在过道里也无法好好睡一觉,可能会困得怎样。
小结:凡卡在老板家里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吃不饱睡不好,还要挨打。联想他每天会怎样生活,没人的时候凡卡会怎样做,(如,偷偷地哭,想念爷爷,伤痕累累,捡东西吃等。)所以,凡卡才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4.自由读,说说你从感叹号和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无法忍受、绝望、哀求等心情。)展开想象,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实在的生活内容。如: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还可能怎样请求爷爷?
5.快速浏览第11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莫斯科,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四、总结:小凡卡的生活是悲惨的,他受尽了各种折磨,这篇文章除了写信,还写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作业:复习本节课所学。
第二课时
一、感受凡卡“美好”的乡村生活 1.这篇课文除了写信,还写了什么。
(还写了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把这些内容放在写信中间,就是插叙。)2.快速默读,找到与乡村生活有关的段落,作出标记。(4.5.6.13.14自然段)
3.在写信过程中,小凡卡具体回忆了那些事情?(一是:爷爷守夜的情景;二是:过圣诞节的情景)
4.说说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5.结合具体语段,来说说乡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家乡美丽的夜景。
宁静、优美、柔和,有着过节的气氛,从中可以想见凡卡高兴的心情。与城市悲惨的学徒生活相比,乡村的生活是那样美好,所以,在凡卡的记忆中,连一个普通的夜晚也如此美丽。这正是凡卡对家乡对亲人思念的表现。(2)守夜和砍圣诞树。
从“多么快乐的日子呀!”“逗笑一会儿”,还有爷爷生动趣味的语言,体会到这可能是凡卡印象最深、最快乐的一件事。试着读出凡卡的快乐。6.仔细探究,乡村生活真的是美好幸福的吗?
爷爷已经65岁,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只能睡在大厨房里;守夜时要挨冻,砍圣诞树时爷孙俩都要“冻僵”了,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贫困劳累的。否则,爷爷也不会把他唯一的孙子送到城里去做学徒。在小凡卡的心里却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他现在的学徒生活太悲惨了,已经到了他无法忍受的程度。
二、讨论写法的作用
1.加入插叙部分(乡村生活的回忆),更加衬托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和他迫切要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
2.小说除了运用插叙,还采取了哪些方法,使我们如此感动?
在文中找到几处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来体会其真实具体,给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凡卡写信时的动作、表情、心理,写信中对学徒生活的描述和对乡村生活回忆中,都有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找到一两处来体会。)
三、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1.讨论: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通过表面分析得出,爷爷是根本收不到信的。即便爷爷收到信后也不可能来接他,因为爷爷是一个穷苦的守夜人,他无能为力。梦醒后,悲惨的生活依然在等待他,甚至更加悲惨。四.回顾全文,进行总结:
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六、作业:读一读令你感动的语句;完成本课家庭作业。
第二篇:六年级下册语文《凡卡》课件
六年级下册语文《凡卡》课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凡卡》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课件,欢迎各位的参考。
《凡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继续进行默读训练,提高默读的速度与质量。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表情朗读。
2、学会15个生字,理解“保佑”第8个词语的意思,会用“指望、打搅”造句。
3、读懂凡卡的信,了解沙俄制度下穷苦孩子生活的悲惨,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爱。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训练快速默读,提高默读质量,领会课文中心,激发对新中国的热爱。
2、难点:
理清作者叙述、书信内容和乡村生活插叙的三条线;正确理解凡卡乡村生活回忆的反衬作用;体会结尾貌喜实悲的含蓄写法。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生字记号,准备默读训练小黑板、灯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预习生字词并检查,快速默读训练,初知课文大意。
2、统一分段,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我们9岁时拥有什么?今天我们看看沙皇俄国一个9岁的小男孩凡卡过的是什么生活。
二、简介作者
见“背景知识”2。
三、初读课文
1、生字词自学。
2、快速默读课文,读前出示下列问题:
⑴凡卡叫什么名字?是怎样一个人?
⑵凡卡的爷爷是干什么的?
⑶课文主要写什么?凡卡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提这个要求?
边读边圈划。读后全班交流汇报。
⑶再次快速默读,理清人物关系:
姓名身分
阿里亚希涅鞋店老板
阿辽娜爷爷
艾果尔乡下的老爷
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凡卡)学徒
菲吉卡乡下穷人
伊凡·菇科夫牧羊人
日发略维夫乡下穷人
个别学生在灯片上作业,全班校对。
注:伊凡是凡卡本名,茹科夫是姓,凡卡是爱称。作者同情小伊凡,叙述时用爱称,而凡卡在给爷爷写信的署名上用“伊凡”。
四、训练分段
1、出示提示:
按写信前后分三段,将第二段分为四个部分。
2、质疑问难,梳理需全班讨论的问题。例如:
⑴爷爷为什么把唯一的小孙孙凡卡送到城里来当学徒吃苦?
⑵凡卡写信时为什么要反复回忆乡下的事情?
⑶为什么第10、11自然段后面没有引号?
⑷凡卡的信爷爷能收到吗?会把凡卡接回家吗?
五、巩固作业
1、作业本上第1、2题。
2、朗读课文,把回忆乡下生活的自然段在△在段前标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默读速度和质量训练,学习一、二段。
2、进行表情朗读训练,读好凡卡的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不知不觉(jiào jué)摩平(mā mó)
擦亮了似的(shì sì)逮住(dǎi dài)
邮差(chā chà chāi)差错(chā chà chài)
2、辨字组词:
炕()楦()跪()袄()
吭()渲()诡()沃()
二、教学定向
1、凡卡是爷爷唯一的亲人,为什么把他送到城里做学徒?
2、凡卡到莫斯科才3个月,为什么那么迫切地恳求爷爷带他回家?
3、像凡卡一样把信读好。
三、阅读训练
1、按书后第1题⑴、⑵,默读5分钟,同桌互议,全班讨论交流:爷爷为什么要送凡卡去做学徒?哪些词句中看出爷孙俩在乡下生活过不下去了,爷爷是为了凡卡今后的生活才送他到莫斯科来的?为什么才三个月,凡卜就写信乞求爷爷带他回家?
2、第二次默读:
集中读第二段,读后填表。
先独立阅读,用波浪线划出有关语句,然后教师指导填“干什么活”,再由学生各自填其他。最后全班交流(可出示学生作业灯片,亦可出示标准答案),指导修改。
四、训练朗读
凡卡生活这样悲惨,他写信时是什么心情?哪些词语可以证明?
(担心、汉了口气;揉揉眼睛、抽噎;伤心地、呆呆。)
假如你们就是凡卡,在那个鞋店做学徒,过着连狗也不如的生活,当你向自己唯一的亲人写信时该怎么说?
(各自将信连起来读,自由练读5分钟,入境;教师示范读第8、10、15自然段;学生学读;个别优生读第8自然段,学生再自由学读,最后齐读第8、15自然段。)
注意引导学生移情入境,发挥教师示范功能,抓好重点自然段,特别是几句感叹句、祈使句的朗读训练。
五、课堂作业
1、作业本上第5题⑴、⑵,第6题⑴。
2、指导选句:
指望打搅
指望:可为盼望、期待;可为盼头。
打搅:可指“扰乱”;亦可作受款待后的谦词。
学生可分层作业:
A写两个句子;B每个词按不同的意思各写两个句子。
3、抄写第6自然段,准备听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沙俄制度下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激发爱新中国之情。
2、了解插叙的反衬作用,对比写法和含蓄结尾对突出中心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看拼音写词语;听写第6自然段。
二、质疑问难
课文主要写什么?现在还有哪些问题不懂需要全班研究讨论?
三、阅读研究
1、快速默读3分钟:
课文有哪几自然段是写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分别回忆了什么?课文插入这些回忆有什么作用?
⑴第4~6自然段回忆什么?爷爷守夜滋味好吗?明明是苦的,为什么凡卡回忆中乡村的冬夜这么美妙?
(出示第6自然段灯片,配上音乐,训练朗读。)
⑵第13、14自然段回忆什么?爷爷冷得吭吭地咳,凡卜也冻僵了,他俩在冰天雪地中砍圣诞树,老爷在干啥?为什么这样的日子凡卡会认为是“多少快乐的日子呀”?
2、第11自然段写莫斯科的事,这和凡卡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富人和穷人生活的对比。)
课文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对比?
(慈祥的爷爷──凶狠的阿里亚希涅;清苦的农村──悲惨的城市;甜蜜的希望──凄惨的现实。)
自由读找──四人议论──全班交流──课内作业:作业本第6题⑴、⑵。
3、学习第三段:
凡卡寄信是什么心情?从哪些词句看出?爷爷能收到信吗?为什么?
明明收不到信,为什么课文结尾要写凡卡“甜蜜的希望”,美好的梦境?
假如爷爷收到凡卡的信,凡卡能过上好日子吗?为什么?全班讨论,朗读第3段,做作业本第5题⑶,第6题⑶。
四、指导片断
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1、续写《凡卡的信寄出以后》。
2、想象作文:
《凡卡来到我们中间》。
3、读后感:
我和凡卡比童年。
《凡卡》教学反思
教学《凡卡》(第十二册)一文,如果通篇串讲,不但使文章特色荡然无存,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其效果也会事倍功半。因为文章篇幅较长,内容纵横交错,它交织着写信、回忆、侧面烘托三条线索,多层次、多角度地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此错综复杂的事件关系,便构成了本文的教学难点。为了实现长文短教、化难为易,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从整体入手,直奔中心,扣住学生的情感世界。待学生完成自习预习,了解课文大意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初读课文,你对本文有什么总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悟出文中的情感,使整个身心沉浸在这一氛围中,以缩小教学因时间、空间的差距所造成的困难。同时明确文章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者采用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表现手法,来突出同一个中心:沙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这样抓住关键,直奔要害,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其次,有意识地把文章按线索破为三大块,为突破重点做好准备。我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线。再采用以点带面、发散思维的方法进行引导:“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哪一点最让你感动?”这是抓住学生情感世界的一次延伸,所以他们不难得出共识:向爷爷述说悲惨学徒生活一段。接着精读细读:“凡卡受了哪些罪?”“凡卡的叙述使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幕幕怎样的画面?”目的之一在于读懂内容;目的之二在于感染情绪,使学生的心始终与凡卡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而明确此种描写细腻、逼真的写作手法。再继续抓住情感:“试想一下,凡卡写到这儿是一种什么心情?”发散学生思维,培养想像力,进一步感染学生的情绪。“如果你就是小凡卡,你会怎样诉说?”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提高朗读能力。“凡卡苦苦地哀求爷爷带他回去,这一内容信中多处出现,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凡卡痛苦的心情。”这样一来,原来一封长信,就浓缩在一个重点段上,再放手让学生朗读,从中悟情明理。既节省了时间,又发展了学生的品评鉴赏能力!到此,教学的第一板块结束。
[六年级下册语文《凡卡》课件]
第三篇:六年级语文下册《凡卡》教学设计
凡卡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优秀的外国短篇小说——凡卡 板题:15 凡卡,读课题。
2、这篇小说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 大屏幕出示(契科夫相关资料)契诃夫(1860—1904),俄国19世纪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的一生处于沙皇俄国最黑暗的统治时期,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检查词语:
2、读名字。这是篇外国文学作品,能把这些名字读好吗?说说他们是故事中的什么角色。
课件出示:凡卡·茹科夫、阿里亚希涅、康司坦丁·玛卡里奇、日发略维夫、菲吉卡、阿辽娜、艾果尔、卡希旦卡。
3、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相机板书:写信)
4、凡卡给爷爷写了一封信,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凡卡写的信?找出来,在自然段的序号旁画上“Δ”。(3、8、10、11、12、15自然段)
5、同样是引用信的内容,引号的标法不同。引用单个自然段时,要标前引号和后引号。10、11、12自然段是连续引用凡卡写的信,所以10、11自然段只有
前引号,没有后引号。我们在习作中引用文章时,要注意正确规范使用引号。
6、凡卡写给爷爷的信,是这篇课文的内容之一,其他段落写了什么内容?指名说。(相机板书:写信时的回忆、作者的叙述)
将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凡卡写信时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写,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品读信的内容,感悟凡卡的悲惨境遇
(一)(初读,整体感知)
1、凡卡为什么要给爷爷写信?把凡卡写给爷爷的信连起来轻声读一读,用“——”找出最能表现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原因的句子。
2、自由说。(大屏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3、指望是什么意思?凡卡来到繁华的莫斯科当学徒,他原指望什么?
(二)(细读,感悟悲惨生活)
1、可是,他现在却说——(生齐读“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凡”卡的学徒生活是怎样的?默读课文中写信的内容,划出让你感触最深的句子,写上旁注。
2、指名说,(相机板书:悲惨),生交流:
当学生说到“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揍了我一顿。(大屏幕出示)”(1)这几句话概括起来说在写什么?(板书:挨打)(2)细细读一读这段话,哪些词让你触目惊心?
(课件变色)此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3)单单只是想象,那情景就让我们不寒而栗。向爷爷写信诉说这些遭遇的凡卡此时会是怎样的心情?指名说,分别指名读,相机读出伤心。
(4)像这样的毒打只有一次或者几次吗?(引导学生找到句子“这儿的人都打我”“老板用楦头打“理解)
(5)不仅仅只是老板老板娘打,鞋匠铺里所有人都打他。不仅仅只是今天被毒打一顿,明天可能又?后天?九岁的凡卡,每一天都生活在可能被毒打的恐惧中。想到这些,凡卡又是多么痛苦!(齐读8自然段写挨打的句段)(6)生活还有一点希望吗?所以他在信中这样说——
(课件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经常挨打只是凡卡悲惨生活的一个方面,继续补充?
当学生说到“吃的呢……大吃大喝”,(相机出示句子:吃的呢,简直没有……大吃大喝。)
(1)作者通过描写凡卡一天的食物,早晨——中午是——晚上——,来表现生活悲惨的另一个方面。凡卡能吃饱吗?(板书:挨饿)(2)还是这一处,作者在表达上藏着另外的匠心,是什么?
(3)不仅直接描写了挨饿,还用这样强烈的对比,进一步衬托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板书:对比 衬托)
当学生说到“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摇那个摇篮”
(1)白天里要干活要挨打还要挨饿,晚上呢?
(2)只是小崽子哭时不能睡吗?留心看看课文,凡卡睡什么地方?过道是哪儿?房间与房间之间的走廊和通道。你们知道吗?莫斯科的冬天,夜又长又冷,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凡卡就是睡在这样冰冷的过道里,即便小崽子
暂时睡着了,凡卡能睡一个踏实觉吗?(板书:睡不好觉)
3、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作者契诃夫抓住“挨打、挨饿、睡不好觉”三个方面进行直接描写,将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呈现在我们面前。像这样从事物的不同方面去描写,既能突出事物特点,又能让表达有层次有条理。(相机板书:有条理 有层次)大家在习作中应多学习运用这样的表达。
4、同学们,一个九岁的孩子,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觉,还要随时遭受毒打。这样的生活,是多么悲惨!凡卡的心,又是多么痛苦!现在,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这段信。(齐读:“昨晚我挨了一顿毒打……摇那个摇篮。”)这样的生活过得下去吗?所以他才对爷爷说:(大屏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生再读。
5、这痛苦的生活让凡卡一天也无法忍受下去了。所以,我们听到了凡卡一声又一声的哭喊,我们听到了凡卡一次又一次的哀求。(大屏出示:)如果你真的感受到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如果你真的明白了凡卡的心里有多么伤心多么痛苦,你一定能读好这字字句句。试试吧。先自由练习读,再男女生合作读凡卡哀求爷爷的句子。
四、课堂小结:这一刻,凡卡的思绪早已回到了爷爷身边。那是怎样的乡村,又是怎样的生活?作者穿插描写这样的回忆其匠心究竟何在?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第四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凡卡教案(精选)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凡卡教案
凡卡
教学目标
.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文结尾“梦”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
教具准备
了解旧时沙俄制度,写作背景。
导
学
过
程
二次备
预习题纲、初读文,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
2、自由读文,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
.我们刚刚读过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今天再来读一篇外国文学作品,是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写的《凡卡》。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板书题)
2.我们怎样才能读进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学生自由说,如有感情朗读,联系实际进行联想,质疑思考讨论等等。)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按要求自读文。
(1)将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份。
(3)将凡卡写信的段落标记出来。(3.8.10.11.12.1自然段)
(4)准备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凡卡。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读准人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
阿里亚希涅:鞋匠,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凡卡的爷爷。
日发略维夫:老爷,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尔,阿辽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3)按写信过程将文分成三段。
(4)简单介绍一下凡卡。(凡卡是一个才9岁的农村孩子,他没有爹没有娘,只有爷爷一个亲人。爷爷是个穷苦人,在乡下给庄园主当守夜人。9岁的凡卡,3个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当学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惨。小说写的是凡卡在圣诞节前夜给爷爷写信,告诉爷爷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请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去。)
三、感受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
1.快速默读文,从凡卡的信里找出哪些段落是写他的学徒生活的。(8.11.1自然段)
2.轻声读第8.1自然段,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些虐待,画一画有关的词句。
3.结合词句,汇报交流。
(1)挨打:结合挨打时的动作--“揪、拖、揍、戳”;工具--老板“拿皮带”“拿楦头”老板娘“捞起青鱼”;程度--“昏倒”,来体会他们对9岁的小凡卡肆意随便地殴打,毫无人性地对待。
(2)挨饿:结合“简直没有”“一点儿”“一点儿”来想凡卡一天到晚饥肠辘辘,可能饿到什么程度的表现。
(3)挨困:结合“一„„就„„只好”来体会凡卡即使在过道里也无法好好睡一觉,可能会困得怎样。
小结:凡卡在老板家里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吃不饱睡不好,还要挨打。联想他每天会怎样生活,没人的时候凡卡会怎样做,(如,偷偷地哭,想念爷爷,伤痕累累,捡东西吃等。)所以,凡卡才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4.自由读,说说你从感叹号和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无法忍受、绝望、哀求等心情。)展开想象,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实在的生活内容。如: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还可能怎样请求爷爷?
.练习把凡卡的悲惨的生活和对爷爷倾诉的情绪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6.快速浏览第11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莫斯科,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第二时
一、感受凡卡“美好”的乡村生活。
.这篇文除了写信,还写了什么。(还写了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把这些内容放在写信中间,就是插叙。)
2.快速默读,找到与乡村生活有关的段落,作出标记。
3.读一读,说说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4.有感情朗读4.自然段。
.结合具体语段,来说说乡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家乡美丽的夜景。宁静、优美、柔和,有着过节的气氛,从中可以想见凡卡高兴的心情。与城市悲惨的学徒生活相比,乡村的生活是那样美好,所以,在凡卡的记忆中,连一个普通的夜晚也如此美丽。这正是凡卡对家乡对亲人思念的表现。
(2)守夜和砍圣诞树。从“多么快乐的日子呀!”“逗笑一会儿”,还有爷爷生动趣味的语言,体会到这可能是凡卡印象最深、最快乐的一事。试着读出凡卡的快乐。
6.仔细探究,乡村生活真的是美好幸福的吗?
爷爷已经6岁,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只能睡在大厨房里;守夜时要挨冻,砍圣诞树时爷孙俩都要“冻僵”了,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贫困劳累的。否则,爷爷也不会把他唯一的孙子送到城里去做学徒。在小凡卡的心里却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他现在的学徒生活太悲惨了,已经到了他无法忍受的程度。
二、讨论写法的作用。
.加入插叙部分,更加衬托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和他迫切要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
2.小说除了运用插叙,还采取了哪些方法,使我们如此感动?
在文中找到几处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来体会其真实具体,给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凡卡写信时的动作、表情、心理,写信中对学徒生活的描述和对乡村生活回忆中,都有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找到一两处来体会。)
三、自学结尾,体会表达的特点。
.找找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2.美好的梦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对比,让人对凡卡悲惨的命运产生了更深的同情,更加愤恨造成这种命运的社会制度。
3.讨论: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
4.回顾全文,进行总结: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四、拓展阅读。
契诃夫是与莫泊桑齐名的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列夫?托尔斯泰说他是一个“无比伦比的艺术家”。契诃夫的创作活动是从短篇幽默作品开始的,其幽默名篇《公务员之死》、《胖子与瘦子》、《变色龙》、《套中人》等,早已被译成中文,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悉,其中《变色龙》、《套中人》还被选入中学语文本。建议同学们外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第五篇:六年级语文凡卡教案
凡卡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2.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蘸、戳、撇、醺”4个字。
2.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并解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本文是以故事中人物名字来命题的。
2.介绍本文的作家。
本文的作者是契诃夫。他是俄国著名的作家。生于1860年,死于1904年。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科求学。做过店员也当过医生。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3.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出示要求,课内自学。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及主要表达方式。
2.理清思路,找准写信的段落,分清每段中信的内容与联想;在找准写信的段落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
3.借助课后思考题,逐段细读,尝试读懂课文。
4.自学生字新词。
三、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
1.理解词语:
摩平:用手轻轻地按着并一下一下地移动弄平。
楦头:制鞋制帽时所用的模型,多用木头制成。
保佑:迷信的人称神力的保护和扶助。
慈悲:慈善和怜悯。
打发:派(出去)。
别墅:在市郊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用的园林住宅。
捉弄:对别人开玩笑或使别人为难。
祷告: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
抽噎:抽吸鼻子,低声哭泣的样子。
卢布:俄国货币单位的名称。
醉醺醺:形容喝醉了酒的样子。
2.开火车读课文
四、阅读指导。
1. 听教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凡卡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
2.理清文章的脉络。
以信为线索,课文讲了哪几部分内容?你能试着给课文分段吗?
3.学生汇报分段情况。
(分为三部分:写信前(1—2自然段);写信中(3—15自然段);写信后(6—21自然段)
第一段: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准备写信。第二段:凡卡写信的内容及联想。
第三段:凡卡写信封,寄信和寄信后所做的梦。
追问:大家能说说分段的依据吗?(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探寻写作思路,整体感知。
1.回忆:《凡卡》一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主要写凡卡写信的事。是按准备写信—写信—写信后的顺序写的。)
2.围绕这件事,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
①凡卡写信的内容是什么?
②凡卡怎么给爷爷写信的?
③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希望爷爷带他回村子?
④凡卡写的这封信,爷爷能收得到吗?为什么?
3.默读课文,找找哪儿是作者的叙述?哪儿是凡卡写信的内容?哪儿是写凡卡在写信中所想到的?
二、从信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1.默读凡卡写信的内容,想想凡卡在信中写了什么?
提示:可根据“他写道”、“接着写下去”、“他继续写道”、“凡卡接着写道”把信的内容分层来理解。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层:凡卡思念爷爷;第二层: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第三层:凡卡受不住了;第四层:凡卡再次哀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及他对村里人的问候。
3.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1)默读“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一层,你有什么问题?
①凡卡在鞋铺里受到了怎样的折磨?
②凡卡为什么会受到折磨?
(2)自由读有关的内容,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就研究哪个问题。边读边作标记。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写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①挨打:被老板揪着头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打;老板娘用鱼嘴戳他的脸,就因为凡卡收拾鱼“从尾巴上弄起”;②挨饿:吃的“简直没有”,③挨冻,而且睡不好。
从这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命运的悲惨,当时社会的黑暗。
(4)朗读指导。
一个九岁的孩子担负这么重的劳动,遭受这么多的折磨,怎么忍受得了呢?该怎么读呢?
三、从凡卡的心情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感情。
四、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老师引读,„„凡卡向爷爷诉苦,请求爷爷带他回村„„请一位同学读,从他的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凡卡孤苦无依,受尽折磨,凡卡迫切希望离开这里。)
五、从凡卡的联想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1.指名读凡卡的联想,围绕凡卡的联想,提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凡卡联想起什么事?为什么会想起这些?)
3.自由读,在书中寻找答案。
(第一次联想到了爷爷守夜的情形和乡村冬夜的景色。第二次联想到与爷爷砍圣诞树的情景。联想到爷爷,突出了凡卡对爷爷的思念;联想冬夜的景色,说明冬夜充满了快活、欢乐的气氛,这与凡卡的学徒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凡卡思念爷爷,思念家乡的一切;联想到爷爷砍圣诞树可以看出爷爷在农村的生活很贫苦,但在凡卡的回忆里是那样的美好、快乐、有趣,说明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单与凄凉。)
六、研讨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1.学生讨论。
2.交流汇报。
(1)两段回忆是本文的插叙。这两段联想对凡卡的学徒生活起了对比、反衬作用。
(2)文章细节描写很突出。在文中找找细节描写的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
(凡卡倾诉自己怎样挨打、挨饿、挨冻、怎样受折磨、三顿饭吃什么都一一写到了。在回忆爷爷守夜时,爷爷是什么样的,怎样守夜、两条狗怎样跟着,砍圣诞树的山林、枞树什么样等细节描写,使人读了仿佛看见了当时的情景,这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深刻感人。)
(3)文章还有哪些特点?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七、拓展训练。凡卡睡醒后会发生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