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龚桂华的长篇小说《寒秋》中的男性世界[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3 08:2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龚桂华的长篇小说《寒秋》中的男性世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龚桂华的长篇小说《寒秋》中的男性世界》。

第一篇:2龚桂华的长篇小说《寒秋》中的男性世界

龚桂华的长篇小说《寒秋》中的男性世界

包燕嫆

有评论家认为,桂林作家龚桂华创作的长篇小说《寒秋》的独特之处在于塑造了秋红等为数不多的鲜活的女性形象,她们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是贯穿整个作品始终不可忽视的因素。我觉得,《寒秋》虽然是一部渗有女性意识的作品,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它仍然是一部男权意识形态在场的作品。整部小说都是以男性人物为主,男性成为小说故事的主体。翻开浩瀚的文学史,无论古代、现代还是当代,几乎每一页都有占据着重要位置的主体形象——男性。女性只是男性用以确立其主体地位的参照物,是处在他人或环境的支配下、完全处于客体地位的人。《寒秋》中的男性是女人苦难命运的直接导演者,这些男人或权威,或阳刚,或猥琐,形态各千、鲜明饱满的性格形象跃然纸上,男性构成了小说故事的完整情节。

小说以桂北农村数十年变迁为背景,描述了祖居高尚坪的秦、黄、令三大家族为了争夺村里统治权的世代争斗。无疑,三大家族中的男性成为参与这场斗争的主体。而外来插秧女秋红作为这场权力斗争的导火线,是引爆矛盾的人物。从她来到高尚坪的第一天开始,就成为了三大家族争夺的对象。可是,三大家族所要争夺的并非是一个女人那么简单,而是隐藏在背后的声誉、权力、地位等,为了各自在村里树立好的形象,赢得一席之地。在众多男性的竞争过程中,他们建构了自我的立场,从男性的角色来看,男性在其中都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但是可以把他们分为三类,权威的“父亲”形象或男权意识形态的,阳刚高大的,猥琐卑微的。这三类男性在整个小说的叙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类“父亲”形象

这类人是家庭的一家之长,充当丈夫和父亲的角色。这些男性一直扮演着以权威、尊严、力量为标志的主体角色。父亲在面对子女的时候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子女都是驯顺的。他们不是独立的个体,没有自己决断事情的权利,而是居于依附的客体地位,父亲要干预他们的生活,掌握他们的命运。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父权制基础之上的,而父权制社会又是一个皇权、族权、夫权三位一体的等级社会,所谓的“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妻子或子女都要无条件对男性的绝对顺从。黄福开既是村长又是家长,作为村长,村里的一切事务纠纷都由他来掌管解决,掌握着一个村子的命运。秦令两家的子弟为了争夺插秧女秋红而大打出手时,村长黄福开出于对秦家的不满,暗下决心要帮助令家,因此在抓阄中做了些“手脚”,暗中帮助令家取得雇佣秋红的权力。秦家的长子土荣看出了其中的破绽并且骂了他,黄福开勃然大怒,说再骂就把他绑起来法办。权威、力量的性格在他 的身上生动形象,他所做的这些也是引起后来三大家族争夺权利的原因之一。黄福开作为家长,家里的大小事情都必须经他同意,不能抗拒,否则就动用家法祖训来约束规范子女。当儿子黄元尚决定要娶秋红为妻时,黄福开大为不满,说堂堂一个黄家二少爷跟外来插秧女结婚,门不当户不对,名声也不好听,有失村长的脸面。他对黄元尚既是骂又是暴打。黄元尚虽有反抗的行为,可这种反抗经不起父亲的权威压迫,只能偷偷地与秋红约会;妻子黄吴氏看见丈夫暴打儿子时,不敢吭声劝阻,只能以死来震住丈夫对儿子的暴打。黄福开得知秋红未婚先孕的消息,认为儿子上悖祖训,下违家规,通知族里的老前辈,当着他们的面对儿子进行了教训后才勉强同意儿子的婚事。可以说,黄福开控制着家里乃至村里的命运,虽然他得到村里人的认同,但是隐喻了男权意识形态的潜在性。令安国是令氏家族的前辈,是令喜才的父亲,令安国家境贫穷潦倒,加之有病在身,这样的状态使他时刻担心儿子的婚姻大事,只好将儿子的婚姻寄托在一年一度春忙时节外来的插秧女们身上。当看到儿子喜才领着青春美貌的秋红回家时,想着家里的香火有延续了心里非常高兴。可是当看到家门口插有一把牛耳尖刀,就认为秋红是招惹事非的祸水,坚决让儿子辞退秋红,儿子十分不愿意辞退苦苦挣来的秋红,与父亲发生了矛盾,致使病弱的父亲吐血病危,可是父亲无论如何要辞退秋红。令喜才考虑到父亲的病情与家里的穷困,按照父亲的意思把秋红给辞退了。他表面上对父亲不服从,其实心里说的“是”,一个弱者的反抗是沉默的。秦世林在老刽子手死后担当起了家长的角色,他按照老刽子手的遗愿在高尚坪买田置地,重新建立秦家在高尚坪的形象。老刽子手的死,他认为是黄家所害,决定让黄家无条件答应自己提出的要求;在儿子秦土荣被军兵抓去当兵的危急关头,他没有事先跟儿子商量就用棍子打断了儿子的腿,好让他不能去当兵;当女儿玉梅手上戴着似曾相识的手镯时,他一声不说就从女儿手上把手镯抢夺下来。秦世林有意或无意地在干预着子女的生活,发挥着作为一个父亲的作用。黄福开、令安国、秦世林作为“父权”的象征,是男权意识形态的代表,决定着家里的事务,掌握着子女的命运,子女对父亲是绝对的服从。

第二类是阳刚高大形象

这类形象集中体现在黄无尚身上。阳刚高大的男子汉一直都是女性所追求的理想,他们或以成熟睿智,或以坚毅勇敢,或以勇于献身的各色面目出现。尤其是当女性处于两难处境时,其突围便是寻找这样的男子汉,她们幻想找一个真正能够理解、拯救、可信赖的男人做为坚强的靠山,黄元尚可说是男子汉的代表。作者并没有仅仅出于讲述故事的需要把黄元尚描述得如此完美,而是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事件赋予他鲜明饱满的形象。黄元尚是黄家的二少爷,英俊仁义,桀骜不顺,但家族里的人打心底里喜欢他。黄元尚是大胆而勇敢的,当秦令两家子弟为了争夺秋红找村长论理时,村长说拿什么做证据时,黄元尚第一个站出来当众替令家作证;当秋红帮令家插秧完后没有吃饭而处于尴尬的境地时,黄元尚主动给她送来饭菜,并约好地点跟她一起去看戏。黄元尚是拔刀相助而富于同情心的,当秋红被秦土荣抢走玉手镯后,他决定帮她向县长告状,结果秋红私闯法场被打入水牢,他不顾一切拿榨坊的地契作为抵押向侯镇长求情;最后秋红被释放出来后无处栖身,他把秋红安置在瞎奶的小屋住。黄元尚是气宇轩昂而深沉坚定的,当秦黄两家在处理老刽子手出殡的事件中,侯镇长为了报复秦黄两家,用阴险毒辣的手段,让双方各派一人在烧开的油锅用手摸大洋以决胜负时,黄元尚主动站出来承担这一艰难痛苦的任务,他脸上浮现出的是深沉坚定的神情。黄元尚是勇于献身而敢作敢为,富有责任感的,当秋红冒着大雨去找秦土荣对质险些丢了性命时,黄元尚不顾生命危险把秋红救起,并且在他和秋红相好之后决定要娶她为妻。黄元尚是执着而坚毅的,当他要娶秋红为妻的消息被父亲反对时,他甘愿冒被父亲打死的危险,也要非秋红不娶,最终打动了父母。秋红一方面深深地爱着黄元尚,另一方面又要履行和实施她的复仇计划,她本来不想和黄元尚结婚的,但又拗不过他更拗不过自己,因为她还为了复仇。因此特别需要一个能够保护她能够让她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的安全港湾,而黄元尚恰恰是她可以终身托付的男子汉,黄元尚身上仅存的男人特征是阳刚,男权意识形态在他身上荡然无存。

第三类是猥琐卑微形象

《寒秋》中的镇长侯人庆是一个猥琐、颓败的男人。他是社会权利的拥有者,利用手中的权力获得钱财和美色,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在他的眼里,有钱就可以解决一切事情,秦令黄三家有事请求于他时,没有一定的钱财贡献于他都是无济于事的;他游戏于感情和女人之间,骨子里燃烧的仍然是传统男人对三妻四妾的渴望,对女性的极度不负责任,他答应三姨太婚后不寻花问柳的,可是看见青春美貌的秋红还是抵不住美色的诱惑,千方百计要把秋红弄到手。秦土荣是秦家的长子,他骄横跋扈、不可一世,报复心机重,为争抢秋红不得用牛耳尖刀恐吓令安国父子,用石灰毒死光棍烂的鱼花,在光棍烂的小儿子的食物中投放耗子药,还强奸了秋红并抢走了她的玉手镯。秦土荣狡猾而诡计多端,他常常带着族里的兄弟出门惹事生非,打架斗殴,并且在别人上门对质时,他否认并非自己所为,而他所做的一切都会得到秦氏家族的宽容与凉解,可以说他是个渺小卑微的男人。作者在小说中把这类男人的贪婪、猥琐与卑微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身上仍然有那么一些男权意识形态的影子。

《寒秋》是一部脱离不了男权意识形态在场的作品。中国在传统上是以一个男权为中心的儒教国家,女性仅被视为性的存在物,是传宗接代的工具、供人把玩的消遣品,是以各种形态出现的“物”却唯独不是具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人,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尽管 女性地位不断提高,女性作为受压抑的群体的事实并没有多少改变,男权意识形态在中国居于主导地位,而女性则居于依附于男性的客体地位。对于《寒秋》,我们只能说它是女性意识瞬时的狂欢场所,女性不可能真正逃离男权意识形态的“他者”凝视,也改变不了女性作为“他者”和“第二性”的从属地位。秋红努力挣扎过,反抗过,而且没有软弱地屈服于秦土荣的暴力,可是现实的生存环境不得不迫使她依附于男人。当她身在异乡,无依无靠,孤苦伶仃时,她找到了黄元尚这么一个值得她尊重、信赖,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当她为了实施和履行报仇计划时,她不得不以美色诱惑侯镇长,依靠镇长的权力以实现复仇计划。她的身份是一样的被动,一样的无从选择,凡此种种,都说明了在这些强悍的女人的心底深处,仍然卧着一个柔弱的小女人,仍然有软弱的女性依附心理,她们渗入骨髓的传统的对男人的依附心理是不会消失的。因为强大的男权中心文化的力量是难以挣脱的,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男权意识的深固和女性解放的艰难。

龚桂华的又一长篇小说《苦窑》

包燕嫆

一、小说故事梗概是: 小说讲述了一个叫高尚坪的地方三大家族爱恨纠结的故事,让读者又一次“见证”了在那片古老而又苍凉的土地上,演绎的一幕又一幕悲剧。

女儿死了,妻子疯了,已过不惑之年的秦土贵无法再为秦家添后。小龙河边乌石坡上那行咒骂秦家“断子绝孙”的粉笔字,再次点燃了秦土贵对黄家的仇恨。求官心切的令旺福趁机煽风点火,栽赃陷害。挑拨秦黄两家再起祸端,妄图坐收渔利,然而反被老谋深算的秦土贵所利用。秦土贵打着“讲和”的幌子指使令旺福把年轻漂亮,但生理上却存在严重缺陷的侄女秦四俩,嫁给黄家肩负传宗接代重任的儿子黄元武。黄家老太太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让三大家族和睦相处,不顾族人反对,执意让儿子黄元武娶了仇家女儿秦四俩,洞房花烛夜,秦四俩拒绝与黄元武同房,深夜逃到苦窑上。几经波折,黄家终于发现四俩是个“石女”,由此揭开了秦土贵要黄家断子绝孙的阴谋…… 黄老太太求孙心切,自己动手把四俩胯下的那个怪物除掉,差点闹出人命,由于及时送往医院抢救,避免了被秦土贵杀绝的阴谋,黄家的传宗接代有了希望。

二、“苦窑”的含义

苦窑是座烧灰窑,坐落在离村二里地的一座大山脚下,一边靠着小龙河,一边靠着大路,这大路过去叫官道,现在叫公路。多少年来,高尚坪出产的大米,美酒就从这条路上运出去的,运到县市,运到省城,运到四面八方,为高尚坪争来了荣誉争来了财富。传说那荣誉和财富都与石灰有关,高尚坪人在水田里种谷子都离不开石灰,酿酒也离不开石灰。石灰是石头烧成的,要把石头烧成石灰,就得造窑,因此,高尚坪有好几座像苦窑这样的烧灰窑。

苦窑,这个隐含着高尚坪世代爱恨情仇的地方,充满了悲苦与辛酸,记录了许多不同的故事:①黄元尚被父亲动用家法后逃到苦窑与秋红相会,并与秋红在苦窑相好;②秦土荣在苦窑强暴了秋红;③黄元武与初恋情人令来香在苦窑相好,后来与秦四俩结婚时,秦四俩在洞房花烛夜拒绝与黄元武同房,深夜逃到苦窑边上;④黄解放与情人秦改朝在苦窑相会,后来被秦土好抓到绑在苦窑里活埋了„„全篇作品紧紧围绕一个“苦”字,让人看见了几个家族的纷争与搏斗。

三、《寒秋》与《苦窑》的差异

相同点:《苦窑》沿袭了龚桂华一贯的叙事风格和家族小说的特点。两部作品都是叙述了祖居高尚坪三大家族的世代争斗,从来没有安宁过,充满了仇恨,搞得家破人亡。为了女人也好,为了山场水利田地也罢,说到底还是了为了一个字:权。为了争夺村里的统治权,几大家族几乎是代代争斗不已,在那片古老而又苍凉的桂北土地上,演绎的一幕又一幕悲剧。人物关系复杂,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思想内容深邃厚重,民俗风情色彩浓重,方言俚语到处可见,读来通俗易懂,一幅桂北地区的家族史画面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不同点:①主要人物形象:《寒秋》中的人物性格比较鲜明饱满,个个人物跃然纸上,并且在描述人物时主次分明,尤其是秋红,是全篇的亮点,也是引发矛盾的关键性人物之一;《苦窑》中的人物变少了,作为贯穿作品始终的秦四俩,她没有秋红的大胆率真、勇敢反抗、坚定的女性意识精神,而是屈从父母为自己张罗的婚姻,当婆婆强行割掉她那胯下的怪物时,她不但没有表示出对婆婆的怨恨,反而愿意顺从婆婆对自己的蹂躏,险些丢失自己的性命,并充满自信地坚持要给黄元武生个孩子。她可以说是封建意识的牺牲品,她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女人,没有自主的地位,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只是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供人把玩的消遣品。

②故事情节:《寒秋》的故事跌宕起伏,一波未平另一波又起,紧紧扣住为了争夺一个女人——秋红而展开故事,层层环扣,很能吸引读者,让人有种一口气就要读完的感觉。而《苦窑》则是为了叙述故事而叙述,故事情节相比《寒秋》来说显得有些简单,人物关系没这么复杂,全篇作品主要围绕秦土贵如何使黄家断子绝孙来写,缺少一种生动传神的效果,没有《寒秋》那般生动与吸引,相对来说弱一些。

③民俗风情:虽然两部作品都是以桂北地区的高尚坪为主要背景,但在描写叙述中其特色也不同。《寒秋》中描写的特色相对来说比较鲜明,详细具体,如出殡、结婚场面、产孩子的过程、老人做寿„„都写得非常的详细,尤其是写高尚坪的风光景色时,写得非常地美,让人读了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使读者了解高尚坪甚至是桂北地区的风俗习惯、礼仪、规矩等民俗风情;而《苦窑》在这方面描写相对少些,没有《寒秋》那般具体与鲜明,但方言色彩比较浓重,桂北地区的方言随处可见,如“狗拾的”、“你个猪”、“操你的祖宗”等等,把农民憨厚朴实的性格活画出来,比较通俗易懂,口语多。

④作品思想内容的浓厚度:《寒秋》中的人物繁多并且复杂,全篇作品紧绕秋红这个矛盾人物展开,个性鲜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生动吸引人,浓重的民俗风情色彩,增加了作品思想内容的深厚度与浓重感;而《苦窑》紧绕秦土贵想方设法使黄家断子绝孙的故事展开,相对《寒秋》来说,故事简单些,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变少了,从而使得缺乏一种厚重感。⑤《苦窑》中的叙事特色在于采用了以“我”第一人称来叙述,每一个章节都是以“我”作为叙述人叙述故事,给人一种亲切感,增强了作品真实可靠性;而《寒秋》则是以第三人称的叙事方式。

第二篇:余华长篇小说中的父亲形象分析

摘 要:我们在阅读余华的作品时会发现,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先锋时期的作品,还是20世纪90年代转向民间的作品,余华都对父亲形象极为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余华长篇小说中的父亲形象,以期更好地理解余华作品。

关键词:余华;长篇小说;父亲形象

作者简介:罗盼盼(1991.6-),女,汉族,甘肃甘谷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01

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坛中的著名作家,在他的长篇小说从《在细雨中呼喊》到《第七天》中,父亲都是其作品中频繁出现的重要人物。王安忆曾说:“我觉得余华看上去就是一个爸爸的儿子。不管是生活里,还是写作,父和子的关系都是他的一对主要关系。他仿佛总是一个离家的找不到父亲的孩子,仿佛总在找,始终存在一个认同的焦虑。”[1]因此,对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研究余华作品。

一、先锋创作时期

余华在80年代刚步入文坛之时,塑造了一系列丑陋、无耻、龌龊、懦弱的父亲形象。通过对父亲的丑化,颠覆了传统的父亲形象,揭露了人性深处的恶之花。

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中,余华用调侃的笔调塑造了一个自私、丑陋、无赖的父亲形象,对父亲进行了无情的嘲弄和戏谑,瓦解了父亲的尊严。父亲孙广才的丑陋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来:第一,对待父亲孙有元的态度。他对孙有元谩骂、训斥,甚至有时不给饭吃。在孙有元弥留之际,他期盼着孙有元早点死亡。第二,对待三个儿子的态度。他以荒谬的理由打“我”,而且讨厌“我”,将“我”赶出家门。当小儿子因为救人而溺水身亡时,他抱着成为英雄的父亲的私欲,希望摆脱困境,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当愿望破灭时,他又去向被救者的父母敲诈勒索。他对大儿子的妻子动手动脚,最终导致了儿子婚姻的失败。第三,对待妻子的态度。他整日出入寡妇的房子与其通奸,而且将家里的东西往寡妇处搬运,完全不顾家人的感受。

二、民间创作时期

在颠覆父亲形象之后,余华感受到无父不但不能改变现存世界的状态,而且会使人陷入迷惘。因此,在90年代,余华开始了对伟大父亲的温情召唤,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坚忍、慈爱、可亲的父亲形象,让父亲形象回归传统。

从《活着》开始,余华开始了对伟大父亲的深情召唤。在这部小说中,余华塑造了一位忍受苦难、与命运博弈、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父亲――福贵。早期的福贵是一位迷恋赌博、浪荡不羁的纨绔子弟,在输完家产、父亲去世之后,他开始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担负起了作为丈夫、父亲的责任,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在悲惨的一生之中,面对了所有亲人的相继离去,以一种悲壮的力量显示了平凡人性的伟大。他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父亲,对儿女、妻子的爱让人感到,与命运博弈的坚忍品质让人震撼。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塑造了一位风趣幽默、与苦难相抗争、坚韧顽强的父亲――许三观。他卖血养家,一生中卖血十二次,有九次是为了父亲这一身份。他用自己的鲜血支撑起了家庭,就是源于他人性中最为淳朴的父爱。他代表了顾家舐犊、有责有爱的英雄父亲形象。正如王安忆所说:“比如许三观,倒不是说他卖血怎么样,卖血养儿育女是常情,可他卖血喂养的,是一个别人的儿子,还不是普通的别人的儿子,而是他老婆和别人的儿子,这就有些出格了。像他这样一个世俗中人,纲常伦理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本,他却最终背离了这个常理。他又不是为利己,而是问善。这才算是英雄,否则也不算。”[2]

在《兄弟》中,余华对父亲的粉饰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用细腻的笔调,倾情塑造了一位开朗乐观、有情有爱、坚强不屈的近乎完美的父亲――宋凡平。他真诚地对待妻子、一视同仁地对待儿子,无私地为家庭付出。他用一些善意的谎言让孩子的心灵免受伤害,让人不由地想起影片《美丽人生》中那个为孩子编织美丽谎言的伟大父亲。他的身上几乎没有缺点,是余华塑造的理想父亲。在《北京青年周刊》的采访中,余华这样解释宋凡平:“宋凡平这样的父亲,代表了中国传统家庭中的典型父亲,他们没有办法在外面实现个人价值,便把所有美好的人性都在家庭中释放出来了。”[3]

在新作《第七天》中,余华塑造了一位无私奉献、不求一丝回报、慈爱可亲的父亲――杨金彪。他为了抚养杨飞,放弃了自己的婚姻生活,与杨飞相依为命。当杨飞的亲生父母来找他时,他让他们带走了杨飞。在去世之后,为了见一面杨飞,他在殡仪馆工作。这部小说展示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沉的关怀与爱。

三、结语

在创作中,余华似乎有很深的父亲情结,父亲形象的塑造贯穿了他创作的全过程。从早期对父亲的丑化到后来对父亲的召唤,余华对父亲形象的塑造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走了一条从颠覆到回归的道路。

在父亲形象不断变迁的后面,隐藏着余华随着阅历的逐渐丰富和写作的逐渐成熟而产生的对世界、社会、人生的独特思考与体悟,他对理想中的父亲的温情召唤体现了他对美好人性的深情向往,他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塑造在此显示出了独特的意义。

注释:

[1]余华:《文学不是空中楼阁――在复旦大学的演讲》,《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2]王安忆:《王安忆评》,《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3期。

[3]孙小宁、韩樱:《余华:十年等待》,《北京青年周刊》,2005 年版。

参考文献:

[1]余华:《在细雨中呼喊》,作家出版社,2013年版。

[2]余华:《活着》,作家出版社,2013年版。

[3]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作家出版社,2013年版。

[4]余华:《兄弟》,作家出版社,2013年版。

[5]余华:《第七天》,作家出版社,2013年版。

[6]郭丽:《寻找精神之父――论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作家》,2008年第7期。

第三篇:(定稿)我看《平凡的世界》中的男性形象

黄山学院200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位论文

我看《平凡的世界》中的男性形象

——论《平凡的世界》人物的崇高性

摘要

作者以平实的语言描述平凡的男性形象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命运。在这个纷繁动荡的时代变革期间,涌现出这样一批批普通人。他们正用不平凡的言行向世人展示他们各自崇高的品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苦难的人生虽然有着很多的无奈和遗憾,但是他们的倔强与拼搏,演绎着生命的壮歌、人生曲折的交响乐。

关键词:

男性形象、平凡、崇高性

《平凡的世界》是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篇以农民、农村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这篇小说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这群处于中国十年改革的大转型时期的平凡的人物,在黄土地上跌打爬滚。他们有着痛苦与快乐,有着不幸与幸运。其中孙家三父子对于生活、爱情和人生的追求无不充分展现他们男子汉身上的一种力感和阳刚,充分展现出他们的坚韧、勤劳、朴实、智慧的特点和奉献精神。

(一)无私奉献的父亲形象——孙玉厚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法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形容的,在他们的爱中,不存在丝毫的索取,他们心甘情愿地付出自己的一切,关心、呵护、支持,父母之爱,力量是不限量的!他们给予子女更多的是自信、自尊心和面对生活的勇气与决心!

孙玉厚,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他身上,我看到的是勤劳、淳朴、善良、本分的农民形象,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的生活轨迹跨过了旧社会和新生活,在动荡变迁的大时代背景下,虽无力改变自己贫穷的生活,但是他没有向这个苦难的日子低头,十六岁那年,孙玉厚便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包揽山里和门外的所有事情,他旧社会给财东家拉长工,过着牛马般的苦日子,给周围村庄光景好的人家揽工,给商行吆牲灵,驮瓷器,翻山越岭,走南闯北,一无所有的他,靠的是自己的劳力,养活老娘和年幼的弟弟。

丰富的生活阅历,使得孙玉厚有着高于一般庄稼人的眼界,他寄希望于后辈,而自愿就这样辛劳一辈子,俗话说:长兄为父。他完全忽略了自我,却把希望的火种点燃,一门心思的培养弟弟孙玉亭,当企图给孙家造就一个光宗耀祖人物的指望落空时,他心平气静,懊悔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是啊!他认命了!一个朴实的农民,不可避免都有这种宿命的观点,但是,他向命运妥协了吗?没有,他用他最为单纯的道理说服了自己,“正如辛劳一年的庄稼,还没等收获,就被冰雹打光了,难道能懊悔自己曾经付出的力气吗?”【1】从这段话中,我们知道他无怨无悔,这一切也只能用一个爱字,来解释他自己这半辈子的辛劳。地球在转动,生活在继续,孙玉厚依旧默默接受生活轨迹中所出现的种种挑战,他靠辛勤劳动想方设法给弟弟玉亭娶了媳妇,自己却欠下一屁股债;弟弟、弟媳住了旧窑,他自己却搬家腾窑洞借窑住,这一切的一切他都毫无怨言;孙玉厚倾注在弟弟身上的所有情感,都胜似普通的兄对弟的情意,而是一种父对子的无所求的爱啊!

生活中总免不了有很多的无奈,但是孙老汉却咬牙挺过了五十二年来的心酸和辛劳,他不指望自身还能有怎样的福享,他图得也只是子女们能生活的好些,他心甘情愿为子女们受罪,他为子女骄傲,他为子女担忧,他的生命的全部意义都在子女身上,看到孩子一个个都懂事明理,健康茁壮的成长,他无比欣慰。我尊敬这样的老父亲,这位老父亲沮丧自己的无能,但是却全身心为子女付出自己仅有的那些许微薄的力量,借钱借粮为儿操办婚事,少安扩大饲料地被公社叫去批斗,他是那样的担心,以至偷偷跟着儿子,生怕儿子一时想不开。虽帮不了儿子摆脱困境,但是他在精神上却给予了孩子莫大的支持.孩子的事就是做父母的最大最重要的事!父母可以不吃不喝,但却总是惦记着孩子的温饱。父母吃苦受累,但却从不抱怨。也许,并不是所有为人父为人母的都是这样无私奉献的,但是孙玉厚却用他自己最为单纯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他为人父母,所传递出的爱的力量!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亲情无价!父母之爱重于泰山!

孙玉厚老汉常为自己的子女而骄傲,孩子们一个个都懂事明理,长得茁茁壮壮。的确,每一次生活的暴风雨向他们袭来的时候,一次又一次的特殊经历造就了他们,使得他们在一次一次的磨难中成长,逐渐成熟!这一切与孙玉厚老汉的付出有着紧密联系,在平凡普通人身上所体现的崇高性。

(二)有血有泪的男子汉形象——孙少安

孙少安,原本是读书的好苗苗,可是,家庭生活的穷困潦倒,使得他不得不过早的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对于自己的出身和家庭,没有丝毫的“鄙薄”,他对生活的激情依旧勇敢而坚决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虽然生活的道路不那样平坦,虽然他曾经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自己简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压,他也曾抱怨,也曾被自己危险的情绪所左右,但是,他仍旧握紧缰绳,充满斗志的跳上这辆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

辍学回家,孙少安就成了家中实际的“顶梁柱”,成了弟弟妹妹心中“崇拜”的对象,村里人瞩目的对象,他对于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尽其心力关心着,他的心中时刻盛买了家中所有的人,包括他已出嫁的姐姐——兰花,惟独没有他自己。”他与自己的穷家“生死与共”了多少年,“牺牲自己而全力支撑这个穷家,”是他自己的“一贯信念”和“生活哲学”。

孝顺父母长辈,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少安这样一个憨实的后生,始终把父母长辈的一切放在首位,外出公干,也不忘给奶奶带上蛋糕。“奶奶,你吃这,软的,能咬动哩”多么贴心的话语啊!我们不得不为面前的这位庄稼汉细心而又亲切的话语所感动!当他们生活艰苦的时候,贺秀莲因爱惜自己的男人孙少安,在盛饭的时候自然起了私心,给男人孙少安舀稠的,将白面馍馍三番五次送到孙少安的碗里让孙少安吃,孙少安却将饭倒进锅里,搅拌均匀重新舀,将馒头放回去给奶奶吃。有人认为孙少安在父辈的眼中做了好儿子好孙子,但却真正伤了妻子的心啊!但我却认为对于此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少安的,的确,孙少安男人的自尊心,使得他用鲁莽的举止伤害了妻子那颗爱丈夫的心。但是孙少安却用自己的言行告诉大家: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 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我们把目光转向现实社会,有很多娶了媳妇忘了爹娘的真实事件,让我们痛心。面对着辛勤操劳了一辈子的父母亲,作为儿女的我们怎能不首先想着让他们过得更幸福些呢?

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同情弱者,同情他队的社员田二父子,这两个精神上不醒人事的父子经常受到村童的欺负,少安总是伸出仗义的援助,不仅如此,在以后的生活中他给予了田二的憨小子更多的照顾。他总是设身处地的考虑和体谅到周围人的处境,当贫困的人们带着绝望的神情来向孙少安寻求帮助时,尤其是田四和田五两位老汉上门求助的时候,孙少安竟然忍不住鼻子一酸,他是不忍心拒绝啊,但又无能为力,他感到痛苦,因为他自己也穷过,也曾绝望过,但是他摸爬滚打的又站了起来,善良的孙少安永远不会是那种看不见别人死活的人,对于同村邻居,他如何能心平气静地看着周围的人吞糠咽菜?这种朴素的乡亲意识使得少安内心升腾起某种庄严的责任感来,我认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有这种意识是难能可贵的,在当时那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少安刚刚解决完自家的温饱问题,当面对乡亲的困难和不幸时,他心里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来通过改变自己的状况

来帮助更多的人走出贫穷的窘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长期一贯的传统博爱思想,在少安身上,我们能清晰看到这种传统美德所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出于人情和道义,他帮助了双水村目前的“穷人”,并尽可能的满足村里所有想来他这里赚几个紧用钱的村民。在那个小村庄,村里的领导都忙着自己发家致富,少安他不是村干部,也不是党员,但是他的言行举止却真正让田海民、田福堂汗颜。

孙少安,黄土高原上普普通通的农民,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生活的亮点,他的生活境遇是困厄的,但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永远都是积极的,他努力地通过劳动来改变自家的境遇的同时,也不忘帮助同村的苦难乡民,对待家庭对待社会他都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在少安的身上更多地保留了优秀的传统精神和文化观念,在面对曲折多难的生活更多地体现了几分淳厚、持重、温情。这又是一例普通人的崇高。

(三)敢于向命运向社会黑暗面挑战的知识青年形象——孙少平

孙少平,同样是农民的儿子,在求学的路途中饱受贫穷的折磨,一个正在长身体的阶段,却吃不饱、穿不暖,也许饿着肚子是痛苦的,也是可以忍受的,但是,最痛苦的莫过于由于贫困而给自尊心所带来的伤害,贫困的家境使得他在眼前的校园环境中是自卑的,但贫困又使得他过分地自尊,在这种复杂的心理状况的影响下,孙少平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一个人在物质世界里的贫乏并不影响他精神世界的富有,孙少平有看课外书的习惯,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给予了他最初的精神动力,让他萌发出到高于物质世界的另一种对生活诗情画意般的向往。高中的学习生活开阔了他的眼识,在家乡当教师的这段经历使得他能够继续给自己充电。社会现实是残酷的,他最终还是没有脱离贫穷落后的双水村,但孙少平不甘心做农民,他毅然的决定跳出家人或者说是现实给他划好的圈牢,走进更为残酷的大世界,他没有社会经验,没有谋生的技巧,但是他却凭着满腔热情和不服输的傲气用自身的努力来体现他人生独立自由的精神。当一个人赤手空拳,举目无亲,站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连最起码的生活下去都成为问题的时候,心中会有怎样的一番波动呢?是无助?无奈?失望?失落?绝望?退缩?我最佩服他的就是他的自我调节,他每次都能够想到一些安慰自己,鼓舞自己的话语,他始终坚信自己才是自己的生命的守护神和开拓者。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战胜困难,将和平年代的困苦与战争年代的死亡威胁对比,他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因为他还能够自由的选择怎样的劳动和生活,在这样的境遇的对比下,他找到了自我幸福的意义。年轻人不怕吃苦,而且时刻做好吃苦的准备,这样的人无论身处何种险境,他都能摆脱出逆境的困扰,意志坚定的朝着自己的理想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

在黄原打工的孙少平,作为一名揽工汉,虽长期生活在一群非常庸俗、肮脏的流浪汉中,但他却能出污泥而不染,始终保持着一颗拒绝玷污,纯洁而高尚的灵魂。当他目睹了一个工头竟然糟蹋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工时,他的心不禁为人类的丑恶而痛苦、颤抖。为此,他挺身而出,不惜得罪工头,辞掉已经相对轻松稳定的工作,保护了小女孩。然后拿出自己用血汗换来的全部积蓄,送她回到家乡。他虽然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却为自己能在野兽的铁蹄下救出一棵柔弱的小草感到欣慰、充实。从他身上,体现的是一种宁折不弯的气概,他在自己苦难的生活过程中始终努力保持着正常的、向上的道德观念,通过“善良”的道德意志而达到人性的实现,以主体的价值确认来对抗社会对抗邪恶。他对待周围恶劣的环境做出了积极的抗争, 尽力维护人性的完美,自觉追求品格的崇高,不因生活所逼而改变善良的天性,在非人的环境中他保持了人性的优美和崇高,从他身上闪现出了人情和人性的美丽光环。劳动是艰苦的,又是光荣的。劳动可以创造财富,人在积极劳动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少平作为农村知识青年,他的魅力都是通过积极劳动传达的。面对具有生命危险的矿井,许多城市人后悔莫及,他却坚持出满勤。初到煤矿时被人瞧不起的寒酸的农村青年孙少平,半年后他以自己的人格和德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孙少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劳动可以创造一切包括财富、尊严,“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他虽为普通人,但却有着不普通的思想,在去大牙湾之前的那段不平常的生活经历已经磨练和造就了一个不简单的孙少平,一个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从

事着一般人都认为是最为卑贱的矿工工作,但孙少平却始终不放弃这样的劳动,他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现在所经历的这种苦难,他说,“通过血与火般的劳苦和精神洗礼,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有理想有抱负,他在工作之余,重温高中的课程,报考煤炭技术学院,改变落后的采矿技术,是他的理想;学习先进的技术为社会服务,是他的抱负。虽然他始终摆脱不了贫穷的生活境遇,但他不甘于贫穷,依旧这样的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爱读书,有着强烈的上进心,明晓事理,爱憎分明,他不怕吃苦不怕劳累,因为他拥有出人头地的信心和决心,拥有一种以苦为乐,苦中作乐的精神,即使他以后的道路是曲折和蜿蜒的,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他一定能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创造自己人生最大的价值,追求到更高层面上的生活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孙少平形象所体现的是一种崇高的悲壮美。

无情未必真豪杰,以上平凡的男性形象,有血有肉,重情重义,尤其展现在三对父子身上。孙玉厚,当他把一个父亲全部的爱抛洒给自己的儿女,以己身来示范做个善良真诚的人时,他的儿女,也因为成长在爱中,本身也有接受爱和赋予周围人爱的能力。孙家的这三个爷们给予别人的爱总是那样的有力量,总是能在最黑暗的时刻点亮别人心中那盏信心之灯,勇气之灯,人活着就是应该这样,重家庭,重感情。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一种希望和未来,使人们在逆境中有奋斗不息的勇气和自信。

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在苦难生活的磨难中,在生活的激流中他们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鼓足勇气挑战挫折,凭借着钢铁般的毅力始终坚持,怀有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追求幸福生活精神动力。他们的人生是苦难的,但又是精彩的,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不平凡的闪光点,透过他们的故事看到的人性的真善美。遇到再大的风浪,能够不悲不叹,直面现实,拥有亲情、友情、爱情的三大精神支柱,心中始终怀有顽强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决心,不抛弃不放弃,永不止步,坚强而自尊的活着,这些就是生活的强者。这些生活的强者们,既普通又崇高,既平凡又伟大,在他们身上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崇高血液,世世代代繁衍,生生不息。也许正如诗人艾青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太深了。

参考文献

[1] 路遥:《平凡的世界》,《路遥文集》(3.4.5合卷本),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 路遥:《在困难的日子里》、《人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四篇:19怎样把德育落实在历史教学中(龚梨华)

怎样把德育落实在历史教学中

作者姓名:龚梨华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拖船中学日 期:

2010年11月10日

怎样把德育落实在历史教学中

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现代教育方针,谓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德育”为首,这充分肯定了德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而要在历史教学中落实德育,这是一个难度高、涉及面广的课题。本文只是简单的从教师的素质、历史教学的原则和历史教学德育内容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落实德育的关键——历史教师的素质

老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育者。因此,发挥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根本不可能的。

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是心灵美的合格的“人师”。一要有心,对教学渗透德育要有充分、深刻的认识;二要有德,历史教师必须自己首先学会做人——心灵美,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弟的。

其次,是合格的“经师”。一要有识,即历史教师要具有扎实、系统、广博的历史专业基础知识;二要有能,即熟练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心、有德、有识、有能构成历史教师整体素质,缺一不可。

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原则

1、史实要真

历史并非如胡适先生所言“历史是一个任人随意打扮的花姑娘”。历史视塑造、想象为忌,必须说真话、讲真史,做到字字有出处,事事有根据。如果是为了渲染课堂的氛围和提高历史的趣味性而特意对史实进行调侃甚至歪曲,那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谎言更加容易拆穿。这样不但没有达到我们最初的教育目的,结果是适得其反的。

2、感情要真

历史老师情感丰富真挚而不矫揉造作,这容易使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而与老师产生感情的共鸣。“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历史教学以史实服人是必须的,同时,以情动人也是万万不可缺的。

3、求实忌空

也就是历史教学要落到实处,要联系实际。联系学生中普遍存在和关心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4、求正忌偏

也就是要全面地看问题,公正地评述历史。拼弃“所谓坏,就是绝对坏;所谓好,就是绝对好”的片面观点,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以时代的眼光公正、客观、全面地评述历史。例如近代史上的李鸿章,他一面镇压太平天国,勾结洋人,丧权辱国,具有地主阶级的残忍性,但是另一面他又师夷长技,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办洋务,是洋务派中办洋务最多的人,是中国近代工业之父。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不仅是德育的一种最佳途径,同时也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三、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

(一)要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它深深植根于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沃土。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万世而铸人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深扎根于神州大地。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重任。现代化社会的建设需要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来完成,而现代化的素质需要从小培养熏陶,在这方面历史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功能,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四有”新人做出应有贡献。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内容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

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如东晋时祖巡从邪闻鸡起舞“,立志报效国家,成为收复中原的代表人物;南宋的岳飞从青少年起就有”精忠报国“之志,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众口皆碑的抗金将领而名垂史册。再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愿,但原海波平“;再如甲午海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这一美德的本质就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无私精神。

3、文明礼貌,仁者爱人

我国是礼仪之邦,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例如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英勇牺牲,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表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应该牢记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史,不忘国耻。在教学中,循着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使学生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极好的革命传统教育。

(三)、要进行乡土历史教学

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几年来,我从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爱国斗争讲近了,把爱国人物讲亲了,使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的更切实,更紧密,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近在本土本乡的许多历史文物、遗址可供学生参观、考察,有些史实还可以让学生调查访问,从中得到一些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操。重视和加强乡土历史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具体、更丰富。学习乡土历史往往使学生激动不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自然会在他们心中潜滋暗长,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空洞的说教所无法替代的。

为此,我们学校全体历史教师共同努力,进行校本教研,根据莲花县志、莲花革命史等素材,编写了校本德育教材《红色莲花》一书,主要叙述在1927-1949年中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莲花人民的革命活动,以及莲花的解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莲花人民跟着共产党义无返顾,前仆后继,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斗争,有3000多名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经过无数次枪林弹雨的考验和火的洗礼,有十三位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如甘祖昌等。

四、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1、正面诱导。

教师应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2.情感熏陶。

“情贵于真”。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如通过讲述班超投笔从戎、岳飞英勇抗金、戚继光荡平倭寇、林则徐虎门销烟、鲁迅弃医从文、张自忠尽忠报国等杰出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确立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决心。真挚的道德情感,来自于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因此,教师要通过“自我塑造”来达到塑造学生的目的。

3.直观教学。

各地丰富的德育资源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活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图表,影视,参观、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手段,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印象,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当我们讲述甲午中日战争历史时,讲述当年邓世昌在抗击日军的海战中,率领致远号全体官兵壮烈殉国的英雄事迹时,播放场景,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激动的热泪。还有在讲述工农武装割据时,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莲花一支枪纪念馆、毛主席旧居、莲花苏维埃旧址等历史遗迹。

4、比较法。

在历史教学中以不同的角度使学生鉴别历史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增加对民族英雄和对祖国的感情。例如讲述到中共“一大”代表时,我们突出李汉俊,邓恩铭等为革命事业而壮烈牺牲,相反的周佛海等却叛变革命,成为头等汉奸。通过鲜明对比,突出爱国者形象。揭露卖国贼的奴颜媚骨丑恶面貌。通过比较,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判断美丑,树立光辉的爱国主义形象。增强民族自尊心,成为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者,从而深化爱国主义思想。

总之,德育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四有”新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通过历史课教学,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全面振兴而奋斗。

下载2龚桂华的长篇小说《寒秋》中的男性世界[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龚桂华的长篇小说《寒秋》中的男性世界[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