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榄核村幼儿园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为了有效应急处置我园内可能发生的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和社会稳定,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健康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领导机构与职责:
1.统一指挥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处理,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统一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幼儿园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定期组织园内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总结、研讨,形成评估和反馈意见,并负责对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年度考核与评价。定期组织园内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总结、研讨,形成评估和反馈意见,并负责对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年度考核与评价。
2.医疗救护组:当发生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求援,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二、事故应急处理。
1、报告制度。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具体为:师生发现少量(5人以下)轻度症状(如呕吐、腹泻)及时向组长报告;发现较严重食品卫生事故(指出现严重食物中毒症状者或出现5人以上相同症状的群体发病情况,下同),应立即向教
育局或卫生监督局报告,同时立即启动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
2、救援措施。一旦发生较严重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由园长负责救援指挥。园长应当机立断,立即启动学校应急预案,按照预备方案,各就各位,组织救援行动。初步摸清症状,群体发病的还应彻查事故原因,排查发病人员,并建立动态性名册,防止遗漏。
3、医疗救援。学校发生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和卫生防疫部门发出医疗求援,并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4、联系家长。幼儿园发生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及时与发病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幼儿家长思想安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设立家园联络处,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
5、病源保护。幼儿园发生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封存食堂菜肴样品、可疑食品,以便及时查找致病原因。
6、人员调度。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度,办公室具体安排,必要时可向卫生防疫部门抽调人员支援事故处理。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听从指挥,确保到位。
7、信息公开。保障广大师生和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第二篇:幼儿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幼儿园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一、在幼儿进餐过程中及在进餐后,如若发现有幼儿出现头疼、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现象,主班教师要在第一时间内向园长报告,并妥善安排好其他幼儿。
二、另一名教师要及时将情况报告园长及主管领导及食堂管理人员。并以最快的速度将中毒幼儿送往医院。
三、园长接到报告后要在第一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统一指挥安排和协调各部门的抢救工作,并及时将情况向上级领导报告。
四、食堂人员在接到报告后,要及时保留造成事物中毒或者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以便协助卫生行政部门调查中毒事故的原因。
五、班级教师要稳定幼儿情绪,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力争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六、食物安全应急小组名单
1、指挥组:负责现场总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组 长:*** 组 员: ***
2、通讯联络组:及时了解情况,负责上报信息 食品药品监管所 电话 区食药局电话 疾控中心电话 街办电话 区教育局电话 报告的内容包括中毒单位、地址、中毒发生的时间、中毒人数、可疑中毒食品、主要的临床症状和病人所在的医疗机构名称、地址等,保留可疑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组长: *** 组员:***
3、医疗抢救组:对伤者进行初步抢救,及时联系xxx医院电话xxxxx:及时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
组长:*** 组员:***
4、后勤保障组:负责救援工作的车辆调动,物资、人员经费的投入。
组长:*** 组员:***
5、现场保卫组:坚持留样制度并做好记录;非食堂人员严禁进入食堂。食堂人员禁止一人单独在食堂。
组长:*** 组员:***
***幼儿园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流程图
发生事件
启动应急预案
组织紧急救护
关闭场所 保护现场
报告情况(区食品药监局、区教育局)
配合调查取证
善后、理赔 书面报告教育局
恢复教育教学秩序 保证社会稳定
***幼儿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应 急 处 置 预 案
第三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洞水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为维护学校师生人身安全,有效处理学校突发安全事故,使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余庆县洞水小学食堂食品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学校成立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组织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组
长:冷家洪 副组长:何江
张异
成员: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
突发安全事故报告学校联系电话:4731016 根据安全事故应急的要求,领导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用物资及交通工具,各校和教师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
二、防止食物中毒的措施
(一)健全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的精神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二)广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
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结合本单位(店)实际情况,充分得用电视,黑板报,宣传画等各种形式宣传普及有关卫生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管理水平,减少食物中毒发生。
(三)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根据防止食品受到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的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项基本原则采取措施,其关键点主要有:
1、避免污染。即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种致病菌的污染。如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经常性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物的还应消毒手部、保持食物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到动物接触食品。
2、控制温度。即控制适当的湿度以保证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或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700C以上。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使食品温度保持在600C以上,或者及时冷藏,把温度控制在100C以下。
3、控制时间。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予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会。熟食品应尽快吃掉;食品原料应尽快使用完。
4、清洗和消毒,这是防止食品污染的主要措施。对接触食品的所有物品应清洗干净,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还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行消毒。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进行清洗消毒。
5、控制加工量。食品的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食品加工量超过加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卫生要求加工,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四)预防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措施。
1、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蔬菜粗加工时以食品洗涤剂(洗洁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调经烫泡1分钟,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农药。
2、豆浆引起的食物中毒。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可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彻底分解破破坏。应注意豆浆加热至800C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象。
3、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烹调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 10分钟以上再炒。
4、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食品加工过程禁止使用亚硝酸盐。
(五)发生食物中毒处理:
1、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把疑似食物中毒的人员送往医院。
2、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保护好现场。
3、紧急处理。
(1)后勤保障部(办公室)负责与调度,把疑似食物中毒的人员送往医院抢救。(2)及时报本单位(店)有关领导,组织事故调查,处理临时紧急事务。
4、原因调查
(1)保护好现场严防破坏,要对可疑食物或有毒食物取标封存。(2)积极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取证。
(3)分析原因,根据现场调查和技术鉴定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事故原因吸取教训。
余庆县洞水小学 2017年9月
第四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为维护广大学生和教职工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的政治稳定,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具体情况,特制定如下饮食安全应急预案:
一、健全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的精神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二、广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
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得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各种形式宣传普及有关卫生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管理水平,减少食物中毒发生。
三、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根据防止食品受到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的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项基本原则采取措施,其关键点主要有:
1、避免污染。即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种致病菌的污染。如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经常性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物的还应消毒手部、保持食物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到动物接触食品。
2、控制温度。即控制适当的湿度以保证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或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700C以上。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使食品温度保持在600C以上,或者及时冷藏,把温度控制在100C以下。
3、控制时间。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予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会。熟食品应尽快吃掉;食品原料应尽快使用完。
4、清洗和消毒,这是防止食品污染的主要措施。对接触食品的所有物品应清洗干净,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还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行消毒。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进行清洗消毒。
5、控制加工量。食品的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食品加工量超过加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卫生要求加工,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四、预防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措施。
1、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蔬菜粗加工时以食品洗涤剂(洗洁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调经烫泡1分钟,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农药。
2、豆浆引起的食物中毒。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可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彻底分解破破坏。应注意豆浆加热至800C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象。
3、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烹调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
4、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食品加工过程禁止使用亚硝酸盐。
五、发生食物中毒处理:
1、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把疑似食物中毒的人员送往医院。
2、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保护好现场。
3、紧急处理。
(1)由学校食堂安全管理小组成员负责与调度,及时把疑似食物中毒的人员送往医院抢救。
(2)及时上报给本单位有关领导,组织事故调查,处理临时紧急事务。
4、原因调查
(1)保护好现场严防破坏,要对可疑食物或有毒食物取标封存。(2)积极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取证。(3)分析原因,根据现场调查和技术鉴定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事故原因吸取教训。
六、发生食物中毒处理:
1、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处置突发事件成绩显著的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2、对处置工作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个人,视情节严重与否追究其责任;
3、对处置不当,贻误时机,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后果的直接责任人,要给予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4、学校对炊事员加强食品安全知识教育,不断提高炊事员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减少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保障学生和教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唐山市汉沽管理区
店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被告知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时处理程序
1、当有消息(以电话或登门等方式)告知有顾客因吃本餐厅食物而可能中毒时,接待人员应主动向来人/来电问清楚以下事项:
A.该(部分)顾客就餐时导致中毒的人数;
B.该(部分)顾客是吃何种食品导致中毒的;
C.该(部分)顾客是否已被送至医院:
a)若被送至医院,在哪个医院、哪号房间急诊;
b)若未被送至医院,应立即告知来人/来电必须先将该(部分)顾客立即送至就近的医院。
2、接待人员应将上述事项及时、准确的向餐厅经理汇报,再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
3、该餐厅负责人在获知该消息后,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
A.迅速以电话等方式向饮食服务中心主任、安全质量检查部主任、办公室主任等汇报情况;若中毒的人数较多时,餐厅负责人可越级向上级领导汇报;
B.对最近48小时内的留样菜,尤其是据告知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留样菜采取特殊保管的方式(通知本餐厅处理留样菜的员工必须对该留样菜在该事件未结束前不得被处理以及任何人不得接触该留样菜,并予以隔离和特殊标识等措施)或根据医院或卫生防疫部门的通知将留样菜送至检验;
C.立即会同卫生防疫部门到医院看望住院治疗的顾客。
4、对到医院处理该事件的同志到医院后,应先向医院处理该事件的医生了解具体情况后,再到病房处看望该部分顾客。
5、当医院、卫生防疫站派人前来取留样菜进行化验时,则工作人员应立即予以配合。
6、当经化验确认为食物中毒时,负责人负责赔偿工作。
7、处理人员在处理该项事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下列原则:
A.沉着冷静、积极主动;
B.积极与医院和卫生防疫部门配合,全程追踪处理的过程和结果;
C.事件未调查清楚或处理好前,不得轻易在公开场合发表任何可能招致我方不利的言论,更不得与人争辩,强词夺理;
D.尽可能避免媒体报道以及受知面扩大等负面情况。
8、在事件处理完毕后,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将事件发生的经过和处理结果汇报处理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