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题西林壁》说课稿

时间:2019-05-13 08:0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原创《题西林壁》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原创《题西林壁》说课稿》。

第一篇:原创《题西林壁》说课稿

大家好!

我今天向大家说课的题目是《观潮》。下面我将从八个方面来讲述。

一、说教材。

古诗《题西林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进行编排,这一组课文选择的文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是诗人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从中揭示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他的哲理用原文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题西林壁》是这组课文的第一课,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本课有两首古诗,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二学段目标、教材给出的对阅读教学内容的要求、综合学生的实际、单元编排和教材分析,确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为:

1、能借助注释,图片理解诗意。

2、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学难点

本课教学难点是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即俗语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苏轼的资料,预习课文。

四、说学生。

《题西林壁》说课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和能力,但他们大多还是觉得古诗文学习起来有些艰涩难懂,对诗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程度上,不能很好地体会到古诗独有的意境和韵味。本首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如何让学生学懂、学深,让古诗课堂充满趣味,还能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这都是本堂课面临的挑战。

五、说教法。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核心目标即培养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丰富积累,培养语感以及本教材对阅读教学内容的要求。所以我将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即按范读,默读,诵读,演读,美读的方法,以读代讲。在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时,我将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庐山不同角度的美,让学生在感受,想象中提出疑问,为什么作者已经从横侧远近高低的角度看到庐山的美景了还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提出质疑后,采用小组讨论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悟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真正做到把读书和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感,在读中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培养,用指导学生读得方法,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的重点难点。

六、说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听诗音乐版的<题西林壁>,猜出歌曲的名称,即这节课要交的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老师趁机板书题西林壁,【宋】,苏轼

【游戏导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用有趣的方法点燃他们的好奇和探新之心,打开他们的求知欲望的大门】 这个环节预计用1分钟

(二)知作者,解诗题

过渡:这是一首古诗,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步骤呢?

师通过提问和出示课件的方式,提醒同学们在学习古诗词,要注意课文的注释和图片,以帮助学生以后的自学,达成教学目标中的使学生应用课文注释和图片初步理解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巩固学习方法,让他们掌握学习古诗的步骤,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这个环节,也是为了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老师的教学步骤 这个环节预计用2分钟

(三)抓字眼,明大意

这个环节预计用9分钟,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解决教学的重点

过渡句:学习古诗第二步是什么? 其一是能用普通话正确的、流利读诗

老师在背景音乐的播放中范读,课件中出示学生听得要求即要把难读的字做个标记。范读后,老师提问,学生指出,老师教学生难读字的正确读音。

(预设学生会提出:岭ling 峰feng 缘yuan 庐lu)全班同学默读,抽读,师进行指导朗读时应具有的层次感、节奏感。{出示课件,对诗的朗读指导}抽读,全班齐读,同桌对比读,达到了正确、流利的教学目的。

【设计意图】:因为朗读是学习古诗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有滋有味、兴致盎然的读一首诗,学生自然就能够渐渐地解诗意、悟诗情。这是第一遍读诗,我只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和节奏就行。其二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渡:同学们都能够正确流利的读出古诗了,但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有感情的朗读。

通过解决难读字,理解文章大意后,欣赏庐山横侧远近高低的图片,(出示课件)读出庐山的神秘,奇特,多变,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身临其境的感受庐山的美,在背景音乐的播放中,学生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演读全诗。

【设计意图】:古诗的语言很精练,以这样的练习形式,并配以相关画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在此过程中让学们明白了庐山确实是每一处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在此过程中,理解诗的前两句意思)

(四)多诵读,悟诗情这个环节预计用7分钟

这个环节预计用7分钟教学的重点,即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本诗的哲理

过渡句:那同学们知道庐山的真面目了吗(生摇头)诗人也不知道,于是,诗人写下了。(学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抽查诵读,齐诵读,学生质疑,提出,作者已经从横侧远近高低的角度观赏了庐山,为什么还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通过小组讨论,老师巡视提醒的方法,学生得出答案。通过盲人摸象的图片展示,加深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再让学生举个生活中的事例,加深理解。【设计意图】:当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高涨时,我以具有相通性的趣味故事点拨、启发,使他们的探究很自然地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样,对这首诗中蕴含的哲理也就能比较容易的理解。

5、诵读巩固,总结全文

过渡:这个哲理也就是这首诗广为流传的原因,让我们齐来诵读这首诗。

总结:题西林壁,这首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静态的描写,还告诉我们要客观,全面的看问题,课后,同学们背诵本诗,下节课检查。

八、说板书设计 请看ppt 4

第二篇:《题西林壁》说课稿

《题西林壁》说课

一、教材简析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进行编排,这一组课文选择的文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因为这一课包含有两首古诗,需要两课时进行教学,所以,我在这儿,用十五分钟的时间,只能简单谈谈《题西林壁》这一首古诗的说课。

大家都知道《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前两行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这里的幽,是幽谷的幽)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这里,我需要说明的是,在语文课程标准里边儿明确指出,关于识字写字的教学,有十分清楚的要求:即,在某一阶段,有些汉字只要求会认,不要求会写,而且对识字写字的要求是下要保底,也就是要保证一个最基本的底线,上不封顶。)

2.体会诗人在庐山观察时,因为地点和角度的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重点难点:

本诗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教学的难点是体会诗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时所拍摄的视频或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苏轼的资料,预习课文。

二、说教法、学法

先说教法:阅读感悟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阅读实践。

三、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课

同学们,生活中的事物丰富多彩,美不貹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的奥秘,认识万物的联系,《题西林壁》就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产物,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看同学们通过读与悟、通过观察与思考,能够收获什么,能够发现什么?

2、初读感知。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古诗,读通读正确,然后抽查读的情况,请同学简单谈谈初读感受和自已的发现,并提出不好认和不好写的字。教师在上课之前的备课,既要备教师的教,更要备学生的学,这一点特别重要。教师不光要关注自己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这一环节的设计,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了生成的依据。这里的生成是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生成的。

3、理解诗题。

(1)让学生课前查阅苏轼的有关资料,课上互相交流。

(2)结合注释理解题目的意思。

4、理解诗意。

(1)先自读自悟,这首诗大致写的是什么。再分组合作学习,并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注意:在分组合作学习之前,老师必须引导同学们复习、讨论学习古诗的步骤、方法。通过讨论,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迅速总结出学习古诗的一般步骤:初读感知→查阅资料→理解诗题→理解诗句→品读明理→熟读成诵。理解诗句的一般方法是:既要借助注释,又要联系上下文,既要联系课文插图,又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

境。这样,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步骤和方法后各自试着读诗句、理解诗句大意,然后与组内同学互相探讨。

(2)全班交流

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拔、启发、小结等,并与朗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我认为,朗读,既是理解内容的方法,又是体会感情的方法,更是积累语言的方法,因此,不管是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还是在全班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或者是在品读感情的过程中,教师都要重视读的过程。

5.品读领悟

启发谈话领悟意境:同学们,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且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为什么同样是庐山,却有不同的面目呢?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呢?逐步引导同学明白:原来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写了庐山的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也难以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你从中悟出了什么呢?——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6、诵读巩固

1.反复练习诵读古诗。

2.指名朗读或背诵,读后评价。

说板书

横→岭

侧→峰

远—近—高—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各不同

《题西林壁》教案

一、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请一位同学背诵此诗。

理解诗题

自读课文中1、2两条注解,读读诗题的意思。

二、简介苏轼

苏轼写过五首关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三、吟读诗句,理解诗意1、2、3、4、5、6、请一位同学试读,其它同学评价给时间再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再请几位同学来读 通过读,大家对庐山有什么印象? 结合注释再读,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师巡回指导)理解前两句

①找出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7、理解后两句

四、小结

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觉得没有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身在庐山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五、熟读背诵

第三篇:《题西林壁》说课稿

《题西林壁》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题西林壁》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题西林壁》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一、说教材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题西林壁》。

这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进行编排,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题西林壁》不仅写出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它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可说是气象万千,不可胜数。奇怪的是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诗的前两行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优雅?可诗人却还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作者在第三、四行作了解释。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本着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壁、缘”两个汉字

技能目标:理解诗句的意思,明白诗人在庐山观察时,因为地点和角度的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本诗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其教学的难点:为体会诗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二、说教法、学法

我采用了阅读感悟法,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阅读实践。先引导学生融入诗境,领悟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歌内容的感悟所得,并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学习诗文,把握诗意。

三、设计理念

1、《基础教育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国推进远程教育设施与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远程教育设施与资源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发挥远程教育设施与资源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2、《语文课程标准》中3-4学年段目标对古诗的要求是:诵读优秀古诗文,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本节课中利用远程教育设施与资源,去体现教学时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积极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诗歌世界,让学生在读——想——说的过程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古诗的热爱,从而继承并发扬中国的灿烂文化。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同学们,生活中的事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用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奥秘。老师今天带同学们去看看那庐山风景,可也要细心观察才会有发现。(多媒体展示庐山风光)

面对如仙境一般的庐山风光你是否想到了哪些优美的词语呢?请说说。在学生的回答上师加以感慨,是啊,真美!这里山高水常,这里古树参天,这里是鸟语花香,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指导“壁”字的正确书写)。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知的画面入手,唤起学生对景的遐想,激发学生对诗文的阅读期待,从而使他们逐渐进入诗的意境,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2、交流资料,读中感悟

A.让学生展示在课前去查阅关于本课的资料,此时让他们踊跃发言,进行交流,从而了解作者及本课的部分知识。

B.精心读书可是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课件出示录音范读,让学生尝试着说说读得怎样?自己也能读得这么美吗?指三|、四名学生进行读诗,师进行指导读诗应具有的层次感、节奏感,如:注意每行之中字间适当的拉长与停顿,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读好韵脚“ng”。

C.告诉学生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用心,你就能看到这幅画,让学生在音乐声中齐诵读,并把所感受到的画面说出来。

【设计意图】:朗读就像一位出色的导游,会把我们带入神奇美妙的语文世界,兴趣是朗读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朗读产生了兴趣,就能全身心投入。

3、组织自学,理解诗意

(1)在学生述说画面的基础上,去寻寻诗人苏轼眼中的庐山是怎样的。(从而导出诗的前两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想想为什么同是庐山一会儿看到的是岭一会儿看到的又是峰呢?分组合作学习,并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原来是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导致了所看到的不同,同学们认为还可以按什么的不同来看庐山。(出示课件展示庐山的不同风采)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让学生观看画面,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思维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在此让学们明白了看庐山确实每处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同时还直观地感受到了看景还可以从季节、气候、心情上看。

(3)全班交流作者笔下的庐山之所以有着不同样子是因为正如他所说——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缘字提醒学生把字写正确,并理解其含义),在对诗文有所感悟的情况下,再次与朗读有机结合,师适时点拔启发、出示课件——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从中去明白其中的奥秘。

4、领悟道理,拓展延伸

A、启发谈话:庐山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会看不清真面目,就像刚才同学们所说对一个事物只有多方面去观察全面去认识才行。诗人首先向大家描述的是:生回答出(庐山有着不同的面目)然后诗人再向同学说明了:原来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阐明道理。)

——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B、拓展延伸:在生活中你是否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呢?说说好吗?

多媒体展示《盲人摸象》,让学生想想事中的人物错在哪?

【设计意图】:当书本上的知识已无法更好地证实猜想时,当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高涨时,我适时地点拨,使他们的探究很自然地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样,一个更广阔、更丰富的学习语文的世界展现在他们的面前。

5、诵读巩固,总结全文

同学们,你们还想再读读这首诗吗?好的,一起来。在结尾之处,我设计了让学生再次以饱满的情感和着乐曲去诵读这一过程。让学生懂得其实啊,在生活中诗歌就是美的画面。(多媒体展示几篇关于描写庐山的古诗让大家欣赏)

【设计意图】:我们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东方文明,给我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瑰宝。在这浩如烟海的文化中,古诗一直闪耀着璨灿的光芒,引导学生去诵读、赏析,加深他们对诗歌文学的热爱,从而继承并发扬中国的灿烂文化。

最后师作以总结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得全面观察。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岭)侧(峰)

远近高低(实写)

(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五、说远程教育设施与资源应用

在刚才以上的环节中,本节教学巧妙地将远程教育设施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资源中的范读去使学生懂得诗要读出诗韵、读准诗意,获得自己对古诗情感体验,发挥创见性。通过利用远程教育设施中的资源——(庐山的风光片及盲人摸象之图)攻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为思维训练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远程教育资源与教学的整合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题西林壁》说课稿2

一、说目标

我根据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注释,画、演等手段理解诗意。

2.想象诗中的画面,领悟诗文大意,体会诗人情感,背诵并默写课文。

3.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

确立此目标有以下四点依据:

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理解:

第二学段的学生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课标强调的是在这一学段中要引导学生粗知文章大意。能借助注释、插图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积累凝练的语言。

二是基于对单元重点项目的理解:

古诗《题西林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进行编排,这一组课文选择的文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三是基于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题西林壁》是诗人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从中揭示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他的哲理用原文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题西林壁》是这组课文的第一课,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诗词的欣赏和诵读,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诗人情感。同时,背诵、积累古诗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加文化积淀。

四是基于对学情的把握:

四年级学生思维形式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对于古诗,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但是对诗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程度上,不能很好地体会到古诗独有的意境和韵味。本首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如何让学生学懂、学深,让古诗课堂充满趣味,还能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这都是本堂课面临的挑战。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指导学生先自学,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在头脑中把文字转化为画面。再结合图片欣赏,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诗文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据此我确定教学重点是在诵读中想象画面,训练口语表达,培养语感,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初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同时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古诗文,要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想象力,引导学生在想象中,领悟诗文大意。抓住关键词,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

据此我采用的教法是:品味法启发探究法情境创设法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古诗文,要在诵读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体会情感。据此,我采用的学法指导是:朗读法、想象法、自主合作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简介诗人和“题壁诗”,便于学生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二)初读感知。

【我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学生要想真正地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就必须多读多悟。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在头脑中把文字转化为画面,体会古诗的意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获得审美感受,通过恰当的语气语调,表现对作者和诗歌情感态度的理解,最后朗读中自然成诵。本首古诗没有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词。但是第一首诗一般都要求会默写,还应指导学生书写容易写错的字,比如“壁和缘”。】

(三)品诗悟情。

【古诗的语言很精练,围绕观察点的转换,作者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将是我们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最好契机,我设计的以观察点的变换想象说话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在此过程中让学们明白了庐山确实是每一处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在此过程中,理解诗的前两句意思)本诗后两句其实是一个因果倒装句,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说话,强化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并学习运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四)联系生活,体悟哲理。

【其意图是:补充相关描写山水的诗歌,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通过诵读,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哲理诗看似写景,实则寓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古诗所蕴含的哲理,这也体现了“生活处处皆学问”的大语文观。】

(五)布置作业。

课后延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背诵及默写古诗

2、课后收集并积累其它相类似的诗词。【语文学习三分来自课堂,七分来自课外。教学要立足课堂,同时还要放眼于课外,通过课外学习资源的补充,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上就是我的说课,由于对学情不够了解,还有诸多方面需要改进。请各位领导,同仁们提出宝贵意见。

《题西林壁》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古诗《题西林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进行编排,这一组课文选择的文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的奥秘的。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

大家都知道《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前两行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这里的幽,是幽谷的幽)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这里,我需要说明的是,在语文课程标准里边儿明确指出,关于识字写字的教学,有十分清楚的要求:即,在某一阶段,有些汉字只要求会认,不要求会写,而且对识字写字的要求是下要保底,也就是要保证一个最基本的底线,上不封顶。)

2.体会诗人在庐山观察时,因为地点和角度的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三、说重点、难点

本诗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教学的难点是体会诗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四、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时所拍摄的视频或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苏轼的资料,预习课文。

五、说教法、学法

先说教法:阅读感悟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阅读实践。

六、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课

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同学们,生活中的事物丰富多彩,美不貹收,而且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的奥秘,认识万物的联系。《题西林壁》就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产物,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看同学们通过读与悟、通过观察与思考,能够收获什么,能够发现什么?(我觉得,老师的导语特别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2、初读感知。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古诗,读通读正确,然后抽查读的情况,请同学简单谈谈初读感受和自已的发现,并提出不好认和不好写的字。教师在上课之前的备课,既要备教师的教,更要备学生的学生,这一点特别重要。教师不光要关注自己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这一环节的设计,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了生成的依据。这里的生成是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生成的。

3、理解诗题。

(1)让学生课前查阅苏轼的有关资料,课上互相交流。

(2)结合注释理解题目的意思。

4、理解诗意。

(1)先自读自悟,这首诗大致写的是什么。再分组合作学习,并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注意:在分组合作学习之前,老师必须引导同学们复习、讨论学习古诗的步骤、方法。(那么,在这儿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一个环节呢?因为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方法,那么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通过讨论,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迅速总结出学习古诗的一般步骤:初读感知→查阅资料→理解诗题→理解诗句→品读明理→熟读成诵。理解诗句的一般方法是:既要借助注释,又要联系上下文,既要联系课文插图,又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这样,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步骤和方法后各自试着读诗句、理解诗句大意,然后与组内同学互相探讨。(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2)全班交流

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拔、启发、出示课件、小结等,并与朗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我认为,朗读,既是理解内容的方法,又是体会感情的方法,更是积累语言的方法,因此,不管是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还是在全班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或者是在品读感情的过程中,教师都要重视读的过程。

5.品读领悟

启发谈话领悟意境:同学们,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且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为什么同样是庐山,却有不同的面目呢?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呢?逐步引导同学明白:原来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写了庐山的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也难以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你从中悟出了什么呢?——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6、诵读巩固

(1).反复练习诵读古诗。

(2).指名朗读或背诵,读后评价。

七、说板书

横→岭

侧→峰

远—近—高—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各不同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同时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在这节课中将关注学生的学法,用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学生的感悟与老师、同学交流。

《题西林壁》说课稿4

微课名称

题西林壁

视频长度

2分24秒

知识点来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5古诗两首

知识点描述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预备知识

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适用对象

小学四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过程

内容

时间

一,片头

内容:课题“题西林壁”,6秒

二,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内容:欣赏古诗。

23秒

第二部分内容: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

86秒

第三部分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2秒

三,结尾

再见。

6秒

自我教学反思

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基本方式。朗读有助于整体感知诗歌意思,更有助于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感情都真挚深沉,所以在读的时候,语速总体上可舒缓些。在朗读的基础上,也可以安排一些其他的学习方式,如可以开展合作学习,交流对诗句的体会,再比一比谁诵读得好。

《题西林壁》说课稿5

一、说教材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题西林壁》。它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可说是气象万千,不可胜数。奇怪的是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诗的前两行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优雅?可诗人却还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作者在第三、四行作了解释。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本着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壁、缘”两个汉字

技能目标:理解诗句的意思,明白诗人在庐山观察时,因为地点和角度的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本诗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其教学的难点:为体会诗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二、说教法、学法

我采用了阅读感悟法,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阅读实践。先引导学生融入诗境,领悟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歌内容的感悟所得,并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学习诗文,把握诗意。

三、说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同学们,生活中的事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用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奥秘。老师今天带同学们去看看那庐山风景,可也要细心观察才会有发现。(多媒体展示庐山风光)

面对如仙境一般的庐山风光你是否想到了哪些优美的词语呢?请说说。在学生的回答上师加以感慨,是啊,真美!这里山清水秀,这里古树参天,这里是鸟语花香,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指导“壁”字的正确书写)。

交流资料,读中感悟

1、让学生展示在课前去查阅关于本课的资料,此时让他们踊跃发言,进行交流,从而了解作者及本课的部分知识。

2、精心读书可是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课件出示录音范读,让学生尝试着说说读得怎样?自己也能读得这么美吗?指三、四名学生进行读诗,师进行指导读诗应具有的层次感、节奏感,如:注意每行之中字间适当的拉长与停顿,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读好韵脚“nɡ”。

3、告诉学生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用心,你就能看到这幅画,让学生在音乐声中齐诵读,并把所感受到的画面说出来。

组织自学,理解诗意

在学生述说画面的基础上,去寻寻诗人苏轼眼中的庐山是怎样的。(从而导出诗的前两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想想为什么同是庐山一会儿看到的是岭一会儿看到的又是峰呢?分组合作学习,并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原来是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导致了所看到的不同,同学们认为还可以按什么的不同来看庐山。(出示课件展示庐山的不同风采)

全班交流作者笔下的庐山之所以有着不同样子是因为正如他所说——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缘字提醒学生把字写正确,并理解其含义),在对诗文有所感悟的情况下,再次与朗读有机结合,师适时点拔启发、出示课件——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从中去明白其中的奥秘。

四、领悟道理,拓展延伸

1、启发谈话:庐山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会看不清真面目,就像刚才同学们所说对一个事物只有多方面去观察全面去认识才行。诗人首先向大家描述的是:生回答出(庐山有着不同的面目)然后诗人再向同学说明了:原来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阐明道理。)

2、——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3、拓展延伸:在生活中你是否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呢?说说好吗?

多媒体展示《盲人摸象》,让学生想想事中的人物错在哪?

五、诵读巩固,总结全文

同学们,你们还想再读读这首诗吗?好的,一起来。在结尾之处,我设计了让学生再次以饱满的情感和着乐曲去诵读这一过程。让学生懂得其实啊,在生活中诗歌就是美的画面。(多媒体展示几篇关于描写庐山的古诗让大家欣赏)

最后师作以总结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得全面观察。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六、说远程教育设施与资源应用

在刚才以上的环节中,本节教学巧妙地将远程教育设施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资源中的范读去使学生懂得诗要读出诗韵、读准诗意,获得自己对古诗的情感体验,发挥创见性。通过利用远程教育设施中的资源——(庐山的风光片及盲人摸象之图)攻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为思维训练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远程教育资源与教学的整合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题西林壁》说课稿6

一、说教材

《题西林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古诗。这是一首哲理诗,编排在“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中。《题西林壁》是北宋诗人苏轼在1084年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诗人紧扣游览庐山的独特感受,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读来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二、说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苏轼及写这首诗的背景。

2、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四、说教法

基于自己对古诗教学的理解,本节课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源头,采用激趣——晓意——明理——提升的四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品读诗句,在读中知情,在读中悟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将知识拓展、内化、深化、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升华情感的目的。

五、说学法

古诗教学应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引领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从而热爱古诗词。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以读为本”的理念,本节课我让“读”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悟情悟理,在读中感受古诗优美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六大部分,我先来说第一大部分。

(一)欣赏中激趣

新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你们都游览过哪些地方?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地方。

我把话题一转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你们仔细观察,看这是那个地方的风景。(出示课件)

看完前三张图片,学生可能还不太清楚这到底是哪个地方,但当他们看到第四张图片的时候,就会异口同声地说:这是庐山的风景。(我相机板书:庐山。)

我接着说:庐山的风景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北宋大诗人苏轼也写下了一首引发后人深思的诗,它就是——(板书:题西林壁)

【设计意图:古诗教学要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利用课件播放美丽的庐山画面,可使学生陶醉于庐山的美景之中,使学生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向往之情,进而产生要朗读这首诗的愿望。】

(二)初读中晓意(课件出示全诗)

1、首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

(1)学生第一遍读诗的题目,结合注释理解题意。

(2)第二遍读诗的题目,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作者及诗的写作背景。

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我做了一些补充:苏轼在文坛享有盛名,但他的仕途却很坎坷,他由黄州被贬到汝州的途中,在游览庐山时有感而发,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题西林壁》这首诗。

2、接着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学生自由朗读《题西林壁》,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生齐读古诗,读完后我纠正读音。重点指导:“侧”“庐”“缘”的读音。

(3)我读古诗,讲读法。

一般来说,一句七言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

(4)学生练习读,再指名读,我相机评价,指导。

3、最后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1)请学生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先同桌互相说,再指名让学生说。

(2)我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随机指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明白。(板书:晓意)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通过让学生反复读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求知欲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反复自由地读诗的过程中,先领悟诗的大意,初步感悟诗的意境,读到位,意自见,情必悟,为深入感悟做好铺垫。】

(三)品读中明理

1、品读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课件出示诗句)

(1)我问学生:从这两句诗看,作者站在哪些角度看庐山呢?

学生可能会说:正面、侧面、远处、近处、高处、低处。

(2)我接着问:从正面和侧面看,作者分别看到了什么?

(3)学生可能会说:从正面看,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看到了高耸入云的山峰。

因为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庐山,这一句诗对他们来说可能比较抽象,我借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出示课件)

(4)接下来我让学生想象一下,此时我们就身在庐山之中,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的景色会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自由发挥想象,交流完以后,我出示课件

图片欣赏完以后,我问学生:此时庐山的景色美不美呀?让学生把这两句诗美美地读出来。

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的景色一样吗?学生肯定回答说:“不一样。”让学生带着这种理解再读读这两句诗。

【设计意图:以看的角度或者方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品读诗句,在品读中感悟语言。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入境,在想象中悟情,在想象中朗读,想象情境,进而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感情。】

2、品读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课件出示诗句)

(1)师:这么美的庐山,诗人为什么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慨呢?让学生用诗中的句子回答。

(3)师:我先让学生用上“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4)师:再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5)请学生说说从这两句诗中知道了什么?

(6)学生交流完以后,我在这儿又补充了一段资料:元丰七年四月,苏轼与友人同游庐山西林寺,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才写下《题西林壁》。苏轼一生仕途很不得意,被一贬再贬。这首诗就是他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所写。在他人生低谷的时候,游览庐山让他豁然开朗。听完这段资料,让学生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自己的感想。(板书:明理)

(6)感想交流完以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相关背景资料给学生提供事实依据,让学生更容易走进苏轼的内心,更容易感悟情感。此环节努力做到兼顾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由诗知人,再由人悟诗。】

(四)拓展中升华

第一,主要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包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1)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指名说。

(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我相机指导。

(3)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事例。

第二,交流描写庐山的诗句或者蕴含哲理的诗句(出示课件)

(板书:提升)

【设计意图:语文水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随着课改的深入,“大语文”理念登上了语文教学的舞台。课内与课外的交融,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这不仅是“大语文”理念的开放性课堂的重要内涵,同时也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此教学环节加深了学生对诗的理解,同时又促进了学生对古诗的重视与热爱。注重文本与实际的联系,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更容易让学生喜欢上诗词,从而使诗词文化得以继承与发扬。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并从中感悟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这就要求我们以后无论判断什么人,看待什么事情,都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观察,多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全面地认识人或事。

(六)布置作业

1、默写《题西林壁》。

2、把这首诗朗诵给家长听。

《题西林壁》说课稿7

一、说教材:

对于《题西林壁》这篇课文,我是这样解读的: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一共包含四篇文章,这四篇课文都讲的是通过细心观察和仔细思考发现新现象的故事。《题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诗,作者通过描写游览庐山的经历,总结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的道理。

二、说学情:

对于学生的情况,我是这样认为的: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以具象思维为主,因此他们对于文中描写的景物有自己的感触。但是他们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本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除此之外,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和稳定性还是较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媒体、图片等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我设立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题、横看、侧、缘”等词的意思;翻译全诗;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作者从自然景物中总结出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诗中所蕴含的观察问题要客观全面的道理,学会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看问题。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诗句,走进诗句的意境。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体会与领悟全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五、说教学方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教育不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为此,我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配合朗读法、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探索。

接下来我将重点阐述我的教学过程,它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环节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对此我会采用温故知新导入,给学生朗读《登鹳雀楼》这首诗,具体过程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同学们,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一个怎么样的道理啊?对,这首诗告诉我们“想要看得远,就要站的高”。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也是一首哲理诗,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看看能够从中读出哪些哲理。(板书题西林壁)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会给学生十分钟时间自由朗读课文,并让学生自主解决以下3个问题:

1、借助相关工具书,理清字词。

2、自主翻译全文。

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本诗写作背景。

读毕,我会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字词方面重点强调“横、侧、缘”等词的意思。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翻译全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最后理清本诗的写作背景:苏轼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环节三:析读课文,整体感悟

首先我给学生播放录音,跟随名家朗读这首诗,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针对前两句,我会向学生提问“是什么导致了庐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接着我会向学生展示庐山不同角度拍摄照片,让学生对这些照片自主描述,根据学生的描述,总结出“观察角度的不同,导致所看到的景色不同。”随后,我会接着问“你们有过对事物或者事情观察角度的不同,得到的答案也不同的经历吗”,请学生分享他们的经历,并引导学生要多角度看问题。(板书看问题多角度)

针对后两句,我会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这里我引导学生从他们登山的经历出发,总结出是“在深山中无法看清山的全貌,所以就‘不识庐山真面目’。”接着我又会说“我们有一个成语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结合本诗和这个成语,分小组讨论你们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你们有什么感受,并且是怎么做的。”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从全局出发,摆脱主观成见。”(板书解决问题全局)

环节四:品读课文,领悟升华。

我会让学再次生品读这首诗,想一想你还能够总结出哪里哲理。

环节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我会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

并布置这样一份作业:背诵全诗;记叙一件你从中发现哲理的小事。

第四篇:《题西林壁》说课稿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题西林壁》说课稿”,希望能帮助到您。《题西林壁》说课稿(1)

一、说教材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题西林壁》。

这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进行编排,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题西林壁》不仅写出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它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可说是气象万千,不可胜数。奇怪的是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诗的前两行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优雅?可诗人却还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作者在第三、四行作了解释。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本着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壁、缘”两个汉字

技能目标:理解诗句的意思,明白诗人在庐山观察时,因为地点和角度的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本诗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其教学的难点:为体会诗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二、说教法、学法

我采用了阅读感悟法,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阅读实践。先引导学生融入诗境,领悟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歌内容的感悟所得,并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学习诗文,把握诗意。

三、设计理念

1、《基础教育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国推进远程教育设施与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远程教育设施与资源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发挥远程教育设施与资源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2、《语文课程标准》中3—4学年段目标对古诗的要求是:诵读优秀古诗文,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本节课中利用远程教育设施与资源,去体现教学时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积极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诗歌世界,让学生在读——想——说的过程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古诗的热爱,从而继承并发扬中国的灿烂文化。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同学们,生活中的事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用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奥秘。老师今天带同学们去看看那庐山风景,可也要细心观察才会有发现。(多媒体展示庐山风光)

面对如仙境一般的庐山风光你是否想到了哪些优美的词语呢?请说说。在学生的回答上师加以感慨,是啊,真美!这里山高水常,这里古树参天,这里是鸟语花香,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指导“壁”字的正确书写)。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知的画面入手,唤起学生对景的遐想,激发学生对诗文的阅读期待,从而使他们逐渐进入诗的意境,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2、交流资料,读中感悟

A、让学生展示在课前去查阅关于本课的资料,此时让他们踊跃发言,进行交流,从而了解作者及本课的部分知识。

B、精心读书可是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课件出示录音范读,让学生尝试着说说读得怎样?自己也能读得这么美吗?指三|、四名学生进行读诗,师进行指导读诗应具有的层次感、节奏感,如:注意每行之中字间适当的拉长与停顿,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读好韵脚“ng”。

C、告诉学生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用心,你就能看到这幅画,让学生在音乐声中齐诵读,并把所感受到的画面说出来。

【设计意图】:朗读就像一位出色的导游,会把我们带入神奇美妙的语文世界,兴趣是朗读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朗读产生了兴趣,就能全身心投入。

3、组织自学,理解诗意

(1)在学生述说画面的基础上,去寻寻诗人苏轼眼中的庐山是怎样的。(从而导出诗的前两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想想为什么同是庐山一会儿看到的是岭一会儿看到的又是峰呢?分组合作学习,并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原来是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导致了所看到的不同,同学们认为还可以按什么的不同来看庐山。(出示课件展示庐山的不同风采)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让学生观看画面,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思维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在此让学们明白了看庐山确实每处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同时还直观地感受到了看景还可以从季节、气候、心情上看。

(3)全班交流作者笔下的庐山之所以有着不同样子是因为正如他所说——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缘字提醒学生把字写正确,并理解其含义),在对诗文有所感悟的情况下,再次与朗读有机结合,师适时点拔启发、出示课件——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从中去明白其中的奥秘。

4、领悟道理,拓展延伸

A、启发谈话:庐山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会看不清真面目,就像刚才同学们所说对一个事物只有多方面去观察全面去认识才行。诗人首先向大家描述的是:生回答出(庐山有着不同的面目)然后诗人再向同学说明了:原来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阐明道理。)

——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B、拓展延伸:在生活中你是否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呢?说说好吗?

多媒体展示《盲人摸象》,让学生想想事中的人物错在哪?

【设计意图】:当书本上的知识已无法更好地证实猜想时,当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高涨时,我适时地点拨,使他们的探究很自然地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样,一个更广阔、更丰富的学习语文的世界展现在他们的面前。

5、诵读巩固,总结全文

同学们,你们还想再读读这首诗吗?好的,一起来。在结尾之处,我设计了让学生再次以饱满的情感和着乐曲去诵读这一过程。让学生懂得其实啊,在生活中诗歌就是美的画面。(多媒体展示几篇关于描写庐山的古诗让大家欣赏)

【设计意图】:我们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东方文明,给我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瑰宝。在这浩如烟海的文化中,古诗一直闪耀着璨灿的光芒,引导学生去诵读、赏析,加深他们对诗歌文学的热爱,从而继承并发扬中国的灿烂文化。

最后师作以总结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得全面观察。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岭)侧(峰)

远近高低(实写)

(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

五、说远程教育设施与资源应用

在刚才以上的环节中,本节教学巧妙地将远程教育设施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资源中的范读去使学生懂得诗要读出诗韵、读准诗意,获得自己对古诗的情感体验,发挥创见性。通过利用远程教育设施中的资源——(庐山的风光片及盲人摸象之图)攻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为思维训练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远程教育资源与教学的整合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题西林壁》说课稿(2)

一、说教材

《题西林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古诗。这是一首哲理诗,编排在“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中。《题西林壁》是北宋诗人苏轼在1084年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诗人紧扣游览庐山的独特感受,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读来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二、说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苏轼及写这首诗的背景。

2、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四、说教法

基于自己对古诗教学的理解,本节课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源头,采用激趣——晓意——明理——提升的四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品读诗句,在读中知情,在读中悟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将知识拓展、内化、深化、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升华情感的目的。

五、说学法

古诗教学应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引领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从而热爱古诗词。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以读为本”的理念,本节课我让“读”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悟情悟理,在读中感受古诗优美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六大部分,我先来说第一大部分。

(一)欣赏中激趣

新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你们都游览过哪些地方?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地方。

我把话题一转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你们仔细观察,看这是那个地方的风景。(出示课件)

看完前三张图片,学生可能还不太清楚这到底是哪个地方,但当他们看到第四张图片的时候,就会异口同声地说:这是庐山的风景。(我相机板书:庐山。)

我接着说:庐山的风景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北宋大诗人苏轼也写下了一首引发后人深思的诗,它就是——(板书:题西林壁)

【设计意图:古诗教学要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利用课件播放美丽的庐山画面,可使学生陶醉于庐山的美景之中,使学生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向往之情,进而产生要朗读这首诗的愿望。】

(二)初读中晓意(课件出示全诗)

1、首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

(1)学生第一遍读诗的题目,结合注释理解题意。

(2)第二遍读诗的题目,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作者及诗的写作背景。

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我做了一些补充:苏轼在文坛享有盛名,但他的仕途却很坎坷,他由黄州被贬到汝州的途中,在游览庐山时有感而发,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题西林壁》这首诗。

2、接着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学生自由朗读《题西林壁》,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生齐读古诗,读完后我纠正读音。重点指导:“侧”“庐”“缘”的读音。

(3)我读古诗,讲读法。

一般来说,一句七言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

(4)学生练习读,再指名读,我相机评价,指导。

3、最后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1)请学生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先同桌互相说,再指名让学生说。

(2)我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随机指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明白。(板书:晓意)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通过让学生反复读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求知欲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反复自由地读诗的过程中,先领悟诗的大意,初步感悟诗的意境,读到位,意自见,情必悟,为深入感悟做好铺垫。】

(三)品读中明理

1、品读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课件出示诗句)

(1)我问学生:从这两句诗看,作者站在哪些角度看庐山呢?

学生可能会说:正面、侧面、远处、近处、高处、低处。

(2)我接着问:从正面和侧面看,作者分别看到了什么?

(3)学生可能会说:从正面看,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看到了高耸入云的山峰。

因为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庐山,这一句诗对他们来说可能比较抽象,我借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出示课件)

(4)接下来我让学生想象一下,此时我们就身在庐山之中,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的景色会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自由发挥想象,交流完以后,我出示课件

图片欣赏完以后,我问学生:此时庐山的景色美不美呀?让学生把这两句诗美美地读出来。

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的景色一样吗?学生肯定回答说:“不一样。”让学生带着这种理解再读读这两句诗。

【设计意图:以看的角度或者方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品读诗句,在品读中感悟语言。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入境,在想象中悟情,在想象中朗读,想象情境,进而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感情。】

2、品读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课件出示诗句)

(1)师:这么美的庐山,诗人为什么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慨呢?让学生用诗中的句子回答。

(3)师:我先让学生用上“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4)师:再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5)请学生说说从这两句诗中知道了什么?

(6)学生交流完以后,我在这儿又补充了一段资料:元丰七年四月,苏轼与友人同游庐山西林寺,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才写下《题西林壁》。苏轼一生仕途很不得意,被一贬再贬。这首诗就是他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所写。在他人生低谷的时候,游览庐山让他豁然开朗。听完这段资料,让学生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自己的感想。(板书:明理)

(6)感想交流完以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相关背景资料给学生提供事实依据,让学生更容易走进苏轼的内心,更容易感悟情感。此环节努力做到兼顾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由诗知人,再由人悟诗。】

(四)拓展中升华

第一,主要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包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1)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指名说。

(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我相机指导。

(3)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事例。

第二,交流描写庐山的诗句或者蕴含哲理的诗句(出示课件)

(板书:提升)

【设计意图:语文水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随着课改的深入,“大语文”理念登上了语文教学的舞台。课内与课外的交融,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这不仅是“大语文”理念的开放性课堂的重要内涵,同时也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此教学环节加深了学生对诗的理解,同时又促进了学生对古诗的重视与热爱。注重文本与实际的联系,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更容易让学生喜欢上诗词,从而使诗词文化得以继承与发扬。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并从中感悟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这就要求我们以后无论判断什么人,看待什么事情,都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观察,多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全面地认识人或事。

(六)布置作业

1、默写《题西林壁》。

2、把这首诗朗诵给家长听。

《题西林壁》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对于《题西林壁》这篇课文,我是这样解读的: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一共包含四篇文章,这四篇课文都讲的是通过细心观察和仔细思考发现新现象的故事。《题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诗,作者通过描写游览庐山的经历,总结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的道理。

二、说学情:

对于学生的情况,我是这样认为的: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以具象思维为主,因此他们对于文中描写的景物有自己的感触。但是他们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本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除此之外,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和稳定性还是较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媒体、图片等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我设立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题、横看、侧、缘”等词的意思;翻译全诗;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作者从自然景物中总结出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诗中所蕴含的观察问题要客观全面的道理,学会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看问题。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诗句,走进诗句的意境。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体会与领悟全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五、说教学方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教育不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为此,我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配合朗读法、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探索。

接下来我将重点阐述我的教学过程,它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环节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对此我会采用温故知新导入,给学生朗读《登鹳雀楼》这首诗,具体过程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同学们,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一个怎么样的道理啊?对,这首诗告诉我们“想要看得远,就要站的高”。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也是一首哲理诗,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看看能够从中读出哪些哲理。(板书题西林壁)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会给学生十分钟时间自由朗读课文,并让学生自主解决以下3个问题:

1、借助相关工具书,理清字词。

2、自主翻译全文。

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本诗写作背景。

读毕,我会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字词方面重点强调“横、侧、缘”等词的意思。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翻译全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最后理清本诗的写作背景:苏轼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环节三:析读课文,整体感悟

首先我给学生播放录音,跟随名家朗读这首诗,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针对前两句,我会向学生提问“是什么导致了庐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接着我会向学生展示庐山不同角度拍摄照片,让学生对这些照片自主描述,根据学生的描述,总结出“观察角度的不同,导致所看到的景色不同。”随后,我会接着问“你们有过对事物或者事情观察角度的不同,得到的答案也不同的经历吗”,请学生分享他们的经历,并引导学生要多角度看问题。(板书看问题多角度)

针对后两句,我会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这里我引导学生从他们登山的经历出发,总结出是“在深山中无法看清山的全貌,所以就‘不识庐山真面目’。”接着我又会说“我们有一个成语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结合本诗和这个成语,分小组讨论你们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你们有什么感受,并且是怎么做的。”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从全局出发,摆脱主观成见。”(板书解决问题全局)

环节四:品读课文,领悟升华。

我会让学再次生品读这首诗,想一想你还能够总结出哪里哲理。

环节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我会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

并布置这样一份作业:背诵全诗;记叙一件你从中发现哲理的小事。

第五篇:5《题西林壁》_说课稿

《题西林壁》说课

一、说教材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进行编排,这一组课文选择的文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因为这一课包含有两首古诗,需要两课时进行教学,所以,我在这儿,用十五分钟的时间,只能简单谈谈《题西林壁》这一首古诗的说课。

大家都知道《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前两行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这里的幽,是幽谷的幽)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这里,我需要说明的是,在语文课程标准里边儿明确指出,关于识字写字的教学,有十分清楚的要求:即,在某一阶段,有些汉字只要求会认,不要求会写,而且对识字写字的要求是下要保底,也就是要保证一个最基本的底线,上不封顶。)

2.体会诗人在庐山观察时,因为地点和角度的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重点难点:

本诗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教学的难点是体会诗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时所拍摄的视频或图片资料。学生准备:查找有关苏轼的资料,预习课文。

三、说教法、学法 先说教法:阅读感悟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阅读实践。

三、说学生

这首诗写了庐山的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也难以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你从中悟出了什么呢?——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根据边远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把学生放在首位,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

《游山西村》说课稿

《游山西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的一首古诗,本组教材是围绕“观察和发现”这一专题编排的。《游山西村》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风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本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教学本诗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体会这个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二、说学生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古诗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会背许多古诗。但学生在理解诗句和体会诗人思想感情方面却存在很大差异。对于语文能力较好的学生就不觉得诗句难以理解,能够基本领会诗句的含义;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就比较困难。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到位,因材施教。

同时为了更好的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前引导学生阅读诗人的经历和写作此诗的背景。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进行交流,说给同学听,这样不仅体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和优越性,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懂得多的学生有一种被认可的成就感;使发言少的同学也能感到获取知识的满足感。

三、说目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4、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教学重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感悟诗意。

理解富有哲理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并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富有哲理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并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启示。

四、说思路:

回忆旧诗,总结学法 依据学法,理解内容 拓展资料,读写结合

五、说过程:

一、回忆旧知,提出学法

学生已有以前学习古诗的积淀,所以采用先回忆以前学过的在描写自然风光的同时蕴涵 着深刻的道理的诗: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及第一课时学完的《题西林壁》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回顾出: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

二、依据学法,理解内容

(一)、网络背景

网页展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勤于创作,一生写诗60年,保存下有9300多首,集成《渭南文集》、《剑南诗稿》传世。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抒发了抗金爱国的情怀,一度得到孝宗的赏识,所以入朝当官。但朝中的官员百般排挤他,并不断上书皇帝诬陷他,结果陆游被贬回乡。

(二)解题引学

看到这个题目,学生可以找出最重点的“游”字。

游,就当有游览的心境,山路重重,流水往复,我们跟着内心充满失意的诗人脚步开始游览吧,当陆游正怀疑无路可走的时候,他看到了柳树成荫,繁花耀眼的山西村。再齐读课题。指读古诗。

(三)学习诗句

请学生依据自学提示学习古诗。自学提示:

1、初读古诗,画出不懂的地方。

2、依据课下的注解和字典自学古诗。

3、与同学交流不懂的内容。

4、认真练习朗读。

(四)交流汇报。

1、学习诗歌前两句。

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山西村是美丽的,那里的人呢? 读诗的前两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莫笑:不要笑。

浑:浑浊。(因农家自己制作的酒,所以显得浑浊)。句意:不要笑话弄家人的腊酒浑浊不清;

过渡:但这绝不妨碍乡亲们对远方客人的热情,有一个字最能体现这种热情。足:(白板出示学生选择。)(1)、脚;

(2)、充分,充足;(3)、值得。句意: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

小结:农家人是如此地淳朴热情,那么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盛情读出来。

诗歌是最富于表现力的文字,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让学生真正理解诗歌前两句。

2、学习诗歌后两句。

多么质朴的真情啊,这种真情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于是作者由衷地写下了此诗的后两句。

指人读、反复读。引申义理解:

这两句描写景致的诗,已经成为千古佳句,我们再来静心思考一下这句诗仅仅是在写景吗?陆游为什么写下这首诗?我们重新利用网络资源再看一下这首诗的时代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被贬职回乡之后,乡亲们对他的热情抚慰了他失意的心,他由衷地发现了人生的又一番天地,有一种绝处逢生的喜悦。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再读。

三、拓展资料,读写结合

1、文章补充:

平凡的景色描写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因这种哲理,这两句诗更是被许多后人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写景的文章:

只见两旁的高山象刀削斧砍一般直立在江边,江面很窄,轮船似乎是在幽深的小胡同里行进。走着走着,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可是轮船绕过了山脚,又在狭窄的江面上曲曲折折地前进了,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节选自《我爱三峡》)写人文章:

那少年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人从后台走到少年面前,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轻轻摇了摇,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节选自《顶碗少年》)这两句诗的运用,把作者的感受凝练地表现出来,真可以称之为文章画龙点睛之笔。

写事的文章:

昨天晚上,我在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尽管不断思考,反复计算,还是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爸爸走过来,给我做了指点,我很快就解出了这道难题。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找准古诗中的重点句,进行延伸拓展地读写结合训练,对学生理解诗句,练习写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写小练笔:试着写一小段话,恰当用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讲评总结《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游山西村》说课稿

一、说教材

《游山西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的一首古诗,本组教材是围绕“观察和发现”这一专题编排的。《游山西村》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风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本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教学本诗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体会这个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二、说学生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古诗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会背许多古诗。但学生在理解诗句和体会诗人思想感情方面却存在很大差异。对于语文能力较好的学生就不觉得诗句难以理解,能够基本领会诗句的含义;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就比较困难。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到位,因材施教。同时为了更好的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前引导学生阅读诗人的经历和写作此诗的背景。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进行交流,说给同学听,这样不仅体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和优越性,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懂得多的学生有一种被认可的成就感;使发言少的同学也能感到获取知识的满足感。

三、说目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4、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教学重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感悟诗意。

理解富有哲理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并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富有哲理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并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启示。

四、说思路: 回忆旧诗,总结学法 依据学法,理解内容 拓展资料,读写结合

五、说过程:

一、回忆旧知,提出学法

学生已有以前学习古诗的积淀,所以采用先回忆以前学过的在描写自然风光的同时蕴涵 着深刻的道理的诗: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及第一课时学完的《题西林壁》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回顾出: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

二、依据学法,理解内容

(一)、网络背景

网页展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勤于创作,一生写诗60年,保存下有9300多首,集成《渭南文集》、《剑南诗稿》传世。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抒发了抗金爱国的情怀,一度得到孝宗的赏识,所以入朝当官。但朝中的官员百般排挤他,并不断上书皇帝诬陷他,结果陆游被贬回乡。

(二)解题引学

看到这个题目,学生可以找出最重点的“游”字。

游,就当有游览的心境,山路重重,流水往复,我们跟着内心充满失意的诗人脚步开始游览吧,当陆游正怀疑无路可走的时候,他看到了柳树成荫,繁花耀眼的山西村。

再齐读课题。指读古诗。

(三)学习诗句

请学生依据自学提示学习古诗。自学提示:

1、初读古诗,画出不懂的地方。

2、依据课下的注解和字典自学古诗。

3、与同学交流不懂的内容。

4、认真练习朗读。

(四)交流汇报。

1、学习诗歌前两句。

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山西村是美丽的,那里的人呢? 读诗的前两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莫笑:不要笑。

浑:浑浊。(因农家自己制作的酒,所以显得浑浊)。句意:不要笑话弄家人的腊酒浑浊不清;

过渡:但这绝不妨碍乡亲们对远方客人的热情,有一个字最能体现这种热情。足:(白板出示学生选择。)(1)、脚;(2)、充分,充足;(3)、值得。句意: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

小结:农家人是如此地淳朴热情,那么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盛情读出来。

诗歌是最富于表现力的文字,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让学生真正理解诗歌前两句。

2、学习诗歌后两句。

多么质朴的真情啊,这种真情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于是作者由衷地写下了此诗的后两句。

指人读、反复读。引申义理解:

这两句描写景致的诗,已经成为千古佳句,我们再来静心思考一下这句诗仅仅是在写景吗?陆游为什么写下这首诗?我们重新利用网络资源再看一下这首诗的时代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被贬职回乡之后,乡亲们对他的热情抚慰了他失意的心,他由衷地发现了人生的又一番天地,有一种绝处逢生的喜悦。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再读。

三、拓展资料,读写结合

1、文章补充:

平凡的景色描写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因这种哲理,这两句诗更是被许多后人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写景的文章:

只见两旁的高山象刀削斧砍一般直立在江边,江面很窄,轮船似乎是在幽深的小胡同里行进。走着走着,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可是轮船绕过了山脚,又在狭窄的江面上曲曲折折地前进了,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节选自《我爱三峡》)写人文章:

那少年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人从后台走到少年面前,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轻轻摇了摇,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节选自《顶碗少年》)

这两句诗的运用,把作者的感受凝练地表现出来,真可以称之为文章画龙点睛之笔。

写事的文章:

昨天晚上,我在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尽管不断思考,反复计算,还是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爸爸走过来,给我做了指点,我很快就解出了这道难题。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找准古诗中的重点句,进行延伸拓展地读写结合训练,对学生理解诗句,练习写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写小练笔:试着写一小段话,恰当用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讲评总结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进行编排,这一组课文选择的文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因为这一课包含有两首古诗,需要两课时进行教学,所以,我在这儿,用十五分钟的时间,只能简单谈谈《题西林壁》这一首古诗的说课。

大家都知道《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前两行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这里的幽,是幽谷的幽)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现在,我再来说说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这里,我需要说明的是,在语文课程标准里边儿明确指出,关于识字写字的教学,有十分清楚的要求:即,在某一阶段,有些汉字只要求会认,不要求会写,而且对识字写字的要求是下要保底,也就是要保证一个最基本的底线,上不封顶。)

2.体会诗人在庐山观察时,因为地点和角度的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3、重点难点

本诗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教学的难点是体会诗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时所拍摄的视频或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苏轼的资料,预习课文。

二、说教法、学法

先说教法:阅读感悟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阅读实践。

三、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课

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

1、回顾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

2、江湖,峡谷,榕树,鸟儿,美丽的晚霞等等这些美好的景物就像一幅幅图画,使人回味无穷!

3、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还去过哪些风景名胜,看到过哪些美好景物呢?(……)

4、同学们说了不少,今天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庐山)看看我们的伟大的北宋诗人苏轼他是怎么来写庐山的!板书课题:题西林壁

同学们,生活中的事物丰富多彩,美不貹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的奥秘,认识万物的联系,《题西林壁》就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产物,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看同学们通过读与悟、通过观察与思考,能够收获什么,能够发现什么?(我觉得,老师的导语特别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2、初读感知。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古诗,读通读正确,然后抽查读的情况,请同学简单谈谈初读感受和自已的发现,并提出不好认和不好写的字。教师在上课之前的备课,既要备教师的教,更要备学生的学生,这一点特别重要。教师不光要关注自己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这一环节的设计,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了生成的依据。这里的生成是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生成的。

1)初读古诗,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2)齐读古诗,纠正读音。3)范读古诗,讲读法。

3、理解诗题。(1)让学生课前查阅苏轼的有关资料,课上互相交流。(2)结合注释理解题目的意思。

4、理解诗意。

(1)先自读自悟,这首诗大致写的是什么。再分组合作学习,并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注意:在分组合作学习之前,老师必须引导同学们复习、讨论学习古诗的步骤、方法。(那么,在这儿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一个环节呢?因为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方法,那么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通过讨论,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迅速总结出学习古诗的一般步骤:初读感知→查阅资料→理解诗题→理解诗句→品读明理→熟读成诵。理解诗句的一般方法是:既要借助注释,又要联系上下文,既要联系课文插图,又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这样,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步骤和方法后各自试着读诗句、理解诗句大意,然后与组内同学互相探讨。(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2)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拔、启发、出示课件、小结等,并与朗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我认为,朗读,既是理解内容的方法,又是体会感情的方法,更是积累语言的方法,因此,不管是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还是在全班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或者是在品读感 情的过程中,教师都要重视读的过程。

5.品读领悟

启发谈话领悟意境:同学们,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且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为什么同样是庐山,却有不同的面目呢?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呢?逐步引导同学明白:原来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写了庐山的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也难以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你从中悟出了什么呢?——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6、诵读巩固 1.反复练习诵读古诗。

2.指名朗读或背诵,读后评价。

1、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2、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生背诵古诗师检查背诵情况

3、总结: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

四/说板书

横→岭 侧→峰 远—近—高—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各不同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角度不同)所见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观察的效果不同)所感

只缘/身在/此山中。

五。总结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 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同时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在这节课中将关注学生的学法,用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学生的感悟与老师、同学交流

十、课后评析:

临时得到通知,要来听我的课,即使课前备过课了,心里也难免紧张。那么多资深老师来听课,感觉压力好大。但是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只要能够勇敢地去面对,相信自己一定会有所成长,有所得到的。

接下来说一说,自己对该课的反思。作为一个刚走出校园迈入另外一个不同校园的新老师,总觉得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吃透教材上,总在刹那间会觉得比较迷茫,所以,总是千方百计的找一些资料拼命的借鉴人家好的地方,但在上课之后总是会觉得其实另外一种形式的教法也许会更好一点。课前想象了很多种学生情况,但在上课时还是会出现让我措手不及的地方。例如,今天在分析讲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叫了好几个学生说“不识”什么意思,这几个学生都说是不知道的意思,我在备课时希望学生说是看不清楚的意思,然后绕了好大一圈,才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课后觉得,其实有些知识上只要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是合理的,能够解释清楚的,不应该拘泥于形式。

其次,在该课上,要感谢我的学生,他们让我觉得很惊讶。作为新老师兼班主任,对他们很多地方的了解还有些欠缺。例如,我让学生试着解释一下该诗的大致意思的时候,蔡冲真的让我很吃惊,他反问我:“老师,我可不可以把自己当作苏轼,然后再解释呢?”我立即说:“当然可以。”他的回答果然真的很精彩,其他同学都不由自主的把掌声送给了他,我想假如叫我来解释,也最多只能在字面上做些文章而已。这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做好优秀的学生的老师,要付出更多的辛苦才行。以后,在上课之前,所要做的准备其实还可以更加丰富。

最后,在下面这个教学环节中: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记号。小黑板出示: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其实,我可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不是自己说出来,让他们划出来。而是可以让他们在小组合作的讨论之后的汇报中得到划分的依据。让他们自己得出结果比我告诉他们答案会更加好。

下载原创《题西林壁》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原创《题西林壁》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教学实录 一、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精炼,蕴义深刻,是悠久中华之瑰宝。那今天我们就从展示你们所会的古诗开始,一起走进这美妙的古诗世界。谁愿意把自己会的古诗与大家......

    题西林壁(模版)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学 校:辽宁省铁岭市经济开发区第四小学 教 师:王 艳 通信地址:辽宁省铁岭市经济开发区第四小学 邮 编:112616 联系电话:1313773560 教学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

    题西林壁

    ) 题西林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

    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姓名:桂巍 单位: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区上清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邮编;335005 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作者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春末夏初畅游庐山时,书写在庐山西林寺......

    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教学重点 1.借......

    题西林壁大全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会默写古诗。 2、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生活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练习仿写。 教学......

    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古诗,在时代上离我们很远。儿童读古诗,主要是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除了要熟读成诵外,初步感受其中的韵味也是必须的,因为只有读出了其中的味道,才能真正感受......

    《题西林壁》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这是苏轼在游历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