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案导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学案导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一、现状与思考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尤其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还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少人只停留在认识层面,以教师为中心,讲授、灌输为主要形式的教学还是占据了一席之地,另外,为应试而教、为升学率而教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的“讲台意识”仍旧很浓,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欲和支配欲依然很强。
二是教师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新的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我们的教师对老教材的结构和知识体系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能较好驾驭教材,驾轻就熟,教起来得心应手。面对变化了的新教材,我们部分教师的观念却未变,教法也没有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捉襟见肘,处处被动,甚至出现了盲目蛮干的教学行为。
三是面对多元化的改革主张和教学模式,一些教师“等”“靠”思想严重,“问题意识、反思意识、研究意识”比较薄弱,不能主动地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课堂教学改革作更多更深入的思考,更多的却是对现有评价手段的埋怨。
四是我校教学缺少一个相对系统的、科学的、具有区域本校特色的、让教师可以操作的课改平台和抓手。
这些问题和矛盾在实践中的具体反映就集中表现为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作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要深化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改善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必须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抓手。通过深入思考和调研,我们认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一个很好的抓手。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1、“学案导学”的内涵
所谓“学案导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标、课本为纲,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为主线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在 “导学”的方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说得更直白些,“学案导学”就是把课堂教学的流程、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学习中的反馈以书面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所要做的事、所要讲的话做到心中有数,按“学案”开展学习,从而避免课堂学习中无谓的“枝蔓”,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精髓,可以从师生关系、时空关系、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四个角度概括为四句话:“主导加主体,课外加课内,教材加(导)学案,自主加合作”。
为坚定的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形成长泾中学的课堂教学特色,特就操作层面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制订本细则。
2、导学案的编制
(一)编写原则
编制导学案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主体性原则:导学案是为学习主体服务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导学性原则: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的学习任务,彰显“导”的意义。
课时化原则:一课一个导学案,每一课都有明确的目标导向。
问题化原则: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应用等尽量以问题形式明确的展现给学生。
层次化原则:适应学生主动发展的层次性需求,让学生实现差异发展、共同发展。
(二)导学案的编制
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体现教师服务于学习主体的主导作用,要把“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吗”等问题明确的摆在学生的面前。
“学什么”要具体告诉学习内容,如:请学习第二节内容,回答以下问题并完成练习1至3题。等等。
“怎么学”就是告诉学生采用什么学习方式,使用什么学习方法等。如: 先个人阅读第五节内容,再通过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学会了吗”是对导学案学习效果的检测,也是课堂交流、讨论、展示、反馈的主要内容和渠道。
导学案的结构,应与“基本程序”相一致。包括【学习目标】、【自学内容】、【问题讨论】、【概括总结】、【当堂检测】几个部分。
学习目标:依据学情、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制定。制定学习目标,一是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二是要考虑学生发展的层次性需求。
自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制定。包括问题、习题、方法、应用、例题的概括总结、实验、社会观察与思考等内容。对自学内容的要求:一是能够引导学生自学;二是通过自学内容的学习,能够基本达成教学目标。
问题讨论: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准备小组互动和大组讨论。
概括总结:在大组讨论后通过概括总结完成知识建构,形成自己新的观点、经验和知识体系。
当堂检测:(也可以另附)依据目标和内容编制检测题。通过迁移炼习,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当堂检测”是获取反馈信息,为制定下一节课教学目标提供依据的重要环节,不能忽略。
3、导学案的使用
1、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的学习任务,包括提出自己或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
2、课堂上围绕导学案进行小组互查、大组讨论、概括总结,完成对导学案的学习。
3、每个教师在使用导学案后都要形成“教学反思”意见,其中涉及导学案修改的意见,应及时反馈到该导学案中。每周末将当周完成的所有导学案电子稿上传服务器资源,可以相互学习并作为考评导学案编制情况的依据。
4、”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㈠自主学习:按“导学案”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自主进行概括总结;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观念,使用新观点解释老问题等。做好接受小组互查的准备和大组讨论准备。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准备小组讨论时发言。
㈡小组互查: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互相学习、讨论、矫正,保证全体小组成员达成学习目标;推选代表准备发言:公布“导学案”的答案,质疑,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
互查的要求:
一是组织有序,互相鼓励。
二是人人过关,通过互相检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讨论与交流,甚至是争论,让小组所有成员都能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
三是有时间保证,不急于求成,耐心等待学生完成自主建构任务; 四是表达与质疑,推选代表准备大组发言。发言内容包括质疑、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或对老问题作出新解释。
三是要详略得当,控制时间,针对共性问题,留有当堂检测时间。为了便于课堂教学操作和推广,在该模式实施初期,其简化模式为:
(三)当堂检测:通过迁移炼习,当堂检测学习效果;通过批改或抽样批改深入了解学情,获取反馈信息,为采取补救措施和制定下一节课教学目标提供依据。对当堂检测情况按小组评分、积分。
(四)基本操作要求 教师要做到:
1、不了解学情、不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得进行教学案设计;
2、没有满意的(含问题、习题、方法等内容设计的)“导学案”不进课堂;
3、没有自学基础和针对性不讲课;
4、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不替代;
5、不到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不出手; 学生要做到:
1、主动获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有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尊重他人,互帮互学,主动帮助别人、请教别人,有“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合作共赢的意识和精神;
3、敢质疑、敢创新、敢负责、敢表达;
4、自主学习时,孜孜不倦;小组互动时,轻声细语;大组讨论时,字正腔圆,声音洪亮;
附:导学案编写格式要求:
题目____ ____年级____学科导学案
主备人______ 班级____ 姓名______
1、编写内容要求:
【学习目标】、【自学内容】、【问题讨论】、【概括总结】、【当堂检测】
2、“导学案”教师流程:
主备人设计“导学案” →集体备课修改“导学案”→印刷“导学案”→上一节课前发“导学案”→收阅检查“导学案”。
4、“导学案”学生流程:
课上课下预习“导学案”→课上落实“导学案”→课后巩固“导学案”。
第二篇:学案导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学案导学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一、现状与思考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尤其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还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少人只停留在认识层面,以教师为中心,讲授、灌输为主要形式的教学还是占据了一席之地,另外,为应试而教、为升学率而教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的“讲台意识”仍旧很浓,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欲和支配欲依然很强。
二是教师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新的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我们的教师对老教材的结构和知识体系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能较好驾驭教材,驾轻就熟,教起来得心应手。面对变化了的新教材,我们部分教师的观念却未变,教法也没有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捉襟见肘,处处被动,甚至出现了盲目蛮干的教学行为。
三是面对多元化的改革主张和教学模式,一些教师“等”“靠”思想严重,“问题意识、反思意识、研究意识”比较薄弱,不能主动地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课堂教学改革作更多更深入的思考,更多的却是对现有评价手段的埋怨。
四是我校教学缺少一个相对系统的、科学的、具有区域本校特色的、让教师可以操作的课改平台和抓手。
这些问题和矛盾在实践中的具体反映就集中表现为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作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要深化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改善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必须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抓手。通过深入思考和调研,我们认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一个很好的抓手。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1、“学案导学”的内涵
所谓“学案导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标、课本为纲,以学
案为载体,以学生为主线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在 “导学”的方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说得更直白些,“学案导学”就是把课堂教学的流程、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学习中的反馈以书面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所要做的事、所要讲的话做到心中有数,按“学案”开展学习,从而避免课堂学习中无谓的“枝蔓”,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精髓,可以从师生关系、时空关系、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四个角度概括为四句话:“主导加主体,课外加课内,教材加(导)学案,自主加合作”。
为坚定的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形成长泾中学的课堂教学特色,特就操作层面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制订本细则。
2、导学案的编制
(一)编写原则
编制导学案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主体性原则:导学案是为学习主体服务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导学性原则: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的学习任务,彰显“导”的意义。
课时化原则:一课一个导学案,每一课都有明确的目标导向。
问题化原则: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应用等尽量以问题形式明确的展现给学生。
层次化原则:适应学生主动发展的层次性需求,让学生实现差异发展、共同发展。
(二)导学案的编制
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体现教师服务于学习主体的主导作用,要把“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吗”等问题明确的摆在学生的面前。
“学什么”要具体告诉学习内容,如:请学习第二节内容,回答以下问题并完成练习1至3题。等等。
“怎么学”就是告诉学生采用什么学习方式,使用什么学习方法等。如: 先个人阅读第五节内容,再通过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学会了吗”是对导学案学习效果的检测,也是课堂交流、讨论、展示、反馈的主要内容和渠道。
导学案的结构,应与“基本程序”相一致。包括【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题小结】、【当堂检测】几个部分。
学习目标:依据学情、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制定。制定学习目标,一是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二是要考虑学生发展的层次性需求。
自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制定。包括问题、习题、方法、应用、例题的概括总结、实验、社会观察与思考等内容。对自学内容的要求:一是能够引导学生自学;二是通过自学内容的学习,能够基本达成教学目标。
合作探究: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准备小组互动和大组讨论。
课堂总结:在大组讨论后通过概括总结完成知识建构,形成自己新的观点、经验和知识体系。
当堂检测:(也可以另附)依据目标和内容编制检测题。通过迁移炼习,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当堂检测”是获取反馈信息,为制定下一节课教学目标提供依据的重要环节,不能忽略。
3、导学案的使用
(一)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的学习任务,包括提出自己或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
(二)课堂上围绕导学案进行小组互查、大组讨论、概括总结,完成对导学案的学习。
(三)每个教师在使用导学案后都要形成“教学反思”意见,其中涉及导学案修改的意见,应及时反馈到该导学案中。每周末将当周完成的所有导学案电子稿上传服务器资源,可以相互学习并作为考评导学案编制情况的依据。
4、”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㈠自主学习:按“导学案”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自主进行概括总结;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观念,使
用新观点解释老问题等。做好接受小组互查的准备和大组讨论准备。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准备小组讨论时发言。
㈡小组互查: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互相学习、讨论、矫正,保证全体小组成员达成学习目标;推选代表准备发言:公布“导学案”的答案,质疑,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
互查的要求:
一是组织有序,互相鼓励。
二是人人过关,通过互相检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讨论与交流,甚至是争论,让小组所有成员都能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
三是有时间保证,不急于求成,耐心等待学生完成自主建构任务; 四是表达与质疑,推选代表准备大组发言。发言内容包括质疑、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或对老问题作出新解释。
三是要详略得当,控制时间,针对共性问题,留有当堂检测时间。为了便于课堂教学操作和推广,在该模式实施初期,其简化模式为: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自我完善、点评提升
(三)当堂检测:通过迁移炼习,当堂检测学习效果;通过批改或抽样批改深入了解学情,获取反馈信息,为采取补救措施和制定下一节课教学目标提供依据。对当堂检测情况按小组评分、积分。
(四)基本操作要求
教师要做到:
1、不了解学情、不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得进行教学案设计;
2、没有满意的(含问题、习题、方法等内容设计的)“导学案”不进课堂;
3、没有自学基础和针对性不讲课;
4、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不替代;
5、不到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不出手;
学生要做到:
1、主动获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有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尊重他人,互帮互学,主动帮助别人、请教别人,有“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合作共赢的意识和精神;
3、敢质疑、敢创新、敢负责、敢表达;
4、自主学习时,孜孜不倦;小组互动时,轻声细语;大组讨论时,字正腔圆,声音洪亮;
附:导学案编写格式要求:
题目________年级____学科导学案
主备人______班级____姓名______
1、编写内容要求:
【学习目标】、【自学内容】、【问题讨论】、【概括总结】、【当堂检测】
2、“导学案”教师流程:
主备人设计“导学案” →集体备课修改“导学案”→印刷“导学案”→上一节课前发“导学案”→收阅检查“导学案”。
3、“导学案”学生流程:
课上课下预习“导学案”→课上落实“导学案”→课后巩固“导学案”。
第三篇:学案导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学案导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中学
一、现状与思考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尤其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还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少人只停留在认识层面,以教师为中心,讲授、灌输为主要形式的教学还是占据了一席之地,另外,为应试而教、为升学率而教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的“讲台意识”仍旧很浓,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欲和支配欲依然很强。
二是教师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新的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我们的教师对老教材的结构和知识体系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能较好驾驭教材,驾轻就熟,教起来得心应手。面对变化了的新教材,我们部分教师的观念却未变,教法也没有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捉襟见肘,处处被动,甚至出现了盲目蛮干的教学行为。
三是面对多元化的改革主张和教学模式,一些教师“等”“靠”思想严重,“问题意识、反思意识、研究意识”比较薄弱,不能主动地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课堂教学改革作更多更深入的思考,更多的却是对现有评价手段的埋怨。
四是我校教学缺少一个相对系统的、科学的、具有区域本校特色的、让教师可以操作的课改平台和抓手。
这些问题和矛盾在实践中的具体反映就集中表现为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作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要深化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改善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必须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抓手。通过深入思考和调研,我们认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一个很好的抓手。
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学案导学”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其主要教学策略在于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我校,其操作要领即“先学后教,以教导学,精讲点拨,当堂训练”。
(一)“学案导学”是基于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出来的
“学案导学”以“生本教育”为基本教育理念,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案导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实施“学案导学”的直接目的,是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二)实施“学案导学”,需要教师教学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学案导学” 致力于引导并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为此,它注重“学什么”和“怎样学”的研究,要求把教学研究的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
在“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中,“讲得精彩”已经不再是教师的最大成功。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编导”、“引导”和“指导”上,要致力于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兴
趣、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办法。“导学案”也不是原有教案的翻版,而是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安排有目的、有层次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也不再是传统的知识讲解与传授,而是学习过程的编排,解决问题方法的示范,以及思维的点拨。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要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法,要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三)实施“学案导学”,要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学案导学”要求学生由过去等待教师讲解,依靠教师灌输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参与,有效练习,温故知新,从而达到提高学习实效,减轻学习负担的目的。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1、“学案导学”的内涵
所谓“学案导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标、课本为纲,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为主线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在 “导学”的方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说得更直白些,“学案导学”就是把课堂教学的流程、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学习中的反馈以书面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所要做的事、所要讲的话做到心中有数,按“学案”开展学习,从而避免课堂学习中无谓的“枝蔓”,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精髓,可以从师生关系、时空关系、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四个角度概括为四句话:“主导加主体,课外加课内,教材加(导)学案,自主加合作”。
为坚定的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形成长泾中学的课堂教学特色,特就操作层面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制订本细则。
2、导学案的编制
(一)编写原则
编制导学案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主体性原则:导学案是为学习主体服务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导学性原则: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的学习任务,彰显“导”的意义。课时化原则:一课一个导学案,每一课都有明确的目标导向。
问题化原则: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应用等尽量以问题形式明确的展现给学生。层次化原则:适应学生主动发展的层次性需求,让学生实现差异发展、共同发展。
(二)导学案的编制
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体现教师服务于学习主体的主导作用,要把“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吗”等问题明确的摆在学生的面前。
“学什么”要具体告诉学习内容,如:请学习第二节内容,回答以下问题并完成练习1至3题。等等。
“怎么学”就是告诉学生采用什么学习方式,使用什么学习方法等。如: 先个人阅读第五节内容,再通过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学会了吗”是对导学案学习效果的检测,也是课堂交流、讨论、展示、反馈的主要内容和渠道。
导学案的结构,应与“基本程序”相一致。包括【学习目标】、【自学内容】、【问题讨论】、【概括总结】、【当堂检测】几个部分。
学习目标:依据学情、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制定。制定学习目标,一是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二是要考虑学生发展的层次性需求。
自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制定。包括问题、习题、方法、应用、例题的概括总结、实验、社会观察与思考等内容。对自学内容的要求:一是能够引导学生自学;二是通过自学内容的学习,能够基本达成教学目标。
问题讨论: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准备小组互动和大组讨论。
概括总结:在大组讨论后通过概括总结完成知识建构,形成自己新的观点、经验和知识体系。
当堂检测:(也可以另附)依据目标和内容编制检测题。通过迁移炼习,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当堂检测”是获取反馈信息,为制定下一节课教学目标提供依据的重要环节,不能忽略。
3、导学案的使用
1、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的学习任务,包括提出自己或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
2、课堂上围绕导学案进行小组互查、大组讨论、概括总结,完成对导学案的学习。
3、每个教师在使用导学案后都要形成“教学反思”意见,其中涉及导学案修改的意见,应及时反馈到该导学案中。每周末将当周完成的所有导学案电子稿上传服务器资源,可以相互学习并作为考评导学案编制情况的依据。
4、”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㈠自主学习:按“导学案”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自主进行概括总结;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观念,使用新观点解释老问题等。做好接受小组互查的准备和大组讨论准备。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准备小组讨论时发言。
㈡小组互查: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互相学习、讨论、矫正,保证全体小组成员达成学习目标;推选代表准备发言:公布“导学案”的答案,质疑,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
互查的要求:
1.是组织有序,互相鼓励。
2.是人人过关,通过互相检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讨论与交流,甚至是争论,让小组所有成员都能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的。
3.是有时间保证,不急于求成,耐心等待学生完成自主建构任务;
4.是表达与质疑,推选代表准备大组发言。发言内容包括质疑、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或对老问题作出新解释。
为了便于课堂教学操作和推广,在该模式实施初期,其简化模式为:
(三)当堂检测:通过迁移炼习,当堂检测学习效果;通过批改或抽样批改深入了解学情,获取反馈信息,为采取补救措施和制定下一节课教学目标提供依据。对当堂检测情况按小组评分、积分。
(四)基本操作要求 教师要做到:
1、不了解学情、不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得进行教学案设计;
2、没有满意的(含问题、习题、方法等内容设计的)“导学案”不进课堂;
3、没有自学基础和针对性不讲课;
4、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不替代;
5、不到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不出手;
6、是要详略得当,控制时间,针对共性问题,留有当堂检测时间。学生要做到:
1、主动获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有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尊重他人,互帮互学,主动帮助别人、请教别人,有“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合作共赢的意识和精神;
3、敢质疑、敢创新、敢负责、敢表达;
4、自主学习时,孜孜不倦;小组互动时,轻声细语;大组讨论时,字正腔圆,声音洪亮;
附:导学案编写格式要求:
题目____ ____年级____学科导学案
主备人______ 班级____ 姓名______
1、编写内容要求:
【学习目标】、【自学内容】、【问题讨论】、【概括总结】、【当堂检测】
2、“导学案”教师流程:
主备人设计“导学案” →集体备课修改“导学案”→印刷“导学案”→上一节课前发“导学案”→收阅检查“导学案”。
4、“导学案”学生流程:
课上课下预习“导学案”→课上落实“导学案”→课后巩固“导学案”。
四、“学案导学”的评价
(一)“学案导学”课堂教学评价
1、学校在“学案导学”的评价过程中,要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统一的原则,尤其将评价的重点放在过程中。
2、课堂教学评价以促进“导学案”和“学案导学”优化为宗旨,加大对事前的控制力度,变途中的督查为事前的指导、服务。
3、力求做到及时评价,及时反馈,及时整改。特别是对集体备课,个人备课、课堂教学的评价应以周为单位;评价结束必须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必须及时督查整改措施的落实。
4、监测、评估结果要纳入对教师的评介体系,作为学校评价教师的主要依据。
(二)合作小组的组建与评价
1、合作小组以4-6人为宜。
2、合作小组中设组长和第一发言人。第一发言人要选择学习成绩偏下的学生担任,以便暴露问题,及时纠正。
3、开展优秀合作小组评选活动。学校每学期开展优秀学习小组评选活动,以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012-11-7
第四篇:高效课堂导学案
涉县“少年之星”主要事迹材料
龙北小学 四年级一班李莫然
李莫然同学是涉县龙北小学四年级(1)班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时刻用星级学生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学生, 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学生, 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学生, 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学生。
在课堂上,聚精会神,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总能看见她高高举起的手;做作业更是一丝不苟,每项作业本上的字都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她的成绩总在班上名列前茅。
在课下,李莫然同学更是对各种文化知识、文化传统充满了好奇之心,处处都是她学习的内容,各种习俗的起源,旅游古迹的发展,交通路标、指示,等等这些内容都很感兴趣,在老师和家长面前,总有问不完的问题。读书是她课余时间的一大乐趣,从童话故事到历史读本,从自然科学到天文知识,她都读得津津有味。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演讲比赛,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当今学生应朝气蓬勃, 活泼开朗。在这方面,李莫然同学做得很好。她的业余爱好很广泛,喜欢美术、电子琴、兵乓球。为了增强体质,她经常和家人一起参加晨跑,节假日进行登山,用自己的言行向同学们昭示:全面发展,才能更好的迎接未来。
具有优良的品德是星级学生必不可缺的。在班级里,她积极配合老师完成工作,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尽职尽责。她更是同学们的好伙伴,同学们谁有了困难都去找她,最后总能想办法圆满解决问题。今天,李莫然同学虽然仅是株幼苗,因为怀揣着振兴中国的奋斗目标,她在“校园”这片沃土上定会茁壮成长, 成为明天栋梁, 撑起祖国大厦。
第五篇: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
第一章
教案之殇
我国当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辛苦,学生痛苦,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学校苦抓;家长苦陪。
教案:指教师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编制的教学具体方案,也称为课时计划。其核心问题是教学程序的安排或者说教学过程的设计。传统教案流弊:
1、传统教学最终被异化为教师“教教案”。以教案为本位的课堂成了教师演出“教案剧”秀场。
2、以教案为本位的教学是封闭式教学,最终导致僵化。
3、写教案被等同于备课,等同于上课。
4、写教案成了“拿来主义”——抄袭案。没有“落地”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定义:是一种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使用的“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基本要素:
1、学习者及其需要的分析。
2、教学内容分析。
3、学习目标的确定与阐述。
4、教学策略的制定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5、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6、教学评价的设计。第二章
正名“导学案” 夸美斯说:“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喧器、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课程改革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学改革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导学案内涵:
定义:在新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
要素:学情调查、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学习内容选择、重难点预设、学习策略与学法选择、教与学的评价、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教与学的反思等。优点:
① 导学案不是教案,也不是学案,更不是教辅书、习题集。
②
导学案设计具有科学的实践基础和先进的理念支撑。② 导学案是立足于课时或课题设计的方案。
④导学案在设计的主体和使用的对象上有侧重。⑤导学案设计具有互动性和生成性。
⑥导学案设计具有过程性和系统性。
⑦导学案设计的类型根据高效课堂来定。
⑧导学案是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的设计文本。⑨导学案体现了大课程观和大课堂观的概念。⑩导学案被喻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导航仪”。
我要走向哪里?(学习目标)
我如何到达哪里?(学习材料、媒体和学习策略)
我如何判断是否已达到目的地?(评价与修正)
教师要立足于“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以学为主”的原则来设计导学案,而且导学案的设计标准要力求最大限度的达到在学生借助教材、自主使用导学案的情况下,通过自学、展示、反馈达成目标,生成能力,培养情感。知识链接:高效课堂名词解释:
独学:学生个体的独立学习。对学:同等学习程度的学生之间的合作式学习。群学:学习小组内部学生间的学习。、展示:一是学生在小组范围内进行成果汇报、交流甚至暴露问题的一种形式;二是在全班范围内进行成果汇报、交流甚至是暴露问题的一种形式。第三章
导学案设计行动研究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学,教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做的研究是进行教学行动研究。要在“教中研”,在研中教,采取“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教师即专家,效果即成果”的“自下而上”的研究思路,并与“自下而上”的教学理论相对接,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变得更有效。
一、以生为本
1、相信学生。在导学案设计中,特别注重分层次设计题目,关注每一层的学生,为每一层次的学生准备的是自助餐式的练习,让尖子生吃好,让学困生吃饭,学生只有差异,没有差生,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学困生只要能解决完成相应层次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比尖子更高的评价。
2、解放学生。在导学案设计中,突出强调了学生的学,最大限度地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设计开放的问题,创设生活的情境,鼓励个性的见解,引发学生的质疑,激起思维的碰撞,张扬生命的合力。
3、依靠学生。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教师只有依靠学生,学生学习的情感才能得到真正的释放,潜能才能得到真正的开发,个体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依靠学生就是以学生为本,这是一条不可背离的教育原则,是一切教育的智慧源泉。
教师要相信一句话:一切问题从学生中来,一切答案到学生中找。
4、发展学生。发展学生是教育的根本。就是要发展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发展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学生,从而实现对“全人”的教育。
二、以学为本
1、以学定教。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教师进行导学案设计的重要依据。教不是目的,学才是止的。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应本着“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依据,恰当地确立教学的目标要求,使课堂教学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发展的过程。
六学:在哪里学(空间)、学多久(时间)、为什么学(学情调查)、学什么(目标与内容)、如何学(学习策略)、学得怎样(评价).四教: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教得怎样。
教师在学生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要做好学情调查,带着三个问题: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自己能解决什么?
四不教:学生独学能会的不教,学生对学能会的不教,对子帮扶能会的不教,学生合作探究能会的也不教。
2、以教导学。
3、以评促教。
评价的四个维度: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评价功能。
评价的五个转变:由量性评价转变为质性统整,由甄别优劣转变为引领发展,由个体评价转变为个体与合作组评价的统一,由评价单一枯燥的认知训练转变为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由评价结论不求过程转变为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评价的六大功能:积极导向、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多元互动、记录成长。
4、自学为主。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斯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三、行动原则
1、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方面。
2、目标性原则。
3、导学性原则。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导学案的突出特征就是导学,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合作性原则。
5、探究性原则。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境化。
6、情境性原则。
7、层次性原则。分层设计学习目标,分层设计探究问题,分层设计学习程序,分层设计展示板演,分层设计评价标准,分层设计达标训练,分层设计检查反馈等。
8、实用性原则。
9、规范性原则。
10、创新性原则
下述五点是保证学生学习高效的必要条件,应高度重视:
1、当学生发现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时,学生学得深刻。
2、当学生已呢知识被激活并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时,学生学得深刻。
3、当向学生展示新知识的全貌时,学生学得深刻。
4、当学以致用时,学生学得深刻。
5、当新知识整合到学习者实际生活时,学生学得深刻。第四章
导学案设计要求
一、研读课标指南:
1、课标对教材作出了明确界定,这是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2、课标提供了课程编写的基本思路,这是导学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3、课标提供了课程内容的目标要求,这是导学案设计教学目标的具体指导。
4、课标提供的实施建议,可以提高导学案设计教学策略的能力。
5、课标提供了大量案例,可以借鉴为课堂教学案例。
二、用好教材促发展:确立课程意思。树立新的教材观。
三、学情调查是起点。
四、分层设计重差异。分层设计学习目标,分层设计探究问题,分层设计学习程序,分层设计展示板演,分层设计评价标准,分层设计达标训练,分层设计检查反馈等。
五、学法指导在其中。
六、集智备课作保证。
第五章
导学案设计基本规范
一、基本规范
1、统一基本设计程序。
2、统一基本设计要素。学情调查、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学习内容选择、重难点预设、学习策略与学法选择、教与学的评价、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教与学的反思等。
3、统一基本课时容量。
4、统一基本设计版式。
二、复习课导学案设计基本要素
1、学情分析。
2、复习引导。复习内容、复习目标、复习重点、复习方法。
3、学习内容设计。
1、知识梳理
2、典型问题设计,3、达标测评,4、学习过程设计:独学——对学群学——展示——反馈。
三、试卷讲评课导学案设计。
1、学情分析。错题归类剖析。变式拓展训练。自我完善。学习过程设计。
四、导学案设计避免走入的误区
导学案设计教案化。导学案设计习题化。导学案设计问题“肤浅:化。导学案设计共性化。导学案设计提纲化。第六章
导学案使用
一、学生使用篇
(一)、导学案使用基本常识
1、导学案组成要素说明。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导学案上各组成要素的基本含义及对学生学习所起的作用。
2、导学案题头项目填写。组名、姓名等。
3、学习三宝的运用。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4、导学案要与教材结合使用。
5、导学案使用的时间要求。导学案一般提前发下来让学生果前预习(低年级学生不宜提前发),时间以半小时为宜。
(二)、导学案使用的常规要求
1、课前使用——自学为主。独学要求学生要自行解决学案中的基础部分,学有余力的可做拓展部分,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用双色笔做好记号,自学时还要求学生能主动提出或发现新问题,并尝试通过各种渠道自行解决问题。
2、课中使用——对学、群学、展示、反馈达标、整理学案:整理问题、整理知识要点、整理生成性的知识、整理知识结构、总结学习规律和方法。
3、课后使用:
二、教师使用篇
1、课前——独学检查、二次备课。
课前,教师要对本节课导学案学生独学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批阅,这次抽查类似于从小组中抽样。落实二个前置:学生学习前置,教师指导前置。
2、课中——关注学情动态、学法指导、学习进程。
教师角色:调查员、指导员、协调员。
展示是课堂上最精彩的环节,其精彩之处就在于课堂的互动生成、质疑对抗。导学案中达标测评部分若属于笔试测评,要力求课内独立完成。
教师要通过导学案或者现场的指导促使他们集聚问题,质疑对抗,激烈竞争,思维碰撞。这是问题得以解决的“前兆”,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在于抛答案,而是要围绕解决问题而“抛问题”——以问题激活问题。
如何解决好优生吃好和学困生吃饱的问题,这是教师在问题式教学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也是对教师协调能力的考验。
3、课后——批阅、辅导、反思、修订
教师使用导学案要做到“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也可对子互批、组内批、组间批、学科代表批、教师批等。要特别关注学困生情况,必要时进行个别辅导。
教师要有导学案上填写教学反思,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教师要根据批阅情况和学生的自主反思情况将问题进行统计整理,形成错题集。将若干个导学案集中起来,就是一份很好的复习资料。
三、导学案使用的误区
1、重“显性目标”,轻“隐性目标’.2、重课前预设,轻课堂生成。
3、重导学案使用,轻教材使用。
4、重导学案使用,轻导学案再设计。
5、重统一性评价,轻差异性评价。重“讲”轻“学”、重“学”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