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60周年的变化之我见

时间:2019-05-13 08:1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祖国60周年的变化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祖国60周年的变化之我见》。

第一篇:祖国60周年的变化之我见

建国60周年身边的变化之我见

说实话,看到这个题目,我先是浏览了一下网上关于建国60周年祖国变化的论文,对那些文章我颇有感慨。祖国成长壮大的60年历程对于一个20岁的我来说,有着太多的未知,这使我在诉说其蜕变,浅谈其昌盛时,不得不去了解祖国成长的印迹。我不想去歌功颂德祖国的变化,因为事实就摆在那里。我只想从我的成长历程去描绘我眼中的祖国的变化。

从我有记忆的时候开始,我眼中的成人都穿着统一的蓝色工服。无论是来家里串亲戚的叔嫂,还是那些在麦田里埋头苦干的大人,都是一样的“蓝”。那个时候打开妈妈陪嫁的衣柜,里面不是破旧的蓝色外套,就是草绿色的军大衣,少有的包着两件格子布衬衫,妈妈还总是舍不得穿,怕干农活会弄脏。当我大一点,要上小学的时候,妈妈给了我一个肩挎草绿色的书包,我嫌弃书包破旧,可妈妈却骄傲地说那是她上学时的宝贝。妈妈上学中学时,赶上文革,而家里正是地主阶级,遭受严打,家境衰退而贫寒,妈妈很早就掐辫子卖钱养家,还用富裕的钱为自己置备了这么一个书包,她的同学都很羡慕她。我认真地听着她讲着过去,就像是在听故事一样。

那天,妈妈还打开了她上锁的抽屉,拿出了一对姥姥给她的银镯子。当妈妈开抽屉的一刹那,我闻到了一股淡雅的清香,还看到了很多黄色,粉红色的小票子。妈妈说,那是他们原来的命根子,每个月就靠这么一张小小的票子换来的粮食过活,都是锁起来,好好收着的。我记得妈妈管它们叫“粮票”。小时候,我什么都喜欢吃,我觉得只要吃饱了就很幸福了。那时,妈妈好像特别喜欢夏天,因为夏天里有很多植物都长出来了,妈妈就在自家的院子里择着野菜说是要做汤,但是我还记得那味道难喝极了。我喜欢和同学们在放学后,跑到田地边上的小土坡上去,在杂草丛里挑毛毛缀吃,挑上一把后,就开始享用美味,我至今还记得那软毛的味道甜甜的,嫩嫩的。还有那些开在铁路旁边的野酒花,里面的汁水像糖汁一样诱人。

我记得那个时候经常和爷爷去我们以前的旧房子去摘菜,旧房子是土坯房,外面的一大圈土墙已经坍塌,屋里有火炕,一走进去,就能闻到一股清淡的霉味,和我们那时住的大房子比起来,旧房子真的很破,但是我总是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被房子里面的老物件深深吸引,尤其是那盏煤油灯,虽然已经生了锈,但是我仍然当它像古董一样宝贝,还琢磨着有一天它可以买个好价钱,然而,爸爸妈妈却好像不怎么待见它。

在我上2年级时,爸爸教我骑自行车,我总觉得女孩子应该骑个小巧一点的车,可惜,家里只有一辆带大梁的28车和一辆凤凰牌的女士自行车。爸爸怕我初学自行车会把那辆算是漂亮的凤凰车摔坏,就让我拿着28车练习,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但是,我骑着那笨重的28车摔得特别惨。现在想想,还觉得屁股隐隐作痛呢。

我10岁那年,有一个新鲜的东西住进了我家,一部红色的电话机。那个时候,爸爸妈妈还因为家里装上了电话特别庆祝了一翻呢,毕竟,我们家是村里第一波装上电话的。邻居们总是有事没事的往我们家跑,就为了看上一眼,我们家的新电话。我总是把电话的听筒拿起来又放下,假装在和别人通电话,因为,我实在想不出可以给谁打电话。随后的一年里,村里挨家挨户都有了电话,但是为了省下那点花费,大家基本上都选择串门聊天。

5年级时,我经历了自己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我们举家搬进到了城里,我的生活由此也有了巨大转变。首先是我所念的小学,老师嘴里熟练地说着“How are you”,同学每天念着“ABC”,我突然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原来城里人打小就说外国话。刚转学没多久,老师就让我们交钱,说是保险费。但是,我一直都有一个疑问,什么是保险?后来,我才渐渐懂得,原来那是对我们中小学生的健康医疗保证。

此后妈妈往家里先后置办了彩电,洗衣机,DVD,音响,冰箱等等家用电器。那个时候,我发现,这些东西让我和家人变得越来越慵懒了。妈妈不再在寒冷的冬天,把手伸进冰水里洗衣服,而是轻轻转动一下按钮,从此,洗衣服的活就有那台海尔洗衣机包办代替了。我呢?已经很少和同学一起出去玩了,常常在放假的时候躲在家里看电视,就好像电视剧和动画片才是我的朋友。

初三的时候,我们搬进了楼房,许多亲戚到来给我们暖房,那时,我有了自己单独的房间,只属于我的地盘,随意摆放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屋子里面爱干什么就干什么,自在极了。但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住楼房有一个弊端,就是我的自行车经常丢,买一辆丢一辆。干脆高中一毕业,我还索性不骑了。

高考的时候,妈妈每天早起给我做早点,嘴里还念叨着“早餐要吃好,营养搭配身体好”,过去,她的格言可是“吃饱就幸福”啊,这不禁让我感叹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念的是重点高中,也是高考的考点,离家很近,但是即便是这样,妈妈还是非要开车接送我考试,每天中午还带着我下馆子,我一时觉得自己幸福得都可以成仙了。

高考结束,我们几个相好的同学一起去欢乐谷玩,那个时候北京欢乐谷盛大开幕才一年。过惯了两点一线的生活,当我第一次花4块钱买票坐上地铁的时候,兴奋极了。当时,地铁票价还比较贵,一般人都选择公交出行,所以地铁算不上拥挤,可以说还很舒适呢。后来地铁票改为全程2元票制,人工收费站逐渐被一个个AFC(自动检票系统),该换地铁出行的人也逐渐普遍起来。地铁票价“减肥”后,更贴近人民生活了。现在很多人手里都有了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出门刷卡,坐车打折,刷卡购买飞机票,像吉野家这样的快餐店刷一卡通结账还可以优惠。可谓说是一卡在手,出行无忧。

上了大学,我的业余生活几乎都献给了网络和手机。用手机每天和朋友们发发短信,打打电话,即使许多以前的同学毕业后已经没怎么见过了,但是有了手机,感觉的我们之间的友谊还是那么亲切而温馨。网络的迅猛发展,让我每天宅在宿舍都可以了解到许多社会新闻。学校的网络学堂,更加便利于我们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有疑难问题就可以在网上留言,老师看到就会马上回复,实在是再便捷不过了。

好像这20年,我并没有经历多少,转瞬间时光就从身边溜走了。这20年里,妈妈的衣柜只不过是色彩日渐丰富而已,冰箱里的食物只不过都是“绿色”的而已,我们住的不过就是一间100平米的楼房而已,家里的代步工具只不过是换成了本田而已。这20年里,我们的家正发生着天差地别的变化。我的家乡呢?不过是落成了许多高楼大厦,不过是地铁贯通城区,不过是从北京到天津需要用时25分10秒,不过是科技发达了点。在这20年里,我的家乡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变化着。我的祖国呢?在我眼中的20年里,祖国科技迅猛发展,经济效益逐年提高,世界地位愈发稳固。我的祖国不过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罢了。

第二篇:建国60周年祖国变化讲稿(范文模版)

1、绚丽多彩的服饰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

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时。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

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2、日益丰富的饮食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

②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生答: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

③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动脑筋”: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为什么如今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为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人们注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①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

②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

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③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

北京从1998年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通过经济适用房,人们理解了什么叫“破旧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房。

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达的交通

①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

“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

在80年代末的中国,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因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当时的铁路客运量每天超载50%,高峰时超出100%,每天有80万人站着乘火车,而全国每年积压的物资则高达1亿5000万吨,南北运输的缺口达6000万吨。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同时应该指出学生,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要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撰写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这些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双层巴士,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电视);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人们的交通观念也大为转变,假日旅游增多,国内游、出国游开始由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并且出境旅游变得越来越平民化,选择也越来越多,而且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个性化旅游悄然升温,人们放松心情度假,开始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三篇:建国60周年祖国变化讲稿

1、绚丽多彩的服饰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

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时。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

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来自中国的时装旋风,带给世界一个开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

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2、日益丰富的饮食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

②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提问:书上112页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票证?

生答: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

③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动脑筋”: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为什么如今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为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人们注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①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

②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

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③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

北京从1998年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通过经济适用房,人们理解了什么叫“破旧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房。

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达的交通

①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

“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

在80年代末的中国,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因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当时的铁路客运量每天超载50%,高峰时超出100%,每天有80万人站着乘火车,而全国每年积压的物资则高达1亿5000万吨,南北运输的缺口达6000万吨。

在民国时期,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京汉铁路,而时代的进步使得它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断决定:京九铁路三年开通,并且京九铁路的概念已经更新,南端的终点由江西的九江延长到了香港九龙。1993年5月2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开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铁路全线铺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钢铁大动脉跨越九个省市,缓解了南北运输的矛盾,解决了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它把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和北京连接在一起,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它穿过多个革命老区,给老区人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同时应该指出学生,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要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撰写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这些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双层巴士,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电视);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人们的交通观念也大为转变,假日旅游增多,国内游、出国游开始由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并且出境旅游变得越来越平民化,选择也越来越多,而且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个性化旅游悄然升温,人们放松心情度假,开始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

第四篇:建国60周年作文:祖国六十周年变化

建国60周年作文:祖国六十周年变化

建国60周年作文:祖国六十周年变化

对于我们祖国成立六十周年来的巨大变化,也许最有发言权的,应是那些经历了中国建国初期的发展,品尝过那些岁月中酸甜苦辣,以及完完整整走过这六十年的长辈们。他们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人,他们的话语也是对现今生活水平的最好评价。87年出生的我对于那段艰辛坎坷的路程确实知之甚少,但是同样是作为一位历史的亲历者来说,我们每个人,每天的生活,我们所看到,听到,感受到的,或许就是对这祖国六十年变化的最好解读。

现在生活条件的优越,让我无法想象长辈们曾经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粮票、布票的生活。曾经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是父亲心中感慨最深的事。父亲说,在建国初期,国家还不太富裕,住房是全民的大难题。那时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房子面积小,房子用途就是遮风挡雨。一家兄妹七个人,全指望爷爷那几十元的工资生活,根本没有能力建房子,一大家人挤在一间十几平米的破瓦房里。房屋狭窄拥挤,吃住全在一起很不方便。晚上休息的时候,一家人只能在房间里拉上一块围布,把兄弟姊妹几个的床隔开,一家大小就这样睡在同一间房里。一遇下雨,外面大下,屋内小下,锅碗瓢盆齐上阵还嫌不够,受着“风吹雨打”威胁的父亲有个梦想:有朝一日住上一套既有明亮的大窗户、又有卧室、书房的单元楼,此生足矣!

八十年代,父亲接了爷爷的班,在县城工作,但是仍然没有自己住房,再一次进入了房荒的困境之中。因为没有住房,他和母亲婚姻问题一拖再拖。父亲说:“找房子比找老婆还难!”为了能早日成家,父亲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努力工作,也算是历尽坎坷,当上了县级劳模。单位给优先解决了住房问题。尽管只是一个24平米的两居室房,父亲却乐上了天,生活更加有了劲头。

90年代中后期,居民楼像雨后春笋般冒出,名字一个比一个好听又富诗意。恒茂城市花园、龙鑫家园、蓝天郡„„

现在我的家是一套153平米的四房两厅。住得很宽敞,最重要的是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更加优越了。小区里有物业管理、运动器材、书店,商店,银行„„俨然是一个城市的缩影。家里的生活越来越滋润,越来越时尚,正走在一条幸福的康庄大道上。

如果说一个农村,有一天变成繁华的大都市,是因为英明的领导人在那里画了一个圈;一个还残留着封建农奴制的高原,会变成世界最美丽的屋脊,是因为红色的军队驻扎了进去„„我的家,没有那样传奇的经历,只是在耀眼的金色太阳下恩泽了一抹微小的荧烛之光。可是,安定的环境是祖国带来,发展的机遇是祖国给予,幸福安康更是建立在祖国繁荣的基础之上。我不会用什么言语来形容这六十年的变化,更不会用华丽的辞藻来歌咏带给我们幸福的恩人,只是我的眼睛,不容半点尘埃的眼睛,看得到。

如今父亲的梦想成为了现实,我心中也升起了一个梦,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去台湾工作,去观赏日月潭—如同现在去北京一样,为祖国这个家出份力,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化作一座桥梁,将两岸的天堑变通途。

请与我赌一场,这样的六十年,只是祖国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一个开始!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六十年将层出不穷。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和谐社会的建立和祖国的完全统一这个宏大的梦想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全面实现!

第五篇:祖国大变化

祖国大变化

近30年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从破小矮房到高楼大厦,从凹凸小路到平整大路,都让人惊叹不已。为此,我还采访了我们家的长辈呢!下面,让我来带你一起见证祖国的变化,领略祖国的风貌吧!

外婆说,以前的交通工具只有船,因为当时没有路,河非常的多。无论路途有多遥远,船是唯一能够到达目的地的地方,也是最重要的。

妈妈说,当时他们学习的环境非常差,可以说好比现在的垃圾场。学校拭用砖头盖成的,一个个凹凸不平的,红色的砖头,显得格外醒目。学校靠山,每天都得步行上放学。

爸爸说,比外婆那时稍好的年代,自行车、马拉车又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想当年,爸爸还骑着自行车带妈妈出去遛弯呢!

现在好了,平整而宽广的大路上,人来人往。说笑声、汽笛声此起彼伏、川流不息。学校大得很,足足有四五层呢!绿树红花,大大的操场,大大的主席台,宽阔的教室,舒服极了;每家每户都有大大的轿车,时不时出去溜达溜达,边走边说笑,出远门已经不再是难事了;破旧的小房子,早已经变成了大大的别墅了,高高的,漂漂亮亮的,一件比一件好看,那叫一个舒服!

妈妈常常感慨:“想当年,我们还住在又矮又小的两层平房里呢!蟑螂、蜘蛛、老鼠,东奔西串,可‘热闹’了。转眼间,祖国都有了这么大的变化了,我们都住在小区里了,那房子足足有30多层呢!”

是啊!祖国真的在日新月异。蓝天在变白,溪水在变清,祖国在长大。让我们,让大家,共同创造更美好的祖国。让我们,让大家,一起为祖国的变化举杯欢庆!

下载祖国60周年的变化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祖国60周年的变化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祖国60周年诗歌朗诵

    1:60年前的春天,“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60年前的金秋,天安门广场上的礼炮揭开新中国崭新的一页;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向成熟与壮大,不断取得辉煌!2:60年了..这鲜艳的五星......

    建国60周年的变化

    1、绚丽多彩的服饰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

    建国60周年的变化

    建国60周年的变化6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60年的个人经历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60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

    祖国60年变化![范文模版]

    祖国60年变化! 60年的变化,如同昨天的事;60年的变化,如同瞬间的变化;60年的变化,谁能料到呢? 60年前,新中国发达之起;60年前,新社会进步之始;60年前,新生活幸福之乐。的确,新中国成立起来......

    关于祖国变化作文大全

    关于祖国变化作文八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所见过......

    祖国变化作文[范文模版]

    祖国变化作文7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

    祖国的变化

    祖国的变化 祖国的变化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但祖国的变化,将永远成为我们中国人民记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面对祖国的版图,我深深地感受到如母亲般温柔的爱抚,......

    喜看祖国变化

    喜看祖国变化 曾经——一个古老的国家,前人镌刻了无数的辉煌;一头沉睡的雄狮,历史遭受了不尽的磨难。现在——一个崛起的大国,后人正展示着繁荣与富强!中国!一个响亮的名字,在短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