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纯朴真挚 婉曲隽永 ——《诗经·邶风·静女》赏析 《诗经》中的国风篇章 ...
纯朴真挚 婉曲隽永
——《诗经·邶风·静女》赏析
《诗经》中的国风篇章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而民谣绝大部分是情诗。《诗经》中情诗内容丰富多彩,手法变化有致。它们以广阔绚丽的社会画面、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诚挚爽朗的朴素情感,表达了劳动群众在恋爱过程中的苦闷、烦恼和感伤,流露了幸福爱情的甜蜜、欢快和兴奋。这些情诗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作品。它们的艺术魅力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哺育了中华悠久的文明。《静女》就是《诗经》中富有青春活力的艺术精品。
对《静女》立意,古人看法与我们有严重分歧。《诗序》以之为“刺时”,是言“卫君无道,夫人无德”。有人据此释此诗“刺卫宣公纳”及(卫宣公之子)妻(齐国美女宣姜)”。欧阳修《毛诗本义》认为此诗“乃是述卫风俗男女淫 奔之诗”。朱熹《诗集传》更断定“此淫奔期会之诗”。总之,这首诗是“刺”,不是“花 ”。男女主人是行为不端而非健康纯朴。
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穿透历史的迷雾回到春秋时期,领略当时的思想文化和民俗民风。《 周礼·地官》记载:“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司男 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这是《诗经》时代的王令。凡男子到三十岁未娶,女子到二十岁未 嫁,国家鼓励他们以“自由恋爱”方式结合,这叫“奔”或“私奔”(后世也有称其“淫奔 ”者),相反,不举行集会或参加集会的倒要受罚。此外,中原一带还流行一种风俗——合 独(国家以行政命令促使单身男女结合)。其他性爱关系也宽松自然,如“野合”(未经任何 礼仪形式随意的男女性结合)。即使淫乱,《东周列国志》也多有记载。男女自由交会在郑、卫等国盛行,故有所谓“郑卫之风淫”的说法。其实,“淫”不过是理学家强加在人民头 上的帽子。这些洋溢着泥土芬香的青春之歌,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实地反映了青年男 女无拘无束的质朴爱情。于是,我们看到: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郑风·溱洧》以戏剧性场面,展示男女交游时戏谑、赠物定情的系列活动:在溱洧之水弥 漫之际,小伙子、大姑娘执兰相会。姑娘主动相邀:“去看看热闹啊?”小伙子回答:“已 经去过。”姑娘又说:“再去一趟嘛,洧水外边,地方宽敞,玩得可开心呢!”大姑娘小伙 子相互说说笑笑,以勺药相赠。他们亲昵而不轻佻,热情而不放肆。理学家戴有色眼镜看人,视真情为“淫邪”,不正显出自己小肚鸡肠吗?
《静女》与《溱洧》一样,它们是一幅风情画的不同部分。后者是明约,公开而欢快;前者 是幽会,秘密而欢愉。《静女》比《溱洧》风格更为含蓄婉曲,深微隽永,在表现手法上主 要有如下特点:
一、直陈其事,细节传神
《静女》在写法上与《溱洧》相似,截取生活中充满情趣的戏剧画面,以意趣天成的风格抒 写纯朴真挚的情思。直陈其事是主要笔法。诗句虽简短,但对抒情主人的行为和表白等作了细致的描绘。作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将男女至诚至爱通过情节发展逐步升华。《静女》第一节是焦虑篇,写男子先至约会地点,不见女子,搔首踟蹰。诗章情调活泼调皮。“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娴静的姑娘多么美丽,她约我在城角楼上等。左等右等不见人,她故意躲藏不来见我,急得我抓耳又挠腮。第二节是幽会篇,写男女相会,女子送给男子红管草。诗章基调欢快甜蜜。“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娴静的姑娘多么俏丽,她赠我一把红管草。红管草啊颜色鲜明,我爱红管草颜色美好。第三节是表赠篇,它在第二节基础上递进一层,写男子对女子所赠嫩草的深爱。“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从牧场你带来这把鲜嫩的草,我爱草儿出奇的美丽。不是你草儿美得奇,是因为你打从美人手里来。
诗歌以“赋”为主要笔法,直陈其事而不板滞寡味,这与本诗运用细节表达情感有关。如,女主人公“爱而不见”,顽皮性格跃然纸上。男主人公为此“搔首踟蹰”,折射出他内心的 焦躁不安。女子向男子馈赠两件小礼物,又从侧面表现了男子的痴情和喜悦之情。典型的细节真实地揭示了男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强化了爱情表达的主题。
二、借物抒情,语义双关
《静女》写男女欢情,不直抒缠绵悱恻之情,主要借物兴情,构思巧妙,笔法灵活。如“彤 管有炜,说怿其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都是借明朗的物象言内心的深情,语含双关,情味深长。第三节,诗人直接点明蕴藉之情:“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朴拙的手法 抒写出动人的情味。真是:“礼物虽薄,而情意自厚。此如今之谚语所谓‘千里送毫毛,礼轻情义重’也。”(陈子展:《诗经直解》)
《静女》借物抒情,明写男子情挚,侧写女子意切,一显一隐,相映成趣,富有韵味。读之 如见憨直男子拳拳之心,似睹俏丽女子活泼身姿。《少年维特之烦恼》卷头诗云:“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这是我们人性中的至圣至神。”《静女》表现的质朴情爱是这种普通民众的健康精神状态,婉曲隽永的抒写风格则使作品情与境相融相谐。远 古时期天然的爱情芬芳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给中华文化注入了清新的活力。
因情造景 情深意挚
——析《上邪》兼及其他情诗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爱情是男女双方心灵沟通的微妙情感,是人性中美好的花朵,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吟咏的题 材。大凡情诗,其精髓在于情——真情、激情、深情。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收录 了大量的民间情诗,如《静女》、《木瓜》、《将仲子》、《山有扶苏》、《子衿》等等。《诗经》出于民间,泥土的芬香培育了她本色的大胆和直露,但男女之爱毕竟蒙有一块羞涩 的面纱,尤其是女子表达爱情难免有所顾虑,如《诗经·郑风·将仲子》中女主人公,她想与心爱男子相会,却“将仲子兮”(求求你仲子哥啊),“无”(别爬我家大门楼),“无”(别爬上我家墙头),“无 我园”(别跳进我家园子),因为父母、哥哥、人家会责怪和耻笑,“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大胆表露爱情者也很多,如《子衿》中女主人公等待情人,喊出了“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名句。但是,急迫也好,羞涩也罢,却没有哪一篇作品如《上邪》的女主人公那样激情似火,指天呼号。诗篇急管繁弦般的紧促将抒情主 人公饱满的感情宣泄得淋漓尽致。
“上邪!”(天啊!)诗人出场便指天长啸,热情喷涌。接着直抒胸臆:“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如同现代社会人们的庄严誓词,一个“欲”(就是要)字表现了女子执拗的个性和坚定的爱情决心。或许这位女子爱情受到某种阻碍,但她决不妥协,忠贞不渝,以奔腾的激 情向爱情的阻碍发出了挑战和攻击!托尔斯泰说:“诗歌是一团火,在人的灵魂里燃烧。这火燃烧着,发热发光。”(转引自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第52页)抒情主人公也是如此,平白直叙不足以表现其暴风骤雨般激情,于是改用曲笔,将奔放的豪情如连珠炮发射:“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只有那高山都夷为平地,江 河之水干涸见底,冬天雷声轰鸣,夏天飘舞雪花,天地合为一体,我才肯与你分手!这些“ 分手”条件一个比一个反常,一个比一个奇特,诗人从未见过并且深信它们绝对不可能出现,因而使末句包含的实际语意与字面显现出的语义恰好相反。这就有力地体现了抒情女主人公欲与男子相知相守的意愿之强烈,情感之诚挚,决心之坚定。他们的爱情将如巍巍高山,滔滔江河,长盛不衰。
艺术表现“不难于曲,而难于直”,《上邪》抒放大胆率真,读后令人魄惊心悸。这在很大 程度上得力于它因情设景、巧用比喻的表现手法。诗作由山、水、天、地、雷、雪等宏大景 物构置气势非凡的五组意象,它们有如“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苏轼: 《百步洪》),势不可挡。一气呵成的博喻恰到好处地将女主人如火山爆发般的情感抒放出来,“诗到真处,不嫌其直,不妨于尽也”。这纯净赤诚之情的奉献,表现了人性中蓬勃的生命原力,激发后人多少奋发的力量!
在内容、格调和表现方式方面,《上邪》都直接影响到后世民歌创作。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是典型映证。词中写道:“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 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此词是恋人向所爱之人的陈词。这如火迸发的誓词恰恰是反用一连串奇妙比喻构成(青山烂,水面浮秤锤,黄河枯干,白日显现此出彼没的参辰二星,北斗回南面,三更见日头)。这六种不可能的物象无非隐喻出一种不可能——分手的不可能。《上邪》与《菩萨蛮》相距千年,手法惊人相似,使我们不能不惊叹于先民的独特的创造力。
行文至此,不由得又想起中外两首著名情诗。其一是19世纪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 是急流》,诗作最为人激赏的是第三段:“我愿意是废墟,/在峻峭的山岩上,/这静默的毁 灭/并不使我懊丧……/只要我的爱人/是青春的常春藤,/沿着我荒凉的额,/亲密地攀援上升。”本诗以比喻方式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准备为爱情牺牲一切的精神,它比《上邪》更为深婉隽永,美感性强,而因情造景的手法,倒与《上邪》神似。另一首当代女诗人舒婷《致橡树》也是为人传诵一时的名篇。诗中写道:“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们“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诗人采用现代诗的内心独白抒情。整体的象征意蕴仍然通过因情设景的方式表现。中外古今,文化习俗悬殊,而诗歌表情形式仍然相连相通。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因情造景,巧用比喻是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特色,民间诗歌《上邪》以 此使抽象与形象结合起来,倾吐了火辣辣的情爱,产生了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和艺术魅力,现代许多情诗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第二篇:2017《诗经 邶风 静女》赏析.doc
《诗经 邶风 静女》赏析
资料来源:网络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关雎》)
——以雌雄二鸟和鸣起兴,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 子衿》)
——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致度日如年,精神恍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蒹葭》)
——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的愁情恰似苍茫的秋水,萧瑟的芦苇。
爱情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本教案首次尝试构建网络与古诗文教学有机结合的平台,探索语文传统课堂教学和语文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古诗文教学新模式。
本教案演示文稿请参见本页面“我的网站”,中“研究成员”页面。
三幕话剧参加前一篇文章。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如实地展示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劳动人民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在《诗经》中表现男女青年相思、相慕、相爱、相恋的情歌占了很大的比重。从
《诗经》开始,民间情歌成为爱情重要的载体。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中民间情歌的风格奠定了后世我国民间情歌的基本基调。
教学目的:
在第一单元《诗经》学习的基础上,本课通过对《诗经 静女》、《诗经 蒹葭》、《诗经 关雎》、《诗经 逃夭》、《诗经 子衿》等情诗的赏析,引导学生以分析民间情歌常用修辞手法,如双关、象征、顶真、比兴等的表达效果为切入点,预期达到以下教学效果:、使学生了解民间情歌思想内容、风格特色、艺术技巧等方面的一般特色。、培养学生从以上三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鉴赏民间情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民间情歌中双关、象征、顶真、比兴等修辞手法的辨别及其各自的表达效果。
教学模式:
构
建语文研究性学习与网络资源交流的平台,以学生自主研究、发现为主,以教师指导、点拨为辅,在本课结束后形成师生的共同研究性成果:民间情歌的一般特色和鉴赏民间情歌的角度。
教学方法:
以情景教学法为主,教师以高雅的图画,用幽雅的音乐,用优美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的诗意氛围。学生以“话剧”形式,再现情诗含蓄、朦胧、蕴藉的意境,引起同学情感共鸣。
以小组自主研究和讨论为辅。
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
开课前一周,教师组织学生在图书馆和多媒体阅览室查找和本课相关的资料:
《诗经》中民间情歌名诗名句的收集。
双关、象征、顶真、比兴等修辞手法的概念,例句,思考其表达效果。
学生自主组成研究小组,课下从研究《诗经》常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入手,分成以下几组展开自主研究。《民间情歌的思想内容》、《民间情歌的艺术技巧》、《民间情歌的结构和韵律》、《民间情歌的风格特色》。各组设立小组长,负责汇总研究成果,最后每组形成研究性小论文《民间情歌的特色》。
课堂教学:
一、《诗经》中“爱情三部曲”导入《诗经 邶风 静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以雌雄二鸟和鸣起兴,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 子衿》)
——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致度日如年,精神恍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蒹葭》)
——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的愁情恰似苍茫的秋水,萧瑟的芦苇。
爱情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二、《诗经 邶风 静女》朗读、疏通字词,以及翻译。
三、讨论一:各小组同学就《诗经 邶风 静女》这首民间情歌的修辞手法展开讨论。
四、各小组课堂发言,展开交流,交流中教师适当点拨,最终形成师生共同的研究性成果。
五、讨论二:民间情歌在思想内容、艺术技巧、风格特色、结构韵律等方面的一般特征。
六、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得出研究性成果二。
七、作业:
请同学运用本课研究得出的民间情歌的常识,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南朝民歌《西洲曲》,200 字左右。
八、拓展研究:民间情歌修辞手法辨析。(请学有余力和感兴趣的同学自主研究)、双关和反语的联系和区别。、顶真和回环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象征和借喻如何区分,各用在什么语境中。
九、学生三幕话剧表演《静女》。
第三篇:《诗经_邶风_静女》赏析
《诗经 邶风 静女》赏析
资料来源:网络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关雎》)
——以雌雄二鸟和鸣起兴,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 子衿》)
——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致度日如年,精神恍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蒹葭》)
——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的愁情恰似苍茫的秋水,萧瑟的芦苇。
爱情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本教案首次尝试构建网络与古诗文教学有机结合的平台,探索语文传统课堂教学和语文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古诗文教学新模式。
本教案演示文稿请参见本页面“我的网站”,中“研究成员”页面。
三幕话剧参加前一篇文章。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如实地展示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劳动人民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在《诗经》中表现男女青年相思、相慕、相爱、相恋的情歌占了很大的比重。从
《诗经》开始,民间情歌成为爱情重要的载体。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中民间情歌的风格奠定了后世我国民间情歌的基本基调。
教学目的:
在第一单元《诗经》学习的基础上,本课通过对《诗经 静女》、《诗经 蒹葭》、《诗经 关雎》、《诗经 逃夭》、《诗经 子衿》等情诗的赏析,引导学生以分析民间情歌常用修辞手法,如双关、象征、顶真、比兴等的表达效果为切入点,预期达到以下教学效果:、使学生了解民间情歌思想内容、风格特色、艺术技巧等方面的一般特色。、培养学生从以上三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鉴赏民间情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民间情歌中双关、象征、顶真、比兴等修辞手法的辨别及其各自的表达效果。
教学模式:
构
建语文研究性学习与网络资源交流的平台,以学生自主研究、发现为主,以教师指导、点拨为辅,在本课结束后形成师生的共同研究性成果:民间情歌的一般特色和鉴赏民间情歌的角度。
教学方法:
以情景教学法为主,教师以高雅的图画,用幽雅的音乐,用优美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的诗意氛围。学生以“话剧”形式,再现情诗含蓄、朦胧、蕴藉的意境,引起同学情感共鸣。
以小组自主研究和讨论为辅。
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
开课前一周,教师组织学生在图书馆和多媒体阅览室查找和本课相关的资料:
《诗经》中民间情歌名诗名句的收集。
双关、象征、顶真、比兴等修辞手法的概念,例句,思考其表达效果。
学生自主组成研究小组,课下从研究《诗经》常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入手,分成以下几组展开自主研究。《民间情歌的思想内容》、《民间情歌的艺术技巧》、《民间情歌的结构和韵律》、《民间情歌的风格特色》。各组设立小组长,负责汇总研究成果,最后每组形成研究性小论文《民间情歌的特色》。
课堂教学:
一、《诗经》中“爱情三部曲”导入《诗经 邶风 静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以雌雄二鸟和鸣起兴,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 子衿》)
——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致度日如年,精神恍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蒹葭》)
——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的愁情恰似苍茫的秋水,萧瑟的芦苇。
爱情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二、《诗经 邶风 静女》朗读、疏通字词,以及翻译。
三、讨论一:各小组同学就《诗经 邶风 静女》这首民间情歌的修辞手法展开讨论。
四、各小组课堂发言,展开交流,交流中教师适当点拨,最终形成师生共同的研究性成果。
五、讨论二:民间情歌在思想内容、艺术技巧、风格特色、结构韵律等方面的一般特征。
六、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得出研究性成果二。
七、作业:
请同学运用本课研究得出的民间情歌的常识,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南朝民歌《西洲曲》,200 字左右。
八、拓展研究:民间情歌修辞手法辨析。(请学有余力和感兴趣的同学自主研究)、双关和反语的联系和区别。、顶真和回环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象征和借喻如何区分,各用在什么语境中。
九、学生三幕话剧表演《静女》。
《邺风·静女》是篇优美的民间情歌。“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短短的二句诗就充分显示出捕捉形象的能力和刻划人物的艺术技巧。少女与恋人相约在幽僻的地方见面,可是,当小伙子来到的时候,她也许因为羞怯,也许为了挑逗,却隐蔽起来了;见不到心上人,急得抓耳挠腮,走来走去。写少女用“暗笔”,从男子的内心感受刻划出了一个天真活泼而又美丽多情的少女形象。全诗笔调明快轻灵,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激荡着动人心怀的美好感情。
(3)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以及细节刻划来塑造诗歌形象,抒发主观情怀。如《郑风·女曰鸡鸣》、《邶风·静女》、《陈风·泽陂》等。
四)丰富多采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艺术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另外,根据传统习惯和一定的社会习俗,选择人民群众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也可表达一种特定的意蕴。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象征可分为隐寓性象征和暗示性象征两种。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象征”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文中,意为“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但随着词意的不断衍生,如今的“象征”的意义渐渐的演变为以一种形式代表一种抽象事物。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上句结尾的词语做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连续两次都用上,使相邻的语句、片断、章节首尾顶接,蝉联而下,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称联珠、蝉联、连环。主要用于整齐句子结构,贯通语气,突出事物之间的环环相扣。“顶真”又叫作“顶针”现常用“顶真”。
总的说来: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具体地说: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
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第四篇:穿越千年的爱情--《诗经(邶风·静女)》话剧剧本
穿越千年的爱情——《诗经(邶风·静女)》话剧剧本
《诗经·邶风·静女》文本: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先秦时,诗、乐、舞不分家。载歌载舞,先秦诗歌往往具有很强的表演性。千载之下,让我们在时空隧道里乘风逆行,在溶溶月色中去领略《诗经 邶风 静女》中那馨香的约会吧!
第一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第二幕,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第三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人物:
“我”:男青年阿康 扮演者:马康益
“她”:静女丽丽 扮演者:奚丽
旁白:刑颖
道具:柳树,李旭琛、严凯; 月亮,冯海峰 天使:翟佳文
改编:王立凡
第一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时间:月儿初生
地点:城之角楼
(幕启。男主人缓缓走上台。)
旁白: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阿康和丽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转眼到了情窦初开的年华„„
男:(走上舞台,抬头望月)凉风有幸,秋月无边,亏我思娇的情绪好比度日如年,虽然我不是玉树临风,潇洒倜傥,但我有广阔的胸襟跟强健的臂腕。
(在台上久久徘徊,左顾右盼。)
女:(躲在角楼里,在小伙子背过身去的时候,偷偷把头探出来,小伙子回头的时候,一伸舌头又把头缩了回去。)
男:(一声长叹)不见赴约人,泪湿春衫袖„„(在舞台上走的更急促了,焦急的抓耳挠腮。)
女:(在小伙子背对角楼的时候,从角楼后边蹑手蹑脚地走出来,悄悄地走到小伙子的身后,偷偷地蒙上了小伙子的眼睛。)
第二幕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时间:月儿当空
地点:城之角楼
(两人并排坐在角楼的下边)
女:(从怀里摸出一棵红管草,在小伙子的面前闪了闪。)昨天我上山亲自采的,送给你!
男:(从衣袖里掏出一只红艳艳的苹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红管草和红苹果交相呼应。)
(旁白)红色,那分明是心的颜色!红色,那分明是火的颜色!红色是爱情的见证,更象征着爱情的真挚和热烈!
男(深情地)在天愿为比翼鸟!
女:(眼含热泪)在地愿为连理枝!
第三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时间:月儿西沉
地点:郊外
旁白:阿康和丽丽在郊外散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女:(弯腰采了一棵纯白的荑草,双手递给了小伙子。)阿康,你看这草儿美不美?
旁白:白色是雪的颜色,是云的颜色,象征着爱情的高尚和淳朴。
男:(郑重地接过了草,不看草,却拉住姑娘手,盯着姑娘目不转睛地看。看得姑娘直低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草儿虽美,你比草儿美万倍!
(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男:执子之手。
女:与子偕老!
旁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在下一幕中,艳丽如桃花的丽丽将在亲友的祝福声中成为阿康的最美的新娘,在这里我们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
(幕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