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初中语文课堂四种导入方式的实践探索[最终版]
《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对于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提出了不小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美的熏陶,努力实施美的教育。
确实,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美的事物往往能引起审美主体强烈的审美愉悦,而作为“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的语文课文,通常也能激发学生获得审美愉悦的心理期待。
然而面对学业的压力,语文课的境地也越发尴尬,于是想要抓住这一实施美育的楔机,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一直试图在课堂上借用课前的“导入”让课堂“活”一些,“美”一些。
“导”者,引导,开导,疏通之意;“入”者,由外至内,进入也。课文的“导入”,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一定的引导、疏通,让学生能进入文本,品读课文,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这一美育目的。那么,导入怎么能让课堂“美“起来呢?对此,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沉静心情,亲近文本——应景式的导入
快节奏的社会让身处其中的我们不免浮躁,成人如此,孩子亦不能幸免。因而想让学生静心看书,倾心品读文本不是“我们一起来看**课”这一句话能轻易办到的。学生不深入文本,又何来情感激发,情趣培养一说?是应景式的导入让这一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应景式的导入,顾名思义就是联系生活中的某些场景,由“景”引入课文内容的导入方式。应景式的导入就如一位多日不见的老友意外地邂逅闲逛的你,那一份久违的亲切使得大家立即想找个僻静之地作倾心的长谈。
记得上《离别的礼物》一课时,正巧在前一天收到了我们班学插花的一位同学的作品,借着这个机会,我有了如下的导入:昨天傍晚,收到了***同学的插花礼物,花虽然不是最漂亮,但我很高兴,因为收到礼物是件快乐的事。但有这样的一位老人,当他收到儿子送来的特殊的礼物时,心情却糟糕到了极点,这是一份怎样的礼物呢?
学生没想到老师会在全班对个人的礼物作如此的回谢,瞬间的距离拉近使得学生更愿意亲近老师,也更容易投入课堂,于是就有了之后学生认真阅读,仔细思考的学习表现。从事后的教学结果来看,学生对礼物的体悟因感同身受而相当透彻——尤其是那位学插花的女孩,在由课文内容谈感受环节表现的很激动,对文中“不孝子”为赶走父亲而送被子的行为产生极大的愤懑,因为在她心目中,礼物传情的初衷被破坏了,礼物美好的象征意味被扭曲了;在谈到父母关爱自己时又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泪,学生个人的收获要远比我想象的深厚。
应景式导入中的“景”不仅可以是生活事件,还可以是相关课文,或是其他学科知识,甚至是电视节目。
如:教《第二次冒险》一课时,我用了这样的导入:当学完了都德的《最后一课》,我们了解了当战争使一个国家灭亡,那么它的人民将面临多大的灾难与不幸?所幸,今天的我们还是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世界中,这一份安宁来自于无数正义者的浴血奋战,来自无数人的英勇冒险,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二战中的一段冒险——《第二
次冒险》。课文与课文间的链接使得学生马上回忆起“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沉痛心情,也自发地沉静入新课的凝重基调。
教《中国石拱桥》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听数学老师说,同学们最近正在学习有关圆的内容,那么对圆弧应该不陌生吧?圆弧不仅仅存在于书本知识中,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泛,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生活中的“圆弧”——《中国石拱桥》。如此亲近他们学科内容的导入第一时间让他们心中一喜,进而自觉进入文本阅读。
再如教《河中石兽》一课时,我聊起:最近电视上正在热播〈铁齿铜牙纪晓岚〉,相信大家对纪晓岚的能言善辩有了较深的印象,这位“纪大学士”不仅口善言,笔上功夫也了得,不信,我们今天就来学学他的一篇笔记小说《河中石兽》。学生马上摆出看电视时的轻松心情,像欣赏节目一般,认真品读相对难懂的古文。
因为这应景式的导入,使学生的心情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调整,帮助学生投入到学习的情境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内容,达到教学的目的。
引发兴趣,进入文本——引人式的导入
如果说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课文是导入的初级作用,那么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应该与之并驾齐驱。上课伊始,学生们的注意很有可能还停留在前一堂课的解题思路或课间活动的有趣对象上,因此,此刻就需要引人式的导入来牵回他们的思绪,来引起学生对开始上课的有意注意,从而让学生对新课或新内容发生兴趣,进入文本。
引人式的导入,指的是利用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借助故事等形式引入文章的导入方式。引人式的导入,好似一位博览群书的智者在向你娓娓述说着他那讲不完的故事,让你身临其境,让你欲罢不能。
为了上好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贤人的礼物》这篇课文,我查阅了西方国家在圣诞节送礼的渊源,以求能解释文中主人公在圣诞节来临之际“化不可能为可能”为爱人准备礼物的原因,没曾想找到了如下的故事,从而化为了我的又一个导入:相信同学们每年的圣诞节都会准备礼物送给朋友、亲戚,那么大家是否知道圣诞节这一天为什么要送礼物吗?
《圣经》中曾这样记载:当耶稣降生的时候,从东方来的三位贤人给耶稣送来了三份礼物,第一位赠送了黄金表示尊贵;第二位赠送了乳香象征神圣;而第三位送的却是毒药,这预示着耶稣最后受迫害而死。不管礼物的性质如何,三位贤人都借此表达了自己最真实的预测和最真挚的情感。从那以后,西方就流行在圣诞节这一天(也就是耶稣降生的日子)互相赠送礼物,来表达彼此间最真挚的情感,也因而演绎出许多动人的故事。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贤人的礼物》讲述的就是其中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这一开头立即让原本比较骚动的教室安静了下来,学生对导入的故事很感兴趣,同时由故事引入的课文也赢得了全班同学的静心阅读。因为之前故事的提醒,因为学生本身的潜心研读,学生对文中夫妇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至真爱情有了深刻的认识,教学的成就感如期而至。
引人式的导入除了能引发学生阅读文章内容的兴趣,也可以引起学生对写作对象的兴趣。记得在教《盲厨师》一课之前,对于教参所解释的谁是本文主人公,谁是重要人物这一理解总觉不够充分,实际上课的过程中一个班就在这个问题上僵住了。事后无意
中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北宋宋徽宗曾亲自为画院出考题“深山藏古寺”,众考声一看,都以为不难,纷纷作画。有的画青山丛中露一寺顶;有的在半山腰露出半座古寺;有的则干脆画一寺于山中……最后,只有一幅作品让龙颜大悦:画面上只有山水和一条羊肠小路,唯有一个小和尚在溪水边挑水。忽觉醍醐灌顶,思路清晰,于是补上“想必同学们也能听出此画取胜的奥妙——它很好地借和尚的出现,含而不露地诠释了此山必有寺庙。今天我们也将一起来学习与此画有相通之处的文章——《盲厨师》”以此作为文章导入。结果,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大大增加,对文章主人公与重要人物的区别也迎刃而解了。
不仅阅读课如此,写作课也少不了引人式的导入。那次训练写《
的我》一文前,我这样说到:上学期,我们围绕着人物写了不少文章,几乎写遍了同学们熟悉的每一个人,但有这样一个人,你最熟悉却还没有出现在你的笔下,猜猜他是谁?这一导入立时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他们纷纷罗列已写过的人物,用排除法一一否定,到最后终于恍然大悟,学生充分沉静在课堂讨论、学习的氛围中„„
真的,因为这引人式的导入,让我的课堂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更能有效地促成教学的成功。
激发热情,探究文本——碰撞式的导入
有时,恰到好处的导入不仅能引起学生兴趣,甚至可以充当全文的关键性提问,使得学生的探究意识被调动起来,激发他们极大的热情去解读文本,对理解文章主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往往碰撞式的导入在此刻就能大显身手。
碰撞式的导入,就是能引起学生思维急剧集中,产生思想碰撞的导入方式。碰撞式的导入就像一位深藏不露的高手翩然而至,一二步的妙招就让你深觉棋逢对手,有跃跃欲试想与之大战一场的冲动。
记得本学期教《范进中举》一课时,明确了自己的任务是让学生能最终体会“封建科举制度对当时知识分子及其他阶层人物的迫害”这一主旨,但细看全文之后,发现文章内容虽生动有趣,易于引起学生阅读兴趣,但要让学生从文字表面体会到“封建科举”的“危害”似乎颇有难度,由一种现象看到本质超过了初二学生的能力范畴。于是,如何让学生透过简易的文字细究文字背后的深意成了我设计导入时的任务。查找各类资料后想向学生先介绍封建科举的流程,但总觉枯燥且功利性太强,苦思冥想之后,总算想出了这样的导入:结合文章内容,推测范进中举时的年龄段?这一导入在课堂教学上取得了比想像中还要好的效果——学生个个埋首于课文,试图找出简洁的答案,但细寻却无功而返的结果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挑战欲。
于是各种年龄段的回答层出不穷,理由也颇有些道理——有学生以文中曾做过一任知县的张乡绅在范进面前自称“弟”为据认为范进三十出头;有学生按照如今考中大学的年龄类推范进不满三十;也有学生根据范进老丈人胡屠户依旧杀得动猪为据,由胡屠户倒推得范进最多不超过四十岁;还有学生提供了最充分的依据——文中范进妻子嫁给他时已“三十多岁”,且与范进做了“十几年”夫妻,推得范进约五十岁左右„„
在一片争议之后,我把原著中范进中举的实际年龄“54岁”写在了黑板上,学生看后有惊喜,有失望,有不解的。但最终都归于一种表情——不可思议的惊讶。于是,我
又趁热打铁,把封建科举进阶的过程抄于黑板之上,然后静观学生之变。果然有学生按捺不住叫起来:“那他考了多少年啊?”也有“他几岁开始考啊?”“他为什么考那么多年还不放弃啊?”„„诸如此类的疑问在我的导入后层出不穷。
于是,在边介绍封建科举各阶段考试时间及年限,边让学生揣摩文中不同阶层人物对范进中举后的态度迥异变化的过程中,学生逐渐体会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正应了那句“水到渠成”!的确,碰撞式的导入可以借助问题的形式,悬念的设置,引导学生思辩,形成学生思维在那一刻激流勇进,不仅收获活跃的课堂气氛,还使学生充分挖掘课文内容,感知语文的“美”。
再如教《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我把讲故事与提问综合在一起,形成了如下的导入:有这样一位伟人,在建国之初,面对国外记者嘲讽似的提问“为什么中国人走路总是低着头?”,他淡定地回答,“ 因为中国人民正在走上坡路”。又有外国记者挖苦提问:“中国建国初的国库储备有多少钱?”他依旧沉稳地回答“18元8角8分”——当时人民币面值为:10元、5元、2元、1元、5教、2角、1角、5分、2分、1分。
“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想不想知道他还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看课文《周总理,你在哪里?》
这一导入,不仅拉近了学生对总理的钦佩感,同时总理更全面的为人表现成了学生那一刻非常关注的内容,大家带着急于找到答案的目的,急于更真切地认识总理的目的,难得地沉静入诗歌的品味中,成就了他们的理解,我的任务。
不可否认,碰撞式的导入如电光火石般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究意识,不显山露水,却更能一举获“胜”!
拓展想象,开掘文本——启迪式的导入
当学生能够较好地自觉进入课堂,自主地研读文本,那么,导入就可以施展它更高一层的作用——使学生带着对文本的再解读任务,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去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开拓、挖掘文本之外的内容、精神。此时启迪式的导入就该粉墨登场了。
启迪式的导入,毋庸置疑就是能够在文章开首即为学生打开局面、引发想象,引入课堂的导入方式。启迪式的导入犹如邂逅一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佳人,寥寥几声琴音的调试就足以撩拨起你的心弦,让你产生无限的遐思。
因至今只能浅涉其中而未能有满意的心得,权且借曾经听得的一堂课作为佐证。当时任课老师教授《蒹葭》一诗,她的导入是这样的: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想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飞沙走石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当即学生被古典诗词的韵美所吸引,在反复的朗读与品味之后,学生对诗歌的意象和诗经的韵律美有了深刻的认识与感知,到最后的迁移阶段,因为导入的提示,学生大胆地进行再创作,由诗及曲,由曲及歌,从配乐到吟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激发,瓜熟蒂落般地把学生创造的激情激发了出来。
启迪式的导入往往借助声、画、诗、词的艺术结合,让有形的文字在学生脑海中转化成有声有色的图景,让抽象的文字转化成脑海中形象的场景,从而达到作品的再解读,再“创造”。
确实,启迪式的导入以它无限的遐想空间,拓宽了语文的领地,打开了更为广阔、生动的新境界,任学生尽情遨游。
这四种体会,四层境界,足以引领我的语文课堂静下来,聚起来,动出去,想开去,向着认识美,熟悉美,研究美,创造美的方向前进,让学习语文成为一种美的享受,犹如欣赏一件艺术珍品,永远爱不释手;让语文的课堂成为那理顺云鬓,贴齐花黄的姑娘般,永远美韵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