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导学案的作用
导学案的作用
曾几何时,课程改革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教育的革命。我校借助这次东风,也积极投入课改的行列。随着“学案导学”新课改的稳步推进,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么“学案导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到底有哪些作用呢?下面我就结合一年多“学案导学”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一、“学案导学”促使语文教师快速成长。
学案导学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要求教师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多角度、多侧面地深入挖掘教材,富有启发性地理解教材;集体备课制定出高质量的学案。而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语文教师以下能力:
1、深入钻研教材的能力
学案设计要完成问题探究、知识整理、阅读思考、巩固练习等要求,在制定、编写中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通过具有启发性的内容,有层次性、梯度性的问题设计,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从而大胆取舍,根据学生实际重新组合、挖掘、提炼教材,从而编写出符合学生认识层次的有启发性的学案。在学案的编写过程中也大大提高了教师的钻研能力,使语文教师在愉悦中阅读、提炼、升华。
2、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并肩作战、团结一致的能力。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甚至为了一个问题我们争的面红耳赤;为了培养学生兴趣,我们出谋划策共同解决;为了课堂效果我们做好“三小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语文教师在讨论中进步、在争执中前进、在改正中快乐,在合作中团结,充分享受到集体的力量。
二、“学案导学”使学生快乐学习。
“学案导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导学。学生可以利用学案这一功能,提前预习,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具体表现为:
1、养成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际、新颖的学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的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唤起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从而学生能主动地利用学案自觉预习、查阅、讨论……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费。”有了学生的主动预习,课堂效率自然得以提升,再也不用担心课堂内容完不成了。学生也养成了预习、讨论、合作等等良好习惯。
2、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集体讨论、合作研讨的能力。
学案的启发性、层次性、梯度性从不同层次培养学生的能力。所有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集体讨论、合作研讨,每个问题都有答案、但不是每个问题都有固定答案,允许学生发表意见,允许不同答案的存在。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集体讨论、合作研讨的能力。
三、“学案导学”使课堂面貌焕然一新,学风明显好转。
我们的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学生“动”起来了,变的爱说话,想说话,学生的学习欲望被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氛围浓厚,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准备,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爱瞌睡的学生不睡了,爱捣乱的学生不捣了,对学习没兴趣的学生开始学习了,自卑的学生变的自信了。
例如:70班吴岩、张帅帅一向是老师公认的后进生,被老师遗忘的对象,自学案导学以来他们变的爱学习了。75班吴仙慧、张宝强利用学案的导学功能,把语文知识学活,达到学以致用水平。总体来说,学生的学习习惯正逐步养成,由以前的被动学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学风明显好转。
四、“学案导学”使课堂效率提高。
“学案导学”使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内容更清楚,学习方法更有效,学习时间更合理、更科学。每节课都是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课堂展示的教学模式,还有教师点拨、引导、共同参与的互动学习。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课堂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第二篇:导学案作用及编制
编写导学案的意义及原则
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失误;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分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发前进的“泵”;不把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真正当作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导学案的作用: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导学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六个作用:①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②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③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④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录本;⑤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⑥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因此,编写导学案的第一要求就是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此前提下寻求一些好方法。
一、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获得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实际上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
(一)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二)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三)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
(四)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二、导学案的编写模式及编写原则
导学案的组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共设置八个环节。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如果目标确定的不适度,学生很难实现高效学习。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二)知识链接
即课前小测,有的老师命名为:前置测评、诊断检测等。
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三)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导学案的作用: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等。
编写导学案的学习内容时应注意的五个原则:
课时化原则;问题化原则;参与化原则;方法化原则;层次化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在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举例说明)
2.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举例说明)
思考:怎样设计问题? 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
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3、参与化原则。
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4.方法化原则。
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四)学法指导
有两种常见的形式:第一种是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如物理教材的各个章节都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了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逐步地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科学方法,达到促进知识学习、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物理常见的研究方法有:分析归纳法、等效(替代)法、建立理想模型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转换法、类比法等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第二种学法是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在课堂教学中应逐渐渗透各种方法。或在导学案中引导学生领会理解,或者提出明确的要求,也可以口头说明。
在复习课中也能体现学法指导。一章的知识学完后,在复习课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结合典型例题,展开讨论和独立思考,进一步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形成面,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除了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拓展知识形成应用能力外,也应该很好的指导、引导学生对本章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梳理。
思考:如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掌握和熟识一些基本规则,从而有效的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因此可在最初的导学案中可标明一些要求:如专心听人发言,眼睛注视对方,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为保证别人思维的连贯性,在别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插嘴打断,如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及时提出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好办法。
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随时校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步走向成熟。当然在每节课中都要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发展性。5.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
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五)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
导学案上最后一个问题一定设计为本节知识的体系建构。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具体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留出空由学生来填。与其他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他章节等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六)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
1、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
4、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5.注重及时反馈矫正。(出示导学案,说明)
1.每一个学点后面尽量跟上对应的练习。为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有最大程度的收获,还增加了少量的选做题。
2.课堂教学中,反馈矫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反馈与矫正的基本要求是“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因此每个知识点后面对应的练习题要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中考焦点,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反馈矫正不仅仅是书面练习、检测,也可以是提问、展示、练习等多种形式。
三、编写、使用导学案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败的基础,它能体现教师的“支架”作用。使用时要求教师语言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作为教师要清楚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容(易错知识点、易混知识点、方法、规律、知识结构、注意事项、拓展等)。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确定适当台的学习目标,并给出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好老师要能够深入浅出,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要求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四级要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自主选择。对于老师而言,导学案则实现了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
2.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导学案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增加“加油站”“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补充说明、信息提供、方法指导的栏目。
3.应根据不同的课型编制不同的学案,如新授课中的预习性学案、复习课中的检测性学案、专题性学案等。
4.多一些激励的话语。如:
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
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
温馨提示:
比比看,哪个小组办法多等等 5.课后反思、不断完善
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况。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就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单独解决,如果是大面 上的问题,则下阶段要强化训练此知识点。
②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③知识点的训练程度与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是否匹配;
④某个教学环节失误的原因是重、难点把握力度不当,还是对学生的指导、点拨不到位; ⑤某个教学环节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等。
总之,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要在不断反思中完善自己。
四、实施导学案的意义
通过“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导学案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
学生拿到导学案,即开始了学习,实现了学习的前置;编制学案时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一课一案实现了问题的前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导学案编写基本要求:
1、容量要求。八开纸,页边距、中缝1.6厘米左右,正面导学,作业全部放在背面。这里所说的作业不是课后作业,是课前预习和课中前段用的。课后作业是下一课的导学案。
2、知识问题化。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问题应明确、坡度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是完成学习的过程。
3、问题层次化。问题设计分A、B、C、D四个层次,真正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要。导学案编写基本原则:
1. 主体性原则。学案设计,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2. 探究性原则。使用学案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导学案编写基本环节:
1.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生学习后需要了解、掌握、运用的概念、公式、要点等;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提升了哪些能力。情感目标:仔细挖掘蕴涵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和个性发展目标。目标要简洁、清晰、准确、全面。
2. 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根据考纲、课程标准,确定重点。提醒学生要重点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3. 知识链接。把本节课内容放在该学科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以往所学哪些知识点为本节打下铺垫,本节为以后的学习作了哪些准备。
4. 学法指导。包括课堂上学生重点要看的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等,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
5. 问题逻辑。学案设计问题要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同时也是解决下一问题的前奏,学生在解决一个个的问题中,自然解决重点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逐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6. 学习反思。每学习一个知识点、做一道题后都要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必要时写在学案上。做好这项工作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7. 作业布置。题目设置要分四个层次。A、B级(基础):结合本节课的内容,选编基础性较强的练习题,题目要体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理解要求学生独立完成。C级(中等):结合本节课内容,选编有一定终合性的练习题,题目要体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运用,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D级(拓展):结合本节内容,选编一至两道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的终合性习题,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并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问题。
8. 归纳小结。本项内容是对本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由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完成。
注:一般1、2、3、7项是“显形”的,4、5、6项是“隐形”的“归纳小结”要留下合适的空白。
第三篇:导学案的作用与意义
导学案的作用与意义
吕河初级中学
袁文柯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很荣幸参加这次由城关一中片区举行的“实施学案导学,打造高效课堂”教研活动,但作为专题交流发言人,心里很是惭愧。因为在这之前,我对导学案这个概念及相关理论几乎一无所知(仅限于今年3月1号听了赵玉萍老师的一次高效课堂培训专题报告会),就更谈不上对于实施学案导学的实践了。所以我这次来主要是向在座的各位学习的,至于让我与大家进行导学案的作用与意义专题交流,只是赶鸭子上架,完成领导交给我的任务罢了。现将本人所搜集的一些相关导学案作用与意义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如下:
一、实施导学案的作用
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失误;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分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发前进的“泵”;不把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真正当作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导学案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和呈现教学模式与新课改要求正好相吻合、一脉相承。
大家都知道,导学案是与通常所说的教师教案相对应的学生学习方案。它是在教师广泛调研学生的学习状况,研究学生建构自主学习诸种因素及可能性的前提下,集思广益,精心编写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辅助材料。导学案与现在学案、学案导学、讲学稿等混用。其共同特点:是“先学后教”和“少教多学”。它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载体,以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使教学过程由“教”变为“导”,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而且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化。即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导学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六点作用: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②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③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④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录本;⑤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⑥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一句话,导学案为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提出了学习要求、划定了学习范围、指导了学习方法、启发了学生思考。
二、实施导学案的意义
通过“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总之,导学案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
第四篇: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学案导学
文化生活学案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文化发展的实质、创新的源泉与作用。理解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列举实例说明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二、重点难点
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三、知识导学
三.随堂检测
1.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就士大夫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提出:“士大
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这告诉我们()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D.一个人要有所知,必须要亲自去实践
2.下列对文化创新的看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对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社会实践包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需要④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条件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表明了:•A、文化创新的源泉•B、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C、文化创新的作用及意义•D、文化创新的方法
5.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A、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文化继承•D、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所包含的道理是: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是统一的 D、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起决定作用
7.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
•A、文化创作者的头脑B、文化创作者的判断思维
•C、客观事物本身•D、社会实践
8.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半》:“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蕴含的道理是()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C.书本和实践都是文化创新的来源D.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能否创新
9.下列对文化创新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C.文化创作的动力来自于社会实践D.文化创新服务于社会实践
10.材料一中国传统道德十分重视荣辱观念,有不少思想家都有过关于荣辱的论述。如强调“好荣恶辱„„乃君子、小人所不同也”,“不知荣辱乃不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认为荣辱问题事关人格问题。古代荣辱观强调以“仁”、“义”为界限,“仁则荣,不仁则辱”,“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材料二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需要,党中央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它成为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必将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发展。
阅读以上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国古代荣辱观是什么关系?
(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体现了文化创新的哪些道理?
15.(1)①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古代荣辱观的继承与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②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荣辱观的优秀成分,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2)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也将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过程,文化创新既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要体现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善结合体现了这一点。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必将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发展。同时它也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文化更加丰富和繁荣。
第五篇:1.1.2现代旅游及其作用导学案(教师版)
洛阳理工学院附中高二地理选修3导学案编写人:任丽娟审核: 高二地理组
第一章现代旅游
1.1现代旅游1.2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教师版)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有方向)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旅游的发展进程及现代旅游的六要素。
2.理解旅游发展的各阶段的特点,尤其是现代旅游的特点。
3.理解现代旅游六要素与旅游活动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4.理解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同时能辩证地看待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
5.掌握旅游业对促进社会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
6.掌握旅游业对区域、环境产生的有利与不利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
1.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要素
2.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表现及经济过分依赖旅游业会产生的弊病。
3.旅游业对区域环境产生的有利、不利影响。
理解旅游对区域环境保护和破坏的关系。
【自主预习】(自主学习我能行)
一、旅游发展和现代旅游的特点
1、旅游的发展:事务性——商务性
2、现代旅游的发展特点:
☆旅游主体的☆旅游形式的如:、、、、等。☆旅游空间的☆旅游目的的二、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
1、旅游的六要素:、、、、、2、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
旅游六要素的核心:
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 1
三、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旅游业会对、、、产生影响。
1拉动经济发展: ○
表现:
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
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一个重要途径。
c.带动念品等产业)
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2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总体促进社会发展)
正:.促进的提高
正:.提供大量
负: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3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总体促进文化繁荣)
1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特色和吸引力 正:促进(○
2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负: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
4影响区域环境:○
正: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
了推动力)
负: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降低了旅游质量
【合作探究】:(合作学习共成长)
探究一:
作为一名旅游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娱乐、消遣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
【巩固反馈】(试试身手我成功)
1.关于旅游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者、游览、观光构成旅游活动三要素
B.旅游是一种高消费享受活动,所以旅游的基础是发展经济
C.人们外出旅游的目的主要是增长知识
D.只要具备了闲暇时间,有了旅游欲望就可实现旅游的目的2.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表现为()
①旅游空间的扩大化②旅游者以娱乐和购物为目的③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④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3.有关旅游活动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古代社会,常有许多人出游
B.产业革命后,旅游活动的消费数量和普及程度大大提高,旅游服务逐渐商业化
C.自20世纪初开始,旅游活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D.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是近代旅游活动的特点之一
4.最早出现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专门化旅游服务的国家是()
A.中国B.美国C.法国D.英国
2010年5月1日,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期间越有7000万人的游客,其中海外游客约有350万,世博会为上海创造了3100亿人民币的旅游收入。据此答5-6题。
5.材料反映了现代旅游的一个特点:()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旅游形式的多样性D.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6.入境旅游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①回笼货币,稳定市场②增加外汇收入③平衡国际收支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②④
7.下列旅游路线中具有观海岸地貌、文化旅游、沙漠探险等旅游内容的线路是()
A.成渝线—成昆线B.京哈线—京广线
C.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D.陇海线—兰新线—南疆线
8.目前,许多地方提出了“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
A.旅游活动对动植物的破坏B.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旅游活动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9.某著名景点旅游旺季游客爆满,非常拥挤。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增加淡季的吸引力B.和周边景区合作,做到客流的协调
C.实行限时游览D.禁止游客旺季前来游览
10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的原因是()
A.在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出现B.能满足人们精神消费的需求
C.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D.旅游业正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11“旅游一动百业兴”体现旅游活动的作用是()
A.满足人类的需求 B.促进经济的发展C.扩大交流D.保护环境
12.2012年五一期间,各旅游景区纷纷以免费或打折形式来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休闲。下列关于旅游业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旅游可以增加旅游者的生活阅历,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质
B.旅游可以强身健体,提高旅游者的身体素质
C.旅游可以饱览祖国河山、感受历史文化,提高旅游者的道德素质
D.旅游会导致超前消费,不利于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养成【教学反思】:
第一章现代旅游
1.1现代旅游1.2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课后作业(教师版)
班级:小组:姓名: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条理清晰;明天上交给课代表)
基础检测
一、选择题
1.南极旅游的兴起,表明()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旅游形式的多样化D.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2.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
A.科学技术的进步B.人们求知、探密和搜奇欲望的增长
C.交通工具的发展D.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友谊
3.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许多家长带孩子游览世博园的主要目的是()
A.增长知识B.科学研究 C.探险寻古D.娱乐消遣
4.据中央电视台报道,阳朔农村老太太徐秀珍,年近60岁,会说英、德、法等近10种外语,被外国游客亲切地称为“月亮妈妈”。此事反映出旅游活动的作用是()
A.满足人类需求B.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
C旅游业带动农业的发展D扩大交流
北京旅游业的发展思路是“北京的旅游业要想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就必须在稳定入境旅游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奖励旅游和修学旅游”。
5.“稳定入境旅游”对北京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①回笼货币、稳定市场;②增加北京的外汇收入;
③加剧城市交通拥堵;④促进北京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②④
6.下列关于旅游交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旅游交通是旅游者实现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 ②旅游交通的发展依赖于旅游业的发展 ③旅游交通的收入是旅游业创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景区内带有娱乐性质的游船、索道等不属于旅游交通的范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一些旅游点在景区内建设大量的宾馆和餐饮店,这种做法()
A.可以提高景区环境质量B.增加了人文景观
C.破坏了景区的整体风貌D.对文物古迹造成破坏
二、综合题
8.现代旅游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地震、天外陨石等造成的灾害遗迹成为旅游吸引物,活火山也有人冒险进行逼近旅游。美国推出地震模拟旅游;泰国推出保健旅游;新加坡推出“中药之旅”;西方一些国家还推出怀旧旅游„„
材料二 韩国和日本是目前山东旅游市场最大的客源国,两国的游客量占山东省接待外国游客的70%以上,每年接待韩国游客约100万人次,日本游客约40万人次。
(1)现代旅游开始于________世纪________年代,与传统旅游相比,其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其构成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州牡丹甲天下”,分析山东菏泽发展旅游业对其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能力提升
9.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初步测算,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上海市带来超过800亿元人民币的直接旅游收入,对长三角地区旅游及相关产业拉动作用尤为明显。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上海市和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带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都市圈全面融合发展。上图为世博会中国馆。
(1)旅游业又被称为“朝阳产业”,结合材料分析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2)世博会期间,许多中外游客要游览中国馆,体验一下“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意境,这主要反映了旅游业对区域文化发展有何意义?
(3)简要说明世博会对上海旅游业的积极影响。
自查小结
做错题型解题思路
今后学习方向
答案
巩固反馈答案:1—5:BDBDA6--12 B DDCB D
基础检测:1—7D D A DDAC
8.答案:(1)2050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食、宿、行、游、购、娱
(2)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稳定市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增加收入,缩小地区差异,促进区城经济发展。
能力提升:
9.(1)发展国际旅游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稳定市场拉动经济的发展;带动交通商业金融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答出两点即可)
(2)促进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使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交流增多消除一些社会民族偏见促进相互了解;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特色和吸引力
(3)使基础设施更完善接待能力更强;为上海创造了新的旅游资源使该区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