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席慕容的简介和一棵会开花的书
席慕容
席慕蓉出生在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自幼随父母辗转重庆、上海、南京,最后到台
湾,之后又去欧洲留学。每换一次环境,孤独便增加一重,她只好通过写诗来抒发重重寂寞。在无边的黑夜里,席慕蓉经常会梦见回家,却总在刚推开家门的瞬间醒来。
幸好,她遇到了一个温柔敦厚的男子,为她孤独的心开启了一扇光亮的窗。席慕蓉和刘海北相识在比利时鲁汶大学中国学生中心。在几次聚会中,席慕蓉发现刘海北不仅知识渊博,还十分善良。最终两人走到了一起,尔后两个人在欧洲学业结束后,回到了台湾,他们没有选择繁华的闹市生活,而是在乡下住了整整10年。从小到大,漂泊已久的席慕蓉没有在一个地方住这么久。他们种下很多槭树,春天时一片葱绿,到了深秋一片全红,在孩子熟睡后,两人会携手散步。这个世上最美好的事,不过是有一个人能如此地懂你,与你一起分享生命的美妙和感动,正如她诗中所写道的:“我只能来这世上一次,所以,请再给我一个美丽的名字/好让他能在夜里低唤我,在奔驰的岁月里,永远记得我们曾经相爱的事[4]。”
1963年,席慕蓉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多项奖项。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
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1]。写作情感
席慕容的诗歌多写爱情、乡愁、时光和生命,爱的抒发已成为席慕容诗歌的第一主题。而在这些爱的情感中,有甜蜜,也有忧愁。席慕容以一个女性特有的细腻的视角,来体验着生命中的温存。写作技巧
席慕蓉的诗作一直颇受瞩目,其中亦有异于诗作的特色,评论其诗作的文章颇多,散文作品较特殊之处,如‘花’在席作之中所占地位十分重要,另外,兼论席慕蓉的写作技巧,如颜色的搭配、问句的运用、重覆句型的使用。
特色——花的描述及色彩的使用
席慕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两大方面,一为对花卉的描述,二为颜色的词汇使用。在于“花”的描述上,各式各样的花都能入文,其中又以荷花与她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席慕蓉本身具有是画家的身份,在颜色的运用上,自然比较于其他作家贴切,形成她的一种特色。特色——重覆的句型及问句的使用
席慕蓉的写作笔法擅长运用重覆的句型,使她的文章呈现舒缓的音乐风格而充满了田园式的牧歌情调,在句法的经营上,除了着重整体的效果外,也追求词藻的华美。她的文章都以人物作中心,在浅白的诉说里,很容易看出她的真诚,具有冲澹型散文的特点。
在席慕蓉的作品中‘问句的使用’是一大特色,无论是在文中或文末出现,事实上,她想要表达出的可能是一种模糊、不确定的心态,她不仅在自问同时也在向读者发问。尤其,当席慕蓉在使用问句时,通常不会只使用一次,常常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覆运用,连接而下,营造出一股沉重的气氛将全文笼罩。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解释
诗之灵魂在于情,情真意切才有诗。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把一位少女的怀春之心表现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诗一开篇,一位美丽端庄,大胆坦率的少女形象倾泻而出,鲜明动人。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山盟海誓,“最美丽”三字把少女追求纯洁,神圣,伟大,美好的爱情之心描绘得细致入微而又淋漓尽致,却又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是少女心之真之诚的自然流露。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有人说,爱情是缘分,爱一个人与不爱一个人,是感觉,是无法选择的,任何的努力都是刻意勉强,是徒劳白费,然而,茫茫人海中,又有多少人排着队,拿着爱的号码牌,向左向右向前看,爱要拐几个弯才来?我等的人,他在多远的未来?如果说,缘在天意,那么,份在人为。现代人所奉承的有缘无份,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放弃的安慰。诗中女子,在意中人“必经的路旁”“慎重地开满了花”,是爱的宣言,是积极成就与其意中人“份”的举动。“慎重”一词更细腻地刻画了女子努力完善自我,用一颗真心去跳眺望爱情的心理活动。人生匆匆,在我们不经意间流走的又岂止是爱情呢?成功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当意中人“无视地走过”那落了一地的不是花瓣是少女凋零的心,是泪,是血,是失落,如泣如诉,其凄凉之状况,催人泪下;然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落了一地的更是少女心之无愧,情之无悔,生之无憾,其情之真,意之切,追求之心之执着,倒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了!
第二篇: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
姓名:董颖慧班级: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验班 摘要:读过席慕容散文的人,往往被她那细腻动人的笔调感染。她的文章取材广泛、充满温馨。《一棵开花的树》是席慕容最为著名的诗之一,其中描写的为爱等待、坦率大胆的少女形象深入人心,诗中凄婉的爱情结局也让人忍不住悄悄落泪。本文主要是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描写的具体情节出发,谈论个人对这首诗的感受。
席慕蓉回忆说,当时自己在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书。5月份有一次坐火车经过苗栗的山间,火车不断从山洞间进出。当火车从一个很长的山洞出来以后,她无意间回头朝山洞后面的山地上张望,看到高高的山坡上有一棵油桐开满了白色的花。“那时候我差点叫起来,我想怎么有这样一棵树,这么慎重地把自己全部开满了花,看不到绿色的叶子,像华盖一样地站在山坡上。”可是,我刚要仔细看的时候,火车一转弯,树就看不见了。我想,正如海是蓝给自己看一样,花当然也是慎重地开给它自己的,但是,如果没有席慕蓉那一回头的机缘,树上的花儿是不是就会纷纷凋零? 诗之灵魂在于情,情真意切才有诗。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把一位少女的怀春之心表现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诗一开篇,一位美丽端庄,大胆坦率的少女形象倾泻而出,鲜明动人。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山盟海誓,“最美丽”三字把少女追求纯洁,神圣,伟大,美好的爱情之心描绘得细致入微而又淋漓尽致,却又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是少女心之真之诚的自然流露。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有人说,爱情是缘分,爱一个人与不爱一个人,是感觉,是无法选择的,任何的努力都是刻意勉强,是徒劳白费。如果说,缘在天意,那么,份在人为。现代人所奉承的有缘无份,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放弃的安慰。诗中女子,在意中人“必经的路旁”“慎重地开满了花”,是爱的宣言,是积极成就与其意中人“份”的举动。“慎重”一词更细腻地刻画了女子努力完善自我,用一颗真心去
眺望爱情的心理活动。人生匆匆,在我们不经意间流走的又岂止是爱情呢?成功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当意中人“无视地走过”那落了一地的不是花瓣是少女凋零的心,是泪,是失落,如泣如诉,其凄凉之状况,催人泪下;然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落了一地的更是少女心之无愧,情之无悔,生之无憾,其情之真,意之切,追求之心之执着。
生命是不断的经过,席慕容总是能在一些最不起眼的东西上有所发现,化成文字,在读诗的人心中激起层层涟漪,给我们细腻柔情的触动,尽管有些触动要等到一二十年后才恍然大悟。
第三篇: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
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
朋友说,心情不好时,可以读读诗歌。我有点不以为然,却又去尝试。
当我第一眼看到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时,我就喜欢上了这首诗。读着这首诗,我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个唯美的画面……一个男子缓缓地走近一棵樱花树,樱花树开满了粉色的樱花,非常美。但是,男子却没有在樱花树下停留,当男子走过樱花树时,一阵风吹过,花瓣在空中轻轻起舞,缓缓飘落,似乎带着一声轻轻的叹息。读完这首诗,我的心里不再浮躁,而且滋生了一种难以诉说的感觉。
我体会到了诗中所隐藏的淡淡的哀愁。体会到一个女孩对心上人的默默的喜欢。女孩希望男子能够看到她,注意到她,但最终她还是不能达成这个愿望。哀伤,唯美,连自己的思绪都会不知不觉被这首诗牵引,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虽然席慕蓉说:这是我写给自然界的一首情诗。我在生命的现场遇见了一棵开花的树,我在替它发声。但是,我想,对诗歌的解读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见解,毕竟,“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第四篇: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曾经大手挽着小手,如今小手松开大手;曾经大脚领着小脚,如今小脚跑过大脚。一刹那间,眼眶湿润了„„
下楼**
嘀嗒嘀嗒的脚步声清脆悦耳的在前面跑着,刺啦刺啦的脚步声在后面慢慢的跟着。我老是怪罪大脚走得很慢,她总是笑笑说:“诶呦,现在宝贝比我跑得快娄。”我一刹那间好像忆起十年前,那时的大脚走在小脚旁边,一步一步的走着。
我的心灵,一瞬间被洒进了一缕斜射的太阳,悄悄的启开了我的心窗,我听到了心灵开花的声音――是一步步引领下楼的声音。
纯色回忆
我记得以前的我,总是数妈妈头上的白发,因为我好奇人为什么会长出白头发?妈妈曾告诉我说:“那是因为人太操心了,变老了,就长出白发了。”我总是由好奇地问妈妈:“人为什么会操心?”而她总是笑笑,什么也不回答。
于是,我一个人揪着妈妈的头发,一遍一遍的数:一,二,三„„直到有一天,妈妈的头发我不会数了„„
我才知道妈妈为什么要去染头发。
我的心灵,一瞬间,好像被刺到,在心头隐隐作痛,我听到了心灵开花的声音――是我数不清妈妈头发的疑问。
灰色脚步
小的时候,当我还不会走路,我总是拉着妈妈的手,从客厅走向厨房,一遍又一遍,嘴里还不断地叨念着:“一步,两步,三步,四步,五步,六步„„”整整十二步,而现在我自己走,我走了六步。
那天,叫妈妈来做饭,而她拖着脚步,刺啦刺啦的往过走:“一步,两步,三步„„”她了七步,竟比我多走一步,为什么?
我的心灵,一瞬间,勾起伤感,但我又分明听到了,心灵开花的声音――一步,两步,三步„„
曾经的记忆,刹那间,挤满心头,妈妈盖得住满头的白发,但盖不住为我们操劳历程;妈妈挽不住曾经的小手,但她挽得住女儿永远爱她的誓言;妈妈走得过曾经的几步,但她再也走不过比这还少的步数了„„她有她对女儿的爱,诠释了世间最伟大的母爱,铸造了一棵会开花的树。
第五篇:席慕容简介
席慕容,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
一位来自察哈尔盟明安旗的蒙古姑娘,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后随家落居台湾。
她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旋风,其销售成绩也十分惊人。
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她另一种创作的形式,延续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
主要著作:
诗歌:
《七里香》、《戏子》、《一棵开花的树》、《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边缘光影》、《迷途诗册》、《我折叠着我的爱》;
散文:
《有一首歌》、《同心集》、《写给幸福》、《江山有待》、《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贝壳》选入初中课本,(与小思的《蝉》收入中学生课本人教版短文两篇)、《乡愁》(诗歌)。《外婆和鞋》被选入小学课本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