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大阅读活动方案
高中语文大阅读活动方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此应广泛开展大阅读活动,营造读书的氛围,创建学习型的校园,为师生提供读书的环境,对拓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个性、健全学生人格、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活动主题
享受读书之乐,开启智慧之源,塑造灿烂人生。在此主题的引领下,近阶段想着重突出“诵读经典文化,体验阅读魅力,快乐健康成长”这一主题,让学生走进经典文化的殿堂,感受阅读的快乐,体验文质兼美的文章魅力,激发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智力背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基。
二、阅读的内容和形式
1、内容: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时文阅读、科普阅读、外文阅读,文艺作品阅读等等。
2、形式:书面阅读、音像阅读、网络阅读。
三、大阅读的具体措施:
1、高度重视课外阅读大环境的建设。每周开设不少于两节阅读课,让学生到阅览室或教室自由阅读。
2、开展“三个一”读书笔记活动,即学生每大周一项,或摘抄一首古诗、一段美文或翻译一篇古文或写一篇周记。教师应该及时收缴检查学生的笔记。
文言文的翻译要求笔译,古文从《学案》中选择,采用直译的方法,把翻译的过程当做练字的过程。所摘抄的优美文段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
4.背诵经典美文。每学年背诵二十篇左右的经典美文。任课教师自由选择背诵材料,学生先将这些文章抄在读书笔记上,然后背诵。要求学生背诵的文章,教师必须做精心的准备,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背,怎样背,怎样用。所选文章以不超过2000字为宜。利用早读时间背诵,基本上是两周背诵一篇。
高一必背文章: 古文:《劝学》《师说》《归去来兮辞》《烛之武退秦师》《赤壁之战》《赤壁赋》《张衡传》《游褒禅山记》《琵琶行》《鸿门宴》《陈情表》《项脊轩志》《屈原列传》《兰亭集序》《论语六则》《六国论》《阿房宫赋》《滕王阁序》 现代文:《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纪念刘和珍君》(选段)《我与地坛》(选段)《都江堰》(选段)《新诗二首(雨巷、错误)》《孝心无价》 高二必背文章: 古文:《孔雀东南飞》《齐桓晋文之事》《廉颇蔺相如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管鲍之交》 现代文:《致橡树》《我有一个梦想》(选段)《跨越百年的魅力》(选段)《文天祥千秋祭》(选段)《都江堰》(选段)《巴尔扎克葬词》(选段)《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年的演说》(选段)《回答》《我爱这土地》《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5.假期集中搞名著阅读。充分利用暑假寒假,搞好经典名著的阅读。阅读内容、阅读形式、阅读的呈现形式等以教研组为单位统一安排。在安排时应该充分学习“三级分层达标”课题对名著阅读的要求。必读书目:《三国演义》《红楼梦》 选读书目:
(一)课程标准规定阅读的名著:
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庄子》等;
小说,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沈从文《边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
诗歌散文,如郭沫若《女神》、普希金诗、泰戈尔诗、鲁迅杂文、朱自清散文等;
剧本,如王实甫《西厢记》、曹禺《雷雨》、老舍《茶馆》、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等;
语言文学理论著作,如吕叔湘《语文常谈》、朱光潜《谈美书简》、爱克曼《歌德谈话录》等
(二)当代名家名作
名家的作品未必全是名作,比如余秋雨是名家,出书众多,但是得到众多读者和专家认可的文化散文仍然是《文化苦旅》;比如周国平,他最好的学者散文集还是《守望的距离》。下面列出部分名家名作: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 史铁生《我与地坛》; 张中行《负暄琐话》;
宗白华《美学散步》; 朱自清《经典常谈》; 梁实秋《雅舍小品》;
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 顾城《顾城的诗》;
舒婷《舒婷的诗》; 食指《食指的诗》; 韩少功《马桥词典》; 贾平凹《贾平凹散文选》;
周作人《雨天的书》; 林雨堂《生活的艺术》; 柏杨《丑陋的中国人》;
傅雷《傅雷家书》; 余光中《余光中散文》; 林清玄《林清玄散文》;
曹文轩《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
巴金《随想录》; 张爱玲《张爱玲散文全编》; 钱钟书《围城》《写在人生边上》;
董桥《旧时月色》; 余华《活着》; 苏童《苏童文集》;
阿来《尘埃落定》; 周涛《周涛散文选》。
(三)外国文学作品
小说《傲慢与偏见》(英 奥斯丁); 小说《高老头》(法 巴尔扎克);
小说《呼啸山庄》(英 勃朗特); 史诗《神曲》(意 但丁);
小说《死魂灵》(俄 果戈里); 小说《红与黑》(法 斯丹达尔)
(四)报刊
1.一般同学可以订阅的:
《散文》《散文选刊》《散文百家》《海燕-都市美文》《杂文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思维与智慧》《文学自由谈》《美文》《咬文嚼字》《演讲与口才》《名作欣赏》《读书文摘》《青年文摘》《阅读与写作》《文学报》《杂文报》《语文报》《报刊文摘》《中国剪报》《读者》《辽宁青年》《东方》《诗刊》《诗林》《散文诗》《文史知识》《古典文学知识》等等。这些报刊的品牌是相对于高中生的阅读兴趣和难度而言的。2.阅读兴趣浓厚者,可以订阅的:
《书屋》《万象》《随笔》《读书》《天涯》《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文化研究》等学术价值与人文含量相对高一些的杂志。
(五)如果想使自己的思想比同龄人深邃些,还可以阅读:
南怀瑾《论语别裁》(复旦大学)流沙河《庄子现代版》(上海古籍)
周绍良《百喻经今译》(中华书局)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三联)
培根《培根论人生》(上海人民、湖南文艺)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三联)房龙《宽容》(三联)亚米契斯《爱的教育》(译林、人民文学)
以上不是要求全部阅读,可以根据自己的课余时间与爱好,选择性地阅读。
第二篇: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名著导读教学活动方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
“名著导读”教学活动方案
福建省泉州一中
谢贵荣
一、“名著导读”教学活动设计背景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地位举足轻重。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在平时的教学,较之操作性不强的“听说”及费时低效的“写”,“读”的教学与“读”的能力训练几乎占据了中学语文读本教学的大半壁江山。但是,传统的阅读教学受到教师阅读的方式方法、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时间与空间等的制约,阅读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快餐文化大行其道、浅阅读的不良阅读风气不断侵蚀着中学校园的现实面前,不用说“大部头”的外国经典名著,就连家喻户晓的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等,也几乎无人问津。名著阅读,似乎早已成为与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格格不入的明日黄花。另一方面,现代文阅读及写作却一直是高考语文的软肋,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差,以致中学语文教学始终摆脱不了“千夫所指”的尴尬局面。
鉴于此,在新课程实验的背景下,张扬起课程资源大旗,充分利用学校素材性资源与教师自身条件性资源的优势,以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中外名著篇目较多的有利契机,在高二年级合理设计、规范组织、严格落实的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名著导读”教学活动应运而生。
二、“名著导读”教学活动设计目标
1.课改目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名著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既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形势下高中语文课程的延伸和补充。
2.人文目标: 中学阶段的所有学科中,语文应当是最有活力、最具人文魅力、最能提升学生精神品质的学科。中学语文教学也应该肩负起在学生心中播撒人文精神的使命,正如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所言:“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学上,就是给人打一个精神的底子。”“名著阅读”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吸收文学精华、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从而“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最终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标。
3.高考目标:
众所周知,高考阅读试题(现代文阅读)的选文以美文、时文为主,所选文章皆文质兼美;意在发挥高考的导向功能,一方面注重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等提出了较高要求。而高考作文的写作能力考查的本质是思维和语言,特别是理性思维能力及表情达意的能力等。“名著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将是实现高考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测试要求的又一有效渠道。
三、“名著导读”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
1.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10万余册,学生阅览室全天开放。
2.学校电脑教室每天下午课后开放,为学生提供上网服务。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将“如何进行网上阅读”及“如何上网搜集资料”等作为教学重点之一,使学生具备上网阅读及搜集资料的能力。
3.展开班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确认班级学生家中“藏书”情况,确认在班级中经常传阅的书籍种类和数量。
4.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汇集了古今中外的优秀小说及戏剧作品,是“名著阅读”教学活动最佳的“引爆点”。
5.教师“第二课堂”的组织能力较强,师生关系民主、融洽;学生整体素质尚可,动手能力较强;班级团结、和谐等。
四、“名著导读”教学活动过程及步骤
每学期初,教师至少开设一节“名著阅读”阅读指导课。阅读指导课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强调阅读名著及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二是名著阅读方法的具体指导;三是布置并明确本学期“名著阅读”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及活动步骤;等等。“名著阅读”教学活动要求及步骤如下:
1.选。全班每位学生在一周的时间内选择、确定一部(本)名著。
选择原则:“名著”的范围量放宽,但凡对学生有益的书籍均可。既可以是教材内的,也可以是教材外的。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作品,如四大古典名著、三言二拍、鲁郭茅巴老曹等大家作品及列入西方文学史的作家作品等,其它如先秦诸子散文、历代诗(词)人作品集、名人传记、校园文学佳作及金庸武侠小说等,都给予认可。“名著”长短不限,可以是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也可以是短篇作品集子,等等。“名著”篇目确定后,注明完成阅读任务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学期,最短不低于一周),经科代表汇总整理后提交给教师。
2.审。教师对学生提交的“名著”篇目及完成阅读任务的时间逐一审核,严格把关,对不合要求的或低俗的“名著”坚决退回重选。
3.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名著”。
4.评。每位学生深入透彻地阅读所选“名著”,在有所领悟的基础上,写出千字以上的荐评文章。荐评文章一是向全班同学推荐,二是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要求统一用电子文稿形式,并统一文本格式。
5.传。科代表把每位同学的推荐文章装在文件夹中在全班传阅。对完成阅读任务的学生要求在阅读别人“荐评文章”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相互交流、交换“名著”。
6.编。学期结束后,由科代表利用假期将所有“荐读”的文章整理成册,装帧以精美封面,冠以《×年×班“名著阅读”集萃》书名。新学期开始后再一次在全班传阅。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活动参与者及监控者的双重角色。教师也要经常“拜读”学生们推荐的作品,并时不时在课堂上“旁敲侧击”地评点,或者在课前课后个别指导学生阅读方向及解读角度,等等。
五、“名著导读”教学活动的效果
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就是积累与训练。我国古代学习论就认为“积渐成学”,如荀子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近现代的学习理论研究也表明,心智技能的学习与形成有赖于积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就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帮助学生阅读,读好书读佳作,激发其阅读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语言材料,领略各种文学风情,遨游艺术殿堂,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便是每一个语文教师职责之所在。
在整个“名著阅读”教学活动中,找是学生自己找、选是学生自己选、评是学生自己评,所以,学生能从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仅高二年级第二个学期(第四册),班级学生均“圆满”完成一部(本)名著的阅读任务及撰写一篇“荐评文章”的写作任务,更有部分学生在积极的相互“交流”中大大获益,最多的一位同学一学期内竟阅读了6部(本)名著。而在个性化的阅读与“荐评”中,也实现了由“读”至“写”的有效转化。从此可看出,“名著阅读”看似阅读教学范畴,实则得益于作文教学、得益于人生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笔者于2006届高二(下)开展“名著阅读”教学活动一学期来,班级学生先后4人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9人次分别获得第七届“语文报杯”、第13届“奥林匹克杯”全国作文大赛奖励,7人获得校“守仁杯”学科竞赛作文比赛奖励,等等。
总之,“名著阅读”教学活动作为高中语文课程的有力补充与延伸,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途径、拓展了学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最终读写获益,何乐不为?
第三篇:高中语文教研活动心得
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
本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可以说是既紧张忙碌又收获丰富。尤其是这半年的教研活动更让我受益匪浅,现将本学期的个人教研心得总结如下:
1、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高效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改变学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使学生有所发现、学有所得,培养他们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公开课,我能够感受到每一位教师的准备都是相当充分的,从导入新课到课外拓展,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都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3、积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业务水平。我们经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通过教研活动,我发现每一位老师都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在讲课过程中又能够引经据典,谈论古今,既能够教授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又能够开拓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随着现在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信息不断的变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加深,为了能够适应新世纪的素质教育,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希望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四篇:高中语文“一站到底”决赛方案
常州三中高二年级“一站到底”语文知识竞赛决赛方案
(一)职责分配
1、题库来源:房韵、赵晔老师负责题库收集工作。(10月30日中午前)
2、乐文玉、张丽明老师负责审题,保证题目准确,并在放学前发给选手作准备。(10月30日下班前)
3、张元丽老师负责最后年级决赛的主持工作,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4、陈小强老师负责现场比赛试题PPT的制作与现场操作。(寻求信息组老师帮助)
5、操海涛老师负责场地的协调、活动海报制作及张贴,倒计时板制作。
6、韩光老师负责现场布置、电子音像设备准备、以及比赛影像资料的收集。(与夏工联系)
7、史佳丽、侯卫婷老师负责奖品的准备工作。
8、卫雪君主任负责比赛赞助商的协调和学校奖品落实工作。(年级比赛前)
9、乐文玉老师负责本次活动的全面报道(初赛、复赛、决赛)
(卫雪君主任、韩光老师负责总协调)
(二)活动流程:基本参照江苏卫视“一站到底”答题模式
1、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介绍到会嘉宾。
2、选手依次闪亮登场、自我介绍,准备一句宣言。
3、主持人宣读比赛规则。
4、邀请校长通过幸运转盘确定擂主。
5、擂主自行挑选对手进行一对一PK赛(为了活跃气氛,可先发布挑战宣言)。
6、获胜选手成为擂主,直至台上剩下最后一位选手时可有权冲击最终大奖。
(三)规则:
1、守擂方先回答,擂主后回答,相互轮流答题、每位答题时间10秒,以倒计时牌为准
2、擂主具有一次免答权,击败一位选手即获得一个奖品(PPT展示照片)
3、失败选手获得奖品后下场,发表离场宣言(提前准备)
4、当场上选手消耗掉一次擂主免答权时,该选手可获奖品一份。
5、擂主连续打扮5位选手时,可以选择放弃守擂并带走已经获得的奖品。
6、当场上只剩下最后一位选手时,可以选择放弃继续答题并带走已得奖品,如继续,将可以冲击最后大奖,如果失误,仅只能在剩下的奖品中随机带走三样。
7、如果台上两位选手在答题时,均未答对时,机会转移给台下观众,答对给予奖品。
(四)奖项设置:擂主一名,最佳表现奖一名、足智多谋奖一名、机制灵敏奖一名、最佳开场奖一名、最佳退场奖一名、最佳组织奖一名(班级)
高二年级组 2012年10月
第五篇: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朱昌球
一、定位及目标
制订本方案旨在规划、设计、实验、探索、研究、总结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内容以及途径和方法,加强初、高中语文教师的合作与交流,促使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认真研究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积极参与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
二、具体目标和研究内容
(一)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
1、‚书册阅读‛部分
人物传记类 围绕立志成材、心理辅导、发明入门、学习方法等主题,在初中一年级开设一学期的‚领袖人物‛和‚科技精英‛的人物传记阅读课并开展其他一些阅读活动和参观游览活动。
科技专著类 围绕‚观察与发现‛、‚发明与革新‛、‚实验与探究‛等主题,在初中二年级开设一学期的‚中国科技‛和‚世界发明‛的科学专著阅读课并开展其他一些阅读活动和学习小报展示活动以及小论文评比活动。
文学鉴赏类 围绕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学体裁,配合新教材的教学(高中语文新教材加大了‚文学‛的含量),在高中一、二年级开设文学作品阅读课并开展其他一些鉴赏活动。
2、“研究性学习”部分
初、高中课内开展主题阅读研究。初、高中课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二)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参考教材》的建设和开发
初一上学期,现代诗文,着重于学生的“人格魅力”的熏陶和“理想主义”的培养,编写好《毛泽东诗词导读》和《现代科技散文导读》;
初一下学期,古典诗文,着重于学生的“思想原创”的学习和“艺术情趣”的感悟,编写好《〈论语〉导读》和《唐诗宋词导读》;
初二上学期,科普专著,着重于学生的“知识视野”的扩展和“科学理趣”的培养,编写好《〈梦溪笔谈〉导读》和《〈海国图志〉导读》;
初二下学期,名人传记,着重于学生的“气节操守”的教育和“人生真谛”的了解,编写好《〈名人传记〉导读》和《“领袖传记”导读》)。高一上学期,《〈论语〉新释》;
高一下学期,《〈老子〉导读》;
高二上学期,《〈易经〉导读》;
高二下学期,《“四大名著”导读》。
(三)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课型的建设和开发 具体开设以下四种课型:
1、诗歌诵读课
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着重于学生的“人格魅力”的熏陶和“理想主义”的培养。
诵读课是从第一学期起学习诗歌和开展诗歌诵读活动必须开设好的课程。每个学生在一学期中必须诵读好一百首诗歌(一天一首)。通过诵读课的开设,落实书册阅读‚诵读‛的教学理念,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为下一步的‚解读‛活动奠定基础。
2、散文解读课
现代散文和古代散文,着重于学生的“思想原创”的学习和“科学理趣”的培养。
‚解读‛,顾名思义是解释、阅读和阅读、讲解。它是借鉴语文常规教学中的‚讲读‛课型而建立起来的书册阅读中的一种新课程。
3、小说品读课
古典小说和文学评论,着重于学生的“知识视野”的扩展和“人生真谛”的了解。运用‚说文解字‛的方法,三口为品。品,是品味,品出滋味——人情世故的滋味。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明确地提出了品读小说的情节、形象、环境的要求。我们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小说阅读‚一品为‘情’(人物的心情、心理特征);二品为‘性’(人物的性情、性格特征);三品为‘态’(世态炎凉、时代精神)‛等‚三品‛目标。
4、戏剧赏读课
现代戏剧和古典戏曲,着重于学生的“气节操守”的教育和“艺术情趣”的感悟。
赏读课可以分为‚鉴赏‛和‚赏析‛两种课型。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和高考试题中对‚鉴赏‛和‚赏析‛的要求不尽一致,评判标准也不尽统一。但是,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无外乎两个方面,即内容和形式。从体裁上看,戏剧融合了诗歌、散文、小说的语言表现形式。戏剧中的对白,就是小说中很好的人物描写、语言刻画;戏剧中的旁白和独白,就是很好的叙事散文或抒情散文;戏剧中的唱词,还有什么诗歌比它更讲究声韵美、意境美、艺术美呢!戏剧的确是综合艺术,阅读戏剧,最适合的方式就是——赏读——在诵读、解读、品读的基础上来鉴赏或赏析。
三、方法和途径
(一)建立“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研究网站。
(二)开展中学语文教师网上“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研究的交流活动。
(三)一年一次“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研究成果展示。
四、研究成员及其分工(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