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鉴赏论文

时间:2019-05-13 09:45: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国美术鉴赏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国美术鉴赏论文》。

第一篇:外国美术鉴赏论文

外国美术鉴赏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及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浅析

摘要:通过收集资料以及对历史信息的捕捉,研究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俄国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各方面基本情况及其代表性馆藏作品信息。

关键词: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舞蹈教室》,《圣母与圣婴》,《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俄国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圣家族》,《伏尔泰坐像》,《浪子回头》。

正文:

从1683年英国阿什莫尔博物馆向公众开放以来,现代博物馆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博物馆的公共性是随着现代博物馆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特点和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各国的博物馆不仅絮藏着本国的厚重底蕴,也融合了别国的历史文化,使世界文化得以传承和保存,得以继承和发扬。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与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均列于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中,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艺术以及文化地位。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又称为”纽约城博物馆”、”都城艺术博物馆”。它位于美国纽约美丽又幽静的中央公园,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该博物馆始建于1872年,之后又进行多次扩建整修。与周围美国的鲜明的时代感相比,它没有高高的台阶,没有先进的技术含量。但其主体为哥特式建筑,严肃而又华美,可以说都会艺术博物馆建筑本身就像是一座历史文物。全馆分占三层楼,设234间陈列室,收藏近5000年来各种文物,主要有各洲各国各种文化宗教区别的艺术品,还附设有少年美术馆,展出内容丰富多彩。虽都没有人民大会堂宏伟,其文化品味却远远领先。

大都会博物馆展品全面,几乎没有复刻品。在这里可以看到全世界艺术家在人类进程中创造出的无数精美的文化艺术作品,看到总是在图片上留恋的艺术品是怎样在眼前展现魅力的。

一、德加《舞蹈教室》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镇馆之宝《舞蹈教室》创作于1874年。德加将芭蕾舞教室排练厅的大镜子置于画面中央,众多人物或分散或集中于其中,空间感十足且饱满。画上有位白发老人-于勤·佩罗,他指导舞者们依次做着基本动作。如果再仔细地观察一下画面,便可以看出不仅所有舞者的舞姿各不相同,每个人紧张的情绪都能一览无余,在画面上流露出来。这幅画来源于德加从未亲临过的巴黎经典芭蕾舞考核现场,但他仅通过描述及想象就完成这幅作品,可见德加对人物姿态的捕捉和把握可以算的上顶级,当然其中也少不了他日常对少女舞蹈的不断创作、临摹、练习。《舞蹈教室》这幅作品应该是德加芭蕾舞女画中较有代表性的一幅。

二、杜西欧《圣母与圣婴》

《圣母与圣婴》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最珍贵的藏品之一。这幅作品创作于公元1300年左右,它描绘了圣母玛利亚怀抱耶稣的场景,圣母慈祥、美丽、祥和,神情中既有母性的光辉,又有圣母般的纯洁。它是意大利艺术家杜西欧的一幅版画。画的颜色运用包括蛋彩和黄金,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也很有艺术特色。2004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从私人手中买了这幅名作。

三、埃玛纽埃尔《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

德国艺术家埃玛纽埃尔·洛伊茨创作的《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描绘了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在横渡特拉华河的场景。这幅画意义重大,因为这是针对黑森雇佣兵的突袭行动是特伦顿战役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与《圣母与圣婴》相同,该幅作品也于2004年被收入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当然,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大大小小的文物被美国在混乱时期掠夺或交易过来,成为美国的骄傲,也成了美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例如中国的某些的旷世之宝,现在也只有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才能欣赏到。到了纽约,许多人都会去这个地方看看,看看这个最大的世界“盗窃窝点”。可当他们真正接触到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犯罪窝点”,却瞠目结舌。人们从未见过如此宏大而庄严的“窝点”,也没见过这么多的警察在看守着“赃物”。不论如何,我们也不得不赞叹美国对珍品的收藏保护水准和重视程度。

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即冬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齐名。该馆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位于俄罗斯美丽,平静的圣彼得堡涅瓦河畔,是大型艺术与文化历史博物馆。该馆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设有8个部,设藏品共有270万件,分别陈列在350多个展厅中,每个展厅各具特色。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在建设之初就是以艺术的水准来设计的,欧洲建筑的经典都尽情地在这里演绎:有威尼斯水城的风采,也有巴黎的格局情调,有意大利建筑的风范,更有俄罗斯文化的长久的积淀的形象呈现。在这里,不仅可以浏览各种风格的建筑杰作,更能欣赏到世界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

一、米开朗基罗《圣家族》

《圣家族》主要是描绘了圣母、圣约瑟和圣婴基督,不过大师米开朗基罗将其巧妙地塑造为普通的民间人物,表现为木匠家庭中约瑟、玛利亚专注于圣婴的天伦乐趣之中。三个人物的戏剧性组合得到了和谐的世俗化体现。背景上的几个裸体任务及一个野外浴池描绘出圣家族憩息休息的画面,紧凑柔和的构图给人以亲切感。这一幅《圣家族》是他在佛罗伦萨时完成的,作为他早期的板上宗教画,代表着他巨人的柔情,也可以说也是一首美丽的天伦诗。

二、乌东《伏尔泰坐像》

雕塑的形象是伏尔泰身穿古罗马式战袍,端坐于宽大的椅中,两手自然放于扶手上,威严有力,头侧向一旁,身躯微微前倾,锐利的目光似乎洞察了社会的一切,使人感受到这位批判家虽已风烛残年依然充满战斗热情的机敏和智慧。这幅雕塑作品充分展现了乌东明朗纯真的艺术形式和灵妙的艺术手法,他的艺术代表了18世纪法国现实主义肖像雕刻的最高成就。

三、伦勃朗的《浪子回头》

伦勃朗以《圣经》路加福音中的一段文字为蓝本创作,作品画面表现的是在小儿子花天酒地回家后,父子相遇拥抱的一刻。作者利用世俗的场景演绎了由耶稣讲述的故事。全幅画共有五个人物,光明处亲拥抱着他的的小儿子,仆人捶胸注视,大儿子静观,妇人倚门而望。每个人物都蕴含着不同而又深厚的意味。充满流浪印记的小儿子伤痕累累的回到父亲身边,似乎失明的慈祥的父亲伸出双手慈爱地接受失而复得的儿子,貌似颤抖的手流露出他激动的心情,失明也阻挡不了内心的光明。整个画面虽然静止却呈现了极大的震撼力。

晚年的伦勃朗穷困孤苦,两任爱妻的接连亡故,爱子也因病去世。伦勃朗似乎在画面里寄托了对爱子的怀念和不舍,折射出了父爱无边的伟大情感。

艺术总是与历史紧密相连,没有历史也就没有醇厚的艺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对于任何一个喜欢它的人来说,都是取之不尽的艺术之源。在这座由无数天才筑起的艺术圣殿里,可以尽情的浏览绘画和雕塑,也可以欣赏其建筑本身,因为博物馆本身已是一种艺术,而其内部的精品典藏更是它的艺术灵魂所在。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也见证着人类文明的每一步,欣赏着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每个细节,似乎在与历史对话,在品味艺术。

在博物馆里,有人看到的是展品本身蕴含的历史,有人看到的是展品更易国度的历史,有人从展品中看到它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有人从展品中看到它所属时代的艺术特征,有人为了心中的理想前去朝圣,有人为了赫赫的声名一探究竟,有人遗恨无法将浩瀚展品看全,有人感激能够把珍贵藏品亲赏。博物馆还将继续屹立,等待那些能由此获益的人们。作为世界的文化遗产财富,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是珍贵的宝藏。人们不应止步于对其的赞叹和欣赏,更应该将这笔财富完整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世界博物馆观赏》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高等教育出版社

《剑桥艺术史》 译林出版社

第二篇:外国美术鉴赏论文

用生命造就艺术的梵高

公共管理学院 10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三班 武林 学号20122080654 一幅完美的美术作品不仅能给人带来一场视觉盛宴,而且能让人从作品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我是什么呢?一个无用的人,一个反常与讨厌的人,一个没有社会地位、而且永远也不会有社会地位的人。好极了,即使这是事实,我也要以我的作品来表明,这样一个反常的人,这样一个毫不足取的人的内心是怎样的。这是我的雄心,它的主要基础是爱而不是恨,是冷静而不是热情,我时常陷入极大的痛苦,这是事实。但是我的内心仍然是安静的,是纯粹的和谐与音乐。在最寒碜的小屋里,在最肮脏的角落里,我发现了图画。我总是全力以赴地画画,因为我的最大愿望是创造美的作品。”这是梵高的个人语录,通过对梵高的认识以及他的艺术作品的欣赏,我感受到了他那种对艺术的追求,对自我的坚持,让我从中深有感触。

在古典浪漫写实的时代,大家都为宗教和贵族服务,为市场服务。但是梵高没有,他只表现自己的感情,他看到的东西,然后发挥自己的情感。他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他自己的理性,在他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只有这样才是出自灵魂的东西,才会感染灵魂。他的经历是这样让人同情,也等于是人性的一部分,好像每个人在梵高身上就看到自己一样,这也是大家能够接受他的原因,因为那是特殊和值得同情的地方。梵高在谈到他的作品时,对这种感情是这样总结的:“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梵高从来没有放弃他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这也正是我赏识他的地方,我认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这样,应该全身心的投入到艺术中去,只有那样才能创造出让世人认可的艺术作品。梵高的作品中让我能产生共鸣的一幅是他的《向日葵》。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像闪烁着的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对于梵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梵高亦如像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应该是恰如其分。他也正是用艺术来烘托自己内心的感情

梵高这种无拘无束的创造风格,使他把不同类型的人物、花卉和静物,都拿来当作了“习作”的对象,并一丝不苟地把它们直接写生出来的,从这个层面看他是在描写印象,但外在的手法已经不再重要,他更注重画中的内涵和神韵。从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从印象派那儿得到不可或缺的艺术启蒙后,他以超越印象派极远。正如他说过的那样:“关于艺术”一词,我找不到比下述文字更好的阐释:艺术即自然、现实、真理,但艺术家能以之表现出深刻的内涵,表现出一种观念,表现出一种特点,艺术家对这些内涵、观念、特点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其表现形式自成一格,不落窠臼,清晰明确。”

作为一位用生命创作的画家,梵高将自身的主体创作意识、内心的情感意识与东方绘画的因素加以巧妙融会,在最惨烈的生活境遇和对艺术狂热执著的追求中,树立起了划时代的丰碑。

第三篇:外国美术鉴赏

外国美术鉴赏

经过两个学期对于中外美术的学习,不得不说,两者的风格真的大有不同。但说到中外美术的历史,我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悠久。

人们常常把远古的原始社会比作人类的童年,非常巧的是存留到现在的两处原始时代的岩画就是被几个小孩在无意中发现的。这些岩画所表现出来的娴熟的技巧以及绘画者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比起现代人毫不逊色,但学术界一般认为,创作这些岩画的动机并非为了观赏,而是一种与原始巫术和宗教有密切联系的行为。这些岩画,代表着外国美术的起源。史前美术的洞穴岩画都有一个共同的题材:动物。例如野牛、野猪、鹿等。这些都是原始人类的主要狩猎对象,是他们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食物来源,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对这些动物的特征把握得如此精细准确,刻画得栩栩如生。

古埃及美术在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等领域都有辉煌的成就。存放着法老王遗体的金字塔便是其中之一。古埃及人的宗教思想宣扬人的灵魂无所不在,金字塔越是庞大稳固,法老王也就可以永生不朽。在卡夫利法老王的金字塔旁边,伏卧着高达二十米的巨大石雕“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这个怪物在战乱和风沙的侵袭下,其面部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神秘感。古埃及的绘画和雕刻的独特面貌令人一眼就能看得出,而且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神和君王的崇拜,要求按照“应有”的样子,而不是实际看到的,把他们表现为尽可能地充分和完满,由此而造成了一定的格式。比如,法老王的立像常是左脚在前,坐像则必是两手搁在膝上,右手握拳左手平伸,并且保持着丝毫没有转侧的所谓“正面律”。

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在古希腊美术中,人物雕刻是写实与理想化的结合,追求和谐的理想美(人体各部分的比例),以人体为美的审美风尚。在古希腊时期,神庙开始兴起,柱式便是神庙建筑的重要基础。古希腊人创造了三种柱式——爱奥尼柱式、多立克柱式以及科林斯柱式。古罗马人则创造了新的建筑类型:输水道、角斗场、纪念柱、凯旋门等。古罗马人在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上有着重要的贡献——混凝土和拱券与柱式的结合。另外,古罗马的肖像雕塑也代表着个性化。

谈到文艺复兴,人们总会先联想到中世纪,因为他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伟大时代,也许没有了中世纪的压抑,就不可能有文艺复兴时的辉煌灿烂。

作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源地和中心的意大利,则要提前到14世纪。这场运动的时代背景,是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及其政治上的相对独立或自治。由意大利开始,以后席卷全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就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继承、借鉴和利用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发动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对于破除近千年的封建思想意识和宗教神学观念对人们的束缚,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欧洲的科学、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这是“人类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先进思想。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然后流传其他国家。人文主义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在中世纪,教会统治着欧洲封建社会的全部文化,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都纳入宗教神学中。教会控制的僧侣学校只教授神学、法学科目,视古典文化为异端邪说,不准阅读与研究古希腊、罗马的典籍即“人文典籍”。以新的社会经济关系为基础的城市出现后,与神学相对立的城市世俗文化得到发展,兴办了一批与僧侣学校相对立的世俗学校,打破了教会长期垄断教育的局面。世俗学校开始设置“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针锋相对的世俗文化,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人文主义”的名称即由此而来。“人文主义”反对一切以神为本的旧观念,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是万物之本,以“人权”对抗“神权”,向中世纪的教会统治和宗教教义发出了英勇的挑战。人文主义者否定教会宣扬的人一生下来就有罪孽,否定人生的目的是死后永生的来世思想,猛烈抨击教会鼓吹的禁欲主义。他们肯定现实生活,颂扬现世欢乐和幸福,赞美爱情是人的最高尚的情感,认为人有追求荣誉和财富的权利,等等。所以,人文主义在反对中世纪的教会统治和宗教教义、破除封建社会的旧观念方面,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优秀的美术作品也无不闪耀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辉。

在那个宗教盛行的年代,也就产生了与之相关的宗教建筑。在当时,宗教建筑是统治权力的象征,是所谓“主”或神力的寄托。基督教建筑有三种比较著名的建筑风格:拜占庭式、罗马式、哥特式。其中,哥特式建筑最为人们所熟知。实际上,哥特式的建筑很容易就能够认出来,因为它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即有彩色玻璃建成的巨大的玫瑰窗户。

如果说中国的美术讲究写实、清新的话,那西方的美术则是讲究典雅、高贵与霸气。

杨茜文

PAL 2

第四篇:美术鉴赏论文

浅谈中外艺术作品中艺术与美的关系

摘要:古今中外艺术作品数不胜数,有的艺术作品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但还有一些艺术作品,由于所表达的内容太过于个性而不被大众所接受,那是因为人们不觉得它美。由此,我们就会产生疑问,是不是所有的艺术都美,那不美的能不能算是艺术。关键词:艺术作品;艺术;美

要讨论艺术与美的关系,首先需要分别讨论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

艺术具有社会本质、认识本质和审美本质。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康德就曾把艺术看作是一种天才的表现。另外,席勒和斯宾塞等人认为艺术是游戏的产物,来自过剩的精力而不带功利性。近年来,我国理论界不断有人重复列夫·托尔斯泰和克莱夫·贝尔等西方理论家的说法,艺术不是认识或主要不是认识,是情感的传达和心理功能的表现;或认为艺术就是单独的形式构成等。

对于美是什么的探讨,中国与西方的观点是不同的。在西方,美学研究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归纳起来,不外乎这样两种意见:一种是从精神世界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本质最终归结为绝对理念、绝对精神,或主观意识、审美感受,从哲学的根本问题上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这条途径,显然是唯心主义的。另一种是从客观世界的自然事物出发探索美的本质,把美本质最终归结为自然事物本身的某种感情特征和属性。这一思维路线肯定美在生活或美在客观事物本身,有其正确的一面,但由于它们一般都离开了人的社会存在,不懂得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不能从主客体在实践中的辩证关系来探讨美的本质,带有明显的直观的缺陷,这条途径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即机械唯物主义或旧唯物主义的。

中国的美学思想同样是源源流长的。在中国历史上,不但许多哲学家的著作中都有美学思想,而且在历史历代著名的诗人、画家、戏剧家、音乐家、书法家„„所留下的诗文理论、绘画理论、戏剧理论、音乐理论、书法理论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往往还是美学思想史中的精华部分。但中国与西方美学史关于本质的探讨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历史美学史在探讨美本质时,直接与世界观联系起来;而中国则与世界观的联系不那么直接和紧密。其次,中国美学史上许多美学范畴,如气韵、风骨、妙悟、神韵、境界等等,是西方美学史上闻所未闻的。这些美学范畴虽然有许多辩证法思想,丰富了对美本质的研究,但由于个人的解释不同,显得比较零碎、杂乱,不如西方的某些美学专著写得系统、明晰。

艺术既能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艺术美,也能根据丑的现实而反映现实丑,并且通过审美创造使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例如一个出卖肉体的妓女,在她年老的时候,原先那丰满、富于曲线和青春魅力的人体的美消失了,变得畸形、驼背、形同枯槁。在现实中,这样的人体显然是丑陋的。但在罗丹的雕刻名作《老妓》中,现实的丑神奇地化成了艺术的美。罗丹自己在解释这个问题时说:“平时的人以为凡是在现实中认为丑的,就不是艺术的材料——他们想禁止我们表现自然中使他们感到不愉快的和触犯他们的东西。这是他们的大错误。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美。”

由此可见,不是每件艺术作品看起来都美,但每件艺术作品都具有艺术美。艺术美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让我们学会去欣赏艺术作品的艺术美,而不是只从表面观看其是美还是丑。

第五篇: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清明上河图》

摘要:《清明上河图》乃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是北宋风俗画作品,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全图可分为三个段落,展开图,首先看到的是汴京郊外的景物。中段主要描绘的是上土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后段则描绘了汴京市区的街景。人物大不足3厘米,小者如豆粒,仔细品察,个个形神毕备,毫纤俱现,极富情趣。该画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在技法上,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写了北宋都城东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描绘了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涵紧张繁忙的景象。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作者张择端通过对清明节日 北宁都城汴梁和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岸各阶层人物活动情景的描绘,集中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清 明上河图》这一不朽杰作,无论从绘画艺术价值或从历史价值而言,皆堪称国之瑰宝。《清明上河图》长525厘米,宽25.5厘米,其中计有人物684个,牲畜96头,房舍122座,轿子8顶,舟船25只,树木124棵。《清明上河 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传世名作、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 事。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 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 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全图分为三个段落。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 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 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 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 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 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还有王家纸马店,是扫墓卖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 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 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 交通的会合点。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 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 “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 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 所不备。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 五、六十匹,车、桥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整幅画面上的景观从城郊一直到城内最热闹的街市,全画的房屋和树木繁多姑且不说,仅仅以描绘的人物而言,就有五百多个(查资料得知),他们中间有农民、船夫、商人、小贩、知识分子、和尚、算命先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这些充分显示了当时生活的繁荣,可见,作画者是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高度的生活观察能力的人,才可以创作出这样一件超现实主义的伟大杰作。实际上,画家不仅仅是详实而又真实地描绘了京城主要河流两岸的节日风光,而且运用了高超的艺术手法,发掘和表现了生活中的戏剧和诗,也突出地表现在对汴河中的大船通过虹桥时的戏剧性的描绘,以及对市民生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赞美。所以,它不是单纯的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先 看对汴河中大船通过虹桥时的描绘,就是整个画卷中最为精彩的一段,也是全画的高潮。当满载货物的大船准备穿过桥洞时,一个惊险的戏剧性场面就开始了,船顶 上的船夫,急急忙忙放下桅杆,但是有些困难,所以看得出面部表情很紧张,显出呼喊纷扰之状;与此同时,甲板上的许多船夫,有的在船舷两侧使劲撑篙,有的用 长杆顶住桥洞的顶端,以防冲撞;还有人从桥上抛下绳索,以便挽住那支船,使它平稳地穿过桥洞;此外,邻近的一些大型船只和大桥上的好些人,也在一旁指指点 点地帮忙助力。总之,从不同的角度,参加到这场紧张而富于戏剧性的同激流搏斗的斗争场面中去。画面是那样逼真,仿佛有喧哗之声从画面传来。画家通过这段精 彩的描写,使整个画卷再次形成了一个热闹而紧张的高潮,避免了平铺直叙。同时,也是发掘和表现现实生活的戏剧和诗句,把平凡的生活变成了动人的艺术。桥 面上的热闹场面,也是同样耐人寻味的。熙熙攘攘的行人,桥栏杆两边的售货的小商,凭栏闲眺的市民,使桥面显得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好像由于人多口杂吧,一些小小的纷扰发 生了,骑马的和一抬乘轿的迎面而来,眼看就会撞车了,幸好骑马人急中生智,连忙把马头揪住,那匹马聚然一惊,头向下冲,才避免了一场交通事故。可是它影响 到的前面的小毛驴,吓得跳了起来,又联动惊动了凭栏眺望的人们,打断了他们的闲情雅致,不得不回过头来把那小毛驴赶到了桥中间去。你看,这些细节的描写不 尽丰富了生活的情趣,而且,也反应了画家对新城市的世俗生活的莫大兴趣。从这个角度上看,《清明上河图》具有市民文艺的特点,是反应市民阶层生活的伟大诗 篇。它的艺术构思,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方面的重要特点,它不是像西洋画一样,把视点固定于一定的位置上,而是采取“移动透视”或者“散透视”、“不定透视”的 手法来处理构图方式,这种手法更具有灵动性。比如,虹桥上下,既画桥下,有画桥上,室内室外面面俱到。画家的观察和表现物象的能力和技巧,实在是惊人的,它跳出焦点透视的局限,根据主题的要求和艺术的规律,虚实、节奏巧妙组织画面,并按 照图画的需要,延长或者缩短上下上下左右的距离,更好地表现了画家的创作意图。此外,它也将其广阔的生活画面活壮丽的山河景象,有头有尾地表现出来,充分 地体现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魅力。

下载外国美术鉴赏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国美术鉴赏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 经过一学期《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欣赏到了许多东西方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绘画风格,对东西方美术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从中感受到了东西方艺术的特点与异同。......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心得体会 经过这一学期的相处和学习,在美术方面,我也略有所知,了解了美术的发展史。同时知道了许多美术方面的伟大的作家,以及他们不为人知的艰难创作历程。 美术鉴赏课......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心得体会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本学期通过对美术鉴赏的学习,我对美术的认识和感悟又加深了一层。美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美术同其他的更高的......

    美术鉴赏论文

    风光旖旎的中国茶山竹海 电影精彩画面重现: 十面埋伏电影讲述了唐朝官府捕快与江湖门派飞刀门之间一场惊险刺激、扑朔迷离的追捕与反追捕的故事。而最经典的莫过于竹林打斗这......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班级:11经管(4)班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写作时间:2013年6月6 日美术鉴赏论文 摘要:中国画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

    美术鉴赏论文

    姓 名 *** 学 号 ********** 所在院校 ******* 所学专业 ******* 所在班级 ******************** 日 期 ********************* 簪 花 仕 女 图 ——回首千年的美丽 摘要......

    美术鉴赏论文[模版]

    中国山水画艺术鉴赏 姓 名:弓占伟 系 别:材料工程系 班 级:模具设计与制造103 学 号:101304303 指导老师:王云英 2011年11月29日 中国山水画艺术鉴赏 摘要:东西方艺术泾渭......

    美术鉴赏论文

    1、欣赏以线造型的中外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线”这一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 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不论是写......