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教师“要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说开去
从教师“要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说开去
——兼与所谓“专家”探讨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在此基础上得出“要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的结论本无可厚非。教书与种地确实有相似之处,可“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农民种的庄稼长得不好,从来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庄稼始终是无辜的”„„诸如此类,我就搞不明白了,不得不说几句:说这些话的人上过学没有?种过地没有?什么是土地?什么是种子?什么是水?什么是肥?收获庄稼还需要什么?
要想庄稼有一个好收成,作为农民,几乎没有选择土地的机会,你就那一亩三分地,就像老师你就在你那一个村,那一个镇,那一个县„„你不可能到别人地里播种,人家要打你的屁股,骂你的娘!没办法,选种,浇水,施肥,除虫、耕耘,即使是贫瘠一点,总还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还能聊以自慰吧。可是如果你本身播下去的就是霉了的、烂了的种子呢?霉了的、烂了的农民种下去就化作肥料了,包括农民谁也看不见,你教育播下的种子呢?
就拿种玉米、谷子来说吧,种子播下去,幼苗长出来,农民干什么?——间苗,留下好的,剔除不好的。你老师行吗?再说即使是保留下的禾苗,就一定颗颗丰收、粒粒饱满吗?可是事实上更多的人盯着的是你手中的“秕谷”,什么“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全是你教师的责任!
有人说,“教书育人,先成人后成才,不成才最起码做个好人。”给你一棵苗,茎叶繁茂,绿意盎然,身心健康,就是不开花不结果,放你孩子身上试试?纯属放屁!
如果你是一粒种子,无论饱满还是秕巴,要抱怨就抱怨土壤吧!土质肥沃,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你想不成长都难啊,除非你下地前就烂了。收不收,收多少,真不是你农民伯伯能说了算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