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一预科课外文言文
一、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鼷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
二、眉、眼、口、鼻四者,毕有神①也。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②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选自罗烨《醉翁谈录》)[注释] ① 神:灵性。② 厮:相互。
1.请用“ / ”给下面句子断句(两处)。
吾 能 别 香 臭 然 后 子 可 食 故 吾位 居 汝 上。
2.下列句子中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
A.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B.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C.不足为外人道也。D.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3.翻译。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
4.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
六、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①盐。既得盐羹,便自念言:“所以羹者,缘有盐故。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盐已口爽②,返③为其患。(《百喻经》)[注释]①益:增加。②爽:败坏(口味)。③返:同“反”,相反。
1.解释画线词语。
(1)主人与食(2)缘有盐故 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做了什么事?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这则笑话蕴含的道理。
七、处之不易① 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④,亦缘其性真素⑤。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⑥,云我豁⑦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⑧其存⑨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解] ①处:居于高位;易:改变。②殷仲堪:人名。③俭:荒年。④率物:为人表率。⑤素:朴素。⑥受任方州:受命担任大州刺史。⑦豁:抛弃。⑧尔曹:你们。⑨存:谨记。
1.解释画线的词。
(1)辄拾以啖之()(2)盘外无余肴()(3)亦缘其性真素()(4)勿以我受任方州()2.翻译。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
3.文中“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释为:安于清贫是读书人的本份,哪能攀上高枝,就把树干抛弃了呢?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八、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邴原少孤:失去父亲 B.一则羡其不孤:羡慕
C.二则羡其得学:代词,自己 D.师恻然曰:悲伤或同情的样子。2.翻译。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短文写了两个人物,邴原和老师,请任选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你对他的看法。
九、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④间,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之不韵⑦。(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笔记卷》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③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⑤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⑥气索:气短。⑦不韵:不雅。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落 笔 辄 为 人 所 传 诵 2.解释加点词。
(1)前后类如此()(2)是时()(3)往往以多相夸()3.翻译。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4.你怎样理解“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这句话的含义。
5.文段表现苏轼诗文的成就,在写法上有怎样的特点?
6.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
六一居士传(节选)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①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②者乎?而屡易其号。„„”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注释]①颍水:地名。②逃名:不求名声,避名而不居。
1、“屡易其号”中“屡”的意思是:
2、“六一居士”中“六一”具体指什么?
3、欧阳修为什么在“既老而衰且病”的境况下将自己的号更为“六一居士”?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①,芒芒然归②,谓其人曰:“今日病矣③!予助苗长矣④!”其子趋而往视之⑤,苗则槁矣⑥.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 ①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长(zhǎng)生长,成长,揠(yà)——拔。②芒芒然——疲倦的样子。③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④予——我,第一人称代词。⑤趋——快走。往——去,到..去。⑥槁(gǎo)——草木干枯。
1.解释:揠()归()谓()益()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寓意? 参考答案:
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
①书遂大进(终于)②平生于书(对于)③或答人简札(有时)(书信)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译文 稍微有些不满意,一定再三修改,不满足。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答: 文征明勤奋习字,获得很大的进步。
二、铁杵磨针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离开)方:(正)欲(想要)还:(回去)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老妪)2)学而时习之(以前的知识)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 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4略 三 日攘一鸡
一、解释加点字:
1、(这)(做法)
2、已(停止)
翻译下面句子(4分)译文:现在有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2: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3、译文: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数量,每月偷一只鸡,来等待第二年再停止。
(四)薛谭学讴
1.①未穷青之技(学尽)②秦青弗止(不)③响遏行云(遏止)
2.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演唱的本领,他没有学尽秦青的技艺,自认为把师傅的本领完全学尽了。4.答:学习没有止境,要谦虚好学,不能够浅尝辄止。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有,薛谭知错就改,马上向师傅道歉,并且留下来继续学习,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五、《眉、眼、口、鼻》1.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2. C 3.如果这样,那么眉毛有什么本领,也在我上面呢? 4.示例:在现实生活中,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能力,只有把自己置于群体之中,在团结和谐的集体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愚人食盐》1.(1)给(2)原因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就空口吃盐。3.做事要把握尺度,不能走极端;认识事物不能一知半解。(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七、《处之不易》1.啖:吃。肴:莱。其:他。以:因为。2.殷仲堪刚任(做)荆州刺史,正赶(遇或碰)上水灾荒年3.人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而改变原来的品行、志向
八、《邴原少孤》1.C.2.略3.言之有理即可
九、《东坡诗文》1.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2.(1)像(2)这(3)夸耀(炫耀)3.士大夫没(熟)读过苏东坡诗文的,便觉得没面子(气短)。4.表现欧阳修对苏东坡的赏识,认为苏东坡的文学成就和名声将超过自己。5.文段主要从侧面来表现苏东坡的成就。6.开阔的胸襟。
十、《六一居士传》
1、多次
2、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翁。(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3、聊以志吾之乐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译文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
拔 归家,回家,对„„说 益处,好处【寓意】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马价十倍》①
有人卖骏马者,比②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③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④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⑤而马价十倍。
注释:①选自《战国策·燕策》。《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校正编订。共三十三篇,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刘向,除编订《战国策》外,还编有《说苑》等书。②比:副词,接连地。③还:通“环”环绕。④朝:早晨。⑤一旦:一天。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往见伯乐曰(2)、愿子还而视之
(3)、去而顾之(4)、伯乐乃还而视之
2、与“去而顾之”中的“去”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去死肌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C、.则有去国怀乡 D、黄鹤一去不复返
3、从下面选出与“去而顾之”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学而时习之
C、峨冠而多髯者 D、出淤泥而不染
4、本不懂得货色,而“名家”说好就认为好,人云亦云,这样不加分析地盲目地虚推、崇拜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第二篇:2014初一课外文言文
灯塔教育文言文训练
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译文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答:
二、铁杵磨针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去()方()欲()还:()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2)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答:
三、日攘一鸡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字:
是非君子之道()()以待来年然后已()
2、翻译下面句子(4分)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译文: 是非君子之道 译文: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译文:
四、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郊衢,郊外的大道边。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④薛谭乃谢求反:谢,道歉。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穷青之技()②秦青弗止()③响遏行云()
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译文:
4.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灯塔教育文言文训练
答: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五、眉、眼、口、鼻四者,毕有神①也。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②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
(选自罗烨《醉翁谈录》)[注释] ① 神:灵性。② 厮:相互。
1.请用“ / ”给下面句子断句(两处)。
吾 能 别 香 臭 然 后 子 可 食 故 吾位 居 汝 上。
2.下列句子中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
A.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B.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C.不足为外人道也。D.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3.翻译。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
4.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
六、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①盐。既得盐羹,便自念言:“所以羹者,缘有盐故。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盐已口爽②,返③为其患。(《百喻经》)[注释]①益:增加。②爽:败坏(口味)。③返:同“反”,相反。
1.解释画线词语。
(1)主人与食(2)缘有盐故 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做了什么事?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这则笑话蕴含的道理。
七、处之不易①
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④,亦缘其性真素⑤。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⑥,云我豁⑦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⑧其存⑨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解] ①处:居于高位;易:改变。②殷仲堪:人名。③俭:荒年。④率物:为人表率。⑤素:朴素。⑥受任方州:受命担任大州刺史。⑦豁:抛弃。⑧尔曹:你们。⑨存:谨记。
1.解释画线的词。
(1)辄拾以啖之()(2)盘外无余肴()(3)亦缘其性真素()(4)勿以我受任方州()2.翻译。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
3.文中“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释为:安于清贫是读书人的本份,哪能攀上高枝,就把树干抛弃了呢?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八、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邴原少孤:失去父亲 B.一则羡其不孤:羡慕
灯塔教育文言文训练
C.二则羡其得学:代词,自己 D.师恻然曰:悲伤或同情的样子。2.翻译。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短文写了两个人物,邴原和老师,请任选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你对他的看法。
九、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④间,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之不韵⑦。(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笔记卷》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③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⑤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⑥气索:气短。⑦不韵:不雅。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落 笔 辄 为 人 所 传 诵 2.解释加点词。
(1)前后类如此()(2)是时()(3)往往以多相夸()3.翻译。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4.你怎样理解“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这句话的含义。
5.文段表现苏轼诗文的成就,在写法上有怎样的特点?
6.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
六一居士传(节选)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①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②者乎?而屡易其号。……”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注释]①颍水:地名。②逃名:不求名声,避名而不居。
1、“屡易其号”中“屡”的意思是:
2、“六一居士”中“六一”具体指什么?
3、欧阳修为什么在“既老而衰且病”的境况下将自己的号更为“六一居士”?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①,芒芒然归②,谓其人曰:“今日病矣③!予助苗长矣④!”其子趋而往视之⑤,苗则槁矣⑥.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
①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长(zhǎng)生长,成长,揠(yà)——拔。
②芒芒然——疲倦的样子。③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④予——我,第一人称代词。⑤趋——快走。往——去,到..去。⑥槁(gǎo)——草木干枯。
1.解释:揠()归()谓()益()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寓意?
灯塔教育文言文训练
参考答案:
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
①书遂大进(终于)②平生于书(对于)③或答人简札(有时)(书信)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译文 稍微有些不满意,一定再三修改,不满足。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答: 文征明勤奋习字,获得很大的进步。
二、铁杵磨针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离开)方:(正)欲(想要)还:(回去)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老妪)2)学而时习之(以前的知识)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 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4略
三 日攘一鸡
一、解释加点字:
1、(这)(做法)
2、已(停止)
翻译下面句子(4分)译文:现在有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2: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3、译文: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数量,每月偷一只鸡,来等待第二年再停止。
(四)薛谭学讴
1.①未穷青之技(学尽)②秦青弗止(不)③响遏行云(遏止)
2.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演唱的本领,他没有学尽秦青的技艺,自认为把师傅的本领完全学尽了。4.答:学习没有止境,要谦虚好学,不能够浅尝辄止。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有,薛谭知错就改,马上向师傅道歉,并且留下来继续学习,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五、《眉、眼、口、鼻》1.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2. C 3.如果这样,那么眉毛有什么本领,也在我上面呢? 4.示例:在现实生活中,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能力,只有把自己置于群体之中,在团结和谐的集体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愚人食盐》1.(1)给(2)原因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就空口吃盐。3.做事要把握尺度,不能走极端;认识事物不能一知半解。(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七、《处之不易》1.啖:吃。肴:莱。其:他。以:因为。2.殷仲堪刚任(做)荆州刺史,正赶(遇或碰)上水灾荒年3.人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而改变原来的品行、志向
八、《邴原少孤》1.C.2.略3.言之有理即可
九、《东坡诗文》1.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2.(1)像(2)这(3)夸耀(炫耀)3.士大夫没(熟)读过苏东坡诗文的,便觉得没面子(气短)。4.表现欧阳修对苏东坡的赏识,认为苏东坡的文学成就和名声将超过自己。5.文段主要从侧面来表现苏东坡的成就。6.开阔的胸襟。
十、《六一居士传》
1、多次
2、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翁。(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3、聊以志吾之乐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译文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
拔 归家,回家,对……说 益处,好处【寓意】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
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第三篇: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译文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答:
二、铁杵磨针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去()方()欲()还:()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2)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答:
三、日攘一鸡
【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字:
是非君子之道()()以待来年然后已()
2、翻译下面句子(4分)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译文:
是非君子之道 译文: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译文:
四、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郊衢,郊外的大道边。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④薛谭乃谢求反:谢,道歉。【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穷青之技()②秦青弗止()③响遏行云()
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译文:
4.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五、眉、眼、口、鼻四者,毕有神①也。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②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
(选自罗烨《醉翁谈录》)[注释] ① 神:灵性。② 厮:相互。
1.请用“ / ”给下面句子断句(两处)。
吾 能 别 香 臭 然 后 子 可 食 故 吾位 居 汝 上。
2.下列句子中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
A.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B.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C.不足为外人道也。D.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3.翻译。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
4.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
六、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①盐。既得盐羹,便自念言:“所以羹者,缘有盐故。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盐已口爽②,返③为其患。(《百喻经》)[注释]①益:增加。②爽:败坏(口味)。③返:同“反”,相反。
1.解释画线词语。
(1)主人与食(2)缘有盐故 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做了什么事?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这则笑话蕴含的道理。
七、处之不易①
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④,亦缘其性真素⑤。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⑥,云我豁⑦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⑧其存⑨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解] ①处:居于高位;易:改变。②殷仲堪:人名。③俭:荒年。④率物:为人表率。⑤素:朴素。⑥受任方州:受命担任大州刺史。⑦豁:抛弃。⑧尔曹:你们。⑨存:谨记。
1.解释画线的词。
(1)辄拾以啖之()(2)盘外无余肴()(3)亦缘其性真素()(4)勿以我受任方州()2.翻译。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
3.文中“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释为:安于清贫是读书人的本份,哪能攀上高枝,就把树干抛弃了呢?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八、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邴原少孤:失去父亲 B.一则羡其不孤:羡慕
C.二则羡其得学:代词,自己 D.师恻然曰:悲伤或同情的样子。2.翻译。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短文写了两个人物,邴原和老师,请任选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你对他的看法。
九、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④间,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之不韵⑦。(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笔记卷》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③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⑤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⑥气索:气短。⑦不韵:不雅。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落 笔 辄 为 人 所 传 诵 2.解释加点词。
(1)前后类如此()(2)是时()(3)往往以多相夸()3.翻译。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4.你怎样理解“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这句话的含义。
5.文段表现苏轼诗文的成就,在写法上有怎样的特点?
6.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
六一居士传(节选)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①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臵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②者乎?而屡易其号。……”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注释]①颍水:地名。②逃名:不求名声,避名而不居。
1、“屡易其号”中“屡”的意思是:
2、“六一居士”中“六一”具体指什么?
3、欧阳修为什么在“既老而衰且病”的境况下将自己的号更为“六一居士”?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①,芒芒然归②,谓其人曰:“今日病矣③!予助苗长矣④!”其子趋而往视之⑤,苗则槁矣⑥.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
①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长(zhǎng)生长,成长,揠(yà)——拔。
②芒芒然——疲倦的样子。③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④予——我,第一人称代词。⑤趋——快走。往——去,到..去。⑥槁(gǎo)——草木干枯。
1.解释:揠()归()谓()益()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寓意? 参考答案:
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
①书遂大进(终于)②平生于书(对于)③或答人简札(有时)(书信)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译文 稍微有些不满意,一定再三修改,不满足。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答: 文征明勤奋习字,获得很大的进步。
二、铁杵磨针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离开)方:(正)欲(想要)还:(回去)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老妪)2)学而时习之(以前的知识)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 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4略
三 日攘一鸡
一、解释加点字:
1、(这)(做法)
2、已(停止)翻译下面句子(4分)译文:现在有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2: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3、译文: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数量,每月偷一只鸡,来等待第二年再停止。
(四)薛谭学讴
1.①未穷青之技(学尽)②秦青弗止(不)③响遏行云(遏止)
2.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演唱的本领,他没有学尽秦青的技艺,自认为把师傅的本领完全学尽了。4.答:学习没有止境,要谦虚好学,不能够浅尝辄止。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有,薛谭知错就改,马上向师傅道歉,并且留下来继续学习,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五、《眉、眼、口、鼻》1.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2. C 3.如果这样,那么眉毛有什么本领,也在我上面呢? 4.示例:在现实生活中,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能力,只有把自己臵于群体之中,在团结和谐的集体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愚人食盐》1.(1)给(2)原因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就空口吃盐。3.做事要把握尺度,不能走极端;认识事物不能一知半解。(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七、《处之不易》1.啖:吃。肴:莱。其:他。以:因为。2.殷仲堪刚任(做)荆州刺史,正赶(遇或碰)上水灾荒年3.人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而改变原来的品行、志向
八、《邴原少孤》1.C.2.略3.言之有理即可
九、《东坡诗文》1.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2.(1)像(2)这(3)夸耀(炫耀)3.士大夫没(熟)读过苏东坡诗文的,便觉得没面子(气短)。4.表现欧阳修对苏东坡的赏识,认为苏东坡的文学成就和名声将超过自己。5.文段主要从侧面来表现苏东坡的成就。6.开阔的胸襟。
十、《六一居士传》
1、多次
2、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翁。(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3、聊以志吾之乐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译文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
拔 归家,回家,对……说 益处,好处【寓意】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请君入瓮》①
周兴与丘神勣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②之。俊臣与兴方推事③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④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⑤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导读‟:本文写的是来俊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及周兴作法自毙的故事。
„注释‟:①瓮(wèng):大坛子。②鞫(jū):审讯犯人。③推事:研究事情。④炙(zhì):烧烤。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推:追究,检举。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
2、囚多不承
3、当为何法
4、因起谓兴曰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
1、太后命来俊臣鞫之
2、以炭四周炙之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2、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
四、来俊臣请周兴入瓮,是采用了 的方法。
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收①,中外惶怖②。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
戏③,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④,二儿可得全不⑤?”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⑥。
„导读‟:八九岁的孩子能在家庭遭难时毫不惊恐,很是了不起。说明孩儿的明理聪明,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株连迫害的罪恶。
„注释‟:①孔融被收:建安十三年,融因触怒曹操,坐弃市(被判死刑)。②中外惶怖:朝廷内外非常惊恐。中外,指朝廷内外。③二儿故琢钉戏: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琢钉,古时一种儿童游戏。④罪止于身: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意思是不涉及家属。⑤二儿可得全不:这两个孩子可不可以保全他们生命?⑥亦收至: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孔融被收
2、冀罪止于身
3、二儿可得全不
4、寻亦收至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2、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三、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说明它的比喻义
《鲁人曹沫》①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②。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③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④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⑤,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①这里所选的是《史记》中《刺客列传》的第一部分。②好力:喜欢勇士。力,有力之士。③遂邑:今山东宁阳县。④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⑤快:快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2)、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3)、曹沫三战所亡地
(4)、欲倍其约
(5)、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2、翻译句子。
(1)、子将何欲?
(2)、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
3、读了此文后,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刺客有了怎样的认识?
《马价十倍》①
有人卖骏马者,比②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③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④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⑤而马价十倍。
注释:①选自《战国策〃燕策》。《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校正编订。共三十三篇,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刘向,除编订《战国策》外,还编有《说苑》等书。②比:副词,接连地。③还:通“环”环绕。④朝:早晨。⑤一旦:一天。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往见伯乐曰
(2)、愿子还而视之
(3)、去而顾之
(4)、伯乐乃还而视之
2、与“去而顾之”中的“去”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去死肌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C、.则有去国怀乡
D、黄鹤一去不复返
3、从下面选出与“去而顾之”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学而时习之
C、峨冠而多髯者
D、出淤泥而不染
4、本不懂得货色,而“名家”说好就认为好,人云亦云,这样不加分析地盲目地虚推、崇拜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欧阳公事迹》
【原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阅读训练】
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A.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臵人所罾鱼腹中。.2. 翻译句子。
①欧阳修四岁而孤。译文:
②惟读书是务。译文:
3. 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4.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一、《请君入瓮》
周兴和丘神勣合伙谋反,太后让来俊臣来审讯他。来俊臣趁着跟周兴一边吃饭一边研究事情的当口,对周兴说:“犯人大多不肯招供,应当采取什么办法?”周兴说:“这很容易,拿一个大坛子,用炭火在周围烤,让犯人进到里边,什么事敢不承认!”“来俊臣于是找来一个大坛子,按周兴的方法周围升起炭火,站起来对周兴说:“宫内有人递出状辞检举你谋反,请兄进到这大坛子里去吧!”周兴惊恐万状,连忙叩头认罪。
一、1、正在,正当
2、承认
3、应当
4、于是,就
二、1、代词,代周兴
2、代词,代囚犯
三、l、周兴说:“这很容易!拿一个大坛子,用炭火在周围烤,让犯人进到里边,什么事敢不承认!”
2.于是站起来对周兴说:“宫中有人递出状辞检举你,请你进到这大坛子里去吧!”
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逮捕,朝廷内外非常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儿子还和原来一样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孔融对使者说:“希望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两个儿子可以保全性命吗?”他的儿子从容地进言说:“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不一会儿逮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
一、1、逮捕
2、希望
3、同“否”
4、不久
二、1、父亲难道见到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
2、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
三、覆巢无完卵。比喻整体遭殃,个体不能幸免。
《鲁人曹沫》
译文: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勇力侍奉鲁庄公。庄公喜好勇士,曹沫为鲁国将军,与齐国作战,三战三败。鲁庄公害怕了,就献上遂邑这块地方求和,但仍然用曹沫为将。
齐桓公答应和鲁国在柯地会盟订约。桓公与庄公已经在坛上订了盟约,曹沫手持匕首胁迫齐桓公,桓公左右没有人敢动手,问道:“你想干什么?”曹沫说:“齐国强鲁国弱,而贵国侵犯鲁国也太过分了。现在鲁国城墙塌坏就能压到齐国国境上,大王一定要考虑考虑这件事!”桓公于是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桓公说完话,曹沫就扔掉匕首,走下盟坛,朝北回到群臣的位臵上,脸色不变,言辞从容如故。桓公大怒,要背弃自己的誓约,管仲说:“不可。贪图小利来使自己快意,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失去各国的帮助,不如给它。”这样,桓公就割还了侵占的鲁国领土,曹沫三次战役所失去的土地,全部都还给了鲁国。
1、(1)、来
(2)、在(3)、失去(4)、通“背”,违背(5)答应
2、(1)、你想干什么?
(2)、现在鲁国城墙塌坏就能压到齐国国境上,大王一定要考虑考虑这件事。
3、他们“为知己者死”的道德准则和守志不屈的人格魅力。(言之成理即可)
《马价十倍》
译文:有个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在市场上站着卖马,结果没有一个识马的。
他前去拜见伯乐,说道:“我有一匹骏马想要卖掉,可是接连三天在市场上站着卖,没有人来问一声,我希望您去围着马转一圈看看,离开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我愿意献给您一早晨的费用。”
伯乐于是去市场上环绕着马看了一圈,离开的时候又回头来看了看,结果一天之中马的价钱涨了十倍。
1.(1)、拜见(2)、尊称对方,您(3)、回头看(4)、于是
2、A
3、B
4、不对。应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欧阳公事迹》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1.D“写”的意思
2.欧阳修四岁就成了孤儿。
只把读书当成唯一的事情。
3.不因环境的困苦而消沉,反而刻苦发奋,与生活抗争。
4.欧阳修母亲的深明大义,即使条件艰苦,也要把欧阳修培养成才。
第四篇:初一预科
博文教育助您赢在起跑线上
2012年暑假初一预科班招生简章
招生对象:新初一学生(小学六年级毕业,希望在初中有更大发展的学生)。辅导形式:一对一VIP名师导航;一对五超小班;一对二十精品班。
辅导分析:1.小升初之后,各主要学科学习的量与难度都增加,这将会给很多新初一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他们只有参加假期的课外辅导才能更好地适应初中各科的教学。
2.学生对自身的特性不了解,需要在老师的专门指导下明确自身在学习上的强项与弱项,了解自身的心理特征,以建立起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制定出适宜的学学习计划。在优秀的辅导老师的监管、指导与鼓励下进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进入中学后,作息时间、课程结构以及教材编排的思路都发生了大的变化,学生需要快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转变思维方式。
4.为了在初中的起步阶段取得优势,学生有必要对教材进行预习,提前进入初中学习状态。
辅导内容:在充分巩固小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紧密围绕课本大纲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各科的重难点如下:
数学:巩固小学数学,初步熟悉与掌握一元一次方程与几何知识,为
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英语:巩固小学英语,加深以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为重点的语法学习,不断增加与巩固词汇量,逐步建立起科学、个性化的记忆方法。
语文:巩固小学语文,提高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并强化写作能力。
上课时间:暂定于第一批7月9日开学,第二批7月29日开学,如有更动,另行通知。
师资力量:博文教育拥有一批由市内各重点中学教学一线老师组成的师资队伍,不仅教龄长,对教材、大纲把握准确、深刻,能够为初一学生量身定做课外辅导方案,帮助学生打下初中学业的扎实基础,冲刺名校。
第五篇:课外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
(一)徐孺子的故事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世说新语•言语》)
1、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徐孺子九岁时在月下玩耍的时候,别人指责了他。B、有人告诉徐孺子,月亮里什么也没有。
C、徐孺子告诉别人,人的眼睛里如果没有瞳仁会更明亮。
D、徐孺子没有直接回答提问者的问题,而是将月亮与人的眼睛比较,让提问者更容易明白这个问题的道理,从而通过比较来回答了提问者的问题。
2、请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两处)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二)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节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
1. 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A . 用力多者收功远。B . 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C .书不可不成诵。D . 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2.请用两个 “/” 给文中划线句断句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三)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宋学士文集》)
1. 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A.王冕每天晚上读书直到天亮。
B.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
C.主要是王冕的父亲打了他一顿,让他明白了读书的重要。
D.在狰狞凶恶的佛像前读书时,王冕不敢不读,因为这些佛像会惩罚他。2.请用三个/给 文中划线句断句: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四)太祖视察东阁
太祖视事东阁①,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②者。参军③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太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
(选自《典故纪闻》)
【注释】①: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②浣濯:洗涤。③参军:官名。1.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 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 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 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
2.请用“ /” 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两处):
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
(五)董遇“三余”读书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书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三国志》)
1. 对董遇的“必当先读书百遍”这句话理解最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句话是为了启发别人自学的积极性而说的。
B.它的用意是要求人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用心思考,以达到“其义自见”的目的。C.他很高傲,懒得理会那些向他求教的人。
D.这句话告诉了人们,他自己也是这样读书百遍才学有所成的。2.请用三个“/” 给下列句子断句:
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