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追寻春天的脚步
创二(22)班 钱志昊
追寻春的脚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孟浩然写的一首诗叫《春晓》!不知不觉冬天慢慢地悄然无声的离开了,春天已经到来了!春天唤醒了所有的生物。
雨滴滴答答的下着,滋润了整片大地!也滋润了树,让树充满活力。雨滴落在树叶上,像晶莹透亮的珍珠明亮又闪烁。
春雨也滋润了花,小花慢慢地探出头来,东一望,西一望,在呼吸了一下新鲜空气。慢吞吞的钻出来!不过九日,小花一下子就出来了展示了它美丽又高贵的神采。那画面非常美!你看蝴蝶和蜜蜂都被花儿吸引来了,蝴蝶和蜜蜂好像在说:“真美呀!太美丽了!”小草非常好奇的探出头来,在阳光下就像一张绿油油的毡子一样!微风吹来草在快乐的摇摆着,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冬天的池塘散放着寒冷的气息,春天池塘的水变暖了,水底下的小鱼在快乐的玩耍着,池塘边的大树倒影在水里,这使池塘的水变暖了。微风吹来,池塘流动的“绿”鱼儿说:“春天真美呀!”一到春天燕子就从北方飞回了南方在一边玩耍,一百年欣赏美景!春天里,人们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有的在播种,有的借着好天气就去郊游!
我想说:“春天你的脚步可真奇妙呀!”
老师评语:
志昊,文章里不仅用诗句开头,更用拟人化的语言将春景表达,结尾的赞美之情更将春天的美妙言明啊!加油!
第二篇:追寻文明的脚步
追寻文明的脚步
——上饶创建全省文明城市纪实之一
上饶城市美如画。记者 方军 摄
本报记者 丁 华
这是一座现代气息浓郁的城市:青山碧水是她靓丽的身影,树木葱茏是她美丽的花冠,文明富裕是她传承的精神和奏响的华章。
这是一座经济迅速发展的城市: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19.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财政收入完成59.28亿元,位居全省第3位。
这又是一座求实创新的城市:先后荣获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全省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双拥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
站在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的起点上,创建全省文明城市的号角又在饶城大地吹响。“文明”二字,流露在工作人员的举手投足间,绽放在百姓会心的笑容里,浸润在城市宜人的臂弯中„„文明已撒满全市各个角落,深深印入每个市民的心中,让大踏步行进中的上饶愈加焕发出勃勃生机。
文明:聚城市之力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对争创这一城市荣誉,市委、市政府思路清晰:要以百姓的幸福为基石,坚定不移地把文明城市创建融入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大局。
市委书记蔡晓明殷切嘱托:“城市管理要注意细节,五城同创要重视长效机制的建立,务求实效”。市委副书记、市长董仚生反复叮咛:“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创建工作的最大追求”。
让人民群众从城市发展中分享更多成果,成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生命线。
为了造就一个风景如画、生活便利、工作舒心的城市空间,我市在黄金地段留下大片土地,植树木、种花草、辟广场、建公园,新建改建了一大批城市公园和街头绿地,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6.3%。国家级森林公园、市民公园、三江公园、双塔公园、紫阳公园、樱花公园等近10个公园星罗棋布,已经成为人们在工作之余休闲游憩的上上之选。
无论在老城还是在新区,道路和桥梁始终是这座城市最抢眼的风景。广信路、凤凰路、三清山大道、叶挺大道、志敏大道,一条条城市干道构成上饶城区强劲的筋骨;信江大桥、步行桥、长塘桥、步行街天桥宛若架设在城市空中一道道美丽的彩虹。而投入数千万元,对里弄小巷实施全面改造整治,更是让10万市民直接受益。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我市深入开展了水污染治理、保护“母亲河”、绿色生态建设、城乡垃圾集中处理等十大行动;在城区大力开展的城市亮化、绿化,市场秩序,交通秩序,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障,经营场所卫生、食品、饮用水安全等十大综合整治活动,为市民营造了更洁净的生活环境。
文明:让市民共享
弘扬方志敏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
是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最强音。
“新知识讲座”从开讲之日起就赢得满堂彩。余秋雨、王东京、夏明钢等名家荟萃,讲座精彩纷呈,听者云集。日前“鹅湖论坛”的首次开坛,反响巨大,将为上饶打造学习型城市添火加薪。
“高雅艺术进上饶”演出18场,汇集俄罗斯芭蕾舞团、德国爱乐乐团、中国东方歌舞团、中国歌剧舞剧院、黑鸭子乐队等众多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团队,星光大道走进上饶三清山、央视“心连心”艺术团来饶慰问演出„„一场场精彩的视听盛宴,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过足了瘾。
信江之声歌手电视大奖赛、庆“五一”唱红歌职工歌咏大赛、方志敏之歌文艺晚会、“军民情、和谐心”庆祝建军80周年文艺晚会等活动,让市民在亲身参与中放飞心情。
“市长热线”、“政风行风热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工程”„„解决了大量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基层民主议事日”、“村情公开栏”、“民主恳谈会”„„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让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与此同时,医、住、养老等各项保障力度不断加大,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仅去年,就到位民生工程资金21.9亿元,81项涉及社会保障、造福工程、办学就学、治安防控、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城市公园、水利建设、公路硬化等领域民生工程指标全面完成,有效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群众参与文明城市建设的实惠感、成就感和建设热情。
翻开上饶创建文明城市的画卷,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创建乐章中,众志成城的上饶,正向全省文明城市这一目标阔步挺进。行动在前,希望在后。文明,就在上饶人身边;文明城市的荣誉,正离上饶人越来越近。
第三篇:追寻雷锋前行的脚步
追寻雷锋前行的脚步
金溪县关爱报告团 傅南轩
雷锋,新中国的普通一兵。这个永远定格于22岁的年轻生命,在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中留下温暖至深的印记。他,象泥土一样朴实,即使擦肩而过,也许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然而,他却用他的平凡,传递着爱、传递着奉献,让一个平凡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始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穿越50年的风风雨雨,照亮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雷锋精神的生命力之所以如此持久,是因为它寄托着中国人的朴素感情、向善愿望、价值呼唤、道德理想;学习雷锋的号召力之所以如此巨大,是因为它不分时代、不分阶层、不分贫富、不分年龄。在杨善洲留下的满山青绿中,我们看到了“雷锋”;在郭明义献出的汩汩热血中,我们看到了“雷锋”;在“最美婆婆”陈贤妹、“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女孩”刁娜伸出的救人之手中,我们看到了“雷锋”;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希望工程、“免费午餐行动”等等大事小情中活跃的“志愿者”、“义工”身上,我们也看到了“雷锋”„„
老师把自己的知识和道德力量传播给莘莘学子们;工人农民用自己的汗水描绘着祖国的蓝图;警察叔叔用自己的青春和鲜血守护着人们的和平、安宁;白衣天使用自己的温柔给我们带来了健康、美好„„他们不是雷锋,他们又都是雷锋——这些都是屹立不倒、真真切切的“雷锋”群像。雷锋精神伟大,但并非高不可攀;平凡,但并非琐碎;神圣,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当国家利益遭到损失时,“雷锋们”挺身而出;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雷锋们”倾力相助;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不能统一时,“雷锋们”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正因为这些“雷锋们”的前赴后继,我们的社会才更加安定繁荣,民族才更加团结友爱,朝着文明迈进的脚步才更加稳健,我们的国家也更加强大,未来也更加充满希望与活力。
雷锋精神,正是当代社会,同样也是未来社会的价值坐标,是对我们心灵的永恒召唤。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今天我们该怎样追寻雷锋前行的脚步呢?
一、知恩必报,坚定信念
雷锋在一篇要求参军的文章中写道:
我出身在一个很贫穷的农民家庭,父亲专靠给地主做长工来维持一家半饱的生活,终年辛勤的劳动,到了新年初一全家五口人有小米不到半升。抗日战争时期,我爸爸参加了革 1
命,白天参加生产,到了夜晚就和村里的人大伙集合起来打鬼子,后来不幸被捕,被小日本鬼子活活地埋葬。全家无法生活,我哥只好去一个小小的机械厂当学徒,我和妈、弟三人只好上大街讨吃。一九四四年,我哥在工厂双手被机器轧断,脑袋被撞破,鲜血染红了里外的衣裳,不到两天而死。我那幼小的弟弟受不住那种生活的折磨,第二年活活的饿死在街头。我可怜的妈妈呀,遭受凌辱逼迫上吊。剩下了孤孤单单六岁的我,只好给地主放猪,晚上和猪作伴。一旦到了冬天我冻得受不住,只好贴着肥猪的大肚子睡着。那大肥猪比我长得还高,它吃的比我还好哩,每天还有人伺候它。我呢?挨打挨骂是家常便饭,过着非人的生活。那时候我虽年纪小,对那些要命的野兽般的帝国主义和黑暗的社会是多么的入骨的痛恨。
那是我真想:要是有亲人来搭救我,我一定要拿起枪,粉碎那些狗豺狼!为爹妈报仇。光明伟大的党啊!您搭救了我,给我吃的、穿的,还送我念书,戴上了红领巾,加入了共青团,参加了祖国的工农业建设,一天天地成长起来。
伟大的党啊!您是我慈祥的母亲,要是没有您我很难想象到自己的一切。今天您需要我,我一定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和一切困难,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继承长辈优良的革命传统,为建设现代化的强大的国防军,为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保卫世界和平,我要把自己可爱的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
雷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知恩必报,时刻牢记党的宗旨,热爱党的事业,学习党的理论,坚持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自觉把个人的命运与党和人民的事业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奋斗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洪流融合在一起,毫无保留地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了一切。
他短暂的一生,懂得什么是理想、青春和幸福;懂得为谁活着,怎样做人;懂得共产主义的含义。因而体现雷锋精神的雷锋语言就成为教育一代又一代的格言:
什么是理想、青春和幸福?他说:“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的谦虚的人。”“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人活着是为什么?他说:“我学习了《毛泽东选集》一、二、三、四卷后,感受最深的是,懂得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我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在他牺牲的前几天,他解答的仍然是这个人生的难题。他说:“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不是为人吃饭,我活着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而斗争。”这就是雷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浓缩在雷锋自己的一段名言中:“人的
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体现了青少年与祖国共成长的规律。雷锋生于旧中国,长于新中国,亲身经历与鲜明的对比,党的教育与不懈学习,使他由衷认同并信奉新中国的新文化,自觉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努力按照社会先进分子的要求做人行事。雷锋时时处处体现出对中国共产党深厚的阶级感情和强烈的情感认同,体现出为建设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加瓦的忘我工作热情,体现出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远大理想和献身精神。也正是这种爱国精神和坚定信念使我们伟大的祖国能够度过内外交困的“艰难时期”,三年饥荒、中苏论战、外界封锁等等,人们众志成城、攻坚克难,走过了一段段艰难时期,迎来了改革开放和人民的富裕生活。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昭示了青少年学生成长进步的正确方向,始终是引领青少年学生奋发进取、健康成长的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追寻雷锋前行的脚步,就要学习雷锋知恩必报,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升华爱国主义情怀,追求高尚的的人生价值,自觉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贡献智慧和力量。我们要像雷锋一样,在每一件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从千百次的无私奉献中,一步一个脚印,不停地攀登人生价值的顶峰。
二、自强不息,锐意进取
雷锋不仅懂得了活着是为了什么,还懂得了伟大出于平凡。他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在短暂的人生中,雷锋谦虚待人,甘于平凡,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服从革命的需要和组织的安排,党叫干啥就干啥,“革命需烧木炭,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堵枪眼,就去做黄继光。”小学毕业,他响应政府号召,回到农村当一个“新式”农民;鞍钢招工,他放弃舒适的工作条件和待遇,成为一名学徒工;在成为一名先进工人后,他又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实现参军梦。每次“跳槽”,雷锋的收入都在“减少”。在农场开拖拉机时,每个月拿32元;鞍钢做学徒时,每月是22元;参军后,每月只有6元战士津贴。在鞍钢,有一工人师傅问他,为什么要来鞍钢。他说,为了“1070”。“1070”是当年党中央定下的钢铁指标,要求1958年全国钢产量翻番,达到1070万吨。
他就是这样把自己生命溶入党和人民事业的整体之中,立志在平凡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乐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党把他拧在哪里,他就在哪里闪闪发光。他早年在县里当通信员,是模范工作者;开拖拉机,是优秀拖拉机手;到了鞍钢当工人,又是先进工作者;到了部队,是先进战士;入了党,是优秀党员;当了班长,是模范班长;他不但汽车开得很好,还经常帮助别人,不断提高驾驶技术;他当选为人民代表,积极参政议政。无论是当公务员,还是当工人和军人,他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勤奋努力,工作在哪里,就在哪里闪光发热,竭尽所能为国家、为社会创造财富。他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才有力量。”“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雷锋的“螺丝钉”精神体现了顺势成才的规律。个人的成才目标是否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相一致,是能否成才的重要前提。雷锋立志做一个“螺丝钉”并不是缺乏远大志向,而是体现了“志当存高远”与脚踏实地的统一;也不是一种盲目随从的“工具论”,而是自觉按照时代需要作出的正确选择。我们追寻雷锋前行的脚步就是学习雷锋爱岗敬业,追求卓越,努力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把个人理想抱负化作励志图强、创造崭新业绩的实际行动,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我们知道,雷锋的文化程度仅仅是高小毕业,当时小学很少,而且条件极差,为了读完小学六年级,雷锋共换了五所学校。但是你们看雷锋的诗文和日记,就会感到很惊讶,这就是雷锋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结果。雷锋曾说过:“有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于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时间总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雷锋的挎包里总是带着书,有空就学习,把学习贯穿于生命的始终:他在写日记的过程中不断锤炼自己,在当宣传员办黑板报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在帮助别人学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在担任校外辅导员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在作学习毛主席著作讲用报告中不断丰满自己„„1958年,雷锋作为下乡知青来到了美丽浪漫的团山湖。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的雷锋不但学会了骑马,而且学会了开拖拉机,不负众望地成为望城县的第一个拖拉机手,这一天是1958年3月10日。兴奋的雷锋当即写下了《我学会了开拖拉机》,3月16日,县《望城报》就发表了雷锋这篇文章,从而激发了雷锋的创作梦。据相关资料记载,雷锋一共创作了29首长长短短的诗歌。1960年,雷锋有15则日记和一篇文章《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在沈阳军区《前线报》上发表。雷锋活泼开朗,喜欢照相,喜欢跳舞,喜欢演戏,也喜欢演讲„„可以说,雷锋在当时也是一个追赶潮流、敢于创新的弄潮儿。
雷锋在学习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革命理论,当时主要是学习毛主席著作。他还经常引用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的话。可见,他的涉猎面很广,知识面很宽;再一个就是学习英雄人物,很多英雄人物的事迹他都耳熟能详,如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向秀丽等。正因为雷锋善于学习,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刻苦学习,孜孜不倦。凭着这种可贵的“钉子”精神,雷锋掌握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所以他的思想所达到的深度、广度、高度、厚度,不用说一般的年轻人达不到,就是一些领导干部也不一定能达到。毛泽东看了《雷锋日记》后也说:“此人懂些哲学”。
雷锋的“钉子”精神,以及他勤奋学习革命理论、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的实际行动,体现了压力成才的规律。我们追寻雷锋成长的脚步,面对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各种压力不断增大的现实,是锐意进取知难而上,还是一声叹息打退堂鼓,正确的选择无疑是前者。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压力变成动力,动力迸发活力,活力产生创造力。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之时,就是人才的源泉充分涌流之际。
三、无私奉献,助人为乐
爱是奉献的基础。雷锋能够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因为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从心中爱着我们的祖国和人民。他说:“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一心向着共产党,这是雷锋最重要的政治品质,也是雷锋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基石。作为抚顺市的人大代表,他说:“我爱全国人民,爱全世界的劳苦大众。他们都是我的亲人,我要为他们的自由、解放、幸福而贡献自己的毕生的全副精力,直至宝贵的生命。”雷锋不只停留在日记中、停留在口头上,他学了革命理论,有了英雄形象,就付诸实际行动,做了大量的好事。周总理为雷锋的题词,特别指出他具有“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雷锋在弓长岭焦化厂工作时,他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雷锋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了一年零二个月,曾三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五次被评为标兵,十八次被评为红旗手,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一九六零年八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命令,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手的疼痛,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立了二等功。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存折上203元)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侍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他又主动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而自己口渴时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有一次,雷锋因肚子疼到团部卫生连开了点药回来,见本溪路小学的
大楼正在施工,便推起一辆小车帮着运砖,一连干了好几个小时,这就是雷锋;在一次出差换车时,雷锋发现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的火车票和钱丢了,他就用自己的津贴费给大嫂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人们因此留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就是雷锋;他“偷”着为战友的亲人寄钱,深夜为战友补棉裤。有人说他是“傻子”,雷锋却说他甘愿做革命的“傻子”,这就是雷锋„„
雷锋的“傻子”精神体现了忘我成才的规律。“多帮助人民做点好事,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心甘情愿做这样的傻子,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需要这样的傻子。” 雷锋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其实,每一位杰出人才成功的背后,几乎都经历了忘我奋斗的艰辛,“忘我”是成才的一条重要规律。只有忘我,才能确保人才成才的正确方向;只有忘我,才能使人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虽然雷锋只活了短短的22年,但据有人不完全统计,雷锋做了200余件好事。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雷锋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永远地把学与用、知与行、说与做融为一体。在不断的实践中,凸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真的是为党和人民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热血和青春,直到他倒在自己曾经驾驶的汽车旁。
1962年8月15日12时5分。年轻而优秀的雷锋停止了呼吸。
这一刻,22岁的雷锋留给了人们无尽的思念和哀悼。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以平凡的人生实践,矗立起人生价值选择的最佳坐标,展示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鲜活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永久地召唤着人们的心灵。
1963年11月,雷锋牺牲5个月后,“雷锋班”被命名,雷锋班编制8人,实际上只有7名战士,战士们永远留一个位置给老班长。
“雷锋!” “到!”
每天晚上,辽宁抚顺城北高尔山下的军营里,“雷锋班”点名,第一个点到的雷锋,全班齐声应答。
年轻的声音在山间回响,这是半个世纪的回声。
雷锋精神,已成为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基因,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雷锋。我们——共产主义接班人,就是雷锋。现在我点名,请同学们应答。“雷锋!” “到!”
好,让我们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追寻雷锋前行的脚步前进,前进,再前进!
第四篇:春天的脚步
春天的脚步
“冬天好冷啊!”我一边走一边想,突然,一缕温暖地阳光照在我地脸上,“好舒服啊!”抚摸着穿透空气的阳光宝宝,我仿佛闻到了春天的气息,看到了她美丽的脸庞。
我以为这只是幻觉,不过,现实的一切告诉我,这是真的,我看见了,发芽的柳树,换上绿裙的小草,开花的莲座,长芽的芦荟,还有那群朝气蓬勃的小麻雀等等的一切,让我感觉春天近了,因为我听到了她的脚步声。
“好热”,我穿着羽绒服站在草场的时候,听见别人在喊,是感觉吗?我出汗了,我的手心是湿的,哇,好像真的在春天的怀里一样,好温暖。
风,微风,轻轻吹来的微风,暖暖的风,让人不寒冷的风,暖暖的风吹在冷冷的脸上,让人感觉非常的愉快,心情也好了许多。
春,轻盈的步伐踏在世界各地的每一处,听,春的脚步又进了。
指导教师:张艳 推荐阅读: 关于春天的作文
第五篇:春天的脚步
春天的脚步
——我的课改故事
“三尺讲台,一方净土。”怀着对老师的崇拜,对教育事业的向往,2011年9月1日我投入了教师这个神圣的行业。本来还憧憬着用自己刻在脑海里的教学模式在学校好好施展一下拳脚,可是当我步入校门后的片刻时间里就不止一次地听到了一个词——导学案。什么是导学案?指导学习的吗?学生的还是老师的?它是教案吗?是一本书吗……一连串的疑问在我脑中里旋转。
经过细细打听后才发现,原来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既然是新课程那就一定有它的优势,所以我就遵循五步导学模式,抱着既新鲜又自信的心态给同学们上了五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一课《窃读记》,可是问题出来了:过去的教学,已经按常规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 的方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扎实。而新课堂强调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可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做到“活而不乱”呢?同学已 经在回答问题了,还有的同学高举着小手嘴里喊着“我、我、我”。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两极分化变得严重,班里一下子出现了这么多的 “待进生”……我虽然准备的很充分,但似乎同学们都不愿领情,尤其是自主学习后的群学环节,下面更是一片混乱,有的同学不愿意讨论,有的同学干脆就说不会讨论,还有的同学趁机说话;展示的时候大家又出现问题了,他们不是争先恐后,而是你推我让,都不愿意表现。想尽了一切激励的办法,但都无济于事。我只能采取随机点名演示。导致本来两课时就能完成的任务,我足足用了四课时,但还感觉完成的不够完美。对此,我特别的苦恼,是我的问题还是课改的问题?如果是课改的问题,那我是不是就应该采用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了?可是这种模式在我上学的时候就感觉不怎么高效,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发挥都不够全面,难到我要让我的学生们还停留在老模式上吗?不,我不能,我不能在课改的大趋势下还采用老的教学方法,我要采取一定的行动让学生们“领情”。
在连续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我发现是我引导和监督的不到位,致使一部分“懒惰”的学生有机可乘,后来我在下发任务时做到具体细化、实时监督。我在下边不停地重复要求、及时跟踪。等到所有的同学都能完成要求在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这样又出现了程度好的学生“等”的现象。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必须环顾所有同学的表现,并不断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要求;同时我会邀请一部分程度好的学生作为辅导员帮助我解决问题。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这样程度好点的同学既帮我解决了问题同时自己得到了提高和锻炼。令我感到欣慰的是,这样每节课的知识点至少有80%的同学能掌握,这正是我所期待的。
预习这一环节解决了,但展示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同学们只会演示操作不能很好的表达讲述。组织语言能力和知识点讲解有待提高。所以接下来的一星期里我就着重辅导学生们的语言表述能力。除了鼓励他们多看书了解专业用语的一些表述外,我还开展了一些班级小活动,比如:读书比赛,讲故事比赛,小小演讲赛等。效果还是不错的,既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班级气氛,提高了课堂上大胆发言的积极性,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语言表述的流利性。自此,我更进一步认识到了课程改革的必然性。当然,也有个别“潜力生”还有提升的空间,我会在今后的改革路上继续探索、不断解决新的问题。
之后的我在课堂上总是鼓励孩子们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里充满着浓浓的学习气氛,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而我呢?则更加喜欢我的学生,更加乐意与他们一起学习,我终于在课改中成长起来了。
我想,如果教学 改革是条路,我才刚刚踏上起点,而精彩总在险远之处;如果教学改 革有扇门,我才刚刚站在门口,而只有步入其中才能嗅到真正的花香。课改还在进行,我们面临的问题也会接踵而来。回首望望课改以来留下的串串足迹,欣喜之中夹杂着不少困惑,它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师一起去探索,去解决。我相信,只要我们用满腔的热情,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我们的课改之路会走的更远,飞得更高!
冬天的脚步已然踏出,春天的脚步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